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加强晋煤外运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由北向南依次是哪个?
山西加强晋煤外运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由北向南依次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大秦线:
大秦铁路自山西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岛市,纵贯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全长653千米,是中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之一。大秦铁路是中国新建的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1992年底全线通车,2002年运量达到一亿吨设计能力。
为最大限度发挥大秦铁路作用,有效缓解煤炭运输紧张状况,自2004年起,铁道部对大秦铁路实施持续扩能技术改造,大量开行一万吨和两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全线运量逐年大幅度提高,2008年运量突破3.4亿吨,成为世界上年运量最大的铁路线。
神皇线:
神黄铁路自陕西省神木神东煤田大柳塔东至河北省黄骅市的黄骅港,全长815千米,是中国“西煤东运”的第二大通道。由神朔铁路和朔黄铁路所组成。全线地形复杂,桥隧相连,桥,隧、涵占线路总长的30%,神朔铁路自陕西神木县大柳塔镇至山西朔州市,正线全长266公里;朔黄铁路西起山西省神池县,东至河北省黄骅市。
神朔铁路从1996年7月1日开通,2002年11月1日全长588公里的朔黄铁路已正式全线通车。神黄铁路是I级干线,双电气化。全线共有桥梁356座(总长74257m),隧道129座(总长94023m)。输送能力为6800万吨/年,远期可达1亿吨/年。
焦日线:
焦日铁路由新月铁路和新菏兖日铁路组成:
新月铁路(新乡——博爱县月山站)位于河南省西北部,起自新乡站,东连京广线和新菏线,向西经新乡西、获嘉、修武、焦作,至博爱县境内的月山车站,最后与太焦线、焦柳线和侯月线连接。全长79.817公里,沿途经11个车站。重点控制工程为月山枢纽改造工程。
新月线、新菏线,贯通东西,是山西、豫北能源基地连接华东沿海工业区的主要通道。连接太(原)焦(作)、侯(马)月(山)和焦(作)柳(州)三线,是晋煤南运、西煤东运的重要通道之一。
新菏兖日铁路由新兖铁路和兖日铁路组成:第一段,新兖铁路西起河南新乡,东至山东兖州,全长305.303公里,其中在山东境内的长度为190.679公里。第二段,兖日铁路起于京沪铁路的兖州站,向东沿蒙山和沂山所夹山谷到临沂,与胶新铁路交汇,终于日照站。由于此前日照设市前,车站设在石臼所。
我国煤炭资源多集中在山西、陕西及内蒙古西部,而用煤“大户”则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对我国经济发展尤其重要。虽然近年我国交通运输建设速度加快,但赶不上需求增长,煤炭运输仍是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之一。目前,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主要集中在两条通道,即大秦线(山西大同-河北秦皇岛港)和朔黄线(山西神池-河北黄骅港)。据了解,朔黄线终端黄骅港吃水较浅,仅能容纳3万吨级轮船,且港口航道上淤泥侵扰严重,进一步扩能存在困难。另一条通道大秦线今年经过扩能改造之后,运力将增至2亿吨,然而与之相连的秦皇岛港装运能力已达1.5亿吨,进一步扩展接卸能力的空间有限。按照规划,未来大秦铁路运输能力将增至4亿吨,秦皇岛港将难承其重。 基于此,我国着手开辟第三条“北煤南运”大通道。据了解,目前迁曹铁路征地拆迁协议签订工作已经结束,工程建设将于近期全面展开,预计明年6月底前全线运营。迁曹铁路从中国煤炭运输专线-大秦铁路迁安接轨,实现曹妃甸港、京唐港两大港口与大秦、京秦、京山(北京至山海关)等国家铁路干线的连接,成为港口连接内陆的纽带。该段铁路全长大约200公里,全线位于河北省境内,是北煤南运的重要工程。迁曹铁路建成后将为大秦线煤炭运输提供一条便捷的出海通路,充分发挥大秦线运煤大通道作用,该项目的建设可为大秦线远期实现4亿吨运量提供有力的疏运保证。 与时同时,曹妃甸港煤炭码头也在紧张建设之中,第一期工程按5000万吨能力建设,争取到2007年年底前建成投产,并抓紧实施二期工程,尽快形成1亿吨能力。