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用越贵、越卖越贵的新能源车,销量为何也是越来越高?
依据乘联会公布的销量数据信息,3月份小汽车销量排名榜前五名车型之中就会有三款是新能源汽车,她们分别是宏光MINI、特斯拉汽车Model 3及其byd秦。而这三个车系的销量对比以往同时期都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反过来的是,像轩逸、大众朗逸、雷凌的传统汽油车,都出现了同比下滑。而新能源汽车这里,近期的涨价潮主要还是遭受电池原材料涨价影响的,在今年的第一季度,锂电池电芯成本从去年的105美金/kwh飙涨到160美金/kwh。这就意味着一辆配备9.2kWh聚合物锂电池的宏光MINI EV,出厂价保守估计也要增涨个500美金。而电池电量越大的车系,成本费上涨的力度也越大,这种上涨的电池成本,最终也毫无疑问会转嫁顾客。
但是专家认为,虽然纯电车早已经历了一次涨价潮,将来电动车的价格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增涨。斯洛伐克电动车锂电池生产商InoBat的老总Andy Palmer表示:电池行业的利润已经非常甚少了,原材料上涨后成本费迫不得已转嫁汽车企业。就目前的情况看来,电动车的价格还未到巅峰,终端设备市场价依然存在上涨的室内空间。因此对于目前已选购纯电车的用户来说,她们最少短时间不需要担心油价上调所带来的养车费用焦虑情绪,也不需要担心猝不及防的汽车价格增涨导致购车成本升高。最少现在来看,早已买了纯电车的消费者是稳赚的。也正是这一环境要素促使消费理念的改变,迫使大量车主3月份挑选选购纯电车。
出行环境的慢慢提升:过去选购纯电车,很多人都会担忧充电的难题,乃至有这样一个见解:家里没标准装充电桩的,最好别买纯电车。但是随着纯电车有关基本建设的健全,就算家里没有汽车充电桩,纯电车充电的感受,也不至于大伙儿想象中的那么不堪入目。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言人罗俊杰在2022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状况发布会上表明,在2022年一季度,全国各地总计完工各种汽车充电桩49.2万部,同比增加3.6倍,在其中公共性桩有8.5万部,个人桩40.7万部。由此可见国内基本充电桩建设已经迅速地合理布局,将来纯电车充电只会越来越便捷。而除了汽车充电桩之外,一种的全新补能方法——换电,还在密锣紧鼓地布置中。4月18日,赣锋锂业集团旗下的EVOGO换电服务项目在厦门全面启动,第一批可能运行4座快换站,预测到今年底将会在厦门市进行30座快换站的基本建设。依据国家工信部公布的信息,今年一季度中国建成的汽车充电站有154座,同比增加1.6倍。将来,换电或许会变成纯电车填补能源的一种常用形式。
今年新能源车为什么越来越贵?
