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是什么样?
新能源汽车市场现在逐步由政策驱动型向市场驱动型转变。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一种大趋势。以下是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部分介绍:1、简介:新能源汽车的官方定义是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来作为动力来源在这里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而在目前市场上纯电车显然成为了新能源车的代表混动和燃料电池线路齐头并进。2、未来趋势:目前新能源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虽然面临电池、安全等诸多问题但随着石化的减少和空气污染的严重化以及国家对新能源(据悉海南已提出2030年全域禁售燃油车)的支持新能源将是汽车发展的大势所趋但需要漫长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
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将会大步前进,有望取代燃油汽车。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3.69万辆,同比增长140.7%;出口额11.02亿美元,同比增长271.6%;纯电动汽车出口2.15万辆,增幅为136%;出口额3.63亿美元,同比激增1122.9%。
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如果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发展,以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1.4亿计算,可以节约石油3229万吨,替代石油3110万吨,节约和替代石油共6339万吨,相当于将汽车用油需求削减22.7%。
结合中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和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25年后,中国普通汽油车占乘用车的保有量将仅占50%左右,而先进柴油车、燃气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将迅猛发展。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建议:
1、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在行业标准和规范等方面还不够完善,消费者对电动车的质量与安全问题还有更高期待。这也倒逼新能源汽车领域加速变革,实现行业的良性发展。
与此同时,也要加强高水平的国际开放合作,推动全球协同创新,让中国和各国一起,共同推动建设清洁美丽世界。
2、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要强化创新驱动,瞄准技术制高点,企业要在个性化定制方面下功夫,推动品牌建设,要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在稳增长、促消费等政策支持下,我国汽车产业克服疫情等因素冲击,呈现出恢复增长的良好态势,为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持快速增长,今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86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出口34万辆,同比增长97.4%;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比重达到22.9%;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000万辆。
从更长周期看,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关键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充电基础设施等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可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良好基础,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这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
一是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规划政策体系。我国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出台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形成了完善的科技、产业、财税等支持政策体系,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是有比较完备的产业支撑体系。我国拥有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设备、基础材料等全产业配套能力,在产业规模、协作效率、配套成本等方面形成一定优势,为企业开展技术研发、产品研制提供了有效支撑。
三是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当前我国汽车市场呈现消费升级态势,年轻消费群体对新技术、新产品接受程度高,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孟玮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持续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环境。
二是坚持“全国一盘棋”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按照区域集聚、主体集中的原则,构建布局合理、发展有序、运行高效的产业格局。
三是鼓励企业充分依托我国产业基础,加强技术创新,加快突破新能源汽车关键系统部件和基础共性技术,持续提升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四是继续以开放的姿态深化国际合作,鼓励中外双方企业深化合作方式,拓展合作领域,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和互利共赢。
新能源产销规模翻倍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额的40.70%,仅比欧洲少3.1个百分点。2020年我国本土汽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新能源汽车17.92万辆,排全球第三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
在销量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连续七年销量位居全球第一位。
纯电动汽车占据八成市场
按动力系统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划分,纯电动汽车是我国产销最多的新能源汽车种类。2021年纯电动汽车产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82.99%,销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82.82%。
按用途划分,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均占全国汽车总产销的95%左右,是按用途划分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最多的类型。
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氢能等产业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等。2020年11月份,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
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从目前市场现状和未来政策方向来看,纯电动车将长期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地位。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方向:明确两极分化
得益于中国环保事业的深入推进,以及一开始的政策补贴,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可以事半功倍。如今补贴在下降,进入门槛在浮动,新能源汽车需求更大,但要求也更严,这无疑是车企的质量和技术体系&ldquo硬件&rdquo新一轮测试。
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品性能、造车技术、车辆服务等领域将基本成为所有企业的竞争点。这样,新能源汽车企业是否创新,是否拥有核心技术,是否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就决定了市场份额竞争的最终结果。显然,随着市场加速优胜劣汰,内部分化必然是一场大清洗。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方向:电气化标签越来越清晰。
