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300亿宝能集团进军新能源汽车
近日,宝能集团在广州投资的300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开工建设。工业园一期规划产能为50万辆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配套项目。宝能集团将在该产业园设立新能源汽车总部、整车及零部件研发中心、整车制造基地、销售物流中心等。▲QorosMoDEK-EV12月21日,宝能投资66亿元入股奇瑞汽车与以色列基诺霍丁斯集团合资的Qoros汽车,成为其进军汽车行业的重要一步。将在产业园设立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控系统等领域的设计开发提供技术支撑。随着工业园区的建设,Qoros品牌新能源汽车即将在广州诞生。工业园建成后,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
南京宝能新能源有限公司联系方式:公司电话025-86935266,公司邮箱xuyamei@bntech.cc,该公司在爱企查共有6条联系方式,其中有电话号码3条。
公司介绍:
南京宝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是2018-01-09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成立的责任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南京市栖霞区马群街道紫东路2号B4栋202室。
南京宝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陶方堃,注册资本3,000万(元),目前处于开业状态。
通过爱企查查看南京宝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更多经营信息和资讯。
小米也要造车了。
从传统车企转型,到蔚来、小鹏这些新势力入局,再到传统制造企业如格力宣称也要造车,新能源 汽车 的这条赛道,越来越拥挤。
而房企跨界造车,可以说是里面画风最为清奇的一股势力了。 地拿了,厂建了,但往往万事俱备,只欠车了。
这种奇特的状态成功引起了国家部委的注意。
去年年底,在一份名为《关于开展新能源 汽车 整车生产及项目情况调查的通知》中,国家发改委重点点名了恒大、宝能这两家跨界造车的房企:
神奇的是,被点名的这两家房企到了今年,状况忽然就多了起来……
最近,我们走访了宝能 汽车 在广州的生产基地——广州宝能新能源 汽车 产业园。
大门口,“建一流企业、树百年品牌”的标识相当醒目。
口号喊得响,身体却很诚实。
虽然肉眼可见地搭起了铁架子, 但真的就……只有铁架子,而已。
时值中午,除了门口的保安,园区里面人烟稀少,也没看到什么进出的车辆。
一旁的建设项目用地信息公示牌上, 原计划去年4月就该竣工的地块,现在还看不出什么动静。
根据规划,广州产业园2018年底开工建设,2019年底完成基建工程并开始工艺设备安装,2020年第三季度首车下线。
但我们在现场看到的情况是,别说车了,人都没几个。
去年10月,旁边的TOD项目开盘时,还曾以宝能 汽车 产业园为卖点,大力描绘周边的产业带动力。
这次再去,案场销售竟然对产业园避而不提了,只轻描淡写地留下一句:
那块地离我们项目远,没有污染。
其实不仅在广州,放眼全国,昆明、昆山、贵州、西安等地的宝能 汽车 基地, 近期的建设都陷入了停滞。
资金链断裂的传闻一直不断,眼下的宝能,还真有点内忧外患。
宝,你还能不能啊?
如今来看, 宝能要做新能源 汽车 ,更像一个时代的选择。
“宝万之争”让宝能一战成名。2017年,擅长资本运作的姚振华又盯上了格力,没想到狙击未成,反而逼得监管机构对他下了手:
因违规使用保险资金,10年内禁入保险行业。
金融没得玩了,宝能最赚钱的两大业务,还剩地产。当时的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下半场,马上就要“房住不炒”了,还能怎么玩?
