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太阳能光伏 > 正文

华为、隆基、正泰、晶澳、天合等光伏龙头深度“绑定”国企

简单的火
小巧的悟空
2022-12-31 04:54:13

华为、隆基、正泰、晶澳、天合等光伏龙头深度“绑定”国企

最佳答案
顺心的超短裙
寂寞的绿草
2025-09-03 16:50:22

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央国企成为光伏电站开发主力,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2020年,华为、隆基、正泰、晶科、天合光能等光伏龙头企业利用自身在产品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不断探寻与华电、大唐、华能国企深度合作,树立了一个个强强联合的典范。

华为&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江西电建/华电

12月10日,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和龙源电力在深圳签署四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四方将借助华为公司在5G通讯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人工智能、云技术等领域的世界级领先优势,在新能源开发建设、发电企业数字化和清洁能源产业数字化升级、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低(零)碳示范城市打造、重大 科技 项目研发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11月4日,华为与江西电建在深圳华为总部签订深度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企业数字化转型、5G能源解决方案、智能光伏、储能系统集成、多能互补、大数据云平台管控等领域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助力江西电建实现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打造成为中国电建集团旗下质量效益型一流综合服务企业。到目前,江西电建与华为公司在光伏领域的合作已超过1GW项目,此次全面合作协议的签署,将推动双方合作关系再上新台阶。

6月29日,华电山西能源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根据协议,紧密结合新能源发展趋势以及山西省“新能源+储能”试点示范要求,加强储能技术研发、推广应用等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朔州市“光+储联合技术创新应用中心”,加快晋北光伏发电基地与配套储能项目的一体化开发,促进光伏发电项目开发早日落地。

隆基连签华电、华能、中广核、三峡等9大国企

11月23日,隆基股份与中国华电就进一步深化光伏领域战略合作进行交流,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光伏组件供应、光伏发电资源开发、光伏发电技术服务、供应链、产业链协作和海外市场开拓等方面开展合作,打造中国企业强强联合的典范。

11月4日,隆基股份与北京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绿色能源开发、资源优势互补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10月16日,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朱承军率队到访隆基股份,双方进行了深入友好的交流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明确战略合作协议秉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原则,以提高效率和互利互惠为根本利益,充分发挥优势互补作用,共同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

9 月25日,隆基股份与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创新优势,建立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全球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加速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9月5日,中国华能集团与隆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光伏基地项目开发、设备技术供应,项目集约化管理效率升级及“大数据平台+数字化电站”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6月11日,隆基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顺应全球能源转型趋势,在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高效光伏系统、产品解决方案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全力打造国家级光伏示范标杆。

6月8日,隆基股份与云南能投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绿色能源开发、产业链协同发展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6月3日,隆基与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在新能源行业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资源优势,就目前及未来在新能源项目开发、工程建设、光伏产品制造与供应、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数字化光伏电站运维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推进全球范围内的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和应用。

5月29日,隆基与贵州金元在西安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未来将在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高效光伏系统、产品解决方案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携手建设更多高品质高可靠的光伏电站。

正泰集团&三峡新能源/华电/吉电/国家电投

12月14日,正泰集团与三峡新能源、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正泰利用产品和技术优势,推动双方在平价、竞价及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开发、建设和运维。

12月10日,吉电股份与正泰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结成深度合作伙伴关系。未来将在全国范围内共同开发、建设、运营各类能源项目,充分挖掘项目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开展风光储氢、智慧能源场景应用等合作。

12月4日,正泰集团与中国华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在光伏组件供应、光伏发电资源开发、光伏发电技术服务、供应链、产业链协作和海外市场开拓等领域开展全面深入合作,实现中国企业“技术+资本+品牌”强强联合的典范。

11月23日,正泰新能源与国家电投河南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长远发展战略,整合河南省可利用光伏资源,共同合作开发、建设、运营各类光伏项目,充分挖掘项目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开展沙光、渔光、农光、茶光等“锦绣光伏+”模式的应用,打造光伏示范基地及渔光互补等项目。

10月19日,正泰新能源与国家电投湖北分公司在湖北武汉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未来将在光伏发电项目、电站运维、综合能源供应、光伏相关产品等多个领域,发挥各自资本、项目、产品、技术、平台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资源优势,开展深度合作,建立互利互赢、长期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

