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包括哪些方面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是指针对建筑内、外部装饰工程进行设计、造价、选材、施工以及管理、检测等的职业技术、技能。近年来,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已成为各地职业技术院校广泛使用的建筑装饰类专业名称。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开设了此专业,并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课程和考试情况颁发相应的设计、施工、管理、预算等职业技术资格证书。
目录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培养目标
职业能力
就业方向
主要课程
技术证书
社会传言
展开
编辑本段
专业名称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编辑本段
专业代码
560102
编辑本段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建筑装饰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建筑装饰设计、装饰施工技术与管理、建筑装饰工程监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编辑本段
职业能力
知识结构
1、掌握建筑装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2、掌握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文化欣赏能力和美学修养;
3、掌握识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建筑工程设备施工图等的基本知识;
4、了解建筑装饰材料、建筑制图基础、建筑构造、建筑装饰施工工艺、建筑装饰工程预算、施工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5、了解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技术发展动态以及人文、社会方面的基本常识。
能力结构
1、具有一定的建筑装饰设计图纸识图和技术文件的阅读能力;
2、了解建筑装饰材料、建筑装饰构造、装饰设备、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等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建筑装饰材料、构件和工程质量的检测能力;
3、了解现场施工管理知识,初步具有编制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建筑装饰工程预算、编制工程造价及与招投标等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工程质量管理、工期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5、具有一定的建筑装饰施工操作技能,初步具有建筑装饰工程基本设计能力;
6、具有创新精神和立业创业能力,并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7、能适应相邻专业如广告、摄影、环艺等专业工作的基本要求,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运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基本能力;
8、取得英语应用能力证书(B级以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以上证书、岗位职业资格证书。
素质结构
1、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就业观;
2、上进心强、劳动纪律观念强;
3、较好的人文素质;
4、较好的心理素质;
5、良好的职业道德。
编辑本段
就业方向
适合的就业单位包括:建筑公司、装饰公司、建筑及装饰设计单位、房地产或装饰工程监理单位等。
相关就业岗位包括:装饰施工管理、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设计咨询、建筑装饰预算或工监理等。
编辑本段
主要课程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主要学习课程包括:建筑工程制图、素描、速写、色彩、建筑装饰构造、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平面与立体构成、装饰工程概预算、室内设计与表现等。
建筑工程制图
包括投影知识,建筑形体表达法与施工图,电气图,轴测图,计算机绘图等。熟练掌握Photoshop、AotoCAD、3DMAX等软件应用。
素描速写
介绍素描一般常识,以石膏几何体写生、静物写生、石膏像写生、人物头像写生、生活场景速写、人物半身像写生、人体速写为素描教学基本程序,其中包括植物写生、动物写生、风景写生,以培养造型能力,使学生在感觉、知识、技能三方面得到较为系统的专业训练,培养空间整体意识和正确地作画方法;学习基本的透视、解剖知识、正确地掌握作画步骤,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
色彩
色彩画是在素描教学基础上的又一门专业基础课。以水彩、水粉为主要手法,学习内容静物、风景、人物三大课题,要求学生熟悉色彩画的工具性能,掌握正确的作画步骤,了解水彩、水粉画的艺术特点,在以写生为主要方法的实践过程中,掌握自然界的光色规律,培养对色彩关系、色彩调子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初步掌握水彩、水粉画的表现技法,能够用色彩画技法塑形体与空间。
建筑装饰构造
学习民用建筑的平面设计,建筑的剖面设计,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高职教材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民用建筑构造概论,墙和基础构造,楼地层构造,楼梯构造,屋顶构造,门窗和遮阳构造,单层厂房设计概述,单层厂房构造与设计系列知识。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
通过系统地介绍各种类型的装饰和各种材料的施工工艺,使学生从理论上知道装饰材料的分类、性质、用途,并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对各种材料的感性认识,基本掌握各种材料施工工艺。
平面与立体构成
学习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和造型方法及形态构成中的审美知识和形式美的原则,目的是达到学生能进行简单的建筑设计。
装饰工程概预算
主要学习装饰工程预算、工程建筑定额的概述、工程预算直接费与间接费的确定、装饰工程量的计算,使学生了解装饰工程造价的规律和装饰工程预算组成的系统概念,了解各项定额及单位估价表的编制与使用。
室内设计与表现
室内设计与表现是以居室为主,包括环境与空间、壁面、地面、天棚、家具、采光诸项设计内容。本课程侧重于住宅环境、公共设施内部环境的效果图绘制技法,做到设计合理、比例适当、透视准确、色彩明快、手法简练、直观效果好、情调气氛适宜、充分体现设计方案的功能效果。
编辑本段
技术证书
在相关院校完成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后,可获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或其它职业技术认证机构所颁发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根据每个学校具体开设课程的不同,学生在完成学业后所获得的证书大致可分为设计、施工、管理、预算等几大类,如:项目管理员(初、中、高级)证书、室内装饰设计员(初、中、高级)证书、装饰美工(初、中、高级)职业技术证书、预算员资格证书等。
编辑本段
社会传言
据一们从事社会调查的网友预测:北方城市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人才将在未来三年内基本达到饱和,南方城市则将在一年后基本饱和。
该网友还介绍说: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学习难度并不大,目前看来亦比较容易就业,且从业收入丰厚。但是,该专业的各个就业岗位却都会面对较大的工作压力,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因此,从事该行业的人较容易患上职业病,如失眠、头痛、心率失调等。
上海市住宅建筑装饰工程技术规程(试行)
1、总则
1.0.1 为适应居民对住宅二次装饰的需要, 规范住宅建筑装饰市场,提高装饰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特制订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普通住宅建筑室内装饰的设计,制作,施工及验收。
1.0.3住宅装饰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本市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的规定。
1.0.4住宅装饰设计方案或施工图,应符合本《规程》规定的设计原则及布置原则要求。
1.0.5住宅装饰所用的主要材料及设备,应按住户要求选用。质量应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
1.0.6住宅装饰时,严禁变更房屋承重结构。就避免在承重墙上凿洞,不可避免的,必须征得建筑主管部门的同意。
1.0.7住宅装饰工程应做好成品保护,不得污损完工后的装饰。
1.0.8住宅装饰工程施工安全,劳动保护、防火、防毒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1.0.9住宅装饰施工程序宜符合下列规定;
1.0.9.1住宅装饰工程前,应检查给排水管道畅通,基体及基层合格后方可施工。
1.0.9.2管道工程,电气配线,电气器件安装完工后,方可开展其他装饰工程。
1.0.9.3居室装饰工程宜按下列程序:
吊顶→细木装饰→裱糊→电器安装→铺地板→油漆
↓
涂料→细木装饰→电器安装→铺地板→油漆
1.0.9.4起居室装饰工程宜按下列程序:
吊顶→细木装饰→裱糊→电器安装→铺贴地面材料→油漆
↓
涂料→细木装饰→电器安装→铺贴地面材料→油漆
1.0.9.5厨房装饰工程宜按下列程序:
涂料→砌筑台柜→细木装饰→墙面、柜面→贴饰瓷砖→电器、电热水器安装→铺贴地面材料→油漆→煤气接管
1.0.9.6卫生间装饰工程宜按下列程序:
吊顶→三大件安装(接通水管)→墙面
浴缸裙板贴饰瓷砖→浴具安装(电器安装)→铺贴地面材料→油漆
1.0.10煤气管道的安装,必须由具有煤气安装质量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接。
2、住宅室内装饰设计
2.1设计基本原则
2.1.1住宅室内装饰设计应遵照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基本设计原则。
2.1.2住宅室内装饰设计时,必须确保建筑物安全,不得任意改变建筑的承重结构和建筑构造。
2.1.3住宅室内装饰设计时,不得破坏建筑外立面,若开安装孔洞,在设备安装后,必须修整,保持原建筑立面效果。
2.1.4住宅室内装饰设计,应在住户的分户门内的住房面积范围进行,不得占用公用空间。
