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能吸收多少太阳能?
太阳能到达地球大气层上界,大约是每平方米的功率为1367W,目前光伏组件效率最高的产品约为21%,也就是说一平方米最大能产生的最大功率是210W,这中间的1157W能量哪去了。
1、有一半被大气层吸收和反射
地球上空有数千公里的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逸层,太阳约有30%的能量会反射到太空,约有19%的能量被云层和大气吸收,变成风雷雨电,到达地球表面的约占51%。也就是说,太阳能到达地球表面,每平方米的平均功率约为690W,组件的标准测试条件是每平方米辐照度为1000W,大部分地方的光照都达不到这个条件,当然也在少数地方,在某个特定的时刻辐照度可能超过1000W。
2、电池组件吸收可见光部分能量
太阳光的光谱知识:太阳光是由连续变化的不同波长的光混合而成,包含了各种波长的光:红外线、红、橙、黄、绿、蓝、靛、紫、紫外线等,其中由红、橙、黄、绿、靛、蓝、紫是可见光,人眼可见。其中辐射能量最大的区域在可见光部分,占到大约48%,紫外光谱区的辐射能量占到约8%,红外光谱区的辐射能量占到约44%,在整个可见光谱中,最大能量在波长0.475μm 处,太阳能电池只能吸收部分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紫外光谱区不能进行能量变换,红外光谱区过长的长波只能转换为热量。
目前组件只能吸收约可见光部分的能量,如果都能吸收,最大效率可达48%左右,但没有哪一种技术的电池带宽能做到这么宽,当禁带宽度在1.0~1.6eV时 ,电池片的最大转换效率在44%以下,预测晶硅电池的极限效率是29%,2017年3月,日本化学制造公司开发出转化率为26.3%的晶硅太阳能电池。
3、组件封装损失
封装成组件后,由于组件面积大于电池总面积,约损失了2个百分点的全面积效率其次,由于光伏玻璃的透光吸收损失了0.5个百分点EVA胶膜透光吸收损失0.5个百分点第三,互联条/汇流引出条的电阻损失1个百分点。总共损失了约4个百分点。随着组件技术不断发展,现在推出多主栅电池组件,双玻无铝边框组件,MWT背接触无主栅电池组件,可以把组件封装损失降低到1%以下。
刘继茂
531新政出台的背景是因为财政补贴缺口持续扩大等问题的出现。但还有以下几点值得业内重视的一些问题也是导致531政策出台的原因:
1、盲目扩张导致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存在隐患;
产能盲目扩张市场出现恶性竞争导致价格降速较快,常规组件平均价格已由去年底的每瓦3元降至今年5月的2.5元,少数企业已经报价2元。光伏组件平均价格与去年底相比降幅已达约17%。相信受此次新政影响极少数报价应该有低于2元。
2、从第三批光伏领跑者基地招标上限价格衔接已经不再需要补贴。
从第三批普遍低于同类资源区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几乎实现了平价上网,每千瓦时平均下降0.24元,降幅约36%。既然可以平价上网为什么还要补贴?这属于常规思维不是吗?
3、分布式建设周期短扩张迅速。
原来普通地面电站一般4-5月建设时间,而分布式电站各地工商业居民家庭,涉及面广扩张迅速建设周期短。从装机容量来定夺降补时间在发达国家也是同样处理办法。
4、电量消纳问题;
如果各地不受管控一直在建电量不能够及时消纳,建设再不得到一定的约束,最终会和西北地区一样出现限电问题,如果发出电量不得到及时消纳再不受约束,最终可能导致的不仅仅是工商业要限电,如果连户用电站也开始每天10点就让断电,下午三四点钟再送上去发电那么收益哪来,贴补给的再高不让发电不是一样白扯吗?我们的电既然进入了电网就要服从电网管制这点应该都很清楚。好比北京车牌限号一个样。限号还天天堵车,如果再不限号岂不是每天都在堵在路上?
