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胶合板 > 正文

木材加工的历史沿革

舒服的乐曲
典雅的灯泡
2023-02-01 00:44:35

木材加工的历史沿革

最佳答案
光亮的大神
炙热的水壶
2025-05-06 02:27:36

木材加工行业业已成为立国内发展速度较快且具有良好前景的制造产业之一,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整个制造业的平均水平。2001-2010年木材加工行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25%,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26%。2010年,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744.25亿元,占GDP的比重近2%。

木材具有重量轻、强重比高、弹性好、耐冲击纹理色调丰富美观、加工容易等优点,从古至今都被列为重要的原材料,木材工业由于能源消耗低、污染少、资源有再生性,在国民经济中占非常重要地位。

产品已从原木的初加工品如电杆、坑木、枕木等各种锯材,发展到成材的再加工品,如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等各种人造板,从而使木材工业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在森林工业中,木材加工业和林产化学加工同为森林采伐运输的后续工业,是木材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部门。

受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推动,中国木材加工行业迅速发展,产能迅速提高。

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锯材产量3722.63万立方米木片、木粒加工产品1873.51万实积立方米木竹地板产量达到4.79亿平方米2010年人造板产量达到15360.83万立方米,其中,胶合板7139.66万立方米,纤维板4354.54万立方米,刨花板产量1264.20万立方米,单板产量为2724万立方米,人造板表面装饰板产量为2.95亿平方米。 中国在石器时代已以石为刃,刳木为舟,开始了木材加工的历史。青铜时代,出现了锯条的雏形;春秋时期相传鲁班发明墨汁、角尺等多种木工工具。秦汉之际,木工工具种类益多,锛、凿相继发明。北魏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对木材的加工和利用均有论述。沿至唐、宋,已采用锯开、气干、拼合、包封等较为复杂的技术制造木柱,并有了提高木结构稳定性的蒸煮和干燥处理方法,以及加楔、留缝技术。明代家具以其结构精巧、造型简朴驰名中外。

1949年后,中国依靠自己的森林资源,进行木材的合理利用和综合利用,木材生产基地与木材加工工业体系逐渐形成,有关的科学研究也得到较大发展。从1949~1986年,木材产量从年产 567万立方米增加到6502万立方米锯材从1950年产344万立方米增加到1986 年产1505万立方米;胶合板从1953年产3.54万立方米增加到1986年产61.1万立方米;刨花板1962年产0.54万立方米,到1986年产21万立方米;纤维板1959年产1.16万立方米,到1986年产 102万立方米。三聚氰胺装饰板于60年代初开始生产,1986年已发展到年产1000多万立方米。在研究工作方面,1958年建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并设置木材工业研究所。其后地方性的木材工业研究机构陆续在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成立。各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也大都有木材加工的科研部门,北京、南京和东北林业大学及其他林学院有木材加工系。1980年中国林学会成立了木材工业学会。在对国产木材性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出版的《木材学》以及小型纤维板的生产技术和利用国产材料设计、制造的三聚氰胺装饰板生产线等,都具有中国特色。林业部林产工业设计院担负木材加工的工艺、设备和建厂的设计任务,现在全国已有7个林业机械厂具备木材加工成套设备的制造能力。

2005年,中国木材几大主要类别的产品出口几乎都处于增升态势。从数量上看,原木、锯材、胶合板、纤维板、家具五大类产品与2004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16.94%、35.68%、30.45%、355%和18.27%;从价值金额看,则同比分别增加了5.73%、34%、55.32%、393%和29.43%。这组数字充分说明,2005年中国木材制品工业的发展取得了快速进步,即使在原木和锯材等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的品类上,中国木业界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变进口为出口,以得到其中的价值提升。

2006年以来,中国林业产业总值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突破了9000亿元。中国木材工业呈现出投资主体多样、产业规模扩大、产业聚集度提高的良好趋势,已初步实现3个战略性转变:由利用天然林为主向利用人工林为主的转变;由扩大生产规模的单一发展模式向扩大规模与节约使用并举的复合发展模式的转变;由利用一个市场、一种资源向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转变。

2008年以来,我国的胶合板、纤维板和刨花板进口较2007年减少。2008年前3季度共进口胶合板234524立方米、纤维板248607吨、刨花板182017吨,分别比2007年同期下降1.75%、26.39%和25.07%。对国外高档的实木家具需求量增加,2008年前3季度共进口实木家具18389.62万美元,同比增长66.89%。

2008年前3季度出口到美国的胶合板由2007年同期的1501363立方米,下降到2008年同期的1065772立方米,下降29.01%;在中纤板出口方面,2008年前3季度出口完成1542895吨,比2007年同期减少24.63万吨,下降13.77%;刨花板出口方面,2008年前3季度完成97757吨,比2007年同期增长7.27%;在木家具出口方面,2008年前3季度出口完成50.48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5.7%,其中广东省增长0.25%。 中国木材加工业的逐渐机械化始于清末。这时外商在中国建立机械化制材厂,继而发展地板、门窗等以房屋建筑为对象的木材加工厂;20世纪初又设厂生产胶合板。从50年代中期起,胶合板生产有了发展,接着并开始制造刨花板及纤维板;表面装饰材料及层积材等也陆续出现。这标志着中国的木材加工业已进入以综合利用为中心的现代化时期。