新能源 汽车 的风口被姚老板一眼选中。
转身,姚振华就开始了“实业报国”之路。他给宝能换上了三个新标签:
制造宝能、 科技 宝能、民生宝能。
并把“制造宝能”放在了首位。
适逢全国经济脱虚向实,宝能的转型, 既顺应了政策号召,又能名正言顺地进行产业勾地, 一步好棋啊。
于是,没有一点点造车功底,却自带“钞能力”的宝能,开启了大手笔买买买模式。
先是豪掷66亿,买下了奇瑞旗下观致 汽车 51%的股权,接着,又接盘了不断亏损的长安PSA(长安标致雪铁龙),顺便把它旗下的高端品牌DS收入囊中。
至此,造车资质和造车基地都有了。宝能 汽车 甚至布局了 汽车 产业链——零部件方面,先后投资了韶能股份、南玻集团等。
借着造车的名义,宝能不停在全国跑马圈地。
自2017年以来,宝能 汽车 先后在广州、杭州、昆明、西安等地吞下457万平方米用地,其中包含了约8万平的住宅用地。
几个产业园加起来,规划的年产能竟然达到345万辆!
这是什么概念呢?
2019年,全国最大的车企一汽大众累计年销量才200万台,“新能源一哥”特斯拉全球销量不到37万辆。
如果能顺利投产,相当于10个特斯拉。
但反观宝能旗下观致 汽车 的销量……真是相当的惨不忍睹了。
收购第一年,靠着卖给自己旗下的 汽车 租赁公司,观致达到最高峰的6万多辆。之后,销量一路下跌,到今年上半年,已经跌到几千辆。
按说,销量这么差,以 汽车 行业主流的“以销定产”模式,宝能的产能应该收缩才对。
但跨界造车嘛,当然不能按常理出牌。
规划产能起不来,大量的工业用地就勾不下来, 说到底宝能还是一家房企,就算实业报国,那还是得以房地产开发为主。
讲真,宝能暗地里也确实把“ 汽车 +地产”玩得贼溜。
比如,在广州基地,根据未来 汽车 日报此前的调查,虽然规划早就定好了,但禁不住这块地的位置太好,妥妥的地铁上盖。
于是建到一半又开始改规划, 从总装厂房硬是划出一块地,要建成写字楼。
“至今,广州基地还一直在改设计。”
emmm……
但跟西安比起来,广州还是显得小巫见大巫了。
西安宝能 汽车 基地建成以前,相隔1.8公里的“宝能 汽车 小镇”就先一步拿到预售证,公寓、别墅和LOFT卖得如火如荼。
连当地销售都直言不讳地说道:如果不是宝能在西安建了工厂,拉动了就业,政府肯定不会批地给我们。
建了产业园,就可以打着“产城融合”的名号,低价获得住宅用地和文旅商业用地,一边搞产业,一边卖房子。
甚至,除了主营房地产开发的宝能地产外, 宝能集团还有一个专门用于产业勾地的平台——宝能城发。
集团旗下的观致 汽车 、南坡玻璃、前海人寿,都是他们勾地的筹码。
在宝能签约杭州和昆明的 汽车 基地后,规模庞大的商业综合体、国际 旅游 度假小镇就马上推进了。
原以为低价拿地,实业报国,顺风顺水,没想到的是,经过四年的跑马圈地,外界一度以为不差钱的宝能,开始缺钱了。
7月末,一款21亿元“宝能系”民生信托产品出现实质性违约,撕开了宝能集团资金链的一个口子。
接下来,员工内部认购的多款理财产品也逾期暴雷了。
而一直为宝能 汽车 “输血”的集团子公司——钜盛华早已在生死线的边缘摇摇欲坠。
截至2020年末,钜盛华有4000多亿总负债压顶,一年到期的短期借款暴涨至126.6亿元, 但在手现金不到一半。
情急之下,“亲儿子”宝能地产不得不亲自上场,为 汽车 业务融资。
中粮信托发行的中粮信托—宝能 汽车 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里面的底层质押资产,正是绍兴镜湖新区蛟里1号地块的土地使用权。
肉眼可见的是, 造车业务正在把宝能集团的老底——金融和地产业务拖入深渊。
知乎、微博上,到处都是宝能欠薪、员工断缴社保的事件发酵。
某公众号相关推文下面,评论区堪称大型讨薪现场——
四年过去了,姚振华在造车大业上豪掷1200多亿,除了三款仍旧使用汽油和油电混动的观致 汽车 ,时至今日,一台新能源车的影子都没看到。
那宝能 汽车 的未来会怎样呢?
