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有色金属 > 正文

百色什么资源丰富

友好的可乐
缥缈的春天
2022-12-31 02:47:07

百色什么资源丰富?

最佳答案
狂野的路人
笨笨的手套
2025-09-11 16:09:48

广西是矿产资源富集区,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称号,发现的矿种近百种。

清康熙三年(1664年)田州土州改属思恩府,府治驻武缘县(今武鸣县)。雍正七年(1729年)分田州土州地设厅制,迁思思府理苗同知驻百色谓百色厅。

翌年建城。这是百色得名之始。光绪元年(1875年)田州改土归流,升百色厅为百色直隶厅(厅治驻今百色镇)。统辖恩阳州判(今田阳地)、恩隆县(今田东县)、上林土县(今田东思林镇)、下旺土司(今平果县海城地)等地。

历史沿革:

“百色”由“博涩寨”演变而来,系壮语,意为山川塞口地形复杂的地方。一说系壮语“拍洗衣服的地方”之意。据传在鹅江与澄碧河汇合处,有一无底深潭,岸边有村庄,村女经常在此洗衣,因而得名。

战国时期,岭南称百越之地,百色属百越的一部分。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岭南置三郡(桂林郡、南海郡、象郡),百色属象郡。

秦末汉初,百色为南越国属地;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百色属郁林郡增食县地。

三国时,百色属吴,仍归郁林郡增食县地。晋初,增食县改为增翊县,百色属晋兴郡增翊县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百色

最新回答
靓丽的飞鸟
自由的信封
2025-09-11 16:09:48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全球均有分布。

有色金属是指铁、铬、锰三种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中国在1958年将铁、铬、锰列入黑色金属;并将铁、铬、锰以外的64种金属列入有色金属。这64种有色金属包括:铝 、镁、钾、钠、钙、锶、钡、铜、铅、锌、锡、钴、镍、锑、汞、镉、铋、金、银、铂、钌、铑、钯、锇、铱、铍、锂、铷、铯、钛、锆、铪、钒、铌、钽、钨、钼、镓、铟、铊、锗、铼、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钍。

有色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电阻比纯金属大、电阻温度系数小,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常用的有色合金有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镍合金、锡合金、钽合金、钛合金、锌合金、钼合金、锆合金等。

由于稀有金属在现代工业中具有重要意义,有时也将它们从有色金属中划分出来,单独成为一类。而与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并列,成为金属的三大类别。

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电力、通讯、建筑、家电等绝大部分行业都以有色金属材料为生产基础。随着现代化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有色金属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它不仅是世界上重要的战略物资,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且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资料的重要材料。

正直的黑猫
认真的书包
2025-09-11 16:09:48

广西有色金属矿产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许多矿床往往集中分布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矿化集中区,即成矿区带,成矿区带与一定的大地构造单元、构造-岩浆带或一定的构造-岩相带相符合。作者划分广西成矿区带的依据有三:①各成矿区带内,某些或某个矿种的矿床相对集中;②各成矿区带内,矿床成因和时空关系密切,构成一定的成矿系列;③成矿带区域地质发展史相近,同一成矿区带内区域构造演化、岩浆活动、地层条件相近,即受一定的构造层控制。

按上述原则,作者划分了九个主要成矿区带。

4.1.2.1 丹池锡铜铅锌银锑汞成矿带

位于桂西北丹池地区,为一北西向展布的狭长矿带,矿带北起南丹县北部的麻阳汞矿,向南经大厂矿田至五圩矿田,在矿带两侧分布有益兰和峒佐等汞矿床。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该成矿带位于桂西印支地槽褶皱带东缘的凤凰山-都阳山隆起区边部,并沿南丹-昆仑关断裂带北西段展布(图4.1,图4.2)。该成矿带是广西最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带之一,锡、锑、银、汞储量均占广西总储量的一半以上,铅锌储量超过三分之一(表4.1)。原生矿床均产于泥盆系地层,成矿受泥盆纪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和燕山期岩浆-热液活动的复合控制,属热水沉积-叠生改造成矿系列。在大厂矿田,尚有表生成矿系列砂锡矿产出。

图4.1 广西有色金属成矿区带分布图

Ⅰ.丹池锡铜铅锌银锑汞成矿带;Ⅱ.桂北锡钨铜镍铅锌成矿带;Ⅲ.桂东北锡钨铜铅锌金银成矿带;Ⅳ.大明山钨铜金成矿带;Ⅴ.大瑶山铜铅锌金成矿带;Ⅵ.云开大山铅锌钨金成矿带;Ⅶ.西大明山铜铅锌银成矿带;Ⅷ.桂西金锑成矿带;Ⅸ.靖西-平果铝成矿带

表4.1 广西主要有色金属成矿带矿产储量统计表

图4.2 广西构造分区及深大断裂示意图

Ⅰ.桂中加里东地槽褶皱带;Ⅱ.桂南海西地槽褶皱带;Ⅲ.桂西印支地槽褶皱带;Ⅰ1.桂北隆起;Ⅰ2.柳州坳陷;Ⅰ3.桂东北过渡带;Ⅰ4.大瑶山隆起;Ⅰ5.云开隆起;Ⅲ1.都阳山隆起;Ⅲ2.右江坳陷;Ⅲ3.西大明山隆起;Ⅲ4.十万大山坳陷

①四堡断裂;②平垌岭断裂;③三江-融安断裂;④寿城断裂;⑤龙胜-永福断裂;⑥资源断裂;⑦陆川-岑溪断裂;⑧博白-梧州断裂;⑨灵山-藤县断裂;⑩峒中-小董断裂带; 高屏-新黑断裂; 凭祥-大黎断裂带; 荔浦断裂; 下雷-灵马断裂; 那坡断裂带; 右江断裂带; 田林-巴马断裂带; 南丹-昆仑关断裂带; 白石断裂; 栗木-马江断裂; 富川断裂; 桂林-来宾断裂带; 观音阁断裂带; 宜山-柳城断裂带

