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合板托盘高度140MM,垫脚打螺纹卷钉,选用什么直径和长度的钉子啊?
听着不专业,首先,托盘高度140mm,假设板厚15mm,那么去掉底板、桥板、面板三个厚度,那么脚墩高度就是80mm,按照强度标准,钉子至少需要打进脚墩三分之一高度,那么钉子的长度就是 25.5+15=50.5mm,故选用50mm钉子是很危险的,一般选用64mm钉子。根据国家钢钉标准,64钉子的直径是2.2~2.8mm
差不多要一个月吧!徒步的时候装备也是很重要的!
背包:一个好的背包能让你背负起来更省力更舒适,特别对于长时间徒步来说,尤其重要,所以尽量选择专业的户外装备品牌,使用寿命长,售后有保证,价格高点也值得。
帐篷:首要就是结实,便于安装、拆卸、携带。另外注意防水指标,在藏区防水指标最好达到2000MM以上。
睡袋:睡袋主要有羽绒睡袋、化纤棉睡袋和抓绒睡袋三种,购买前,先要确定徒步环境中最低的温度,然后根据睡袋温标选择合适的睡袋,比如新藏线或阿里,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0多度。
防潮垫:它的作用就是将人体与地面隔开,不仅能防潮保暖,还能让地面的小石头不会硌着你,让睡眠更舒适。
防雨装备:防雨罩、雨衣,除了自己防雨,还需要给背包防雨哦!
防晒装备:太阳帽、太阳镜、防晒霜、防晒唇膏、防风口罩。
冲锋衣和冲锋裤,防风 防水 透气 是冲锋衣必备的功能 因为它有一层防水透气面料 这种面料上有上亿个微孔微孔比水滴分子小,又比气体分子大 所以它既能防水也能透气
徒步鞋:徒步,鞋是最重要的,一定要选择专业登山鞋,最好防水。
登山杖:西藏多山区,地势险峻,有登山杖就安全省力多了,还能减轻膝盖和脚的受力。
速干内衣裤:徒步过程中容易出汗浸湿贴身衣裤,传统的棉质内衣裤打湿后会黏在身上不舒服,甚至还导致感冒生病,所以一定要选择排汗速干的贴身衣裤。
头灯(手电):最好选择名牌的LED头灯,确保稳定的照明,价格在100块左右的就行。照明亮度、照明范围、距离是重点考虑参数。
指南针:这个你懂的,在户外弄清楚东南西北比什么都重要。
食物:压缩饼干、葡萄糖是必备,其他的按个人需要选择,巧克力最好带点,迅速补充体力。
常用药物:外用:正红花油、云南白药、创可贴、碘酒、棉球纱布、胶布、绷带、风油精;内服:感冒药、退烧药、止咳药、消炎药、吗叮咛、泻立停、黄连素、藿香正气水、红景天、高原安、葡萄糖、多种维生素。另外不要忘了体温计。
其他杂物:西藏地图、刀、水袋、针线、纸笔、绳子、钉子、湿纸巾打火机、防水火柴等。
习俗
1.节日
羌族重视春节。春节又称“过大年”,是羌族人家团年的重要日子。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家家户户就要扫尘、敬灶,备好丰盛的年货。除夕之夜,要烧猪头肉敬献祖先和神灵。全家人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团年饭,再围坐在火塘四周守岁。一般初一不劳动,不走人户。初二以后开始亲戚朋友之间的走访。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三十要送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举办各种娱乐活动。
此外,羌族还要过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但最有特色的,当数羌历年、祭山会和领歌节。
羌历年,羌语称“日美吉”,即“吉祥欢乐的日子”。又称”过小年”。原是在秋天收获粮食后,祭祀神灵和祖先,向神还愿的重大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各地欢庆的时间不一,一般为三到五天,有的村寨要过到初十。主要的活动是还愿敬神和吃宴席。羌历年在20世纪80年代曾一度停止。1988年恢复,成为羌族人民共同的节日。在羌区各地,每年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祭山会是羌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转山会、塔子会、祭天会、山王会、山神会或者碉碉会。是羌族对代表着天神、山神等诸多神灵的白石神进行祭祀的活动,也是人们祈求保佑来年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地方太平、森林茂盛的大典。因各地气候差异,举行的时间、次数并不统一,有正月、四月、五月之分,亦有每年举行一次或二、三次。
领歌节,羌语称“瓦尔俄足”。主要流行于茂县曲谷一带。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如该寨有13岁至50岁妇女死亡,则当年不举行)。是为了纪念天上的歌舞女神莎朗姐。整个节日活动持续3天时间。妇女们尽显其能,忘情欢跳莎朗,农事和家务事皆由男人操持 。
2.婚嫁
新中国成立前,羌族男女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存在“指腹婚”、“怀抱婚”、“童子婚”、“买卖婚”等婚姻形式。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有转房、入赘、抢婚的习俗。新中国成立后,自主婚姻逐渐居多。但传统的礼仪程序一直保留至今。随着羌寨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得到改善,昔日的婚姻仪式更增添了新的内容。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将羌族的传统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更增添了喜庆气氛。