最新回答
寂寞的蜡烛
愤怒的过客
2025-05-06 02:27:36

木质纤维原料经机械加工分离成为各种形状的单元材料,再经组合压制成为的各种板材。单元材料的形状有单板、薄木、木块、板条、木丝、刨花以及纤维等多种。制成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与木材类似。人造板主要包括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三大类。

发展历史

人造板的雏型产品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在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就用精选的贵重木材制造单板,与金属薄片或象牙之类的材料粘合在一起,为国王和王族制造高级家具。欧美一些国家19世纪中叶,已大批生产胶合板,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大规模的纤维板工业。此后,多种人造板品种相继在世界各地发展。由于人造板可以用小材、劣材、废材作原料,而其性能又可以通过“分”与“合”的加工过程,以及添加某些辅助原料,可使木材的天然缺陷得以去除,木材原有性能得以改善,从而使其应用范围远大于实体木材;木材经过工业加工制成人造板,又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所以人造板工业在世界上发展十分迅速(表1)。70年代以来,世界人造板产量一直维持在1亿立米左右,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资。同时,世界上的锯材生产也一直维持在4亿立米左右。这反映了世界木材资源的短缺而限制了木制品产量的大幅度增长。

表1胶合板的产量多年来一直随市场需求而波动,呈现出停滞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优质木材资源日益短缺的缘故。高价的优质木材多被用之于生产单板,作为装饰材料之用。纤维板产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缺乏与刨花板及泡沫塑料或矿棉等材料的竞争力。

自70年代以来,具有一定特性的人造板新品种层出不穷。刨花板、华夫刨花板、定向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等非单板型人造板逐步代替胶合板、细木工板及木板;纸面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等矿物板代替混凝土板、石棉板等传统矿物板材用于建筑;单板层积材、复合板材、指接材等部分代替锯材做龙骨及轻型桁架等建筑材料。

中国人造板工业最早出现于1920年,但直到1949年,全国也只有几家小型胶合板厂。1949年以后,人造板工业得到迅速发展,1960年已具雏形,自70年代后期开始,产量增长较快(表2),而且“三板”都同时增长。这是因为中国人造板工业处于初始阶段,而且木材供应远远满足不了社会迅速增长的需要,不论何种木质人造板材都是供不应求。

表2人造板的优越性

主要有以下几点:

改善木材性能

木材作为材料使用,有它固有的缺点,主要是:①三个方向的性能差异太大。长度方向的力学性能大大优于弦向及径向的,如长度方向的弹性模量为弦向的8~10倍,为径向的17~70倍。三个方向的湿胀、干缩率也差异甚大。当木材由湿到干,长度方向的收缩率只有弦向的1/30~1/70,径向的1/15~1/40。因而木材在使用中由于受空气湿度变化的影响,易于翘曲、变形、开裂。图1表示取自木材不同部位的板材干缩后的变形情况。②木材的节疤、不规则纹理、生物变异,以及难以避免的虫眼、腐朽等缺陷,在利用上有很大局限性。将木材加工成人造板材,其出发点在于改善木材性能而又不失其原有的优点。

图1胶合板因其组成为木纹相互垂直的三层以上成单数单板粘合而成(图2a),很大程度平衡了木材长度方向与径、弦向之间的性能差异。种种天然缺陷也随之去除,而且板面平整、幅面扩大,利用方便。特别是在力学性能方面,抗剪强度有很大提高,这就赋予胶合板作为构件的蒙皮材料时的独特优良性能。做外墙蒙皮时,9.5毫米厚的胶合板足可代替25.4毫米厚的木板。由于胶合板不容易开裂,握钉力大,在做包装箱时,6.4毫米厚的胶合板可代替19毫米厚的木板加以使用。做木材地板时,鉴于使用时经常需要承受冲击力,不得不使用板条加以拼镶;胶合板由于其抗冲击力强,其宽度一直可以扩大到1220毫米,给施工带来很大方便。当木材用于木结构时,由于其天然缺陷、生物变异,长期载荷所带来的种种问题,结构设计所采用的安全系数要比胶合板大得多。

图2当木板干缩之后,会发生变形、翘曲(图1,图3a、b),如将木板锯开再行拼接,则其翘曲可以显著改善(图3c)。因此,细木工板(图2b)的尺寸稳定性优于实体木材。纤维板及刨花板均系由较小的“单元”材料所组成,翘曲变形量也即随之减小(图3d)。

图3根据需要,人造板可以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或添加辅助的材料,赋予防腐、耐燃、隔音、绝热、加强等性能。人造板也易于进行各种表面装饰的再加工使其具有各种装饰效果。

