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煤在地下会自燃呢?
(1)潜伏期。自煤层被开采、接触空气起至煤温开始升高的时间区间称为潜伏期。在潜伏期,煤与氧的作用是以物理吸附为主,放热很小煤的质量略有增加,增加的质量等于吸附氧的质量,煤的化学性质变得活泼,煤的着火温度降低。
(2)自热阶段。煤温开始升高至其温度达到燃点的过程叫自热阶段。自热过程是煤氧化反应自动加速、氧化产生热量逐渐积累、温度自动升高的过程。具有以下特点:①氧化放热较大,煤温及其环境温度升高②空气中CO、CO2含量显著增加,并散发出煤油味和其他芳香气味③有水蒸汽生成,火源附近出现雾气,在支架及巷道壁上凝有水珠④微观结构发生变化。
(3)燃烧阶段。煤温达到其自燃点后,若能得到充分的供氧(风),则发生燃烧,出现明火。这时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雾,其中含有CO、CO2以及碳氢类化合物。若煤温达到自燃点,但供风不足,则只有烟雾而无明火,此即为干馏或阴燃。
(4)熄灭。及时发现,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使煤温降至燃点以下,燃烧熄灭
你的意思是说买来的你在埋入地下???不知道你说的影响是指哪方面的影响?是地基稳定性还是对煤炭发热量产生影响?其实煤炭也是一种岩石,只不过它有经济价值了,我们称之为矿产。埋入地下压实的话对地基而言一般是没有影响的,除非地面荷载过大导致地面下沉。煤炭被埋藏了数亿年之久,从地下深处挖出来,会受到一定的风化影响,导致其发热量降低,不过影响程度不大,如果再次埋入地下,封闭较严,与空气隔绝,对发热量的影响会很小。
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起到保存的作用。因为煤炭本来就是取之于地下,只是经过人工的挖掘,可能煤炭挖出来的时候会跟空气结合,会产生一些风化,降低热量的发生,但是如果在稳定的条件下,将煤炭再埋入地下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存作用。
煤炭在上个世纪其实作用非常大,因为没有更好的能源能够代替它产生热量,而且以前煤炭的储备量和发掘量都是非常大的。可能近些年由于新能源的产生以及对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等的运用比较充分,所以煤炭的使用范围就降低了很多,因为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灰尘,还有一些污染环境的颗粒物,所以煤炭减少使用量,其实对环境和对人们生活的区域来说是好事,所以人们常说科技改变生活是有道理的。
每天的行程其实是一个物理变化,这些煤炭都是之前埋葬在地下的木头所形成的,这些木头在底下经过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压力下以及高温度下发生质地的变化,从而形成了现在大家看到的煤炭。煤炭的产热量比较高,所以作为最主要的能源之一,煤炭的作用有很多,比如可以利用煤炭燃烧产生热量,这样就可以发电,也可以提供暖气,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发电和给一些大型工厂提供燃烧材料。但是煤炭的燃烧对人类的环境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现在也慢慢的开始减少使用量了。
煤炭开采出来需要的成本其实蛮高的,如果跟大家说的一样,再把煤炭埋到地下保存起来,那么花费的成本会更高。如果想要储存煤炭,那么直接对勘测出来的煤炭地区进行保护就可以了,没必要再进行填埋,毕竟我国的煤炭每年的开采量和储备量还是非常大的。
钻石
约45亿年前,地球诞生不久,钻石就孕育在地幔中,也就是地表下161千米处,一个非常复杂的地方,那里很热,温度高达1300度,压力也很大,约4500-60000个大气压。在这样的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缺氧)环境下,碳原子才结晶成为珍贵的钻石。这种条件极其罕见,所以地球数十亿年形成的钻石资源珍稀有限。
经过岁月悠长“炼狱”般的洗礼,随着火山剧烈爆发,才有机会让沉睡亿年的美丽重现人间。火山喷发,让岩浆像一台升降机一样,携带着160公里深处的钻石及其他岩石和矿物,一起向上穿过地幔,冲破地壳,来到地表。它们以钻石毛坯(原石)的形式,被人类发现和开采。
不是所有的钻石原石,都能成为首饰级钻石。在开采出的金刚石中,平均只有20%达到宝石级,而80%只能用于工业。要得到1克拉钻石的原石,需要250吨的金伯利岩,而且最终也只能打磨出大约20至50分的钻石成品。
煤炭
而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和生物之中。
钻石和煤炭主要是两者形成的环境不同:钻石形成环境需要有高温高压以及环境骤变;而煤炭形成环境需要及其稳定的、还原性的环境。
石炭纪是地壳运动非常活跃的时期,因而古地理的面貌有着极大的变化。石炭纪开始于距今3.5亿年前,延续到6500万年前。由于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中含有丰富的煤炭,因而得名“石炭纪”。据统计,属于这一时期的煤炭储量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50%以上。侏罗纪是中国最主要的成煤时代,其资源量占全国50%以上,且以早、中侏罗世为主,在地域上则主要集中于西北,包括陕甘宁盆地和新疆的四个大型煤盆地。
在三叠纪早期的地层中,没有发现煤矿床,而三叠纪中期的地层中,煤矿床薄,而且品质低。关于煤层缺口的成因有许多假设。有科学家认为,当时有许多新的真菌、昆虫、以及脊椎动物出现,这些具侵略性的动物造成植物的大量死亡。但是,这些动物也因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而大量灭亡,不太可能是煤层缺口的主因。,煤矿缺口不只是这一时期,早在寒武纪地层和6500万以后的更新世也是一大缺失地层。
在这几个地质时期正是科学界最为关注的时期,因为它们正是几次动物大灭绝时期。对于大灭绝科学界普片认为是小行星或彗星撞击造成的,这些时期的矿物可能都是彗星撞击地球时送给地球的礼物,其中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可燃冰和各种金属矿产。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些地层中蕴藏丰富矿物的原因所在,也是煤炭丰富的缘由。煤炭根本不是古代森林变化来的,它可能跟水一样来自彗星,也跟水一样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循环。一切物质都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水在大气的范围内能进行循环。煤炭三态的循环温度的跨度太大,在地球表面无法使它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