婚嫁仪式主要有订婚和结婚。在羌寨,媒人被称为“红爷”。如果男子对女子有意,男方家就会备礼,请红爷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家要征得母舅同意才可允婚。之后,红爷会带上猪膘、酒等礼物,去女方家吃“许口酒”。数月或数年后,男方家又请红爷携礼到女方家,以“小订酒”招待近亲,并请释比测算双方生辰八字,定下结婚吉日。随即,男方家要备重礼前往女家报期,并在女家办酒席,即“大订酒”,作为正式订婚礼,欢宴女方整个家族。
此后,两家开始婚礼筹备,期待着“女方家花夜、男方家正宴”好日子的到来。“花夜” 意即为新人举办的喜庆晚会,是结婚最为隆重的一道程序。一般在娶嫁的前一天晚上举行,男方办的叫“男花夜”,女方办的叫“女花夜”,男的庆祝娶妻,女的欢送出嫁。这一天,女方家高朋满座,桌上放着咂酒和12盘“干盘子”(即花生、核桃、红枣、柿子、苹果、桔子、糖果等,饱含圆满、吉祥、喜庆之意)。
男方家派出的能说会道的迎亲队伍会受到热情的款待。双方要按照习俗进行盘歌比赛。盘歌即以歌盘问之意,方式为一问一答,所唱内容广泛,形式随意而风趣。次日清晨,舅舅给身穿嫁衣的新娘披上红绸,新娘哭嫁,拜别父母、兄长和族人。到男方家门口,释比要做祭祀神灵的仪式,驱赶附在新娘身上的“煞气”后,再向新人祝福。众人为新人举行“挂红”仪式。新人在神龛前行礼,一拜祖宗创业恩,二拜父母养育恩,三拜夫妻偕白头,四拜子孙个个强,再拜亲人和宾客,最后夫妻对拜。
拜堂后新娘就正式成为男家的人了。随后,众人欢宴。当晚,男家父母点香敬神,对新人祝福。所有来宾在院坝围着熊熊篝火跳起欢快的莎朗舞。次日即谢客日,主人再备两桌宴席“谢客”。新人要带一个猪头、一根猪尾巴感谢红爷,表示有头有尾,圆圆满满。婚后第三天,新婚夫妇要“回门”。由新郎及弟兄背着酒肉送新娘回家。新郎仅在女方家小住几日,而新娘可以住数日、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才由丈夫接回,开始家庭生活 。
3.丧葬
羌族的葬式有火葬、土葬、岩葬。
火葬的历史最为悠久,《吕氏春秋·义赏》载:“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累,而忧其死不焚也。”《太平御览》引《庄子》佚文:“羌人死,焚而扬其灰。”直至清朝中期,火葬仍在茂县沙坝、赤不苏、较场等地保留下来。每个家族有自己的火坟场。
大部分地区由于受汉族影响,加上得到封建王朝的提倡,将土葬作为主要葬式,并一直保留至今。各村寨都有遇丧不请自到、协助料理丧事的习俗。丧家需及时通报亲属,向母舅家禀告逝者去世前后的情况,请释比杀羊祭祀、测算下葬时日。一般三天之后,众人在风水宝地下葬逝者。其家人要在新坟前点篝火,烧柏枝,敬香蜡、烟酒、肉类,以示祭奠。葬后三日,再备祭品,并修整墓地。到此时,丧葬礼仪才告结束。
崖葬主要存在于北川一些地方。如果儿童不到三岁就夭折,用蜂桶或简易木箱装殓,置于山岩洞穴中 。
扩展资料:
历史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陆续在岷江上游和杂谷脑河沿岸的汶川县威州姜维城、理县箭山寨、茂县营盘山等地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还发现了较多的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的石棺葬墓群,如茂县撮箕山石棺葬墓群、牟托石棺葬及陪葬坑、理县佳山石棺葬墓群。
出土的器物有陶器、石器、木器、青铜器等。这些考古发现,不仅说明了今天羌族分布的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栖息繁衍,而且为探讨岷江上游古文化的渊源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线索。
羌族源于古羌。古羌人以牧羊著称于世,不仅是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羌”,原是古代人们对居住在祖国西部游牧部落的一个泛称。今甘肃、青海的黄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带是古羌人的活动中心。史书记载,殷商时期,羌为其“方国”之一,有首领担任朝中官职。他们有的过着居无定处的游牧生活,有的从事农业生产。
《诗经·商颂》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反映了古羌与殷商密切的关系。甲骨文卜辞中有关“羌”的诸多记载,表明羌人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十分活跃。
周时,羌之别种“姜”与周的关系密切,大量的羌人融入华夏。春秋战国时期,羌人所建的义渠国,领域包括今甘肃东部、陕西北部、宁夏及河套以南地区,是中原诸国合纵连横的重要力量,与秦国进行了170多年的战争。以羌人为主要成分的诸戎逐渐为秦国所融合。
而居住在甘肃、青海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的羌人仍处于“少五谷,多禽畜,以射猎为事”的状态。在《后汉书·西羌传》中,有秦厉公时羌人无弋爰剑被俘,逃回家乡后教羌民“田畜”,自此羌族开始有了原始农业生产,使其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的记述。
