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硕学制几年
3至5年。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人员,培养年限一般不低于3年,不超过5年。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能源与动力专业毕业生们日后的就业方向还是比较广泛的,而且就业前景不错,我们知道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毕业生日后可以从事制冷工程、动力工程、热能工程这些方面的工作,可以到一些私人企业、相关的设计院、高等院校、研究所任职相关职位。毕业生们想要找到一份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好工作,除了扎实好课本知识外,还需要在工作岗位上付出努力才行。
2能源与动力专业有哪些就业方向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等!
专业型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可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比较简单的区分办法是:招收在职人员、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的专业学位考试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名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联考”;招收全日制学生的专业学位考试与每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一起举行。
吉大汽车学院里面能源与动力工程毕业就业去向:1、能源与动力专业的学员毕业可以从事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等相关的工作。2、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
吉大的车辆工程绝对非常强,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师资力量都是极强的,算是吉大里分比较高的专业了。1.这个专业没有性别歧视,导师比较喜欢女生,可能有读博潜质的2.这个专业近几年毕业生的平均年薪20万左右3.英语2012年吉大考研分数线是50分,这个专业一般是靠数学和专业课提升总分的4.数学一,吉大分数线是75分,不过要考上这个专业至少需要120分。
东方电气集团、上海电气集团等,
电力规划院、设计院、监理公司,
热工院,中核集团、
国核集团及其所属企业等。
…………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
专业方面,华电的动力专业,学术方面可能不如清华、浙大、西交、哈工大等老牌工科学校,但是胜在跟企业结合比较紧密,尤其是电厂,所以华电做的课题非常的贴近工程应用。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在职研究生就业前景较为广阔,具体详情如下:
1、选择性较多:
该专业研究方向较多,其中有汽车动力总成与控制、制冷空调中的能源利用、低温系统流动传热、内燃机燃烧与排放控制等。学员进修时,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方向的深层次学习。
2、可学到与实际接轨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学员通过不同方向的学习,可掌握与实际接轨的专业知识。比如,学员可以学到关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以及受到现代对应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运行、设计等能力,进一步增强专业水准。
就业优势:
1、就业几率高:
据了解,在职研究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就业方向较多,学员能在内燃机厂、物流调控、大型机械厂、造船厂、发电厂、汽车制造厂等等从事工作。因此就业面广,就业几率大。
2、提高就业竞争力:
随着每年高校毕业人数的增多,因此类似专业人数都有大批投入到了就业行列当中,这就导致了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增大。
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研修不同于本科阶段,其涉及研究领域较多,学习范围广,最重要的是学员可学到前沿性的专业知识,增强专业能力,这样对就业者本身来说,可以提高就业竞争力,获取好的就业单位。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动力工程领域热力设备及系统节能与经济性分析、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使用及维修、先进制造等方面的技术性研究。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动力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动力工程领域及相关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开发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
学习要求: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动向,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掌握所从事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在专业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顺利阅读本领域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
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工作”的培养方式,三个环节可以交叉进行。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最多不超过4年。
(3)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采取全脱产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要求在校内完成,原则上要求一年内修完全部课程教学学分;专业实践一般应在企业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时间不得少于半年,以应届本科考取的工程硕士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位论文工作要结合专业实践进行,论文工作的有效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主要研究方向:
(1) 能量系统节能与技术经济分析;
(2)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3) 传热传质技术;
(4) 清洁燃烧及环境污染控制;
(5) 热力设备及系统的优化设计理论与可靠性分析;
(6) 电站机组运行优化、维护与管理;
(7) 新能源开发利用与节能环保;
(8) 制冷及空调工程;
(9) 流体力学与流体设备;
(10) 先进制造技术;
(11) 核能科学与工程;
(12)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就业主要在火电厂或者电力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