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集团所属阳煤化工等化工资产整体划转(移交)至潞安化工集团
作者:山西资本圈
山西省属重点国企新一轮整合重组的“后半篇文章”正加速到来。
4月13日晚间,阳煤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阳煤化工发布公告称, 公司控股股东华阳新材料 科技 集团拟将所持有公司24.19%股权对山西潞安化工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扩股,此举意味着阳煤化工控股权未来将正式划转至潞安化工集团 。
山西资本圈注意到,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 山西国资运营公司于4月12日上午召开涉煤企业专业化重组管理权移交签约会议 ,山西焦煤集团、晋能控股集团、华阳新材料 科技 集团、潞安化工集团4户企业现场签订了管理权移交协议,明确各企业要贯彻省委于4月11日召开的省属煤炭企业专业化重组专题会议精神,已明确移交管理权的企业要加快移交进度,尽快完成整合重组“后半篇文章”,此举显然意在督促上述4家企业加快落实既定的专业化重组方案,在股权暂不能及时划转的情况下先行实现管理权移交。
而4月12日下午,华阳集团与潞安化工集团便再度签订专业化重组管理权移交协议,华阳集团所属6家公司的管理权正式移交至潞安化工集团,原由华阳集团履行的6家公司出资人职责由潞安化工集团受托行使,与6家公司有关的党建责任、行政管理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经营、财务等职责)由潞安化工集团全面接管。
当然,市场对于此次资产管理权划转应该并不意外,毕竟在潞安化工集团组建之初,作为山西倾力打造的全省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化工领域专业化集团,便传出其除整合原潞安集团所属核心资产外,还将对原阳煤集团等省属国企旗下化工资产进行整合重组,如今则逐渐成为现实。
公开信息显示, 此次华阳集团交由潞安化工集团托管的6家公司分别为山西阳煤寺家庄煤业、山西新元煤炭公司、阳煤集团五矿、阳煤化工集团、阳煤集团太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新疆国泰新华矿业 。
此前介绍过,华阳集团,即原来的阳煤集团,旗下核心煤化工资产主要由阳煤化工集团和上市公司阳煤化工掌握,后者为集团已上市资产,而前者则为华阳集团所设煤化工资产专业化板块管理公司,主要负责为未上市或者被剥离的上市公司资产, 拥有农用化工、基础化工、精细化工等六大产品板块,拥有全国最大的己二酸、己内酰胺、BDO、PTMEG生产装置,截至2019年末总资产达152.25亿元,净资产亦超30亿元。
如今,随着阳煤化工上述公告,此前作为阳煤集团旗下煤化工资产上市平台的阳煤化工无疑也被证实将划转至潞安化工集团旗下的山西潞安化工,此举意味着华阳集团所属煤化工资产均将整体划转至潞安化工集团,而山西潞安化工作为原潞安集团核心化工资产运营平台,目前亦是潞安化工集团旗下核心子公司,所以未来阳煤化工的定位亦颇为引人关注。
时间: 2009-11-18
自十月底山西提速煤炭资源整合以来,几大晋煤集团陆续开展了对民营小煤矿的兼并重组工作。迄今为止,潞安环能已成立7家新煤企用以重组临汾市蒲县等地的煤矿资源,这或将使其成为最先享受整合红利的上市煤企。
潞安环能今日发布公告,出资设立山西潞安元兴煤业公司及山西潞安宇鑫煤业公司并进行相关煤矿资源整合、资产重组。
公告披露,元兴煤业拟兼并重组松树岭煤矿、马武煤矿、吴家坡煤业、南岭煤业、长兴煤矿、元兴煤业等煤矿。整合后,上述煤矿可有效扩大可采储量,预计保有储量可增至5500万吨以上,利于建设年产能90万吨以上的机械化矿井。
公告亦披露,宇鑫煤业拟兼并重组鹏飞煤业、宇星煤业、南山煤业、长乐煤矿等煤矿煤种属稀缺煤种。整合后,上述煤矿可有效扩大可采储量,预计保有储量可增至6000万吨以上,利于建设年产能90万吨以上的机械化矿井。
针对煤炭资源的整合方式,公告表示,潞安环能以货币资金出资2.466亿,上述数十家煤矿主则主要以实物资产出资。拟成立的元兴煤业注册资本2.3亿,潞安环能占82.87%股权;宇鑫煤业注册资本8000万元,潞安环能占70%股权。
近日,一条“山西潞安化工有限公司增资扩股4.6亿元”的消息引发业界关注。
参与增资的共有8家中外投资者,分别是中科合成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美国空气化工产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中科潞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及同煤集团、阳煤集团、山西焦煤集团旗下子公司山西焦化集团、晋煤集团。