提高木材利用率,扩大原料来源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自50年代初期起,木材价格不断上涨。70年代以前,其上涨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原料。而另一方面,社会对木制品的需求又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在木材资源的不足与需要量日益增长的矛盾的形势下,猛烈地刺激着人造板工业的发展。据计算,用2.5立方米原木生产1立方米胶合板,可以顶替4.3立方米原木生产的板材之用;纤维板及刨花板在使用价值上能顶1~5倍的原木或锯材。加之性能改善,通过科学及合理利用,使用寿命延长。所以,发展人造板工业,可获得相当于成倍“增产”木材的效果。

纤维板及刨花板还可利用废材、小材、劣材、加工剩余物以及其他木质纤维植物作原料。可利用的原料范围随着科技及工业的发展而越来越扩大。

便于高效率、大规模增产木制品,满足社会消费需要 由于人造板生产更便于机械化、自动化,因此,比木板生产的生产率高得多。而且人造板的表面装饰加工,以及形成最后的木制品加工过程中,也便于使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如板式家具及装配式房屋的生产等。人造板生产量及消费量与社会的经济发达程度及消费水平,具有密切的关联(表3)。

表3

时尚的吐司
有魅力的汉堡
2025-05-06 02:27:36

森林采运工业(见森林采运)、木材工业、林产化学工业和林业机械制造工业的总称。简称森工。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和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贯彻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以现代林业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林业机械化为重要手段,遵循集约经营、永续利用的原则,合理开发现有森林资源,实现多种目的综合利用,以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木材等各种林产品的需要。

中国森林工业概况

中国上古时代,森林茂密,山地的80%为森林所覆盖。原始的森林利用始于旧石器时代,而森林采伐则始于新石器时代,在公元前4000年已用石斧伐木,而且有了简易的木材加工,如木器制造和木构干栏式建筑。夏、商、周为铜器时代,伐木采用铜制斧、刀、锯。木材运输以水运方式为主,木筏编扎放运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从春秋战国以来的漫长历史时期,人口不断增加,木材需要量巨增,因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日益扩大,加上乱伐频繁,森林遭到破坏,甚而有些地方的原始林逐渐消失,自然环境日趋恶化。到1840年除东北大小兴安岭、乌苏里江流域、云贵高原、金沙江流域及西藏地区的原始森林外,遍及各地的茂密森林已几乎消失一半。古代森林从原始利用到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均属手工作业,不论森林采伐或林产加工纯系作坊式粗加工,工具简陋,生产技术简易,但有些技术诸如木筏编扎放运、木构件的拼接、木材的蒸煮干燥、烧炭、造纸、造船等技术,已因有相当水平而闻名于世,对当时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森林开发利用,在生产方式、作业技术和组织经营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始的森林利用到规模较大的手工作业,转入掠夺式森林采伐的原木生产利用阶段。在晚清时期,沙俄强取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约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从而中国森林资源约减少1/5。尔后日本占领东北期间,又相继掠夺1亿立方米木材资源。中国除帝国主义所占领的地区以外的其他林区,森林资源基本上为买办资产阶级、木材商和地主所据有。或设木材公司、伐木公司,或设木材商号、木材商行,专门从事森林开采和木材买卖,从中牟取暴利,从而使这些主要林区的森林资源也在逐年减少。到20世纪40年代,很多昔日茂密森林已童山濯濯,变为不毛之地。据不完全调查估计,1949年中国森林覆盖率已降为8.6%。中国近代森林采伐运输,长期处于手工作业阶段,木材产品多为锯材、枕木、坑木、建筑材、造纸材等。自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开始向机械化作业起步,木材生产效率有了一定提高,20世纪初,木材加工已有少数利用圆锯和小带锯作业的小型制材厂,并开始生产胶合板,但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林产化学加工,多以传统的手工作业进行生产,产品有生漆、桐油、松香、白蜡、五倍子等,其产量与质量都居世界前列。3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森林窄轨铁路运材、中型木材机械加工厂、机械木浆造纸厂以及小型松脂加工、栲胶、松根干馏等工厂,产品种类有所增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发展林业的同时,重视森林工业的发展,建国初期提出“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合理采伐利用”的方针。其后于60年代中期,强调造管并举、采育结合、永续利用,并针对国民经济发展对木材与其他林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专设森林工业经营管理机构,以加强木材生产与林产加工的领导,使中国森林工业开始进入机械化作业阶段,初步形成了独自体系,为以后实现以木材综合利用为中心的森林工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80年代,中国林业进入振兴时期,提出立足改革,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加强集约经营,发展综合利用的方针,使中国森林工业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新的进展。中国从50年代到80年代,经过长期努力,伴随林业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步建立起由森林采运工业、木材工业、林产化学工业、林业机械制造工业构成的,以实现森林资源综合利用为中心的生产、教育、科研相结合的森林工业体系。

