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山西省煤炭工业协会是什么性质的单位

高挑的万宝路
安静的小天鹅
2022-12-31 04:08:41

山西省煤炭工业协会是什么性质的单位?有无财政拨款?

最佳答案
烂漫的心情
勤奋的牛排
2025-09-09 13:27:55

社会团体,或者说中介社会组织,只不过不规范,不想国外成熟的第三方NGO,明显带大型国企和行政管理特色,好比乳业协会,待遇肯定不用说,财政拨款从理论上不应该有,但是地方产业龙头协会么,那很难说地方从来不支持,但是从这个协会本身来说也无需财政扶持。

什么复制答案,我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这个单位你能进算你走运!当然,你有其他的前途和梦想另当别论

最新回答
危机的荔枝
香蕉茉莉
2025-09-09 13:27:55

全省煤炭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社会组织。根据相关资料查询显示是经山西省社团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协会秉着为行业服务的宗旨,了解企业状况,及时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关于行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为政府的决策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凶狠的高山
激动的金毛
2025-09-09 13:27:55
因为煤的燃烧需要有适量的空气,块煤堆在一起,中间的缝隙可以通入很多空气,如果是沫煤就不行了

其实我说的就是主要原因,因为现在运行的锅炉煤气发生炉设计的都是针对块煤,不是沫煤,如果一定要烧沫煤,就要进行后处理了,比如做成型煤,作为用户来说,不可能买来新的炉子以后再去修改的。

悲凉的棉花糖
欣喜的玉米
2025-09-09 13:27:55

196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系高分子工学专业,1970年至1979年在山西省太原化工厂触媒车间工作,任触媒试验组组长,触媒生产工段工段长、技术员。

1979年至 1982年在太原工业大学(原太原工学院) 煤液化研究室攻读煤加工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2年至今在太原工业大学任教。

其间,1985年和1987年两次作为山西省煤炭液化技术考察团成员到联邦德国和加拿大各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

1988年8月至1989年8月由国家教委派遣,作为访问学者,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进修一年。

1995年2月至8月由国家教委派遣,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合作研究。

在任教期间,曾担任研究室主任,副系主任,系主任等职。

1986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1年晋升为教授。

曾任中国煤炭学会第三届煤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同年被太原工业大学聘为有机化工学科学术带头人。

1997年被山西省教委聘为化学工艺学科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山西化工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太原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焦化技术研究会副理事长。

1998年担任太原理工大学(原太原工业大学与山西矿业学院合并而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

2002年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

感动的雪糕
酷炫的西牛
2025-09-09 13:27:55
一、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哪里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地址在山西省太原市新建路131号,该校是一所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也是山西省最早开办的5所职业学校之一。

二、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介绍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隶属山西省教育厅。4月由国家示范校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国家骨干校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是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在山西省4所“******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推荐学校中,我院排名第一。

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2年的太原钢铁学校和山西采矿学校,是山西省最早开办的5所职业学校之一。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先后为国家培养了以“改革先锋”刘汉章等为代表的12万余名高级人才,“一岗精、多岗通,上手快、有潜力,肯吃苦、愿奉献”的人才培养特色深受社会认可,享有“钢铁摇篮”“矿长黄埔校”的美誉。

学院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太原市,现占地88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2.3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25亿元。馆藏纸质图书87.76万册。目前拥有龙潭、唐槐等三个校区。其中龙潭校区东临龙潭湖畔,西依汾水之滨,南接市府驻地,北倚十里钢城,办学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许坦校区位于周边高校云集的“学府区”,毗邻太原客运南站,育人环境优美;唐槐校区位于山西省综改示范区中心区域,紧邻山西北斗位汛电子产业园,处处洋溢着绿色和谐、精致典雅的人文氛围和激情昂扬、青春筑梦的时代气息。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715人。其中,专任教师570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89人,硕士及以上学历350人。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2人,省级学术带头人、省级“双师型”教学名师等35人,“三晋英才”支持计划18人。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奖项9项(其中一等奖1项),实现了我省在该项赛事中的新突破。

学院建有专业化校内实训室(基地)181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训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15个,建有美国GE、德国西门子、美国罗克韦尔、机器人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3亿元,生均仪器设备值达到1.4万元,居山西省同类院校首位。建有校外实训基地394个。