晶澳 科技 &南京电气

12月17日,晶澳 科技 与南京电气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南京举行。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就光伏发电项目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结成长期共同发展联盟,积极寻求在国内外新能源市场开发的合作机会,强强联合,促进双方企业的良好发展,共同推动绿色光伏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天合光能&国电国际

11月17日,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与国电(北京)国际能源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亚太及其他海外重点市场,进行项目开发、战略投资、技术创新以及供应链整合,实现共同发展。

上能电气&京能国际

12月16日,上能电气与北京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无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共同推进国内外光伏发电项目规模化开发、打造光储充一体化大型示范基地、 探索 综合能源服务和能源互联网业务发展新模式等领域进行深入交流,并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达成高度共识,共拓市场新机遇,共赢发展新格局。

晶科&京能国际

2020年12月16日,晶科 科技 与京能国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进行座谈。双方未来计划就国内光伏发电项目开发与建设、先进光伏系统设计方案、电站运行维护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京能集团是北京市国资委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连续九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

爱康 科技 &水发能源

10月29日,爱康 科技 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参股公司苏州能源工程与水发能源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主要是基于双方各自的主营业务与资源,在光伏电站并购,光伏项目合作开发建设,光伏组件及支架产品供应及供应链金融、联合投资/股权合作等领域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并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促进双方的产业发展。

以上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如有疏漏可联系我们后期进行补充

最新回答
直率的冬瓜
魔幻的星月
2025-09-03 16:50:22

先来说一下光伏是什么,光伏其实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也就是说光伏是新能源的一种。

显然,中国的光伏已经发展到世界前列的水平了!中国光伏已成为世界光伏!但是一提起光伏,大家好像对它的影响差了点,以前大家都以为是“传销,不实用,甚至是补贴骗钱”。

其实,包括德国在内的很多欧洲国家,从2004年开始,光伏就已经在大规模商业化的发展了!从2009年左右无锡开始,中国光伏,已然就开始了节节攀升的状态!而到现在,中国在光伏产业链中的所有环节,都在全球遥遥领先,全球前十的多晶硅制造企业,就有七家来自中国 !而华为更是全球最大的逆变器厂商!占据海外将近百分之十七的份额!

所以未来我国的光伏一定是世界顶级产业!发展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

因为光伏行业,既解决环保,又节约能源

一、底层逻辑

光伏这个行业,十年前大家都知道它有前途,段永平也买过它,行业也出了几个首富,但是这个行业相当坎坷,腥风血雨一晃十年了,现在才最终走出来了,标志就是光伏的电可以平价上网了。

行业正在开始极大增长,可能大多数人对这个感受不深,只知道光伏电比传统能源便宜了,所以要大增长了,没有深刻感受到这个厉害。所以我要先讲讲这个,才便于理解一些推论,先讲原理,再推论,这是理工科的思维。

进入19年后,组件1.5元/W的时候,我算了下投资光伏电站的内部收益率在中国已经很容易达到12%了,光伏电站运行20年内,没有补贴的IRR=12%!这是什么意思?意思差不多是你有每年12%的无风险收益,部分项目甚至达到了18%。光伏电站运行起来,风险是很小的,签20年电网合同,也不需要原材料、人工、管理等大波动。你建个房子出租,还不知道会不会没租客,租金会不会降呢对吧?

大家知道投资基本就看十年期国债,认为这个是无风险收益的标杆,债市、股市、理财等等一切都受这个十年期国债的影响,以这个为比较基准,中上风险的投资如果能达到十年期国债收益的2倍就不错,也就是差不多3.25%每年的2倍,6%到8%。投资接触少的人,可以看看理财产品,4%左右就差不多了现在。保险公司或者银行投资个光伏电站,每年挣12%,然后给你4.5%,你还屁颠屁颠的会买,他们会有无穷多的钱建光伏电站。

那些自忖主业水平不高的企业,也搞一大堆光伏电站,以后有持续的现金流吊着。这比某个著名企业靠自己超市吊现金流要牛逼多了。你们自忖投资股票,这20年内年化收益有多少才能匹敌这个无风险的IRR12%?100万等贷款还款期过了,你剩下12年每年可以拿到33万到40多万(看不懂这个的多学习)。有这个养老谁喜欢来股市?