森林采运工业

中国森林资源集中分布在东北(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西北(陕西、甘肃、新疆)、西南(四川、云南)国有林区与南方10省、自治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集体林区,其森林面积与林木蓄积分别占全国森林面积与林木蓄积的78%、86%,是中国的主要木材生产基地。为了开发林区,有计划地进行合理采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国有林区建立了131个林业局,在南方集体林区建设了158个重点产材县,建立了约350个国营伐木场(采育场)。1949至1987年共为国家提供木材15.3亿立方米。1987年木材产量为6217.55万立方米,为1949年567万立方米的10.9倍。为了合理开发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在木材生产中,重视林区建设,加强伐区工艺设计,改进作业方式,提高生产技术,使劳动生产率不断得到提高,1986年东北林区已达到1192立方米/人·年。国有林区由于逐步推广原条集运材工艺,在贮木场进行合理造材,使梢头木、枝桠等采伐剩余物得到利用,从70年代起有的采运企业在林区推行木片生产,自1978年至1986年共生产木片430万层积立方米,为林产加工提供原料,从而提高了森林资源利用率。1987年森林采运机械化程度,东北、内蒙古林区达到91.38%,西南、西北林区为55.32%。

木材工业

中国木材加工历史悠久,木材干燥、拼接、雕刻和家具制造等手工工艺,曾闻名于世。1949年以前,木材工业生产基础极为薄弱,能从事木材机械加工的工厂不多,产品结构很不完善,产量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重视木材加工机械设备的引进与设计制造,开展木材机械加工工艺的研究,使木材加工开始向工业化生产的道路发展。50年代中期以来,相继研制生产合成树脂胶粘剂、纤维板、刨花板、层积材、改良木和表面装饰材,初步形成了包括制材、人造板、室内干燥、木制品生产等门类齐全的木材工业体系。锯材年产量,由1950年的344万立方米增加到1988年的2621万立方米,约增长6.6倍。人造板在50年代初只有胶合板,1951年产·量1.69万立方米,到1988年包括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年产达280万立方米。非木质人造板生产已具雏形。人造板表面加工设备能力已超过1亿平方米。木材综合利用率已接近60%。在木材干燥和木材防腐等方面也有很大发展。在科技水平方面,有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先进国家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如微机、激光、核辐射和光电等技术在有些生产环节上已开始运用;胶合板生产中运用无卡轴旋切技术,人造板生产部分工段已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作业。

林产化学工业

中国林产化学加工亦有悠久历史,造纸素称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拥有生漆、樟脑等特产。近代因帝国主义侵略与封建主义的统治,而未得到应有发展,生产技术落后,产品多为初级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经过40年的努力,现已形成由简易粗加工发展为综合性精加工、手工作业发展为机械化和部分连续化作业、初级产品向高质化工产品发展的新兴工业。80年代中期,主要产品的产值增长了36倍,产品由过去的21种增加到112种,技术水平也显著提高。松香产量1953年为2.2万吨,到1988年则增加到37.6万吨,当年出口21.6万吨。松香生产由滴水法直接火加工逐步改造为蒸汽法生产,而大中型松香厂由间歇式向连续化发展。松香、松节油深度加工产品品种由40种增加到80种。栲胶产量1953年为120吨,1988年则增加到41860吨。栲胶与单宁酸生产已用金属的浸提设备代替木制、水泥的简易设备,且已发展为多种连续形式的浸提器,改善了生产条件,产品质量有所提高。活性炭是6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林产化学工业产品,到80年代中期产量已达3万多吨。活性炭生产已由简单的闷烧法向连续化的水蒸气活化法发展。其他产品如桐油、生漆、紫胶、桉叶油、松针粉、松针膏、柏木油、可可豆色素与紫胶色素等,则向再加工、多品种方向发展。

林业机械制造工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发展林业机械化,50年代初,在东北地区建立了两个林业机械制造厂,只能生产伐木工具与森林铁路车辆。80年代已能生产包括森林采运,木材加工,林产化工设备,林业工具、刃具以及狩猎机具7类产品。1986年全国拥有林业系统的林业机械厂77个,先后制定了48项158个林业机械标准,其中国际标准9项29个。据1987年统计,现有各种林业机械1876种,由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有170余种,其中采用国际标准的有13种。随着林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通过机械设备的引进与技术改造,不仅在提高单工序机械性能方面,而且在联合机创制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诸如山地整地机、超低容量喷雾机等营林机械;液压传动木材装载机、钢架杆集材架空索道等森林采运机械;低噪音的带锯机、木工机床、板式家具成套设备、鼓式削片机等木材加工机械新产品,对进一步推动森林工业和林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森林工业教育

为了培养森林工业科技专门人材,50年代以来,在先后建立的北京、南京、东北3所林业大学,中南、西南、西北、内蒙古、吉林、福建等6所林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西农学院林学分院等院校,共设置了森林采伐运输、林区道路与桥梁工程、木材加工、林产化学加工、人造板、制浆造纸、家具设计制造、林业机械、木工机械、林业机械运用与修理、森工电气化与自动化等11个森林工业专门技术专业和经济管理、财务会计、计划统计、林产品贸易等4个森工经济方面的专业。同时还在少数中等林业专科学校设置了上述个别专业,为国家培养森林工业高、中等技术人才。1981年重新恢复了曾一度中断的培养研究生工作,在学位委员会林业工程学科组中设有木材学、森林采伐运输、木材加工与人造板、林产化学加工、林业机械、林区道路与桥梁工程等6个专业。到1988年底,已为国家培养森林工业本科大学生12356人,硕士学位研究生284人。