此后,羌人进一步发展和分化。《后汉书·西羌传》载:“至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绝远,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旄牛种,越嶲羌是也;或曰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这一时期,西北的羌人迫于秦国的压力,进行了大规模、远距离的迁徙。
汉代羌人分布很广,部落繁多。为隔绝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汉王朝在河西走廊设有敦煌、酒泉、张掖和武威四郡,建立了地方行政系统,设护羌校尉等重要官职以管理羌人事务。同时,归附的羌人大量内迁,从地域上分为东羌和西羌。
进入中原的东羌附居于塞内而与汉族杂居、通婚、融合,从事农业生产,私有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逐步进入封建社会。未进入中原的西羌大部分散布在西北、西南地区,有新疆塔里木盆地南沿的婼羌、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发羌、唐牦、西南地区的牦牛羌、白马羌、青衣羌、参狼羌和冉駹羌诸多羌人部落。其中,牦牛羌,初分布在沈黎郡(郡治在今四川汉源县九襄镇),后继续南下至越嶲郡(今四川安宁河流域及雅砻江下游)。
白马羌,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绵阳市西北部和甘肃武都市南部。青衣羌,居住在今四川西部的雅安市一带。参狼羌,主要在今甘肃武都市,特别是白龙江一带。冉駹羌则分布在岷江上游和四川西北部的广大地区,《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冉駹夷者,武帝所开,元鼎六年以为汶山郡……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说明羌人在其中占有较大比例,各部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大部分尚处在氏族部落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氐人符坚建立前秦政权,南安羌人姚氏建后秦政权。后秦政权势力处在北魏之南,东晋之北,统治羌人及中原各族达33年。之后,还有几个羌人部落相继兴起。即陇南的宕昌羌,川、甘边境和岷江上游的邓至羌,二者存在了140多年。从东汉到西晋末年,北方的大部分羌人已基本融入汉族之中。
隋唐时期,活动在甘青和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羌人部落有党项、东女、白兰、西山八国、白狗、附国等,其中,西山八国系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诸山各部的统称。他们处在中原王朝和吐蕃势力之间。有的同化于藏族,有的内附中原王朝,或同化于汉族,或在夹缝中生存,在唐蕃长期和战不定的局势下,得以单独保存和发展。
宋代以后,南迁的羌人和西山诸羌,一部分发展为藏缅语族的各民族,一部分发展为现在的羌族。羌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叙事诗《羌戈大战》中记述:远古时候,羌人曾生活在西北大草原,因战争和自然灾害被迫西迁和南迁,南迁的一支羌人遇到身强力壮的“戈基人”,
双方作战,羌人屡战屡败,正准备弃地远迁,却在梦中得到神的启示,他们在脖子上系羊毛线作为标志,用坚硬的白云石和木棍作武器,打败了“戈基人”,终于得以安居乐业,并分成九支散居各地。这段传说,反映了羌人迁徙的一段历史,与史书文献及考古资料结合,印证了羌族的来源。
明末清初时,一部分羌族由四川迁往贵州铜仁地区,至此,羌族的分布格局基本形成。
1840年之后,中国逐步变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和全国其他民族一样,羌族也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为此,羌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人民一道,曾经向帝国主义、反动官府和封建统治阶级进行过英勇不屈的斗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841年,鸦片战争期间,羌族人民和藏、彝等族人民,组成2000人的军队,开赴浙江前线,在宁波镇海战役中,重创英国侵略军。1894年,羌族地区一个坤姓土司的残余势力,依仗封建特权,盘剥所属人民,激起黑虎寨等地170多户羌族人民的强烈反对。
