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ci指数是什么意思
ceci指数是中国煤炭价格指数是一种可以全面、客观、及时地描述全国以及各区域、各品种煤炭市场价格变化的走势和平均变化幅度。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创建于2006年,并从2006年1月开始在“中国煤炭市场网”按周发布。
“在价格指数的研究和编制过程中,认真借鉴了国际煤炭价格指数的通行做法,根据我国煤炭生产消费布局及市场结构的实际,设计了采价样本,按区域、分品种布局了采价点,构建了价格采集体系,确定了计算模型和方法。“中国煤炭价格指数”至今已试运行了6年,其间,经过了多次论证,广泛听取了行业内外、政府有关部门、相关研究机构的意见,并根据煤炭生产与消费布局和市场发展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从“中国煤炭价格指数”的试运行情况看,指数数据校验符合市场走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组织国内外专家对中国煤炭价格指数进行了充分论证,在对前6年价格指数符合性检验的基础上,专家认为,“中国煤炭价格指数”数据采集体系完整、方法科学,系统运行正常,指数编制及时、准确,与市场实际价格变化趋势和幅度基本吻合,反映了我国煤炭市场变化的客观情况,已具备向全社会正式发布条件 。
中国煤炭价格指数”的采价范围,将全国煤炭市场划分为8个区域、8个品种。8个区域包括:“三西”地区(晋陕蒙西)、华北(京津冀鲁)、东北(辽吉黑蒙东)、华东(沪苏浙皖闽)、华中(豫鄂湘赣)、华南(粤桂琼)、西南(渝川贵云)、西北(宁甘青新),共计30个省区;8个品种包括:4个动力煤品种,2个炼焦煤品种,2个化工用煤品种。“中国煤炭价格指数”体系包括46个市场单元、8个区域、8个品种及全国综合指数等66组指数数据。
股市指数的含义是,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通过指数,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当前各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情况。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是比较复杂的,学姐在这儿就说这么多吧,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根据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性质来进行分类,股票指数基本上被分成这五个类别: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在这当中,规模指数是最经常见到的,举例说明,好比我们都懂的“沪深300”指数,它说明的是在沪深市场中交易活跃,且代表性和流动性都很好的300家大型企业股票的整体情况。
再比如,“上证50 ”指数从本质来说也是规模指数,也就是说其意味着上海证券市场代表性好、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代表则是某个行业的整体情况。好比“沪深300医药”就是一个行业指数,由沪深300中的几只医药行业股票组成,这也是反映了该行业公司股票的一个整体的表现究竟如何。
某一主题的整体情况是用主题指数作为代表的,就好比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这些方面,那么相关指数有“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看完前文,不难知道,指数一般是选起了市场中可以起明显作用的股票,因此,指数能够帮助我们比较快速的了解到市场的整体涨跌情况,那么市场热度如何我们也能有大概的了解,甚至能够了解到未来的走势。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9-07,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第二个原因就是供求关系。媒的需求量受疫情影响大幅降低。导致媒大量堆积而从而导致价格的下跌。
应用该指数分析方法,无论是对过去十年数据的验证,还是本指数正式发布半年来的实践,我们对现已完成的动力煤、炼焦煤和焦炭三个指数品种分析预测的准确率均达到80%以上,得到了包括英国大宗商品经纪公司等国外专业机构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
这是中国煤炭资源网公布的价格,你可以搜一下,在国内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