到2010年,我国第三条“北煤南运”通道将达到2亿吨运输能力。(完)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8/02/content_3298853.htm 北煤南运 coal transport from north area to south area 中国北方地区生产的煤炭向南方,主要是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运输,是中国煤炭运输长期存在的主流向。中国煤炭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不平衡,华北地区是煤炭主要产区,煤炭生产大于消费,是煤炭输出区。华东和华南地区煤炭消费大于生产,是煤炭输入区。这种煤炭产消分布格局决定了华北地区,特别是山西、陕西北部和内蒙西部煤炭,向华东和华南地区,主要是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运输。 北煤南运运量大、运距长,主要采用铁路、海运和内河水路运输。京沪、京九、京广、焦枝等铁路、沿海、长江和京杭运河水路运输线都是北煤南运的主要线路。 西煤东运 coal transport from west area to east area 中国西部地区煤炭向东部沿海地区运送。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是煤炭生产基地,产量大,外运量多,2000年经铁路和公路向东部地区运输约2.5亿多吨。“三西”煤炭东运主要由铁路运输,并且集中在北、中、南三大运输通道上。 北通道有大秦、丰沙大、京原三条铁路,约承担西煤东运总运量的55%,除供应京、津、冀地区外,大部分在秦皇岛港运海运,并有一定数量运往东北地区。新建的神木-黄骅铁路也是西煤东运的主要线路,煤炭在黄骅港转海运。 中通道有石太铁路,约承担西煤东运总运量的25%,大部分经石德铁路转青岛港海运。 南通道有太焦、邯长、侯月和南同蒲铁路,约承担西煤东运总运量的20%,经新菏兖日铁路从日照港转海运。
“八纵”通道为: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
“八横”通道为: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
提出背景: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20日举行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16—2025年,我国将构筑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
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司长费志荣在会上表示,“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是在原规划“四纵四横”主骨架基础上,增加客流支撑、标准适宜、发展需要的高速铁路。
扩展资料:
《规划》的主要方案
规划方案包括三个部分:
(一)高速铁路网。在原规划“四纵四横”主骨架基础上,增加客流支撑、标准适宜、发展需要的高速铁路,同时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形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
(二)普速铁路网。重点围绕扩大中西部路网覆盖,完善东部网络布局,提升既有路网质量,推进周边互联互通。
(三)综合交通枢纽。枢纽是铁路网的重要节点,为更好发挥铁路网整体效能,配套点线能力,本次规划修编按照“客内货外”的原则,进一步优化铁路客、货运枢纽布局,形成系统配套、一体便捷、站城融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客运换乘“零距离”、物流衔接“无缝化”、运输服务“一体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纵八横
人民网-构筑“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
完善“三西”煤炭外运铁路网络布局,缓解北煤外运的紧张状况,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董焰研究员曾参与北煤外运系统规划课题研究,本刊记者日前就煤运新通道规划研究的相关问题对他进行了专访。
“三西”煤炭主要外运通道现状
记者:作为北煤外运主要通道,“三西”煤炭外运通道的现状如何?