他们一致向清朝官府列举了坤土司23条罪状,与封建土司的余孽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终于迫使清朝将坤土司“摘去顶戴,交州查看”。1905年,清朝在茂州设立“官盐店”,对食盐实行垄断专卖,从中渔利,激起羌族人民的武装反抗,迫使清政府宣布取消“官盐店”,允许食盐自由买卖。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羌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理县通化乡佳山寨等地的羌族群众,为反抗国民党政府的苛捐杂税,群起杀死了作恶多端的团总。1924至1926年,理县藏、羌等族人民反抗封建军阀苛捐杂税的压榨,2000多人攻陷理县县城,还攻打到汶川、茂县、松潘等地,斗争坚持了3年之久,狠狠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羌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羌族人民建立了工农革命政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他们热爱人民的军队,积极参军支前。仅茂县一县就有1000多人参加红军北上抗日,还有上万名民工为红军提供后勤保障。红军北上抗日后,国民党卷土重来,在羌族地区实行白色恐怖统治,经过革命锻炼的羌族人民,继续不断地向反动派展开英勇不屈的斗争。
1942年,茂县爆发了“茂北事变”。茂县专区的专员和县长以“铲烟”为名,派兵洗劫了茂县北路蚕陵乡的一些村寨,引起当地羌、汉各族人民的强烈愤慨。他们消灭了前往搜刮的保安中队,并顺势直攻茂县县城,打垮了守城的国民党军队,将县城团团围住。这次斗争虽然由于国民党的收买分化最后遭到失败,但斗争的声势给敌人以有力的打击,显示了羌族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
1947年,茂县龙坪、三齐等乡的羌族人民又掀起了一次被称为“龙坪事件”的武装起义。事件起因于国民党政府和部分羌族上层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后来发展成为羌族人民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武装起义。这次斗争最后也因羌族统治阶级的背叛而失败,但再一次显示了人民的巨大力量。
参考资料:羌族_百度百科
新疆的白哈巴村、云南的泸沽湖、西藏的拉萨这三个地方,都是民风很重的旅游景点。
先说一下泸沽湖,这边生活着走婚的摩梭人。就是家里以女性为主的社会。虽然已经2019年的,但是他们依旧保持了走婚的习俗,家庭单位依然以女性为主。
在这里,如果家里生了女儿,母亲是可以休息一个多星期的。要是生了个没用的儿子,那这个母亲只能休息两三天。
而且,男孩成年礼以后,只能住在猪圈的上面,而女孩子则可以住在花房里面。男孩子要是不想住在猪圈的楼上,只能找个女孩子走婚,才有机会睡在花房里面。
对摩梭人来说,会生孩子的女性才是最尊贵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男性会遭到虐待啥的,只是男性地位相对女性来说低了很多。
再说西藏的拉萨。这个地方的民风也很重,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信仰。直到今天,拉萨那边依旧有朝圣的人。不畏艰苦,不畏饥饿,去朝拜他们的神。我见过拉萨最小的朝拜者只有3岁,连话都说不清楚,跟着自己的父母做一样的朝拜的动作。
这种场景是非常震撼人的,在这个人人都相互不相信的世界里面。有一部人,为了他们的信仰,可以做不畏生死。
我听当地的人说,还有一些人是从远的地方过来的,有些身体不好的,在路上就病死了。然后,他们还会在死前敲下自己的牙齿,让其他的亲人帮他们带去大昭寺。这是多么深厚纯净的信仰。
最后说一下新疆的白哈巴村,这个村庄因为很偏僻,所以当地的人可以说很新疆,就是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的言行,都有着浓浓的新疆风。
10 施工组织设计
10.1 施工条件
10.1.1 工程概况
干溪坡尾水水电站位于天全河干流干溪坡尾水段,距天全县城约5km,上接干溪坡水电站尾水,下与禁门关水电站正常蓄水位相衔接。干溪坡尾水水电站采用河床式开发,电站坝(厂)址控制流域面积为1390km2,占天全河全流域面积的62.6%,基本控制了天全河中上游地区。干溪坡尾水电站为单一径流、引水式电站,设计引用流量85m3/s,设计工作水头7.5m。装机4800KW(3×1600KW),电站由拦河闸段、厂区枢纽段两大部分组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本工程属Ⅱ等大(2)型工程,主要建筑物按2级设计,次要建筑物按3级设计,临时建筑物按4级设计。 本枢纽主体工程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
工程开发任务主要为发电,无供水、灌溉、防洪等综合利用要求。
泄洪冲砂闸段由拦河闸、河道整治建筑物、进水闸、水电站厂房、尾水渠等组成。拦河闸兼有挡水和泄水作用,于选择的坝址处,在河床段布置7孔泄洪冲砂闸,闸孔宽9.50m,采用平面钢质闸门,采用7台QPQ2×25卷扬式启闭机控制,闸室底板长13.0m,闸底板高程为793.50m,闸墩顶部高程为804.20m,于闸前设长22.0m的C20砼铺盖,前厚0.6m,闸后设36.0m长的C20砼护坦,厚0.8m。护坦末设低于河床3.0m深的齿槽及防冲槽。槽内抛填块石。
在右岸设三孔进水闸。闸室长10m,孔口尺宽×高为5.0×4.0m,采用平面钢质闸门,由三台QPQ2×16卷扬式启闭机控制,进水闸后接渐变段。
厂房布置在右岸,下距禁门关电站取水口约350m,主要有主厂房、付厂房、升压站、进厂公路及防洪墙等组成。
电站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表