2.1.5住宅室内装饰设计时,在考虑客户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同时,宜采用新型的节能型和环保型装饰材料及用具,不得采用有害人体健康有伪劣建材。
2.1.6住宅室内装饰设计,应贯彻国家颁布、实施的建筑、电气等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2.1.7住宅室内装饰设计,必须贯彻现行的国家和地方有关防火、环保、建筑、电气、给水排水等标准的有关规定。
2.2起居室的设计
2.2.1起居室的设计应根据其功能及面积来进行空间区划及平面布置。
2.2.2起居室的设计应考虑住户的不同需求,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
2.2.3起居室的地面宜采用地毯、地板、同质砖和石材等。
2.2.4起居室的顶面、墙面的设计宜采用墙纸和喷涂、喷漆及其它人工或天然材料等。
2.2.5起居室设置空调装置并有良好的通风。
2.3 卧室的设计
2.3.1卧室应根据住户的年龄、个性和爱好设计。
2.3.2卧室的地面宜用地毯、木地板等材料。
2.3.3卧室的墙面装饰宜用墙纸或涂料,颜色花方应根据住户的年龄,个人喜好来选择。
2.3.4卧室的顶面装饰,宜用涂料,墙纸或做吊顶。
2.3.5卧室的窗户位置,不得随意改变。
人工照明应考虑整体与局部照明,卧室的照明光线宜柔和。
2.3.6卧室应有良好的通风,对原有建筑通风不良的应适当改进。卧室的空调器送风口布置直对人长时间停留的地方。
2.3.7卧室的饰件应与家具协调。
2.4厨房的设计
2.4.1厨房的设计应从人体工学原理,考虑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方便作用。
2.4.2厨房的设计时应从合布置灶具,脱排油烟机、热水器等设备,必须充分考虑这些设置的安装,维修及使用安全。
2.4.3厨房的装饰材料应色彩素雅,光洁、易于清洗。
2.4.4厨房的地面、宜用地砖、花岗岩等防滑、易于清洗的材料。
2.4.5厨房的地面、墙面宜选择防火、抗热、易清洁的材料。
2.4.6厨房的装饰设计不应影响厨房的采光、照明、通风的效果。
2.4.7厨房装饰设计时,严禁移动煤气表,煤气管道不得作暗管,同时应考虑抄表方便。
2.5卫生间的设计
2.5.1卫生间的设计应综合考虑盥水洗、浴室、厕所三种功能的使用。
2.5.2卫生间的装饰设计不应影响卫生间的采光、通风效果,电线的暗设和电器设备的选用应符合电气规程有关安全的规定。
2.5.3卫生间的地面宜用地砖,花岗岩等具有防水、耐脏、防滑、易清洁的材料。
2.5.4卫生间的墙面宜用光洁素雅的瓷砖、顶棚宜用塑料地板、玻璃、半透明材等吊顶,亦可用防水涂料装饰。
2.5.5卫生间的浴具有冷,热水龙头,浴缸或淋浴宜用活动隔断分隔。
2.5.6卫生的地坪应向排水向倾斜。
2.5.7卫生洁具的选用与整体协调。
版画:造型艺术之一。作者在各种不同材料的版面上通过手工制版印刷而成的一种绘画;可有限制地复印出多份不影响其艺术价值的原作。中外最早的版画的形式是木刻复制版画,如我国唐代咸通九年(868)刻制的《金刚经》扉页画《说法图》等,系由技工根据画家画稿刻印的版画。十八世纪起才开始有画家自己绘稿、自己制版、自己印刷的创作版画。作为造型艺术的版画,是指创作版画。由于版材受墨部位、版材性质与制版印刷方法等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品种。
��独幅版画
��在不经过制版的光滑版面上绘画或刷色,后再拓印为成品的一种版画形式。
��拓片
��直接拓墨在覆盖于凸版版面的纸张上的一种版画形式。如石刻拓片、砖刻拓片等。
��凸版型版画
��受墨在版材的凸面部位,其代表是木版画。其中用油溶性墨色印刷的称“油印木版画”或“木刻”;用水溶性墨色印刷的称“水印版画”或“水印木刻”。另有取麻胶、石膏、石块、砖块等为版材而仍用木版画制版、印刷方法制成的各种凸版型版画。
��凹版型版画
��受墨在版材的凹面部位,其代表铜版画。其中由于制版方法不同可分为“线刻铜版画”、“干刻铜版画”、“网线铜版画”和“腐蚀铜版画”等。另有取锌版或其他金属等版材而仍用铜版画制版、印刷方法制成的各种凹版型版画。
��平版型版画
��受墨在版材的表面部位,其代表是石版画。由于制版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直接石版画”和“转写石版画”等。另有取铝版、锌版等为版材而仍用石版画制版、印刷方法制成的平版型版画。
��孔版型版画
��又称“漏孔版”,墨色通过有孔眼的版材,漏泄到成品承受面,其代表是丝网漏印。另有以丝网漏印制版印刷方法而取尼龙网、卡普龙网、金属网及其他网料为版材的孔版型版画。
��玻璃版画
��在玻璃上制版后,再结合摄影技术而为成品的一种版画形式。
版 画 艺 术
版画,也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以至隋朝说。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月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根据题记,作于公元868年。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画,据估计比“咸通”本早约百年。 唐、五代时期的版画,在我国西北和吴越等地都有发现的作品。作品大多古朴俊秀,奏刀有神。内容题材以宗教经卷为主。
宋元时期的佛教版画,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刻本章法完善,体韵遒劲。同时,在经卷中也开始出现山水景物图形。其他题材的版画,如科技知识与文艺门类的书籍、图册等也有大量的雕印作品。北宋的汴京,南宋临安、绍兴、湖州、婺州、苏州、福建建安、四川眉山、成都等,成为各具特色的版刻中心。同一时期的辽代套色漏印彩色版《南无释迦牟尼佛像》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画,在世界文化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实用的要求,在宋代也出现了铜版印刷,主要用于印制纸币和广告。元代的“平话” 刻本是我国连环版画的前身。
明清两朝是我国版画的高峰时期,在许许多多文人、书商、刻工的共同努力下,版刻出现了各种流派,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不仅宗教版画在明代达到顶点,欣赏性的版画也在明代大大兴起。画谱、小说、戏曲、传记、诗词等,一时佳作如雪,不胜枚举。尤其是文学名著的刻本插图,版本众多,流行广泛,影响深远。
这一时期也是版画各个艺术流派的兴盛期。以福建建阳为中心的建安派,作品多出于民间工匠,镌刻质朴。以南京为中心的金陵派,作品以戏曲小说为主。或粗犷豪放,或工雅秀丽,风采迥异。以杭州为中心的武陵派,题材开阔,刻制精美。以安徽徽州为中心的徽派在中国文化史上更具有源远流长的影响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欣赏版画近千年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大量作品时,有以下一些艺术特点值得注意:
1 尽可能利用对象的本色,显出木味。
2 巧妙利用“留黑”手法,对刻画的形体作特殊处理,获得版画特有的艺术效果。
3 发挥刻版水印的特性,让大块阳刻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4 通过巧妙构图,以丰满密集和萧疏简淡等不同风格来衬托表现主题。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版画在历史长河中有它自己的发展轨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郑振铎先生曾说:“梨枣图画,为推动文化,功高不可胜言”。这是对版画艺术地位的恰当评价。
版画
----------------------------------------------------
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版、石版、麻胶版、铜版、
锌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在西方,
版画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指架上油画和壁
画等大幅绘画以外的一切绘画,如水彩画、水粉画、粉
笔画、素描、速写、插图、宣传画、连环画等;狭义专
指经过刻版和印刷而成的图画。中国通用的版画一词多
属狭义。
沿革 版画经历了由复制到创作这两个发展阶段。
早期的版画是为印刷与出版而制作,画者、刻者、印者
分工,刻者只照画者的画稿刻版,称作复制版画。后来
版画在艺术上赢得了独立的地位,画者、刻者、印者都
由版画家一人自任,版画家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
造性,这种版画称作创作版画。
中国复制木刻版画约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最早可
能发生于隋唐之际。现在看到的晚唐咸通九年(868)《金
刚经》木刻卷首画,说明在9世纪中叶,中国的木刻复制
版画己经达到相当熟练的水平。
创作版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创作,在西方也早就
存在。在欧洲,16世纪的A.丢勒以铜版画和木刻版画复
制钢笔画。到17世纪的伦勃朗,铜版画已从镂刻发展到
腐蚀,进入创作版画阶段。木刻版画则由19世纪的比维
克创造以白线为主的阴刻法,而摆脱了复制的羁绊,进
入创作版画的领域。中国的创作版画自20世纪30年代经
鲁迅提倡,在短短50多年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种类与技法 从类型上分,版画有4种:凸版、凹版、
平版和孔版版画。从材料上分,凸版版画中有木刻、麻
胶刻、石刻、砖刻、纸刻、石膏刻等。在凹版版画中有
金属(主要是铜和锌)版画、赛璐珞版画、纸版画等。
在平版版画中有石版画、独幅版画等。在孔版版画中有
丝网版画、纸孔版画等。由于所用材料不同,刻版工具
和方法也各异,遂产生各种类型版画的特色;更由于各
个版画家发挥其创造性及刻制、印刷(主要是手印)的
技巧,版画艺术的形式更是丰富多彩的。
凸版版画:(德)丢勒《四骑士》
凸版版画 在版平面上,用刀刻去画稿的空白部分,
留下有形象的部分;版面留下(即未被刻去)的部分凸起,
故称凸版。凸版版画主要是木刻,用其他材料刻的,亦
称凸版版画。可作为凸版刻的材料很多,有木、石、砖、
麻胶(或塑料)等。刻木刻用的木材因地而异,一般以
软硬适度,纹理细致者为宜。中国古今的木刻版画都刻
木材的纵切面,称作木面木刻。西方有部分木刻要求刻
得精细,则用质坚木材的横断面,称作木口木刻。麻胶
版原是铺地板用的建筑材料。中国版画家较少采用麻胶
版画。
创作版画:(中国)谭权书《蒙根其其格》
刻凸版版画时所用的刻刀有各种大组的三角刀、圆
口刀、平口刀和斜口刀等。大的圆口刀和平口刀则称凿,
凿是在刀柄后加力敲击用的工具。至于刻木口木刻,则
要用一种特制的实心钢条,造成各种不同形的刀锋。刻
木口木刻多须借助放大镜进行。
创作木刻以刀代笔,不似复制木刻那样照刻笔画的
画稿,所以要讲究刀法,恰如书画讲究笔法一样。刻画
和画画相反,是在黑地上刻出白线(或块),版画家应
掌握这个特点来产生与笔画不同的木刻特色。而且用锋
利的刀刻在质硬的木上,自然产生金石味,在木刻上则称
作刀味与木味。木刻家善于运用和发挥木刻的特色,才
能称得上是创作木刻版画。至于版画还必须经过印刷才
算完成,而手印版画又有多种印刷技巧,成为版画家艺
术创造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说来木刻的印刷有油印与
水印之分。前者用油性油墨,后者用水性颜料;印水色
比印油色难。套色木刻亦然。
传统的中国水印套色法已有 300余年的历史。明末
胡正言发明□版,是传统水印套色法的开端。现代创作
