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专项行动计划
2017扶贫专项行动计划【1】
根据《X川县产业扶贫专项方案》,聚焦全县2017年实现26个贫困村退出、12871人脱贫的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结合商务扶贫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年度目标
聚焦2017年需脱贫的26个贫困村主战场,全力推进商务精准扶贫,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以增强贫困村自身造血能力为核心,着力发挥商务在产业扶贫方面的作用,推动贫困村商贸流通、电商服务业和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和脱贫奔康。2017年,积极实施省级电子商务脱贫奔康示范县建设,在26个贫困村新增一批农家店和电商村级服务网点,实现贫困村农家店和电商服务全覆盖。
二、重点工作
(一)电子商务脱贫奔康示范县建设。升级改造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和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建立完善企业培育、品牌打造、产品标准化等服务体系,鼓励包括微商在内的电商创新创业,到重要节点城市设立展示展销O2O体验店。3月完成申报评审,4月启动项目建设,6月参加现场会培训。
(二)流通市场体系升级改造建设。围绕提升县域流通服务带动功能,大力推进县、乡(镇)级商贸物流体系改造建设,鼓励支持乡镇农贸市场和特色街建设,大力支持森态源及猕猴桃冷链物流项目项目建设,加快三八配送中心盘活投运。开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企业与批发市场、零售商店卖场、大型超市等多方专项对接活动,积极发展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推动农产品进超市、进商场,搭建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平台,推进“一村一店”建设,推动传统生产、经营主体转型升级,创新商业模式,建设新型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
(三)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整合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娱乐餐饮、农业科技服务、观光农业、养老康养等特色产业,大力支持特色街区、售商店卖场、大型超市、批发市场、星级酒店、连锁经营、旅行社、自驾游俱乐部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在我县新、老城区落地生成,延长一二产业的产业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支持农产品企业拓展市场。全年组织10家以上县内农产品企业、电商企业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万企出国门”及“四川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展销”活动,采取集中与分散、展销与推介、商品与服务、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销售我县特色农产品,解决“卖难”问题。
(五)加强技能培训。制定商务扶贫计划,引进大专院校、专业培训院校、专业技术人员、知名企业等社会力量,对我县党政干部、第一扶贫书记、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在乡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留守妇女等等开展现代服务业和电子商务培训1000人次以上。
(六)扩大贫困山区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商务部门职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贫困山区增强经济外向度。稳妥有序发展外派劳务经济,积极引导外派劳务企业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促进农贸、工贸融合,持续增加农村农民收入。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从讲政治和顾大局的高度,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重大的.战略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科学谋划和组织实施,确保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资金保障。把财政资金优先安排到重点贫困乡镇和贫困村,切实加大对商务发展项目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自觉接受资金监管,确保商务资金足额用于项目建设。
(三)强化督查。加强对商务扶贫目标任务、工作措施、项目实施、资金管理等落实的定期检查,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验收。对年度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落实好的有关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奖励,对落实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并与脱贫攻坚工作考核挂钩。
2017扶贫专项行动计划【2】根据《X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州市2017年电力扶贫专项行动工作计划的通知》(X政发〔2017〕20号)精神,为圆满完成电力脱贫攻坚各项任务,特制定保德县2017年电力扶贫专项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以加快贫困地区配电网建设改造力度为重点,积极发挥电力先行作用,切实满足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民生改善及各项脱贫攻坚工程任务要求,确保2017年我县如期脱贫摘帽。
二、工作任务
1、实施机井通电工程,满足贫困地区饮水及农业灌溉需求
建设内容:共涉及17个村20眼机井,新建10千伏线路10公里,配变20台1600千伏安,0.4千伏线路1.3公里,计划投资333万元。
责任领导:贾运敏
责任单位:国网保德县供电公司
责 任 人:冯成亮
2、实施小城镇(中心村)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满足规划中心村集中人口生活服务和公共设施用电需求
建设内容:涉及义门等29个中心村,新建或改造10千伏线路5.1公里,配电变压器73台8675千伏安,0.4千伏线路114.4公里计划投资2242万元。
责任领导:张 凯
责任单位:国网保德县供电公司
责 任 人:冯成亮
3.实施光伏扶贫配套工程,确保光伏项目并网发电
建设内容:涉及袁家里等11个总容量为1100千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新建或改造10千伏线路2.94公里,配电变压器11台1700千伏安0.4千伏线路0.74公里计划投资210万元。
责任领导:张 凯
责任单位:国网保德县供电公司
责 任 人:冯成亮
三、推进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国网保德县供电公司要将电力扶贫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制定电力扶贫工作措施,研究解决电力扶贫重要事项,制定扶贫工程里程碑计划,明确扶贫时间表,倒排项目工期,逐项推进落实。同时充实加强电力扶贫队伍建设,确保扶贫工作有人组织、有人负责、有人落实。
(二)健全工作机制。县供电公司要与县直相关部门建立长期有效的信息互通机制,及时收集贫困地区的扶贫规划,准确掌握项目的用电负荷、特性及建设时序,同时将配套电网建设项目、时序、用地需求等及时反馈政府相关部门县供电公司建立纵向信息交流机制,及时配套电网建设,保证扶贫项目的用电需求。