表10-1-1
编 号 项 目 名 称 土石明挖 m3 土石填筑 m3 混凝土m3 钢 筋t 砌石工程 m3
1 第一部分:建筑工程 84480 12325 20066 7458 315
1.1 泄洪工程(泄洪闸段) 33345 4825 12491 247 315
编 号 项 目 名 称 土石明挖 m3 土石填筑 m3 混凝土m3 钢 筋t 砌石工程 m3
1.1.1 泄洪工程 33345 4825 12491 247 315
1.2 厂房及挡水工程 50593 7500 7517 7209
1.2.1 坝后厂房及挡水工程 32393 7500 7104 169
1.2.2 尾水渠工程 18200 413 7040
1.3 升压变电站工程 542 58 3
1.3.1 开关站工程 542 58 3
2 第二部分:临时工程 8547 4168 909
2.1 导流工程 8547 4168 909
2.1.1 导流明渠工程 5213 909
2.1.2 导流围堰工程 3334 4168
本电站以发电为单一开发目标,无防洪、航运、灌溉、漂木等综合利用要求。
本电站施工对外交通运输根据工程区周边交通状况采用公路运输方式。
大宗物资中水泥主要采用天全县生产的水泥,钢筋、钢材、机电设备在成都购买,木材、油料及火工材料由当地解决,生活物资从天全县采供。
工程区内水质良好,可作生产、生活用水;施工用电直接从附近电源点引一回10KV线路至工区。
针对该工程的特点,有众多施工队伍可参与施工,可实行招投标选择施工队伍。
10.1.2 水文、气象
天全河流域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降水丰沛,雨日多的特点。
本流域为盆地到高原的过渡带。流域由西向东倾斜,西部流域分界海拔高程在3000~5000m,东西海拔高度悬殊,地形条件有利于水汽的输送和抬升。因而降水量较为丰沛。但受地形作用,降水量各地相差较大。总体上看,河谷地带较山坡雨量少,就全流域而言,上游大于中下游。流域内降雨在年内分配不均匀,雨量集中于汛期。5~10月降雨量占年雨量的80.4%,12~3月枯水期占年总量的9.5%。电站分期洪水计算成果见表10-1-1。
根据天全气象站的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5.1℃,历年极端最低气温-6.7℃,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6℃。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82.4mm,多年平均降水日数为235.7d,多年平均雷电日数29.4d,多年平均蒸发量814.8mm,多年平均湿度83%,平均风速1.0m/s,最大风速为25m/s。
电站分期洪水计算成果表
表10—1—1单位:m3/s
位置 计算时段
(月) 使用时段
(月) 设计流量(m3/s)
2% 3.3% 5% 10% 20%
坝、厂址 12~3 12~3 183 163 146 118 91
4 4 392 351 317 260 204
5 5.1~5.20 439 410 384 340 292
6~9 5.21~l0.10 2800 2550 2360 2020 1660
10 10.1l~10.31 439 398 364 307 249
11 11 219 193 172 136 103
10.1.3 工程地质
工程区在大地构造上处于扬子准地台西缘与青藏高原接壤的龙门山构造带东边,位于北东向龙门山隆起褶断带之西南端宝兴背斜南东翼,并处于东南龙门山主边界断裂(大川~天全断裂),西南天全~荥经断裂所切割的块体内。区内经历多次构造运动,产生和发展以北东向褶皱、断裂为主,并伴有北西向断裂的基本构造格架。工程场地内无区域性断裂构造,本身不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条件,地震效应主要受外围中强地震波及的影响,外围历史地震对工程区的最大影响烈度均未超过Ⅶ度。经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复核,本工程场地在50年超越概率10%时,地震烈度为7.4度,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为119cm/s2。
河床式电站水库区,无影响工程成立和水库正常运行的不良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是淤积问题。
闸基持力层宜为漂卵砾石夹砂,能满足低闸对地基承载力、抗滑稳定性的要求。但该层均匀性差,存在不均匀变形问题。尤其是分布其中的粉细砂层,分布范围大,埋藏浅,结构松软,承载力低,具有在强烈地震条件下产生液化的可能性。建议对闸基进行加固处理,并采取适应性较强的建筑结构措施。河床及两闸肩堆积层均存在强透水带,两岸地下水位低于正常高水位,故存在闸基及绕闸肩渗漏问题,应采取防渗处理措施。左岸岸坡为川藏公路路基,边坡陡峻~直立,不能再行开挖破坏岸坡结构,应采取护坡措施。右岸坡度较缓,基岩卧坡角在ZK1以右为3~5°,目前自然岸坡整体稳定,但坡体由孤块碎石夹砂土组成,永久稳定性差,需设采取工程措施予以保护。闸体下游冲刷区河床和漫滩系挡水坝建成后库内堆积的漂卵砾石夹砂,局部为砂夹卵砾石,并夹砂层透镜体。其结构松散,抗冲刷能力低,须采取相应的抗冲刷工程措施。
围堰地基持力层为河床漂卵砾石夹砂,其承载力能够满足要求。但透水性强,存在渗漏及渗透稳定等问题,因此围堰地基需采取防渗处理措施。