董焰:“三西”地区(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煤炭探明保有储量5501亿多吨,占全国煤炭探明保有储量的55%,是我国煤炭重要的产区和煤炭供应及出口基地。我国13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中,晋北、晋中、晋东、神东、陕北、黄陇和宁东等7个在“三西”地区。“三西”地区是我国煤炭的主要调出区,所生产的煤炭除了本地区消费外,约有2/3供应各个缺煤省(区、市),预计2007年“三西”煤炭调出量约8亿吨。“三西”煤炭外运通道是我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最重要通道,由铁路、公路、海运、内河等几种运输方式共同组成:铁路运输由北、中、南三大通路组成;海运下水主要港口为秦皇岛、唐山、天津、黄骅、青岛、日照、连云港等港口,接卸港主要为华东、中南沿海各港口;长江、徐州—南京大运河也承担了相当数量的煤炭下水运输任务。
铁路煤炭外运通道现状。目前根据“三西”煤炭生产和消费由西向东、从北至南的流向,已形成了由大秦铁路、丰沙大铁路、京原铁路、集通铁路、朔黄铁路、石太铁路、邯长铁路、太焦铁路、侯月铁路、陇海铁路、西康铁路、宁西铁路等12条干线煤炭外运通道。通常,根据这些铁路通道的地理位置、煤炭来源和去向,将其分为“三西”煤炭外运北、中、南三大通路:北通路由大秦铁路、丰沙大铁路、京原铁路、集通铁路、神朔黄铁路组成;中通路由石太铁路和邯长铁路组成;南通路由太焦铁路、侯月铁路、陇海铁路、西康铁路和宁西铁路组成。2006年“三西”煤炭铁路外运量为68200万吨,其中:北通路外运42700万吨,占铁路外运总量的62.61%;中通路外运6500万吨,占9.53%;南通路外运19000万吨,占27.86%。
“三西”煤运北通路以动力煤为主,主要运输晋北、陕北和神东煤炭生产基地至京津冀、华北、华东地区以及至秦皇岛、唐山、天津、黄骅等港口的煤炭,是“三西”煤炭外运的主要通路。中通路以焦煤和无烟煤为主,主要运输晋东、晋中煤炭生产基地至华东、中南地区以及至青岛港的煤炭。南通路以焦煤、肥煤和无烟煤为主,主要运输陕北、晋中、神东、黄陇和宁东煤炭生产基地至中南、华东地区以及至日照、连云港等港口的煤炭。
“三西”煤炭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供应地,北路是其外运最主要的通道。与此相应,北方沿海煤炭下水港装船能力也高度集中在与北路通道配套的秦皇岛、天津、唐山、黄骅等4个港口,2006年4港完成煤炭吞吐量34361.67万吨,占北方港口煤炭吞吐量的83.44%。估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北路通道的煤炭下水港将继续承担更多的煤炭下水量,北路外运通道仍然是“三西”煤炭基地煤炭外运的主通道。
记者:“三西”煤运通道还存在哪些问题?
董焰:“三西”煤炭铁路外运系统总体上主要存在各通路总体能力严重不足、通道总体布局不够合理、前后方集疏系统不配套、管理体制制约运力配置、无力顾及客运和“白货”、运用车辆严重不足等六个方面的问题。目前来看,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随着煤炭开发重点从山西省逐渐向内蒙西部和陕西省转移,承担两省区煤炭外运的主要通路,包括京包、大准、陇海三线能力长期紧张。虽然在西康线、宁西线建成后,陕西省的外运通路能力紧张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目前两线均为单线,还无法完全适应东部地区煤炭需求的大幅度增长。
二是中通路石太线能力长期不足的矛盾不断加剧。由于北通路、南通路分别有大秦、朔黄及侯月、太焦两大煤运通道,而中通路长期没有建设新的煤运线路,既有的邯长线标准较低,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石太线还要大量承担大量的非煤和旅客运输,有相当大一部分煤运只能通过北通路和南通路进行分流,增加了运输成本。
北煤外运新通道建设的必要性
记者:您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出应尽快开展煤运新通道的规划与建设,煤运新通道建设的必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董焰:首先,从铁路煤运运力配置来看。根据研究预测,2010年我国全国煤炭产量约27亿吨,全国煤炭陆上运输量21.74亿吨,产运比为80.50%,其中铁路运输量18.36亿吨,公路运输量3.38亿吨。晋陕蒙宁地区煤炭调出量预计为9.75亿吨,北方沿海港口煤炭一次下水量5.21亿吨,其中秦皇岛等7个主要港口就占到了5.05亿吨。相应地,铁路煤运通道的运力也必须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才能满足铁水联运的需要。