(三)严格督导考核。县供电公司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电力扶贫专项行动总体监督管理工作,将电力扶贫专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对落实情况进行综合性督查。各部门加强专项规划、目标完成、项目管理、电费核算、收入结算等方面监督检查,依据公司的有关规定,对县公司电力扶贫工作进行严格考核,确保各项任务落实。
1、本质不同
机井(PumPing well)是利用动力机械驱动水泵提水的水井。
水井(民井)是从水井中提取地下水的办法,是用桶由人力提升到地面,是用简单的机械和人力驱动提水的工程构筑物。
2、效率和水质不同
机井(PumPing well)由于利用水泵,可以用把汲取更深的地下水、更好地保护水质。
水井(民井)由于井口裸露,水质容易受污染,并且运用人力提取地下水导致效率较低,同时,井深有限。
扩展资料:
据地下水的埋藏分布﹑含水层岩性结构﹐人类创造了多种多样的井型。
中国民间长期习用的是圆形筒井。直径多为1~2米﹐深度一般为数米到20~30米,施工时人可直接下入井筒中挖掘土石。这种井只宜于开采浅层地下水。
为了开采深部地下水,发展了口径较小(几厘米到几十厘米)而深度相当大(几十米至几百米)的管井。
打管井需要专门的打井机械和采用比较复杂的工艺。早在公元前250年,在中国现今的四川省,就在坚硬岩石中大量开凿深达数十米乃至百米以上的井,开采地下卤水煮盐。
打井揭露存有卤水的承压含水层后,地下水往往从井中自行流出﹐这种井便是自流井。中国四川省自流井(今自贡市)的地名即由此而得。现代世界各国主要用管井开采地下水,用动力钻机打井,以各种水泵作为提水工具。
中国在1949年以前,只有少数城市有少量管井,用动力提水的井也为数不多,到1980年,全国动力提水的井发展到220万口,广泛用于工矿城镇供水﹑农业灌溉及其他目的。
适应不同的地层条件,发展了斜井和水平的井。为了增大井的出水量,后来又出现了将水平的滤水管与竖向井筒结合起来的辐射井。这种井的主井筒直径可达数米﹐水平滤水管长数十米到一百多米,宜于开采埋藏浅,厚度小的松散的或半胶结的含水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机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井
机井的井孔包括工序:准备工作、钻进、固井、其他作业等工序。
钻井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钻前工程、钻井工程和完井工程三个阶段其主要施工工序一般包括定井位、井场及道路勘测、基础施工、安装井架、搬家、安装设备、一次开钻、二次开钻、钻进、起钻、换钻头、下钻、中途测试、完钻、电测、下套管、固井施工等。
打井取水
打井取水,在古代就成为人民获取饮用水、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从水井中提取地下水的办法,是用桶由人力提升到地面,孔颖达疏中称:“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这种办法在很多地方依然在使用。这种办法的缺点是:由于井口裸露,水质容易受到污染,效率比较低,同时,井深有限。
回答如下:
农网改造定义:
1.在我国,为县级区域内的县城、村镇、农垦区及林牧区用户供电的110kV及以下配电网称为农村电网,简称农网。目前,现有农网已经无法满足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需求,需要对农村电网进行升级改造。
2.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是指变电站、线路等农村电网设施的新建,以及对已运行农网设施局部或整体就地或异地建设、增容、更换设备等。
扩展资料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农电系统大力实施“三新”农电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户户通电”工程、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农电企业规范化管理工程和农电队伍素质提升工程,累计投入农村电网改造资金3075亿元,为134.1万户508.9万人解决了用电问题,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407个、电气化乡(镇)4991个、电气化村90053个,农电标准化建设水平和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很好地履行了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
南方电网累计完成投资691亿元,解决206个行政村、43.8万户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供电区域内乡、村、户通电率分别为100%、99.98%、99.76%,广东、广西、贵州、海南全面实现电网覆盖范围内的“户户通电”。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进展顺利。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3月底,国家累计下达国家电网公司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投资计划150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63.3亿元,共建设与改造110千伏变电站390座、线路7050千米。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力度加大,实现了6220个贫困村“村村通动力电”。与此同时,完成了907眼机井通电,受益农田约22万亩,有效改善了268万人的农村生产生活用电条件。2018年,甘肃实施79个县市区农网改造工程。主要用于改善贫困地区农村电网导线线径细、供电能力不足、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村电网规划与改造
据最新消息报道,灌溉机井完工三年不通电,农田水利工程成摆设,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利益关系呢,个人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有部分人,通过利用这些工程,来获取国家的支持,并完成验收支持,嗯获得了对应的利益之外,自然这些实施对于他们而言,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自然也没有维护和使用的必要了,所以就成了面子工程,只是做个样式放在那里而已。这种行为,是非常恶劣的,对于广大农民而言,影响非常的大,因为这种工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大家种植所需用水,现如今,他并不能正常使用,自然,大家就要再次为农田用水而发愁了,面对这种情况,大家该怎么做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
首先是寻找其他替代水源,我们农民,依靠这些农作物生存,现如今,这些供水设备不能使用,自然我们就不能这样等,我们应该寻找其他替代水源,以解决用水需求,这样才能使他们快速成长,并且在来年获得大丰收,这样自己的生活就不用担忧了。
其次是向相关部门反馈,当我们处理完用水需求之后,我们接着就需要向有关部门反馈了,只有将这些东西这些事件曝光出来,才会引起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关注,才能使得这些工程真正的投入使用,并且为我们带来一定的帮助,真正意义上的彻底解决我们的用水需求。
是啊,这种行为简直是放尽天良,希望相关部门好好整顿这种现象,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农民的生活必须要有所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社会和谐,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希望大家能够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