在本电站开发河段内,天全河左岸有川藏公路沿岸边通过,没有厂址地形条件,不宜布置建筑物。右岸据其地形地质条件,一段为工程建筑弃渣堆积的块碎石陡坡、峻坡,渠道高程位居坡脚冲刷区,须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型渠道埋筑于河床中;二段~四段渠道须沿河漫滩填筑渠道。前池须填筑于天全河右河漫滩和右岸块碎石堆积层岸坡地带(类同于右取水闸段),应对右侧开挖边坡采取护坡工程措施;池基为漂卵砾石夹砂,地形地质条件可行。
本工程引水式方案的前池区与全闸方案的取水闸段地形地质条件类同,压力管道与厂房紧连,其间无镇墩,防洪墙地基与厂房、尾水渠地基类同。厂址位于下寺处天全河右河漫滩上和二级阶地前缘地带。厂基为漂卵砾石夹砂,局部有砂层透镜体,下伏基岩为二迭系下统石灰岩。厂房地基持力层主体为为漂卵砾石夹砂,能适应其地基持力层要求,但需对粉细砂透镜体加强工程处理措施。厂基漂卵砾石夹砂属强透水层,地下水丰富,在施工中可能产生基坑涌水,应采取降排水措施。厂房下部将位于洪水位以下,须构筑可靠的防洪工程。
尾水渠位于天全河右河漫滩上和二级阶地前缘地带。渠道地基和渠道左边坡、防洪墙地基为漂卵砾石夹砂。由于尾水渠开挖深度不大,其边坡稳定性较好。主要问题是渠道左边坡、防洪墙地基的不均匀变形,建议加强工程处理措施。
防洪墙上游接头处可嵌入较完整基岩岸坡中;下游接头处为二级阶地前缘地带,建议结合厂基开挖,接头嵌入二级阶地台地一定深度。漂砾卵石夹砂层属强透水性,存在渗透变形和基坑涌水等问题,需对防洪墙地基进行防渗处理,加强施工降排水措施。
厂房右边坡为二级阶地前缘地带,总体地形地质条件较好,不存在厂房右边坡稳定性问题,建议作适当护坡处理。
升压站布置于二级阶地上,地形地质条件完全满足要求。
10.1.4 天然建筑材料
1、砼骨料
工程库区河段有大面积的天然砂砾石富集料场,邻近河段亦有多个料场,料场勘察储量大。。各料场高出枯水期河水面一般1.5~3.5m,汛期大部分将被淹没,建议在枯水期间开采,储备使用,各料场均位于天全河左、右两岸河床漫滩,有公路相通,交通方便。
各料场砂砾石总储量为130.61万m3。含砂率为13.93~21.76%,净砂(层中砂)储量约为20万m3;净砾卵石储量约为52万m3。粗骨料(砾石)中≤80mm含量为32.14~55.84%,储量约为28万m3;>80mm储量约为22万m3。各料场>150mm含量普遍较大,一般为25.5~45.38%。
各料场混凝土用细骨料(砂)除孔隙率均偏高,堆积密度、细度模数、平均粒径大多偏小;含泥量除小河、吊场坝料场偏大外,各料场细骨料其余指标均满足质量技术要求,建议使用时加强冲洗。
混凝土用粗骨料轻物质含量不合格,需进行冲洗处理,其余各项试验指标均符合质量技术要求,各料场中大于80mm超径料含量约占40%以上,岩质坚硬,可用其制作人工砂石料。因此,砼骨料主要从开挖弃料中筛选,不足部分外购。
2、土料
本工程所需土料主要用于施工围堰防渗,主料场为天全县城附近天全河右岸的沙坝土料场,距闸址和厂址区距离约为4km,有108国道相通,交通方便。
沙坝土料场位于斜坡上,为第四系坡、残积堆积层,表层为耕植土,厚0.3~0.4m,其下为粘土,局部为粉质粘土夹少量碎石,厚1.5~2.2m,下伏粉砂质泥岩。勘探试验成果表明:粘土的粘粒含量为40.5~50.2%,有用层储量为3.04万m3,无用层体积(地表耕植土)为0.72万m3,占用农田约28.7亩。
该料场粘粒含量、塑性指数、天然含水量偏高,其余指标符合技术要求,可作为施工围堰用土。
10.2 施工导流
10.2.1 导流标准及时段
干溪坡尾水电站为单一径流电站,设计引用流量85m3/s,设计工作水头7.5m。装机4800KW(3×1600KW),电站由拦河闸段、厂区枢纽段两大部分组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本工程属Ⅱ等大(2)型工程,主要建筑物按2级设计,次要建筑物按3级设计,临时建筑物按4级设计。其分期洪水计算成果见表10-2-1。
电站分期洪水计算成果表
表10-2-1 单位:m3/s
位置 计算时段
(月) 使用时段
(月) 设计流量(m3/s)
2% 3.3% 5% 10% 20%
坝、厂址 12~3 12~3 183 163 146 118 91
4 4 392 351 317 260 204
5 5.1~5.20 439 410 384 340 292
6~9 5.21~l0.10 2800 2550 2360 2020 1660
10 10.1l~10.31 439 398 364 307 249
11 11 219 193 172 136 103
根据水工建筑物的布置情况、结合施工进度分析认为河床建筑物可利用枯水时段建成,推荐采用分期导流,一期工程为左岸4孔泄洪闸门,二期工程为右岸2孔泄洪闸和厂房。导流时段拟选为10~5月,相应导流设计流量Q=292m3/s。
10.2.2导流方式
根据枢纽的地形、地质及水工建筑物布置等条件,河道纵坡较缓陡,导流流量相对较大,导流时段相对较长,经综合比较采用枯期右岸明渠过水、汛期利用建好的泄洪闸渡汛、主体工程分期施工的导流方案。二期围右岸2孔泄洪闸及厂房,利用完建的左岸4孔泄洪闸导流。
10.2.3导流规划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第一年9月初开始右岸明渠开挖和衬砌,10月初截流并填筑围堰至设计高程,中旬即可进行基础开挖,导流至5月底即拆除围堰、封堵明渠并进行右岸厂房段基础开挖。第二年枯水期进行水闸上部施工、闸门安装以及右岸厂房段和2孔泄洪闸施工。
10.2.4 导流建筑物
由于工程规模较大,导流流量较大,导流建筑物主要为导流明渠、上下游土石围堰和土工膜防渗。
(1)一期工程
