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地板 > 正文

启悦自乐油耗偏高怎么办

风中的砖头
搞怪的可乐
2023-02-01 02:06:51

启悦自乐油耗偏高怎么办?

最佳答案
阳光的水池
哭泣的高山
2025-08-15 15:47:43

更换了这个,是火花塞的原因吗?更换了这个,是火花塞的原因吗? 市区、红绿灯下、再加拥堵、开空调,7?6的油耗太正常了,换作别的车早到十几了!所以切不谈路况只看油耗的,都是耍流氓! 是加油的升数除以公里乘以100就是平均油耗! 99锸星渴星苁〉侥娜ィ霭峦夭灰驳?个啊 省不省不是你说了算 我也是市区,油耗差不多。其实不开最省油,我现在天天哈罗单车。 市区这个油耗还可以的,不分路况谈油耗就是耍流氓,我的启悦自乐短途纯市区油耗也是7个多,启悦只是相对省油,但不是绝对省油,你可以对比下相同排量自动变速箱的其他车辆,基本上启悦油耗要比其他车低1个多。。。 这车这么轻也不省油,唯一就是价格优势了 最准确的计算方法是:加满一箱油,迈速表归零,跑200-300公里,再到同一个加油站同一把加油枪,再把油加满,然后用加油金额除以公里数,得出来的就是每公里的油耗,希望我的回答会对您有所帮助! 平均87公里每天,不少啊 市区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个启悦比同级别的卡罗拉雷凌轩逸之流省油,何况真的是同级别吗? 跟我差不多啊市区吗 跟我差不多啊 行车电脑中的油耗是综合各种路况通过公式计算出来的,所以说它只是很长一段时间的参考值,并不是特别准确。油耗和驾驶习惯、车辆行驶的平均速度及其路况的关系特别大。 主要市区 关于你车的油耗,其实你可以对比一下车友发的油耗贴或口碑里关于油耗的介绍的. 油耗的高和低,主要影响的因素是,你开车的路况和你的驾驶风格哦,其他的就是你车的排量,变速箱等等硬件问题了! 汽车油耗高大概分四种原因造成:驾驶习惯胎压载重出行前道路规划1、驾驶习惯良好的驾驶习惯对油耗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由于机械的规划因素,发动机需求运转一段时间才能到达最好的运作状态!经常开近距离,频繁一脚油门一脚刹车,都会大大增加油耗。少开地板油,保持车距,预估快要刹车了,尽早松开油门让车子带档滑行一段距离,然后轻点刹车慢慢停稳,这样既安全又省油!(新车主请注意:是带档滑行,不是空挡滑行)。2、胎压胎压需要定时查看,一定要充气到适宜的状态,小汽车的胎压不足会添加5?镉秃模褂斜サ姆缦眨《パ构叩幕埃嵯骷趼痔サ氖褂檬倜∑档奶パ挂话闼得魇樯隙加行础;褂蟹⒍ㄊ毖ぃ饕底纯龊玫姆⒍芙谠?0镉业挠秃模∷闼阋彩且槐什恍〉目В?、载重车内到处堆放矿泉水饮料,再塞些小推车箱子之类的在后备箱,油耗能不高!经常带着这些东西路上跑用不了多久,油耗肯定上升。相反车厢内整理干净,尽量让车厢少堆杂物,不经常用的东西不用每天带在车上,油耗自然会下降。4、出行前道路规划如今的导航软件都非常方便好用,在出门前看一下路况,根据路况挑选道路,最好选择不拥堵的路段,这样不只会节约时间,更会降低油耗。在堵车时,车辆难免会进入一种怠速的状况,这样是非常费油的。一般来说,60-90公里每小时是最为经济的速度,在高速上,不要超越100公里,油耗也会很不错哟!当然必须按照限速标志规范行驶的前提下! @2019