1.成本上升。相信细心的人已经发现,今年很多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价格都已经相继往上调整涨幅大小不同,综合平均来看,每款车型的涨幅大约在5000到1万元之间。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进入2022年以来,很多行业的物价都已经开始上涨,也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在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人工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这就会导致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有一定的涨幅。
2.过了补贴阶段。
另外导致大家感觉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目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已经开始逐步取消,而且新能源汽车也已经过了最开始的推广阶段,很多车商也不再会为消费者进行一些优惠政策。
在这种形式的引导下,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优惠政策会越来越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跟之前相比就会有一个明显的涨幅。
目前值得购买新能源汽车。虽然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是就目前现阶段而言,新能源汽车依然非常值得购买。主要的原因就是新能源用车成本低,1公里的电费大约在6分钱左右,想一想往常加一次油的费用,新能源汽车身上可以行驶3~4个月时间。
因此从用车成本的角度来思考,新能源汽车还是非常值得入手的,当然也有很多人会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问题,但是目前很多厂家都提供电池终身质保服务,也就是说只要电池有任何问题或者寿命缩减都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补贴更换电池,这对消费者来讲是非常好的一个政策。
同时新能源汽车在某些方面还有着燃油车无法可比的优越性,比如有些人闻不了汽车汽油燃烧的味道,那么选择新能源汽车就是首选。
新能源汽车产生的汽车尾气几乎为0,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注定会是众多人买车的首选也是我们保护环境的最佳之选。
因为现在新能源车的配置越来越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价格也会越来越贵。而且我个人在同价位的油车和电动车之间,会选择购买电动车。
目前车辆制作的技术越来越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市面上所售卖的车辆类型越来越多。就比如说目前销量比较好的新能源车,一直都比较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与支持。
一、新能源车越来越贵的原因。
新能源车之所以越来越贵,其实原因真的特别简单。主要是因为新能源车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让新能源车的配置越来越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车的价格也会越来越贵。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消费者对新能源车还是比较支持的。毕竟新能源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是比较环保的。而且使用的成本也会比较低。
二、同价位的油车和电动车,我会选择购买电动车。
之所以会做出这种选择,主要是因为目前汽油的价格一直都拥有上涨的趋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购买油车,可能会让自己驾驶车辆的成本进行增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愿意选择购买电动车。不仅在驾驶的过程中会比较环保,而且在驾驶的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也是比较低的。并且电动车的续航能力也非常不错。
三、我个人比较喜欢新能源车。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进行上市,也让我感受到了新能源车的优点。与此同时也让我觉得新能源车在驾驶的过程中,可以给驾驶员带来比较不错的驾驶感。最主要的是新能源车的外观和内饰都是比较精致的,同时也拥有比较智能化的中控系统。所以综合起来,我个人是非常喜欢新能源车。并且也准备购买一台属于自己的新能源车。
新能源汽车要贵的原因是:
1.新能源汽车中的动力电池成本比较高。
2.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含量先进,造价成本也比较高。
3.生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的企业比较少,产能不足,销量少。
4.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比较先进。
拓展资料: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2016年9月8日,财政部曝光了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等5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意图骗补国家财政补贴超10亿元,个别企业已被取消整车生产资质。
百度百科_新能源汽车
今年1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34.3万辆,同比增长129.2%,而整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为207.9万辆,同比下降5.0%。在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1月份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形成巨大反差,新能源车向上、传统车向下趋势既定。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16.6%,较2021年1月6.8%的渗透率提升10个百分点。要知道,这些销量数据是在大多数新能源车型涨价之后完成的。
