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地板走路有响声怎么办?
木地板走路响声,是安装过程中没有用胶水粘结,或安装过程中胶水使用量少或施胶位置不对,没有起到连接或固定接缝的作用,致使槽口间出现相互摩擦而产生声音。解决办法:将地板拆除后打满胶。
重新铺装施工条件和隐蔽工程要加强验收,保证混凝土基层的平整度和防潮隔离层的完好;如仅发生过度潮湿或过度干燥气候时,待气候正常时观察。如无明显声响,则不必修整
预防措施:
1、施工前先检查混凝土基层的平整度,并修整至达到要求方可继续施工
2、施工前检查混凝土基层含水率或防潮隔离层的完好程度
3、检查龙骨的截面尺寸和含水率
4、龙骨铺装时接触混凝土基层面积越大,安装就越牢固,垫枕部分越多、垫枕越高,越容易发生松动。
扩展资料:
木地板行走有响声原因:
木地板行走有响声主要表现现象是木地板铺装后,走路时发生咯吱咯吱的摩擦响声,或发生单声的挤压爆裂声等。通过分析,大概原因有以下几种:
1、混凝土基层不平整、垫木间距过大、龙骨垫枕过高、龙骨未整体坐落在基层上等综合原因,使经常走动部位垫木松动,龙骨弹性增大,发生上下位移,造成龙骨铺装牢固度降低
2、龙骨铺装时含水率过高,逐步干燥后含水率降低,木材的握钉力同时降低,龙骨安装出现松动
3、混凝土基层含水率过高,并未铺装防潮隔离层或防潮隔离层未整体密封,使龙骨吸潮,含水率增加,发生扭曲,龙骨安装出现松动
4、龙骨材质密度过低或截面积太小造成握钉力不足,铁钉直径太小,长度太短,龙骨铺装平整度不符合要求,造成安装牢固度不足
5、木地板榫和槽因气候变化木地板湿胀干缩时,榫槽脱离,不起作用,过紧时在湿胀时相互摩擦
6、气候过度干燥使木地板、龙骨的握钉力减弱,木地板榫槽间连接松动,过度潮湿使木地板横向膨胀,产生膨胀轻微挤压起拱,使龙骨固定松动,同样使握钉力减弱
7、某些树种的化学成份复杂,含脂量高,摩擦时产生咯吱咯吱高频率响声
8、安装工艺不规范。
木地板现在走上去有声音是因为铺设时地板之间的缝隙留的不合适造成的,因为木地板有湿涨干缩的特性,所以冬季湿度低时铺设的地板当热天来临,室内外湿度增大时地板会涨,虽然涨的尺寸很小,但由于地板之间的缝隙小了,所以地板的隼舌和槽口之间摩擦加大,造成踩上去有摩擦的声响。
如果声音很大难以忍受的话,只能把地板起下来重新铺设。但如果是铺完后没有声音而现在有声响,那么不必过于担心,等走上一段时间地板的咬口磨合好了就没有声音了。
另外实木地板经过一年的踩踏才能使材性稳定,这时基本就没有声音了(如果还有的话就是龙骨松动了)。 要是嫌声音难受可以打木油精试试,把木油精喷在缝隙处,让其渗入缝隙,这样摩擦小些,声音也小些。
对于实木地板走路很响的问题,彻底根治只能重新紧固地龙,重装地板。
实木地板铺装后有响声,主要的原因其实应该是安装。实木地板安装普遍采用龙骨安装,工艺较其他地板的悬浮铺装法较复杂,且因为采用了不同材质的龙骨,使问题的产生更加复杂化。
首先混凝土基层不平整、垫木间距过大、龙骨垫枕过高、龙骨未整体坐落在基层上等综合原因,使经常走动部位垫木松动,龙骨弹性增大,发生上下位移,造成龙骨铺装牢固度降低可能产生噪音。
其次龙骨铺装时含水率过高,逐步干燥后含水率降低,木材的握钉力同时降低,龙骨安装出现松动会产生噪音。
最后还有可能混凝土基层含水率过高,并未铺装防潮隔离层或防潮隔离层未整体密封,使龙骨吸潮,含水率增加,发生扭曲,龙骨安装出现松动产生噪音。
在安装地龙和地板之前,只需要注重以下工艺和方法,地板就不会声:
1、安装地龙前一般都用12mm的电锤钻头打孔,那么木榫起码要18-20mm以上的方形木榫夯实才有用,不能很轻松就打下孔去,过几天木榫一干燥收缩就了;
2、夯地的木榫材质要比地龙材质硬,木材硬收缩力就小,地龙就不容易把木榫弹拉上来,保持稳固性;
3、有的一个房间地面水平高差好几公分,这时木匠师傅在地龙下面会垫一些刀形木塞或三夹板之类,保证地龙水平,这时千万别忘了,垫高2.5公分以上的地龙之间,必须要打上短地龙相互固定,防止地龙左右摇幌摆动,以保证地龙平整牢固;
4、安装实木地板钻孔时,孔径一定要比地板钉小,这样地板才吃钉;
5、墙面四周预留1公分以上的地板收缩缝,以避免气候变化或地板含水率不符膨胀起拱。
2.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要解决木地板下面的龙骨问题,比如龙骨如果出现了松动,我们需要重新钉钉子,加强握钉力,同时木地板榫槽之间要紧固一些,才能够避免因为空气比较潮湿,产生的膨胀问题。
3.同时在重新铺设木地板的时候,还需要注意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缝隙稍微留大一些,防止出现热胀冷缩起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