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色金属的投资行情怎样?未来投资前景如何?
目前有色金属的投资行情怎样?未来投资前景如何?有色金属行业是一个周期行业,一般是十年一个轮回!当你看到他长起来,大家都关注的时候,基本就是顶部的时候!周期行业不同于消费类行业他们一般都是趴在地上的,上涨的时间就只有那么短的时间!有色行业是重资产行业,价格都是透明的,属于大宗商品,可操作性太低!所以可期待的空间太小,唯有涨价可以预期下!大宗商品一般都是趴在地上,当货币贬值或者供不应求时候才会引发价格上涨,一般预期是非常强烈的,所以一些先知先觉的机构都会提前埋伏在里面,等到大众关注的时候,一般都是涨幅超过了三四倍,比如紫金矿业,从低点到高点已经有五倍多!但是当你发现的气候,他已经是顶部了!
所以对于大宗商品,当你看到大家都开始讨论的时候,基本就是顶部,接盘的时候!有色金属是周期论。建议大家看一下周金涛的,涛动周期论里面详细记载了金属行业的周期。有色金属,主要用于工业生产。机械设备电气,这些工业加工行业主要和外貌有关系。对外贸易生意好的话,有色金属的加工行业,就生意比较兴隆。所以好的话,股价就会持续缓慢的上涨。有色金属也和电力有关系。加工金属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电力。如果发电厂供不上的话,金属行业也影响到生产加工。有色金属是一个周期的。一年会有一两波中心。如果你研究这个行业,就要抓住机会。板块活跃度相对来说还是可以的,只是我们还是要从个股的发展来看,要全面考虑公司的规模、运营情况等等,不能单一来看某一方面。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个人认为有色金属如今正是值得投资的好时候。有色金属属于资源类,目前这轮牛市主要炒作的是大宗商品,目前有色还需要再调整一下,现在应该潜伏那种涨幅不大的,如果你是新手可以购买有色类的ETF基金,也可以每个月定投,相信在年后或者下半年会有一波大行情的。
一、有色金属是周期性板块
周期性的股票只有周期来了的时候才有行情,周期没来或者已经过了就千万不能投资了。
二、什么是周期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钱塘江每年九十月份会涨潮,如果你在中秋前后去钱塘江可以观潮,但是其他时候去啥也看不到。
三、那有色金属的周期取决于什么呢?
有色金属看工业生产,比如现在进入后疫情时代,各国都在抓紧恢复生产,这个时候对工业金属的需求就会不断增加。需求不断增加,生产一时间跟不上,有色金属的价格就会不断上涨,那相关企业的收入是不是会不断增加呢?
四、有色金属涨跌看什么
在周期来临以后,有色金属股票的涨跌基本上会跟着有色金属的价格波动。比如铜业,股价走势基本跟铜价的价格走势是保持一致的,但是股市有投资者情绪影响,有时候股价会有超前或者滞后反应,但最终还是会趋同。比如前段时间,铜价不涨了,但是某铜业还在不断上涨,然后就发生了有色金属板块的大跌调整,这就是等铜价跟上来。
五、后面的行情
前面说了,有色金属这波行情跟经济生产复苏有关,而现在只有国内的生产是基本复苏了的,国外还在缓慢恢复中。这就代表大家对有色金属的需求还没到最严重的时候,周期才刚开始,行情也才到中段。特别是经过年前这一波调整后,有色板块更是给了大家加仓的机会,就看你们能不能抓住了。
2.有色金属市场分析,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都离不开有色金属。
3. 有色金属工业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都离不开有色金属。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目前国内有色金属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紫金矿业(601899)、洛阳钼业(603993)、江西铜业(600362)、山东黄金(600547)、南山铝业(600219)、中金黄金(600489)。
本文核心数据:十种有色金属日均产量、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大区分布、精炼铜消费量、原铝消费量
供给端:常用有色金属产量稳中有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首次超过6000万大关,达到6188.4万吨,同比增长5.5%。其中,一季度增长2.1%,上半年增长2.9%,前三个季度增长3.5%。2020年12月份,十种有色金属日均产量达到18.5万吨,同比增长8.6%。其中,原铝日均产量10.5万吨,同比增长7.6%。
“十三五”期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3.6%。2020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6188.4万吨,同比增长5.5%。2021年上半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254.9万吨,同比增长11%。
目前,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分布不均衡,产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西南地区。其中,西北地区产量最高,特别是新疆省。2021年上半年,西北地区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占比达到25.35%华东地区产量排在第二位,占比为24.97%西南地区产量占比为14.65%,排在第三位。
需求端:铜、铝消费量明显提升
2020年,我国精炼铜消费量为1290万吨,比2019年增长4.9%。“十三五”期间,我国精炼铜消费量增加约300万吨,年均增长5.4%。
2020年,我国全铜人均年消费量10.4千克/人,比2019年增长5.5%。“十三五”期间,我国全铜人均年消费量增加2.2千克/人,年均增长5.0%。
2020年,我国原铝消费量为3780万吨,比2019年增长5.3%,“十三五”期间我国原铝消费量增加约830万吨,年均增长5.1%。
2020年,我国全铝人均年消费量29.1千克/人,比2019增长6.3%,“十三五”期间,我国全铝人均消费量增加6.0千克/人,年均增长4.7%。
从统计数据看,今年以来有色金属表现抢眼,9月末,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铝、铅、锌、镍、锡6种有色金属三月期货收盘价与去年末收盘价比,除锡有所回落外,其余5种金属均上涨,其中铝、铅、锌3种金属涨幅均超过20%。
有色金属是典型的强周期行业,十四五规划显示中国仍保持中高速增长,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需求国仍将保持较好的需求增速,为有色金属整体表现打入强心针。
从有色金属行业子行业的估值情况来看,铜、铝、黄金、锂行业的市盈率都处于历史的较低位。从子行业间的横向比较来看,由于黄金资源的稀缺性较高,这使黄金板块的市盈率估值在行业都有利润的情况下要高于铜、铝板块。而锂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广阔前景,市场在锂行业还没有利润的情况下市场给予其较高估值。
根据SW行业分类标准,有色金属行业属于28个SW一级行业之一,共有127家上市公司,其中2017年有色金属行业迎来上市高峰期,共有13家企业进行上市。目前有色金属行业流通市值占全部A股总流通市值的2.52%,有色金属行业总市值占全部A股总市值的2.27%。
由于有色金属处于产业链上游资源端,众多与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房地产、建筑、汽车、家电、电力设备等)是其下游,这使有色金属行业的运行与整个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呈现出极强的周期性。