相比于上述8家公司的体量,4.6亿元的增资规模并不算多,但其背后浓重的山西新一轮国企国资改革背景才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首次有民资参与现五大煤企共同持股
坐拥丰富煤炭资源的山西,近年来被打上“一煤独大”“一股独大”的印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山西省属国企资产总额达到2.92万亿元,在全国位列第五,排名仅次于四个直辖市。其中,仅山西同煤、焦煤、阳煤、潞安、晋煤等省属五大煤企的资产总额就超过1万亿元。
但由于“大”而不“强”、结构失衡,山西多次经历市场剧烈变化带来的切肤之痛。因而,横下一条心,发展新动能,推动结构反转,成为山西经济转型的当务之急。所谓“结构反转”,既包括工业结构上煤炭与制造业“结构反转”,也包括省属企业煤与非煤产业“结构反转”。在此背景下,国企改革被寄予厚望,特别是专业化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作为山西省属五大煤企之一,有60年发展史的潞安集团在改革过程中,主业由“煤炭开采和洗选”调整为“现代煤化工”。
此次增资扩股的山西潞安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2月,是山西组建挂牌的第七家专业化大集团公司,也是首家以重点省属国企为大股东组建的专业化大集团,被视为全省高端煤化工行业整合平台。
早在去年10月,潞安集团就在山西产权交易市场官网上发布了“山西潞安化工有限公司增资项目”的交易公告,拟引进1至16名外部投资者增资入股,完成后将合计持有不超过25%的股权。
参与此次增资扩股的中科合成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美国空气化工产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中科潞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就是通过公开征集的增资股东。除中科潞安由潞安集团控股外,其余三家均为民营企业。这是山西新组建的专业化大集团中首次有民营资本参与的增资扩股。
潞安集团董事长游浩表示,通过增资混改,潞安化工的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资产规模进一步增大,同时加大了煤基清洁能源公司、中科潞安能源技术公司、太行润滑油公司、精蜡化学品公司等子公司的混改力度。
此外,山西同煤、焦煤、阳煤、晋煤集团等其余四家省属重点煤炭企业共同参与增资,继山西燃气集团之后,再次出现省属五大煤炭集团共同持股的格局。潞安集团总经理刘俊义认为,这将为潞安化工进一步深化改革带来新的机遇,注入新的动力。
在稳妥中推进重组在创新中高质量发展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自2017年以来,山西推进国有企业专业化重组的思路正在发生变化,“在走的过程中,认识到不能操之过急,专业化重组不能光是政府层面的简单整合,要等待时机,稳妥推进。”
2012年下半年蔓延至2016年上半年的煤市“寒冬”,曾让煤炭大省山西深切地感受到一组数据带来的压力:山西煤炭产量与内蒙古相当,但煤矿数量是内蒙古的两倍;神华集团煤炭产量相当于山西产量的一半,人员只有山西的十分之一……
从省属五大煤企到山西七大煤企,山西煤炭企业多而不强、同质发展、相互竞争,问题日益突出,而专业化重组正是解决之策。
“如果简单地按照动力煤、化工煤、焦煤、煤化工等进行专业化重组,并不见得是最优选择。比如,一家企业只发展煤化工,但自己没有煤,不太现实。”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山西国企几乎都在盈利,正是拿出优质资产,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时间窗口。
潞安化工就是这样一个案例。目前潞安集团在培育发展新型高端现代煤化工领域取得了系列重大突破,走出了五条高端精细化学品开发路径,高端蜡、环保溶剂油、全合成润滑油基础油、高端润滑油等多个产品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潞安集团是继萨索尔、壳牌之后,全球第三家、国内第一家采用自主技术和原料生产高熔点费托蜡的企业,产品销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端蜡供应商。
潞安集团还与中科院合作研发茂金属PAO生产技术,成为继美孚之后全球第二家拥有这项技术的企业。此外,潞安集团研发将煤制成无芳环保溶剂油,产品投放市场后替代了日本出光等同类产品,销往知名气雾剂和化妆品企业,如枪手、彩虹、欧莱雅、联合利华等。