最新回答
时尚的短靴
机智的萝莉
2025-08-15 15:47:43

优点:没有一点,有好几点:油耗、空间、操控性

缺点:车漆薄,贴膜的时候顺便擦了一下车,有的地方用指甲轻轻一划就是一道印。车轻,不到一吨一,估计高速140以下应该没什么问题,现在磨合期还没有试过。后备箱不容易关上,而且每次都要按着中间往下压才能关上,按着边上根本关不上,后视镜有点小,不过也可以就是和之前开过的车比好像小了那么一点点倒档有时候挂不上,而且三四档有时候打齿,可能是本人操作问题,感觉档位比其他车要深一点,

外观:就是冲着外表去的

内饰:整体非常满意 我的是黑色内饰!本来买车之前还在纠结是黑色还是米色 现在庆幸选了黑色!哈哈!手感材质:手感 启悦的售价我能接受她的硬塑料 但是车门扶手还是给了皮质包裹 包括扶手箱 !看看卡罗拉 看看飞度 你就知道谁良心了!仪表中控:仪表盘 白天看着就很出色 如果是晚上 那是真心赞呐!中控台的设计 包括出风口的设计 都是我喜欢的风格 不知道车友们怎么感觉!哈哈!异味异响:说到异响 我想说这是人品问题 我车子什么问题都没有!致于异味 这就需要说手舒的织物座椅了 谁用谁知道 车子回来3天 根本没有你们说的什么异味!

空间:这个价位满意

动力:轻量化车身 搭配1.6的发动机 驾驶感觉很愉快 只要舍得给有 加速还是嗖嗖的 不喜欢温柔驾驶 新车还跟同事比加速 起步烧胎 地板油很刺激

操控:非常非常灵活。无论高速低速转向都特别灵活。底盘非常紧凑,很整。

油耗:5.5L 铃木的发动机本来就省油,3000转换档油耗都没涨

舒适:弱弱的问句,啥叫舒适性,感觉挺好啊。

优点:省油,底盘高,不怕坑,发动机声音不大。

缺点:暂时还没发现,车友们遇到的各种问题也没遇到,真要说的话音响吧!低音是声音开的大点有杂音,不知道其他车友有没有。

内饰:内饰中规中矩,没什么新意但是也没什么不合适的设计,用料和做工还可以,感觉铃木车的做工越来越好了。

空间:空间大,很大,后排装了个宝宝椅,两个大人还没有一点问题,后排放倒可以,。哈哈,前几天还拉个长梯子,,,,乘坐空间:165,前排还有空余,后排就不用说了,躺,直接就是一个,和邻居的车比有着明显的优势,不好意思说,,,储物空间:储物空间丰富,就是扶手箱短了,现在右手还是要放在大腿上面,,,,后排空间很大,后备箱也够大,准备过年回家拉他一车的山货过来,

配置:值!

动力:1.6排量的车中,此车我很满足了。有人说起步比较肉,其实兄弟们这是1.6的,飚车的话建议4.0。话说回来,如果不在乎那点油钱的话,起步绝对给力。

操控:操控,方向不能回正,拐急一点的弯子车子,倾斜的比较厉害,座椅的包裹也不是太好

油耗:百公里5.6跑5300多公里加油不到2000元

舒适:座椅很舒适,不会疲劳

仁爱的裙子
清爽的冬天
2025-08-15 15:47:43

优点:油耗和方向盘的回馈力度,都是表现得很好的,还带换挡拨片,内饰设计也是挺喜欢的一个地方,中规中矩不多不少,简洁明了,但又不显单调,可变进气歧管也给动力提升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缺点:这个大灯要是弄成疝气的就好了,现在人家都LED大灯的了!没有启停技术(新款赛欧都成标配了,咱日系车为了省油也得弄上吧......)