“碳中和”叠加后疫情效应 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2021年以来,中国煤炭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短期来看,“碳中和”叠加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将对煤炭价格提供有力支撑。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
限价区间明确 煤炭市场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2〕303号,以下称303号文)和2022年4号公告,明确于5月1日起实施。对于价格限定,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哄抬价格行为。
2022年5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自5月1日起,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和现货价格均有了合理区间。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近期阶段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千卡)中长期交易价格每吨570-770元(含税)较为合理。重点地区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分别为:山西(5500大卡)370-570元/吨,陕西(5500大卡)320~520元/吨,蒙西(5500大卡)260元-460元/吨,蒙东(5500大卡)200-300元/吨。
其中,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千卡,下同)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770元、1155元,山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570元、855元,陕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520元、780元,蒙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460元、690元,蒙东煤炭(3500大卡)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300元、450元,如无正当理由,一般可认定为哄抬价格。
全球能源危机背景下 中国能源政策的调整方向
另外,乌克兰危机等全球能源危机频发凸显了传统化石能源在基建基础、发电成本和供电稳定性上的优势,将引发各国对过快能源转型的再思考,将深刻影响中国对外煤炭能源合作和能源安全。中国国内能源市场化水平低,面对极端事件冲击,能源安全韧性不足,国际能源安全事件在中国的国内风险被放大。基于欧盟能源政策发生转变,也将间接对中国包括煤炭在内的海外能源合作及能源安全造成影响,中方需要根据欧盟能源政策调整来进行应对。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拓展资料:
本周,沿海散货运输市场在煤炭需求回暖以及兼营运力转向外贸市场的带动下,商谈气氛有所升温,综合指数企稳反弹。7月19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960.72点,较上周上涨1.4%。其中煤炭、粮食、金属矿石运价指数上涨,成品油运价指数上涨,原油运价指数维稳。
煤炭市场:本周,华东地区气温升高,华南地区受到台风天气影响,下游需求回暖,市场中兼营运力大部分已投放至外贸市场,导致内贸即期运力收紧,市场商谈氛围回暖,尤其华南市场在台风天气影响下,运价水平明显回升。沿海六大电厂日耗煤量本周逐步从60万吨以下回升至65万吨,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沿海六大电厂库存本周从上周1850万吨左右的高位下降至1780万吨上下,明显高于上年同期。受上述因素影响,,下游电力企业需求提升,市场商谈氛围回暖,市场运价水平由低位小幅反弹,尤其华南航线,在第5号台风“丹娜丝”的影响下,船东对于华南航线的挺价意愿增强,运价反弹较为明显。另一方面,由于长江内电厂及港口库存仍处于高位,贸易商囤煤也接近上限,需求的回暖较为有限,这也是限制沿海运输市场进一步反弹的原因之一。
