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发电厂等公用事业
工业领域的公用事业
属于工业的公用事业主要包括电力或暖气、天然气或自来水供应。公用事业与制造业具有明显区别,比如,公用事业的竞争程度相对制造业要弱的多,公用事业几乎很少进行国际贸易,公用事业具有一定的垄断供应特点。这些因素导致美国的公用事业并不完全是私有企业,还有一部分是国有企业。以下以美国的电力供应为例,介绍美国的公用事业。
美国发电量一直是世界第一,大规模的商业用电起源于美国,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2010年,中美两国总发电量分别为42065亿千瓦时(1千瓦时等于1度电)和43259亿千瓦时,占世界发电量的比重分别为19.7%和20.3%,中国发电量略低于美国。不过,2011年美国发电量已经被中国超过,这很有可能就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中国将接替美国长期成为未来发电量第一的国家。按照人口规模,中国未来发电量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发电量可以是未来或现在美国发电量的几倍,有可能最终达到3倍左右,达到美国的两倍是容易实现的。
中国电力装机容量在2012年超过美国,2011年中国电力装机容量(功率)已经超过10亿千瓦,2012年近11亿千瓦。美国在2008年就达到10.1亿千瓦,美国近期每年电力装机容量增加1300多万千瓦,相对中国每年新增9000多万千瓦的规模要小许多。并不是美国不能装机那么多发电机,而是美国电力市场增加幅度没有那么多,美国装机增量由电力市场需求增量决定。电力装机周期一般为几年时间,这意味着电力装机难以迅速适应市场变化,意味着电力装机增量与经济周期不一致。美国每年人口增长约1%,近期每年安装的1300万千瓦的发电装机容量,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对电力的需求增长所致,按照美国10亿千瓦的装机规模,仅仅由于人口增长,就需要10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如果人口不增长,虽然美国人口更多的直接使用二次能源——电力能源,由于节能技术的进步,电力的需求增长率是很低的,每年只需增加几百万千瓦的电力装机容量。
1902年美国发电量60亿千瓦时,1912年美国发电量为248亿千瓦时,1917年为434亿,1920年为566亿,1926年942亿。1930年为1146亿,1933年为1027亿,发电量的下降,显示经济大萧条的影响,只是大萧条对电力的影响没有对 汽车 生产的影响大,大萧条导致 汽车 产量下降一半多,这说明 汽车 更具有奢侈品的特点。电力消费确实是新兴的东西,在稳步增长。
美国发电量1936年为1360亿千瓦时,1942年为2331亿,1945年为2712亿。1949年2961亿千瓦时,1952年迅速增长到4038亿千瓦时,1956年为6039亿千瓦时,1960年为7592亿,1970年为15351亿,1976年为20409亿,1988年为27074亿,1995年为33535亿,2002年为38585亿,2004年为39706亿。由于时间间隔太大,从这些数据中,看不出石油危机的影响。不过,美国的电力消费始终在蓬勃发展,通过这些数据是可以产生这样的感觉的。这显示了电力与 汽车 的重要区别,美国的 汽车 消费就可以达到顶峰,并且 会停滞 。而电力消费却是一直增长,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一次能源的消费增长减少,而转移到了二次能源的电力消费。比如,电器的进一步普及,淘汰了许多一次能源的消费。人们做饭,有时就直接使用电力,像微波炉、电磁炉、电饭煲等做饭电器的普及,淘汰了部分天然气或煤炭的使用。这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趋势,一次性能源的直接使用大幅度减少,逐渐更多的是把一次性能源转变成二次性能源的电力进行使用。
发达国家现在人均消耗的能源已经开始停滞,但是人均消耗的电力却依然在逐渐增长。发达国家电力使用结构与中国大不一样,中国主要使用到工业领域,生活用电或服务业用电不大,而发达国家主要是生活用电和服务业用电,当然工业用电也不少,属于三足鼎立局面。
美国发电量2007年为41568亿千瓦时,2008年为41103亿,2009年为39531亿,2010年为43259亿千瓦时,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2008年金融危机对美国用电量的影响,影响确实不算大。美国的用电量还会逐渐增长,这说明电的作用还会越来越大。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电,依然在继续加大着影响。
美国近期(2011年)的电力结构大致如此;大约50%的电力来自煤炭发电,核能发电占美国电力供给的20%,天然气发电占的比例大约是18%,水力发电大约占7%,石油残渣发电占1%,生物质(木材废料、秸秆等)发电约占美国发电量的1%,风力发电约占1%,地热发电量不到1%,太阳能发电大约占1%。中国也是以煤炭发电为主,只是占的比例更大一些,中国核能发电占比较低,天然气发电占比也不高,而水力发电占比明显比美国高。但是近期形势似乎在改变,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更加注重清洁能源与可持续能源,比如,中国也开始了大量使用生物质发电的行动,让农业废弃物有了用武之地。