木刻的水印套色法与传统不同,不再用□版,而将各种
色版刻在几个同样大小的版上,每版各刻上一个相同的
套色标记,然后对标记逐版套印。这种作法可使版画家
心中有掌握全局(整个画面),布置色版和创造套印最
后效果的分寸。所以版画家设计套版时需要考虑到套印
的一切条件,而不能分别只看到一块块的版。印刷时须
选用较好的有吸水性的手造纸。先将纸用水潮湿,这要
由版画家靠自己的经验去掌握,水分过多与过干都不好。
纸潮湿至何种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印出的效果。颜色可
用透明的与不透明的,又可由于用色的厚薄而加减其透
明度。至于一色可在一个版上印成浓淡的变化,又可两
色叠印产生第3种色,变化十分丰富。
水印木刻:(中国)罗剑钊《山巅风云》
采用其他材料作版来刻成凸版版画,其基本方法与
木刻同,只是刻石及砖时,多用凿作辅助工具,而除木
版外其他材料都不能用水印法。
凹版版画 凹版与凸版相反,是在版平面上刻出凹
线,滚上油墨时,即可印出黑地白线的图像。磨光的金属
版面不吸收油墨。铜版版画的油墨可用布轻轻擦光,但
如果版面有被刻破的痕迹,油墨便会留在那里。现代凹
版版画的版材,主要是铜和锌,亦有时用铁或钢,其刻
制方法有:
①线刻法,一种最古老的凹版雕刻法,用实心尖刀,
在铜版面上刻线。刻出的线明快而锋锐。版面可以刻得
十分精致。以前的钞票便是用此法雕版印刷的,现在的
邮票仍有少数采用此法刻制。
凹版版画:(德)珂勒惠支《母爱》
②干刻法,用针直接刻铜版面,刻出的线与线刻法
不同。针尖只刻破版面,线条旁边留有铜刺,因此在版
面上墨时,铜屑内亦含有墨,印出后线沿带有茸毛似的
淡墨,视觉效果柔和美观。
③腐蚀法,在铜、锌、钢等可以被酸素腐蚀的材料
版面上涂满防腐剂,防腐剂的主要成分是沥青、松香和
蜂蜡。然后用针在上面刻图像,针到之处,防腐剂被刮
去,露出版面,最后把它浸在硝酸溶液里,露出的部分
便被腐蚀。由于腐蚀的时间长短和硝酸溶液的浓度不同,
腐蚀出来的线条有深浅粗细之别。腐蚀版画一般都是多
次分层腐蚀的,故色调非常丰富,层次十分分明,是凹
版版画最常用的制版法。
④美柔丁,制造美柔丁的版式须用摇凿。这是一种
有锋锐密齿的圆口钢凿,用手握住摇动它,把版面全面
刺伤,满布斑痕。滚墨印出是一片天鹅绒似的黑色。然
后在上面用一把刮刀刮平被刺伤的(即满布铜刺的)版
面,轻刮得深灰色,重刮得浅灰色,不刮得全黑色,反
复刮光则成白色。
⑤浮雕法,让一部分版面深腐蚀,而且腐蚀的面积
要大些,却不在上面滚墨直接放到凹版机上压印,纸面
就显出浮雕式的无色花纹。这种方法一般只宜局部使用。
⑥飞尘法,飞尘腐蚀用来造成各种深浅的灰色表面。
先须造好一个飞尘箱,箱内装有一把手摇风扇,然后将
磨光的铜版放在箱内。箱内贮有大量松香粉,当关闭箱
口摇动风扇时,松香粉便在箱内飞扬,并慢慢均匀地落
在版面上。到作者认为适当的时候,将洒满松香粉的铜
版取出,放在电炉上烤。经热,松香粉溶化,聚结成无
数小点,冷却而凝结成一层薄膜。将此带有松香薄膜的
铜版浸入硝酸溶液中腐蚀后,印出便是一片由斑点组成
的灰色。灰色的深浅,看松香粉的粗细及薄膜的厚薄以
及腐蚀时间的长短。作者便按其艺术构思处理飞尘法而
获得所需的效果。
⑦软地法,把用沥青、松香、蜂蜡制成的防腐剂固
定在版面上,形成一层硬质的薄膜,在防腐剂内加入适
量的羊脂,薄膜便可软化。在版面滚上软地子后,上面
覆上一张纸,用铅笔在纸背画画,画毕,揭开纸,有笔
道的地方吸上软地子,版上便露出铜面来,其线条的性
质完全与铅笔画的一样。亦可用一些实物如纺织物、网
纹、叶子、纸团、线等压印在软地子上面,经腐蚀便可
将实物的形象转印到纸上。
⑧照相法,先将感光液溶入防腐剂内,涂在版面,再
取黑白分明的胶卷正片,紧贴在版面上,然后让它在强
光灯下曝光,之后在特制的溶液中冲洗。这时地子上被
胶卷黑色遮掩的部分逐渐溶化,露出版面,而感光的部分
却被加固而描在版画上,然后即可进行正常的腐蚀。硝
酸溶液只能腐蚀露出版面的地方,成深浅的黑色,留着
地子的地方腐蚀不到,便是白色,照相便显现出来。
⑨套色法,在几块大小相同的铜版上面,用飞尘腐
蚀法制成几块分色版。版画家按计划选定先印那块色版,
后印那块色版。把版放在机上压印时,先将一张厚纸垫
在铜版下面,并把这纸粘在机台上,印好后,小心取出
铜版,垫纸仍留在机台上不动。这时在垫纸上面可以清
楚地看出第一次压印时留下的痕迹,然后小心地将上好
色的第2块版,嵌放在这个痕迹当中。这时第1次印上画
的纸的边缘仍压在印刷机的上滚筒下面,只能揭开其离
开滚筒的部分。然后将印上第1版的纸小心放下,覆在第
2块版上,摇动滚筒,便能准确地套印上第2版。其余各
版同。
平版版画 主要是石版画。石印术在19世纪中叶传
入中国,那时只用以代替木刻,供印书之用。石版画的
制作方法比较简单。所用的石版是一种质纯而细的石灰
石,有无数毛细孔,故有吸水性。利用油与水互相排斥
的道理,用油质的蜡笔在石版面上作画,画固定后,用
抹布水湿版面,画上有蜡笔的地方拒水而能吸油墨,用油
墨滚上,使有画处饱含墨色,便能在纸上印出画来。印
完的石版可以磨光再用。磨版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
砥石加水磨,使版面光滑如镜,称镜面版。一种加入金
刚砂磨,使版面粗糙,如图画纸,称粗面版。由于作者
的要求不同,可以选用粗细不同的金刚砂磨出粗细不同
的版面应用。一般通用的320号金刚砂是最细的,80号的
是最粗的。制版法有3种:
①药墨棒画法,药墨棒适宜在粗面石版上作画,亦
可用在玻璃、金属、陶瓷上画纸的特种铝笔来代替药墨
棒。用时完全和在纸上画画一样。
②毛笔画法,将药墨棒改变成可溶在水中的墨汁,用
毛笔蘸着在镜面版上作画,也完全和在纸上画画一样。
③复写法,准备一种特制的复写纸,用药墨棒或毛
笔蘸药墨汁在上面作画,然后反贴在石版面上,用水溶
化复写纸上的粘膜,使画粘在石版上便得。石版画的各
种制做法,在画完后都要经过稀硝酸的腐蚀和涂胶封版,
使药墨固着在版面上。印时先抹湿版面,再滚上油墨,然
后覆上纸,通过石印机印出。套色石版画在版面上作好
标记逐版分别套印。
独幅版画 亦属平版版画。制作方法简单。在玻璃
(或石)版面上用稀油彩或水粉色作画,未干时即覆上
纸,用手掌在纸背压印即成。只能印出一张,故称独幅
版画。
孔版版画 在纸版或铁皮上将一个号码刻透,压在
货箱面上,再在背面刷颜色,号码即能被印上去。这便
是孔版。现在通用的誊写版印刷机也是孔版。版画上的
孔版主要是丝网版画。
丝网版画的材料主要是尼龙网纱。最初采用丝绢,
故称丝网。有3种制作法:①切刻法,先以纸或塑料作载
体,然后在上面涂虫胶,反复涂4~5层,干后用力照画
稿切刻这层胶膜,完成后,紧贴在网纱的承印面上,用
电熨斗垫布在网纱的刮印面上烙烫一下,使胶膜软化而
粘附在网纱上,揭开作好载体的纸或塑料,一个孔版便
留在网纱上。切刻法不能刻得太细,但有剪纸及木刻的
味道,亦常得版画家所用。②描画法,用阿拉伯胶液在
网纱将刮印面上作画,待干,涂上虫胶,然后用温水洗
网纱。阿拉伯胶被溶化,那里的网纱便透明。亦可用石
印药墨棒代替阿拉伯胶液作画,涂上虫胶后,用汽油洗
网纱。③感光法,把感光液涂在网纱上,在暗房中干透
后,把画好的画稿紧贴于网纱下面,移至曝光台上曝光,
之后经过冲洗即成。
丝网版画:(中)赵瑞春《梳妆女》
丝网版画的印刷法是将制好孔版的网纱承印面(即
网纱朝下的面)与纸贴近,然后在其刮印面(即网纱向
上的面)上倾倒液态颜料,再用刮板将颜料刮过去,颜
料透过有孔的地方便印在下面的纸上成画。刮板是用一
条方平橡胶镶上木把手。
印丝网版画的颜料有专制的油质与水性两类,看印
在什么物质上而选用。丝网技术在轻工业部门应用甚广,
纺织品、玻璃器、 皮革、陶瓷、 塑料等用品上的花纹,
许多都是用丝网印的。用于印丝网版画的颜料,为了方
便,油质的可用松节油调稀油画颜料即可。水性的用水
粉颜料、丙烯颜料均可。
印完的尼龙网可用苛性钠将上面的胶膜洗净再用。
版画家用的尼龙网以每平方厘米29目的为宜。太细,网
目易被堵塞;太粗,图像不够精致。现代的版画家为了
探索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有时在一幅版画内,按内容
需要,同时混用各种类型的版画方法,这种版画称作综
合版画。例如黑色主版用木刻或铜版画印,套色部分用
彩色水印,而另一部分用照相丝网版印等。现代创作版
画的形式丰富多采,不能用原有的分类作为框框来限制
它的发展
一.策划阶段包括(任务书;收集资料;设计概念草图)
1.任务书:由甲方或业主提出
①使用功能 ②确定面积 ③经营理念 ④风格样式 ⑤投资情况
2.收集资料
①原始土建图纸 ②现场勘测
3.设计概念草图,由设计师与业主共同完成
①反映功能方面的草图 ②反映空间方面的草图
③反映形式方面的草图 ④反映技术方面的草图
二.方案阶段包括(概念草图深入设计;与土建和装修前后的衔接;协调相关的工种;方案成果)
1.在概念草图的基础上,深入设计,进行方案的分析和比较
①功能分析 ②交通流线分析 ③空间分析 ④装修材料的比较和选择
2.与土建和装修的前后衔接
①不足与制约 ②承重结构 ③设施管道
3.相关工种协调 (设备优先原则)
①各种设备之间的协调 ②设备与装修的协调
4.方案成果 (作为施工图设计、施工方式、概算的依据)
①图册 ②模型 ③动画
设计说明、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透视图(效果图)、模型、材料样板等
三.施工图阶段 (造型、材料、做法)包括(装修施工图;设备施工图)
1.装修施工图
①设计说明、工程材料做法表、饰面材料分类表、装修门窗表
②隔墙定位平面图、平面布置图、铺地平面图、天花布置图、放大平面图
③立面图、剖面图 ④大样图、详图
2.设备施工图
①给排水:系统、给排水布置、消防喷淋
②电气: 强电系统、灯具走线、开关插座、弱电系统、消防照明、消防监控
③暖通: 系统、空调布置
2. 如何分析手中的原始土建资料?
答:在做室内设计时,我们首先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来对原始土建进行交通流线,功能区域划分及原始土建的局部修改。根据设计理念的人性化、环保和低耗的理念来进一步深化,完善设计。
设计的人性化主要体现在:基本的建筑结构设计(梁柱或砖混等结构和尺寸,建筑材料,装饰风格和材料的选用,废水、废料的正确排放);墙体的外观或是房间的规划是否能满足使用的要求(隔墙固定措施,卫生间,走廊楼梯等处的预留空间的采光,通风情况和水电气管道的走向和已实施情况)
环保和低耗:原始土建周边的环境(道路,水务,渠道,周边建筑与景观;周边人群生活方式,精神文化倾向等)
3. 概念草图有何作用?反映哪些内容?如何表达?
答:A. 设计草图是思想的纸面形式,能快速反映设计师的思维构想与实际操作之间的联系,主要由设计师与业主共同完成。这个过程确定设计的目的,方向,明确大体的建筑功能布局,有助于帮助我们分析设计,使设计形象化、具体化。
B.概念草图反映的内容
①反映功能方面的草图 ②反映空间方面的草图
③反映形式方面的草图 ④反映技术方面的草图
C.概念草图主要是通过徒手画的形式来完成的,主要用于平面功能布局和空间形象构思的草图作业,由设计师和主业经过沟通来进一步确定方案。平面功能布局和空间形象构思草图是概念设计阶段图面作业的主题;透视图和平面图是方案设计阶段图面作业的主题;剖面图和细部节点详图则是施工图设计阶段图面作业主题。每一阶段图面在具体的实施中没有严格的控制,图解语言的穿插是图面作业常用的一种方式。
4.在方案阶段的成果文件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方案成果文件作为施工图设计、施工方式、概算的依据
包括①图册 ②模型 ③动画和设计说明、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透视图(效果图)、模型、材料样板等
5.结合施工图中反映的内容,总结那些内容是装修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资料?
答:施工图中(造型、材料、做法)工程材料做法表、饰面材料分类表、装修门窗表、隔墙定
位平面图、平面布置图、铺地平面图、天花布置图、放大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图、
详图、设备施工图(给排水布置、强弱电系统、灯具、走线、开关插座、消防照明、消防监控、
空调布置等)对装修设计都非常重要。
6.如何理解设备优先原则?