对于企业来讲,光伏电站很容易建,光伏电站的产品基本还看不到市场饱和问题。火电赚钱的时候,一般人还建不了火电,但是光伏容易,建光伏要不了多大资质,3个月就搞定。一算账有钱赚能立马找地开搞(简化了申报、找地、电力接入等描述,但是总之比火电容易百倍)。

资本都是逐利的, 谁能拒绝这个诱惑?18年的时候,石化+核电新增装机量加起来都比不过光伏的新增装机了,今年组件从18年的3元多降到1.4元了,想想是什么情况?以前隆基的钟总说:全球电力25%用光伏的话,十年之内光伏电站每年新增就要达到1000GW,是现在的8倍多。现在看估计6年之内可以达成。

2020年供求极大失衡,先是疫情、现在又是硅料,但是理性的人可以看到更多东西。

二、组件环节

组件这个环节,以前最没技术含量、利润最低、产品同质,以前每年就5%以内的利润率,常常只有2%的利润,传统大厂都在海外上市,估值又低融不到资,负债奇高。

17年以后这个环节变化很快,什么5BB、9BB、叠焊、拼片、高密度封装、双面双波等等小技术浪涌,使得小厂迅速关门,以前传统大厂也不一定跟的住节奏,像晶澳现在还以5BB为主。17年以前的组件产线,很多已经改不了后面的技术了,新的产线投资资金门槛高了80%,传统大厂比如天合、晶科、晶澳等,哪个不是有4/5GW的产线废了武功?但是他们负债本来就很高,很难处理这些老产线,二三线组件厂家想想什么处境?新大厂如隆基乐叶财大气粗,以前没有很大的组件产能,去年把17年以前的老组件产线便宜卖了,做了1个多亿的资产减值。

上面说的什么?产业门槛提高、产业集中。现在基本有共识,组件以后就剩下十来家主要玩家,前五玩家占一大半市场,前三玩家占一半市场。前三玩家必有隆基和晶科,剩下一个会是谁呢,还看不清楚,天合和晶澳的希望最大。

19年底组件还要1.9元到2元,由于疫情,短短四五个月价格就跌倒1.4这个档次了,这是由于供需极度失衡。上面我已经做了原理逻辑分析了,组件供需平衡后,我估计组件价格会在1.5元到1.7元之间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组件环节会逐渐有丰厚的利润,低于1.5元需求会疯,供给跟不上这么疯。上面说了产业集中和利润回升这两个问题,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其实组件这个环节比较特殊,还自带一点To C属性,渠道是个重要附属物,大格局已定后,小企业以后想翻身很难了。组件环节集中后,手握终端市场,对上的话语权会提高。

三、电池环节

电池环节传统上会被组件大厂向上延伸,目前纯电池厂家(无组件)主要就是通威和爱旭,但是组件产能最大的却不是他们,而是隆基。

电池效率以前晶澳是王者,可惜它给的待遇不好,成了业界的电池黄埔军校,以前是天合晶澳,现在是隆基和晶科轮流引领效率。

电池的成本,去年是通威是独一档的王者,现在它和第二档的差距缩小了很多,隆基号称和它差不多了。电池环节的成本主要是靠设备的先进、产能的规模,而不是靠制造业的精细管理,尴尬吧。当然通威在饲料行业的精细管理经验极大的帮助了它。

电池有人说这个环节利润低、技术更新快,是个“垃圾环节”,希望技术更新慢点,我不同意,这是不懂商业规律。19年的时候,通威和隆基都表示过,一条电池产线是2年多一点回本,这个环节只是利润率低,利润并不低的,要知道一般制造业是8年回本的。而且所有有电池的公司都在飞快扩产电池产能,这已经说明了一切。

电池一投就是整个产线,所以会偶尔过剩。

电池环节我不认为会很出彩,上有高度集中的硅片环节,下游越来越集中的组件环节,而且下游的组件厂都有自己庞大的电池产能,这个环节能量产的技术大家也差不远,怎么能出彩?

