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问能源与动力工程属于什么学院
学校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在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学校的学院名都是和学校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有关没有说哪个专业一定是哪个学院的。
热能与动力工程,重视的是热能,他和机械重视的传动是有区别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属于能源动力类但是在研究生专业的时候,属于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类,里面有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制冷,热能工程,显然在研究生方向上又和机械类的有很大关系。
浙大和华科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关于能源与动力工程属于什么学院,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5926a71615825146.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热能系,从全国的录取分数来看,与水利、环境在全校录取分中都是偏低的,彼此之间的差别因省而异。
从院系的科研水平、实力、学生培养来看,我觉得各个院系真的都足够好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喜欢不喜欢”以及“适合不适合”,更何况热能等传统工科本就是清华的优势。
我有这几个专业的同学,他们觉得相比其他院系,学业不是很繁重,但是在清华的任何院系想学好都不是容易的事。
从水利的同学们那里得知,导师们的科研经费很多(清华本科生就可以跟老师干活了,有得赚挺爽的),而且中国的水利在全世界比较领先,清华的也在全国比较领先,再加上众所周知的原因,水利提供的条件非常不错。——这是我对他们的最深印象,一家之言。
环境现在蓬勃发展的状态,新校长原来是环境学院的,现在本科生培养阶段施行了很多先进的方式,鼓励优秀学生把培养方案变得灵活个性,而且有国内外联合培养的一些项目,机会很多的,也很不错。
欢迎追问,催我出去吃饭了。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很好的专业,属于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管理。无论从学科表现、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很出色,具体为:
1、学科表现。学院学科水平始终保持在国内一流行列,2017年教育部公布第四轮学科评估,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排名位列A-(全国高校并列第五名),而且该学科是学校“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双一流”学科核心组成部分。
2、师资力量。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9人,高级职称94人。其中双聘院士2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0人等,已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团结协作,具有良好师德和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3、学科建设。学院在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学科竞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前身为1958建校之初的动力系。60年来,学院与学校一起历经调整变迁,不断发展壮大。学院以其包容并蓄、均衡有道的精神,派生出一批新专业和新学科方向,孕育了若干院系,为学校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2005年机械工程学院并入,组建成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09年更名为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学院简介
1975年与工程物理系部分专业合并后,调整为动力机械一系和动力机械二系;1983年4月,动力机械一系和动力机械二系分别更名为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及动力机械工程系。1994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院系调整,上述两系正式合并成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04年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建设特色学院,原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主体并入学院成为今天的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是华中科技大学前身之一的华中工学院建校时创办的院(系)之一,其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是首批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现有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6个二级学科。
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形成了以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煤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发中心、能源动力装置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热能与动力工程国家实践教学基地等为支撑的学科体系,是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清洁煤技术联盟中方牵头单位,也是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武汉新能源研究院主要依托院系之一,综合实力处于国内一流。
本专业着重培养集能源与动力工程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为一体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毕业生能在电力、制冷低温、采暖空调、汽车、船舶、流体机械、电子信息、冶金、化工、铁路、医药等部门从事能源动力工程及自动化和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设计、开发、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多年来,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学院设立了专项优秀学生奖助学金。每年约50%的本科毕业生继续读研究生深造(含20%左右的免试研究生),其中5%左右的优秀本科毕业生被免试推荐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学院与数十家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知名合资及民营企业等建立了密切联系,毕业生深受业界认同,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5%。
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华中大。是一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中国顶尖综合研究型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考研学校排名:
总共有59所高校进入全国评选,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1)和西安交通大学(排名第2),紧随其后按照名次依序是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
例如: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始建于1911年,前身是清华学堂,是一所著名的985级别的双一流A级大学,同时也是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清华大学的校名取自“清华园”,而“清华园”则是来源于东晋名士谢混的“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清华大学设有21个学院、59教学系,开设了82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0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2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60个。
2.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 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国内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排名如下:
清华大学荣得2022中国八星级专业(8★),进入世界一流专业、中国最顶尖专业行列。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荣得2022中国七星级专业(7★),位列世界知名高水平专业、中国顶尖专业行列。
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荣膺2022中国六星级专业(6★),入选世界高水平专业、中国顶尖专业行列。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该专业就业面涉及广泛,就业率相对较高,毕业生可以进入在能源、电力、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工程、农业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以及汽车类、航天类、核电类、动力设备、空调制冷等企业,从事动力设备的系统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等职位工作。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具备能源动力工程和动力机械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培养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宽厚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能源高效转换与洁净利用、动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与运行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能源与动力工程
专业代码:080501 | 男女比例:84:16
1、专业定义
能源与动力工程主要研究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动力机械和热工设备的设计和测试技术等,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和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动力机械和热工设备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机等。例如:天然气用作汽车燃料、风能发电、冬季烧锅炉供暖、空调制冷机设计和测试等。
2、课程体系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流体机械》、《能源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智能装置自动化》、《低温原理与技术》、《制冷原理》、《热工过程自动控制》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新能源汽车。
3、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工业类企业: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暖通工程、产品开发、机械设计、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技术开发、生产管理。
考研方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工程、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
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专业代码:080502T | 男女比例:71:29
1、专业定义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主要研究能源的转换和利用及环境保护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一次能源转化为二次能源的过程、人工环境和制冷空调的技术问题、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力求实现能源利用高效、清洁的目的。例如:煤炭燃烧产生蒸汽能推动发电机的过程,社区绿化、供水、供暖的技术问题,风能、核能发电等。
2、课程体系
《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环境化学》、《电站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泵与风机》、《热工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低温工程材料》、《能源动力装置基础》、《低温原理》、《暖通与空调》。
3、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工业类企业:热力工程、煤化工程、火力工程、暖通工程、排水工程、电力工程、工程设计、技术支持、设备制造、设备检修、生产管理。
考研方向
动力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
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0503T | 男女比例:72:28
1、专业定义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新能源的种类、特点、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等,包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电能等,例如:风力发电、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燃烧供热、农村农林废物发电等。
2、课程体系
《流体力学》、《流体机械》、《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电工电子学》、《自动控制理论》、《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风力发电原理与技术》、《储能原理与技术》、《太阳能发电与热利用》、《生物质转化与利用》、《流体机械转化原理与技术》。
3、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新能源类企业:电力工程、热能工程、火力工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优化运行、生产管理、新能源管理。
考研方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工程、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
四、储能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0504T | 男女比例:--
2020年2月21日,《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2号),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有新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
五、能源服务工程
专业代码:080505T | 男女比例:--
2021年,能源服务工程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
(内容源于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