如何增加运力?单靠既有铁路扩能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开辟新通道。就北通路来看,2006年,北通路中大秦线外运煤炭25400万吨,占北通路总外运量的59.48%;丰沙大线外运4200万吨,占9.84%;京原线外运1300万吨,占3.04%;集通线外运600万吨,占1.41%;朔黄线外运11200万吨,占26.23%。其中,大秦线与丰沙大线共用一套集煤系统,由于煤炭生产基地资源和生产能力限制,大秦线达到2亿吨以上时,将挤占丰沙大煤炭外运量,实际煤炭总外运量增长并不多。京原线复线或电气化改造技术上十分困难,经济上代价过高,且其外运煤炭主要来自轩岗和西山矿区,此二矿区经过多年的开采,剩余的储量无法满足大规模增产的需要。同时,西山矿区也是石太线和侯月线外运煤炭的供应地,如京原线扩能,大规模增加煤炭外运量,将势必影响大秦、丰沙大、石太和侯月等线煤炭的集运。集通线外运的煤炭主要依靠大包线,而大包线又是大秦线与丰沙大线的煤炭集运线。在大秦线不断扩能,丰沙大线外运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大包线集运的煤炭根本无法保证集通线的供应。另一方面,随着东北地区煤炭资源渐趋枯竭,吉林和辽宁等地的煤炭供应除依靠蒙东的褐煤外,还将主要依靠集通线和沈山线运输“三西”的煤炭。集通线和沈山线运输的煤炭应主要保证东北地区的供应,而不应再转运至南方沿海地区。因而,集通线能力扩得再大也不能解决北煤南运的问题。因此,设想北通路将来外运煤炭达到8亿吨,是不切合实际的。
其次,大秦铁路扩能存在的问题。作为一条设计能力为1亿吨的煤运专线,大秦铁路近年来通过扩能改造,年年创造新纪录:2004年运量突破1.5亿吨,2005年突破2亿吨,2006年则突破2.5亿吨,为有效缓解中国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大秦铁路日均开行1万吨重载列车达34.6列,每日开行2万吨重载列车15列。
扩能2亿吨以上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能力问题。北京交通大学胡思继教授研究认为:当大秦铁路运能达到3亿吨以上,必须减少维修天窗时间;当运能达到3.7亿吨以上时,必须将列车追踪时间降低到15分钟以下,列车运行时速至少提高到80公里。在重载条件下,还要提高列车时速,经济上是不划算的,世界上也是从未有的。二是煤炭资源问题。大秦铁路外运的煤炭主要来源于大同矿区和平朔矿区。大同和平朔的煤炭资源经过多年开采,目前储量已十分有限,仅能维持现有生产水平,大秦铁路煤炭来源重心不得不向西转移到准格尔、东胜一带,大秦线现有的煤炭集运系统已完全不能适应,必须进行大规模改扩建。三是煤炭集运问题。大秦线与丰沙大线共用一套煤炭集运系统,由于煤炭生产基地资源和生产能力限制,大秦线达到2亿吨以上时,将挤占丰沙大煤炭外运量,实际煤炭总外运量增长并不多。同时还有集运线路的问题。四是煤炭疏运问题。目前天津港下水煤炭主要靠丰沙大线供给,由于大秦线挤占了丰沙大线的煤炭外运量,大秦线目前不得不从北京枢纽内向京山线分流煤炭,增加了北京枢纽的压力。如果大秦线煤炭运量达到3亿吨以上时,北京枢纽能力不足,将导致天津港下水煤炭量将受到影响。五是煤炭运输风险问题。目前,大秦铁路煤炭运力占“三西”煤炭外运铁路煤运总运力的37.24%。从煤炭运力布局上看,这既不安全,也不合理。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且不说大秦铁路完成4亿吨煤炭运量从技术上是否靠得住,单从战略上考虑就存在很大风险。正如谚语“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所说的,我们不能把涉及我国经济命脉的“宝”都压在大秦铁路上,而应当多有几条能力有调节余地的煤运大通道。