学院主动瞄准装备制造、高端冶金、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煤化工等山西转型发展和产业需求,建成了以钢铁冶金、重型机械、煤炭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专业为支撑,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安全救援等新兴高新技术专业为优势,经、管、艺等专业为补充,深度融合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布局的新型专业体系。现有国家示范重点专业11个,山西省“1331”重点学科建设专业2个,山西省重点建设专业群9个,国际合作办学专业2个。

学院积极推进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资源建设,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双元育人、四链贯通”为特征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0项,国家教学资源库培育项目1个。主编、参编完成国家规划和行业规划教材245部。

学院是山西省冶金职教集团、山西省煤炭(能源)职教集团牵头单位,是山西省高性能镁合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要成员单位,建有山西省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基地1个。近年来,共开展各类非学历培训81000余人次,承担技术服务和科技研发231项,为企业创收6000余万元。科研到款额连续2年居山西高职院校首位。

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形成了“国际视野、本土行动、提质扩面、全面升级”的国际化办学思路,打造与世界一流企业、国际知名院校合作办学的开放格局。引进西门子机电一体化系统认证和PLC工程师认证国际标准,为太原重工、山西新能源汽车等企业开展国际化人才定向培养。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赞比亚、泰国、刚果(金)等国家联合筹建海外人才培训中心。

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技能大赛引领工程,全面推行赛学模式改革,构建了“院-省-国”三级竞赛体系,实现了专业、学生全覆盖。获国家技能大赛竞赛奖67项,其中一等奖8个(第一名2个);省部级和行业奖项224项。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对学院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进行了专题报道。

学院连续两届当选为中国冶金教育学会、中国煤炭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冶金教育学会职教分会理事长单位和全国冶金行业、煤炭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单位。以优秀成绩入选山西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建设单位,是山西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山西省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文明单位、山西省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山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100余项荣誉称号。

学院将继续紧抓******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山西高职‘新旗舰’和争创******高水平高职学校”的指示精神,深度回应现代产业体系对技术技能人才升级的重大变革,大力实施“双高计划”建设项目,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办学,全面提升立德树人水平,兼容并蓄,创新发展,加快推进******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步伐,奋力谱写山西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眼睛大的毛豆
阳光的薯片
2025-09-09 13:27:55

中共中央委员

王森浩: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采矿工程专业1952级)

韩英: 中共中央委员、共青团中央书记、全国政协委员(采矿工程专业1958级)

于洪恩:中共中央委员、煤炭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采矿工程专业1958级)

汪啸风:中共中央委员、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国务院三峡办主任(机械工程专业1964级)

柴松岳: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经委副主任、浙江省省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85级)

陈郁: 中共中央委员、广东省委书记、省长

省部级干部

吴子牧:北京市委常委、大学工作部部长

张仲鲁:全国煤矿管理总局副局长、全国政协委员

钟子云: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全国人大代表、中顾委委员

张宝明: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全国政协常委(煤炭管理干部学院1986级)

范维唐:煤炭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采矿工程专业进修)

姜增伟:商务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

寿嘉华: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企业管理专业硕1987级)

付建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采矿工程专业硕1982级)

赵铁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管理工程专业硕1993级)

彭建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副局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1984级)

孙升林: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副局长(地质工程专业1978级)

候慎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副局长(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82级)

周敬东: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全国政协委员(机械工程专业1962级)

张洽: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采矿工程专业1953级)

陶铠:光明日报社社长、副总编辑(电气工程专业1959级)

李润五:北京市副市长、市委委员(机械工程专业1960级)

金生官: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电气工程专业1965级)

李国芳: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工业设计专业1964级)

尚勇: 江西省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矿山工程力学专业博1982级)

毛志君:海南省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采矿工程专业1954级)

郭开朗:湖南省副省长、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管理工程专业硕1994级)

谢广祥:安徽省副省长、致公党中央常委(采矿工程专业博2001级)

陈雪枫:河南省副省长(采矿工程专业1978级)

张国荣: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采矿工程专业1955级)

张汉英: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地质工程专业1957级)