7月19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煤炭货种运价指数报收957.00点,较上周上涨1.8%。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CBCFI)中,秦皇岛-上海(4-5万dwt)航线运价为20.4元/吨,较上周上涨1.2元/吨;秦皇岛-张家港(4-5万dwt)航线运价为22.2元/吨,较上周上涨0.9元/吨;秦皇岛-广州(6-7万dwt)航线运价为29.5元/吨,较上周上涨2.2元/吨。 金属矿石市场:本周铁矿石需求略有下滑,主要受限于钢厂的年中检修,现阶段港口铁矿石库存仍在下滑,主流高品味粉矿仍然紧俏。沿海金属矿石运输方面,虽然需求总体有小幅下滑,但鉴于沿海市场总体运力较前期有所收紧,二程矿运输价格企稳并小幅反弹。7月19日,沿海金属矿石货种运价指数报收943.87点,较上周上涨0.8%。
排在榜单第四至第十位的分别是新疆、贵州、安徽、河南、山东、宁夏和黑龙江,排在榜单前十位的省份在2021年累计原煤产量达382847.4亿吨,上榜的24个省份全年产量达407136亿吨,排名前十的原煤产量占原煤总产量的94.03%。
2021年全国各省区原煤产量排行榜
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分地区)
序号 地区 2021年累计 去年同期累计 同比增减% 2021年12月当月 去年同期当月 同比增减%
全国 407136.0 388793.0 4.7 38466.8 35881.7 7.2
1 陕西 119316.2 108023.8 10.5 10309.0 9806.6 5.1
2 内蒙古 103896.1 101181.8 2.7 10688.1 10023.1 6.6
3 陕西 69993.8 68178.8 2.7 6516.1 6254.5 4.2
4 新疆 31991.9 27048.4 18.3 3328.6 2512.7 32.5
5 贵州 13120.0 12192.4 7.6 1421.4 1255.3 13.2
6 安徽 11274.1 11084.4 1.7 963.2 953.1 1.1
7 河南 9335.5 10557.7 -11.6 828.6 892.2 -7.1
8 山东 9312.0 11080.2 -16.0 795.9 824.4 -3.5
9 宁夏 8632.9 8151.6 5.9 736.3 706.2 4.3
10 黑龙江 5974.9 5541.1 7.8 537.4 560.5 -4.1
11 云南 5796.0 5341.9 8.5 648.5 573.0 13.2
12 河北 4641.01 4974.7 -6.7 373.8 400.0 -6.6
13 甘肃 4151.1 3860.5 7.5 393.7 324.7 21.3
14 辽宁 3087.7 3125 -1.2 260.8 251.7 3.6
15 四川 1907.2 2123.9 -10.2 202.7 120.8 67.7
16 青海 1109.2 1092.1 1.6 127.2 83.0 53.3
17 江苏 934.3 1021.9 -8.6 72.1 65.4 10.4
18 吉林 875.3 992.9 -11.8 92.5 67.6 36.8
19 湖南 723.4 1052.2 -31.3 73.8 82.0 -10
20 福建 540.7 655.6 -17.5 47.1 60.1 -21.8
21 广西 279.7 266.6 4.9 28.8 23.8 21.2
22 江西 213.4 284.8 -25.1 17.9 25.1 -28.7
23 湖北 29.7 21.3 39.6 3.3 2.8 21.2
24 重庆 0.0 939.4 0.0 0.0 13.0 0.0
对此【易煤网】给出的解答是:2014年煤炭市场化进程继续深入,大型煤企与电力集团的中长协合同逐步实现了季度与月度定价相结合的模式,市场现货交易价格参照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作为结算价格。从指数的价格走势上看,全年煤炭价格不断刷新历史新低,大体上可分为急速下跌、缓慢爬升、深度探底及阶梯型攀升四个阶段,截至12月24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5500K价格报收525元/吨,与年初610元/吨下跌85元/吨。
一、煤炭市场开年遇冷,价格进入急速下跌通道中
新年伊始大型煤企一季度中长协价格执行590元/吨,远低于2013年底定下的631元/吨,随后内贸煤价应声呈现断崖式下跌,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接连跳水,逐渐吞噬2013年四季度上涨的空间。截至3月26日,5500K报收530元/吨,较2013年末630元/吨,暴跌100元/吨,降幅达16%。
1、进口煤集中到货,供大于求格局突出
2014年四季度内贸煤价呈现大幅上涨,进口煤再次成为国内煤炭供给的有效替补,进口煤量开始节节攀升,自2013年12月开始连续两月刷新历史高值,其中2014年1月底集中到货的进口煤对内贸市场造成了重大打压,国内市场整体供给急剧过剩。
2、煤炭需求整体减速,虚高价格迅速被挤出
