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如何??望具体点
分三个方向,车用发动机、制冷和电厂方向,其中电厂那个专业也学制冷(也受制冷企业认可)。就业率很高,就业质量也还行。关键自己要努力,做技术,上升空间还是不小的。要沉得住气吧!别以为,进了那个学校或哪个企业就一劳永逸了。
我就是华工热动电厂方向的
汗……楼上有点误导别人……热动在华工有两个,一个在电力学院,另一个在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而在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又分两个方向:车用发动机方向和空调制冷方向,报志愿的时候要看清楚,想好你要去的是哪个热动!我们这级就有报错的
本专业主要涉及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油制气和煤制气的制造、输配和应用;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供热、通风、制冷的研究和应用等领域。教学内容主要强调工艺性、工程性和先进性,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能力和工作适应性。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将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写能力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可适应于城建、化工、冶金、电力、燃气等有关公司、工厂、设计院和研究院从事专业范围内的技术管理、设计、研究以及技术性经贸业务。
物理是重头,当然化工的知识是逃不过的,女生学这种纯粹工科的专业值得慎重考虑
你学了个好专业,
为什么要转?
我不知道谁告诉你的,去电厂工作,工资不高人很辛苦?
那是没去过!!!
现在电厂工作很好,大电厂多是国企,在五大发电公司旗下,哪家差啊?待遇好,压力小,还有好处可以拿,神仙一样嘛!!!
计算机或者金融是很火,可是竞争的人多,压力大,累的跟那什么似的,真是起的比猫早,睡的比猪晚,很好么?
毕业就算不想进电厂,
好好学争取去设计院工作,
那也不错啊,呵呵。
一辈子幸福去吧~
这题我来答!我是一名机械动力与工程学院的华理本科&硕士生,我感觉我们学校很多理工科专业都很好,有7个专业入选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分别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制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这里我主要介绍化学工程与工艺和自动化这两个专业。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以历史悠久、治学严谨、成就卓著而享誉国内外,2007年被列入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国家级教学团队和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0年入选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2年入选首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4年通过了美国AB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内首家通过ABET国际认证的专业。华理的化工这么强,能从这里毕业是不愁出路的。
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协会组织的工程教育认证。依托优势学科,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才,是石油、化工自动化领域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毕业生主要去向:石油、化工、电力、汽车、轨道交通、电子信息等部门从事自动化系统和装置的设计研究;IT和互联网行业从事相关产品或软件的开发和技术支持;国有大中型和外资企业生产过程控制及管理等。
谢谢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要求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和现代实验技能,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其它实际应用能力;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能力;能胜任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公司企业和其它单位的科研、开发、教学和技术管理工作。
二、学制和学习年限
硕士生的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5年,课程学习学分有效期自研究生入学开始为5年。
三、研究方向
1.压力容器与结构完整性技术
2.过程装备与材料工程
3.洁净煤技术与能源环境工程
4.流体动力机械及工程
5.传热、传质强化与节能技术
6.多相流动、气化与燃烧
7.能源转换技术与新能源
四、课程设置和学习
1.本学科硕士生应完成不少于36学分的课程学习,一般在入学后的前4个学习单元内完成。
2.根据资源共享和学科交叉的原则,硕士生可选修其他高校具有优势、符合本学科培养要求的课程。经导师和学院核准后,学校承认校外学分。研究生可多选本学科的专业核心课、选修数学或其他同类学科的专业课作为本学科的专业选修课,学分认可。
3.课程设置表中设置的课程有一定的选修空间,在学习年限内未能按要求完成课程学习者,予以退学。
4.每门课程的选修人数至少6人才能开课(专业招生人数少的除外)
五、中期检查
1.硕士生中期检查在第3学期初进行,由学生所在学院负责。
2.中期检查前必须完成本学科学位课程的学习并获得相应的学分。
3.中期检查的内容包括课程学习的学分和成绩、思想表现、参加学术活动情况和开题报告等。考核前必须完成至少两次文献分析报告,通过实验技能考核。
4.开题报告: 硕士生应首先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实际调查,把握学科发展前沿,重视文献知识产权,写好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并在硕士点导师组统一安排的开题报告会上作公开报告、答辩,经审核通过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
六、提前攻博
为使创新拔尖人才脱颖而出,鼓励优秀的硕士研究生提前攻博。提前攻博的相关条件和实施办法按照《华东理工大学关于优秀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暂行办法》的规定进行。
七、论文发表
按《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关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要求的规定(2013年4月17日发布)》。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前至少须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不含双边学术会议)上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1篇学术论文(不含摘要)。学术论文须以华东理工大学为唯一或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和论文通讯作者的第一署名单位均须为华东理工大学。一篇学术论文只能用于一名研究生申请学位,且研究生署名须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时的第二作者。
八、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具体体现,是硕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
研究生从事学位论文的工作内容及其所产生成果的知识产权属华东理工大学。与外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或联合开展学位论文的,根据合作合同判定。
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和学位申请与授予等工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华东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