武三松:山西省政协副主席(采矿工程专业1956级)

靳承序:山西省政协副主席(采矿工程专业1956级)

王信: 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电力传动及自动化专业博1994级)

路耀华:国务院派驻国家电网公司监事会主席(采矿工程专业硕1989级)

王金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董事长(工程硕士班1993级)

刘彩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机电专业1969届)

张仕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采矿工程专业1979级)

解宏绪: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1980级)

王虹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1982级)

田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企业管理专业博2004届)

梁铁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北京研究生部控制工程专业硕1993级)

刘峰: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北京校区博2004级)

张文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北京校区工程力学专业2008届)

两院院士

张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

师昌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陈清泉: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乌克兰工程科学院院士、世界电动车协会会长

范维唐:中国工程院院士、煤炭工业部副部长

谢和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傅恒志: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校长、著名材料及冶金专家

高景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主席团委员及技术科学部常委、副主任、清华大学校长

宋振骐: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学家

汤德全: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矿山机电工程专家

鲜学福: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矿山安全技术专家

张沛霖: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冶金学家

李恒德: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材料与金属物理学家

陈秉聪: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业工程学家、教育家

刘广志: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地质矿产部科技高级咨询中心顾问

何杰: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人大代表

沈树忠,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86年和1989年分别获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5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王华明,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顾大钊,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组成员、总经理助理,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康红普,2015年当选中国工工程院院士

武强,中国矿业大学教授,2011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2015年当选中国工工程院院士

金智新,现任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党委常委、总经理,2015年当选中国工工程院院士

凌文,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2015年当选中国工工程院院士

孟建民,现任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2015年当选中国工工程院院士

著名专家学者

张文奇:著名金属腐蚀防护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沈季良:著名矿井建设专家、中国煤炭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

李栖凤:著名矿井建设专家

柴化周:著名矿井建设专家

杨力生:著名通风安全专家

张守范:著名矿物学专家

谷铁耕:著名采矿专家

张仰均:著名选矿专家

席聚奎:著名热处理专家

吴京: 著名煤矿基本建设及采煤机械化专家

许道生:著名冶金学家

袁慧灼:著名冶金学家

陈泽浦:著名稀土金属学家

靳锡庚:著名石油勘探专家

袁耀庭:著名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

赵国堂:著名铁道工程专家,铁道部副总工程师

谭国富:著名经济学家(数学专业1978级)

屈金星:著名文化策划人、诗人

薛刚:著名策划人、辞赋作家

高校领导

张仲鲁:河南大学校长、南京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总务长

高景德: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主席团委员、技术科学部常委及副主任(西北工学院1941级)

傅恒志:西北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焦作工学院1946级)

谢和平: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矿山工程力学专业博1984级)

刘炯天:郑州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选矿工程专业硕1986级,北京研究生部矿物加工专业博1995级)

柯文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力学师资班1978级)

李进尧:北京人文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采矿工程专业1954级 )

谭书敏:成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采矿工程专业1978级)

邹友峰:河南理工大学校长(工程测量专业1990级)

焦留成:河南师范大学校长(电力电子专业博1998级)

徐建培:青岛大学党委书记(地质工程专业1978级)

刘全顺:山东工商学院院长(北京校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2006届)

卢寿慈:武汉钢铁学院院长(矿山机电专业1951级)

孟祥才:徐州医学院党委书记(矿山机电专业1961级)

韩宝平:徐州工程学院院长(地质工程专业博1994级)

杨庚宇:华北科技学院院长(工程力学专业博1994级)

朱士中:常熟理工学院院长(工程力学专业1980级)

刘文锴:河南工程学院院长(北京研究生部工程测量专业硕1986级)

刘大锰:石河子大学副校长(北京研究生部地质工程专业博1991级)

朱川曲:湖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工程力学专业博2004级)

李宗柯: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郭福善: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炙热的音响
壮观的未来
2025-09-09 13:27:55
如今,煤矿的智能化建设如火如荼,从中央到地方,相关政策的频频出台,吹响着煤矿智能化前进的号角。

日前,为推动智能化技术与煤炭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智能化示范煤矿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推荐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到2021年底,建成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示范煤矿。