森林工业科学研究

林业部于1952年成立了全国性林业科学研究机构——林业研究所,研究内容包括营林与森林工业。1957年又成立了森林工业研究所。1958年10月将两所合并改称中国林业科学院,成为全国综合性、多学科的林业科研机构。下设的森林工业研究所,内有森林采运、木材加工、林产化学、林业机械等研究室。自1960年至1964年,先后将上述研究室扩建为林业机械、林产化学、木材工业、森林采运等4个研究所。同时,在大部分高等林业院校和有些省(区)(如黑龙江、四川、云南、广西等)的林业研究所(院)中,也都设立了森林工业方面的研究室(所)。至此,全国森林工业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学研究体系已经形成。森工科研单位在森林采运机械化和伐区工艺设计、木材综合利用、林化产品的改性加工利用以及林业机械设备创制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世界森林工业概况

世界一些林业发达国家,针对世界性的森林资源日趋减少,木材供求矛盾日益加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森林工业政策进行了调整,其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稳定森林采伐量,加强木材综合利用来发展林产工业;二是重点发展精加工产品,扩大加工层次,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通过政策调整,世界森林工业总的趋向是:适当减少森林采运工业的投入,在不增加森林采伐量的情况下,充分利用采伐加工剩余物,提高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向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增加林产工业产值方向发展。

森林采运工业

世界一些林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苏联、瑞典等国家20世纪70年代前,木材生产已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从70年代开始致力于提高全盘机械化,并向半自动化迈进。瑞典1985年前,在皆伐作业中全盘机械化比重已达72%。由于实现全盘机械化,木材生产单工序与多工序已组成成套机械系统,如伐区作业机械系统、木材装运机械系统和贮木场作业机械系统,使森林采运综合劳动生产率大有提高,如加拿大80年代中期已达13.2立方米/人·日,瑞典为7.1立方米/人·日。这些国家60年代广为采用原条集运材生产工艺,如苏联1984年其比重达95%,而伐倒木集运材与原木集运材生产工艺各占2.5%。随着全树生物量利用的开展,今后伐倒木集运材生产工艺与木片生产工艺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运材多以汽车运材为主,水运仍占一定比重,而森林铁路运材则呈下降趋势。林道网密度最高的国家有奥地利为33米/公顷,联邦德国为29米/公顷,中等国家有瑞典10米/公顷,美国7米/公顷。

木材工业

最早是在18世纪中期,从制材工业发展起来的。1780年左右,在欧洲首先出现了机械制材。1850年带锯机的发明进一步提高了制材机械化水平。到20世纪80年代,制材工业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按树种和径级进锯,先剥皮、后检测、再下锯的新工艺。有些国家的大型制材企业已采用金属探测、光电检尺、X光透视缺陷部位和微型机控制下锯和裁边等新技术,实现了生产连续化和自动化。1840年,德莱塞尔(Dresser)首先获得美国旋切机专利,以后法国卡兰德(Carand)又获另一专利。随着旋切机的诞生,德国在19世纪中期建立了胶合板厂。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些胶合板工业先进国家,都注意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来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和自动化程度,提高设备的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木材利用率和产品质量。80年代中期,经过二次加工的胶合板比重有所增加,如芬兰已占胶合板总产量的60~70%。英国于1898年,在圆网造纸机的基础上,最早建立起纤维板厂。到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的纤维板生产仍以湿法为主,硬质纤维板1984年产量占纤维板总产量的60%左右。纤维板原料除利用小径木和加工剩余物外,还广泛使用枝桠材、木片和锯屑。用干法生产工艺制成的中密度纤维板,1981年产量已达317万立方米,约占纤维板总产量的15%,其性能已接近天然木材和胶合板的水平。世界第一个装备齐全的刨花板厂是1941年在德国建立的。70年代初,美国建成了世界第一家定向刨花板厂,尔后北美开始发展定向华夫板。随着胶粘剂的改进和模压工艺及设备的日臻完善,80年代刨花模压成型产品发展很快,已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家具、电器和包装等部门。

林产化学工业

各国根据各自拥有的森林资源情况,其发展重点各有不同,大致可分为:①重视发展木浆造纸。②重视松香等天然树脂生产。70年代以来其总的生产和消费水平基本保持稳定。普遍采用化学采脂法采脂,而松香、松节油再加工产品已有100多种。③利用木材干馏法制取木炭和活性炭的产量,80年代逐年增加。④利用植物原料进行水解生产糠醛仍在发展,而利用废材生产饲料酵母、酒精,只有苏联等少数国家在发展。⑤利用森林资源生产食用、药用产品,现已得到重视。