导流明渠总长约198m,底宽6m,边坡1:0.5,考虑进出口水位衔接,进口底板高程为792m,出口底板高程为789m,明渠纵坡约1.5%,经水力学计算水深3.4m,鉴于流速较大,又考虑一期基坑防渗问题,明渠采用M7.5浆砌块石护坡,水泥砂浆抹面。
根据水力计算成果,一期上游围堰挡水位为795.4m,加安全超高0.5m,上游围堰堰顶高程为795.9m,最大高度约3.5m,采用土石围堰,堰顶宽3m,迎水面坡度1:2,背水面坡度1:1.5。
根据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查得在流量为292m3/s时下游水位为795.2m,加安全超高0.5m,一期下游围堰堰顶高程为795.7m,最大高度约3.2m,采用土石围堰,堰顶宽3m,迎水面坡度1:2,背水面坡度1:1.5。
纵向围堰堰顶高程为795.9m,最大高度约2.5m,以闸门隔水挡墙作为中间部分,延伸部分M7.5浆砌块石,采用浆砌块石部分堰顶宽2m,坡度取1:0.6。
(2)二期工程
根据水力计算成果,二期上游围堰挡水位为795.4m,加安全超高0.5m,上游围堰堰顶高程为795.9m,最大高度约2m,采用土石围堰,堰顶宽3m,迎水面坡度1:2,背水面坡度1:1.5。
根据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查得在流量为292m3/s时下游水位为795.2m,加安全超高0.5m,二期下游围堰堰顶高程为795.7m,最大高度约2.5m,采用土石围堰,堰顶宽3m,迎水面坡度1:2,背水面坡度1:1.5。
导流工程量见表10-2-1。
导流工程量表
表10-2-1单位:m3
项 目 土方开挖
m3 M7.5浆砌块卵石
m3 M7.5砂浆抹面
m2 土石填筑
m3 铅丝石笼护面m3 土工膜
m2
导流明渠 5213 909
2900 1352
一期围堰 3289 326 1085
纵向围堰 322 54 180
二期围堰 879 108 361
合计 5213 1231 2900 5520 488 1626
10.2.5 导流建筑物施工
1、施工程序
根据导流规划及方案,一期施工导流采用明渠导流方式,第一年9月初开始右岸明渠开挖和衬砌,10月初截流并填筑围堰至设计高程,中旬即可进行基础开挖,导流至5月底即拆除围堰,封堵明渠并进行右岸厂房基础开挖。第二年枯水期进行水闸上部施工、闸门安装、厂房及2孔泄洪闸施工。
2、施工方法
导流明渠砂卵石开挖采用1.6m3反铲配8t自卸汽车运输出碴。
浆砌石的块卵石于渣场人工捡选,农用车运输至工作面,砂浆人工拌制,胶轮车运输。
围堰土石填筑料(土料就近开采)采用1.6m3反铲回采,8t自卸汽车运输至工作面,推土机推平压实。
围堰拆除采用1.6m3反铲挖装,8t自卸汽车运料。
10.3 主体工程施工
10.3.1 枢纽泄洪冲砂闸段施工
1、工程概况
拦河闸兼有挡水和泄水作用,于选择的坝址处,在河床段布置7孔泄洪冲砂闸,闸孔宽9.50m,采用平面钢质闸门,7台QPQ2×25卷扬式启闭机控制,闸室底板长13.0m,闸底板高程为793.50m,闸墩顶部高程为804.20m,于闸前设长22.0m的C20砼铺盖,厚0.6m,闸后设36.0m长的C20砼护坦,厚0.8m。护坦末设低于河床3.0m深的齿槽及防冲槽。槽内抛填块石。
2、施工方法
(1) 土石方开挖
土方开挖采用1.6m3挖掘机装碴配8t自卸汽车运输出碴。石方开挖采用YT-28风钻打眼,电力起爆,1.6m3挖掘机装碴配8t自卸汽车运输出碴。
(2)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由3×0.8m3混凝土拌和站供料,汽车或农用车运输入仓浇筑,下部直接入仓或溜槽入仓,上部用挖掘机吊运。2.2kw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
(3)砂卵石填筑与回填
1m3反铲配农用车运输,拖拉机碾压或打夯机夯实。
(4)浆砌石
于开挖料中捡选堆存,人工抬运安砌,灰浆搅拌机拌制砂浆,胶轮车运输至工作面。
(5)大块石回填
在开挖料中分选,1m3反铲配农用车运输,反铲辅助抛填。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表10-3-1。
10.3.2 进水闸厂房段施工
1、主要施工特性
在右岸设三孔进水闸。闸室长10m,孔口尺寸宽×高为5.0×4.0m,平面钢质闸门,由三台QPQ2×16卷扬式启闭机控制,进水闸后接渐变段。
厂房布置在右岸,下距禁门关电站取水口约350m,主要由主厂房、付厂房、升压站、进厂公路及防洪墙等组成。
主厂房纵向总长39m,横向为满足闸门、进水室及渐变段布置要求,进水段作成重力式结构,主厂房紧接其后,进水室、渐变段、主厂房连成整体,横向总长31.6m,部分主厂房(特别是安装间)已嵌入右岸,既有利于左岸泄洪,也有利于厂房部分外界连系和坝端防渗。
付厂房布置在右岸坡上,紧邻主厂房和进场公路,升压站紧接付厂房下游端墙,平面尺寸7.6×18.2m。
为了满足集水井布置要求,在主厂房的安装间下布置集水井和水泵房,使安装面地坪高程795.30m,比发电机层地坪(792.00m)高3.3m,能满足安装检修对净空的要求,同时也便于进厂公路的连接。
进厂公路布置在主厂房右端,公路左侧设防洪堤,防洪堤采用钢筋砼扶壁式挡墙,便于进厂公路的布设。
2、施工方法
(1) 土石方开挖
土方开挖采用1.6m3挖掘机装碴配8t自卸汽车运输出碴。石方开挖采用YT-28风钻打眼,电力起爆,1.6m3挖掘机装碴配8t自卸汽车运输出碴。