2018年7月前后,潞安集团分两批将旗下12家子公司的国有股权无偿划转至潞安化工,既包括多座煤矿,也包括优质煤化工资产。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潞安化工实现营业收入214.88亿元,净利润17.16亿元。截至2019年4月末,潞安化工资产总额780亿元,占潞安集团总资产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走国际化合作道路推动煤制油升级2.0版
今年3月,全球首家煤基合成Ⅲ+基础油在潞安集团成功下线,并通过美国雪佛龙公司油品检测,这一油品采用了雪佛龙公司的新型催化剂,将缓解中国润滑油市场对高端润滑油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以及对国外高端润滑油的依赖程度。
今年6月,潞安化工的全资子公司潞安阿斯本氢动力 科技 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标志着潞安化工在进军氢燃料电池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在氢能开发利用过程中,潞安集团将加大与美国空气化工产品公司和德国阿斯彭斯公司的合作。
在主业调整、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潞安集团坚持走国际化合作道路,向国际一流标准看齐,以国际化视野提升企业发展境界,以开放的力度加大企业国际化步伐。2018年以来,潞安集团先后与11个国家20余家国际化公司开展了深度合作,所有的转型产业和项目对接高端科研平台,实现重大转型项目与高端开放创新平台一体化布局、一体化推进。
在高端煤化工方面,潞安集团先后引进美国空气化工产品公司投资10亿美元参与年产180万吨煤制油项目及发展氢能产业;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建成全球第一套35万吨/年煤基Ⅲ+润滑油基础油装置;与德国汉圣公司合作开发费托合成高端蜡产品;与德国公司合作氢燃料电池等。
国际化开放合作步伐的加快,让潞安集团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能源化工领军企业,汇集起快速转型发展的新优势,也使潞安集团成为全国第一个同时使用钴基、铁基两种催化剂进行煤基合成油的企业和全球首次采用钴基固定床费托合成技术改造甲醇装置的企业。
目前,潞安集团已建成山西省首家、全国唯一的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由煤基合成油1.0版向煤基合成精细化学品2.0版的转型升级,先后开发出五大类、54种产品、270个型号的煤基合成化学品。
今年以来,潞安集团提出“13865”的初步战略构想。其中的“1”就是明确一个战略方向,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能源化工领军企业。在潞安集团发展规划中,现代煤化工板块的分量同样很重。“十三五”期间,潞安集团将建成总产能近600万吨油品、200多种高附加值化学品的高端精细煤化工产业基地。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关注同花顺 财经 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 财经 资讯
2007年9月26日,山西潞安矿业集团与新疆哈密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组后成立了潞安新疆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现出资人为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资比例63.37%,自治区人民政府出资比例21.17%,酒泉钢铁集团出资比例15.46%。
截至2010年末,潞安新疆公司生产煤炭1028.08万吨,实现营业收入30.58亿元,资产总额为50亿元,在职员工10513人,离退休职工5000多人。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以煤炭生产销售为主,集棉纺、电力、建材、化工产品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企业集团。
潞安新疆公司成立以来,认真履行潞安集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的“两个框架协议”,加快新疆煤炭资源综合开发,企业规模快速扩大,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矿区社会和谐稳定,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作为潞安集团在新疆的唯一发展平台,潞安新疆公司正朝着建设规模效益、富裕文明、绿色新型的煤化工集团的目标迈进。