4.1.2.2 桂北锡钨铜镍铅锌成矿带

该成矿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与桂北隆起区大致吻合。该区自远古代起长期处于隆起状态,造成元古界浅变质岩系广泛出露。岩浆活动强烈,有四堡、雪峰、加里东、印支、燕山等多期活动。该成矿带以花岗岩成矿系列和基性-超基性岩成矿系列为主,成矿带边部泥盆系地层出露区分布有热水沉积-叠生改造成矿系列。

该成矿带主要矿产有锡、钨、铜、镍、钴、铅、锌、金等。根据成矿系列空间分布和控矿构造层的差异,该成矿带又可进一步分为四个次级成矿区(带),即九万大山-元宝山锡钨铜镍成矿区、北山-都川铅锌成矿区、龙胜-泗顶铅锌成矿带和越城岭-猫儿山锡钨成矿区。

4.1.2.3 桂东北锡钨铜铅锌金银成矿带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成矿带分布范围与桂东北过渡区大致吻合。主要金属矿产为锡、钨、金、银,其次是铜、铅、锌,其中锡、钨分别占广西总储量的21%和32%。

成矿带内广泛出露岩浆岩,以燕山期岩体分布最广,其次是加里东期,不同时期岩体在空间上常相伴产出。花岗岩成矿系列是该成矿带中最主要的成矿系列类型,其次为表生成矿系列和热卤水成矿系列。花岗岩成矿系列主要与燕山早期花岗岩有关,包括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20多处。表生成矿系列主要分布于平桂矿田,在花山和栗木也有砂锡矿分布,已探明中型矿床4处,小型矿床2处。热卤水成矿系列分布在矿带西侧外缘,典型矿床为老厂铅锌矿床。

4.1.2.4 大明山钨铜金成矿带

成矿带分布在大明山-昆仑关一带,其大地构造位置属凤凰山-都阳山隆起区南东段,明显受南丹-昆仑关断裂带南东段制约。成矿带内岩浆岩广泛出露,有燕山期、加里东期、印支期等多期岩浆活动。

该成矿带是广西主要的钨、铜成矿带之一,钨、铜分别占广西总储量的42%和27%,此外还产有金、钼、铋等。

该成矿带以花岗岩成矿系列和表生成矿系列为主,其中花岗岩成矿系列以大明山钨矿、两江铜矿和天马金矿为代表。表生成矿系列包括水台、镇圩和四镇等金矿床。

4.1.2.5 大瑶山铜铅锌金成矿带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大瑶山隆起区及其边缘过渡带,并受大黎和桐木两条区域性深大断裂带控制。该成矿带金储量占广西总储量的三分之一,铅、锌、铜分别占广西总储量的10%左右,银和锡也有一定价值。根据矿床空间分布、矿种及成矿系列构成的差异,该成矿带又可分为三个次一级的成矿带,即大瑶山南缘金成矿带、大瑶山西侧铜铅锌成矿带和镇龙山-桂平金铜铅锌锡成矿带。

大瑶山南缘金成矿带沿大黎断裂带呈北东向展布,矿带西起三门、六岭金矿,向东经大黎银矿、桃花金矿至富裕、古袍、隆盛等金矿分布区。以花岗岩成矿系列为主,成矿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

大瑶山西侧铜铅锌成矿带分布于大瑶山隆起区西侧,并沿桐木断裂带呈近南北向展布。矿带北至海洋坪、崇当铜矿,南至古立、朋村铅锌矿,矿带延伸约150km。成矿与泥盆纪同生断裂活动和热水沉积作用有关,属热水沉积-叠生改造成矿系列。

镇龙山-桂平金铜铅锌锡成矿带沿莲花山南缘呈北东向展布,主要由花岗岩成矿系列和热水沉积-叠生改造成矿系列构成。花岗岩成矿系列包括凤凰岭铅锌矿和新民铜矿。热水沉积-叠生改造成矿系列以锡基坑铅锌矿和六花铜矿为代表。

4.1.2.6 云开大山铅锌钨金成矿带

该成矿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与云开隆起区吻合,北东向陆川-岑溪和博白-梧州两条深大断裂贯穿本区,下古生界基底地层发生不同程度变质作用,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发育。本区岩浆活动强烈,并以中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出露最广。

该成矿带有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铅、锌、金、银、钨,目前已探明中型矿床四处,小型矿床三处。以佛子冲和东桃为代表的铅锌矿床产于志留系地层,矿床中仍保留有明显的热水沉积成矿现象(杨斌等,2002),可归为热水沉积-叠生改造成矿系列。金山、中苏、望天洞等金(银)矿床产于加里东期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及燕山期花岗岩和寒武系地层,属花岗岩成矿系列。

4.1.2.7 西大明山铜铅锌银成矿带

矿带西起德保钦甲铜多金属矿床,向东经长屯、渌井铅锌矿和凤凰山银矿,至吴圩铅锌矿。成矿带沿西大明山隆起区核部呈近东西向展布。

该成矿带由两个成矿系列构成,即热水沉积-叠生改造成矿系列和热卤水成矿系列,前者以钦甲铜多金属矿床为代表,后者包括长屯、渌井、吴圩铅锌矿和凤凰山银矿等。该成矿带探明铜储量占广西总储量的27%。凤凰山银矿是近年探明的一处大型银矿。