“企业自愿、地方推荐、政府引导”据了解,煤炭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能源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化建设直接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智能化的进程。对于建设智能化示范煤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今年2月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也有所着墨。《指导意见》提出,要针对我国不同矿区煤层赋存条件,从建设理念、系统架构、智能技术与装备、综合管理、经济投入等方面,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先进的煤矿智能化建设方案,重点推进大型煤矿开展系统性智能化建设,对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的矿井,优先开展智能化采掘(剥)和危险岗位的机器人替代,建设一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凝练出可复制的智能化开采模式、技术装备、管理经验等,向类似条件煤矿进行推广应用。

聚焦此次的《通知》内容。记者梳理发现,《通知》提出按照“企业自愿、地方推荐、政府引导”的原则,开展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并从推荐原则、推荐对象等多个维度对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的具体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如《通知》提出,此次推荐对象应为正常生产煤矿、新建(含改扩建)煤矿,鼓励获得省级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试点的煤矿申报。同时,各地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要高度重视智能化示范煤矿推荐工作,突出不同类型煤矿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推荐数量遵循以下原则:正式生产和联合试运转煤矿产能在5亿吨以上的省区6家,产能在1亿~5亿吨的省区3家,产能在0.5亿~1亿吨的省区2家,产能在0.5亿吨以下的省区市及兵团1家;产能在2亿吨以上的中央企业6家,产能在2亿吨以下的中央企业2家。

另外,《通知》还针对井工生产矿、露天生产矿以及新建(含改扩建)煤矿等不同种类的煤矿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推荐条件,并明确了推荐示范煤矿的工作要求及程序。

煤矿智能化是破解行业发展难题的重要手段对于发展智能煤矿的重要性,《指导意见》明确,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将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与现代煤炭开发利用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系统,实现煤矿开拓、采掘(剥)、运输、通风、洗选、安全保障、经营管理等过程的智能化运行,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在日前召开的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论坛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指出,煤矿智能化代表着煤炭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低碳化利用是建设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实现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是提高能源供给质量、推动能源革命的必然选择。

另外,在刘峰看来,目前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着先进产能不足、生态环境约束等困难,而煤矿智能化是破解行业发展难题的重要手段。

如在绿色发展方面,刘峰表示,煤炭资源的智能绿色开发,不仅能够应对采深增加导致的恶劣开采环境,高效率地开采出矿产资源,更能促使金山银山有机融入到绿水青山中,形成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矿业开发模式。

刘峰同时介绍,我国煤炭企业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人才技术密集型转变的阶段,生产一线用工人数较多,生产安全保障难度大。煤矿智能化正是以无人或少人开采为目标,极大提高生产效率,最大减少现场作业人数,达到“无人则安、少人则安”的目标。

多省份积极推进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除《指导意见》外,近年来,我国也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等多项政策,推动煤矿的智能化发展。此外,山西、河南、内蒙古等主产煤省(区)也纷纷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发布了煤矿智能化建设的相关实施方案和意见。

记者查阅发现,各省份煤矿智能化的相关文件中不乏“示范建设”“示范引领”等字眼。

如今年5月,山西省能源局、山西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研究出台的《山西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实施意见》提出,要坚持典型示范与全面推广相结合。通过试点先行,产生示范引领效应,凝练可复制的智能化开采模式、适用装备、管理经验等,全面推广。

7月,贵州省能源局、贵州省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贵州省煤矿智能化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明确,要开展智能煤矿示范建设。加大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推进力度,积极开展智能化综掘工作面建设、煤矿机器人工程试验。到2020年底,力争新增建设智能化采掘示范工作面10个,推动井下机器人现场应用,启动至少1个智能煤矿建设示范项目。

8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会同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宁夏煤矿安全监察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矿智能化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1年,建成1座智能化示范煤矿,建成5个以上智能化综采示范工作面,实现综采工作面内少人或无人操作,掘进工作面减人提效。

各省份的密切跟进,也让智能化示范煤矿呼之欲出。对于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的目标,《通知》明确,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的有关精神,组织开展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到2021年底,建成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示范煤矿,初步形成煤矿开拓设计、地质保障、生产、安全等主要环节的信息化传输、自动化运行技术体系,基本实现掘进工作面减人提效、综采工作面内少人或无人操作、井下和露天煤矿固定岗位的无人值守与远程监控。