所以,531新政的出台是在光伏产业有着诸多问题的背景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出台的。
531光伏参考《受531新政影响山东某光伏企业无限期停工歇业 员工无需到公司上班》
“光伏发电目前是需要财政补贴的行业。实行光伏发电价格退坡,尽快降低补贴标准,是国家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明确的政策,市场早有预期。”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解释,此次降低电价的主要考虑是:
一是组件价格快速下降。今年以来,组件价格降速较快,常规组件平均价格已由去年底的每瓦3元降至今年5月的2.5元,少数企业已经报价2元。光伏组件平均价格与去年底相比降幅已达约17%。
二是与光伏领跑者基地招标上限价格衔接。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组织招标的10个应用领跑者基地中标价格,普遍低于同类资源区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平均下降0.24元,降幅约36%。该负责人介绍,“企业投标光伏领跑者基地,需要在2018年光伏标杆电价降低10%的基础上报价,相当于下降5.5—7.5分作为招标上限价格。由于领跑者基地技术先进,且项目建设边界条件规范,对土地税费、弃光率等均有严格规定,普通电站完全按照领跑者基地招标上限价格执行过于严格,所以此次降低5分。”
三是补贴缺口增长过快。“去年以来,分布式光伏发电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按照分布式光伏新增1000万千瓦测算,每年需要增加补贴约40亿元,补贴20年,总计需要补贴800亿元。分布式光伏发展速度过快,也存在不少风险,需要通过价格杠杆发挥适当调控作用。所以,这次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也相应下调5分。”该负责人介绍。
此外,光伏项目建设周期较短。普通光伏电站的建设周期一般为4至5个月,分布式光伏的建设周期更短。“从实践看,一年调整一次价格未能及时反映产业发展实际。德国实行固定补贴管理时,先是每年调整一次价格,后来组件成本下降较快,改为一个季度调整一次,再后来改为两个月调整一次。”该负责人说,“历次价格调整主要根据技术进步、成本下降情况进行,并没有固定调价周期。若留‘缓冲期’会带来‘抢装’问题,对产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来源:人民日报
未来三五十年内是非常看好的光伏产业。
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秘书长吕芳表示,“光伏发电在‘十四五’期间,至少要新增2.5亿千瓦,要达到累计装机5亿千瓦。这才能为2030年和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到35%和70%的高比例目标。”
这表明,分布式光伏作为国家大力扶持和推动的新能源代表,将是“十四五规划”可再生能源开发的主题增量,市场将会持续火爆。
而且,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应用范围广,场景多,成本快速降低,是未来最有可能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所以各国都在大力推广光伏屋顶电站。
发电国家的乡村里,现在建房子光伏电站都是标配了,我国未来的几年,光伏发电也会逐渐的普及开来。
资讯来源:碳银网 碳盈协同
最多2组。
安装光伏电池板阵列需要考虑安装方位角、倾斜角。交大蓝天电池板之间需避免遮挡。包括周边建筑物(电线杆,房屋檐角等)。支架放置稳定性和牢固性(考虑当地的气象资料,如日照时间,灾害天气、风暴等情况)。走线距离及汇流箱位置。尽量走线距离短且平均。接线端子要牢固,防止虚接或断。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同尺寸、同规格型号的光伏组件才可以串联在一起。
严禁在下雨、下雪或大风的天气条件下安装光伏组件。
严禁将同一片光伏组件连接线的正、负极快速插头对接。
光伏组件背板(EVA)出现破损后将禁止使用。
严禁踩踏电池板,以免造成组件损坏或人身伤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伏板组件
1、发电系统组成部分
(1)PV板
PV板(太阳能板、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光伏组件),吸收光能并把光能转化为电能,PV板常用材料有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三种,其中单晶硅转换效率为14~20%,多晶蛙转换效率为13%左右,非晶蛙则为8~10%。
(2)储电设备