森林工业展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森林工业在过去极其薄弱的基础上,从开始兴起直到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体系,其发展速度之快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用的显著,是完全应予以肯定的。但由于基础薄、起步晚,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不论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距,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对林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为扭转这种局面,中国森林工业应当有战略性长足的发展。其发展方向是:密切结合国情与林情,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切实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不断提高森林生产力,向以木材综合利用为中心的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森林资源,以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的方向发展。为此,主要抓好以下3项措施:①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长期规划。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方向,在合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积极发展人工林定向培育的基础上,力求森林采运工业的巩固提高和稳定发展,大力发展林产加工工业,使森林工业的生产结构日趋合理。森林采运工业的发展,要密切结合森林资源的现实情况,立足于采育结合,认真贯彻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坚持集约经营、永续利用的原则,按既提高经济效益,又兼顾生态效益的技术政策稳步发展。木材工业要致力于产品结构、企业布局和建设规模的调整,通过新技术的引进和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深加工,扩大二次加工新产品,提高经济效益。今后制材和人造板企业的建立应接近原料基地,以发展中型企业为主,大型骨干现代化企业必须在资源丰富、建厂条件优越的地方建立。林产化学工业要在继续发展松香、栲胶等传统产品的同时,重点发展制浆造纸工业,逐步建立育林—造纸加工一体化的综合经营体系。②加强森林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努力引进、消化、研究、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实现生产作业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和管理现代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尽快赶上先进国家水平。③加强森林工业教育。要适当调整改造专业结构,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继续巩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中等教育,加速培养亟需的中等技术人材;积极发展继续工程教育,提高在职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大力加强职工文化教育和技术工人培训,以适应森林工业现代化的需要。

自觉的超短裙
柔弱的可乐
2025-05-06 02:27:36
胶合板原料为杨木或杂木等单板,单板是木材经旋切机旋切而成,单板涂胶后横向一层竖向一层交叉铺叠到一定厚度(如18mm胶合板铺需11层),然后经预压机、热压机成型,再经砂光机砂光平整,再贴上木皮(如桃花芯、冰糖果等),再次热压,锯边,再次砂光,胶合板就完成了。胶合板中高档的一般用来做家具,如衣柜等。低档的可做工程用。

纤维板一般指中密度纤维板,又叫密度板。原料是胶合板、刨花板等的边角料、木屑等粉碎后添入胶混合压制而成,纤维板的生产线多为自动线,需人工较少。纤维板也可贴木皮、三聚氰胺浸渍纸、防火板面等,用来做橱柜、床头等家具。

纯手打,给分吧

诚心的发夹
老迟到的紫菜
2025-05-06 02:27:36
胶 合 板(plydoow)

胶合板是由交错纹理方向排列的3层或多层(一般为奇数层)木单板通过胶粘剂粘合而成的板状材料。通常相邻层的单板纹理方向是互相垂直排列的。胶合板的最外层单板称为表板,正面的表板称为面板,反面的表板称为背板,面板和背板一般厚度一致,常用厚度0.5mm。内层的单板称为芯板或中板,厚度一般在2mm。其中与表板长度相同的芯板称为长芯板,比表板长度短的芯板称为短芯板。

胶合板的分类方法很多,通常根据胶合板的结构和加工方法可以分为普通胶合板和特种胶合板两大类。普通胶合板仅由奇数层单板根据对称原则组坯胶合而成,是产量最多、用途最广、结构最为典型的胶板产品。

胶合板发展历史最悠入,在家具工业中应用也最早。它以其幅面大、厚度小、表面平整、容重轻、纵横向的强度较大、力学性质均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

1。分类

普通胶合板,按胶种的耐水性可分为以下4类。

⑴ Ⅰ类胶合板 耐气候、耐沸水胶合板,具有耐久、耐煮沸或蒸汽处理和抗菌等性能,能在室外使用。这类胶合板是以酚醛树脂胶或其它性能相当的胶粘剂胶合制成。

⑵ Ⅱ类胶合板 也称耐水胶合板,能在冷水中浸渍,能经受短时间热水浸渍,并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但不耐煮沸。这类胶合板是以脲醛树脂胶或其它性能相当的胶粘剂胶合制成。

⑶ Ⅲ类胶合板 也称耐潮胶合板,能耐短期冷水浸渍,适于室内常态下使用。这类胶合板是以低树脂含量的脲醛树脂胶、血胶或其它性能相当的胶粘剂胶合制成。

⑷ Ⅳ类胶合板 也称不耐潮胶合板,在室内常态下使用,具有一定的胶粘强度。这类胶合板是以豆胶或其它性能相当的胶粘剂胶合制成。

2.尺寸规格

用厚度、幅面尺寸与公差来标定。

⑴ 厚度 胶合板的厚度为2.7,3,3.5,4,5,5.5,6…mm。自6mm起,按1mm递增。其中3,3.5,4 mm厚度的胶合板为常用规格。其它厚度的胶合板应经供需双方协议后生产。