外观:挺时尚的

内饰:槽点又来了,顶配上也没有任何一丁点儿的软材质,唯一的慰藉就是新车没什么异味,(至今记得GL400刚到厂里的时候,我自费买了六个炭包。)

空间:空间对于3口之家来说很不错,特别是后排腿部空间真的好大,尾箱也能满足长途一家大小的需求。

配置:较与同价位,配置还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四轮碟刹,电子助力,前雾灯,乞丐版都有,已经满足了

动力:当你需要提速只需要一脚油门。140以下亲测有效。

操控:轻松上手,再也不用担心媳妇开车了

油耗:符合预期

优点:性价比高,维修保养价底,合自己经济条件。

缺点:后备箱的缝隙是挺大的,不知道怎么回事唉!

外观:还好。

内饰:过得去吧

空间:横向空间有点紧凑,最好能长5公分,把扶手箱加宽5公分,同时能向前滑动

配置:很好,很值。

动力:买菜车不要强求推背感,不和别人飙车足够了。当然你舍得地板油,那一丝丝的推背感还是会带给你的,不过我是新车还在磨合期,没有尝试地板油,大脚油门还是可以的。

操控:方向可以,变速可以,操作起来都还可以,挺顺畅的,没有觉得挺难得,毕竟对于一个女生来说,操控没有太大的要求,不过可以满足了。

油耗:油耗让人感到激动,目前就算在城里跑也没超过6升,高速不会超过5升油。

舒适:也还是不错的,因为空间比同级车子都优越,因此后排乘坐的舒适性明显好了很多。

优点:启悦的后排空间真心不错 尤其是中间没有凸出来的那部分 给人感觉很好

缺点:没有

外观:十分满意

内饰:内饰平常 ,这价钱也就这个了

空间:一个字~大~前后左右都大~本来想给五分了~考虑到朋友176的身高开车时候觉得头部有点压抑~扣一分

动力:十足!

操控:普通,还不太适应方向盘的指向性,以前开的是福克斯,操纵要好些。

油耗:满意,同飞度,锋范差不多,高速公里油耗不到三毛钱,老婆新手开车才6.2升百公里油耗。

舒适:舒适性不错,双色的内饰,很温馨,内饰家轿的设计风格还是很明显的,浅色的内饰视觉效果本来就好,再加上车自身的隔音也很不错,还有后排遮阳帘,很温馨,很舒适。

执着的音响
舒适的啤酒
2025-08-15 15:47:43
我是2015年夏天的时候约了一帮网上认识的车友,一起带着老婆孩子自驾去的西藏,走的川进青出的标准自驾路线,同行的车队里面,有大排量的路虎、陆巡,有三辆2.7的汉兰达(包括我),也有1.8的福克斯、1.6的伊兰特和1.0的长安奔奔Mini,最后都顺利的完成的自驾行程,对于题主的问题,谈一下我的感受。

进入高原地区,基本上所有的车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的问题发生,根本原因在于 汽车 的动力性能主要取决于进气口的进气量和氧气密度,高原地区的空气密度和氧气含量通常只有平原地区的60-80%左右,这就导致发动机的进气量不足,燃烧不充分的情况,动力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衰减,并且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衰减的效果就越明显。

在川藏线翻越大多数4000-5000米的高山垭口的过程中,我们同行的这几台车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高反的症状,汉兰达在自动档模式下基本上会要到2500转左右才能保持较为合适的动力保证40左右的爬坡速度,其他几台小排量的轿车基本上都要到3000-3500转以上了才能保持这个速度水平的动力要求,那台奔奔和福克斯在有些路段几乎跑到4000的转速了,车友反应发动机的轰鸣声让他们都觉得担心,需要说明的是这几台车使用的都是不带T的自吸发动机,不过,全程下来,倒也没有那台车出现所谓的开锅的现象,也就是发动机过热,冷却液已经烧开了的情况。

因为那几台大排量的豪车开的比较快,后续的行程没有跟我们一起走,所以具体情况就不清楚了。

不过我们在去纳木错的路上,因为要翻越海拔5190的那根拉山口,一路上有很多车排成一字长龙缓慢的爬坡,其中有不少4.0的普拉多、陆巡、路虎等大排量的越野车,也看到有一些车想要尝试爬坡超车,但基本上很少看到超车成功的,估计根本原因还是海拔太高,动力衰减严重,大排量的车也没法超长发挥了。