目前离网型发电系统的储电设备以免维护电池为主,电池能把PV板产生的电能储备起来
(3)充电和输出控制控制器
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稳定安全地工作。
(4)其它机械设备
2、发电系统主要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
(1)PV板
目前太阳能行业全面铺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PV板价格过高,影响整套系统PV板价格,除了从PV板单价上控制之外,最重要就是控制PV板的使用数量,其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A、发电功率:从一定意义上说,要求发电功率越大,PV板使用量越多,成本越高,适当控制发电功率即可适当控制成本。
B、PV板所在地的天气情况:很明显,在同一个地区,同一块PV板,它在晴天一天所产生的电能远远比阴天要多,这一点就可以说明不同的地区对PV板的使用量有所不同。
C、PV板所在地的纬度,同一天内太阳对不同的纬度照射是不同的,这就造成同一块PV板在同一天内在不同纬度上产生的电量不同。
D、PV板使用环境 举个例子,PV板使用在山顶上,一天下来,都没有任何遮挡物遮挡照射在PV板上的阳光,发电能力肯定好,如果PV板使用在山脚,那一天下来,或多或少会有遮挡物遮挡照射在PV板上的阳光,所以PV板使用的周围环境是否有阳光遮挡物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PV板的发电能力。
(2)储能设备
一个发电系统一天要给用户供多少电能,这就决定了储能设备的容量问题,发电系统每天供给用户用电量越多,储能设备的容量要求越大,成本越高。
用户平均每天用电量大小,用户每天用电量越大,储能设备价格越高。
3、技术特长
匹配器
匹配器有效地提高整个发电系统的储电能力,为整个系统的关键环节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有效地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为整套系统节省PV板成本,降低系统造价。匹配器具有知识产权保护。
PV板吸收阳光技术
PV板能有效吸收阳光,更大程度地发挥PV板发电能力,大大提高日发电量,降低PV板成本。
4、客户需提供资料
A类、(1)系统输出最大功率;
(2)用户一天用电量,用电设备功率及各用电设备的使用时长;
(3)用户当地天气气候情况(国家、地区)。
B类、(1)用户所有用电设备及各用电设备使用时长;
(2)用户当地天气气候情况。
说明:系统一般设计为充足阳光下一天的发电,不考虑阴雨天发电,所以系统将只能承受一天的用电设备使用,客户有其它要求另外考虑。
光伏板一天能发的电量:照目前市场主流组件,一般1kw的光伏组件在我国东部地区(算阳光三类资源区)每天能发4度左右。但是在展宇光伏300wd的组件可能会稍微高一点。西北地区可达5-7度。这只是概况,具体的发电量需要根据你的实际的周围环境、温度、纬度来判断。
太阳能板一天能发多少电和太阳能板的发电效率,面积,日照时间,日照强度有关。在工程上(如造太阳能环保建筑)一般按照每天日照 6小时,电池板发电功率每平方100W 估算。即:0.6千瓦/天;但实际上夏天日照最强时的瞬时发电量可达1千瓦/小时,和估算的平均值相差10倍。
详细解释:
一:太阳能板也叫太阳能电池组件。单体的太阳电池多半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必须将若干单体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即太阳能板使用。
二:构成太阳能板的太阳能电池可由不同光伏材料制成。当前晶体硅材料,包括多晶硅和单晶硅,是最主要的光伏材料。其中单晶硅太阳能板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左右,最高的到24%,转换效率很高;多晶硅太阳能板的制作工艺与单晶硅太阳能板差不多,光电转换效率只有约12%左右最高约15%,但造价很低,整体性价比目前高于单晶硅太阳能板。另外还有非晶硅太阳电板,多元化合物太阳能板等。各种太阳能板中效率最高的约有40%。
三:太阳能板的发电量和发电效率,面积大小,日光强度(天气),光照时间(季节)有关。在实际运用中还受到储能设备(电池)的充放电效率,电能转换(变成电网供电规格)效率的影响。
一天的发电量是和当天的辐照有关系的,业内有个专业术语:等效发电时间(就是换算等效成辐照在1000W/m²下的发电时长),阴雨天话等效发电时间...
太阳能发电有几种,一种是晶体硅材料,有单晶硅及多晶硅两种,另一种就是非晶硅发电,也就是不是晶体硅的,有薄膜太阳能,柔性太阳能发电.由于非晶的...
现在商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效率能达到16%左右,也就是一平方米上获得的太阳能,有16%可以转化为直流电。 各地区光照强度差别很大的,因此同样的...