但是钱还是会赚的。但是电池面临的大风险是最大的,钙钛矿等技术可能会彻底颠覆这个环节。

四、硅片环节

从硅片往上,安全性就越高,因为硅基还不能被覆灭,钙钛矿HIT等都是对硅基的补充,没有大的风险。硅片这个环节,是集中度最高,门槛最高的环节,目前是双寡头:隆基和中环,以后可能会隆基独大。硅片隆基有绝对的优势,可能2年内优势还赶不上。

一是传统工艺参数经验很多,研发力量很强,比如CCZ协鑫是买的,中环是和协鑫合作办厂得到一些的,但是隆基是自己研发的;比如气体回收,今年炒的还没火起来,才知道隆基4年前就气体回收了,19年隆基的非硅成本0.85的时候,中环、晶科一个是1一个是1.05。现在隆基已经不公布具体多少了,它自己说已经接近极限了。

二是掺嫁这个工艺,好像只有晶澳和隆基向越信拿了专利,前者是买后者是互相授信,越信的主要掺嫁专利在大部分地区到期,还有其他掺嫁专利没过期。国内掺嫁一共24个专利,隆基独占18个专利,数字可能不精确,但是大概是这么样子了。

三是隆基的供应线是自己独有的,控制系统也是自己的,它的老炉子折旧完了的,改改还能用,据公布的数字比其他厂家的新炉子差距10%以内,新炉子超过同行的新炉子。

你看今年,疫情的时候,有新玩家进来,隆基的硅片面临竞争,比二线同行贵2毛,成本还低2毛,一直降价降到新玩家不跟降了,据我计算还有26%的毛利;硅料供给出问题的时候,隆基直接刚性涨价,把涨价传导下游(我觉得这个才是合理的,涨到需求缩下来,等新疆的硅料解决),想想多可怕。但是硅片差距以后应该会缩小。

由于整个行业飞速增长,硅片环节只要隆基扩产到适度过剩,其他玩家想过好日子是比较难的。估计隆基的利润率也会降下来,净利润15%已经在制造业很好了,制造业量大周转快。

五、硅料环节

硅料这个环节,自从国内改良西门子法突破后,就没有大的技术门槛了,只是扩产周期比较长,两年多三年吧,所以弹性小。最近硅料紧缺,涨的很高,但是我认为是短期现象,把需求降下来价格就平衡下来了。关于硅料我在驳治雨的一文中说的比较多,这里不多说了。

有人幻想硅料会涨起来一去不复返,我认为不会的。上半年硅片大战,把硅料压的只有2家满产,其余或减产或检修,有的还永久停工,可以看到目前地位差别。硅料200GW的总产能,永久停了一部分,但是陆续开个150GW还是开的起来的,明年虽然行业飞增,但是150/60GW就差不多了,没有什么缺口,2021年底新产能就开出来了,硅料搞不好会进入永久的安静期。硅料属于大化工,利润也一般,其他环节很少会往上延伸到这个环节。

六、辅材和设备

不可否认有些东西会有阶段性机会,比如玻璃(建立在时间差上面),还有些有更安全的增长,比如EVA/POE(建立在过剩、微利上面)。但是光伏的辅材、设备没有比较难的东西,没有什么门槛性强的,而且光伏主线已经是在行业还没有进入平稳期就已经决出来了大玩家,这些支线很难有长期的大机会,很难有超越主线的长期机会。

读一读日本金刚线的故事就知道了,光伏主线厂家很容易扶持一家对手出来。

因为传统能源越来越稀缺

已经爆发过了。即将迎来的是持续爆发,能否持续,要看储能技术的发展,光伏虽然属于新能源,但发电的稳定性相比热电,核电要差。如果储能技术没有突破,持续大爆发可能性要大打折扣。

在哪看出来的?明明还要下跌20%左右才会止跌,等创业板指数在2200左右就可以抄底了。

垃圾电,爆发啥,顶多吃点大基建的红利

光伏行业既解决环保,又节约能源[呲牙][呲牙][呲牙]

卖不出去,只能出口转内销了

因为光伏是最安全的清洁能源。水电建设会对生态和环境造成破坏,丰水期放水导致下游涝灾,枯水期蓄水导致下游旱灾;大坝也可能成为反动势力破坏的目标,一旦被炸,水漫金山。核电技术虽然很好,但核泄漏还是时而有之,核废料处理也难。火电污染大,就不必赘述,光伏没有污染没有泄露风险也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光伏的建设成本低,一家几万块就能建,而且光伏发电转化率也逐年提高 ,成本也在逐渐追平火电。光伏也不挑建设环境,只要光照充足就可以搞,而且光伏对治理环境也有好处。比如在沙漠边缘的光伏板,形成了阴凉,洗光伏板时的水使沙土有一定水分,长出了草,养羊为农民增收。核电和水电很挑环境,离水远了搞不了核电,河流高度差小搞不了水电。