最后要说的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带T)的 汽车 去高原肯定是有优势的,涡轮增压的原理就是将空气增压后推入发动机的进气门,增加空气的浓度和氧气密度,发动机的燃烧效率自然增高,动力也会得到大大的提升,所以,如果去西藏这样的高原地区,带T的车肯定会更能够轻松应对。

排量是一方面,当然还有很多因素在里面,比如是不是四驱车,或者后驱车,车上坐了多少人,有多少货物等等,当然排量和扭矩越大,翻山越岭,感觉更顺畅,这就是很多朋友选择SUV车型的原因了,不过现在 汽车 技术也很成熟了,一般1.6排量的或以上的车型,普通的道路或者高速路,翻山越岭应该没啥问题。

9.29川进青出,当时3台车,五十铃dmax,兰德酷路泽,霸道,海拔3000多的时候动力还好,上了4000明显动力减弱,后来由于霸道动力跟不上,2.7排量,在加上一朋友感冒,怕高反严重,从雅江返回武汉,后来到了青藏线基本上都是海拔4300 以上,感觉动力还可以,毕竟没有太高的爬坡!路上有一台东莞牌照的QQ3,忘记给他拍照了,住酒店偶遇秋名山车神,上传照片为证!只想说只有怂人,没有怂车!

2.0自然吸气的基本在高海拔地区都是动力损失很大,爬垭口地板油都没有劲,只能慢慢走。3.0以上(含)V6或者V8发动机,动力就会好一些。去西藏翻越4000以上垭口的时候,2.0自然吸气的都是地板油慢悠悠,除非你带涡轮,我们有一辆2.0T长城,涡轮启动就问题不大,涡轮没启动,一样没动力。车辆高原反应很正常的。你自然吸气1.6那个情况正常。

感受还是挺大的,用三辆车比较吧,2012奥迪Q7 3.0T四驱,2016汉兰达2.0T四驱,本田CRV2.0两驱。那差距太显著了,坝上爬草原角度接近60度。Q7玩一样,稳定,无明显轰油,坡道加速无延时。汉兰达,稳定,有明显轰油,坡道加速有延时,但可以接受。CRV呵呵,我只看你们爬,我不说话。

别说你一个克鲁兹1.6升的,到海拔4000米上面去,就是霸道的那个2700版本的,上去的都肉肉的很难上去,而且,走的很难受,自然吸气的车呢,不适合到西藏去,特别是2.5以下的车,很烦人。

都是你的车是1.6涡轮增压的发动机我觉得就会好很多,但是涡轮增压的车,保养费用稍微贵点儿,必须用全合成的机油。

到西藏最好开,涡轮增压的车,涡轮增压的车呢,是通过增压器强行压入空气,那么很明显在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涡轮增压的车表现,会远远好于自然吸气的车。

为什么说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室更适合高原呢?

因为涡轮增压的发动机最早的研发出来是用于航天,也就是飞机上面的,飞机也在万米高空,他也是空气稀薄,气压也低,甚至比青藏高原,更恶劣。

都知道自然吸气的发动机,最主要的因两个影响因素就是温度和海拔,自然吸气的车每增加300米的海拔高度,发动机功率降1%,想一想在4000米的高原上,肯定,发动机的功率要下降15%左右。

而涡轮增压的发动机,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得发动机的功率高出30%以上,理论上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在高原的功能功率要比在平原的功率还要好。

去高原开车,至少要开1.6增压发动机或者是2.5以上的发动机会更好一些,当然,小马拉大车,像2700普拉多,就不适合去高原,他的动力会影响非常多。

那么开了,小排量的车,只能用高转速,低档位去保持扭距的正常,因为你的懂,已经损失了15%或者更多以上。

而且在这期间会增加非常多的积碳,懂这个意思吗?