海口新能源暨智能网联车展现场而涨价原因是补贴再次退坡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事实上,进入2022年,新能源车补贴在2021年基础上再退坡30%,即续航里程在300-400km(含300km)的纯电动乘用车补贴下降至9100元,补贴减少3900元;400km以上(含400km)的纯电动乘用车补贴下降至1.26万元,补贴减少5400元;插电混动车型补贴则下降至4800元,补贴减少2040元。如果以官方指导价为8.48万元的欧拉黑猫来举例,该车NEDC综合续航里程为405km,对应上一年补贴是减少5400元,光是补贴这一项,买车成本就增加了6.4%。
据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12月份至今,至少有近20家车企宣布新能源车型涨价,涨价幅度在数千元至数万元区间。就在2021年12月31日,特斯拉中国率先官宣涨价,旗下Model 3以及Model Y两款车型后驱版较此前售价上调1万至2.11万。
截至目前,涨幅最大的车型非哪吒U Pro莫属,该车上调1.3万元,涨幅达到10.59%;而涨幅最小的是上汽飞凡的两款车型ER6和MARVEL R,价格分别上调了1000元和2000元,整体涨幅不到1%。
小鹏尽管设定了1月10日前交定金仍能享受之前的优惠政策的过渡期,但随后P7全系上涨4300元-5900元不等。一汽-大众ID.系列两款车型则是全系上涨5400元;极氪001车型全系上涨8000元;比亚迪秦、汉等王朝系列车型以及海豚等也有1000元-7000元不等的涨幅。
除补贴退坡之外,原材料价格上涨也是此轮新能源车型涨价重要因素之一。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统计数据显示,在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两年时间内,电池级钴、硫酸镍、碳酸锂的价格分别上涨了119%、55%和569%,从2021年年初开始,电池级碳酸锂平均每个月的涨幅约为2.2万元/吨,涨幅最快的一个月是去年12月,达到了7.1万元/吨。
需要强调的是,在三元材料电池中,含锂、钴、镍等金属元素的正极材料成本占据了电池材料成本的近50%,电池成本的上涨也就直接导致了新能源车成本的上涨。
此外,受疫情影响,主机厂与供应商之间的供货合同一度由长期变成了短期,大批订单变成了小批量订单,在需求量逐步增长,供应量上不去的情况下,导致了供应端和需求端的不平衡,短期内供应商供不了货,主机厂没车交付。特斯拉CEO马斯克就曾表示,动力电池影响到了特斯拉的交付节奏。
尽管上述两个主要原因导致新能源车型上涨,但在乘联会看来,价格上涨不会严重影响整体市场需求,对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550万辆左右,实现70%左右高增长有信心。
当然,这个有信心是有前提的。
由于2022年补贴技术指标不变,电池与整车集成技术在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有望提升电池能量密度、降低百公里电耗等技术指标获得更好的补贴支持。同时,这些因素也都可以提升新能源车型积分,而积分是可以进行交易的,这也从侧面减轻了部分企业的负担。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其规模效应已经显现,头部企业的单车规模不断提升成本下降。据特斯拉等公布的财报显示,其单车毛利能达到30%,体现出较强的抗成本风险能力。
此外,动力电池的成本压力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进行化解,主机厂通过提升电池性能、多元化选择供应商、将供应商开发纳入企业内部交易环节等措施改善成本压力。目前超预期发展的特斯拉4680电池有很大的成本下降空间。电池行业的投资力度较大,短期的盈利远不如绑定车企的稳定供货更重要。
另一方面,传统燃油车的定价体系受消费品高税收影响,而新能源车没有消费税等税收压力,反而有更多的新能源积分,因此高端新能源车的潜在利润较大。同时,售价在30万元以上的车型没有补贴,这就以为这高端车型没有涨价不涨价这一说。
举个例子,比亚迪、广汽埃安等车型的电池容量和高端车差距不大,但价格差异较大,体现出这些车型的性价比较高,但由于消费者的需求差异,高端新能源车型相对A级自主车型的市场表现缺更好,因此高端的价格压力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主流A0级电动车的竞争十分激烈,成本压力巨大,但仍保持价格稳定,也让新能源车的较高增长有很好的基础。
在造车新势力中,小鹏、理想、哪吒、蔚来、零跑销量排名前五,同比和环比表现总体较好,尤其是小鹏、理想、哪吒,交付量都过万辆,零跑作为第二梯队,交付量也达到8085辆,这四大品牌同比增速都超过了100%,增幅最高的是哪吒汽车,达到401.5%。
在传统车企中,比亚迪1月销量达到92788辆,同比增长358.4%,,成为在新能源车市场当之无愧的头部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轿车销量前五名的车型中,比亚迪秦、汉、海豚占了三席,即便是加入燃油车,秦也能排到前五;在新能源SUV销量前五名中,比亚迪也占了三席,分别是宋、唐、元,其中宋单车销量超过2万辆,足以证明“家人们”对于这款车型的认可度。
写在最后:尽管部分新能源车型涨价,也是在一定范围内,对于售价在30万元以上,以及像销量担当—五菱宏光MINI EV这种享受不到补贴政策车型的潜在消费者来说,涨价并不会造成影响。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车包括智能化水平在内的产品力有了大幅提升,尤其是自主品牌车型竞争力大幅提升(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31.4%;豪华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10.2%;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2.5%)受到消费者的认可,才拉动了消费端的需求。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只要对购买新能源车有需求,今年就得抓紧时间“上车”了,虽说补贴相对去年要少,但起码还有,到了明年补贴一取消,这优惠政策可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