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号段12123上怎么查
12123上捆绑自己驾照,车辆信息。
2016年4月18日,为更好区分辨识新能源汽车,实施差异化交通管理,我国将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
公安部设计了新能源汽车号牌式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即日起公众可参与投票。
样式
新能源汽车号牌分为小型新能源汽车号牌和大型新能源汽车号牌。新能源汽车号牌的外廓尺寸为480mm×140mm,其中小型新能源汽车号牌为渐变绿色,大型新能源汽车号牌为黄绿双拼色。
新能源汽车号牌体现“绿色环保”寓意,以绿色为主色调,增加了专用标识,应用了新的防伪技术和制作工艺,既可实现区分管理、便于识别,又能彰显新能源特色、技术创新。其中,小型新能源汽车号牌底色采用渐变绿色,大型新能源汽车号牌底色采用黄绿双拼色。
新能源汽车号牌号码增加一位,与普通汽车号牌相比,新能源汽车号牌号码由5位升为6位,号牌号码容量增大、资源更加丰富,编码规则更加科学合理,可以满足“少使用字母、多使用数字”的编排需要。
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数量、新能源汽车专利区域分布、新能源汽车申请人排名、专利市场价值
全文统计口径说明:1)搜索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及与之相近似或相关关键词2)搜索范围:标题、摘要和权利说明3)筛选条件:简单同族申请去重、法律状态为实质审查、授权、PCT国际公布、PCT进入指定国(指定期),简单同族申请去重是按照受理局进行统计。4)统计截止日期:2022年9月28日。5)若有特殊统计口径会在图表下方备注。
1、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利申请概况
(1)技术周期:处于成长期
注:当前技术领域生命周期所处阶段通过专利申请量与专利申请人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来分析。
(2)专利申请量及专利授权量:专利数量及授权量在2021年有所下降
2011-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利申请数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利申请数量有所下降,为7660项。
在专利授权方面,2011-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利授权数量逐年增长,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利授权数量为4031项,授权比重为45.48%。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利授权数量为2825项,授权比重为36.88%
2022年1-9月,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分别为2653项和597项,授权比重为22.50%。截至2022年9月28日,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利申请数量为59694项。
注:①专利授权率表明申请的有效率以及最终获得授权的提交申请成功率。
②统计说明:如果2012年专利申请在2014年获得授权,授予的专利将在2012年专利申请中显示。
(3)专利法律状态:“有效”数量最多,“PCT指定期内”数量最少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大多数专利处于“有效”状态,新能源汽车专利总量为38947项,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总量65.24%。“审中”状态和“PCT指定期内”的新能源汽车专利数量分别为20108项和639项,分别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总量的33.69%和1.07%。
(4)专利市场价值:总价值超100亿美元,1-3万美元专利数量较多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利总价值为107.75亿美元。其中,1-3万美元的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32816项其次是3万-30万美元的新能源汽车专利,专利申请量为15833项。3百万美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数量最少,为378项。
统计口径:按每组简单同族一个专利代表的去重规则进行统计,并选择同族中有专利价值的任意一件专利进行显示。
2、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利技术类型
(1)专利类型:发明专利占比超80%
在专利类型方面,目前全球有4.84万项新能源汽车专利为发明专利,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81.16%。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专利数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数量的18.84%。
(2)技术构成:前三大技术占比均超10%
从技术构成来看,目前“B60W10:不同类型或不同功能的车辆子系统的联合控制(用于以车辆内部电源提供纯电力牵引的车辆的入B60L50/00-B60L58/00)[2006.01]”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6725项,占总申请量的11.27%。其次是“B60W20:专门适用于混合动力车辆[2016.01]”,专利申请量为1873项,占总申请量的10.75%。“H02J7:用于电池组的充电或去极化或用于由电池组向负载供电的装置[2006.01]”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少,为885项,占总申请量的比例为5.65%。
(3)技术焦点:十大热门
全球新能源汽车前十大热门技术词包括驱动装置、动力总成、测试方法、管理系统、制动控制、控制系统、电池充电、混合动力、动力电池、机动车辆。进一步细分来看,新能源汽车技术热门词包括发动机、变速机、控制器、电池包等。具体情况如下:
注:旭日图内层关键词是从最近5000条专利中提取。外层的关键词是内层关键词的进一步分解。
(4)被引用次数TOP专利:三大专利被引用均超300次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能耗最小化的系统和方法(专利号:US7013205B1)、车辆自动充电系统(专利号:US7999506B1)和太阳能电池阵列,包括无线传输电力的方法(专利号:US20120181973A1)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三大新能源汽车专利,被引用次数均超过300次。其它被引用次数前十大专利如下所示:
3、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利竞争情况
(1)技术来源国分布:中国占比最高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技术来源国为中国,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总申请量的41.20%其次是日本,日本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总申请量的18.56%。美国和德国虽然排名第三和第四,但是与排名第一的中国专利申请量差距较大。
统计说明:①按每件申请显示一个公开文本的去重规则进行统计,并选择公开日最新的文本计算。②按照专利优先权国家进行统计,若无优先权,则按照受理局国家计算。如果有多个优先权国家,则按照最早优先权国家计算。
(2)中国区域专利申请分布:江苏最多
中国方面,江苏为中国当前申请新能源汽车专利数量最多的省份,累计当前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数量为4071项。广东和北京当前申请新能源汽车专利数量分别为3682项和3475项。中国当前申请省(市、自治区)新能源汽车专利数量排名前十的省份还有浙江、上海、安徽、山东、湖北、重庆和河南。
