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架脚钉和避震垫哪个实用?
.其实脚钉或避震毯都没有实际作用,因为音箱底部与地面基本接触良好(现在的家居地面都非常平整,不是凹凸不平状态),而且落地音箱比较重,下面被重重压着缺少振动的条件。(只有落地音箱可以尝试加几个脚钉实验效果;如果是书架箱也要脚钉,那就是瞎子戴眼镜--多余的框框了。
在听音乐的房间,地面和墙壁加吸音材料才是改善音质最到位的举措:地面可以铺设地毯,墙壁可以悬挂壁毯,一来可以具有装饰效果,第二才是最主要的目的;面积在2/3就可以了,面积越大,吸音效果越好,但只要材料厚的比薄的吸音效果好。
如果只是小音量听音乐,不铺设吸音材料感觉不是很大,但喜欢大功率听音乐的发烧友,就一定要铺设吸音材料,。
没有铺设吸音材料的感觉和铺设了吸音材料之后的感觉,那就是等于提升了你的这套音响设备的档次,声音焕然一新:音乐是那样的纯净(没有多余的反射杂音)音色是那样的优美动听。。。
2.1音箱低音炮可以放在桌子下面,不需要脚钉---低音没有方向问题,放在床下面也可以。
小功率的2.0电脑书架箱也不需要脚钉。(功率小于20W的音箱,就不需要特别减振处理)
用金属脚钉是大功率音箱的情况,而且是“发烧”的做法--比较好看,但实际效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就像煲喇叭一样,只有心理需要,没有实际效果。
橡胶脚钉,效果好于金属脚钉。
电脑音箱功率大桌面震动大,会损坏电脑主机的硬盘,用橡胶脚钉,减振效果好于金属---橡胶可以减少桌面震动,而金属会传导震动,还会损伤桌面。
这个一般是做音箱的时候就拧好了,如果是成品箱,低音喇叭位置比较下可以拆了喇叭,箱子底部打四个洞,脚钉穿过,内部用螺母拧紧。
如果箱子结构原因手够不到底部,就只好弄两块木板,比箱子底部略大,板装好脚钉箱放板上。
音箱脚架实木还是金属好,得看用家的要求。
脚架感染音色的原因:
音箱能发声,全靠喇叭单元工作(如下图所示)。
振动膜不管用什么材料,都会产生振动。
这种振动也传到整个箱体,脚架同样会受到振动。
这种振动就会影响音箱重播的音色。
金属脚架和木脚架的区别:
金属脚架的振动和乐器的铜管部和敲击部的金属乐器相似。
重播音色干脆利落,是喜欢敲击乐,大动态的Hifi 友所爱。
有的还在金属脚架里面灌沙,以减少脚架谐振对音色的感染。使结像更加富有立体感。
乐器还有木管部和弦乐和钢琴,都和木有关系。
实木脚架的共振特性和以上乐器相似。
木质发出的声音,通常比金属更加柔和、富有人性化的音乐韵味。
这是喜爱音乐的同时,又能体验Hifi 乐趣的发烧友所爱。
喇叭发声原理图:
下钉对了,就一定有效。整个声音结像马上比以前更加实体化。
下面就以座地箱型音箱为例:
面对音箱通常正中线上从上到下排列:高音喇叭,中音喇叭,低音喇叭。
也可能中低音喇叭只有一个,或者由数个中低音组成。
下钉:
采用喇叭单元正中位置的前面箱底里面靠前放一颗钉!
喇叭背面的箱底两角各放一钉。
这三颗钉放在音箱箱底下面,就使整个音箱稳定下来了。
钉不要直接触地,要垫薄木片。
原理:
喇叭发声时,产生一个来回往复的运动。放钉的作用就是把这振动抵消或者减少。
在喇叭固定在箱体后,正面箱板最直接感受到喇叭的振动,箱体正中央的位置距离最短最直接。
下钉就必须在这个最直接受到振动的位置上才会明显见效。
厂家在前面箱体两角下钉的做法是不得要领的。(当然不是每个用家都是发烧级别的)
如果你的房间是一个简单娱乐性屋子,并且地面
基本上没有什么大小型物品,平整就像练习舞蹈室一样;建议你把音响摆放在地上,但地面要垫高5到15厘米之间,因为如果直接把音响放在地面之上,而散发出来的声音,会随着在传播中和地面相触消减音量,从而不得不增加音箱声源处的音量,不但浪费电力资源,而且我们听到的重低音效果也会大大消减,我们人耳和脚尖相触的地面也是有一定的距离,因此直接放在地面上不但影响我们地面的震动,而且声音的力量也会骚动我们人体下半身,至于我们善于聆听的耳朵想要享受美妙的音符可就要为此背包啊!所以直接放在地板上是不科学的; 如果你的房间,有一些装饰品,地面上摆放有正常需求品,如沙发,茶几等典型的休闲型房间,建议你把音响挂在墙上,高度可以视屋子情况而定,若果音响离地面相近不能低于50厘米,若音响和天花板成邻居,音响要和天花板有20厘米的界限,之间这个高度你自己把握;首先音响和地面距离,50厘米是一个标准的高度,如低于50厘米离地面太近,考虑有摆放物品,会产生声音的反射从而消弱音量,效果也会降低,尽量略高于地面摆放物品;如果音响和天花板较近,保留点距离,方便调整音响的方位喇叭倾斜朝下相对人群,也是避免音响和天花板抵触,从上到下迸发出的音乐,响亮是无可质疑的,从大到响度、重低音,小到品味浓浓音质,乐符,足以全身彻底彻尾的神经享受,忽然之间就会引发情不自禁,清嗓长歌!这种天花板的摆设KTV,D吧往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