潞新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潞新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归纳成“3、5、6、7”战略要点:
3:一是指三个发展阶段:①起步阶段(2008—2010年),②大发展阶段(2011—2015年),③做大做强阶段(2016—2020年);二是指三大工业园区:①哈密煤电工业园区;②准东煤电工业园区;③伊犁煤电化气工业园区;三是指“十二五”期末火电装机容量达到3000MW。
5:“十一五”期末职工人均工资收入达到5万元;二是指“十二五”期末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
6:“十二五”期末煤基合成油产量达到600万吨/年。
7:“十二五”期末煤炭产量确保7000万吨(“十一五”期末达到1000万吨,“十三五”期末煤炭产能1.5亿吨)。
(二)煤炭产量规划目标:
1、“十一五”末(2010年)产量达到1000万吨,产能达2000万吨。其中:
现有矿井产量1000万吨:一矿240万吨,二矿460万吨,露天矿300万吨;
新井建设增加产能1000万吨/年:砂墩子矿产能300万吨,鄯善沙尔湖一矿产能400万吨,伊犁山鑫煤矿产能300万吨。
2、“十二五”末(2015年)产能9200万吨,确保7000万吨。其中:
三道岭矿区产量2100万吨:一矿240万吨,二矿460万吨,露天矿300万吨,砂墩子矿800万吨,一矿接续矿井300万吨。
鄯善沙尔湖一矿产量1500万吨,鄯善沙尔湖二矿产量2000万吨;
哈密沙尔湖一矿产量1500万吨;
奇台一矿产量1200万吨;
伊犁山鑫煤矿产量300万吨,伊犁矿区新建矿井产量300万吨;
整合煤矿产量300万吨。
法定代表人:崔树江
成立日期:2001-01-17
注册资本:233078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50000299190100F
经营状态:开业
所属行业:采矿业
公司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英文名:Lu'an Xinjiang Coal Chemical (Group) Co., Ltd.
人员规模:100-500人
企业地址:新疆哈密地区哈密市三道岭人民路1号
经营范围:煤炭开采、中餐类制售,含凉菜、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三级,大型货车B2、小型汽车C1、C2),零售: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仅限分支机构经营)及销售火力发电铸件的生产及销售石材开采及加工成品油的零售盐业电视通讯印刷安全生产培训(以资质证为准)(以上经营项目限所属分支机构经营) 建筑材料的生产和销售机械加工及维修硅铁、膨润土、金属镁、镀锌铁丝生产及销售针纺织品的生产及销售仓储服务物业管理编织袋生产及销售钢材、仪器仪表、电缆、矿山设备、石材的销售有色金属及制品的加工、销售(国家有专项审批除外)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销售农业种植机电产品、塑料制品的销售(专项审批除外)本企业职工所需手套、工作服、袜子的生产、销售供热计量服务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国家有专项审批的产品除外)建筑安装铁合金的生产及销售石灰石、电石的生产销售安全生产仪表的监测检验货物与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市场开发与管理房屋场地租赁县际班车客运、市际班车客运、县内包车客运、县际包车客运、道路普通货物运输、客车维修(二类)、货车维修(二类)、液化石油气(民用瓶)充装停车场服务焦炭销售柴油、汽油、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的批发与销售(不落地、无储存设施)(仅限分支机构经营)。
一说起同煤、晋能、阳煤、潞安和晋煤,再加上山西焦煤和山煤进出口,每个山西人都知道这是山西七大煤企。但一提起山西国际能源集团就不一定人人知道了。
除山煤进出口外,其他六个煤炭集团虽说是煤企,但除主营煤炭采掘外,还涉及与煤炭相关的坑口电厂、新能源新材料、煤化工、公路铁路以及港口运输和国内外贸易的多元发展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拥有众多涉及方方面面的二级公司涉及各行各业。