元旦后煤炭消耗再次进入低迷状态,相对于供给的充沛,需求端明显不相匹配。2014年1月后钢铁、建材、化工生产均进入阶段性的淡季,对煤炭需求有限,需求主要来自于因冬季的来临居民用电的拉升。但电厂经过2013年底积极补库后,库存保持相对高位,1月末,全国重点电厂煤炭库存8490万吨,较2013年末大幅上涨300万吨。与此同步的是,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日耗却进入下行通道中,产需的不同步造成煤价下行压力加重,内贸煤炭价格虚高成分迅速被市场挤出。
2014年内贸煤炭市场在一片萧条中开启,在此阶段下行动能得到充分释放后,煤炭价格出现了一定的底部支撑,但下游需求的不足及各地不断环保压力加大,基础能源消费受到抑制,内贸煤价持续低位徘徊。
二、物流掣肘支撑价格弱势维稳,内贸价格缓慢爬升
在市场悲观情绪得到部分释放后,大型煤企小幅上调销售价格,为具有一定企稳基础的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随后两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连续两期上涨,中下旬再次企稳,内贸煤炭价格进入缓慢爬升阶段。截至5月28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537元/吨,较3月末530元/吨,累积上涨7元/吨,涨幅1%。
1、成本支撑作用增强,物流托举底部价格
市场价格经过3个月的持续下挫,部分煤种的价格水平已降至2013年最低水平,煤炭供应侧高度承压。加之自2月15日起,铁路煤炭运价普遍上调,晋北及蒙西地区相当一部分中小矿企,煤炭集(发)运站或者煤场的运营出现困难,产能退出加快,成本对煤炭价格的支撑作用加强。同时,大秦线在4月份进行例行检修,期间减少铁路煤炭发运量,导致北方主要发运港口的煤炭库存减少,推动煤炭供求活跃度上升,对不断寻底的沿海煤价形成底部托举。
2、一季度中长协价格基本敲定,电厂恢复采购
一直悬而未决的煤电合同价格,在市场接连下跌后,煤企出现让步,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2013年四季度综合平均值为最后的签订价格,并得到电企的认可。煤电双方围绕合同价格的博弈之争短暂落下帷幕,给市场释放了积极稳定信号,为内贸煤价底部提供了参考依据。部分电厂开始兑现重点合同,恢复内贸煤炭采购。
今年的煤炭市场又经过了一年大幅的下挫,无论是炼焦煤还是喷吹煤、以及动力煤等品种,都在这波市场行情中创下了新低。11月18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5500大卡动力煤平均价格报收375元/吨,继续刷新发布以来的最低记录。自9月中旬开始,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已经连续十周下跌。但时至2015年末,支撑煤炭市场的积极因素正在悄然形成,煤炭价格阶段性略显稳定。
一是低温雨雪天气,煤炭用量增加。进入11月中旬东北、华北等地出现大幅降温,雨雪天气冲击北方大部分地区,个别地区接近了同期历史低值。低温状态下,居民取暖、集中供热等因素,带动动力煤需求量明显提升。山西煤炭运价最近出现了10—20元/吨的上调。这也导致运输到河北、山东等地的运输成本上升,对目前低迷的市场带来丝丝热度。
二是安全因素,使煤炭产量略显下降。12月份各煤矿生产任务也接近尾声,煤矿生产向来都是每年的十二月份为安全生产月,煤炭产量下降是大概率事件。截止2015年10月全国煤炭产量30.45亿吨,同比下降3.6%,一般情况分月度看,11、12月产量环比呈现下降的情况,产量减少也会给市场增加稳定的因素。
三是铁路检修增多,运量提升难度较大。从11月份开始,铁路部门开始对运输线路进行例行检修,时段从1个月到1.5个月不等。各铁路局之间因为运输任务完成的差距较大,有的路局不愿多接车、有的路局不愿多发车,也造成发运不稳定。最近山西发往山东市场、河北发往南方市场的煤炭明显受阻,甚至在河北南部出现了煤炭在车站滞留长达1个多月的极端情况。加上发往北方的煤炭易发生冻车,影响卸车速度。预计12月份煤炭运量提高的难度较大。
四是港口作业也受到低温的影响,装船速度减缓。11月上旬环渤海港口因大风大雾天气进行长时间封航,造成港口船舶积压。也使得环渤海动力煤价下跌动能进一步收缩。客观上也导致了煤炭运量受阻。
从以上因素看,年末煤炭市场稳定的因素增多,煤炭价格有望短期内得到支撑。但易煤网以为,煤炭供过于求的状态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观,寒冬天气只是能够一时缓解市场下行的速率,在世界经济衰退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共同影响下,煤炭市场包括整个能源市场仍处于下降通道,明年春季煤炭价格或再现疲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