好啦,最后再提醒一下,去西藏之前一定要给车做一次大保养,包括轮胎,还有发动机,以及防冻液。

今年7月,4人,国产江淮瑞风S3,1.5的排量,318进藏317出藏。由于尾箱装满心里算是满载。首先平路不管柏油路还是烂路,完全都没问题。平路上坡这个排量满载也吃力,烂路上坡一直一档二档,只是开车的人觉得踩油不带劲,爬是肯定能上的。很多人在网上都说进藏一定要四驱硬派越野车,轿车城市SUV肯定不行,我就说那些都是键盘侠没去过,所以可以完全不用理会。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材料不重要,重要的是玩材料的人!我一路走来Polo 帝豪的轿车不在少数,当然什么普拉多 三菱居多!只不过说开一个好点的车去高原开车的人会轻松不少,当然坐的人肯定也会舒服。我不会说我进藏的时候到巴塘都还没有进入藏区,有一福特探险者发动机抛锚,最后拖车带走;回程的时候翻矮拉山的时候一凯迪拉克SRX发不燃火,两大哥在海拔4000多的山上车里睡了一宿,我说这个也没什么别的意思,就想说明进藏去高原并不一定要什么四驱多好的硬派SUV,自己什么车想去高原就去!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不同排量的家用 汽车 ,在这里主要指普通轿车,各种SUV,MPV等不包括中巴在内的以下车型。

本人曾多次进入青海,西藏自驾游,谈一谈个人的感爱和体会。

1,排量越大相对而言越有优势。一般情况下,超过海拨3千米以上的所有的大小排量的车,动力都有所下降,只是因排量大小的不同动力下降有所不同而己。

2,同排量的车,手动档比自动档的有优势。在驾驶技术相同的情况下,海拨高度相同的路况下,手动档在档位,转速,动力之间的输出选择上随时切换调整上优于自动档的车。

3,在同排量的车上,S(机械增加)和T(涡轮增压)比自然吸气的车有优势。海拔越高优势越明显,尤其是上坡,上陡坡优势更明显。

4,各种型号的SUV比普道的轿车,MPV有优势。尤其是相同排量的情况下SUV更有优势,底盘相对高些,通过性好,路况不好的情况下优势更明显。

5,排量相同或不同比在低海拨的地区普遍费油。油耗因车的排量,驾驶技术,路况等的不同油耗有很大的不同。在高海拔地区开车,油门行程大好几个,踩到底速度也上不来是正常的。尤其是自然吸汽的车更朋显,有S和T的车就好多了。

6,使用92或93#汽油的车,比使用97或98#汽油的车有优势,使用柴油的车比使用汽油的车有优势。不是每升油多少钱的问题,是低标号油品加油站多,高标号油品加油站少的问题,和动力,烧烧值,辛烷值,油品抗爆性,车的发动机构造等技术有关系。太深的技术指标就不太懂了。

总之,在高海拨地区开车与低海拨地开车有非常明显的不同,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感觉到有什么样的不同。

去西藏没有去不了的车,只有去不了人,车况好,身体好,只要有公路都没有问题。

我第一次去是11年前当时开的2.5小切!珠峰修车,一路修车因为点火正时问题,油耗35升带的备用油都烧完了,被困在了阿里接近皮央遗址的地方......弹尽粮绝....!无尽的搓板路车子能断的地方都颠断了!找到有人烟的地窝棚有电焊就是电焊....遇到所有的藏民求助 陷车 稍微懂点汉话的都会问,为什么不开牛头过来!回来以后换了丰田4500再去西藏海拔5000多米动力也差但是还是游刃有余!现在都是好路了 也都无所谓了。开大排量车还是你能够给你带来从容!

珠峰修车

无尽无休的搓板路 车散架 人狂怒!

219 1000km

路遇塌方

来古冰川

318排龙

车内一个50升圆筒 车顶两个15升卧式

路况太差一共爆了3条胎 我带了3条备胎

满满的回忆啊 后面开大排量 没有各种故障也就没有了故事.....