6月中旬,广州开发区国资委紧急驰援宝能120亿元,希望在广州打造宝能新能源 汽车 的总部基地。
十天后,宝能新能源 汽车 品牌“BAO”终于又有新进展:向公众征集Slogan。
前不久,姚老板又铁骨铮铮地再次许诺:宝能会坚决兑付每一分钱。
毕竟,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嘛。
但就最近有名的产城融合项目广州思科智慧城, 在差不多卖完房子之后,正式“升级发展”,抹去了“思科”——
我就想问:那宝能,会是下一个思科吗?
以上为正文,来自熊先生
【太平洋汽车网】宝能汽车有限公司隶属于宝能集团,成立于2017年3月,总部位于深圳,定位为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汽车产业集团。2020年11月8日,宝能汽车集团西安基地宣布正式建成。
西安基地建成投产后,已成为继江苏常熟管制制造基地、深圳宝能汽车制造基地(原长安PSA制造基地)之后,宝能汽车集团第三个投产的整车制造基地,也是宝能第一个自建并投产的整车制造基地。
在零部件研发上,宝能汽车集团自建了聚创新能源、臻宇新能源,分别进行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的研发;在深圳全球研究总部成立了智能网联院和汽车软件公司,在日本成立了电池和新能源研发中心,后续将成立德国工程中心、美国前瞻技术中心、意大利造型中心。再加上宝能已成熟的汽车产业链布局,如旗下上市公司韶能股份生产汽车变速器零部件及总成,中炬高新专业生产汽车精密锻件,南玻集团的汽车玻璃业务,宝能科技园孵化的一系列智能互联、新能源企业等,共同构成了宝能完善的零部件研发体系。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廖维)
高端新能源又见新玩家。
2月18日,开工第一天,宝能 汽车 集团常务副总裁大谷俊明在一封内部邮件中透露,2021年宝能 汽车 旗下观致品牌将有5款车型发布上市, 筹备中的高端 汽车 品牌及首款电动车也将于年内发布并开售,对标特斯拉、蔚来等高端品牌。
去年9月初,大谷俊明曾对外透露,集团正在筹划成立一个高端 汽车 品牌,定位将高于观致 汽车 。11月,他在西安基地投产活动上宣布,高端品牌主要面向新能源 汽车 市场。 根据宝能 汽车 规划,未来观致 汽车 和高端品牌将共享宝能xEV平台和REV(增程式电动 汽车 )技术。
这么多年,宝能可能造了场寂寞。
宝能集团入局 汽车 行业始于2017年3月,彼时注册资本10亿元的宝能 汽车 成立。
同年12月,宝能集团宣布以16亿元购入观致 汽车 25%股份,正式入局 汽车 行业。一个月后,观致 汽车 母公司Kenon Holdings宣布,宝能集团投资66.3亿元购入观致 汽车 51%的股权,成为观致 汽车 控股股东。
这次跨界的并购,让 汽车 行业内外都十分震惊, 宝能也彻底在 汽车 界打响了名号。
虽然,从2017年末至今,多位行业权威人士都曾在不同的场合质疑过宝能跨界造车,但这些声音并未扰乱其大刀阔斧的步伐。
根据公开报道显示,宝能 汽车 先后在杭州、昆明、广州和陕西西咸新区开建4个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号称全部建成后可年产超200万辆新能源 汽车 ,总投资近千亿元。
与此同时,结合宝能自身优势, 汽车 配件、 汽车 金融、 汽车 保险等业务也相继展开,“研发—零部件—整车制造—售后”的完整产业链已现雏形。
然而,千亿资金并未换来市场的青睐。