此外,有色金属与石油一样属于大宗商品,在国际上被广泛贸易用并以美元定价,这又赋予了有色金属商品属性与金融属性。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供给集中度大,且供应地往往不是需求地,因此有色行业供给呈明显的供需分离特征。另外污染、战略资源管控、微观垄断等因素共同造成了供给风险。
这个专业的就业率是非常不错的。
一般的毕业生都是适应力比较强,工作比较好找。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冶金技术专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计算机技术在冶金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就使得学生在大学里就要逐步接触并掌握到丰富而实用的计算机知识。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铁矿粉造块、炼铁、炼钢、连铸等生产一线的岗位操作,主要生产设备的调试、使用、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冶炼生产组织、技术和管理等工作,以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分析和检验等工作。
冶金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比较狭窄,但狭窄并不意味着工作没有前途,在有色金属冶炼厂、制取金属化合物的化工厂或试剂厂从事生产一线的工作,可以体会到劳动创造价值的喜悦;在有色冶金研究设计院(所)、环境保护研究单位、学校,从事生产组织、科研。
我们可以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有色金属的存在,电线电缆中的铜、汽车中的铝,电子产品中的稀有金属等等。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航空、航天、汽车和机械制造等绝大部分行业都以有色金属材料为生产基础,其中稀有金属在现代工业中具有重要意义。参照申万和Wind行业分类标准和国内行业惯例,梳理归纳细分行业如下:
注:因标红行业因发债主体较少,本文暂不讨论
二、有色金属行业走过的路
从行业发展看,有色金属是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东北地区的一批有色金属企业首先恢复了生产,随后逐步形成了独立完整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初期,国务院批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成立,从此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由1978年的99.6万吨,增加到1992年的299.2万吨。从1996至1998年,有色金属企业出现了全行业亏损,随后有色金属工业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2000年,国务院决定将大部分中央所属有色金属企事业单位下放地方管理。2012年以来,我国铜铝铅锌四种基本金属产量和消费量全部位居全球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国。伴随着有色金属行业高速发展,行业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显著,包括过剩产能、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等等。因此,有色金属行业已基本进入成熟期。
从行业特征看,有色金属行业属于典型的周期性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一定的政策性。
三、有色金属行业的产业链
从业务运行看,《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数据显示,2015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5156万吨,表观消费量约5560万吨,“十二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10.4%和10%。2015年有色金属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7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799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11.6%、1.8%。2016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5283万吨,同比增长2.5%,连续15年居世界第一。2016年,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万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利润2430亿元,同比增长34.8%。在海外经济体复苏和国内供给侧改革预期等影响下,有色金属价格自2016年触底反弹后持续向好,2016年,铜、铝、铅、锌现货均价分别为38084元/吨、12491元/吨、14559元/吨、16729元/吨,同比分别增长-6.5%、3.5%、11.1%、10.1%。
从行业内竞争看,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稀土、锑矿和钨矿总保有储量较高,但铜矿对外依存度较高。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有色金属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是铝业企业(中国铝业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伊川电力集团、信发铝电集团、南山集团公司和河南豫联能源集团公司等)、铜业企业(江西铜集团公司、铜陵有色集团控股公司、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金川集团公司和大冶有色公司)。目前,有色金属行业部分品种冶炼及低端加工产能过剩,精深加工和应用技术研发不足,环保压力加大,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且债务负担沉重。未来,行业需转变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张转向优化存量、控制增量,由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691万吨,同比增长10.5%,增速同比加快2.1个百分点。电解铝产量2012万吨,增长9.6%,减缓2.7个百分点铜产量增长14.3%,加快6.4个百分点铅产量增长6%,减缓5.4个百分点锌产量增长13.1%,去年同期为下降5.9%。氧化铝产量增长14.6%,加快4.3个百分点。
电解铝、铜价格有所回落,铅、锌价格有所回升。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利润1438亿元,同比下降3.6%。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502亿元,下降11.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936亿元,增长1.4%。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分析:有色金属行业内部表现差异较大,其中黄金、稀土行业财务表现相对较好,铜行业表现一般,电解铝和铅锌行业盈利能力差、债务负担重,财务表现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