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俄乌冲突对中俄贸易的影响

娇气的宝贝
踏实的牛排
2022-12-31 04:41:53

俄乌冲突对中俄贸易的影响

最佳答案
儒雅的斑马
潇洒的柠檬
2025-09-05 08:36:36

自俄乌冲突发生以来,地缘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国际贸易及世界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因美欧国家对俄实施经济制裁与反制裁而产生连锁效应,最终通过大宗商品、贸易渠道、金融资本等,不可避免地对中俄贸易产生短期和长期影响。

一、中俄贸易的现状

近年来,中俄在政治、经济、 科技 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在两国高层引领下,中俄增强战略互信,签订了《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等协定,双边经贸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呈现出“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的特点。2018-2020年连续三年中俄贸易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2021年双方贸易额突破1400亿美元。中国已经连续12年成为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俄罗斯则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中俄贸易额正向2000亿美元目标迈进。

从中俄贸易结构来看,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但国内油气储量有限,主要依靠进口。俄罗斯能源储量丰富,是世界重要能源出口国。中国把俄罗斯当作最可靠的能源供应者,能源合作一直是两国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的领域。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商品中,石油、天然气占比60%以上,其次是矿产品、金属制品、木材、农产品等。中国对俄出口商品中,主要包括机电产品、纺织品、农产品等。从整体来看,能源、原材料、机电产品、农产品在双边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具有强烈的互补性。

二、变局中的危与机

俄乌发生冲突后,美欧国家在贸易、金融、 科技 、运输等领域对俄罗斯实施了全面制裁,俄罗斯经济遭受到严重损失,对外贸易发生格局性变化,也对中俄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进口方面。

1、油气能源。油气是俄罗斯的大宗出口产品,其原油出口占全球贸易量的10%,天然气出口占全球贸易量的近20%。俄乌冲突后,美欧已停止或减少对俄罗斯的油气进口,俄罗斯能源出口受阻,进而更加依赖中国、印度等亚洲市场。出于能源安全需要,中俄把能源合作上升为为国家战略,两国建设了跨境石油和天然气运输管道,能源贸易额逐年提升。2021年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天然气总额达50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64%。俄乌冲突后,国际油气价格大幅上涨,但中俄双方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能源交易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从长期看,地缘政治变化将进一步拉近中俄能源合作,双边能源贸易将持续保持在高水平状态。

2、粮食。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供应国,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在国际粮食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21年,俄罗斯小麦出口3290万吨,占全球粮食贸易额18%。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在基本自足的情况下,每年仍需进口一定量的粮食。2020年中国小麦进口838万吨,占俄罗斯小麦出口量的1/4。俄乌冲突后不仅俄罗斯粮食出口受阻,还影响其从国际市场进口农药、种子等农资,这将导致今年出现粮食生产和供应出现波动,世界粮食总体供给水平面临较大风险。同时为先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相关国家对粮食出口进行了限制,进一步使国际粮食市场供应紧张,推动粮价上涨。今年五月,俄罗斯国内食品价格上涨达20%。近期中国放开了进口俄罗斯粮食地域限制,但由于市场价格波动,我国从俄进口粮食将受到一定影响。

3、化肥。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氮肥和尿素出口国、第二大钾肥出口国和第三大磷肥出口国,俄乌冲突前,俄罗斯年钾肥出口占全球贸易量的19%,对全球化肥供应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化肥进口主要来自俄罗斯,进口俄罗斯化肥占据我国进口总额的30%以上。俄乌冲突使俄罗斯化肥生产受到波及,一些化肥生产企业面临停工和减产的危险,加之对俄罗斯的贸易禁运,打破了化肥市场的供需平衡,化肥价格上涨会导致中国进口化肥成本上升。

4、煤炭。俄罗斯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二,其煤炭热值高、质量好,由于炼钢需求,我国每年进口一定量的俄罗斯煤炭。2021年中国进口俄罗斯煤炭891万吨,占进口总量的27%,中国已成为俄罗斯最大的炼焦煤买家。俄乌冲突后,西方国家避开了俄罗斯的煤炭供应,中国作为煤炭消费大国,抓住机遇增加俄煤进口。仅4月份进口量就达137万吨,创下 历史 纪录。导致我国进口俄煤大幅增加的因素有三个,一是西方制裁使俄罗斯进行市场转向,将煤炭降价促销。4月份国际煤炭市场价格为每吨473美元,中俄煤炭的平均交易价格为每吨386美元。二是由于中国近期减少了从澳大利亚的煤炭进口,而转向俄罗斯市场。三是前不久我国放宽了煤炭进口政策,将煤炭进口税率降为零,降低了进口成本。据相关机构预测,2022年中国可能继续增加俄罗斯煤炭进口,总计超7100万吨。 (二)、出口方面。