答:设备优先原则,即所有形式上的设计都必须在满足设备安装的空间需求的基础上才能继续
开展下去。各种工种之间的协调都必须遵循设备优先原则。否则各种造型设计都不能满足甲方
使用功能上的需求,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具体而言,室内装修过程中,各项设备的安装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例如室内通风设备、水电设备、消防设备和采暖设备中,管道及配件安装,辅助设备及散热器
安装,金属辐射板安装,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安装,系统水压试验及调试、防腐、绝热。
现代室内设计,从创造出满足现代功能、符合时代精神的要求出发。人们对于室内环境是在使用安排、冷暖光照等物质功能方面的要求的前提下,来追求形式美,从而创造更好的室内环境氛围以满足人们风格文脉等精神功能方面的要求。
7.分别阐述建施图,结施图,各设备施工图反映哪些类容?(根据提供图纸举例说明)
答: 建施图:主要反映建筑物尺寸(总长,柱网,墙体、楼梯、洞口及门窗位置)。包括:纵横墙布置、门、窗、楼群梯和公共设施(如洗手间、开水房等)
结施图:梁柱板等主要受力构件的尺寸和布置及受力钢筋分布。结构说明,基础(包括桩基布置、埋置深度)各层结构布置平面和各构件的结构详图(包括柱、梁、板、楼梯、雨蓬、屋面等)。武当山文化工程其建筑主要是框架结构钢筋混泥土材料,梁以纵向为主等。
设备施工图:分为强电、弱电(智能化)、采暖通风、给排水(管道)、管网布置、走向、标高,消防等,其中工业建筑还应包含工艺设备等。在室内功能所需下,水电气这些配套设施要与之相应,如用餐包房,餐桌上方主光灯,灯带,休息区灯光设计,每处都不同,所以在电路走向与电力幅度上都不同,空调出风口,给排水的出口与预埋位置都是所必须的。
8.为什么说室内设计是个系统工程设计?
答:现代室内设计是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它包括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文化内涵等内容。
现代室内设计既有很高的艺术性的要求,其涉及的设计内容又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并且与一些新兴学科,如: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物理学等关系极为密切。
室内设计中,还要从整体上把握设计对象。依据因素则是:使用性质——什么样功能设计
建筑物和室内空间; 所在场所——这一建筑物和室内空间的周围环境状况; 经济投入——相应工程项目的总投资和单方造价标准的控制。
设计构思时,需要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即各类装饰材料和设施设备等;还需要遵循建筑美
学原理,更需要综合考虑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造价标准等多种因素。设计总是和实用、技术、经济等因素联结在一起。
所以说室内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设计。
9.室内装修施工图设计中,各层平面图、放大平面图、立面图、大样图分别包括哪些内容,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平面图.包括原始平面图,平面布置图,天花图,地面铺装图,灯位布置图,插座布置图,给水排水排污管道图,尺寸和标高,说明等等。
立面图包括每面墙上的装修,各种制作的造型、材料说明和尺寸,为了图面的完整,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装饰品和植物等。
大样图包括室内装饰墙面,踢脚线,天花,楼梯,卫生间以及主要活动空间的家具设计的详细图纸。
关系:各层总平面图是可以明确的表达空间功能的划分和交通流线的分析。它决定了室内立面在横向上的尺度关系,而立面图又能清晰的反映出墙面的装饰效果,以及用形式和材料语言进行设计,从而让整个空间层次丰富起来。大样图对每个空间中细节部分都进行仔细的图纸说明,是对前两者的补充和细化,能更好的让施工顺利开展。
10.结合快题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参赛建筑设计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深度上有哪些不同?可从总图、平面等具体内容分析,课参考《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答:这段时间的学习以后,我觉得建筑设计一般分策划阶段(概念草图阶段)、初步设计(方案阶段)、施工图阶段这三个阶段。
a建筑策划设计是依据设计任务书编制的文件而进行初步设计,它由甲方任务书(简单的确定风格.面积.投资等情况)、收集资料(原始资料图纸.勘测图纸)、概念草图(甲方的功能.空间.形式等部分需求)组成。从制图深度上来说,包括总平面图、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器、采暖通风及空调、动力和投资估算等专业,除总图和建筑专业应绘制的图纸外,其他专业以设计说明简述设计内容,也课用设计简图表示。其中总图中建筑定位建筑、绿化、道路入口、车行人行道路关系明确场地形势;主要经济指标、而一层平面图中室内外标高、道路、绿化、入口关系、指北针、大的尺寸标准、简单的平面布置是必不可少的。
b建筑初步设计(方案阶段)是在概念草图的基础上,深入设计:进行方案的分析和比较(功能分析、交通流线分析、空间分析、建筑材料的比较和选择;相关工种协调(设备优先原则);方案成果(作为施工图设计、施工方式、概算的依据)。初步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和各专业的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透视图效果图、模型、材料样板等)、主要设备及材料表和工程概算书等四部分内容组成。
c建筑施工图阶段是可供进行施工和安装的设计文件。施工图包括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工程材料做法表、饰面材料分类表、装修门窗表、隔墙定位平面图、平面布置图、铺地平面图、天花布置图、放大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图、详图)和设备施工图(给排水:系统、给排水布置、消防喷淋、电气:强电系统、灯具走线、开关插座、弱电系统、消防照明、消防监控、暖通:系统、空调布置)。设计文件要求齐全、完整,内容、深度应符合规定,文字说明、图纸要准确清晰,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能据以编制施工图预算、能据以安排材料、设备订货和非标准设备的制作、能据以进行施工和安装、能据以进行工程验收。
版画
版画:造型艺术之一。作者在各种不同材料的版面上通过手工制版印刷而成的一种绘画;可有限制地复印出多份不影响其艺术价值的原作。中外最早的版画的形式是木刻复制版画,如我国唐代咸通九年(868)刻制的《金刚经》扉页画《说法图》等,系由技工根据画家画稿刻印的版画。十八世纪起才开始有画家自己绘稿、自己制版、自己印刷的创作版画。作为造型艺术的版画,是指创作版画。由于版材受墨部位、版材性质与制版印刷方法等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品种。
��独幅版画
��在不经过制版的光滑版面上绘画或刷色,后再拓印为成品的一种版画形式。
��拓片
��直接拓墨在覆盖于凸版版面的纸张上的一种版画形式。如石刻拓片、砖刻拓片等。
��凸版型版画
��受墨在版材的凸面部位,其代表是木版画。其中用油溶性墨色印刷的称“油印木版画”或“木刻”;用水溶性墨色印刷的称“水印版画”或“水印木刻”。另有取麻胶、石膏、石块、砖块等为版材而仍用木版画制版、印刷方法制成的各种凸版型版画。
��凹版型版画
��受墨在版材的凹面部位,其代表铜版画。其中由于制版方法不同可分为“线刻铜版画”、“干刻铜版画”、“网线铜版画”和“腐蚀铜版画”等。另有取锌版或其他金属等版材而仍用铜版画制版、印刷方法制成的各种凹版型版画。
��平版型版画
��受墨在版材的表面部位,其代表是石版画。由于制版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直接石版画”和“转写石版画”等。另有取铝版、锌版等为版材而仍用石版画制版、印刷方法制成的平版型版画。
��孔版型版画
��又称“漏孔版”,墨色通过有孔眼的版材,漏泄到成品承受面,其代表是丝网漏印。另有以丝网漏印制版印刷方法而取尼龙网、卡普龙网、金属网及其他网料为版材的孔版型版画。
��玻璃版画
��在玻璃上制版后,再结合摄影技术而为成品的一种版画形式。
版 画 艺 术
版画,也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以至隋朝说。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月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根据题记,作于公元868年。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画,据估计比“咸通”本早约百年。 唐、五代时期的版画,在我国西北和吴越等地都有发现的作品。作品大多古朴俊秀,奏刀有神。内容题材以宗教经卷为主。
宋元时期的佛教版画,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刻本章法完善,体韵遒劲。同时,在经卷中也开始出现山水景物图形。其他题材的版画,如科技知识与文艺门类的书籍、图册等也有大量的雕印作品。北宋的汴京,南宋临安、绍兴、湖州、婺州、苏州、福建建安、四川眉山、成都等,成为各具特色的版刻中心。同一时期的辽代套色漏印彩色版《南无释迦牟尼佛像》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画,在世界文化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实用的要求,在宋代也出现了铜版印刷,主要用于印制纸币和广告。元代的“平话” 刻本是我国连环版画的前身。
明清两朝是我国版画的高峰时期,在许许多多文人、书商、刻工的共同努力下,版刻出现了各种流派,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不仅宗教版画在明代达到顶点,欣赏性的版画也在明代大大兴起。画谱、小说、戏曲、传记、诗词等,一时佳作如雪,不胜枚举。尤其是文学名著的刻本插图,版本众多,流行广泛,影响深远。
这一时期也是版画各个艺术流派的兴盛期。以福建建阳为中心的建安派,作品多出于民间工匠,镌刻质朴。以南京为中心的金陵派,作品以戏曲小说为主。或粗犷豪放,或工雅秀丽,风采迥异。以杭州为中心的武陵派,题材开阔,刻制精美。以安徽徽州为中心的徽派在中国文化史上更具有源远流长的影响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欣赏版画近千年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大量作品时,有以下一些艺术特点值得注意:
1 尽可能利用对象的本色,显出木味。
2 巧妙利用“留黑”手法,对刻画的形体作特殊处理,获得版画特有的艺术效果。
3 发挥刻版水印的特性,让大块阳刻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4 通过巧妙构图,以丰满密集和萧疏简淡等不同风格来衬托表现主题。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版画在历史长河中有它自己的发展轨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郑振铎先生曾说:“梨枣图画,为推动文化,功高不可胜言”。这是对版画艺术地位的恰当评价。
版画
----------------------------------------------------
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版、石版、麻胶版、铜版、
锌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在西方,
版画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指架上油画和壁