4.1.2.8 桂西金锑成矿带

该成矿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右江坳陷区,区内广泛出露三叠系地层,在一些穹隆、背斜隆起地区,出露古生界地层。区域性的右江断裂带和田林-巴马断裂贯穿整个矿带,对矿带展布有明显控制作用。该成矿带分布范围较广,但矿床较分散,已知矿床主要围绕相对隆起区(穹隆或背斜)分布,主要赋矿围岩为中三叠统碎屑岩,次为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

该成矿带是广西最主要的金成矿带之一,已探明大型金矿一处(金牙),中小型金、锑矿床五处。金储量占广西总储量的三分之一,锑占广西总储量的9%。目前尚未发现这些矿床与岩浆活动有关的证据,作者初步将其归为热卤水成矿系列。

4.1.2.9 靖西-平果铝成矿带

位于广西西部靖西-平果一带,是广西最重要的铝资源基地。该成矿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西大明山隆起区向右江坳陷区的过渡带上,呈近东西向展布。

该成矿带由地台型海相沉积系列和表生系列铝土矿构成,前者赋存于上二叠统地层,沉积环境为晚二叠世大明山-西大明山古平原北缘剥蚀区与沉积区的中间地带,赋矿层位具有海陆交替沉积特征。表生系列铝土矿形成于第四纪,由沉积系列铝土矿经风化剥蚀淋滤,有害组分硫同时被淋失,矿床就地残积或于岩溶洼地重新堆积而成,工业价值更高。该矿带已探明铝储量占广西总储量的95%以上。已探明大型矿床4处,中小型矿床10处。

单纯的大门
正直的大神
2025-09-11 16:09:48

我国有色金属分布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中国的十大有色金属矿产地: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甘肃金昌的镍,山东招远的黄金,江西德兴的铜、大余的钨,湖南锡矿山的锑、水口山的铅锌矿,云南个旧的锡,广西平果的铝,贵州铜仁的汞。

中国属于世界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世界上已经发现的金属矿产在中国基本上都有探明储量。其中,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的有钨、锡、锑、稀土、钽、钛,居世界第二位的有钒、钼、铌、铍、锂,居世界第四位的有锌、居世界第五位的有铅、金、银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是: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于几个地区,如铝土矿主要集中于山西、河南、贵州、广西等省区,钨矿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锡矿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和湖南;部分矿产储量大,质量高,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平淡的奇异果
现实的小笼包
2025-09-11 16:09:48
一、“十五”期间广西有色金属业发展良好

“十五”期间,广西有色金属工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企业,拉长产业链,实现了速度、效益同步增长。预计2005年全区氧化铝产量93万吨,电解铝30万吨,铝板带及型材10万吨,其他有色金属43.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55亿元,其中铝工业实现销售收入85亿元,其他有色金属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为广西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找矿取得重大进展,探获了一批可供开采的矿产。“十五”时期广西加强 地质勘查 工作,加大对老矿山、矿床外围及周边地区普查、详查力度,提高资源保障程度。全区新发现矿产地24处,发现一批有提供进一步找矿远景的矿点。自治区地矿局“十五”期间新发现探明、探获的铝土矿资源量储量4.28亿吨、铅锌矿205万吨、锡矿1.77万吨、钨矿1万吨、银矿240吨、金矿50吨、钒矿56万吨,为广西做强做大有色工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建设速度加快,投资建设不断推进。“十五”前3年全区有色金属工业投入建设资金41.5亿元,是“九五”期间完成投资的2.5倍,平均递增65%,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31.4亿元,技术改造完成投资10.1亿元。预计,“十五”期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是“九五”期间完成投资的3.9倍。“十五”期间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有:中铝广西分公司25万吨电解铝二期工程、氧化铝40万吨二期工程、氧化铝88万吨三期工程,桂西华银铝业160万吨氧化铝一期工程,银海铝业5万吨一期续建工程,南南铝箔公司20万吨高精度铝板带工程。这些项目的相继开工,掀起了广西有色金属工业新的投资建设高潮。

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十五”期间,广西有色金属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以铝工业为例,广西目前已建成了包括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板材、带材、箔材、碳素、烧碱、氟化盐等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形成粗加工到深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到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逐步实现了广西铝工业由资源开发型向综合加工制造型的转变。广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带动了机械、电力、汽车、建筑、装饰、包装、印刷、电子等行业发展。同时辐射带动了当地市、县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平果铝的建设发展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县财政收入2005年预计突破12亿元。广西华银氧化铝2005年落户德保县,该县抓住华银氧化铝项目以及配套项目全面开工的机遇,发挥大项目建设带动其它产业发展的优势,当年实现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与前年相比增长73%,成为百色市第七个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

目前,广西铝工业已建成了包括铝土矿勘探、开采、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板材、带材、箔材、碳素、氟化盐等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形成粗加工到深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到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的比较完整的产生链,逐步实现了广西铝工业由资源开发型向综合加工制造型的转变,广西铝工业正在腾飞。

广西在“十一五”期间要把铝支柱产业做强做大,规划到“十一五”末的2010年形成氧化铝500万吨、电解铝150万吨、铝材加工10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建成全国重要铝业基地。广西发展铝工业的整体思路是:积极引进国内外投资合作伙伴,加大对铝工业的投资力度,优先发展氧化铝,铝电结合积极发展电解铝,加快现有电解铝厂的技术改造升级,大力发展以高精铝板带材为主的铝材加工,将广西建成全国大型铝工业基地。

二、广西区有色金属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广西有色金属工业在我国一直占有重要一席,但近10年来,产业结构单一、企业弱小、技术粗放、布局分散,同时还伴有乱采盗挖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严重。今年7月,广西河池有色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揭开全区有色金属工业资源整合、规模化发展的序幕。