拿上海地区举例,5-6月份正午时间,每平方米接收到的太阳能光照强度大概在900-1000wh左右。
一百平米的地面可以装多少千瓦的光伏板
一百平米光伏板大约能安装15千瓦的光伏板,一天按照5个小时的光照,理论上就能发5×15=75度电。
一年的发电量为:720WH*100*365=26280000WH
光伏发电有几种,一种是晶体硅材料,有单晶硅及多晶硅两种,另一种就是非晶硅发电,也就是不是晶体硅的。由于非晶的转换率较低,现在应用得比较多的是晶硅光伏发电。
一般来说,1平方的太阳能板大约为120-140W,如果按120W来算,一天6个点时的太阳,即120*6=720WH
十五千瓦安装到使用需要多少钱
如果装机率比较大情况下,大概在4元一下
?十五千瓦安装到使用需要多少钱
四万吗
光伏发电10元/瓦 安装15千瓦的话约需要15万 每天平均发电60度根据各地补贴政策不同 收益还是不错的!himin公司的光伏组件质量不错 可以考察
装五千瓦可以吗 需要多大面积
假设不计算每块板之间的间隔,多数情况下,每千瓦占用面积6.5平方米,
一般来说每块板之间,间隔至少50厘米便于维护、保养、维修,那么每千瓦占地面积大约为 6.9平方米。
另外你还需要在光伏板最近处,有一面墙不受风吹日晒雨淋,用于安放电力设备,占地至少1.5平方米,才方便未来的安装维护、维修。
在设计太阳能光伏组件容量时,应注意考虑季节变化对光伏系统输出的影响,逐月进行设计计算,对于全年负载不变的情况,光伏组件的计算应基于对应倾角的辐照最低的月份。对于负载变化的情况,应按月逐一计算,计算出的最大光伏组件容量。
独立光伏系统设计思路就是满足年平均日负载的用电需求。计算独立光伏系统容量是用负载及蓄电池平均每天所需的电能除以一块光伏组件一天可发出的电量,这样就可以算出系统需要的光伏组件数量。将系统的标称电压除以一块光伏组件的电压,就可以得到太阳能光伏组件的串联数量;光伏组件的总数量除以串联数量,就可以得到光伏阵列串数。
在计算太阳能光伏组件容量时,还应充分考虑其他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灰尘覆盖、线路损失等。
首先根据当地气象地理条件,确定光伏电池方阵面上的年总辐射量、日辐射量、峰值日照时数(应考虑最差月);然后计算负载的数量、功率、日工作时数,根据负载功率确定系统的直流电压(即蓄电池的电压);再根据峰值日照时数计算出光伏组件的容量,最后根据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容量确定光伏组件串、并联情况,确定光伏组件方阵的总功率。同时根据蓄电池容量的计算结果,将光伏电池组件、蓄电池用量之间进行相互匹配优化。
1兆光伏发电一年平均发电量应该能有189.6万度度。
1MW光伏电站理论年发电量: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电池总面积*光电转换效率=5555.339*6965*17.5%=6771263.8MJ=6771263.8*0.28 KWH=1895953.86 KWH=189.6万度。
实际发电效率
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直流功率为太阳能电池板的标称功率。现场运行的太阳能电池板经常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允许的输出偏差为5%。因此,在分析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时,应考虑0.95的影响系数。
随着光伏组件温度升高,f:l二组的输出功率会下降。对于晶体硅组件,当光伏组件内部温度达到50-75°C时,其输出功率下降到额定功率的89%。在分析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时,应考虑0.89的影响系数。
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堆积会影响太阳辐射到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强度,也会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根据相关文献报道,该因素对光伏组件输出的影响为7%,在分析太阳能电池板输出功率时应考虑0.93的影响系数。
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光伏组件的输出几乎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功率输出。因此,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低于各组件标称功率之和。
此外,还有光伏组件的不匹配和面板间布线的损失。这些影响太阳能电池板输出功率的因素的系数计算为0.9。并网光伏电站考虑安装角度因素折算后的效率为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