⑵ 幅面尺寸 胶合板的幅面尺寸一般为2440×1220mm。

⑶ 公差 对于符合表规定幅面尺寸的胶合板,其长度和宽度公差为+5mm,负偏差不许有。公称厚度自6mm以上的胶合板合板的翘曲度(胶合板的部分或全部表面呈弯曲的程度,一般为有规律的变形。):特级板不得超过0.5%,一、二等级板不得超过1%,三等级板不得超过2%。

胶合板两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得超过±3mm。

3.物理力学性能

含水率 胶合板出厂时的含水率应为6~14%。

4.等级划分

普通胶合板按加工后胶合板可见的材质缺陷各加工缺陷分成4个等级: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二、三级为普通胶合板的主要等级。

普通胶合板的各个等级主要按面板上的允许缺陷进行确定,并对背板、内层单板的允许缺陷及胶合板的加工缺陷加以限定。

5.特点与用途

目前,家具工业最普遍使用的是三层和五层薄胶合板,这是大量需要的,有的部件需要厚胶合板。胶合板的特性适于家具工业作原材料。胶合板具有较好的强度和耐久性,还有较高的硬度和耐冲击性,垂直于板面的握钉力较高,无需特殊的装置,用这种材料制作轻质结构制品是比较理想的。

胶合板还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耐水性。胶合板易于加工,只是因胶层的缘故,锯剖时刀具易变钝。胶合板的耐用性和封边性好。薄型胶合板易于弯曲。但这一缺陷可以用恰当的结构加以消除。

在我国,胶合板工业产品主要供家具工业和建筑工业部门使用。家具工业用来制造板式家具部件,如书柜、抽屉柜、酒柜、大衣柜以及其它板式家具部件。某些家具需用厚胶合板,薄胶合板用作背板、抽屉底板等。

普通胶合板按各等级的主要用途如下:

特级:适用于作高级建筑装饰、高级家具用其它特殊需要的制品;

一级:适用于作较高级的建筑装饰、高中级家具、各种电器外壳制品等;

二级:适用于作家具、普通建筑、车辆、船舶等装修;

三级:适用于低级建筑装修及包装材料等。

以上4 个等级的面板应砂(刮)光,特殊需要者可不砂(刮)光或两面砂(刮)光。

6.允许缺陷

家具工业所使用的胶合板不允许有活节、死节、夹皮、裂缝、虫孔、排钉孔、变色腐朽、表板拼接离缝、层叠、鼓泡、分层、表板砂透、透胶等缺陷。

公称幅面尺寸以外的各种缺陷均不计。

专注的大地
饱满的吐司
2025-05-06 02:27:36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很多材料逐渐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接下来,我们为大家推荐一款质优价廉的产品,那就木胶板,对于木胶板你是不是觉得很陌生呢?其实现在很多时候都是要使用到木胶板的,木胶板带来的作用是非常不错的,接下来,跟着小编的介绍,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那么,木胶板是什么?

木胶板是什么

木胶板又称木塑板。是以不包含纤维素类纤维填料,如木屑,纸浆纤维,花生壳,竹子,稻草等为填充料。经由压板机加工做成的人造板。为处理这些废弃材料不失为低碳环保的理想方法。

木胶板用途有什么

木塑复合材料是新材料,相对于历史悠久的天然木材作为建筑材料。最广泛使用的的WPC产品在北美,是在室外的甲板地板,但它也可用于栏杆,围栏,园林绿化木材,包层和墙板,公园长椅,成型,装饰,窗户和门的框架,和室内的家具。高强度也被称为飞机胶合板胶合板,是由的红木和/或桦木,并使用粘合剂增加对热和湿度的电阻。它被用于几个二战 战斗机。虽然英国制造的蚊式轰炸机,绰号“木奇迹”,构建了一个胶合板硬壳,这是形成桦木,轻木和桦木,而不是从预层压胶合板加工的个人贴面的模具。结构飞机级胶合板制造从非洲桃花心木或美国的桦木贴面粘合在一起的椴木或杨木硬木核心在热压机中。椴木是另一种类型的航空级胶合板,更轻,更灵活,比红木,桦木胶合板,但略低于的结构强度。所有航空级胶合板制造所列规格MIL-P-607,要求剪切试验后在沸水中浸泡三小时,以验证帘布层之间,并符合规格的粘合性。

船用胶合板制造耐用的面和芯胶合板,缺陷少,所以它执行长在潮湿和潮湿的条件下,抗分层,真菌的侵袭。它的结构是这样的,它可以用在环境中,它被暴露于水分长时间。每个木单板将是持久的热带硬木,可以忽略不计的核心差距,限制在胶合板贮水的机会,从而提供一个坚实,稳定的胶水粘结。它使用一个外部的水煮沸证明(WBP)最外侧胶合板胶类似。符合BS 1088,这是一个英国标准船用胶合板,船用胶合板可分级。很少有国际标准分级船用胶合板的标准是自愿的。一些海洋胶合板有劳合社的印章,证明它是符合BS 1088。使用的木材制造的基础上,还标有一些胶合板。这方面的例子是奥古曼,柳桉。