画等大幅绘画以外的一切绘画,如水彩画、水粉画、粉
笔画、素描、速写、插图、宣传画、连环画等;狭义专
指经过刻版和印刷而成的图画。中国通用的版画一词多
属狭义。
沿革 版画经历了由复制到创作这两个发展阶段。
早期的版画是为印刷与出版而制作,画者、刻者、印者
分工,刻者只照画者的画稿刻版,称作复制版画。后来
版画在艺术上赢得了独立的地位,画者、刻者、印者都
由版画家一人自任,版画家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
造性,这种版画称作创作版画。
中国复制木刻版画约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最早可
能发生于隋唐之际。现在看到的晚唐咸通九年(868)《金
刚经》木刻卷首画,说明在9世纪中叶,中国的木刻复制
版画己经达到相当熟练的水平。
创作版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创作,在西方也早就
存在。在欧洲,16世纪的A.丢勒以铜版画和木刻版画复
制钢笔画。到17世纪的伦勃朗,铜版画已从镂刻发展到
腐蚀,进入创作版画阶段。木刻版画则由19世纪的比维
克创造以白线为主的阴刻法,而摆脱了复制的羁绊,进
入创作版画的领域。中国的创作版画自20世纪30年代经
鲁迅提倡,在短短50多年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种类与技法 从类型上分,版画有4种:凸版、凹版、
平版和孔版版画。从材料上分,凸版版画中有木刻、麻
胶刻、石刻、砖刻、纸刻、石膏刻等。在凹版版画中有
金属(主要是铜和锌)版画、赛璐珞版画、纸版画等。
在平版版画中有石版画、独幅版画等。在孔版版画中有
丝网版画、纸孔版画等。由于所用材料不同,刻版工具
和方法也各异,遂产生各种类型版画的特色;更由于各
个版画家发挥其创造性及刻制、印刷(主要是手印)的
技巧,版画艺术的形式更是丰富多彩的。
凸版版画:(德)丢勒《四骑士》
凸版版画 在版平面上,用刀刻去画稿的空白部分,
留下有形象的部分;版面留下(即未被刻去)的部分凸起,
故称凸版。凸版版画主要是木刻,用其他材料刻的,亦
称凸版版画。可作为凸版刻的材料很多,有木、石、砖、
麻胶(或塑料)等。刻木刻用的木材因地而异,一般以
软硬适度,纹理细致者为宜。中国古今的木刻版画都刻
木材的纵切面,称作木面木刻。西方有部分木刻要求刻
得精细,则用质坚木材的横断面,称作木口木刻。麻胶
版原是铺地板用的建筑材料。中国版画家较少采用麻胶
版画。
创作版画:(中国)谭权书《蒙根其其格》
刻凸版版画时所用的刻刀有各种大组的三角刀、圆
口刀、平口刀和斜口刀等。大的圆口刀和平口刀则称凿,
凿是在刀柄后加力敲击用的工具。至于刻木口木刻,则
要用一种特制的实心钢条,造成各种不同形的刀锋。刻
木口木刻多须借助放大镜进行。
创作木刻以刀代笔,不似复制木刻那样照刻笔画的
画稿,所以要讲究刀法,恰如书画讲究笔法一样。刻画
和画画相反,是在黑地上刻出白线(或块),版画家应
掌握这个特点来产生与笔画不同的木刻特色。而且用锋
利的刀刻在质硬的木上,自然产生金石味,在木刻上则称
作刀味与木味。木刻家善于运用和发挥木刻的特色,才
能称得上是创作木刻版画。至于版画还必须经过印刷才
算完成,而手印版画又有多种印刷技巧,成为版画家艺
术创造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说来木刻的印刷有油印与
水印之分。前者用油性油墨,后者用水性颜料;印水色
比印油色难。套色木刻亦然。
传统的中国水印套色法已有 300余年的历史。明末
胡正言发明□版,是传统水印套色法的开端。现代创作
木刻的水印套色法与传统不同,不再用□版,而将各种
色版刻在几个同样大小的版上,每版各刻上一个相同的
套色标记,然后对标记逐版套印。这种作法可使版画家
心中有掌握全局(整个画面),布置色版和创造套印最
后效果的分寸。所以版画家设计套版时需要考虑到套印
的一切条件,而不能分别只看到一块块的版。印刷时须
选用较好的有吸水性的手造纸。先将纸用水潮湿,这要
由版画家靠自己的经验去掌握,水分过多与过干都不好。
纸潮湿至何种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印出的效果。颜色可
用透明的与不透明的,又可由于用色的厚薄而加减其透
明度。至于一色可在一个版上印成浓淡的变化,又可两
色叠印产生第3种色,变化十分丰富。
水印木刻:(中国)罗剑钊《山巅风云》
采用其他材料作版来刻成凸版版画,其基本方法与
木刻同,只是刻石及砖时,多用凿作辅助工具,而除木
版外其他材料都不能用水印法。
凹版版画 凹版与凸版相反,是在版平面上刻出凹
线,滚上油墨时,即可印出黑地白线的图像。磨光的金属
版面不吸收油墨。铜版版画的油墨可用布轻轻擦光,但
如果版面有被刻破的痕迹,油墨便会留在那里。现代凹
版版画的版材,主要是铜和锌,亦有时用铁或钢,其刻
制方法有:
①线刻法,一种最古老的凹版雕刻法,用实心尖刀,
在铜版面上刻线。刻出的线明快而锋锐。版面可以刻得
十分精致。以前的钞票便是用此法雕版印刷的,现在的
邮票仍有少数采用此法刻制。
凹版版画:(德)珂勒惠支《母爱》
②干刻法,用针直接刻铜版面,刻出的线与线刻法
不同。针尖只刻破版面,线条旁边留有铜刺,因此在版
面上墨时,铜屑内亦含有墨,印出后线沿带有茸毛似的
淡墨,视觉效果柔和美观。
③腐蚀法,在铜、锌、钢等可以被酸素腐蚀的材料
版面上涂满防腐剂,防腐剂的主要成分是沥青、松香和
蜂蜡。然后用针在上面刻图像,针到之处,防腐剂被刮
去,露出版面,最后把它浸在硝酸溶液里,露出的部分
便被腐蚀。由于腐蚀的时间长短和硝酸溶液的浓度不同,
腐蚀出来的线条有深浅粗细之别。腐蚀版画一般都是多
次分层腐蚀的,故色调非常丰富,层次十分分明,是凹
版版画最常用的制版法。
④美柔丁,制造美柔丁的版式须用摇凿。这是一种
有锋锐密齿的圆口钢凿,用手握住摇动它,把版面全面
刺伤,满布斑痕。滚墨印出是一片天鹅绒似的黑色。然
后在上面用一把刮刀刮平被刺伤的(即满布铜刺的)版
面,轻刮得深灰色,重刮得浅灰色,不刮得全黑色,反
复刮光则成白色。
⑤浮雕法,让一部分版面深腐蚀,而且腐蚀的面积
要大些,却不在上面滚墨直接放到凹版机上压印,纸面
就显出浮雕式的无色花纹。这种方法一般只宜局部使用。
⑥飞尘法,飞尘腐蚀用来造成各种深浅的灰色表面。
先须造好一个飞尘箱,箱内装有一把手摇风扇,然后将
磨光的铜版放在箱内。箱内贮有大量松香粉,当关闭箱
口摇动风扇时,松香粉便在箱内飞扬,并慢慢均匀地落
在版面上。到作者认为适当的时候,将洒满松香粉的铜
版取出,放在电炉上烤。经热,松香粉溶化,聚结成无
数小点,冷却而凝结成一层薄膜。将此带有松香薄膜的
铜版浸入硝酸溶液中腐蚀后,印出便是一片由斑点组成
的灰色。灰色的深浅,看松香粉的粗细及薄膜的厚薄以
及腐蚀时间的长短。作者便按其艺术构思处理飞尘法而
获得所需的效果。
⑦软地法,把用沥青、松香、蜂蜡制成的防腐剂固
定在版面上,形成一层硬质的薄膜,在防腐剂内加入适
量的羊脂,薄膜便可软化。在版面滚上软地子后,上面
覆上一张纸,用铅笔在纸背画画,画毕,揭开纸,有笔
道的地方吸上软地子,版上便露出铜面来,其线条的性
质完全与铅笔画的一样。亦可用一些实物如纺织物、网
纹、叶子、纸团、线等压印在软地子上面,经腐蚀便可
将实物的形象转印到纸上。
⑧照相法,先将感光液溶入防腐剂内,涂在版面,再
取黑白分明的胶卷正片,紧贴在版面上,然后让它在强
光灯下曝光,之后在特制的溶液中冲洗。这时地子上被
胶卷黑色遮掩的部分逐渐溶化,露出版面,而感光的部分
却被加固而描在版画上,然后即可进行正常的腐蚀。硝
酸溶液只能腐蚀露出版面的地方,成深浅的黑色,留着
地子的地方腐蚀不到,便是白色,照相便显现出来。
⑨套色法,在几块大小相同的铜版上面,用飞尘腐
蚀法制成几块分色版。版画家按计划选定先印那块色版,
后印那块色版。把版放在机上压印时,先将一张厚纸垫
在铜版下面,并把这纸粘在机台上,印好后,小心取出
铜版,垫纸仍留在机台上不动。这时在垫纸上面可以清
楚地看出第一次压印时留下的痕迹,然后小心地将上好
色的第2块版,嵌放在这个痕迹当中。这时第1次印上画
的纸的边缘仍压在印刷机的上滚筒下面,只能揭开其离
开滚筒的部分。然后将印上第1版的纸小心放下,覆在第
2块版上,摇动滚筒,便能准确地套印上第2版。其余各
版同。
平版版画 主要是石版画。石印术在19世纪中叶传
入中国,那时只用以代替木刻,供印书之用。石版画的
制作方法比较简单。所用的石版是一种质纯而细的石灰
石,有无数毛细孔,故有吸水性。利用油与水互相排斥
的道理,用油质的蜡笔在石版面上作画,画固定后,用
抹布水湿版面,画上有蜡笔的地方拒水而能吸油墨,用油
墨滚上,使有画处饱含墨色,便能在纸上印出画来。印
完的石版可以磨光再用。磨版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
砥石加水磨,使版面光滑如镜,称镜面版。一种加入金
刚砂磨,使版面粗糙,如图画纸,称粗面版。由于作者
的要求不同,可以选用粗细不同的金刚砂磨出粗细不同
的版面应用。一般通用的320号金刚砂是最细的,80号的
是最粗的。制版法有3种:
①药墨棒画法,药墨棒适宜在粗面石版上作画,亦
可用在玻璃、金属、陶瓷上画纸的特种铝笔来代替药墨
棒。用时完全和在纸上画画一样。
②毛笔画法,将药墨棒改变成可溶在水中的墨汁,用
毛笔蘸着在镜面版上作画,也完全和在纸上画画一样。
③复写法,准备一种特制的复写纸,用药墨棒或毛
笔蘸药墨汁在上面作画,然后反贴在石版面上,用水溶
化复写纸上的粘膜,使画粘在石版上便得。石版画的各
种制做法,在画完后都要经过稀硝酸的腐蚀和涂胶封版,
使药墨固着在版面上。印时先抹湿版面,再滚上油墨,然
后覆上纸,通过石印机印出。套色石版画在版面上作好
标记逐版分别套印。
独幅版画 亦属平版版画。制作方法简单。在玻璃
(或石)版面上用稀油彩或水粉色作画,未干时即覆上
纸,用手掌在纸背压印即成。只能印出一张,故称独幅
版画。
孔版版画 在纸版或铁皮上将一个号码刻透,压在
货箱面上,再在背面刷颜色,号码即能被印上去。这便
是孔版。现在通用的誊写版印刷机也是孔版。版画上的
孔版主要是丝网版画。
丝网版画的材料主要是尼龙网纱。最初采用丝绢,
故称丝网。有3种制作法:①切刻法,先以纸或塑料作载
体,然后在上面涂虫胶,反复涂4~5层,干后用力照画
稿切刻这层胶膜,完成后,紧贴在网纱的承印面上,用
电熨斗垫布在网纱的刮印面上烙烫一下,使胶膜软化而
粘附在网纱上,揭开作好载体的纸或塑料,一个孔版便
留在网纱上。切刻法不能刻得太细,但有剪纸及木刻的
味道,亦常得版画家所用。②描画法,用阿拉伯胶液在
网纱将刮印面上作画,待干,涂上虫胶,然后用温水洗
网纱。阿拉伯胶被溶化,那里的网纱便透明。亦可用石
印药墨棒代替阿拉伯胶液作画,涂上虫胶后,用汽油洗
网纱。③感光法,把感光液涂在网纱上,在暗房中干透
后,把画好的画稿紧贴于网纱下面,移至曝光台上曝光,
之后经过冲洗即成。
丝网版画:(中)赵瑞春《梳妆女》
丝网版画的印刷法是将制好孔版的网纱承印面(即
网纱朝下的面)与纸贴近,然后在其刮印面(即网纱向
上的面)上倾倒液态颜料,再用刮板将颜料刮过去,颜
料透过有孔的地方便印在下面的纸上成画。刮板是用一
条方平橡胶镶上木把手。
印丝网版画的颜料有专制的油质与水性两类,看印
在什么物质上而选用。丝网技术在轻工业部门应用甚广,
纺织品、玻璃器、 皮革、陶瓷、 塑料等用品上的花纹,
许多都是用丝网印的。用于印丝网版画的颜料,为了方
便,油质的可用松节油调稀油画颜料即可。水性的用水
粉颜料、丙烯颜料均可。
印完的尼龙网可用苛性钠将上面的胶膜洗净再用。
版画家用的尼龙网以每平方厘米29目的为宜。太细,网
目易被堵塞;太粗,图像不够精致。现代的版画家为了
探索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有时在一幅版画内,按内容
需要,同时混用各种类型的版画方法,这种版画称作综
合版画。例如黑色主版用木刻或铜版画印,套色部分用
彩色水印,而另一部分用照相丝网版印等。现代创作版
画的形式丰富多采,不能用原有的分类作为框框来限制
它的发展。
珠海香洲唐家湾镇那洲村人。1938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入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学习,毕业后从事美术创作和教学,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作品主要有版画和水彩,版画多反映解放区火热的战斗生活,曾获徐悲鸿高度评价。出版有《古元木刻选集》、《古元水彩画选集》等。