基于上面说的优点,国家后续会大力发展光伏,让它的占比逐渐提高,减少对火电的依赖,让电最终大多数是绿电。因为国家后面肯定要大力发展电动车 ,淘汰燃油车,如果电动车还用煤发的电,其实就是脱裤子放屁,没起什么改善环境的作用。用风光水核发电,用清洁能源驱动 汽车 ,才是有意义的。将来,农村的屋顶,城市高楼的屋顶,沙漠戈壁等地方都可以安装光伏电板,所以只要国家大力搞,市场广阔,行业发展巨大。国外也是一样,有些连水电核电都不太想用,太阳能会是很好的替代 。

落寞的紫菜
清脆的身影
2025-09-03 16:50:22

四大光伏企业分别是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和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1、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一家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发电产品制造商之一。业务主要涉及光伏组件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产品主要销往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法国、韩国、中国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总部位于中国保定。

2、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由施正荣博士于2001年1月建立,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外商独资高新技术光伏企业,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光伏系统工程、光伏应用产品的研究、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

3、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1997年创立于江苏常州, 2020年6月10日, 天合光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交易,成为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涵盖光伏产品、光伏系统以及智慧能源的光伏企业。

4、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由归国太阳能专家瞿晓铧博士于2001年创办,2006年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上市(纳斯达克代码:CSIQ),是专业从事硅锭、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组件和太阳能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太阳能电站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的光伏一体化企业。

扩展资料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成立19年来(2001年成立),通过多元化发展战略和市场布局,阿特斯已在全球7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16家光伏硅片、电池和组件生产企业,并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

阿特斯通过创新提高组件功率及单瓦发电量,降低度电成本。阿特斯研发的超410瓦黑硅多晶PERC双面半片电池组件,成为全球正面功率就超过400瓦的双面多晶组件,组件背面发电双面率高达75%。

在不同地面安装环境下,其组件背面发电增益最高可达30%。而由阿特斯研发并推出的十款组件,最高功率已超435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特斯阳光电力有限公司

纯真的大地
大气的红酒
2025-09-03 16:50:22
美国曾经是光伏产业领域的霸主,但最后中国光伏企业成功占领了欧美市场,欧洲离不开中国光伏产业链,美国十年来想方设法打压中国光伏,却又一直无法摆脱依赖。

但中国光伏产业早期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第一代和第二代光伏企业经历了很多波折,才一步步完成产业升级,打破欧美的技术封锁和资本围堵,最终在全球光伏市场拥有了话语权,主导全球光伏产业链。

今天我们从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史切入,谈谈中国光伏企业是如何在欧美的围追堵截中,生存下来,并且完成产业逆袭,打造出另一张中国产业名片的?

三次石油危机推动全球太阳能产业发展

20世纪70年代,阿拉伯国家禁运石油,油价疯涨,全球爆发石油危机,美国开始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投入资金研发太阳能光伏技术,并且对光伏产业进行补贴,成为了首批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家。

在80年代初美国就拥有了全球85%以上的光伏产业市场份额,但那个时候光伏产业的市场还很小,而且随着油价回落,美国新能源发展计划被搁浅了,传统能源寡头势力崛起。

在电力行业发展的早期,电网还无法覆盖西北和边远地区,而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中国看到了光伏发电在解决西部和农村地区缺电问题方面的价值,开始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光明工程让电网无法覆盖的西北地区用上了太阳能。

2001年,中国第一家光伏企业无锡尚德在无锡国联发展集团和五家地方国企的支持下诞生了,第一代光伏企业从解决西部农村用电开始,随后赶上了全球光伏产业的第一次发展红利。

2004年全球环保理念爆发,可再生能源兴起,欧美发达经济体开始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市场需求大幅增长,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崛起,凭借低成本优势,获得了欧美市场大量光伏组件的订单,并且实现海外扩张。

中国光伏企业纷纷出海上市,一度占据欧美光伏上市企业的半壁江山,其中施正荣的无锡尚德,彭小峰的江西赛维,苗连生的英利集团成为了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的三大巨头。三家光伏巨头的创始人也相继成为中国光伏首富,登上福布斯财富榜。

