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源基金有哪些
有关氢能源的基金主要有:中国·氢产业发展基金、深圳白鹭氢能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苏州氢能产业基金等。
1、中国·氢产业发展基金成立于2016年,由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东英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及博石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南都电源与中广核资本、中广核产业投资基金签署《氢能产业基金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成立深圳白鹭氢能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2、2019年1月23日晚间,美克家居公告称,公司拟与通联金控、上海娄江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投资设立氢能产业基金,基金规模为5亿元。2018年,苏州市创新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苏州基金)和张家港弘盛产业资本母基金(张家港基金)拟共同发起设立苏州氢能产业基金。
拓展资料
氢能源行业前景如何?
1、近日,工信部公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736号建议的答复》,对“关于鼓励发展零碳排放氢气发动机的建议”表示赞同,表示支持技术路线多元化发展。工信部指出,氢气汽车是替代燃料汽车的一种,属于清洁能源汽车。氢气发动机是氢能在汽车上应用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燃烧产物以水为主,具有较高的环境友好性。同时,氢气发动机可充分利用现有内燃机产业基础,目前已经有部分国内企业和高校在该领域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总体上相关技术还处研发阶段。
2、海外方面,据招商证券研报,美国近期公布3.5万亿美元预算计划,鼓励“清洁能源”制造业和运输业的发展。德国实施国家氢战略,发布《德国氢行动计划2021—2025》。全球氢能源板块近日大幅上涨。中邮证券研报指出,氢能是一种清洁脱碳、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储存和转化的理想载体和媒介。在远期“碳中和”实现的过程中,氢能的地位将越发重要,在传统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脱碳中有望扮演重要作用。在获取成本不断降低的条件下,氢能源有望逐步走上能源舞台,预计2050年氢能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有望超过10%。
从基金层面,目前并没有纯的氢能源的基金,即使行业中主要的氢能源企业,整体的基金涉及的也不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氢能源概念重仓基金如下:
氢能源概念股票型基金:华夏能源革新股票、广发中证全指汽车指数A、建信中证500指数增强A、新华优选消费混合、华夏中证500指数增强A、银华优势、中融中证煤炭指数分级、新华中小市值优选混合、华夏潜龙精选股票、新华灵活主题混合、中邮中证500指数增强A、工银瑞信中证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指数(LOF)A。
氢能源概念混合型基金:嘉实价值优势混合、安信策略精选混合、中邮趋势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南方高增长混合(LOF)、南方高增长后收费、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混合、中海能源策略混合、嘉实丰和灵活配置混合、中海消费主题精选混合、安信新回报灵活配置混合A、国寿安保策略精选灵活配置(LOF)、安信比较优势灵活配置混合、银华鑫锐灵活配置混合(LOF)、鹏华品牌传承灵活配置混合、安信核心竞争力灵活配置混合A、中海蓝筹混合、中邮健康文娱灵活配置混合、国寿安保消费新蓝海灵活配置混合、长城久鑫灵活配置混合、中海进取收益灵活配置混合、长城转型成长灵活配置混合、银河量化优选混合、中融量化智选混合A。
提醒大家,基金持股是会变动的,跟普通股民一样进行买入卖出操作。也就是说,基金的持仓股票是会变化的,如果持仓股票走势好,上涨空间较大,基金经理可能会加大该股票的持仓比例,但如果持仓股票持续下跌,那么基金经理可能会减持该股票,甚至是直接剔除这支股票。
基金公司每个季度都会发布季报,季报中会显示基金具体的持仓股票情况,投资者可关注基金公司的公告。
拓展资料:
1、分析人士指出,2020年,中国氢能产量和消费量均已突破2500万吨,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制氢大国。氢能源按生产来源划分,可以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三类。目前,我国氢气主要来自灰氢。未来与大规模光伏发电或风力发电配套的电解水制绿氢将成为发展趋势。
2、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相关报告显示,氢能与光伏的最大关系是光伏制氢,即利用光伏发电,再电解水制氢。光伏制氢的优势主要有:①、平抑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②、储能效用。利用氢能的储能效用,将光伏发电转换为氢能,以低于化学储能的成本,实现跨天、跨周甚至跨月跨季度的储能。
3、氢能源概念股票型基金有:华夏能源革新股票、广发中证全指汽车指数A、中融中证煤炭指数分级、银华优势、新华优选消费混合、安信中证500指数增强A。
氢能源概念混合型基金有:华夏行业景气混合、嘉实价值优势混合、兴全精选混合、中邮趋势精选灵活配置混合、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混合、嘉实丰和灵活配置混合、鹏华成长价值混合A、鹏华成长价值混合A、鹏华成长价值混合A、华安智增精选灵活配置混合(LOF)、鹏华精选回报三年定期开放混合等。
这种基金是国家为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稳定发展而设立的政府性基金。法律规定,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用于支持以下事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和示范工程;农村、牧区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偏远地区和海岛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建设;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勘查、评价和相关信息系统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设备的本地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