(一)富有家底在逐渐亏空

广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品种比较齐全,分布广泛,有矿产地1008处,其中锡、锑、钨、铝、铅、锌等矿种探明储量在全国居重要位置。目前,已发现矿种147种(含亚矿种),探明资源储量的有98种,其中保有储量在全国前10位的有:锰、锑、钪、锡、铟等64种。在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45种支柱性矿产中,广西有35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然而,广西有色金属之乡经过10多年的乱采滥挖,家底在逐渐亏空,一些多建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大中型矿山,多年的开采已使原探明的地质储量基本消耗完毕,有的矿山已关闭,如平桂矿务局、栗木有色金属公司矿山;有的面临资源枯竭,如泗顶铅锌矿、环江北山铅锌矿、拉么锌矿。

家底渐空,后备资源又严重不足。以1999年底保有储量为基数,按现有生产能力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计算消耗储量,到2010年,广西部分有色金属矿种剩余资源储量分别为:铜金属储量3.52万吨、锌金属储量123.45万吨、铝土矿32072.74万吨、钨金属储量8.58万吨、锡金属储量18.23万吨、锑金属储量为67.21万吨。除铝土矿外,其他6种均不能满足需要,加上乱采滥挖后果严重,形势非常严峻。

(二)环境问题日趋突出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广西出现全民办矿、滥采乱挖的混乱局面,有色金属矿山首当其冲,由此导致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严重。据广西国土资源部门调查,总体评价地质环境问题严重的有9个区共258个矿山,面积为1.98万平方米,占广西总面积8.36%;较严重的有13个区357个矿山,面积2.35万平方米,占广西总面积的9.93%。地质环境问题严重的矿山达615座,占矿山总数的13%。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四种形式:

一是露天采矿场占用及破坏土地资源。

在广西国土资源部门调查的4745座矿山中,有4278个露天开采矿山。统计显示,广西露天采矿场占用及破坏土地面积已达14056.56公顷,平均每个露采矿山占用及破坏土地3.29公顷。4745个矿山中,砖瓦用粘土、页岩类矿山共800个,其对土地资源破坏严重,加剧水土流失的现象严重。

二是矿山固体废料场、 尾矿库 占用及破坏土地资源。

调查的4745个矿山企业,年产矿石总量为13838.05万吨,年排固体废料(废石、尾矿等)总量为6457.42万吨,平均每产出1万吨矿石要产出固体废料0.47万吨。目前,广西矿山固体废料场、尾矿库占用及破坏土地面积总计为3516.31公顷,并以每年约65公顷的速度侵吞土地资源。

三是地面塌陷破坏土地资源。

采矿引发的地面塌陷对广西土地资源破坏较为严重。目前,广西共有地面塌陷及沉降111处,破坏土地面积总计505.76公顷,平均每处地面塌陷破坏土地4.56公顷。

四是矿山生产设施、矿场建设占用土地资源。

许多矿山闭坑后,矿山地面设施基本废弃,其占用土地难以复垦利用,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的闲置和荒芜。据初步统计,广西矿山生产设施、矿场建设占用土地面积约为3377公顷。

(三)资源整合企业重组加速

广西有色金属工业如何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有“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和“中国锡都”之称的河池市率先破局。河池市地处广西西北部,所辖11个县(市、区)均发现有多处优质矿脉,目前已发现的矿有46种,潜在价值达700多亿美元。其中锡的储藏量占全国总量的1/3、世界的1/4,锌、铅锑储藏量分别为全国各省区的第二位。

按照资源整合的总体要求,2007年6月18日,由南方有色公司、河池金河矿冶有限公司、成源冶炼厂、五吉有限责任公司、津泰资源再生有限公司、广西堂汉锌铟有限公司、河池丹泉集团、金山矿业有限公司、河池铜厂等9家有色金属企业强强联合,成立广西河池有色集团有限公司。河池有色金属集团总资产118亿元,将向多元、规模、科技、品牌’方向发展,争取到2010年销售收入实现300亿元。就在河池有色集团重组落定之时,广西有色金属集团也在加速筹建之中。这家由广西国资委牵头组建的集团公司,将以华锡集团为母体,整合全区的有色产业,并向有色金属深加工领域延伸,开发一批有色金属高新材料、复合材料及高精深加工产品,同时还将酝酿建立有色金属价格联盟,以确立广西在有色金属领域话语权。

害怕的大侠
朴素的柠檬
2025-09-11 16:09:48
贵州 铜仁 汞矿

江西 大余 钨

湖南 水口山 铅锌矿

云南 个旧 锡矿

广西 平果 铝

甘肃 金昌 镍矿

就这些比较有名气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甜蜜的楼房
时尚的楼房
2025-09-11 16:09:48
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储量较大,是中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有色金属矿产凸显表现为,目前境内已经发现了锰、铝、锡、铁、砷、膨润土、钒、钨、铟、铅、锌、锑、银等145种矿种,现已探明97种的矿藏储量。部分矿藏储量更是位于全国,甚至世界前列,所以广西亦称“有色金属之乡”。

如意的战斗机
玩命的西牛
2025-09-11 16:09:48
铜:除天津外所有省、自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其中江西、西藏和云南等3个省区的储量占全国铜矿储量的47.1% 储量较多的还有甘肃、安徽、内蒙古、山西、湖北、黑龙江。32.3% 9个省估计占全国铜矿的80%

华北区 11.4 东北区 6 华东区 31.4 中南 9.8 西南区 29.5 西北区11.9

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 。12

中部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 9

西部地带包括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西南地区的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9