但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的疯狂扩张也埋下了隐患,海外上市的光伏企业属于“三头在外”的发展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多晶硅材料定价权,光伏产业技术,光伏需求市场都掌握在欧美手中,而中国光伏企业只参与了中间环节的光伏组件和产品的加工,利润很薄。

华尔街资本和欧洲的多晶硅材料供应商看到了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的弱点,开始围猎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操控多晶硅材料价格上涨。

欧美多晶硅材料供应商先在期货市场制造光伏材料价格上涨的市场预期,多晶硅材料从每公斤40美元炒作到每公斤500美元,让中国光伏企业产生对光伏原料价格上涨产生担忧,于是国内很多光伏企业提前与欧美光伏材料供应商签订长期订单合同,锁定所谓的低价多晶硅原料。

举个例子无锡尚德在美国上市之后,施正荣成为中国首富,他认为未来10年光伏产业会持续增长,多晶硅材料价格会越来越高,一下子与美国的MEMC签订10年订单合同,并且与美国的HOKU签订6.7亿美金的多晶硅供货合同。

结果多晶硅材料价格出现大涨大跌的过山车走势,加上08年次贷危机发生,欧美光伏需求市场萎缩,多晶硅价格继续大幅下跌,出现了白菜价,提前签订的多晶硅低价合同,变成了天价合同,而第一个顶不住的就是尚德,施正荣只能选择支付2亿多的巨额违约金,终止部分天价多晶硅合同。

而彼时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借助资本市场产能增长了10多倍,面临产能过剩和次贷危机的双重压力,天价多晶硅材料合同更是让国内光伏企业雪上加霜,负债累累,陷入破产边缘。

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中国有超过400家光伏企业,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光伏制造商,而金融危机之后,只剩下不到50家,损失惨重。

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在短暂的辉煌之后,折戟海外市场,成为了欧美资本的猎物,最终不得不退回国内市场。

无锡尚德在2013年破产重整,次年从纽交所退市,这也是第一代光伏产业发展的缩影,但中国光伏产业并没有从此一蹶不振。

中国光伏企业再次崛起,实现国产化替代

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折戟海外市场之后,中国光伏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以隆基股份和保利协鑫为代表的中国第二代光伏企业崛起,完成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国产化替代。

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让欧美经济衰退,欧美光伏产业也受到巨大冲击,产业市场大幅萎缩,而美国和欧盟的光伏巨头也失去了补贴和产业扶持,开始走下坡路,甚至破产倒闭。

而这个时候中国光伏企业回到了中西部光伏产业的基地,在西藏和新疆等地区继续发展光伏产业,不仅解决了西部地区缺电问题,而且光伏发电成本不断降低,开启了西电东送模式,用西部新能源支持东部城市和产业经济区发展,也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能源产业的回报。

在第一代民营光伏企业败走海外市场之后,扎根西部新能源基地的国企比如中电投和中国华陆公司等并没有放弃,10年磨一剑,以西部地区为光伏产业基地,东部沿海城市实现产业技术迭代,着手解决中国光伏产业“三头在外”的产业问题,打开了光伏产业在国内的市场需求,开启了内循环模式,不在依托海外市场。

这个过程中,金太阳工程和江苏计划为中国光伏产业在国内发展提供了市场支撑,在中国西部推动光伏风电产业发展的中电投,转战东部沿海地区,与中国硅王之称的保利协鑫达成合作,开辟了中国光伏产业的第二战线,完成了市场和产业技术的迭代升级,解决了市场和技术两头在外的问题。

而在多晶硅材料领域,第一代光伏企业尚德借着欧美太阳能产业扩张的风口,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制造商,但实际上欧美掌握了多晶硅材料的定价权,我们在光伏原材料领域进口依赖超过90%。

中国华陆公司的一个工程师陈维平带领团队,不到一年时间突破了多晶硅领域的冷氢化核心技术,并且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打破了欧美多晶硅技术的垄断,最终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民营光伏企业和市场,光伏产业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解决了多晶硅材料对外依赖的问题。

在单晶硅领域,一直低调的隆基股份,没有盲目扩张,躲过了海外资本围猎,成为中国早期光伏企业的幸存者,并且选择了不被看好的单晶硅材料市场,最终在单晶硅原料和技术领域取得了新突破,进一步降低了中国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

