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什么是能源设备

缓慢的御姐
愉快的羊
2022-12-22 14:30:06

新能源设备有哪些如何分类

最佳答案
怕孤独的过客
沉静的汽车
2025-09-14 11:48:40

新能源的具体分类方法有一下几种:

(1)新能源按其形成和来源分类

(2)新能源按开发利用状况分类

(3)新能源按属性分类

(4)新能源按转换传递过程分类

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说的,有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最新回答
坚定的含羞草
酷炫的西装
2025-09-14 11:48:40

Biomass是一大类呀,如我们传统的柴草。那它的设备是什么呢,炉灶?

沼气也是吧。

现在主要是用柴草、废渣制造可燃烧气体。主要设备问题当是焦油太高吧。

最流行的是制造乙醇(酒精),现在似乎有点成了全球趋势了。

两个方向:用玉米类制造。美国的玉米有一半多一点用于制造乙醇了。

另一个方向是粮基类废渣。即甘蔗渣。如我们的云南,巴西。

巴西这一块相当发达。不同方向,设备当有差别。

Biomass能够解决对石油天然气的依赖。但未必减碳。

我是非专业的哦。

无情的诺言
单纯的棒球
2025-09-14 11:48:40
能源计量油计量器具主要指直接用于能源用量计量的测量设备,如电能表、水表、流量计等。当然如果热电偶、热电阻、压力表的测量值要用于能源计量的运算中也应算是,其他的就可以不算。

能源计量器具:测量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的计量器具。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种类

本标准所称能源,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范围

a)输入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b)输出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c)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d)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e)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

洁净的云朵
坚强的缘分
2025-09-14 11:48:40
十大措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重视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全党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要内容,对我们党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这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在现实背景下,研究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及如何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这里的“节约”其一,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其二,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即,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财富甚至更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回收各种废弃物。这种节约要求彻底转变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深刻的技术革新,真正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根本标志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现代理念。 1、确立节约资源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 国家要加强在各个领域增长方式和全面节约管理。在组织编制“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中,都要把节约资源放在中心位置。政府要健全和完善资源节约的政策法规和监管体系,制定鼓励节约使用资源的相应政策措施,完善法规标准,实行严格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控制,并强化节约资源工作的强制约束力。要抓紧研究制定《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的配套法规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法规,制定资源高消耗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完善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标准,组织修订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制订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资源综合利用等情况予以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企业和有关单位及时进行整改,尽快实现由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2、形成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改变透支资源求发展的方式,转换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扭转“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起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和消费体系。要尽快形成以节地、节水、节能为中心的农业体系,重效益、节时、节能、节约原材料的工业体系,规划科学、设计优良、节地、省材、质量过硬的基本建设体系,节时、节能、重效益的运输体系,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生活服务体系和节约资源的消费方式,从战略上构建资源从生产、流通、分配到消费各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有机节约整体。 3、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是目前国际上最能代表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模式。与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传统经济不同,循环经济的核心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重构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如果说传统经济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的和一次性的,以把自然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的话,那么,循环经济通过物质的循环流动,可以解决长期以来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冲突。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三分之一、铜产量的二分之一、纸产品的三分之一都来自于循环利用。我国有色金属再生利用量仅占总产量的15%-20%,发达国家一般为30%-40%。如果其中的废玻璃、废塑料等不能有效地回收利用,不仅会增加垃圾处理量,更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要加强对废品回收利用的管理,促使其有序发展。 4、大力发展环境产业,充分开发利用再生资源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世界经合组织研究表明,建立在循环经济理念基础之上的环境产业必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并列为当代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领域,是 21世纪世界性的主导产业之一。通过发展环境产业,加强“三废”综合利用,充分开发利用再生资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延伸产业链,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增加就业岗位,同时担负起分解者的职能,对无法再次循环利用的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5、要倡导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 人们的消费方式对资源消耗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的消费方式一定要从本国、本地区的消费环境出发,要考虑资源和生态可以承受的消费度。如果不顾国情,简单地模仿、攀比一些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将会带来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甚至造成危害更大的污染灾害;反过来,只会降低消费质量。为此,应当选择如下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一是应当讲究日用消费品的质量、实用和耐用性,尽量缩小一次性消费的范围。在全社会推广节能型、节水型的低度消耗资源的适度消费生活体系,减少高能耗、高原材料、高用水的消费。二是注意食品消费结构的合理化,保持中华民族传统的饮食习惯,在饮食结构上不宜不加区分地普遍提倡以动物型食品为主,膳食结构仍应以植物型食品为主或动植物并重。三是居住和出行方式的合理化。宜提倡相对集中的居住方式,发展公园、公共娱乐场所,不宜提倡分散居住和大量建造私人别墅、花园等。 6、加快技术创新推进节约资源技术进步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资源节约的有效手段。要积极推动资源节约科技开发,建立促进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突破资源节约技术瓶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资源节约重大技术示范,推广应用先进高效的节能、节水设备和器具,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发展和升级,从整体上全面提高资源节约技术水平。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粗放、低效率技术向集约、节约和高效率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充分挖掘管理对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形成的效率潜力。 7、重视信息工作,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信息交换平台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发达的信息系统之上。企业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的获得、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产业链接、资源的整合、再生资源的相互转移开发等等,这一切都需要借助发达的信息网络来实现。在今天市场中介体系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政府应协助建立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信息服务体系。整合废弃物的性质及来源、资源节约型企业、资源节约型技术等信息,规范信息的收集、合成、传输、反馈等机制,以电子政务、企业信息资源共享为重点与切入点,建立资源节约型信息交换平台,及时发布各类循环经济市场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为各企业间实现废弃物、能量等交换提供信息帮助。 8、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指标体系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本质就是提高经济资源的生态效率,在经济发展目标和生态环境目标之间建立一种最佳的协调机制。为了衡量评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指导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和实践,有必要建立一套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建立的指标体系可以全面衡量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效益以及循环特征、资源和能源使用效率,建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有机的联系,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共赢。指标体系要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原理入手,从各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资源利用的节约程度和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水平。指标体系的设立原则为:良好的政策相关性、可测定性和可比较性、易于分析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等。 9、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科学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和调节机制,形成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利用,改变因资源的低成本、非公开化造成的浪费。目前,我国一些重要资源短缺,其中有些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基本上是不可贸易产品,其市场价格本应较高才能产生节约使用的效果,但由于这些资源的使用成本严重偏低,导致了资源的粗放使用。同时,一些对环境资源有严重影响的企业,可以不支付它们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实现向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合理确定资源价格,使资源使用者付出应承担的社会成本,对自己浪费资源、破坏环境造成的后果承担经济责任,从而使节约使用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10、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要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要把宣传重要意义和相关知识常识结合起来。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尽可能减少垃圾排放,进行绿色消费,优先购买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以及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的产品,鼓励节约使用、反复使用或多次使用所购买的物品。要把宣传重要意义和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在宣传教育中发放介绍垃圾处理知识和再生利用常识的小册子,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废旧资源回收和垃圾减量工作。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宣传教育,做到以教育形式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长,以家长影响社会。