统计口径说明:按照专利申请人提交的地址统计。
(3)专利申请人竞争: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夺得桂冠
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利申请数量TOP10申请人分别是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福特全球技术公司、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宝马股份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奥迪股份公司、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等。
其中,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3332项。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排名第二,其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数量为2286项。
注:未剔除联合申请数量。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福州第一批投放公安网号段范围
小型新能源车(纯电动)为:闽AD00000~闽AD09999
小型新能源车(非纯电动)为:闽AF00000~闽AF09999
大型新能源车(纯电动)为:闽A00000D~闽A09999D
大型新能源车(非纯电动)为:闽A00000F~闽069999F
福州第一批投放到互联网号段范围
小型新能源车(纯电动)为:闽AD50000~闽AD69999
小型新能源车(非纯电动)为:闽AF50000~闽AF69999
大型新能源车(纯电动)为:闽A50000D~闽A69999D
大型新能源车(非纯电动)为:闽A50000F~闽A69999F
@2019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行业概况
1、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政府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从12月28日起,北京市正式启用新能源车专用号牌。新号牌启用后,对办理新能源汽车注册登记、转移登记的,将全部核发新号牌。对已登记的新能源汽车,按照“自愿换领”原则,由车主自主选择是否换领新号牌。
这次发放的新能源专用号牌式样以绿色为主色调,增加了专用标识,采用新式样、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的防伪技术。其中,小型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底色采用渐变绿色,大型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底色采用黄绿双拼色。与普通汽车号牌相比,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号码增加一位,由5位升为6位,号牌号码容量增大、资源更加丰富,编码规则更加科学合理,可以满足“少使用字母、多使用数字”的编排需要。
新号牌发放应用全国统一的选号系统,所有号牌号码统一监管、统一发放,保证公开公正发放。本市按照新能源号牌编排规则先投放纯数字号段号牌,上述资源使用完毕后再按照规则投放含有字母的号段号牌。
对新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在5个试点城市办理注册登记的,可以直接到当地公安交管部门申领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在试点地区以外的地方办理注册登记的,仍然按照原规定申领普通汽车号牌。
能源车辆办理注册登记的,条件、程序和要求,与以前相同,即办理注册登记的,需先到本市税务部门取得缴税凭证或免税凭证,然后到市交通委额度审核窗口审核机动车额度,再到车辆管理所各分所办理。
1、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传统动力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将并存。 传统燃油汽车因为它的技术成熟度,质量可靠性和使用方便性还会得到消费者的喜欢。
尤其是通过电气化方案和其它新技术的引入,传统燃油汽车会更节油,更环保,更动感。48V弱混方案将会在2025年以后基本上成为标配,混合动力将会得到大发展。
2、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车是主流。 2019年纯电动车在新能源车总销量中占比在75%以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以及氢能源汽车是补充。这种分布在未来几年可能会有一点变化, 但是不会有结构性的变化。
3、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汽车的感知质量更好, 性价比更高。用户体验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消费者换车频率会更高。
4、随着5G的扩展和在线升级技术的普及, 车辆将逐渐实现实时在线,围绕人-车-生活将建立更加丰富的在线应用生态。
5、数字化对车企和汽车影响越来越深入。 企业数字化,产品数字化以及消费环境数字化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6、线上线下新零售的发展将会改变经销模式。销售将会更多通过线上线下看车,线上下单,预约取车等方式实现。而维修,备件以及服务可能形成垂直的大集团, 他们与主机厂形成水平合作关系。
7、随着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柔性化以及规模化发展,设计销售和生产逐渐分离。可以预计有些专注于生产的企业将会出现。
8、品牌和产品成为消费者个性化的载体。汽车品牌和车型数量将会增加。创新因此在汽车行业里面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9、网约出行将会继续承担重要的作用。 分时租赁模式在代客泊车等智能化方案大量应用以后重新得到青睐。
10、自动驾驶将在限制区域针对限制应用场景逐渐实现。可能更多在低速场景,商用场景获得先期推广。
烟台新能源车号FD投放了。
因小型新能源汽车,号牌资源库的投放需求,烟台市车管所在公安网,(即通过现场随机“50选1”选取号牌号段),投放出了100000副车牌号!其中,新能源纯电动车号牌50000副。
温馨提示:
1、本次投放的新号段仅适用于小型新能源汽车;
2、本次投放的新号段仅限于在窗口通过现场随机“50选1”选取。
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是:
1、新能源汽车是环保的。新能源汽车主要使用非燃料动力装置,不需要燃烧汽油、柴油等。,而是使用清洁能源,如电、太阳能、氢气等。这样就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2、省钱。燃油车每公里的燃油成本在0.6-0.8元左右,但用电只需要0.2元。此外,电机的结构非常简单,不易损坏,不需要频繁维护。
3、新能源汽车不需要限量出行。由于环境污染严重,为了缓解环境压力,许多城市都采用了限制汽车数量的方法来限制私家车的出行。但是新能源汽车几乎是零污染、零排放,所以不在限行范围内,出行更加方便。
4、效率高。通用新能源汽车采用新技术和新结构来提高效率。
新能源汽车的缺点是:
1、充电困难且缓慢。由于新能源汽车还未普及,很多城市或地区缺少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桩,充电不方便。另外,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装置系统还不是很成熟,充电慢,通常需要几个小时,不方便。
2、续航里程短。对于使用电力的新能源汽车来说,车辆电池的存储容量是有限的,因此车辆的连续行驶里程也会受到限制,一般不可能行驶很长的距离。
3、售后服务还不成熟。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新星”,各方面仍在探索和完善。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售后维修,不能及时维修的熟练维修人员并不多,给车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