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缩分?煤样制备中缩分的方法主要有几种
缩分是在粒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少质量,以减少后续工作量和最后达到检验所需的煤样质量。在某一粒度时,可能缩分一次,也可能连续几次缩分才能达到该粒度下的最少留样量,制样误差主要来来至这一操作步骤,因此每一缩分阶段的留样量必须符合标准中规定的粒度与留样量的关系,否则难以保证缩分精密度。煤样制备中缩分的方法主要有人工堆锥四分法,二分器缩分法,九点缩分法,棋盘缩分法和机械缩分法。缩分是产生误差的最主要环节,为使煤样具有代表性,每一阶段缩分后的留样量不的小于一定数量,
标准中规定的缩分后粒度与留样量的关系(详见图3 1)如下。
1过25mm筛孔的煤样,缩分出的留样量必须大于等于60kg
2过13mm筛孔的煤样,缩分出的留样量必须大于等于15kg
3过6mm筛孔的煤样,缩分出的留样量必须大于等于7.5kg
4过3mm筛孔的煤样,缩分出的留样量必须大于等于3. 75kg.
煤的比重又称煤的密度,煤密度在1左右,煤含有水分,内在水分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外水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总和。
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褐煤、长焰煤内在水分普通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
水分的存在对煤的利用极其不利,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运输资源,而且当煤作为燃料时,煤中水分会成为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另外,精煤的水分对炼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扩展资料: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外在灰分是来自顶板和夹研中的岩石碎块,它与采煤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
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
灰是有害物质,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冶炼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炭强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
1.堆比重,块状燃料的重量与其堆积体积相等的水重量之比称为堆比重。
2.假比重,也被称为视比重,就是煤料块的重置与料块的实际体积相等的水的重量之比,称为假比重。
3.真比重,是试料重量与其致密物料,除去内部及外部空隙与同体积水重量之比为真比重。
煤的比重大小与其生成年代有关,年轻的煤比重小,年老的无烟煤比重就大_粒度在15~100毫米之间的无烟块煤,其堆比重为0.90-1.10,假比重为1.59、真比重为1.67,焦炭的假比重为1.05~1.30、真比重为1.8-2.0。
比重也称相对密度,固体或液体的比重是该物质(完全密实状态)的密度与在标准大气压,与3.98℃时纯H2O下的密度(999.972 kg/m3)的比值。气体的比重是指该气体的密度与标准状况下空气密度的比值。液体或固体的比重说明了它们在另一种流体中是下沉还是漂浮。
比重是无量纲量,即比重是无单位的值,一般情形下随温度、压力而变。比重简写为s.g.
密度是有量纲的量,比重是无量纲的量。
①物质干燥完全密实的重量和4℃时同体积纯水的重量的比值,叫做该物质的比重。
②一种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逐年增长。
补充:中国在有些书籍中,把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重量也译成比重。它大体也能指示物体在水中的沉或浮,通称它为单位体积重量,可用符号ω表示。ω和s.g.有所不同。ω和密度ρ之间的关系为ω=ρg,式中g为该地的重力加速度。g 随地区和高度不同而变化,所以ω也随着变化。
地质
地质上矿物的重量与4℃时相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比,称为矿物的比重。矿物的化学成分中若含有原子量大的元素或者矿物的内部结构中原子或离子堆积比较紧密则比重较大;反之比重较小。大多数矿物比重介于2.5-4之间;一些重金属矿物常在5-8之间;极少数矿物(如铂族矿物)可达到23.
石油
比重是指美国石油学会比重或API重力,是比较液体石油与水熟轻熟重的量度数据。如果液体石油的API重力大于10时,它比水轻并漂浮在水上,如果低于10,它是较重。因此,API比重可视为液体石油和水的密度的相对密度。它亦可用于比较不同液体石油的相对密度。例如,如果一种液体石油浮于另一种石油之上,表示其密度较低,其具较高API。
2、缩分粒度要求:对所缩分样品的粒度,比二分器格槽小2-3倍即可。
3、二分器使用过程要求:在使用时,用料铲将物料不断进行横向移动,均匀的倒入进料口内,密封型二分器因无法看到料斗,要根据经验估计容量大小,不要让接料斗溢出。
4、每次缩分工作完成后,用毛刷彻底清除干净,防止料样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