至此,中国用3年时间完成了光伏产业的国产替代,中国掌握了市场,技术,原料的主动权,2011年也成为了中美光伏产业的一个分界点,中国光伏产业的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开始主导全球光伏产业链。

而经历了08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之后,欧美光伏企业一直没有缓过来,错过了全球光伏产业的第二次扩张红利,并且开始深度依赖中国光伏企业提供技术和产品,欧洲一半以上的光伏产品和组件需要从中国进口。

另外在光伏电池板领域,逆变器这一关键产品,中国也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华为的光伏逆变器占了全球市场份额的23%,连续多年稳居市场第一位置。

当中国第二代光伏企业再次席卷欧美市场的时候,欧美产业资本不愿失去光伏市场的主动权和利润,再次围猎中国二代光伏企业,但他们发现行不通了,无论是产业技术,还是多晶硅原料,中国都领先欧美了。

最后在自由竞争比不过中国光伏企业的时候,欧盟和美国商务部联合起来,对中国光伏发起了双反调查,认为中国光伏低价冲击了欧美市场,通过贸易保护的形式,再次把中国企业赶出欧美市场。

美国和欧盟制造贸易壁垒的方式,来打压第二代光伏企业,成功了吗?

中西部新能源经济崛起,中国光伏主导全球光伏产业链

中国二代光伏企业再次退出欧美市场,但已经完成国产化替代的二代光伏企业并没有退缩,而是以国内市场为依托,提高国内光伏产业集中度,并且继续中国光伏产业的全球扩张,打开了亚洲和非洲市场,光伏产业的市场份额再次增长,夯实中国光伏在全球光伏产业的主导地位。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西部新能源经济崛起,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为西部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也意味着中国西部地区未来有望成为中国的新能源中心,甚至是亚洲的新能源中心,对全球新能源经济产业产业重大影响。

在全球能源碳中和趋势下,太阳能产业再次迎来高增长,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可以优化我们的能源结构,减少对煤电的依赖,而在水电发展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未来中国要提升新能源发电量,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光伏风电将是关键。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沙漠,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西部地区风光资源,提高沙漠戈壁地区的光伏发电装机量,我们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将会得到解决,甚至可以完全摆脱煤电。

比亚迪的王传福认为中国1%的沙漠铺满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就可以解决全国人民用电问题。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问题,还需要配套的新型电力系统,解决绿色电力并网发电问题,发展储能产业,形成源网负荷一体化的现代能源体系。

今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量突破11亿千瓦,超过了煤电装机容量,光伏发电比例进一步提升,在全球光伏发电装机量中,中国连续多年保持第一,美国次之,而光伏发电成本也远远低于欧美经济体。

在全球光伏供应链体系中,硅片几乎都来自中国市场,中国新疆已经成为全球多晶硅材料的供应基地,目前全球太阳能电池工厂销售和使用的硅片97%来自中国。

第二代光伏企业打开了东南亚市场,如今东南亚乃至全球的光伏制造商都离不开中国生产的晶圆和多晶硅,全球太阳能行业需要的多晶硅74%都是中国生产的。

美国太阳能一直高度依赖进口,国内光伏制造商产能无法满足需求,其中85%以上的进口太阳能电池板都来自东南亚地区,而这个地区的光伏供应链体系也是中国光伏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这也是为何今年美国商务部启动对东南亚光伏产业调查,结果不到一个月取消调查,给予关税豁免的原因,无论是制裁中国新疆,还是对东南亚光伏产业双反调查,都会冲击全球光伏产业链,最终冲击美国自身的光伏产业,欧美已经无法摆脱对中国光伏产业的依赖了。

中国已经是欧洲最大贸易伙伴,欧洲深陷能源危机,开始了激进的清洁能源产业转型计划,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这意味着中欧未来的光伏产品贸易比重会大幅提升,欧洲需要中国的光伏产品和技术体系,来完成欧洲的能源转型计划。

在双碳经济时代,全球能源经济的增量市场在新能源领域,而光伏太阳能产业将是新能源产业的支柱,中国光伏将成为新的世界名片,帮助中国赢得未来新能源经济的话语权,主导全球新能源经济的发展。

悲凉的航空
魁梧的猎豹
2025-09-03 16:50:22
中国十大光伏集团公司 - : 中国排名前十的光伏企业:1. 无锡尚德(无锡)2. 晶科能源(江西上饶)3. 昱辉阳光(浙江)4. 华阳绿建(深圳)5. 茵能光伏(东莞)6. 中电光伏 (南京)7. 塞维太阳能(江西)8. 天合光能(常州)9. 晶澳太阳能(晋宁 扬州)10. 林洋新能源(江苏)

中国光伏十大品牌 - : 中国光伏十大品牌 中国光伏十大品牌: 1、天合光伏 天合光伏公司创建于1997年,是第一家获得UL客户测试数据项目认证(CTDP)的光伏企业.2015年,公司光伏组件累计出货量接近17吉瓦,销售额突破...