德兴铜矿:地处江西省上饶德兴市境内,位于怀玉山脉孔雀山下。目前日处理矿石10万吨的生产规模,达产达标。主要生产铜精矿、硫精矿、电积铜等。矿山2003年产铜12万余吨,约占全国铜产量的四分之一;同时年产黄金5吨多,白银20吨以上,也是中国第一大伴生金矿和伴生银矿。储量16.3亿吨消息来源(江西航空技术学院http://qun.51.com/moldjiaoliu/topic.php?pid=11464)

永平铜矿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布敦化铜矿

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红透山铜矿

安徽省宣城市麻姑山铜钼矿

安徽省南陵县工山镇大工铜矿

安徽省南陵县河湾镇铁山铜矿

湖北省黄石市铜山口铜钼矿

湖北省黄石市铜绿山铜铁矿整合区

湖北省黄石市赤马山铜矿整合区

湖北省黄石市丰山洞铜矿整合区

湖北省阳新县韩家山铜矿整合区

湖北省大冶市千家湾铜矿

湖北省阳新县欧阳山铜矿

湖北省阳新县鸡笼山东铜矿

四川省九龙县里伍铜矿

云南省东川铜矿

云南省大姚县六苴铜矿

云南省大姚县桂花铜矿

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龙脖河铜金矿

云南省景谷彝族傣族自治县正兴铜多金属矿

云南省景谷彝族傣族自治县迁糯—思茅老鲁寨铜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沙里拜铜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砂岩型铜矿

镍:

资源状况

截至1995年末,我国已探明镍矿区84处,分布于全国18个省、自治区。镍的保有储量为785.31万t,其中A+B+C级占储量的47.9%,为376.39万t。如以我国的工业储量(A+B+C级)与西方国家的储量基础相比,我国在古巴(储量基础2300万t)、新喀里多尼亚(储量基础1500万t)、加拿大(储量基础1400万t)、印度尼西亚(储量基础1300万t)、菲律宾(储量基础1100万t)、俄罗斯(储量基础730万t)、澳大利亚(储量基础680万t)、巴西(储量基础430万t)之后,位居世界第9位。

储量分布

我国镍矿分布就大区来看,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其保有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比例分别为76.8%、12.1%、4.9%。就各省(区)来看,甘肃储量最多,占全国镍矿总储量的62%,其次是新疆(11.6%)、云南(8.9%)、吉林(4.4%)、湖北(3.4%)和四川(3.3%)。

资源特点

我国镍矿资源的第一个特点是储量分布高度集中,仅甘肃金川镍矿,其储量就占全国总储量的63.9%,新疆喀拉通克、黄山和黄山东三个铜镍矿的储量也占到全国总保有储量的12.2%。

第二,我国镍矿主要是硫化铜镍矿,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86%,其次是红土镍矿,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9.6%。

第三,我国镍矿石品位较富,平均镍大于1%的硫化镍富矿石约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44.1%。

第四,我国镍矿的地质工作程度比较高,属于勘探级别的储量占到了全国总保有储量的74%。

第五,我国镍矿地下开采的比重较大,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68%,而适合露采的只占到13%。

我国镍矿资源的上述特点,给我国镍矿的开发利用带来了有利的一面,也产生了不利的因素。由于矿石储量分布集中,矿石又比较富,容易形成大型的采选冶企业,而且经济效益较好。例如,甘肃金川矿区,储量大,品位高,其中Ⅱ矿区有特富矿石(含镍5.29%)储量4.84万t,而且具有铂族金属、金、钴等10余种有用伴生元素,已建立了综合利用流程,这儿已成了我国最大的镍生产基地。但是也应该看到,储量高度集中,而且埋藏深,不能露采,因此对扩大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带来了影响。

我国氧化镍矿比较少,而且品位比较低,与国外氧化镍矿储量大、品位高的一些国家,如新喀里多尼亚、印度尼西亚相比,缺乏竞争力。

钴:

资源状况

截至1996年底,全国共有钴矿区150个,钴金属保有储量为47.16万t,其中A+B+C级储量7.45万t。因生产消耗,故总保有储量比1995年减少0.2万t。

我国钴矿主要共(伴)生在铁、铜、镍矿中,共(伴)生钴矿保有储量中属于普查阶段的有1.3万t,占总保有储量的2.7%;属于详查阶段的有14.7万t,占总保有储量的31.1%;属于勘探阶段的有31.2万t,占总保有储量的66.2%

截至1995年底全国已利用的共(伴)生钴矿产地65处,占有储量25.3万t,占总保有储量的53.6%,其中A+B+C级4.1万t。另外开采矿区中,未回收钴的矿产地占有储量约占总储量的13%。

可规划利用的共(伴)生钴矿产地52处,保有储量13.5万t,占总保有储量的28.6%。

由于矿床规模小、品位低、主矿采选不过关和其他一些原因,目前暂难利用的共(伴)生钴矿产地33处,保有储量8.4万t,占总保有储量的17.8%。

地理分布

全国钴矿产于24个省(自治区),主要分布在甘肃、山东、云南、河北、青海、山西等省,它们各自保有储量占全国保有储量的百分比依次为30.5%、10.4%、8.5%、7.3%、7.1%、6%,以上六省储量之和占全国总储量的70%,其余30%的储量分布在新疆、四川、湖北、西藏、海南、安徽等省(自治区)。

资源特点

1)绝大多数是伴生矿,品位较低,钴主要作为副产品加以回收。根据对全国钴储量大于1000t的50多个矿床的统计分析得知,钴的平均品位仅为0.02%,因而生产过程中金属回收率低,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