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虽然在续航能力、电池技术、维修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缺陷,但相对于传统燃油车仍具有先天优势。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即使燃油车、混动车、纯电动车在市场上长期共存,未来的发展标签依然是&ldquo电气&rdquo。
这一点从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来,从不到2%到超越传统燃油车,这在行业内预计会发生十几年。从环保和能耗的角度来看,如果只需要跨越成本壁垒,构建完整的运维体系,纯电驱动未来蓝图能够实现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强。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方向:智能网联的未来
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家居的概念在今天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智能、信息网络、自动化的概念正在走进每一个家庭,也正在渗透到汽车行业发展的未来。如果说无人驾驶汽车从设计到制造基本符合未来,那么新能源汽车就靠&ldquo延迟开始&rdquo优势,率先踏入科技领域前沿。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功能化趋势越来越突出,而网络化技术就是这种多维度延伸的支线之一。为了抢占市场高地,新能源汽车厂商布局了先进的辅助驾驶系统,对接了成熟的智能网络技术,嵌入了传感器、雷达等新的配套元器件,致力于为产品增加更多的附加值。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方向:产业链主要分支合并。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道路绝对不会是一根脊梁到底。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是整车制造、电池系统和售后运维。如今,发展需求带来的产业链延伸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了许多分支。
起初,竞争的加剧带来了一波并购浪潮。无论是带来资金、技术还是周边产业,基本都会和产业链有关。其次,车企与新材料公司合作,车企与智能系统开发商合作,车企与氢燃料技术品牌&hellip合作;&hellip上下游,上下壁全部打开;再者,轻量化、多模式、高智能等标签直接串联新能源汽车现代产业链的主分支。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方向:有望跃上国际舞台。
事实上,根据专家的预测,未来三到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有望超过国际领先水平。作为机动车保有量较大的大国,新能源汽车替代和新增市场潜力可观。消费模式多元化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现状;走出去。其中的优势、技术和规模也有望跟进。
到目前为止,中国汽车工业已经陷入出口瓶颈,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却在上升。平均出口价格低、出口量大、档次高的纯电动客车大多出口规模小,但单价高。所以无论技术是好是普通,都有自己的出口优势。此外,新能源汽车公司在对外合作方面也非常活跃,无论是R&D合作、资本合作还是贸易合作。
今天,边肖汽车的简介到此结束。以上是边肖汽车简要介绍的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方向。近年来,环保措施越来越严格,各国相继规定了燃油车的停运时间,因此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大家的新宠。即便如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会进行得更加顺利。希望边肖汽车的简介能为你解决问题。
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比亚迪(002594)、吉利控股(00175.HK)、上汽集团(600104)、广汽集团(601238)、北汽蓝谷(600733)、长安汽车(000625)等
本文核心数据:纯电动汽车销量及占比、碳中和时期新车销量中各燃料类型占比预测、不同燃料类型汽车平均单位行驶里程碳排放、纯电动乘用车生命周期碳减排潜力等
纯电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比较高,在整体汽车中的渗透率有望得到提升
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其销量会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不断扩大而扩大。2016-2020年,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突破111万辆,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达到81.6%。
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应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约为4.32%。按照“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2030年为碳达峰时期,2060年实现碳中和。2025-2060年,纯电动汽车渗透率逐渐提升,到2060年,纯电动汽车在整体汽车中的渗透率有望超过70%。
纯电动汽车碳排放量低于其他燃料类型,有助于实现碳减排
从五种不同燃料类型汽车平均单位行驶里程碳排放来看,柴油车平均碳排放最高,明显高于其他燃料类型,汽油车平均碳排放次之,常规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碳排放明显低于柴油车和汽油车。其中,纯电动车平均碳排放最低,为146.5gCO2e/km。
纯电动汽车碳减排潜力较大,主要表现在电网清洁化、电池碳排放等领域
根据《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研究报告2021》分析,纯电动乘用车生命周期碳减排潜力较大,到2025年可实现减排至72%(以2020年为基准),到2060年可实现碳减排至2020年的17%。
具体来看,对纯电动车减排贡献最大因素为电网清洁化,在不同情景中贡献在10%-50%之间材料效率对纯电动车的碳减排也很重要,可降低纯电动车4%-13%的碳排放随着时间的发展,动力蓄电池碳排放的对纯电动车碳减排的作用也越加明显使用能效与电网清洁化两者共同作用于纯涤电动车燃料周期的碳减排,且随着电网清洁化的程度加大,使用能效的减排效果趋于降低。在不同减排措施中,生产能效的作用最不明显,主要由于其在纯电动车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比重较低。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如果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发展,以2021年中国汽车保有量1.35亿计算,可以节约石油约3000万t,替代石油约2690万t,将汽车用油需求削减22.7%o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时间较短,基础设施不健全,如充电结构性供给不足、充电设施布局不合理等。
未来我国应致力于攻破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瓶颈,实现新能源汽车使用寿命及使用可靠性的增强。而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源,需要加大对电池领域的研究力度与深度,不断创新,实现电池在使用寿命、续航能力等方面的重大突破。科学使用并对电池系统进行科学有效管理,才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1、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0年1-10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41.3万辆,同比增长189.0%,销量占比94.89%。新能源商用车销量13.0万辆,同比增长54.0%,销量占比5.11%。
2、纯电动汽车受市场欢迎
分燃料类型来分,新能源汽车可分为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销量210.5万辆,同比增长1.9倍,销量占比82.78%。
3、新能源汽车以乘用车为主
2020年1-10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41.3万辆,同比增长189.0%,销量占比94.89%。新能源商用车销量13.0万辆,同比增长54.0%,销量占比5.11%。
4、新能源汽车行业集中度较低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内部已经奠定了基本的竞争格局,头部效应凸显。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份额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还处于较低水平。
5、新汽车行业形成三大阵营
目前,新汽车行业企业由传统车企、互联网造车企业、科技巨头组成。目前,新汽车行业企业由传统车企、互联网造车企业、科技巨头组成。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环保要求的提升以及“碳达峰”目标的提出,我国开始越来越注重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环境污染较少,碳排放较低,契合我国低碳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