经常被用在建设码头和船船用胶合板。这是更昂贵的比标准的胶合板:一个典型的4英尺8英尺2英寸厚的板的成本大约为75至100美元或每平方尺约250,这是昂贵的,因为标准的三倍左右胶合板。木塑复合材料装饰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引入我国。制造商是谁木塑复合材料更环保,更需要较少的维护比其它的治疗防腐剂的防腐性物种或实木实木的要求。这些材料可以被模制,带或不带模拟木纹细节信息。

木胶板特点

木胶板的WPC产品不被腐蚀,具有很高的耐腐烂,腐烂,海洋三化螟攻击,虽然他们吸收水分的材料中嵌入的木纤维。他们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使用传统的木工工具,可以形成。

WPC产品通常被认为是可持续的材料,因为它们可以使用再生塑料和木材工业产生的废物。虽然这些材料的不断使用和废弃材料的使用寿命,并有自己的相当大的半衰期,聚合物和粘合剂木塑复合材料难以回收后再次使用。但是,他们可以很容易在一个新的木塑复合材料可以回收,很像混凝土。木材的一个优势是被模制的材料,以满足几乎任何所需形状的能力。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木胶板就这么多了,相信大家对木胶板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选择木胶板的时候,不妨可以考虑一下小编给您介绍的这些方法。木胶板表面平整光滑,容易脱模,耐磨性强,防水性好,模板强度和刚度较好,使用寿命较长,所以木胶板一直都是时才三天比较受欢迎的产品来的,希望我的介绍可以帮助到读者朋友。

眯眯眼的枕头
文艺的火龙果
2025-05-06 02:27:36

在装修中,我们会使用到各种各样的板材,胶合板就是其中的一种,下面就由PChouse来跟大家讲讲胶合板的分类吧。

1、按板的结构分

普通胶合板:指一组单板通常按相邻层木纹方向互相垂直组坯胶合而成的板材,通常其表板和内层板对称地配置在中心层或板芯的两侧。

夹芯胶合板:具有板芯的胶合板

复合胶合板:板芯(或某些层)由除实体木材或单板之外的材料组成,板芯的两侧通常至少应有两层木纹互为垂直排列的单板。

2、按表面加工分

砂光胶合板:板面经砂光机砂光。

刮光胶合板:板面经刮光机刮光。

贴面胶合板:表面覆贴装饰单板、木纹纸、浸渍纸、塑料、树脂胶膜或金属薄片材料。

预饰面胶合板:制造者已进行专门表面处理,使用时无需再修饰。

3、按用途分

普通胶合板:即适应广泛用途的胶合板。

特种胶合板:能满足专门用途的胶合板。

坦率的画板
英俊的丝袜
2025-05-06 02:27:36
胶合板俗称夹板,是天然原木经蒸煮软化,利用原木沿年轮旋切成大张薄片(单板)一般厚度在2.7mm—20mm以上,按对称性原则,一般由三层或多层一毫米厚的薄单板,按邻层木纹纤维走向互相垂直组坯,经过干燥、拼版、涂胶、热压、胶合而成的三层或多层(一般为奇数层,3—13层)板状材料。优质产品板面平整光滑,无脱胶、砂伤、压伤,无明显色差,无污渍,尺寸加工精度好,厚度偏差小,胶合强度0.7Mpa,含水率6—14%。通常大多作为基板,也做面板,可用于建筑、室内装饰、家具制造、造船、包装及其他工业产品的制造。

购买夹板首先,看环保。要看有害气体释放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尤其是胶水释放的游离甲醛是否超标。对于这些专业性太强的东西,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可能都不清楚,也无法测定,因此看生产厂家有无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不失为一条捷径。因为要通过该认证,必须以质量,环保双达标为前提。

其次,看材料。不同树种的价格不同。消费者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购不同材料的品种。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低价格的柳桉芯板胶合板。其实这是将杨木芯板作了表面着色处理,所以外观上与柳桉芯板基本一致,但质量却相差甚远。实际上,柳桉芯板无论是分量还是硬度韧性上都要高于杨木芯板,消费者购买时要仔细辨认,以免上当。

再次,看做工。胶合板的夹板有正反两方面的区别。选购时,胶合板板面要木纹清晰,正面光洁平滑,要平整无滞手感,反面至少不毛糙。最好不要有疤节,即使有,也应该平整光滑美观,不影响施工,又会造成更大的污染。因此挑选时,要看其是否有脱胶、散胶现象,您可以用手敲击胶合板各个部位,如果声音发脆且均匀,则证明质量良好,若声音发闷、参差不齐,则表示夹板已出现散胶现象。

最后,看外观。消费者选购时,对每一张胶合板都要看清是否有鼓泡、裂缝、虫眼、撞伤、无痕、缺损以及修补贴胶纸过大等现象,有的胶合板是将两个不同纹路的单板贴在一起制成的,所以在选择上要注意夹板拼缝处是否严密,有没有高低不平现象。不严密不整齐的胶合板制作出来的家具和门窗外观很不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