2)可利用的钴资源主要伴生在铜镍矿床中,它的钴资源探明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50%左右。铜镍矿床已开发的有甘肃金川的白家嘴子、吉林磐石的红旗岭、新疆的喀拉通克等矿。甘肃金川为我国主要产钴地,其伴生钴储量14.42万t。可利用的钴资源其次伴生在铜铁矿床中,目前已经开发的有山西中条山铜矿、湖北大冶铁矿、山东金岭铁矿、四川拉拉厂铜矿和海南石碌铁铜矿等矿。

3)我国单一的钴矿为钴土矿,其储量只占全国总储量的2%左右。

铅锌:

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二棚甸子铅锌矿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铁屎坪铅锌矿

广东省清远市连南寨岗铅锌矿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大坡岭—荣坪锌锡矿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牛浪坡铅锌矿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芒场铅锌多金属矿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妙石铅锌矿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南角河铅锌银多金属矿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龙潭铜铅锌矿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西邑铅锌矿

云南省龙陵县铅锌矿

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金顶凤凰山铅锌矿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五圩矿区箭猪坡铅锌多金属矿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五圩矿区三排洞铅锌多金属矿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班老铅锌矿

云南省镇康县芦子园铁铅锌矿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亚圭拉铅锌矿

陕西省宁强县东皇沟铅锌矿

甘肃省成县厂坝铅锌矿

青海省都兰县双庆铁铅锌矿

云南省鲁甸县火德红铅锌矿

云南省马关都龙锡锌矿

云南省富源县富村铅锌矿

云南省罗平县富乐铅锌矿

四川省汉源县唐家铅锌矿

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二棚甸子铅锌矿

锡:

资源概况

截至1996年底,我国锡矿累计探明储量达到560.37万t,保有储量为407.41万t,其中A+B+C级储量212.17万t,占保有储量的52%。从1955年到1996年40年间锡矿保有储量增长了近4倍

据美国地质调查所和矿业局资料,1996年世界锡矿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为700万t和1000万t。锡矿储量比较丰富的国家,除了中国以外还有:巴西(储量120万t、储量基础250万t);马来西亚(储量120万t、储量基础120万t);泰国(储量94万t、储量基础94万t);印度尼西亚(储量75万t、储量基础82万t)。此外,扎伊尔、玻利维亚、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也有一定的储量。如以储量相比较,我国居于世界首位;如以我国A+B+C级储量和这些国家的储量基础相比,我国仅次于巴西,居世界第2位。

地理分布

我国锡矿分布于15个省、区,其中云南保有储量128.00万t,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31.4%;广西保有储量134.04万t,占保有储量的32.9%;广东保有储量40.82万t,占总保有储量的10.0%;湖南保有储量36.25万t,占总保有储量的8.9%;内蒙古保有储量32.87万t,占总保有储量的8.1%;江西保有储量26.04万t,占总保有储量6.4%。以上6个省、区保有储量就占了全国总保有储量的97.7%。

锑:

资源状况

中国是世界上锑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现已探明有储量的矿区111处,分布于18个省区。累计探明储量(Sb金属,下同)343.4万t,截至1996年底保有储量为278.16万t,其中A+B+C级(或称工业储量)为103.09万t,占37.1%。以我国A+B+C级锑矿储量同世界各国家的锑矿储量基础相比,居世界第1位。

储量分布

我国锑矿分布从大区来看,以1996年保有储量统计,主要集中在中南区,占全国锑矿储量的68.7%,居首位。其次是西南区占21.3%,西北区占8.3%,华东、东北、华北的锑矿很少,3个区合计占1.7%。就各省区来看,储量占有依次为:广西115.57万t、湖南56.21万t、云南28.46万t、贵州23.93万t、甘肃15.29万t,5省区合计储量239.46万t,占全国锑矿总储量的86.1%。其次,广东12.2万t、陕西7.87万t、河南5.14万t、西藏4.43万t,这4个省区合计储量29.64万t,占10.7%。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青海等9省区的储量很少,合计仅占3.2%。

资源特点

锑矿是中国的优势矿产资源之一,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1)储量丰富,矿床多、规模大 中国是世界上锑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储量、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世界上知名的大型锑矿床54个,中国就有15个。我国现已探明的锑矿区111个,其中大型、超大型锑矿床探明的锑矿储量占全国累计探明的锑矿总储量的81%。

(2)成矿环境优越,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成矿条件 世界锑矿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带、地中海构造成矿带、中亚天山构造成矿带,其中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带集中了世界77%的锑储量。中国锑矿在这三大成矿带中均有分布。特别是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湘、桂、滇、黔等省区的一些大型、超大型矿床,集中分布于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带西岸。如超大型矿床有湖南锡矿山锑矿田、广西大厂锡铅锌锑矿田以及一批大型矿床(锑储量均在10万t以上),如湖南安化渣滓溪锑矿、沅陵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广西河池五圩箭猪坡锑矿、南丹茶山锑矿,贵州晴隆锑矿、独山半坡锑矿,云南广南木利锑矿。

(3)锑矿分布高度集中 现已探明的超大型和大中型锑矿床集中分布在湘、桂、滇、黔、甘5省区,占全国探明锑矿区的67%,储量占全国锑总储量的86.1%。

(4)锑矿工业类型的储量构成,以单锑硫化物矿床为主,占全国锑总储量的67%,其特点是规模大,以大中型为主,有的为超大型(如锡矿山锑矿田),矿石成分简单、品位富,以辉锑矿为主,易采易选易炼,经济价值巨大;锑金钨等共生矿床,占全国总储量的21%,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个别的为大型(如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矿石成分较复杂,以辉锑矿、自然金、白钨矿、黑钨矿为主,颇有综合利用价值;锑(复)硫盐多金属伴生矿床,占全国锑总储量的12%,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个别的为大型(如广西大厂龙头山、茶山等矿床),矿石成分复杂,综合利用价值大,但属难选冶矿石类型。