如 同煤 拥有二级单位158个,直属子公司12个,上市公司大同煤业和漳泽电力2个,财务公司1个; 潞安集团 拥有全资以及控股子公司60 家,各级子公司合计160户,拥有1家上市公司——潞安环能; 晋能集团 拥有48家全资控股子公司,11家地市子公司,98个县级子公司,1家上市公司——通宝能源晋能集团拥有48家全资控股子公司,11家地市子公司,98个县级子公司,1家上市公司——通宝能源 山西焦煤集团 拥有22个子分公司和西山煤电、山西焦化、南风化工3个A股上市公司; 山煤进出口集团 拥有全资、控股子公司102家,参股企业21家,1家上市公司——山煤国际,拥有全资、控股子公司102家,参股企业21家,1家上市公司——山煤国际。
如今,在山西国有企业改革中,七大煤企重组整合。山西焦煤和山西煤炭进出口合并,同煤、晋煤、晋能改革重组为晋能控股,阳煤、潞安分别整合为华阳新材料集团和潞安化工集团,形成了新的煤炭、能源、煤化工、新材料四大省属国有集团。而被誉为山西第八大能源集团的山西格盟国际屹然不动。
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本身就是山西国企整合改革的产物。业内人可能不知道山西国际能源集团,但一提山西格盟国际能源几乎无人不知。山西国际能源集团出身于山西国际电力集团,分出山西国际能源的山西国际电力集团与山西煤销合并组成了晋能,而晋能最近又与晋煤、同煤合并为晋能控股集团。
从山西国际电力分离出来的山西国际能源联合韩国电力公司、日本电源株式会社、日本中国电力株式会社在内的四国六方共6位股东,在2007年12月6日成立了山西省最大的中外合作能源企业----山西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
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亿元人民币,涉足电力、煤炭、天然气、新能源、城市污水处理等领域。格盟国际不仅是国际能源集团最大的子公司,甚至也是是全国能源类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总资产超过600亿元。
格盟国际在山西创造了众多第一。国内第一大清洁煤矸石发电的企业;在山西运营污水净化项目最多的企业,旗下常家庄园又是山西第一个公司化运作 旅游 景区的企业、还是全省第一座煤矸石发电示范项目、更是亚洲第一座最大哈蒙式空冷塔发电机组、世界第二、国内第一座高水头抽水蓄能电站、全国第一台30万煤矸石发电机组、全国第一台3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省内的大唐阳城电厂、山西漳山发电、山西兆光、山西华光都是格盟参股或控股企业。
由于山西国际能源的核心资产几乎都打包在格盟国际,所以外界通常认为山西国际能源和格盟国际能源是一体。格盟国际全国第一个拥有发、供电两级产权经营管理职能的省级电力企业。格盟国际负债率不到60%,年均净资产收益率7%左右,远高于省属企业平均水平,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省属企业中利润排名第一,据公司网站消息2016年上缴国有资本是其他省属企业的总和。
在这次山西国企改革中,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气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山西国新能源和晋煤的旗下的山西燃气实施重组成华能燃气集团。组建华新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石圪节煤矿、五阳煤矿、漳村煤矿、王庄煤矿、常村煤矿、屯留煤矿、司马煤矿、慈林山煤矿、夏店煤矿。
潞安集团始终把循环经济作为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坚持以煤为基础,延伸煤电化、煤焦化、煤油化三条主产业链,建设煤电、煤油、焦化、电化四大循环经济园区,发展煤、电、油、化、硅五大产业。
扩展资料
潞安煤炭储量丰富,煤质优良,现开采的煤层主要有瘦煤和贫瘦煤,属特低硫、低磷、低中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或炼焦配煤。
发热量每千克为6500千卡左右,灰分在16%左右,三号煤含硫0.5%以下,适用于炼焦、发电、动力、冶金、化工生产,用途十分广泛,煤炭品种齐全,主要包括混煤、洗精煤、喷吹煤、洗混块等4大产品,正在逐步建设成为中国喷吹煤基地和优质动力煤基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潞安集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潞安集团煤炭运销总公司
经查阅潞安化工常村煤矿信息,调队需要向上级申请,在由上级审批之后才能调队。
潞安集团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清洁能源品牌企业,大力推进优势转移、动能转化、产业转型,目前已成为一个以优势煤炭产业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