2018年,观致 汽车 交出了“易主”后的首年成绩单: 由上一年的1.5万辆猛增到6.3万辆。
但暴涨的背后却是满满的水分。
根据彼时的交强险数据显示,2018年观致 汽车 上牌量仅为3.48万辆,其中,大部分车辆还出自于宝能体系租车平台“联动云”的大量采购,也就是所谓的“左手倒右手”,在实际的消费市场少之又少。
而这种不正常的“热销”,很快被打回原形。2019年,观致 汽车 的销量狂泻至2.3万辆,至2020年底,全年销量不及1.4万辆,已彻底沦为销量排行的末流品牌。
兜兜转转三年间,销量跌回宝能收购前。
“定位偏差、缺乏营销,对于观致的沦陷,最大症结还在于产品的匮乏。” 有业内人士指出,从奇瑞手中接棒观致三年之久,宝能在产品上尚未有大的动作,啃老本的观致3、观致5也早已偏离市场需求。
2020年9月,观致 汽车 推出观致7车型,打破了观致 汽车 4年的“产品荒”,新车在外观、内饰和动力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被视为观致 汽车 “背水一战”的关键车型。不过,观致7未能成为观致品牌的“救世主”,2020年销量为7641辆,甚至不及主流产品月销的零头。
销量虽不如意,但并未打消宝能深耕 汽车 的“野心”。
2019年年初,受到经济影响的长安PSA被长安甩手,宝能 汽车 借机出手分别从PSA和长安 汽车 手中买下长安PSA的股份,将长安PSA完全收入囊中。同年5月,长安PSA已正式完成工商变更,变更后名称为“深圳市宝能 汽车 有限公司”,目前DS品牌全新车型DS9已在宝能 汽车 生产基地下线。
就在宝能收购PSA工厂之际,就有业内人士猜测, 宝能此举或许不为工厂、不为产能,而只是想通过抄底DS品牌,完成自己在豪华车市场的布局。
宝能的高端化,正在另辟蹊径。
尽管,观致 汽车 名义上是个高端品牌,但经历多年的发展,其高端标签已经相当模糊,也并未获得市场的认可。尤其是在过去两年,该品牌更多是活跃在共享出行市场,加速了其高端形象的折戟。
此外,宝能 汽车 在接手长安PSA工厂后,需要打造新的高端品牌来提高产能利用率。因此,另起炉灶成为不二之选。
有迹象表明, 电动化有望成为宝能二次进军高端 汽车 市场的切入点。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自入股观致以来,宝能一直在构筑造车全产业链,其中动力电池便是其中重要一环。
2018年11月,宝能成立鸿鹏新能源,主营业务包括高端锂电池及电池系统的开发、制造、服务,覆盖锂电池从材料、电芯、系统、智能制造和电池回收等领域。次月,宝能成立 汽车 创新研究院,研发新能源整车、三电系统、 汽车 零部件、智能网联等关键技术,这为宝能从电气化角度打造高端品牌提供了技术基础。
另至今年1月,宝能旗下还成立宝能新能源 汽车 充电服务(广州)有限公司,布局充电网络,提前谋划新能源“上路”配套。
不过,试水高端新能源领域,并非易事。如今,新能源 汽车 的马太效应正在形成,造车新势力三强格局渐显,作为后来者,宝能面临着品牌认知方面的劣势。
此外,高端电动化已是大势所趋。目前,几乎所有的头部车企或跨界者都在打造独立的高端新能源 汽车 品牌。如北汽集团ARCFOX、上汽集团智己 汽车 、广汽集团埃安品牌、长城 汽车 “SL”项目、恒大 汽车 恒驰品牌,长安 汽车 也在筹备全新高端品牌。
对于宝能 汽车 而言,即没有新势力的互联网思维,又缺乏传统 汽车 相对深厚的底蕴,虽有资金的支撑,但在技术为王的 汽车 圈,观致已成为最佳案例。 “亲民的车型在市场中都不被看好,走高端路线又能有多少人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