汞:

资源状况

我国汞矿资源较丰富,现已探明有储量的矿区103处,分布于12个省区。累计探明汞储量(金属,下同)14.38万t,其中A+B+C级2.1万t(1995年),截至1996年底保有储量8.14万t,其中A+B+C级2.03万t。如以我国A+B+C储量与世界汞储量基础相比,仅低于西班牙(9万t,储量基础)和意大利(6.9万t,储量基础),而高于吉尔吉斯斯坦(1.3万t,储量基础)排居世界第3位。

储量分布

我国汞矿分布从大区来看,汞储量依次:西南区占全国汞储量的56.9%,居首位。其次是西北区占28.4%、中南区占14.4%,其他大区则很少,仅占0.3%。就各省区来看,贵州储量最多,占全国汞储量的38.3%,其次为陕西占19.8%、四川占15.9%、广东占6%、湖南占5.8%、青海占4.4%、甘肃占3.7%、云南占2.7%。以上8个省区合计储量占全国汞储量的96.6%,其中前3位的贵州、陕西、四川3省合计占74%。

资源特点

中国汞矿资源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矿产地和储量分布高度集中。从全国已探明有储量的103个矿区来看,主要集中分布在贵州、陕西、四川。这3个省探明有储量的矿区合计55处,占全国汞矿区总数的53.4%;3省现保有汞储量合计6.02万t,占全国汞总储量的74%。其次为广东、湖南、青海3省,探明有储量的矿区合计占21.4%,储量占16.3%。

二是储量组成,以单汞矿床的储量为主,与其他矿床共伴生的储量也有一定的比例。据统计共伴生汞储量约占全国保有汞储量的20%左右,主要共伴生在铅锌矿床、锑汞矿床中,有的汞储量已达到大型矿床规模,如广东凡口铅锌矿床的伴生汞矿有3000t,陕西凤县铅硐山铅锌矿床伴生汞1069t、旬阳青铜沟汞锑矿床,共生汞7257t、旬阳公馆汞锑矿床(南矿段)共生汞5895t。虽然共伴生汞矿储量可观,但由于选冶分离技术尚未解决,因此一些矿床对这部分汞矿资源也未能充分利用或综合回收。

三是贫矿多,富矿少。我国大中型汞矿床的汞品位0.1%~0.3%居多,部分介于0.3%~0.5%,大于0.5%~1%的品位较少,大于1%的品位仅是极个别的矿床。因此,我国汞矿工业指标,最低工业品位定为0.08%~0.1%。几个主要汞矿山开采品位一般为0.15%,最高的也只有0.5%~1%,明显地低于国外汞矿床。国外一般都开富汞矿床,如世界著名的超大型汞矿床:西班牙的阿尔马登汞矿床的汞品位为0.6%~20%,平均3%,富矿石为8%~10%;斯洛文尼亚的伊德里亚汞矿床的汞品位贫矿为0.2%~2%,富矿石为6%~7%。

四是矿石工业类虽多,但以单汞型为主。我国汞矿石工业类型有单汞、汞锑、汞金、汞硒、汞铀以及汞多金属等类型,其中以单汞型矿石为主,而且矿石易采易选易炼,工艺流程简单,因此作为主要开采对象,宜在坑口附近建设采-选或采-选-冶联合企业。

钨:

资源状况

钨矿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现已发现并探明有储量的矿区252处,累计探明储量(WO3,下同)637.5万t,其中A+B+C级储量232万t,占36.4%。截至1996年底,钨矿保有储量为529.08万t,其中A+B+C级储量228.11万t,占43.1%。

中国钨矿资源丰富,著称世界,其储量在世界排位,以中国表内A+B+C级储量同世界储量基础相比居世界第1位。第2位加拿大(储量基础49.3万t)、第3位俄罗斯(储量基础35.5万t)。中国钨矿不仅储量居世界第一,而且产量和出口量长期以来也居世界第一,因而被称誉为“世界三个第一”。

储量分布

在全国已探明钨矿储量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保有储量在20万t以上的有8个省区,依次为湖南179.89万t、江西110.09万t、河南62.85万t、广西34.92万t、福建30.67万t、广东23.02万t、甘肃22.29万t、云南21.66万t,合计485.39万t,占全国钨保有储量的91.7%(以1996年底全国钨矿保有储量统计)。

从全国大行政区分布来看,依次:中南区占全国钨储量的58.2%,居首位,其次是华东区占28%、西北区占4.3%、西南占4.1%、东北区占3.2%、华北区占2.2%。

在三大经济地区钨矿储量分布的比例:东部沿海地区占17.1%、中部地区占75.1%、西部地区占7.8%。

资源特点

中国钨矿资源有以下特点:

(1) 储量十分丰富,分布高度集中 我国已累计探明钨储量达600多万t,而且还有很大的找矿潜力,资源前景甚为可观。近20年来,在南岭成矿区、东秦岭成矿带、西秦岭-祁连山成矿带的钨和钨多金属成矿集中区里不断发现大型、超大型矿床。尤其是在南岭成矿区的湘南、赣南、粤北等生产矿山的深部及其外围又勘查了一些大型、特大型矿床、矿段和矿体。

储量和矿区分布高度集中,是中国钨矿资源一大特点。钨矿储量主要集中分布于湖南、江西、河南、福建、广西、广东等6省区,合计占全国钨储量的83.4%(其中湖南、江西、河南三省占66.7%)。六省区的钨矿区占全国已探明有储量矿区的71.4%(其中湖南、江西、河南三省占47.2%,而且大型、超大型矿床主要分布在这三个省内)。