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美欧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层层加码、步步紧逼,撤出在俄罗斯合资企业,对俄实行严格的出口限制。多个因素导致俄罗斯对中国商品的依赖性更强,俄罗斯市场对中国进一步开放,中国对俄贸易出口迎来新机遇。

1、 汽车 。以小 汽车 为例,俄罗斯家用轿车制造业曾经有过一段辉煌 历史 ,自苏联解体后整体处于衰落态势,目前大部分需要进口。进口国主要是美国、德国大众等车企均停止了在俄罗斯的经营活动,为中国车企大举进入俄罗斯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预计,未来俄罗斯必将进一步加大从中国的小 汽车 进口量,中国车企在俄罗斯迎来了难得的市场机遇。

2、电子产品。俄罗斯重工业比较发达,轻工业特别是电子产业相对落后。俄乌冲突后,许多西方国家的 科技 巨头,如说苹果、三星、爱立信等宣布停止了在俄罗斯的业务,俄罗斯电子产品市场出现巨大空缺,如此大的消费市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个良机。我国对俄罗斯出口一直以机电产品为主,如家用电器、智能手机、无人机等。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家电制造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一些家电企业还在俄罗斯拥有工厂和研发基地,如海尔智家在俄罗斯建设了4个工厂,白色家电正成为中国产品对外的一张名片。在智能手机方面,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异军突起,在俄罗斯拥有很大的市场,深受俄罗斯消费者欢迎。特别今年3月份后,因西方产品出现市场空缺,中国电子产品在俄罗斯的销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媒体评论称,目前俄罗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中国电子产品。

3、纺织类产品。俄罗斯是中国纺织品类产品重要的出口市场,在双边贸易中服装等纺织品占据很大比重。自2000-2020年间,中国对俄罗斯纺织类产品出口额增长了近6倍。达到76.5亿美元。在俄罗斯进口纺织类产品中,中国产品占据其三分之二以上,居于市场主导地位。其次是意大利、土耳其、法国等产品占据部分高端市场。俄乌冲突以来,西方超过百家时装零售商关闭了在俄罗斯的店铺,撤离出俄罗斯市场,为包括李宁、安踏等中国品牌进军俄罗斯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相对于西方品牌,中国品牌服装质量优良、价格适中,更适合俄罗斯的消费市场。

4、农产品。由于气候寒冷,俄罗斯水果、蔬菜等农产品部分依赖进口。每年秋冬季节中国对俄出口大量新鲜果蔬。特别是在俄远东地区,苹果、香蕉、番茄等果蔬产品满足着俄罗斯居民的餐桌消费。中国果蔬出口以陆路运输为主,通过绥芬河、满洲里等口岸输往俄罗斯。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对来自美、澳、加等国农产品实行进口限制,为弥补禁令造成的供应短缺,势必加大了从中国的进口量。为扩大出口需要,近期在黑龙江省东宁口岸,已设立对俄蔬菜、水果跨境出口贸易专区,并设海关监管库、专用物流运输、储藏等设施,这将会大大减少果蔬出口清关时间。

三、建议和应对措施

一直以来,中国产品在俄罗斯市场占有很大比重,冲突发生后俄罗斯经济与西方国家出现脱节,客观上为中国产品扩大在俄罗斯市场占有率创造了有利条件。当然,中国产品进入俄罗斯市场时需要做好研判,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一方面要注意规避时局和政策变化产生的风险,另一方面要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杜绝假冒伪劣商品,保障在俄罗斯市场的良性竞争。国内企业可根据俄罗斯的政策和市场调整,采取灵活多变方式填补市场空白,拓展新兴贸易领域。

1、加快电商产业布局。俄罗斯人非常喜欢社交网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购物。2021年俄罗斯电商市场规模为330亿美元,预估2022年将达到440亿美元。大数据显示,家电产品在俄罗斯的电商网购中占比最高,达到了30%以上,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大市场。

2、扩大转口贸易。由于美欧与俄罗斯进行相互经济制裁,停止了绝大部分贸易活动,但相互间的市场需求仍然存在。未来俄罗斯商家可能会采取变通方式,如借道中国进行贸易转口第三国,这为从事转口贸易服务的企业带来了机遇。