我感觉没什么区别,除了2002年,开2020S去西藏之外,2020是化油器车,在海拔高的情况下功率衰减很厉害,沿途需要不断调整供油量,后来走到阿里的首府狮泉河,在一位职业司机的指导下,将气门挺杆中的负责排气的那一路,稍微改变了一下,才彻底解决问题。

2002年以后至今,又去了7次,但开的是电喷车,动力最小的一次是前年的启悦,长安铃木的,1.6,没走到拉萨,只是在滇西和川西一带,西藏擦了个边儿。但沿途也翻越了多座山,没事儿。

毕竟都是沿着公路走,而公路的坡度很有限。估计这是没事的原因之一。

称心的芹菜
无私的雨
2025-08-15 15:47:43

车开的慢跟是什么国别的车没有关系,跟人的驾驶风格有根本关系,但CVT变速箱本身的特性缺陷也是导致某些车龟速的原因之一!关于此,我们要结合CVT的特性以及CVT的历史来说明为何大家对CVT有这样的印象。对CVT的车慢的误解来源于CVT变速箱的冷保护目前搭载CVT变速箱的车子最多的就是日系车,本田、丰田、日产2.5L排量以下的车子基本都是CVT变速箱。而CVT变速箱本身由于是钢带传递动力,而变速箱油液的温度会影响钢带的工作性能,对于钢带的摩擦力、寿命都会有影响。

所以在我国的北方冬天下,零下20度左右的天气,早晨冷车启动时,当热车时间不足时,变速箱的油液温度未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变速箱处于自身保护机制,会关闭档位锁止功能,减小传递扭矩,保护钢带,导致车辆加油门时车辆提不起速度,发动机的动力只能靠液力变矩器油液搅动来传递。所以北方的冬天早上,如果见到路上的日系车开的很慢,不要催他,很可能的变速箱温度还没上来。冷保护是出于对变速箱寿命负责的目的,一般来说热车5分钟差不多可以将变速箱油液温度升到正常值,这其实跟发动机要加热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在程序设定中,发动机预热优先级更高。

CVT变速箱主要搭载在小排量车上,CVT车动力肉成变成了固有印象放眼望去,现在的CVT变速箱主要搭载在日系的小排量自然吸气车上,以丰田为例,丰田的2.5L及以上排量的车子搭载的都是AT变速箱,而2.0L及以排量的车子搭载的都是CVT变速箱,比如说凯美瑞2.0L和2.5L的变速箱不一样。这是由于CVT本身无法承受大扭矩的特性造成的,而且CVT的动力传递效率也不如AT和DCT来的直接,多以发动机动力小在加上传递效率低,降档没有DCT快,所以给人整体感觉是搭载CVT的车子都很肉。不过另一面CVT变速箱的平顺性也是它的一大优点,但目前AT和DCT在不断的完善,平顺性也越来越好。

日系CVT不代表动力不行,龟速行驶跟人有关虽然说早期的CVT变速箱有冷保护机制,但CVT逐渐在完善自身的加热机制,钢带的工艺也在提升,目前最新日产天籁上的CVT可以承受2.0T VC-turbo发动机380牛米的扭矩,可媲美大众的DQ380双离合变速箱。而且本田1.5T的思域和日产2.0T的天籁在同级别里动力是非常拔尖的。CVT变速箱车型固有的动力不行印象,就像是提起DCT变速箱就联想到顿挫一样,对于21世纪的我们,真应该扩展一下自己的知识面,不能用固有的印象和经验去解释当今社会的现象。

一辆车在路上开的慢有三大原因:一是新手司机;二是司机在打电话或者玩手机;三是司机佛系驾驶,不舍大踩油门;而有关CVT变速箱的原因可能占不到1%!像重庆的出租车司机,开的都是1.6L的铃木启悦,而且还是烧天然气的,照样开的比很多2.0T发动机的车子还要猛!重庆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