虚拟的大山
唠叨的蚂蚁
2025-09-14 11:48:40
怎么说呢,,,新能源汽车其实不止电动这一种,,,,,,可以理解为只要不是油动的,,,,比如电动、氢气燃料、或者使用酒精也勉强算,,,这些都属于新能源燃料,,,,这个新能源的定义是专对于汽车的,,,而不是所有领域,,,,(举个不太好的例子,,,,用电的手电筒不是新能源,,,但假如有一台手电筒可以使用水来作为燃料发光,,,,那就是新能源手电筒了)

当然新能源集中出现在汽车领域是因为内燃机汽油和柴油排放污染和消耗太严重了,,,,,而仅只是换成生物能源(比如乙醇)就能节省太多,,,

爱听歌的小松鼠
儒雅的雨
2025-09-14 11:48:40
维修新能源汽车涉及到电学方面的知识,新能源汽车的电压常常高达百伏,属于非安全电压,一般情况下,只有持有电工证的维修师,才能修理新能源汽车。还有就是会学到新能源汽车的故障诊断,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高压配电盒、电机控制器、车载充电器等,油电混合汽车的动力系统结构、快慢充电的控制策略、高压电路系统、低压电路系统等,

主要学习:新能源汽车构造、电工电子技术、汽车电控技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与驱动电机、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等。

一、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考取中(高)级汽车装配工、汽车维修工、汽车驾驶员(C照)、汽车配件销售员等职业资格证书。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国家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紧缺人才专业,毕业生可到汽车制造厂、汽车4S店、汽车检测站、汽车运输管理等部门从事相关技术服务与管理工作,就业前景较好,发展空间较大。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新能源汽车的装配与调试、性能检测、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正直的铃铛
仁爱的哑铃
2025-09-14 11:48:40

在传统能源管理中,企业通常定期派专人对各类仪器、仪表进行现场数据采集,逐级统计、上报。但是这类手工操作效率低,且不能满足大范围数据采集的需求。即使企业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管理,依然不能避免数据不及时甚至不准确的情况的发生。能源管理系统(EMS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是一个集数据采集、过程监控、能源调度为一体的公司级能源管控一体化智能系统。建设EMS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能源计量、设备远程监控、优化能源调度和平衡的指挥系统,对能源介质实现在线监视与调控。

利用实时客观的数据帮助管理者编制能源计划、管理能源质量、分析事故原因、处理解决能耗问题,真正实现企业绿色生产的目标。

1、降低企业能耗

通过实时数据采集,自动分析报警,减少跑冒滴漏等现象,降低企业整体能耗。

2、缩短设备保养时间

精确化管理能源设备,实现能源设备整体受控,降低设备点检、运行、维护成本,更好发挥设备整体效能。

3、提升设备运行时间

通过EMS系统数据分析和预警,实现对生产现场的异常情况的实时处理,及时修正和调整,提高设备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