广东中山人。擅长木刻、水彩画。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后到农村参加基层工作,业余进行反映当时、当地的新人新事木刻创作作品参加1942年重庆举办《全国木刻展览会》,在这期间创作了不少反映陕北人民生活的作品,为此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文教代表,并授以甲等奖。1951年创作新年画《毛主席和农民谈话》,获中央文化部颁发的新年画二等奖。曾参加革命博物馆的历史画创作。1961在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举办个人画展,1980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古元画展》,随后在新疆、广东、福建、澳门、香港等地展出。作品多发表在国内外刊物上。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水彩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出版有《古元木刻选》、《古元水彩画选》等。
中国近代著名版画家罗清桢
(1905-1942)近代版画家。广东兴宁人。1930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1932年开始从事木刻,所作《韩江舟子》、《爸爸还在工厂里》等,曾为鲁迅编入《 木刻纪程 》。1936年在大埔县百候中学任教时,组织百候美术研究会。1940年在赴江西赣南地区,创办《战地真容》木刻半月刊。创作勤奋,风格严谨。1958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罗清桢木刻作品选集》。
中国著名版画艺术家 伍必端,男,1926年出生于上海。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伍必端出生于城市的一个贫苦家庭,童年是在孤苦颠沛中度过的。抗日战争年代他从南京流浪到武汉,被收留到难童收容所,随着战火的蔓延又随收容所转移到重庆,有幸进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育才学校设有各种艺术小组,伍必端的艺术天赋就在这所学校的绘画组里得到了发展的机会,他开始练习绘画。
抗日战争结束后,伍必端来到了向往已久的解放区,进入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学习美术,不久,他成为战地宣传队的成员随同人民解放军驰骋于华北战场,他以画笔和刻刀为武器协同战斗部队作战,直到1949年北京解放,他才脱掉征衣来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被派往苏联学习版画的第一批留学生,伍必端把国外学习的各种版画技术和艺术表现语言带回国内,在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岗位和艺术园地里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成果。伍必端先生不但在版画创作上成就斐然,同时对水墨、水彩、水粉等均有一定造诣。
他的版画作品内容广泛,有历史题材,而更多的是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生活,他的艺术始终深深植根在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表现出他对人民的赤诚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他的作品形式多样:黑白版画朴素自然,追求对生活的真情体验和优美意境的表现;彩色版画清新明丽,充满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他又是一位出色的铜版画家,作品体现出扎实深厚的造型功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多样、多产、创新,深植在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走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构成了伍必端艺术人生的主线。他创作的绘画门类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木刻、石版、铜版、丝网版、纸版、素描、水彩、水粉、国画等,有小巧作品,也有大幅历史画,堪称丰富多姿。他的画风清丽明快朴实,既有中国绘画的传统技巧,又融合西画的表现手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伍必端是我国著名的版画家,也是一名战地画家。在他充满传奇的一生中,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重要时期,创作了许多生动而又警世的优秀作品。15岁他就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了木刻画《血的仇恨》,激发人们的抗日热情,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他创作的《列宁与中国志愿战士》等版画 精品,曾获得中国版画艺术最高奖--鲁迅奖。他还为陈毅、贺龙等老帅们画过像。
中国版画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但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版画仍然是复制版画,自1931年起,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才开始了我国有创作版画的史页,到现在已经度过了70年的岁月。新兴版画和古代复制版画不仅在制作技术上有很大差异,而且在作为艺术的功能与现实意义上也有质的区别。新兴版画从它诞生那天起,便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血肉相连,它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30年代左翼美术的主力军。版画家是以艺术家和革命战士的双重身分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毫不含糊地以艺术作为战斗的武器,在思想教育战线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70年来,新兴版画都是在人民大众火热的斗争中成长、发展和仕大的。
80年代与90年代是中国版画多向发展的繁荣阶段。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群体蜂起的活跃期(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半期),老版画家仍放射着夕阳的余晖,中年版画家进入创作盛期,各地版画组织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各种类型的版画展览激增,难以计数,新版材新技法的大量开发利用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局面,形成版画史上新高峰。二是视觉革命、语境变易的转型期(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初)。此期崛起的一批青年版画家观念新、勇于变革,他们对以往版画的表现生活、开掘主题已无兴趣,更重生命体验、理性追求与技艺探索,力图突破以往版画的视觉方式与图式结构,从传统的造型体系与色彩模式中脱出,而实现跨文化跨语系的整合、创造。虽然有些作品留有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痕迹,但在整体上使中国版画实现了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化。三是90年代中期以来,着力本体建设的稳步发展期。由于对传统与现代艺术的反思,对历史与现状的省察,使画家躁动的激情趋子冷静,创作思路与艺术取向逐渐明晰。一些有代表性的画家,创作中既注重精神文化品格,又追求技艺的精良,从而使中国版画在世纪之交以稳步发展的态势步入了一个新的境地。
版画起源
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以至隋朝说。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月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根据题记,作于公元868年。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画,据估计比“咸通”本早约百年。 唐、五代时期的版画,在我国西北和吴越等地都有发现的作品。作品大多古朴俊秀,奏刀有神。内容题材以宗教经卷为主。
宋元时期的佛教版画,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刻本章法完善,体韵遒劲。同时,在经卷中也开始出现山水景物图形。其他题材的版画,如科技知识与文艺门类的书籍、图册等也有大量的雕印作品。北宋的汴京,南宋临安、绍兴、湖州、婺州、苏州、福建建安、四川眉山、成都等,成为各具特色的版刻中心。同一时期的辽代套色漏印彩色版《南无释迦牟尼佛像》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画,在世界文化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实用的要求,在宋代也出现了铜版印刷,主要用于印制纸币和广告。元代的“平话” 刻本是我国连环版画的前身。
明清两朝是我国版画的高峰时期,在许许多多文人、书商、刻工的共同努力下,版刻出现了各种流派,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不仅宗教版画在明代达到顶点,欣赏性的版画也在明代大大兴起。画谱、小说、戏曲、传记、诗词等,一时佳作如雪,不胜枚举。尤其是文学名著的刻本插图,版本众多,流行广泛,影响深远。
这一时期也是版画各个艺术流派的兴盛期。以福建建阳为中心的建安派,作品多出于民间工匠,镌刻质朴。以南京为中心的金陵派,作品以戏曲小说为主。或粗犷豪放,或工雅秀丽,风采迥异。以杭州为中心的武陵派,题材开阔,刻制精美。以安徽徽州为中心的徽派在中国文化史上更具有源远流长的影响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版画的发展始终与刻书业密切相关,宋元时代的中心在福建的建安和浙江的杭州,在明代的时候则转移到南京和北京。但是真正使得版画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是徽派版画的兴起。自15世纪以来,徽派版画即以刻制闻名于时,高手如林,尤其以黄、汪两个家族最为突出。明清两代新安黄氏一族所刻书达200余部,能图者有100多人,成为一支阵容庞大的队伍。代表作品有《养正图解》、《古列女传》等。在徽派版画以典雅、精巧的风格畅行于世的时候,金陵(南京)、武林(杭州)、苏州等地的版画插图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明代版画不仅用作书籍插图,而且也用于画家传授画法的“画谱”、文人雅士的“笺纸”、制墨名家的“墨谱”,以及民间娱乐用的“酒牌”。画谱中的较早者是1603年杭州双桂堂所刊的《顾氏画谱》;墨谱的代表则为万历年间出版的丁云鹏参与绘制的《程氏墨苑》;热心酒牌版画创作的是著名画家陈洪绶,他和徽州黄氏高手合作的《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成为传世名作。古代套色版画的出现,已知最早的是明刻的《萝轩变古笺谱》,但影响最大的却是刊刻于1633年的《十竹斋画谱》和刊刻于1644年的《十竹斋笺谱》,它们的作者是明代的出版家、书画家胡正言。
清代版画除了徽派以外,北京的殿版也很有名。代表作品有1696年北京刻手朱圭所刊焦秉贞的《耕织图》、1717年所刻冷枚画的《万寿盛典图》等。而1679年运用分色水印木刻法所印制的《芥子园画传》初集,是由金陵画家根据李流芳的稿本缯辑而成的,其后又出版了二、三、四集,广为流传,成为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一部绘画教科书。
在欣赏版画近千年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大量作品时,有以下一些艺术特点值得注意:
1 尽可能利用对象的本色,显出木味。
2 巧妙利用“留黑”手法,对刻画的形体作特殊处理,获得版画特有的艺术效果。