第三,促进铁路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神华集团筹资修建的朔黄铁路是拓宽筹资渠道、鼓励多方建路的一个成功典范。在近年来煤炭运输紧张的状况下,朔黄铁路起到了缓解运力紧张的重要作用。不难想象,如果没有朔黄铁路,煤炭运输将会陷入何种困难的境地。2006年,朔黄铁路煤炭运量已占“三西”煤炭外运铁路煤炭总运量的16.42%,且运力还有提升空间。在2004年煤炭市场价格一路飚升的情况下,朔黄铁路起到了平抑煤炭价格的重要作用。2006年,朔黄铁路公司外运煤交重突破1.11亿吨,连续六年实现了外运煤交重千万吨级的快速增长。虽然朔黄铁路在运力调配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恰是由于目前铁路管理错位造成的。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未来近20年间,铁路的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而铁路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尤为突出。最近,铁道部也在积极谋划拓宽融资渠道。目前有多家国有企业和民间资本愿意为新的煤运通道提供资金,何乐而不为?鼓励其他资本进入铁路行业并修建新的煤运通道,有利于缓解煤炭运力紧张的状况,也有利于我国铁路的发展。煤运新通道的建设,可为铁路发挥社会积极性、吸引社会资金开辟一条新路子。新通道多家合资建设、运营的方式,将为铁道部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筹措建设资金、引入现代化管理等积累经验。
北煤外运系统新通道建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记者:课题组对煤运铁路新通道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怎样的设想?新通道能带来哪些经济和社会效益呢?
董焰:对于北煤外运铁路新通道,神华集团、大唐国际和国投公司等均提出了不同的方案设想,有代表性的为以神华集团为代表的北线方案和以大唐国际为代表的南线方案。结合南北两线方案的优缺点,从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布局、铁路网和港口布局以及未来我国发展战略考虑,课题组对煤运新通道的规划建设提出了建议。新通道线路走向近期从包神线巴图塔经天成、兴和至张家口、密云水库北侧,在遵化跨大秦铁路和京秦铁路,在唐山跨京山铁路后分为两条线,一条向南至曹妃甸港,一条向南至京唐港。远期铁路西端延至银川,宁东煤田。初期建设里程约800多公里,总投资300亿元左右,平均每正线公里造价为3750万元左右。
煤运新通道的建设将具有很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降低运费的效益。目前我国铁路运输能力持续紧张,一方面导致运力“寻租现象”,增加了中间费用;另一方面,迫使大量煤炭转移到公路。这种不合理的运输方式,不仅增加了用户的成本,也无效耗费了社会资源。煤运新通道的建设将减少铁路运力“寻租现象”和公路运煤现象,降低社会运输成本,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有关研究测算表明,新通道建成后,煤炭价格可下降20%~25%。
二是节省运输时间的效益。目前北方主要港口的重点计划内煤炭存在不同程度的压船现象,这既有煤炭价格因素,也有运力紧张的原因。煤运新通道的建设开通,在缓解煤炭运力紧张状况的同时,减少煤炭运输过程中的中间环节,缩短煤炭运输时间,加快煤炭供应,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是煤炭运输安全的效益。为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煤炭的巨大需求,承担煤炭运输主要任务的铁路通道,如大秦铁路、朔黄铁路、丰沙大铁路、京原铁路等都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缺少能力弹性,也缺乏应付突发事件和灾害的余地。一旦某条运输通道出现情况,将给国民经济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煤运新通道的建设可大大增加煤炭运输的安全性。
四是改善环境的效益。铁路运输本身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了长距离煤炭调运的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是铁路运输。目前铁路运力紧张,难以及时、安全地保证煤炭运输供给。在此情况下,公路运输承担了大量本应由铁路承担的煤炭运输任务。据初步统计,2006年约有3.5亿吨煤炭是通过公路调运的。公路运输煤炭一方面是以汽油换取煤炭,另一方面也对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产生了更大的污染。煤运新通道的建设将改善煤炭运输结构,产生巨大的环保效益。
记者:除了这些直接的经济、社会效益之外,煤运铁路新通道还能带来哪些间接效益?
