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在地下可以变成金刚石吗
你好:煤炭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碳,和金刚石相同,但结构上是存在很大区别的,煤炭的结构跟石墨更接近些。
理论上来说,只要外部条件(压强、温度)改变,石墨可以成为金刚石,据说也有人在实验室里实现了把石墨变成金刚石。但煤炭在地下并不具备变成金刚石的条件,所以是不可能变成金刚石的。
需要工具:压缩机一台、打粉机一台
一、将煤炭放入打粉机中打粉打成煤粉。
二、在工作台内,使用1个燧石和8个煤粉,制作出煤球。
三、在将煤球放进压缩机,做成压缩煤球。
四、在1个黑曜石和8个煤球制作出煤块。
五、最后将煤炭块放进压缩机即可做出一个钻石。
1941年美国开始大规模的研究如何制造人造钻石。当时由三家主要的陶瓷及硬质材料公司(General Electric Norton及Car-borundum)出资由上述的高压物理学之父Bridgman领军。当时的目标是在五年后制成钻石,由於高压技术是合成钻石的关键,因此Bridgan买了一台当时最大的(l000吨)油压机做为压力的来源。
Bridgman曾发明由两个对中压的Bridgman Anvils高压机。他的研究乃以这项技术为主把石墨加压至三万个大气压和三千度的高温。在做过数千个试验而没有生成钻石后,Bridgman曾感叹石墨是自然界最好的弹簧,意即石墨不论如何受压最后仍会回复原状。
Bridgman以后未再尝试制造钻石,1961年他因癌症缠身而在实验室内饮弹自杀。 Bridgman约五年计画只进行了两年就被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阻断。战后诺顿(Norton)公司的S.Kistler接收了Bridgman的压机,继续从事合成钻石的研究。1950年诺顿公司钻石研发经费告竭。乃建议和奇异(GE)公司继续联合研究。此时诺顿已合成出硬度仅次於钻石的立方氮化硼,但因不知其重要性而错失申请专利的机会。当时奇异公司本身是碳化钨材料的主要制造者,因比对人造钻石的研究极有与趣,但他们决定不用诺顿的一千吨高压机及技术而自行研究新方法。
其实人造金刚石并不是一项新技术,早在上世纪50年代人造金刚石每年的产量已经达到80吨,大量低质量的人造金刚石在打孔机等工业生产工具中广泛应用。然而高质量的人造钻石对于人类而言具有更重大的意义,当然这种意义并不仅仅体现在佩饰和珠宝上。例如,科学家们非常渴望能够生产钻石微芯片,这主要是因为发热问题已经成为了微芯片生产中的一个难点。现在用于制造微芯片的硅晶体在200华氏度以上就会突变,而钻石则可以抗住1000华氏度的高温,并且电子可以更轻松的通过,这意味着科学家们可以在钻石微芯片上集成更多的电路。如果人类能够找到生产人造钻石的方法,势必会带来电子产业的一场革命。
林纳尔斯的公司“阿波罗钻石公司”每周已经能生产20克拉,这既用于珠宝业也用于钻石晶片。竞争对手Gemesis则发明出了钻石生长方法,能够生产珍贵的蓝宝石。日本的NTT已经生产出了钻石半导体的原型,日本政府正在积极宣传这一技术。美国的研究主要在大学和军方实验室进行,但是英特尔已经表现出了兴趣。在芯片生产中,芯片制造商先要找到在生产过程中防止晶体不纯的技术,钻石很有吸引力,因为它很硬,但是这也是缺点,因为难以加工。人造钻石将首先用于平面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的发光二极管,然后是珠宝业,甚至专家都分辨不出真假,虽然天然钻石企业表示自己并不担心,但是De Beers公司已经发明出了一种检测设备,并且发放给了珠宝商。
主要成分一样,都为碳。
煤其主要成分为碳、氢、氧和少量的氮、硫或其它元素。硫是煤最主要杂质之一,其通常以硫化物之形式出现于煤的燃烧生成物中。于某些国家,例如美国已设立规范管制硫化物之排放量,因除去此类有害杂质花费不低,故政府均奖励生产低硫煤以减少污染。
而金刚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
扩展资料:
煤炭的优缺点:
优点:煤炭资源量丰富,且因世界各地都有煤炭矿藏,因此开采及供给皆很稳定,价钱也较石油及天然气便宜。
缺点:煤炭的发热量比石油或天然气小,煤炭在燃烧时,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量高于石油及天然气。产量有限,是不可再生能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钻石
主要成分一样,但是形成条件不一样,所以导致其物理性能具有巨大差异。
相信大家很难相信暗棕黑色的煤块和闪闪发光的钻石之间的关系,但它们之间都是由碳组成。那么,为什么他们看起来不同?是否有可能从煤的变成钻石?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大家都知道碳是地壳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被发现在不同的同素异形体(结构不同)的形式,大致可归类为无定形和结晶。最常见的无定形形式的碳是煤,焦炭,木炭,石墨及钻石,而众所周知的结晶形式的这些元素。而这些晶体结构,其中发现了石墨或钻石。
如果煤,钻石和石墨都是由碳组成,那么为什么他们看起来不一样?答案是石墨和钻石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造成他们完全不同的外观。虽然在一个六角形的构成的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的钻石中,每个碳原子与其他四个四面体的构成。因此,石墨呈现状片材层叠的,在钻石中的碳原子数可以形成一个金字塔状结构。而扁平的石墨片材可吸收不同波长的光,因此是不透明的黑色。
在金字塔状结构中的碳发现钻石,是透明的,闪闪发光的。煤,它是一种无定形形式的碳,不完全是纯碳。除了由碳,腐烂的植物和动物材料,已被压缩了数百万年,在地壳中含有复杂的有机分子。煤炭受到各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地质过程形成石墨。这个过程需要合适的条件和数百万年发生。钻石形成深地球内部,其中的温度和压力都非常高。它们被熔融岩浆输送到地球表面上。
钻石的主要成分是金刚石,煤炭的主要成分是石墨,而金刚石和石墨的成分都是碳。所以才会说钻石是从煤炭中取出来的。
石墨内部的碳原子呈层状排列,一个碳原子周围只有3个碳原子与其相连,碳与碳组成了六边形的环状,无限多的六边形组成了一层。层与层之间联系力非常弱,而层内三个碳原子联系很牢,因此受力后层间就很容易滑动,这就是石墨很软能写字的原因。
金刚石内部的碳原子呈“骨架”状三维空间排列,一个碳原子周围有4个碳原子相连,因此在三维空间形成了一个骨架状,这种结构在各个方向联系力均匀,联结力很强,因此使金刚石具有高硬度的特性。
石墨和金刚石的硬度差别如此之大,但人们还是希望能用人工合成方法来获取金刚石,因为自然界中石墨(碳)藏量是很丰富的。但是要使石墨中的碳变成金刚石那样排列的碳,不是那么容易的。十八世纪后期,人们就开始寻找合成的途径,直至本世纪中叶。1938年学者罗西尼通过热力学计算,奠定了合成金刚石的理论基础,算出要使石墨变成金刚石,至少要在15000个大气压、摄氏1500度的高温条件下才可以,到50-60年代建成了能达到上述条件的仪器装置。石墨在5-6万大气压((5-6)×103MPa)及摄氏1000至2000度高温下,再用金属铁、钴、镍等做催化剂,可使石墨转变成金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