3 发挥刻版水印的特性,让大块阳刻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4 通过巧妙构图,以丰满密集和萧疏简淡等不同风格来衬托表现主题。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版画在历史长河中有它自己的发展轨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郑振铎先生曾说:“梨枣图画,为推动文化,功高不可胜言”。这是对版画艺术地位的恰当评价。
制作方法
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版、石版、麻胶版、铜版、锌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在西方,版画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指架上油画和壁画等大幅绘画以外的一切绘画,如水彩画、水粉画、粉笔画、素描、速写、插图、宣传画、连环画等;狭义专指经过刻版和印刷而成的图画。中国通用的版画一词多属狭义。
沿革
版画经历了由复制到创作这两个发展阶段。早期的版画是为印刷与出版而制作,画者、刻者、印者分工,刻者只照画者的画稿刻版,称作复制版画。后来版画在艺术上赢得了独立的地位,画者、刻者、印者都由版画家一人自任,版画家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性,这种版画称作创作版画。
中国复制木刻版画约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最早可能发生于隋唐之际。现在看到的晚唐咸通九年(868)《金刚经》木刻卷首画,说明在9世纪中叶,中国的木刻复制版画已经达到相当熟练的水平。创作版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创作,在西方也早就存在。在欧洲,16世纪的A.丢勒以铜版画和木刻版画复制钢笔画。到17世纪的伦勃朗,铜版画已从镂刻发展到腐蚀,进入创作版画阶段。木刻版画则由19世纪的比维克创造以白线为主的阴刻法,而摆脱了复制的羁绊,进入创作版画的领域。中国的创作版画自20世纪30年代经鲁迅提倡,在短短50多年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种类与技法 从类型上分,版画有4种: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版画。从材料上分,凸版版画中有木刻、麻胶刻、石刻、砖刻、纸刻、石膏刻等。在凹版版画中有金属(主要是铜和锌)版画、赛璐珞版画、纸版画等。在平版版画中有石版画、独幅版画等。在孔版版画中有丝网版画、纸孔版画等。由于所用材料不同,刻版工具和方法也各异,遂产生各种类型版画的特色;更由于各个版画家发挥其创造性及刻制、印刷(主要是手印)的技巧,版画艺术的形式更是丰富多彩的。
凸版版画
在版平面上,用刀刻去画稿的空白部分,留下有形象的部分;版面留下(即未被刻去)的部分凸起,故称凸版。凸版版画主要是木刻,用其他材料刻的,亦称凸版版画。可作为凸版刻的材料很多,有木、石、砖、麻胶(或塑料)等。刻木刻用的木材因地而异,一般以软硬适度,纹理细致者为宜。中国古今的木刻版画都刻木材的纵切面,称作木面木刻。西方有部分木刻要求刻得精细,则用质坚木材的横断面,称作木口木刻。麻胶版原是铺地板用的建筑材料。中国版画家较少采用麻胶版画。
创作版画
(中国)谭权书《蒙根其其格》刻凸版版画时所用的刻刀有各种大组的三角刀、圆口刀、平口刀和斜口刀等。大的圆口刀和平口刀则称凿,凿是在刀柄后加力敲击用的工具。至于刻木口木刻,则要用一种特制的实心钢条,造成各种不同形的刀锋。刻木口木刻多须借助放大镜进行。创作木刻以刀代笔,不似复制木刻那样照刻笔画的画稿,所以要讲究刀法,恰如书画讲究笔法一样。刻画和画画相反,是在黑地上刻出白线(或块),版画家应掌握这个特点来产生与笔画不同的木刻特色。而且用锋利的刀刻在质硬的木上,自然产生金石味,在木刻上则称作刀味与木味。木刻家善于运用和发挥木刻的特色,才能称得上是创作木刻版画。至于版画还必须经过印刷才算完成,而手印版画又有多种印刷技巧,成为版画家艺术创造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说来木刻的印刷有油印与水印之分。前者用油性油墨,后者用水性颜料;印水色比印油色难。套色木刻亦然。
传统的中国水印套色法已有 300余年的历史。明末胡正言发明□版,是传统水印套色法的开端。现代创作木刻的水印套色法与传统不同,不再用□版,而将各种色版刻在几个同样大小的版上,每版各刻上一个相同的套色标记,然后对标记逐版套印。这种作法可使版画家心中有掌握全局(整个画面),布置色版和创造套印最后效果的分寸。所以版画家设计套版时需要考虑到套印的一切条件,而不能分别只看到一块块的版。印刷时须选用较好的有吸水性的手造纸。先将纸用水潮湿,这要由版画家靠自己的经验去掌握,水分过多与过干都不好。纸潮湿至何种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印出的效果。颜色可用透明的与不透明的,又可由于用色的厚薄而加减其透明度。至于一色可在一个版上印成浓淡的变化,又可两色叠印产生第3种色,变化十分丰富。
水印木刻
(中国)罗剑钊《山巅风云》采用其他材料作版来刻成凸版版画,其基本方法与木刻同,只是刻石及砖时,多用凿作辅助工具,而除木版外其他材料都不能用水印法。
凹版版画
凹版与凸版相反,是在版平面上刻出凹线,滚上油墨时,即可印出黑地白线的图像。磨光的金属版面不吸收油墨。铜版版画的油墨可用布轻轻擦光,但如果版面有被刻破的痕迹,油墨便会留在那里。现代凹版版画的版材,主要是铜和锌,亦有时用铁或钢,其刻制方法有:
①线刻法,一种最古老的凹版雕刻法,用实心尖刀,在铜版面上刻线。刻出的线明快而锋锐。版面可以刻得十分精致。以前的钞票便是用此法雕版印刷的,现在的邮票仍有少数采用此法刻制。
②干刻法,用针直接刻铜版面,刻出的线与线刻法不同。针尖只刻破版面,线条旁边留有铜刺,因此在版面上墨时,铜屑内亦含有墨,印出后线沿带有茸毛似的淡墨,视觉效果柔和美观。
③腐蚀法,在铜、锌、钢等可以被酸素腐蚀的材料版面上涂满防腐剂,防腐剂的主要成分是沥青、松香和蜂蜡。然后用针在上面刻图像,针到之处,防腐剂被刮去,露出版面,最后把它浸在硝酸溶液里,露出的部分便被腐蚀。由于腐蚀的时间长短和硝酸溶液的浓度不同,腐蚀出来的线条有深浅粗细之别。腐蚀版画一般都是多次分层腐蚀的,故色调非常丰富,层次十分分明,是凹版版画最常用的制版法。
④美柔丁,制造美柔丁的版式须用摇凿。这是一种有锋锐密齿的圆口钢凿,用手握住摇动它,把版面全面刺伤,满布斑痕。滚墨印出是一片天鹅绒似的黑色。然后在上面用一把刮刀刮平被刺伤的(即满布铜刺的)版面,轻刮得深灰色,重刮得浅灰色,不刮得全黑色,反复刮光则成白色。
⑤浮雕法,让一部分版面深腐蚀,而且腐蚀的面积要大些,却不在上面滚墨直接放到凹版机上压印,纸面就显出浮雕式的无色花纹。这种方法一般只宜局部使用。
⑥飞尘法,飞尘腐蚀用来造成各种深浅的灰色表面。先须造好一个飞尘箱,箱内装有一把手摇风扇,然后将磨光的铜版放在箱内。箱内贮有大量松香粉,当关闭箱口摇动风扇时,松香粉便在箱内飞扬,并慢慢均匀地落在版面上。到作者认为适当的时候,将洒满松香粉的铜版取出,放在电炉上烤。经热,松香粉溶化,聚结成无数小点,冷却而凝结成一层薄膜。将此带有松香薄膜的铜版浸入硝酸溶液中腐蚀后,印出便是一片由斑点组成的灰色。灰色的深浅,看松香粉的粗细及薄膜的厚薄以及腐蚀时间的长短。作者便按其艺术构思处理飞尘法而获得所需的效果。
⑦软地法,把用沥青、松香、蜂蜡制成的防腐剂固定在版面上,形成一层硬质的薄膜,在防腐剂内加入适量的羊脂,薄膜便可软化。在版面滚上软地子后,上面覆上一张纸,用铅笔在纸背画画,画毕,揭开纸,有笔道的地方吸上软地子,版上便露出铜面来,其线条的性质完全与铅笔画的一样。亦可用一些实物如纺织物、网纹、叶子、纸团、线等压印在软地子上面,经腐蚀便可将实物的形象转印到纸上。
⑧照相法,先将感光液溶入防腐剂内,涂在版面,再取黑白分明的胶卷正片,紧贴在版面上,然后让它在强光灯下曝光,之后在特制的溶液中冲洗。这时地子上被胶卷黑色遮掩的部分逐渐溶化,露出版面,而感光的部分却被加固而描在版画上,然后即可进行正常的腐蚀。硝酸溶液只能腐蚀露出版面的地方,成深浅的黑色,留着地子的地方腐蚀不到,便是白色,照相便显现出来。
⑨套色法,在几块大小相同的铜版上面,用飞尘腐蚀法制成几块分色版。版画家按计划选定先印那块色版,后印那块色版。把版放在机上压印时,先将一张厚纸垫在铜版下面,并把这纸粘在机台上,印好后,小心取出铜版,垫纸仍留在机台上不动。这时在垫纸上面可以清楚地看出第一次压印时留下的痕迹,然后小心地将上好色的第2块版,嵌放在这个痕迹当中。这时第1次印上画的纸的边缘仍压在印刷机的上滚筒下面,只能揭开其离开滚筒的部分。然后将印上第1版的纸小心放下,覆在第2块版上,摇动滚筒,便能准确地套印上第2版。其余各版同。
平版版画
主要是石版画。石印术在19世纪中叶传入中国,那时只用以代替木刻,供印书之用。石版画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所用的石版是一种质纯而细的石灰石,有无数毛细孔,故有吸水性。利用油与水互相排斥的道理,用油质的蜡笔在石版面上作画,画固定后,用抹布水湿版面,画上有蜡笔的地方拒水而能吸油墨,用油墨滚上,使有画处饱含墨色,便能在纸上印出画来。印完的石版可以磨光再用。磨版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砥石加水磨,使版面光滑如镜,称镜面版。一种加入金刚砂磨,使版面粗糙,如图画纸,称粗面版。由于作者的要求不同,可以选用粗细不同的金刚砂磨出粗细不同的版面应用。一般通用的320号金刚砂是最细的,80号的是最粗的。制版法有3种:
①药墨棒画法,药墨棒适宜在粗面石版上作画,亦可用在玻璃、金属、陶瓷上画纸的特种铝笔来代替药墨棒。用时完全和在纸上画画一样。
②毛笔画法,将药墨棒改变成可溶在水中的墨汁,用毛笔蘸着在镜面版上作画,也完全和在纸上画画一样。
③复写法,准备一种特制的复写纸,用药墨棒或毛笔蘸药墨汁在上面作画,然后反贴在石版面上,用水溶化复写纸上的粘膜,使画粘在石版上便得。石版画的各种制做法,在画完后都要经过稀硝酸的腐蚀和涂胶封版,使药墨固着在版面上。印时先抹湿版面,再滚上油墨,然后覆上纸,通过石印机印出。套色石版画在版面上作好标记逐版分别套印。
独幅版画
亦属平版版画。制作方法简单。在玻璃(或石)版面上用稀油彩或水粉色作画,未干时即覆上纸,用手掌在纸背压印即成。只能印出一张,故称独幅版画。
孔版版画
在纸版或铁皮上将一个号码刻透,压在货箱面上,再在背面刷颜色,号码即能被印上去。这便是孔版。现在通用的誊写版印刷机也是孔版。版画上的孔版主要是丝网版画。丝网版画的材料主要是尼龙网纱。最初采用丝绢,故称丝网。有3种制作法:
①切刻法,先以纸或塑料作载体,然后在上面涂虫胶,反复涂4~5层,干后用力照画稿切刻这层胶膜,完成后,紧贴在网纱的承印面上,用电熨斗垫布在网纱的刮印面上烙烫一下,使胶膜软化而粘附在网纱上,揭开作好载体的纸或塑料,一个孔版便 留在网纱上。切刻法不能刻得太细,但有剪纸及木刻的味道,亦常得版画家所用。
②描画法,用阿拉伯胶液在网纱将刮印面上作画,待干,涂上虫胶,然后用温水洗网纱。阿拉伯胶被溶化,那里的网纱便透明。亦可用石印药墨棒代替阿拉伯胶液作画,涂上虫胶后,用汽油洗网纱。
③感光法,把感光液涂在网纱上,在暗房中干透后,把画好的画稿紧贴于网纱下面,移至曝光台上曝光,
之后经过冲洗即成。
丝网版画
丝网版画的印刷法是将制好孔版的网纱承印面(即网纱朝下的面)与纸贴近,然后在其刮印面(即网纱向上的面)上倾倒液态颜料,再用刮板将颜料刮过去,颜料透过有孔的地方便印在下面的纸上成画。刮板是用一条方平橡胶镶上木把手。印丝网版画的颜料有专制的油质与水性两类,看印在什么物质上而选用。丝网技术在轻工业部门应用甚广,纺织品、玻璃器、 皮革、陶瓷、 塑料等用品上的花纹,许多都是用丝网印的。用于印丝网版画的颜料,为了方便,油质的可用松节油调稀油画颜料即可。水性的用水粉颜料、丙烯颜料均可。印完的尼龙网可用苛性钠将上面的胶膜洗净再用。版画家用的尼龙网以每平方厘米29目的为宜。太细,网目易被堵塞;太粗,图像不够精致。现代的版画家为了探索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有时在一幅版画内,按内容需要,同时混用各种类型的版画方法,这种版画称作综合版画。例如黑色主版用木刻或铜版画印,套色部分用彩色水印,而另一部分用照相丝网版印等。现代创作版画的形式丰富多彩,不能用原有的分类作为框框来限制它的发展。
综合版版画
综合版画的制作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各种天然或人工的材料组合在-个版面上,图型上要有凹凸,有凸凹就有造型.然后在版面上涂布-层漆膜,经过涂布漆膜的版面就可以用来印画了,只要在其上涂上油墨并用软布将凸起处的油墨擦去,而凹陷处则留有油墨,然后将浸过水的纸放到版面上,用蚀刻印刷机印刷,印出来的作品就是综合版画作品.英文名称为:"Collagraph".