(2)矿床类型较全,成矿作用多样 目前,除现代热泉沉积矿床和含钨卤水-蒸发岩矿床外,几乎世界上所有已知钨矿床成因类型在中国均有发现。按成矿温度,有汽化高温至低温的热液矿床;按成矿物质来源,有层源的层控钨矿床与来自岩源的岩控钨矿床以及多源复合矿床;按矿床产状形态类型,有各种形式的脉型,整合于沉积建造的层型,沿花岗岩体与碳酸盐质围岩接触带产出的不规则带型(夕卡岩),沿成矿花岗岩产状形态产出的细脉-浸染岩体型等矿床;按矿物元素组合,有W-(Sn、Bi、Mo),W-Be,W-(Cu、Pb、Zn、Ag)、W-Nb-Ta,W-Au-Sb,W-Li,W-Cu-Fe,W-REE等矿床。由于中国钨矿成矿作用多样又普遍交替出现,因而不仅形成复杂多样的矿床类型,而且常在同一矿田或矿床中,呈现多型矿床(矿体)共生的特点。此外,还有现代表生钨矿床(氧化淋滤型、冲积砂矿型)。

(3)矿床伴生组分多,综合利用价值大 中国许多钨矿床伴共生有益组分多达30多种。主要有锡、钼、铋、铜、铅、锌、金、银等;其次为硫、铍、锂、铌、钽、稀土、镉、铟、镓、钪、铼、砷、萤石等。在采选冶过程中综合回收这些有益组分,不仅是合理开发利用好矿产资源,也是提高矿山开采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4)伴生在其他矿床中的钨储量可观 全国伴生钨储量约占总储量的25%,大部分随主矿产开发而综合回收。如云南个旧锡矿,湖北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所属铜矿山(如大冶龙角山、铜录山、封山洞等),江西铜业公司所属的铜矿山(如永平铜矿、东乡铜矿、德兴铜矿等)以及一些钼矿山等,在选矿过程中均已综合回收钨精矿,成为矿山各种精矿产品之一。

(5)富矿少,贫矿多,品位低 在保有储量中,钨品位(WO3)大于0.5%的仅占20%(主要是石英脉型黑钨矿);而在白钨矿的工业储量中,品位大于0.5%的仅占2%左右。与国外相比,中国白钨矿质量处于劣势,而黑钨矿品位富、矿床大、易采易选处于优势。

(6)开发利用以黑钨矿为主,白钨矿次之 黑钨矿是中国长期以来的开采对象,但储量组成却是白钨矿居多,黑钨矿较少。据统计,截至1996年底钨保有储量529.08万t,其中白钨矿占71.1%,黑钨矿占26.4%,混合钨矿占2.5%。白钨矿虽然储量多,但富矿少,品位低,难选矿石多,仅占钨矿产量的10%左右;而黑钨矿虽然储量比白钨矿少,但富矿多,且易采易选,占钨矿产量的90%以上。近年来采选品位(WO3),1991~1996年坑采出矿品位为0.2%~0.32%,选矿原矿品位为0.26%~0.31%。目前,许多钨矿山由于采选矿石品位低,采选成本高,因此致使矿山经济效益差,是矿山目前亏损大的一个主要原因。

钼:

资源状况

截至1996年底,我国已探明钼矿区222处,分布于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钼的保有储量达到840.20万t,其中A+B+C级占储量的39.8%,为334.50万t,如以我国的工业储量(A+B+C级)与西方国家的储量基础相比,我国低于美国(540万t,储量基础),而高于智利(250万t,储量基础),居世界第二。

储量分布

我国钼矿分布就大区来看,中南占全国钼储量的35.7%,居首位。其次是东北19.5%、西北14.9%、华东13.9%、华北12%,而西南仅占4%。就各省(区)来看,河南储量最多,占全国钼矿总储量的29.9%,其次陕西占13.6%,吉林占13%。另外储量较多的省(区)还有:山东占6.7%、河北占6.6%、江西占4%、辽宁占3.7%、内蒙古占3.6%。以上8个省(区)合计储量占全国钼矿总保有储量的81.1%,其中前三位的河南、陕西、吉林三省就占56.5%。

资源特点

我国钼矿探明储量虽多,但其品位与世界主要钼资源国美国和智利相比,显著偏低,多属低品位矿床。矿区平均品位小于0.1%的低品位矿床,其储量占总储量的65%,其中小于0.05%的占10%。中等品位(0.1%~0.2%)矿床的储量占总储量的30%,品位较富的(0.2%~0.3%)矿床的储量占总储量的4%,而品位大于0.3%的富矿储量只占总储量的1%。

我国钼矿虽然品位低,但伴生有益组分多,经济价值高。据统计,钼作为单一矿产的矿床,其储量只占全国总储量的14%。作为主矿产,还伴生有其他有用组分的矿床,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64%。与铜、钨、锡等金属共生和伴生的钼储量占全国钼储量的22%。

我国钼矿的第三个特点是规模大,并且多适合于露采。据统计,储量大于10万t的大型钼矿,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76%,储量在1~10万t的中型矿床,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20%。适合于露采的钼矿床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64%。大型矿床大多可以露采,而且辉钼矿的颗粒往往比较粗大,属于易采易选型。

就矿石类型来看,在我国已探明的钼矿储量中,以便于利用的硫化钼矿石为主,其储量约占钼矿总保有储量的99%,而不便利用的氧化钼矿石,混合钼矿石及类型不明的钼矿石只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1%。

我国钼矿的最后一个特点是,地质工作程度比较高。经过地质工作达到勘探程度的储量占总保有储量的50.5%,达到详查程度的储量占41.8%,二者合计,详查以上工作程度的储量占到我国钼矿总保有储量的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