光伏发电国内前十名品牌有哪些 - : 光伏发电国内前十名品牌有哪些 1,德州东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座落于德州市,北依河北省,南邻省会济南,西接山西煤炭基地,东连胜利油田及胶东半岛,处于华北、华东两大经济区连结带和环渤海经济圈、黄河三角洲以及...

中国排名前十的光伏企业是 - : 1、无锡尚德 2、保定英利 3、江西赛维

中国光伏企业排名 - : 中国排名前十的光伏企业:1. 无锡尚德(创始人:杨怀进总裁:施正荣)2. 晶科能源(创始人:李仙德,陈康平,李仙华)3. 昱辉阳光(创始人:李仙寿.其与李仙德,李仙华为三兄弟)4. 英利新能源 (创始人:苗连生)5. 阿特斯(苏州)太阳能(创始人:翟晓铧)6. 中电光伏 (创始人:杨怀进)7. 塞维太阳能(创始人:彭晓峰)8. 天合光能(创始人:高纪凡)9. 晶澳太阳能(创始人:杨怀进)10. 林洋新能源(创始人:陆永华)

中国光伏组件企业排名前十的有哪些 - : 1、晶科能源有限公司.2、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4、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5、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7、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8、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

中国光伏巨头有哪些 - : 英利,你在网上一搜出来一大堆

中国有哪些光伏企业是那几个 - : 中国大陆十大晶硅组件生产: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天合光能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有限公司,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韩华新能源有限公司(中国分公司),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这是易恩孚太阳能网根据467家中国大陆晶硅组件生产商2012年产量在市场上占得份额得到的排名.除了这些中国知名的光伏企业还是很多的,具体的,建议你去易恩孚太阳能网,资源跟丰富的.

国内的光伏企业排名? - : 2010年度中国光伏行业十大品牌企业 无锡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中电电气有限公司 江西赛维LDK有限公司 河北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 江苏韩华新能源有限公司 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 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阿特斯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中国现状光伏行业排名 - : 排名 公司名称 出货量(2014年) 1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3660MW 2 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3361.3MW 3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 3105MW 4 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2943.6MW 5 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 2406.8MW 6 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 ...

爱撒娇的楼房
听话的老鼠
2025-09-03 16:50:22
2021年华为园区光伏电站全年发电量1.760多万度。采购17.5亿千瓦时清洁能源电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84.8万吨。新一代p50旗舰机系列较p40系列,包装塑料含量降低百分之八十九,塑料占比低于百分之一。

彪壮的斑马
喜悦的康乃馨
2025-09-03 16:50:22
华为光伏发电收益不错

1、国家补贴

2020年,户用光伏发电安装享受0.08元/度的发电补贴。部分地方还有0.1元-0.3元不等的地区补贴,,只要发的电都有补贴,具体以地方政策为准。

2、卖电收益

光伏电站发的电,并网之后,地方电力局会跟农户签署一个卖电协议,电站发的多余的电,就会并入国家电网,用不完的电卖给国家,卖电价格按照当地燃煤脱硫机组标杆电价0.56元/度左右。(各地电价略有不同)。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3、节省的电费钱

白天光伏电站发的电,可以用于家里的日常用电,发电自己用,不用交电费,等于赚钱了,节省了很多的电费。

健壮的高跟鞋
温暖的寒风
2025-09-03 16:50:22
华为率先将30多年积累的数字信息技术与光伏技术进行跨界融合,推出领先的智能光伏解决方案。

基于简单、全数字化、全球化自动营维等创新理念,打造 “高效发电、智能营维、安全可靠” 的智能光伏电站,帮助客户在电站生命周期中获得最大价值,在全球已获得广泛应用。并进一步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打造更优LCOE,加速平价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