人类发展核电的热情主要在20世纪70或80年代,主要是石油危机产生所致,幸运的是中国没有赶上这个热潮。中国核电姗姗来迟,进入21世纪,核电热情在发达国家已经退去,在中国似乎要蓬勃发展。谁知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给中国核电热情泼了冷水,这也许是中国的幸运。事实上美国一些地区也打算关闭核电站,比如田纳西河地区。随着美国页岩气的大规模开采,天然气发电比例会逐渐增加,长时间积累,天然气发电比例会有明显的增加。
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最大的风力发电装机大国,只是风力发电量还低于美国,风力发电效率不如美国。中国计划2030年风力发电装机达到2亿多千瓦,相当于现在中国电力装机的20%多,相当于那时装机的10%附近,由于风力发电效率没有火力发电高,按照火力发电效率的一半计算,发电量可能会占那时总发电量的5%左右。美国未来风力装机也可能会达到2亿千瓦,达到一亿千瓦是很有可能的,风力发电量将占美国当时的5%附近。
太阳能发电前途无量,难以估测,就是按照现在的技术水平,太阳能发电量也将有大幅度增长。在现在的 科技 水平下,意味着人类能源危机已经子虚乌有,属于自我恐吓。如果太阳能发电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将会产生一系列戏剧性变化,什么都会变成浮云,人类将获得可持续性的廉价能源,那时的煤炭将逐渐退出 历史 舞台。
人类的能源努力从来不是孤注一掷的,是全方位的能源供给 探索 ,结果常常会出乎意料,不知道会在哪里有重大突破,页岩气就是典范一例。人类还在尝试可控核聚变能源的供应,如果这个技术获得重大突破,也将把人类带入可持续能源时代。当然可控核聚变在未来的航天领域,将发挥出重大价值,满足人类的航天梦。未来很有可能是可控核聚变与太阳能技术都获得重大突破,都可以单独让人类进入可持续能源利用时代,核聚变会多用在航天领域,而太阳能发电更多用于民间。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电力行业仍是传统的公用事业,电价依照成本加毛利核定,新建电厂运营效率低,成本一直居高不下。80年代后,联邦和各州政府开始逐步放松管制,通过有效的竞争使电价下降,为消费者带来福利。市场组织也从发输配售垂直一体化演变为厂网分离,现在美国的电力市场化模式是发电领域和售电领域市场化,输电领域共用化。美国电力产品不同环节的价格大部分通过竞争确定,只有输电价格由政府法律确定。这其实也是中国电力改革的方向,比如现在中国也开始实行发电厂竞价上网。
政府管制的放松促使电力领域竞争增强,进而促使电力暴利终结。电力企业盈利减少,导致股价下跌,到现在,电力公司市场价值已经累计下跌1900亿美元。员工的收入与公司绩效直接挂钩,虽然平均收入下降,逐渐与其他雇员收入趋同,但是工作积极性有所提高,部分电力企业也在新的环境中取得成功。
在发电的环保方面,以前,美国相对中国环保投入成本或环保技术水平要高的多,这主要体现在煤炭除硫或烟气除硫方面,以及尽量选择低硫煤炭发电。现在中国在这个领域已经赶上美国水平。不知道中国火电厂在烟气除硫方面,能不能尽职尽责,现在中国在烟气除硫设备方面已经不低于美国了。
发电效益或效率可以体现在发电标准煤耗方面,美国是不高的。中国2011年达到329克/千瓦时,这比以前下降了许多,这主要是由于中国每年新增大型发电机较多所致,大型火力发电机相对小型火力发电机,不仅效率高(工作人员人均发电多),而且发电的标准能耗少。2007年美国发电标准煤耗为360克每千瓦时,这明显比中国2007年的334克/千瓦时低,这显示了中国的后发优势,毕竟,中国可以选择先进的发电设备或大规模的发电设备,而美国是多年前建设的火电厂,那时的发电设备或单机规模自然不如现在。中国是用电大国,可以建设大型发电机组,实现发电领域的高效运行,这也算是大国的优势之一。
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公司,2010年的供电煤耗降至279.39克/千瓦时,再度刷新了由该电厂在上一年保持的282克/千瓦时的世界最低纪录。2010年最高的是陕西榆林银河发电公司386克标准煤/千瓦时。二者悬殊如此之大,这也显示中国火电厂煤耗还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中国2011年火电厂用电率6.22%,美国的电厂用电率在4.8%,不知道美国的火电厂用电率是多少,中国在这个方面可能不占优势。2011年,中国线路损失率降至6.37%,低于2007年的英国(7.4%)、澳大利亚(7.5%)、俄罗斯(11.95%),接近2007年美国(6.38%)水平。俄罗斯应该是人口稀少导致线损率较高。笔者认真看了一些中国的发电领域数据,几乎可以与美国比肩了,中国劳动力价格远比美国低,不知道为什么中国电价却并不明显低。
