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尾榫制作方法 怎样制作燕尾榫
1、制作主体:(1)如同所有的半搭接接头,尾片榫也是半重叠结构,裁切部分只能是两根木头厚度的一半,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两根相互搭接的木头都有相同的宽度和厚度。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是不同厚度的。(2)尾片顶部预留2毫米突出端头(两根木头搭接后刨平美观)。用铅笔做好标记,线延伸到尾件的所有四个侧面。(3)在衬套附件上标记位置,使用尾片作为指导。(4)决定尾片和衬套附件裁切的深度,并且给周围的边缘和尾片(插入件)的厚度做测量。(5)使用燕尾标计作为划线依据,从尾片顶端向内划线到肩部。从肩边缘设置标记至少3毫米。用阴影线的方式标记将要裁切掉的部分。
2、裁切尾片:(1)以一角度把尾片固定在一台钳中,并使用榫锯从尾片的背面开始裁切多余的部分。向下裁切到肩部。(2)从另一个角度看上一步。(3)采用斜角法凿边,沿尾部的后面肩线切V形槽。(4)通过交叉线用锯裁切掉,榫肩线外多余的部分。(5)将裸露出的部分进一步裁切十净。(6)标记尾片顶端多余的部分。(7)用台钳固定好尾片,用榫锯裁切掉尾片顶端至肩部多余部分。重复切割尾片的另一侧。(8)在台钳上固定好尾片,沿尾片肩线的边缘凿出V型槽。(9)清理前两部裁切后的肩部。
3、标记衬套附件并完成搭接:(1)用尾的肩部和衬套附件搭接处对齐。(2)在衬套附件上做好需要裁切掉的部分的标记,和需要裁切下的厚度,然后用榫锯仔细裁切。(3)用凿子凿掉上一部标记好的多余的部分。(4)测试接头的配合,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锯断尾片顶端和平面齐平。
不易修复。
两块平板直角相接,为防止受拉力时脱开,榫头做成梯台形,故名“燕尾榫”。
燕尾榫是一种平板木材的直角连接节点,梯台形的榫可以使工件的角部高强度接合,避免在受力时脱开。因为其良好的力学性能,燕尾榫在木制家具中十分常见。到了明清,燕尾这个异形结构之母,在家具中更是不可缺少的榫卯连接法。带托泥的家具,现如今大多是凿眼或栽木销使腿与托泥相连。而在宫廷造办处和明式家具的精品上,它的结构却是由托泥的两条边各出一半燕尾,腿子的下端出梯形榫,这样腿子与托泥组装在一起形成合拍燕尾榫卯。这种结构的好处是只要托泥不散架,腿子永远不会与托泥分离。
燕尾榫是最常用的细木工接合方式,因为其拥有十分可靠的抗拉强度。它是由一系列的梯形尾巴阴阳相接组成,一旦组合不需要其它另外的固件就相会当牢固。
燕尾榫多用在框式结构直角连接上,例如抽屉、盒子和柜子。
燕尾榫的类型:
燕尾榫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全透燕尾榫、半透燕尾榫、斜接式燕尾榫以及滑动燕尾榫。
全透燕尾榫是最纯粹的燕尾榫,接合后两端都会看到接头。(下图)
全透燕尾榫
半透燕尾榫多用在抽屉面板与屉身的接合,可以保持正面的一致性。
半透燕尾榫
全盖燕尾榫多用在盒子的接合上,制作工艺要求较高。
斜接式燕尾榫
滑动燕尾榫在提供不错的抗拉强度下大大简化了燕尾榫的加工过程,使其拼装更加简易。
滑动燕尾榫
燕尾榫的角度:
燕尾榫角度比例从1:5到1:9逐渐增大,角度则越来越大。常用的角度为80度左右,即1:6或者1:7,这个比例既美观又方便制作。角度大于80度趋近90度时结构力会逐渐降低,角度小于75度时则榫头的尖角越容易崩坏。且角度越大制作难度越低,一般情况下,越硬的木头用越高的比例。
燕尾榫比例燕尾榫角度
燕尾榫的加工:
早期的燕尾榫都采用手工制作,其工序比较复杂,制作比较耗费时间。现代一般采用机器进行加工,不同的机器加工方式各不相同。
燕尾榫的加工模式可以分为三大类,一为全手工制作,二为便携式燕尾榫机制作,三为全自动数控加工燕尾榫。
手工制作燕尾榫优点是自由度高,头榫以及尾榫的比例尺寸都可更改,一般情况下尾榫的大小是头榫的两倍。熟练的工人手工制作出来的燕尾榫牢固度比机器加工的燕尾榫牢固度要高,在划线的时候可以把线宽调整的比木板厚度更长0.5mm,并且保持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头榫为半头榫,这样制作出来的燕尾榫经过打磨后会非常美观。
便携式燕尾榫机制作的优点是提高了手工制作的效率,采用电木铣配合燕尾榫刀以及燕尾榫模板即可快速完成燕尾榫的制作。且便携式燕尾榫机可以同时完成头榫和尾榫的加工,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制作出来的头榫和尾榫的比例一样,且需要注意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榫头的大小。