3、开展平行进(出)口。所谓平行进口,是指未经相关知识产权人授权的市场销售行为,俗称“合法水货”。因美欧产品纷纷撤出俄罗斯,为填补市场需求,今年5月,俄罗斯发布允许平行进口政策,平行进口商品清单包含 汽车 、化妆品等96种商品。中国企业可利用俄罗斯这一政策,研究市场方案开展出口业务。

4、规避汇率风险。当前,俄罗斯开始在商业活动中去“美元化”,并以人民币、卢布等货币进行结算。国内企业在开展贸易活动时,应密切关注卢布汇率变动和结算方式,增强风险意识,避免遭受损失。

最新回答
知性的可乐
文静的唇彩
2025-09-05 08:36:36

我国矿产品贸易快速增长,进出口贸易额增长超过四成,初级产品进口大幅上升;煤进口步伐进一步加快;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铁矿石进口量12年来首降。

(1)矿产品贸易额快速增长

我国矿产品贸易快速增长,矿产品贸易总额为7124.94亿美元,同比增长42.9%(全国商品进口总额同比增长34.7%)。其中,进口额为4828.52亿美元,同比增长43.7%(全国商品进口总额同比增长38.7%);出口额为2296.42亿美元,同比增长41.2%(全国商品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1.3%)(图39)。

图 39 我国矿产品对外贸易变化趋势

矿产品进出口贸易尤其是进口贸易在全国商品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矿产品进出口额占全国商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稳步上升,已上升至24.0%;矿产品进口额占全国商品进口总额的比重基本保持上升态势,已上升至34.6%;而矿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自2008年开始迅速下降,已降至14.6%(图40)。

图 40 矿产品进出口在全国商品贸易中的地位

(2)能源进口持续增长

石油进口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煤炭自上年度出现净进口以来,由于地域分布差异和运输压力,进口趋势也不会逆转。

我国石油进口量2.76亿吨(其中原油2.39亿吨,同比增长17.5%),同比增长14.8%。石油出口量2991万吨,同比下降0.6%。石油净进口量为2.46亿吨,对外依存度为54.8%,进一步攀升(图41)。石油进口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是消费刚性需求,特别是大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汽车销售的快速增长消耗了大量原油;二是中国经济逐渐回暖。今年以来国内石化炼厂开工率逐渐回升,中海油惠州炼厂、中石化福建炼厂、天津炼化项目等大型炼化工厂相应投产或即将投产,产能的释放使国内对原油的需求增加。三是国家实施石油储备政策,也是近期原油进口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国家两期战略储备基地的启动,中石油、中石化也启动了各自的商业储备。

图 41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变化

我国从51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油,其中前10位来源国进口量之和为1.06亿吨,占原油进口总量的44.4%,高于上年的35.0%,进口来源进一步集中。从非洲进口原油7137万吨,占原油进口总量的29.6%(略低于上年)。其中,从安哥拉进口2275万吨,同比增长55.8%;从苏丹进口656万吨,为第六大来源国,占进口总量的2.7%,因此苏丹南北分裂对我国原油进口影响较小。

全年我国煤出口量为1903万吨,同比下降15.0%;焦炭及半焦炭出口量为335万吨,同比增长509.1%。煤进口量为1.85亿吨,同比增长39.1%(图42),净进口1.66亿吨。煤进口集中度比较高,前5位来源国进口量1.55亿吨,占总进口量的84.0%。其中,从印度尼西亚进口7205万吨,从澳大利亚进口3697万吨。

图 42 我国煤进口量变化

2010年,国际国内煤炭价差逐步缩小,国际煤价的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使进口受到影响,4月和5月连续两月出现进口量缩水,主要由于动力煤进口量降幅较大。进入二季度,随着工矿企业生产稳定恢复,中国煤炭市场“淡季不淡”,价格持续上涨。

短期内煤进口量难以减少。由于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在地域上严重失衡,大量的煤炭需要经过长距离的运输之后才能到达消费地。再加上近年来煤炭生产重心不断西移,短期内铁路运输瓶颈尚不能有效缓解,华东及东南沿海地区只能依靠从海外采购部分煤炭来满足需求。此外,由于近年来煤炭资源整合快速推进,先是山西,之后是河南,而这些地区均是我国主要的炼焦煤生产基地,资源整合导致的煤炭产量下降,国内炼焦煤产量增长受到一定影响。受这些因素影响,未来华东及东南沿海地区的一部分煤炭需求还需要依靠进口来解决。

