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研究生学习那些课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规物理、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1、热能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流体机械、流体工程、电站运行管理、液压气动、航空航天、给排水、能源利用等行业有关的研究单位、公司、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研究、设计、策划、生产、教学和管理工作。
2、热能与动力工程(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毕业生可以在电力系统设计研究院所、火力发电厂、热电厂、动力设备制造企业、高等院校以及有关能源、环保方面的公司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教学、开发、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3、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方向), 毕业生可在能源利用、燃烧设备、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微电子器件、环保与大气污染治理、换热设备、动力机械等相关的研究院所、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开发、教学、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而且现在机械行业(如柴油机行业)发展形势很好,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也较大,我觉得这个专业很好,但学习时理论与实践要并重,强化对专业实践的学习,注重全能训练,全面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先说大学
清华,西安交大,上海交大,浙大,华科,哈工大:主要在发电领域很强,但也有侧重:有些热能好,有些蒸汽轮机燃气轮机好。当然,这几个学校某些课题组的制冷、低温或工程热物理也很强。
中科大:主要是流体和工程热物理很强,发电量的以新能源为主,与中科院的其他所联办。
华东理工:这个学校的热能是近几年异军突起,做煤气化和压力容器很厉害,从煤化工转型过来的,已经有973首席了。据说其煤气化技术是世界领先的。
华北电力:实力目前不好,但是电力类老八校,工作很好找,考起来也容易
重庆大学,不太了解,好像制冷和工程热物理的几个课题组还不错
华南理工:偏化工方向,据说项目很多,读研间可拿的钱比较多,当然这个要看老板。
东南大学:东南主要搞热能,但最近十来年一直走下坡路,这两年和环境系合并了,希望有些新发展。不过总归电力类老八校,工作还是可以的。
再说科研所:
中科院北京工程热物理所:IGCC、循环流化床、总能系统是三大主打,后来又多了个传热方面的,好像也不错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近期生物质能为主,也有其他例如太阳能、能源材料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院:看名字就猜得到,不过这个所大部分是搞生物能源的上游,利用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其他含有这方面研究的还有:
过程工程研究所(煤燃烧)、理化所(低温)、中大连化学物理所(燃料电池)、电工所(太阳能)、宁波材料所(燃料电池)。。。。
但是这几个所授予的学位不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除非想换专业,并不建议考!
上面只是说了我了解的一些,可能研究领域或重点不全对,仅供参考,祝你好运。
从你考的新能源方向上说,也是个好前景,毕竟属于环保行业,国家大力扶持。出来后最好能进个科验院所,那是最理想的了,最少也能进个大型国企吧。
最后建议你能先进个大电厂,然后公费或自费考研究生,就最好不过了,毕竟现在好就业,而且有个好工作作为基础,考了研究生前途更宽呀!
有疑问可以联系我!
其实你问的有点问题,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下属二级学科有好多,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制冷,这些好多,热能工程和工程热物理来说考得比较多也难考,但每个侧重点不同天大内燃机没的说,哈工热能,西交清华就不要说了个个都强!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考研方向共有2个,分别为材料工程专业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
该专业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扩展资料:
能源动力类分为4个专业:热能工程、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工程、空调与制冷。
热能工程简介:是研究能源的合理、高效、清洁地利用和转换的科学,研究和开发节能新技术、节能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等,为开发高效的节能产品,淘汰低效、耗能高的产品奠定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基。
热力发动机简介:是将常规燃烧或核燃料反应产生的热能、地热能和太阳能等转换为机械功的动力机械,有时也称热力机械,简称热机。是人类所利用的主要动力机械。
流体机械及工程简介:是研究各种以流体作为工质和能量载体的机械设备的流体动力学原理与设计,以及与的实验与数值。
空调与制冷简介:以商用空调系统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为主要专业面向,兼顾制冷设备维修和冰箱空调制造专业面向,培养制冷与空调行业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能源与动力工程是一级学科,一般有以下四个专业方向,考试科目都不一样的,具体如下: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扩展资料:
能源与动力工程知识结构
工具性知识
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外文科技写作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
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科技术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对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知识要求可适当降低)。
专业知识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因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1)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
主要掌握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燃烧污染与环境、动力机械设计、热力发电厂、热工自动控制、传热传质数值计算、流体机械等知识。
(2)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掌握内燃机(或透平机)原理、结构、设计、测试、燃料和燃烧,热力发动机排放与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概论,内燃机电子控制,热力发动机传热和热负荷,汽车工程概论等方面的知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能源与动力工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能源与动力工程的考研方向:
1、材料工程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材料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动向,掌握必要的实验、计算方法和技术,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解决工程问题或从事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能力,掌握材料化学成份和组织结构的分析方法、材料的制造过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材料性能检测和分析方法、材料的改性技术、材料制品的加工工艺和技术等。
2、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制定和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学科门类之中的其中一个一级学科,下设3个二级学科,分别是: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的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
二级学科专业发展
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能源与动力工程
01能源与动力工程
02工程热物理
03制冷及低温工程
04工业生态学
05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其次就是,考研方向只是你报考的方向而已,只要你初试过了录取分数线,都是一样的。如果你顺利通过复试,那么你的研究方向就是由导师定的。你选择哪一个导师,那么,你的研究方向就是随着这位导师的。也不存在,难易的问题,因为,门槛都是一样的,就是你要过了 他们专业的录取分数线!