全自动数控燕尾榫机可以加工多种形状的燕尾榫,随着木工机械的发展,这种机器会越来越多样化,可加工的款式也会越来越多。但是机械加工的榫卯表面会十分光滑,这对于榫卯结合的牢固度会有一些影响,这时候也可以用手工小锯子将榫卯表面拉出犬齿交错的锯痕来增加榫卯的摩擦阻力。
燕尾榫应用案例:
加油
试著做做看
手工具
木工新手情报
─
手工具
木家具有三种榫卯结构,其中燕尾榫最牢固。在现代实木家具的生产中,榫卯仍然大量使用。它的基本形式是:一个零件的榫眼插入另一个零件的榫眼,然后形成连接。其中,榫眼是最重要的受力和连接部位。根据榫眼的形状,榫卯可分为直角榫卯、燕尾榫卯、圆棒榫卯等形式。
第一种,是直角榫卯接头,这是使用最广泛的榫接方法。木制家具结构中的大多数不同结构都用直角榫连接。 第二种是燕尾接头连接。榫为梯形或半圆形锥形,端部大,根部小,连接牢固紧密,但加工安装难度较大。可用于实木家具中箱形框架部件的角接。在高档仿古实木家具和一些民间家具中,燕尾榫也有许多用途。
当燕尾接合时,榫眼端的宽度需要比榫眼端的宽度大0.5毫米,而榫眼根部的宽度应该比榫眼根部的宽度小0.5毫米。燕尾榫具有最大的结合强度。第三种是圆棒榫接头。其形状为圆柱形,具有简化加工工艺、易于加工、节省材料、适合大规模生产的优点,但接头强度和稳定性相对较差。
在框架式结构家具中,榫可用于结构连接和接合,而在板式结构家具中,榫通常用于板之间的固定接合和定位。用于榫的材料通常是密度高,纹理直而细,无节结,无蛀虫的木材。根据榫头的数量,榫接合的方式又有单榫、双榫、多榫三种方式。其中,单榫和双榫常用于实木方材接合成家具的框架,多榫则常用于板件间的接合。
1、直角榫接合:榫肩面与榫颊面互相垂直或基本垂直的都属于直角榫。接合牢固可靠、加工难度相对较低,是应用最广的榫接合形式。
2、燕尾榫接合:其榫头呈梯形或半圆锥形,端部大而根部小,接合牢固紧密、但加工及装配难度较大。用于实木家具中箱框类零件的角接合(如柜体角接合、抽屉角接合等)。
3、圆棒榫接合:系一类插入榫,其形状为圆柱形。具有简化加工工艺、易装配、节约材料、适合大批量生产等优点。
但接合强度及稳定性相对较差。在框式结构中圆榫可用于框架的联接接合,而板式结构中用于板件间的固定接合和定位。
4、梳齿榫接合:又叫指形榫,其形状类似于梳齿(或指形)。主要用于短料接长,如方材及板件接长、曲线零件的拼接等。
5、燕尾榫接合:在众多榫卯结构之中,燕尾榫是公认最牢固的榫接方式,也是最结实一种连接木板末端的结合方式。
这种榫接方式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优点,比如可以在木材膨胀或收缩时确保家具的完整性。传统的燕尾榫采用宽燕尾头和窄插接头的组合,且燕尾头做在水平部件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榫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榫卯
我们都知道一个家的装修,不仅费钱还费人的时间和精力。家是人长久居住这个地方,家具的磨损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哪一个家具出现损坏,修复和更换,也是非常麻烦的,想要装修长久的保持完整很美观我们就应该在选择家具的时候,选择结构最结实的家具,提高整个家的性价比也不让在装修的时候耗费的精力而浪费。
1、圆棒榫接合,形状为圆柱形它的优点是可以节省材料加工程序,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圆榫型结构多用于框架连接结合。在板式结构家具中用于半间之间的定位和固定结合。
2、直觉榫接合,这种结构方式是最牢固可靠的,加工难度也不大应用广泛木质家具结构中的各种框架结合都使用这种方式,他是比较牢固的结构。
3、燕尾榫接合,其结构形状呈半圆锥形或者梯形,顶部大而根部小,能够使结合的地方牢固锦觅,但是这种方式的加工和配件难度非常大,一般很少运用到它可以用于实木家具中的宁县豆角结合,在很多高档仿古实木家具中有很多这样的设计。结合强度最大。
4、指形榫接合,这是类似于手指形状的结合方式主要用于短料接长,指形榫接合的强度可以达到怎料强度的80%左右,主要用于曲线形零件的拼接、方材和板件的接长。
以上只是最常见的结合方式还有很多种,都是源于中国古人的智慧,也来自于世人积累的经验,现在家居的制造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制造出来的家具质量也很好,可以感叹人类智慧的强大。每种结构用于家具的方式也不同,所以我们在选择家具结构的时候,应该根据家具的形式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