想人陪的洋葱
俊秀的洋葱
2025-09-09 13:27:55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 总共有3个校区,分别为龙潭校区、许坦校区、唐槐校区。 一、山西工程职业学院总共有几个校区 龙潭校区:山西省太原市新建路131号 许坦校区: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许坦东街40号 唐槐校区: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西贾北街72号二、山西工程职业学院简介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 是一所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创建于1952年。2020年,原山西省煤炭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和原山西省雁北煤炭工业学校并入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 。学院坚持“转型综改有所需、山西工院有所行”的发展理念,秉承“崇德尚能、励学重行”的校训,弘扬“守正、自强、融合、创新”的学校精神。学院是“******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A档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是山西省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2021年山西省第十五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首届年度总冠军。学院建校70年来,先后为国家培养12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占地895亩,校舍建筑总面积40.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06亿元,拥有唐槐、龙潭、许坦三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765人,其中教师611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85人。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创新团队2个、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服务先进制造专业领军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样板党支部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名、“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2人、全国机械行业教育服务先进制造专业领军人才1人、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1人、省级学术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学名师等35人、山西省模范教师5人、“三晋英才”支持计划18人。 学院立足服务山西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示范区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制造基地等国家重大战略,紧扣我省产业布局,对接我省传统支柱产业技术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坚持“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品牌发展”,构建“243”专业群体系:对接冶金、煤炭两大支柱产业技术升级,做精做优黑色冶金、煤矿安全开采等两大品牌专业群,黑色冶金专业群作为“双高计划”A档专业群建设项目,打造成******高水平的专业群,煤矿安全开采专业群作为“1331工程”矿业工程学科的核心,打造成全国煤矿安全开采高技术人才培养新高地;对接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发展需求,做大做强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等四大特色专业群,机械制造和电气自动化专业与 太原工业学院 相关专业对接,成为高本贯通联合培养试点专业;对接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工业建筑与测绘、现代物流、财经商贸、文化旅游等战略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引领带动汽车与轨道交通、建筑与测绘、现代经济管理等三大专业群实现高质量发展。学院现有招生专业46个,其中国家示范重点专业11个,山西省“1331”重点学科建设专业2个,山西省重点建设专业群9个,国际合作办学专业2个。 学院建有专业化校内实训室(基地)181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训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15个,建有美国 GE、德国西门子、机器人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2亿元,建有30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大力实施技能大赛引领工程,全面推行赛学模式改革,构建了“系-院-省-国”四级竞赛体系,近年来,获得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奖项100余项,省部级和行业奖项300余项,荣获山西省第十五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年度总冠军”,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近年来,学院大力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和技术服务,年均非学历培训30000人次以上,承担技术服务和科技研发230余项,技术服务和培训年均收入1000万元以上。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山西日报》等多家媒体对学院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进行了专题报道。 学院“黑色冶金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入选教育部第二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项目,是山西省冶金职教集团、山西省能源职教集团牵头单位,是中国冶金教育学会、中国煤炭教育学会副理事单位,是中国冶金教育学会职教分会理事长单位和全国冶金行业、煤炭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理事单位;是首批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山西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山西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文明单位、山西省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山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100余项荣誉称号。 学院将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的全面提升,培养服务山西转型综合改革和产业升级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打造工科高职教育的“山西品牌”,建成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高职学校。

明亮的白羊
聪明的冰淇淋
2025-09-09 13:27:55

还不错。

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2年的太原钢铁学校和山西采矿学校,是山西省最早开办的5所职业学校之一。

学院现占地88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2.3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25亿元。馆藏纸质图书87.76万册。拥有龙潭校区、许坦校区、唐槐校区等三个校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715人。其中,专任教师570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89人,硕士及以上学历350人。

学校荣誉

根据官网显示:学院连续两届当选为中国冶金教育学会、中国煤炭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冶金教育学会职教分会理事长单位和全国冶金行业、煤炭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单位。

以优秀成绩入选山西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建设单位,是山西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山西省唯一一所高职院校)。

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文明单位、山西省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山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100余项荣誉称号。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