(2)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由3×0.8m3混凝土拌和站供料,汽车或农用车水平运输,用4510型塔吊吊运入仓。2.2kw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对结构复杂部位采用木模板。
(3)砂卵石填筑与回填
1m3反铲配农用车运输,拖拉机碾压或打夯机夯实。
(4)浆砌石
于开挖料中捡选堆存,人工抬运安砌,灰浆搅机拌制砂浆,胶轮车运输至工作面。
(5)大块石回填
在开挖料中分选,1m3反铲配农用车运输,反铲辅助抛填。
工程主要机械设备表
表10-3-1
序 号 设 备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1.6m3挖掘机 台 2 与大坝共用
2 1m3挖掘机 台 2 与大坝共用
3 8t自卸汽车 台 8 与大坝共用
4 农用车 台 8 与大坝共用
5 拖拉机5 台 3 与大坝共用
6 混凝土拌合站(3×0. 8m3) 座 1 与大坝共用
7 灰浆搅拌机 台 2 与大坝共用
8 抽 水 站 座 2 与大坝共用
9 潜 水 泵 台 5 与大坝共用
10 清 水 泵 台 5 与大坝共用
11 钢筋剪断机 台 2 与大坝共用
12 钢筋弯曲成形机 台 2 与大坝共用
13 电 焊 机 台 4 与大坝共用
14 园 盘 锯 台 2 与大坝共用
15 电刨 台 2 与大坝共用
16 2.2kW插入式振捣器 台 5 与大坝共用
17 蛙 夯 机 台 5 与大坝共用
18 塔吊 台 1
10.3.3 尾水池施工
1、主要施工特性
尾水池宽24m,长5m,其后为320m尾水渠。尾水渠采用矩形断面,宽20m,水深2m,为宽浅式渠道,使水位的变幅不因流量改变而过大,以利机组运行。尾水渠与主河道之间设隔水堤,堤顶795.00m,以避免中小洪水时淤积。
2、施工方法
(1)土石方开挖
土方开挖采用1.6m3挖掘机装碴配8t自卸汽车运输出碴。石方开挖采用YT-28风钻打眼,电力起爆,1.6m3挖掘机装碴配8t自卸汽车运输出碴。
(2)砂卵石填筑与回填
1m3反铲配农用车运输,拖拉机碾压或打夯机夯实。
(3)浆砌石
于开挖料中捡选堆存,人工抬运安砌,灰浆搅机拌制砂浆,胶轮车运输至工作面。
(4)大块石回填
在开挖料中分选,1m3反铲配农用车运输,反铲辅助抛填。
主要机械设备表
表10-3-2
序 号 设 备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1.6 m3挖掘机 台 2
2 2m3装载机 台 1
3 3×0.8 m3拌和站 座 1 与厂房共用
4 胶 轮 车 辆 15
5 2.2kw插入式振捣器 台 2
10.4 施工交通运输
10.4.1 对外交通运输
四川省雅安天全干溪坡尾水电站位于青衣江主要支流天全河下游天全县沙坪镇响水溪境内,工程区局限于干溪坡水电站与禁门关水电站之间的约1.40km河段内,在天全县城上游约4~5km,左岸有川藏公路沿天全河左岸上通过,右岸有厂矿公路通过,对外交通十分方便。
工程施工的水泥采用天全县生产的水泥,钢材来自成都,火工材料采用雅安生产的炸药、雷管,木材、油料、施工人员生活物资就近采购,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从生产厂家经公路输至电站。
10.4.2 场内交通运输
本工程区域内有公路全线贯通,并从公路上有临时便道直通枢纽,仅需加固扩宽即可,对内交通方便。
10.5 施工通信
工程区所处天全县已建成较为完善的、以光纤干线为骨架的地方邮电通信网络,并接入全省的邮电通信网,电站位置处信号良好,因此对外通讯采用手机。
10.6 施工总布置
10.6.1 布置条件和原则
干溪坡尾水电站电站位于天全河上,在挡水枢纽及厂区范围内的右岸有宽阔的河滩地可作施工场地,施工布置条件较好。
根据本工程的枢纽布置特点、地形和场地条件,结合工程施工管理和场地条件,分生产区和生活区布置。
本工程平均施工人数207人,高峰月施工人数347人,总劳动力为136382工日。按人均综合建筑面积计算需要生产、福利、辅助生产用房总面积650m2;施工总占地为30ha。
10.6.2 分区布置规划
由于工程占线集中,因此施工临时设施集中布置,将生活设施布置在公路左侧的耕地范围内,以避免洪水威胁,而把生产设施集中布置在厂房下游的河滩地上,便于减少运输工作。
施工总布置详见《施工总布置图》。
10.7 碴场规划
本工程主体工程及临时工程土砂卵石开挖总量86393m3,石方开挖3300 m3,土石方填筑总量16487 m3,共弃渣量103465 m3(松方),由于开挖料部分可作混凝土骨料,可利用40500 m3,实际弃渣62965 m3,故只设1个堆渣场。
各渣场规划及弃碴场特性详见表10-7-1。
各渣场位置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土 石 平 衡 表
表10-7-1
序号 项目 覆盖层开挖 石方开挖 土石填筑 弃渣 利用料 1#渣场
一 主体工程 81180 3300 10967 102051 39000 63051
1 泄洪段工程 30345 3000 3467 41482 15000 26482
2 厂房段工程 32093 300 7500 35643 16000 19643
3 尾水渠工程 18200 24206 8000 16206
4 升压站工程 542 721 721
二 临时工程 5213 5520 1413 1500
1 导流工程 5213 5520 1413 1500
导流明渠 5213 1352 5581 1500
围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