此外,与多数主要煤炭出口国产量增长速度相比,国际市场煤炭需求增速更快,尤其是亚太市场煤炭需求旺盛,印度煤炭进口需求继续快速增加,日本、韩国煤炭进口继续恢复性增长。未来国际市场可供进口的煤炭资源有限,中国从美国、南非、哥伦比亚以及印尼的煤炭进口增幅势必会放缓,这将从根本上影响未来中国煤炭进口。

(3)铁矿石进口量略有下降

我国进口铁矿石6.19亿吨,同比下降1.5%,为12年来首次下降,对外依存度为53.6%(图43)。自3月以来,铁矿石进口量呈现出逐渐下降态势,主要原因一是房地产市场降温的举措令钢铁行业受到冲击;二是地方政府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对企业强行限产或停产,致使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暂时性下降。11月和12月进口量快速回升,主要原因是临近春节,企业加大库存。全年铁矿石进口量下降,主要是因为铁矿石进口基数高,国内矿山盈利好转,产量大幅增加,导致对外矿需求有所下降。

图 43 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变化

铁矿石市场的供需格局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矿石供给增长速度将超过需求的增速,我国对铁矿石需求的“不确定性”在增加,钢铁市场正在发生变化。我国宏观经济的优化调整,已对钢铁业产生了影响,处在调控状态下的房地产业对钢铁的需求将是收缩的。我国提出的“坚决防止借‘十二五’开局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的政策目标,也会抑制对钢铁需求盲目乐观的预期。再加上钢企盈利水平不高、淘汰落后产能已在按时间表执行等因素,对铁矿石的“刚性需求”势必有所影响。我国矿石自给及变相自给比例的上升,也在改变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程度。

全球铁矿石供应快速增加。全球矿石市场“最紧”的时段看来已经过去。在过去的10年内,进口矿石的吨价高点曾超过200美元,在经历了严重的供不应求和阶段性的供不应求之后,全球矿石市场将由“紧平衡”逐渐走向宽松。多年的矿石暴利,已使全球相当一部分资本流向铁矿石开发领域,“增量”供给的释放必将平抑过高的矿价。到2012年,全球新增铁矿石产能至少3亿吨。

(4)矿产品进口成本大幅上扬

我国进口的重要矿产品中进口价格快速上涨。铁矿石进口价格增长幅度最大,为61.1%;铜精矿次之,为54.1%;精炼铜进口价涨幅居第三,为46.8%;其后依次为精炼铝、氧化铝、原油和煤,进口价格增幅分别为41.7%、36.9%、29.5%和19.7%(表5)。

表 5 重要矿产品进口年均价格表

陶醉的刺猬
标致的毛豆
2025-09-05 08:36:36

据报道,近日联合国安理会朝鲜制裁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朝鲜4月的煤炭出口量降至零。该数据表明,针对朝鲜第五次核试验,安理会于2016年11月通过的制裁决议已见成效。煤炭是朝鲜最大的出口商品,而中国是主要的买家。

报道称2017年2月,中国表示暂停从朝鲜的所有煤炭进口并至少持续至年底,这是中国执行安理会针对朝鲜制裁措施努力的一部分,这项制裁决议规定,朝鲜2017年出售的煤炭不能超过750万吨,或者销售额不能超过4亿美元。预计,该措施将使朝鲜每年的硬通货收入至少减少7亿美元。

朝鲜外交部发言人在声明中说,联合国制裁决议是“狡诈的敌对行为,目的是遏制朝鲜的核力量建设,解除朝鲜的武装,并造成朝鲜在经济上窒息”。

这名发言人说:“无论接下来会有什么制裁和压力,我们都不会在建设核力量的道路上退缩,核力量是捍卫国家主权和生存权的选择,我们将朝着最终的胜利前进。”

优秀的蚂蚁
知性的音响
2025-09-05 08:36:36
据云南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我国煤炭价格将长期缓慢走高。

未来两年,我国可能面临煤炭产能不足,2004年将不得不放开小煤窑复采范围,2005年进口煤炭可能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煤炭消费的一个来源。中国已经意识到能源安全的重要性,2004年通过配额手段开始限制煤炭的出口,预计煤炭出口将回落15%。

