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有色金属 > 正文

铜的杨氏模量是多少

腼腆的钢铁侠
忧虑的乌冬面
2022-12-22 00:11:56

铜丝的杨氏模量具体数据是多少

最佳答案
受伤的月光
热情的西装
2025-07-18 16:30:48

铜丝的杨氏模量为2.0E/10^11pa。

杨氏模量是表征在弹性限度内物质材料抗拉或抗压的物理量,它是沿纵向的弹性模量。当一条长度为L、截面积为S的金属丝在力F作用下伸长ΔL时,F/S叫应力,其物理意义是金属丝单位截面积所受到的力;

杨氏弹性模量是选定机械零件材料的依据之一,是工程技术设计中常用的参数。杨氏模量的测定对研究金属材料、光纤材料、半导体、纳米材料、聚合物、陶瓷、橡胶等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质有着重要意义,还可用于机械零部件设计、生物力学、地质等领域。

扩展资料:

测量杨氏模量的方法一般有拉伸法、梁弯曲法、振动法、内耗法等,还出现了利用光纤位移传感器、莫尔条纹、电涡流传感器和波动传递技术(微波或超声波)等实验技术和方法测量杨氏模量。

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

弹性模量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

最新回答
多情的向日葵
任性的奇异果
2025-07-18 16:30:48

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大致范围是1.1×1011N·m-2。铜的杨氏模量为2.0×1011N·m-2.从此可以推出其它金属的杨氏模量的数量级,具体要计算时,可以查金属手册,更精确、权威,杨氏模量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变能力的物理量,杨氏模量衡量的是一个各向同性弹性体的刚度。

金属丝的定义

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大概是2.0乘以10的11次方牛米负二次方,杨氏模量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变能力的物理量,杨氏模量衡量的是一个各向同性弹性体的刚度,钢丝是钢材的板、管、型四大品种之一,是用热轧盘条经冷拉制成的再加工产品。

杨氏弹性模量是选定机械零件材料的依据之一,是工程技术设计中常用的参数。杨氏模量的测定对研究金属材料、光纤材料、半导体、纳米材料、聚合物、陶瓷、橡胶等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质有着重要意义,还可用于机械零部件设计、生物力学、地质等领域。

懦弱的大山
忧心的含羞草
2025-07-18 16:30:48

钢的杨氏模量为1.1×1011 N·m-2,铜的杨氏模量为2.0×1011 N·m-2。 当一条长度为L、截面积为S的金属丝在力F作用下伸长ΔL时,F/S叫应力,其物理意义是金属丝单位截面积所受到的力ΔL/L叫应变,其物理意义是金属丝单位长度所对应的伸长量。

钢材:

钢材是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大部分钢材加工都是通过压力加工,使被加工的钢(坯、锭等)产生塑性变形。根据钢材加工温度不同,可以分为冷加工和热加工两种。钢材是国家建设和实现四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其应用广泛、品种繁多,根据断面形状的不同、钢材一般分为型材、板材、管材和金属制品四大类,又分为重轨、轻轨。

无聊的冰淇淋
幽默的鸡
2025-07-18 16:30:48

对于分析一般金属 取钢材 Q235 A3钢等,一般取弹性模量 E=210 GPa =21*10^10Pa

钢的杨氏模量为1.1×1011 N·m-2,铜的杨氏模量为2.0×1011 N·m-2。从此可以推出其它金属的杨氏模量的数量级。

杨氏模量的测定对研究金属材料、光纤材料、半导体、纳米材料、聚合物、陶瓷、橡胶等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质有着重要意义,还可用于机械零部件设计、生物力学、地质等领域。

扩展资料:

根据不同的受力情况,分别有相应的拉伸弹性模量(杨氏模量)、剪切弹性模量(刚性模量)、体积弹性模量等。是一个材料常数,表征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其数值大小反映该材料弹性变形的难易程度。

对于有些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应力-应变曲线不符合直线关系的,则可根据需要可以取切线弹性模量、割线弹性模量等人为定义的办法来代替它的弹性模量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氏模量

火星上的苗条
认真的白猫
2025-07-18 16:30:48

铜元素是一种金属化学元素,也是人体所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 铜也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一种金属,属于重金属。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铜的物理化学性质,一起来看看吧。

铜的物理性质

铜呈紫红色光泽的金属,密度8.92克/立方厘米。熔点1083.4±0.2℃,沸点2567℃。有很好的延展性。导热和导电性能较好。

磁性:抗磁性

晶体类型:面心立方结构

电阻率:1.75×10-8Ω·m

声速(室温)3810(m/s)

杨氏模量:110-128 GPa

剪切模量:48 GPa

泊松比:0.34

莫氏硬度:3.0

维氏硬度:343–369 MPa

布氏硬度:235–878 MPa

固态密度 8.960 g/cm³

熔融液态密度 8.920 g/cm³

比热容:24.440 J/(mol·K)

汽化热:300.4kJ/mol

融化热:13.26kJ/mol

热导率:401 W/m.K

膨胀系数:(25 °C)16.5 µm/m·K

化合价通常为+2,也有+1(3价铜仅在少数不稳定的化合物中出现)

在地壳中的含量(ppm):50

在太阳中的含量(ppm):0.7

电离能:7.726电子伏特

焰色为:绿色

铜的化学性质

原子大小与结构

电子层:K-L-M-N

电子层分布:2-8-18-1

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4s1

原子半径:186pm

范德华半径:140pm

与氧气的反应

铜是不太活泼的重金属,在常温下不与干燥空气中的氧化合,加热时能产生黑色的氧化铜:2Cu+O2==2CuO

如果继续在很高温度下燃烧,就生成红色的Cu2O:4Cu+O2==2Cu2O

与空气的反应(与O2、H2O、CO2反应)在潮湿的空气中放久后,铜表面会慢慢生成一层铜绿(碱式碳酸铜),铜绿可防止金属进一步腐蚀,其组成是可变的。2Cu+O2+H2O+CO2=Cu2(OH)2CO3

与空气和稀酸反应在电位序(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族元素都在氢以后,所以不能置换稀酸中的氢。但当有空气存在时,铜可先被氧化成氧化铜,然后再与酸作用然后缓慢溶于这些稀酸中:2Cu+4HCl+O2=2CuCl2+2H2O

铜会被硝酸、浓硫酸(需加热)等氧化性酸氧化而溶解: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与卤素的反应:铜可与卤素单质气体在加热条件下化合。Cu+Cl2=点燃=CuCl2

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在电子工业中,常用FeCl3溶液来刻蚀铜,以制造印刷线路。

Cu+2FeCl3=2FeCl2+Cu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