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克莱顿镇建成的200千瓦风力发电机,其叶片直径为38米,发电量足够60户居民用电而1978年初夏,在丹麦日德兰半岛西海岸投入运行的风力发电装置,其发电量则达2000千瓦,风车高57米,所发电量的75%送入电网,其余供给附近的一所学校用
1979年上半年,美国在北卡罗来纳州的蓝岭山,又建成了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发电用的风车这个风车有十层楼高,风车钢叶片的直径60米叶片安装在一个塔型建筑物上,因此风车可自由转动并从任何一个方向获得电力风力时速在38公里以上时,发电能力也可达2000千瓦由于这个丘陵地区的平均风力时速只有29公里,因此风车不能全部运动据估计,即使全年只有一半时间运转,它就能够满足北卡罗来纳州七个县1%到2%的用电需要
风力发电 - 历史
风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现在,人们感兴趣的,首先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
风是一种潜力很大的新能源,人们也许还记得,十八世纪初,横扫英法两国的一次狂暴大风,吹毁了四百座风力磨坊、八百座房屋、一百座教堂、四百多条帆船,并有数千人受到伤害,二十五万株大树连根拔起仅就拔树一事而论,风在数秒钟内就发出了一千万马力(即750万千瓦一马力等于0.75千瓦)的功率!有人估计过,地球上可用来发电的风力资源约有100亿千瓦,几乎是现在全世界水力发电量的10倍目前全世界每年燃烧煤所获得的能量,只有风力在一年内所提供能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国内外都很重视利用风力来发电,开发新能源
利用风力发电的尝试,早在本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三十年代,丹麦、瑞典、苏联和美国应用航空工业的旋翼技术,成功地研制了一些小型风力发电装置这种小型风力发电机,广泛在多风的海岛和偏僻的乡村使用,它所获得的电力成本比小型内燃机的发电成本低得多不过,当时的发电量较低,大都在5千瓦以下
目前,据了解,国外已生产出15,40,45,100,225千瓦的风力发电机了1978年1月,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克莱顿镇建成的200千瓦风力发电机,其叶片直径为38米,发电量足够60户居民用电而1978年初夏,在丹麦日德兰半岛西海岸投入运行的风力发电装置,其发电量则达2000千瓦,风车高57米,所发电量的75%送入电网,其余供给附近的一所学校用
1) 机组品质优良,性能卓越。
2) 机组自身的震动及噪声在同类产品中处于较低水平:发动机与发电机采用SAE标准连接,能保证极高的同轴度,进而使得机组自身振动极低,单振幅度小于0.3mm。
3) 一体化结构,便于用户使用、安装,外形更加美观:
机组为槽钢一体化结构,内置有高效减震装置,可吸收机组绝大部分的震动,便得机组的安装极为简便,只需一平整水泥平台或地板具有足够载重,将机组置于其上,不用担心机组震动传至墙体和地基。该减震装置还可有效地隔绝外部震动对机组的影响,确保达到机组抗地震的要求。
4) 机组的使用经济性较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燃油油耗及机油油耗远低于中国国家标准(GB2820)。
5) 配套件及配套技术资料齐全,使得用户安装、使用更加简单方便。
华力康明斯发电机组适合在工厂,银行,数据中心,医院!
一、康明斯柴油发电机 国内的是重康和东康的,美国康明斯发动机公司始建于1919年,主要生产发电设备、工业及汽车等行业用发动机。
二、潍柴柴油发电机组 只有以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柴油机所制造出来的柴油发电机组。
三、亚南集团柴油发电机组 创立于1991年。创业以来,亚南坚持以客户和市场需求为中心,并以创新驱动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民营企业。
四、玉柴柴油发电机组 广西玉柴是全国内燃机行业第一家获‘全国质量管理奖’的企业,玉柴牌柴油机荣膺“国家免检产 品”。
五、济柴柴油发电机组 中石油旗下济南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90系列柴油机为动力,配套四通发电机组装而成。
六、常柴柴油发电机组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是具有近百年历史的民族工业企业,也是全国农机行业及常州市第一家上市公司。
关于机组的品牌,基本分类就是国外和国产的。国外柴油发电机品牌有:美国cummins,卡特彼勒
,德国曼,瑞典沃尔沃,英国珀金斯
,韩国斗山大宇等等。国内柴油发电机组品牌有:合资cummins,(占有率较高)玉柴、无锡动力、上柴、潍柴等等。
600kw柴油发电机组都是由柴油机和发电机组成的,如果要买成套的机组,那就要选择他们的oem厂家,是经过他们授权,同意以上品牌来组成套柴油发电机组,同时获的以上品牌的品质保证和售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