2004年,煤炭市场仍将是一个相对稳定向上的发展阶段。其特点表现为,在市场良性循环的基础上,继续巩固扭亏脱困成果,努力实现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生产总量已经连续3年超过10%。从我国能源生产长期趋势考察,2004年能源生产总量增长将保持在9%-10%左右。

煤炭价格由于探明储量不足和生产能力缺口多方面原因,将在未来长期缓慢上升。预计2004年国内煤炭平均价格将比2003年上涨20-25元/吨(涨幅11.5%-14.4%),季节性的价格波动还将重演,个别生产能力不足的品种面对旺盛的需求增长,价格将在高位波动。国际市场煤炭价格将同比上涨40%,预计由于煤炭价格的上涨将直接使煤炭企业存量产能净利润增加35%-40%。

根据兖州煤业公司公布的信息,2004年已签订国内销售合同的煤炭综合平均价格扣税费后为198.52元/吨,比2003年度签订的国内销售合同的煤炭综合平均价格提高17.82元/吨,上涨9.9%签订的国内合同意向的煤炭价格将随市场变化波动。这在侧面验证了今年煤炭行业的价格走势。

电煤价格:2003年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调整电价的通知》,自2004年1月1日起,在福州全煤会要求2004年发电用煤重点合同价格平均每吨上调12元(含税),2003年电煤平均价格138.55元/吨,考虑到电煤的合同电煤与市场自购煤炭的比例为50%:50%,合同电煤与市场电煤的价差30元/吨,预计2004年电煤平均涨幅20-30元/吨,同比涨幅为14%-21%左右。

焦炭与焦煤价格:国内焦炭和焦煤价格分别达到1100元和500元/吨,比2002年初的450元/吨和不足300元/吨大幅上扬170%和70%。由于国内外焦煤价格普涨,焦炭成本增加,加上钢铁业焦炭需求持续上升和出口许可证的限制,今年1月份山西省焦炭出口20.26万吨,同比下降70.51%,但出口价格却持续走高,平均价位高达194.7美元/吨。

国际煤炭价格:中国的煤炭出口减少使国际燃煤市场价格升温,从近期的国际煤炭市场价格趋势来看,2004年预计上涨40%左右,其中,动力煤价格可能上涨40%。

腼腆的抽屉
儒雅的冷风
2025-09-05 08:36:36
3,4月份没有成交量。

焦煤价格最值得炒作,所以成交量都集中在九月合约上面,相应的,3,4月份的现货价格已经明朗了,自然四月合约谁都觉得没有必要再炒作了,就没有了成交量,也就没有交易。

焦煤也称冶金煤,又名主焦煤。是中等及低挥发分的中等粘结性及强粘结性的一种烟煤。

认真的长颈鹿
动人的芝麻
2025-09-05 08:36:36
2021民用取暖煤价格一般在1110元左右一吨,具体因品种、市场、产地的不同,价格会存在一定差异。比如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近期数据,表示无烟煤(洗中块)价格是1682元一吨,普通混煤(4500大卡)价格是905.2元一吨,山西大混(5000大卡)价格是1054.4元一吨,山西优混(5500大卡)价格是1116元一吨,大同混煤(5800大卡)价格是1137.8元一吨,焦煤(主焦煤)价格是3980元一吨,焦炭(二级冶金焦)价格是3950元一吨。

对于普通煤炭各地市场价格也不一,比如在湖南湘潭市湘乡市煤炭市场价是3250元一吨,在广东茂名市高州市煤炭市场价是3200元一吨,在广西崇左市扶绥县煤炭市场价是3200元一吨,在贵州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煤炭市场价是3200元一吨,在陕西榆林市府谷县煤炭市场价是3500元一吨,在陕西榆林市神木市煤炭市场价是3500元一吨。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煤炭价格开启了疯长之路,作为我国电力生产的主要保障,煤炭价格较年初的500~600元每吨上涨高点近2000元每吨,尤其是九月以来,全国煤炭尤其是东三省电力短缺,各地进行“拉闸限电”,甚至部分居民用电也受到影响。

从长三角到珠三角各大工业园区,都有停工限产的行政令,虽然其中有“能耗双控”的作用,但是与煤炭阶段性短缺也是分不开关系的。

煤炭涨价,两倍、三倍的翻倍涨,导致电厂亏损,生产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用电短缺,目前,在煤炭高涨的带动之下,江苏、山东工业用电涨幅几乎到20%的顶格,都在19%多,让企业生产成本增加,部分加工企业两班倒改成一般制,以减少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