董焰:煤运新通道的建设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产生较大的间接效益,其影响较上述效益更为深远。
首先,铁路是我国目前惟一政企不分的部门,目前的管理和投融资体制难以适应《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要求,煤运新通道的建设将在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方面有所创新,从而推动铁路行业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铁路乃至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
其次,铁路是基础产业,煤炭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主要能源,煤炭运输通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是重中之重,其建设导致的关联效应和示范效应十分明显。据初步测算,以目前煤炭运输情况为基础,煤运新通道的建设可以使东南沿海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和广东每年节省社会经济成本3000亿~4000亿元,如果其他配套的资金、原材料、劳动力、市场需求等生产要素充足,将拉动该地区GDP每年上涨1~1.5个百分点。
第三,由于当前运力紧张,铁路运输向煤炭重点倾斜,这是以牺牲“白货”运输的发展为代价的。修建煤运新通道,不仅可以缓解大秦线的运输压力,还可通过海运来缓解陇海、京沪、京九、京广和焦柳等铁路的煤炭运输压力,使铁路可以集中精力提高集装箱和“白货”运力,既有利于优化铁路运力布局,还可使铁路因运输高附加值货物,而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第四,公路在省内短距离集散煤炭是难免的、也是合理的。但近年我国用汽车跨省长距离运输煤炭,实属铁路运输能力不足的无奈之举。2005年,铁路煤炭外运能力有较大增长,加之公路严抓超载,汽车跨省调动煤炭的现象有所好转。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不合理运输状况,必须使铁路煤炭外运能力紧张局面彻底缓解。煤运新通道建成后,保证了我国煤炭市场的正常供应,将有利于杜绝公路跨省市大批量运输煤炭的不合理状况,提高我国道路运输的安全性。
煤炭运输需求在相当长时期内将持续快速增长,因此修建煤炭运输新通道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紧迫的。为尽早缓解煤炭运输紧张状况,建议加快煤运新通道的建设方案研究,争取尽早开工建设,“十一五”期间形成能力。
你需要的问题应该很全了. 新闻上的.
煤运南通道——由自太原经石家庄、德州、济南(长治经邯郸、济南)至青岛(即太原至青岛),以及自侯马经新乡、菏泽、兖州至日照港两条通路组成,是“三西”煤炭外运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原至青岛通道——由石太、石德、胶济线以及邯长、邯济线构成,今后将进一步提高铁路线路质量,进行线路电气化改造。侯马至日照通道,由侯月、新月、新菏、荷兖和兖日线构成。
第二亚欧大陆桥通道——自连云港经徐州、郑州、西安、宝鸡、兰州、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全长4120千米,横贯我国东、中、西部,是东西部联系的最重要纽带。该通道由陇海、兰新和北疆铁路构成。
宁西通道——自西安经南阳、潢川、合肥至南京(启东),连接我国东、中、西部,全长1558千米,由西安至南京、南京至启东铁路构成,是我国未来铁路东西运输的重要通道。
沿江通道——自重庆经武汉、九江、芜湖至南京(上海),全长1893千米。由现有的宁芜、芜铜、武九铁路,在建的长荆、达万铁路和规划建设的铜九、万枝(宜)等铁路构成,模跨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区,贯穿我国东中西部。
沪昆(成)通道——自上海经杭州、株洲、怀化至贵阳、昆明(至重庆、成都),全长2653千米,由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达成线和在建的渝怀线,规划的遂渝线构成,是华东、中南、西南客货运输的重要通道。
东西向的: 滨洲线 京包线 陇海线 兰新线 沪杭线 浙赣线 湘黔线 贵昆线
只是主线,其他次要路线就多了去,尤其是东南和北方