另-种方式是将铜版.木版.石版.丝网版的不同技法综合运用在一件作品上,也称之为综合版.
1、清理基面
铺贴地板胶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好,比如对施工基面进行清理,要将地面清洁干净,除去油渍、尘砂等,还有就是地面的平整度,做好找平工作,凸起的位置要铲磨平整,凹陷处要填平。要保证地面平整、清洁、干燥的状态,才能进行地板胶的铺贴工作。在施工基面清理完成后,需要量好铺贴区域的尺寸,然后根据测量好的结构尺寸进行地板胶的裁剪,裁剪时要注意地板胶的宽度要略大于所需宽度,这样方便搭接对花和修边。
2、裁剪、铺贴
在地板的基层上弹出中心十字线或对角线,并弹出拼花分块线,墙面上弹出的线条必须确保清细、准确,地板胶在铺贴之前可进行预铺一下,确定好每个板材的安装位置,并对板进行编号标记。
预铺没什么问题时,便可以开始正式的铺装,将一块地板胶铺在地面上,铺贴前需要按照地板胶的尺寸在地上涂胶,然后一块一块依次进行铺装,一边铺地板胶一边压着地板胶,这样有利于让地板胶与地面之间的气泡排出。
当遇到地板胶接缝处时,要留有10公分不涂胶水,这样会方便后面的接缝处理。地板胶的接缝处一般要采用重叠的方式拼贴,然后把裁下的边条去除,用接缝液沿接缝薄薄涂上一层,再使用压辊把接缝处合拢压实,并将多余的胶去除,让地板胶的铺贴更加美观。
3、完工检查
当施工基面铺贴完成后,不要认为施工到此就算是完结了,还需要对铺贴的地板胶做好检查,要随时检查地板胶有无出现气泡和平整度不好的问题,如果有气泡产生的话,可以用注射器插入地板胶内,慢慢的吸出空气,然后再把其压实。
铺地板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1、调配地板色差,将花纹色调一致的地板放在客厅、过道处;将有稍微差别的放在家具底下,这样可以达到整体美观协调。
2、在铺地板胶时,地板和墙之前要预留8MM以上的伸缩缝,对于实木地板和胶合板之间禁止涂任何胶水,对于比较干燥的地区,地板之间以自然紧凑为好。
3、铺地板胶时可以用专业钉打入,不能用汽钉,因为实木地板属于自然材质,而全国各地气候、温度和湿度都有差异,施工方法也有差异,最好请专业人员施工。
地板胶铺完后,检查是否有气泡、平整,如果出现气泡,可以用注射器插入吸出空气,然后压实。
1、铺装方案要恒定
每一个体育场馆,或者是剧院舞台,铺装什么材料,如何铺装,都是根据运动场馆的实际参数和投入预算综合来决定的。所以说运动木地板铺装方案,一旦决定,就不要轻易更改。
经常更改运动木地板设计和施工方案,会造成增加额外的投入,甚至影响工期。所以在运动木地板铺装方案设计时,一定要与运动木地板厂家沟通协调好,明确标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2、定制产品要提前
运动木地板整体结构是基本全部是实木结构,在生产时会根据安装项目地的气候条件和含水率变化做好地板的含水率,一般平均在6%-14%左右。在订购运动木地板前,一定要充分留出生产的时间,以便保证地板的质量。
3、避免交叉施工
交叉施工,就是运动木地板铺装工程,与体育场馆其它建筑工程同时进行,相互冲突。运动木地板铺装工程要避免交叉施工,以便影响运动木地板铺装顺利进行,或者是其它体育场馆建筑工程的施工破坏已铺装好的运动木地板地面。
4、监督和验收要参与
虽然说运动木地板安装工程,是运动木地板厂家的铺装工程师在进行操作。但是体育场馆工程商和甲方,也要安排专人负责跟踪和监督,及时解决运动木地板安装工作中的问题。
实木地板怎么铺才好看
实木地板怎么铺才好看,我们在装修房子的时候,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小细节就感到十分的纠结,尤其是地板的铺法是很多人所纠结的,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实木地板怎么铺才好看的相关资料。
实木地板怎么铺才好看1一般我们常用的是工字型铺法,也叫二分之一铺法,一般实木地板多采用这种方法铺设,铺贴效果整齐、对称,具有好的视觉效果,但是也显得呆板,越来越不能满足大家个性化的家装需求。
人字拼是选用实木地板,铺设的时候,将两条实木地板的一端呈90°拼接在一起,形成人字形,故因此而得名。
这种人字拼的铺法,绝对是低调奢华有内涵,它并不是近年来才发明的,早在中世纪的欧洲贵族阶层就普遍喜爱这种铺法,甚至是宫殿的地面也采用人字形铺法。
人字拼的铺法,完美避开了传统工字型铺贴的庄重呆板,可演变出千百般面孔,美出了新高度,具备以下的优点:
1、适合各种空间。几乎所有的空间都适合用人字形铺法。
2、铺设后效果更活泼。与传统的工字型铺法相比,人字形铺法在视觉上更具有动感,集清新、大气、典雅于一身。
3、人字形铺法还可演变出多种不同的铺贴方式,可以拼出许多种独特的花纹。
实木地板怎么铺才好看2原来木地板有5种铺法,分别是工字铺、田字铺、斜铺、人字铺、步步高。第3种和第4种最受欢迎,方式不同,出来的效果也会大大不一样。你家铺对了没?
一、工字铺
这是比较简单而平民的铺法,将两块地板的短边接缝位于上下两块地板中间,看起来像个“工”字,所有接缝均是隔行对齐。在视觉会给人延伸感,非常适合狭长的玄关铺设。最重要的是施工简单,而且非常节省材料。当然地板除了普通的横铺,还有接下来这几种铺法!装修完才看到,太后悔了吧。
二、田字铺
用条状板铺成四个正方形的块状地板(或直接加工成正方形的拼花地板),然后在铺地板的时候相邻的正方形角度呈直角,这就是田字铺法。在玄关处用这种方法铺地板的话,会更有立体感,而且让人一进门就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三、斜铺
把地板做成与前面成45度的样子,既美观又大方。它具备了工字铺和田字铺二者的优点,既让人感觉更开阔,而且也非常有立体感。就是可能比较损耗材料,成本增加了。
四、人字铺
人字形铺法相比其他的铺贴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斜墙带来的视觉上的不舒服感。另外它的灵活多变,跟大部分家装风格都可以搭配,所以玄关处选择这种铺法也是非常美观的。
五、步步高
这种铺贴方式会给人层层递进的感觉,尤其是中国人还是比较相信风水的,在玄关处,这样的地板图案象征着美好寓意。
实木地板怎么铺才好看3①顺光
将地板顺光铺是如今都约定俗成的一种方式,它的`意思就是地板的铺贴方向是垂直于窗户的,这样光线从窗台照射进来后,木地板的的拼贴纹理是顺着阳光向前延伸,烘托出空间纵深感更强,让家在视觉上显得更开阔,而若是平行于窗子铺设的话,那木地板的木质纹理也是扁扁的横着的,这样会显得细窄,影响观感。
②逆床
要是在卧室拼贴木地板,那建议铺贴方向垂直于床的摆放方向,毕竟卧室不同于客厅,前者需要营造开阔延伸感,但卧室就偏向需要私密性,需要安全感,所以无需过多的延伸性,像线条的纵横交错有利于填充空间的饱满度。
③统一方向
若想在家里绝大部分空间铺上木地板,可以先按照我们前面说的,让客厅顺光铺,然后别的空间就都铺得跟客厅地板同一方向,这样整个家看起来便更整齐划一。
在安装地板的时候,是否铺龙骨,不能光看地面。
下面我们先来认识什么是龙骨:
这里大家所看到的是龙骨,就是具有固定结构,起到支撑作用的,在家装的过程中是很常见的。例如在房子吊顶、安装地板、安装灯具的时候都要使用的。在装修中常见的作为龙骨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轻钢龙骨;另一种是木材龙骨。铺地板的时候使用的是木材龙骨。
为什么要安装龙骨:
安装地板之前,先打龙骨,这样不仅会使地板更加的舒适,而且具有缓冲的作用,起到保护地板的作用。
在装修中,还有一部分人使用普通的塑料泡沫,这样不但很容易腐烂,而且塑料泡沫的隔热效果不好,以后是要重新做的,很麻烦。
地板是木质的,只要是木质的,都是怕受潮的,先打龙骨,再安装地板,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地板与地面的摩擦,而且还可以受潮受湿。在装修的过程中,地面找平是很不容易的,打上龙骨以后,有利于地面找平,这样安装地板就很容易了。
地板还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先打龙骨,再安装地板,这样地板在以后不容易变形,还可以延长地板的使用寿命。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作者处理并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