指导教师
人
数
考试科目
备 注
002 热能动力工程系
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43
①英日俄选一②[204]高等传热学③[205]高等工程热力学④[206]高等燃烧学⑤[207]高等气体动力学⑥[208]转子动力学⑦[209]等离子体物理
⑧专业综合
①⑧必选
设岗说明:导师根据对研究生科研工作情况考核结果,可在A+、A、B、C四个等级间动态调整助研岗位数
1.目标与环境红外热像理论建模
2.太阳能全光谱利用
3.气动与辐射耦合换热
谈和平
②③④⑤选一
助研岗位见设岗说明
1.传热反问题与反设计
2.辐射微尺度热物理过程
3.换热过程的多尺度分析
刘林华
②③④⑤选一
助研岗位见设岗说明
1.耦合换热过程与强化控制
2.红外系统热光学分析与设计
3.光热辐射的多尺度特性
夏新林
②③④⑤选一
助研岗位见设岗说明
1.辐射传输过程及热物性
2.目标与环境特性建模
3.微尺度辐射换热
阮立明
②③④⑤选一
助研岗位见设岗说明
1.辐射传输过程及反问题
2.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
李炳熙
②③④⑤选一
助研岗位见设岗说明
1.煤的燃烧与利用
2.燃煤烟气净化技术
3.燃烧过程中的两相流动
秦裕琨
②③④选一
助研岗位见设岗说明
1.煤的燃烧与利用
2.燃煤烟气净化技术
3.燃煤联产技术
吴少华
②③④选一
助研岗位见设岗说明
1.湍流两相流动与燃烧的数值模拟
2.流化床燃烧及气化
3.废弃物焚烧及资源化
陆慧林
②③④选一
助研岗位见设岗说明
1.煤的燃烧与利用
2.生物质利用
3.燃烧过程中的两相流动
孙绍增
②③④选一
助研岗位见设岗说明
1.流态化工程及循环流化床燃烧
2.超细煤粉燃烧的理论与技术
姜秀民
校外兼职
助研岗位见设岗说明
1.煤的燃烧与利用
2.燃煤烟气净化技术
3.燃煤联产技术
李争起
②③④选一
助研岗位见设岗说明
1.煤的燃烧与利用
2.热电直接转换技术
3.蓄热技术
赵广播
②③④选一
助研岗位见设岗说明
1.废弃物(生活垃圾、有机废液)焚烧无害化工程
2.循环流化床燃烧(含生物质废料的燃烧)
3.草浆造纸黑液流化床碱回收研究
别如山
②③④选一
助研岗位见设岗说明
1.动力机械气动理论、实验与数值仿真
2. 高性能发动机设计与优化 研究
3.涡轮弯扭叶栅冷却技术研究
4.高负荷高效压气机气动技术研究
王仲奇
⑤
助研岗位见设岗说明
1.发动机流场中涡系结构的数值模拟、诊断及其控制方法
2.压气机弯、扭、掠叶栅气 动理论及其应用
韩万金
⑤
助研岗位见设岗说明
1.动力机械气动热力学、几何变形与结构重组研究
2.发动机燃烧系统结构性能研究
3.高超声速发动机气动热力学及结构设计
钟兢军
⑤
助研岗位见设岗说明
1.现代高性能气轮机设计办法研究
1.现代高性能气轮机设计方 法研究
徐大懋
蒋洪德
⑤
⑤
校外兼职
校外兼职
1.高效、超高负荷新概念压气机设计及其内流机制
2.高温涡轮冷却流动机制及流场结构优化
3.叶轮机械三维流场实验及先进测试技术
陈 浮
②③⑤选一
助研岗位见设岗说明
1.叶轮机械内部旋涡结构与控制
2.高效、高负荷压气机流场控制机理与气动设计
3.高精度叶轮机械多场耦合数值计算方法
王松涛
⑤
1.等离子体推进技术
A.L.
Bugova
⑦
境外兼职
(俄罗斯)
1.等离子体推进技术
2.热力系统动态学及控制
3.智能信息处理及过程控制
于达仁
⑤⑥⑦选一
助研岗位见设岗说明
1.转子动力学理论及转子振动控制
2.发动机强度与振动
3.动力机械故障诊断理论及 技术
刘占生
⑤⑥选一
助研岗位见设岗说明
1.发动机控制技术
2.高超音速推进技术
鲍 文
⑤⑥⑦选一
助研岗位见设岗说明
1.大中型超导体及其低温系统
2.天然气液化技术及应用
3.低温自动控制技术
贾林祥
②③选一
助研岗位见设岗说明
1.大中型超导体及其低温系统
2.小型低温制冷机的应用研究
3.低温传热与流动
王 莉
①③选一
助研岗位见设岗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