1、三横五纵南北向的铁路线主要包括: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东西向的铁路线主要包括: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2、八横八纵
谓铁路大通道是指连接区域中心或大城市间的能力强大的铁路线路,是由一条或多条功能相近的主要铁路干线构成的有机集合,是铁路运输网乃至整个综合运输网的主骨架,其基本特征:一个是运输强度大,二是运输里程较长,三是汇集和辐射范围广。
(1)“八横”铁路通道
1、第二亚欧大陆桥通道——全长4120千米(自连云港经徐州、郑州、西安、宝鸡、兰州、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横贯我国东、中、西部,是东西部联系的最重要纽带。该通道由陇海、兰新和北疆铁路构成。
国外段情况: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西止荷兰的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全长10800千米。
注:第一亚欧大陆桥是日本完成的,也称西伯利亚大陆桥。从俄罗斯东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为起点通向欧洲各国最后到荷兰鹿特丹港
2、京兰通道——全长3943千米(自北京经大同、包头、呼和浩特、兰州、西宁至拉萨),是我国横贯东西的重要通道,其东段还是晋煤外运的重要线路。该通道由丰沙、京包、包兰、兰青、青藏铁路构成。
3、沪昆(成)通道——全长2653千米(自上海经杭州、株洲、怀化至贵阳、昆明(至重庆、成都)),由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达成线和在建的渝怀线,规划的遂渝线构成,是华东、中南、西南客货运输的重要通道。
4、沿江通道——全长1893千米(自重庆经武汉、九江、芜湖至南京(上海))。由现有的宁芜、芜铜、武九铁路,在建的长荆、达万铁路和规划建设的铜九、万枝(宜)等铁路构成,模跨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区,贯穿我国东中西部。
5、西南出海通道——全长1770千米(自昆明经南宁至湛江),是我国西南内陆各省出海的快捷通道。该通道由南昆、黎南和黎湛铁路构成。
6、宁西通道——全长1558千米(自西安经南阳、潢川、合肥至南京(启东)),连接我国东、中、西部,由西安至南京、南京至启东铁路构成,是我国未来铁路东西运输的重要通道。注:宁,就是指南京
煤运北通道——全长1512千米(由两条功能单一、运能强大、设施先进的运煤专用铁路构成——大秦铁路(大同——秦皇岛,658千米)和神黄铁路(神木、府谷——黄骅港,854千米),是“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煤炭外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煤运南通道——由太原至青岛和侯马至日照两条线路组成。太原至青岛:经石家庄、德州、济南(长治经邯郸、济南)到达青岛,由石太、石德、胶济线以及邯长、邯济线构成;侯马至日照:经新乡、菏泽、兖州到达日照,由侯月、新月、新菏、荷兖和兖日线构成。这条线路是“三西”煤炭外运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暂时没有找到关于里程的确切资料,还待进一步整理!
(2)“八纵”铁路通道
1、东部沿海通道——全长4019千米(自沈阳经大连、烟台、胶州、新沂、长兴、杭州、宁波、温州、福州、厦门、广州至湛江)。本通道将沟通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家社会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该通道由现有的沈大、蓝烟、宣杭线、杭长段、萧甬、鹰厦线、厦门至漳平段、梅坎、广梅汕、三茂、黎湛线,在建的新长铁路,以及规划建设的烟大轮渡,胶州至新沂铁路和宁温、温福、福厦铁路等构成。
2、大湛通道——全长3108千米(位于我国中西部的结合部,自大同经太原(北同蒲)、洛阳、襄樊、石门、益阳、永州、柳州、黎塘、湛江至海口)。由此同蒲、太焦、焦柳、石长、湘桂、黎湛和益阳至永州铁路、粤海通道构成,是我国“三西”煤炭南运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我国内地通向南部港口城市的主要出海通道。
分布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