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屋 为什么 中国不流行木屋
木结构建筑在世界各地被广泛使用,即可单家独户,又可以形成多层多户的公寓楼,低层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如餐馆、学校、教堂、商店和办公楼等,都采用这种结构体系。在北美地区木结构建筑的比例高达90%,在日本,这一比例也已经超过了50%。
而在中国,由于土地的分配,没有什么个人能拥有建设用土地的所有权,无论从法律上还是实际上,这就至少造成房屋建设必须是大规模,大尺度的,木结构相对难胜任。边远地区考虑包括经济、技术等问题不一定采用木结构房屋。
北美风格木屋别墅。材料采用原木(15~20公分厚)。主框架,墙体,大梁都是原木制造,主框架在拼装后都是外显的,让您对整个木屋的框架一目了然。原木材料节能环保,保温性能好,抗震抗风,持久耐用,防火防潮,隔绝噪音,建设周期短。(富锵木屋公司www.cymuyi.com)
有4公分,6公分,8公分,10公分,13公分等等。根据客户选择的户型不同,户型所需要的跨度及承重需求不同使用不同厚度的材料。一般情况下,60平方以内的单层小木屋使用4公分木料,90平方以内木屋使用6公分木料,100平方以上单层、双层及三层木屋则使用8公分、10公分、13公分木料
木料的处理,你要问问这方面的专家才行,或者那些老木匠。好像进行桐油处理可以做到,但具体 的做法我不知道。
73岁的老木匠,在城里的家中打造了一座30多平米的小木屋,耗时半年,花了不到1万块。
这位老木匠名为彭哲俊,来自贵州贵阳。他有许多“特异功能”,比如建房不用钉子,大脑可以“制作”施工图纸,一眼就能看出好木料,不用电动工具就能盖房……
“想让孙子们看看,我们以前在农村住的房子是什么样的,让他们也了解一下这种榫卯建筑的文化。”这个初衷,让年近古稀的彭哲俊花了半年打造了这座小木屋。
脑中“制作”施工图纸
不同于现代化建筑的修建,要反复测算,还要画图纸。“都在这里。”老爷子得意地指指自己布满银发的头,“我们木匠盖房子,从来都是用脑子。”
动工前,他先把图纸“画”在脑子里:外观什么样,内部结构如何,细节什么样,他都要反复想很多遍,不断修改。
然后根据“图纸”在心中估算木料的用量和种类。“造屋的木材很有讲究,杉树做大梁最好,不会生虫,不会烂掉;梓木的结构紧密,可以用来做窗户。”一切在脑子里演算得差不多了,他才开始动工。
一眼就能看出好木料
这座小木屋的木料是老爷子到废料市场淘的,花了不到1万块钱,就买了大概5立方米的杉树材料。其中,他还淘到了一块价值三四十万的金丝楠木,仅花了700块就拿下,并把它打造成了家中的一方长桌。
全屋不用一颗钉
彭哲俊打造的木屋采用的是传统的榫卯结构,只通过各种嵌套结构就把零件牢牢固定在一起,无需用到一颗钉子。这样的结构牢固耐用,不存在五金件锈蚀腐坏的问题。在排除火灾等意外情况下,这种木房子可以留存六七十年。
盖木屋也是个体力活,何况老爷子现在已经73岁高龄了。但他却坚持使用传统工具,他觉得这样用着更顺手,而且作业噪音小,不会打扰到邻居。
小木屋架梁那天,老爷子的亲朋好友都来帮忙。小朋友们也觉得有意思,跟着跑前跑后。
但大多数时间他都是一个人完成工作:做门,雕窗,打 家具 。完工的小木屋是彭哲俊在老家祖屋的缩小版。
木匠生涯的尽头
这座小木屋很有可能是彭哲俊木匠生涯中最后一栋高架木工作品了,他说自己已经老了,做不动了,只能做些精细木匠活。
除了快做不动的自己,彭哲俊发现,老家的木匠也在逐渐减少,因为人们都更愿意住水泥房子了。木匠这个行业,渐渐被居住在钢筋水泥高楼的人们遗忘。
虽然感觉可惜,但老爷子觉得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们都愿意过快捷省事的现代化生活。”他说,“建这个小木屋,我只是希望,我们手艺人的手艺以后不要消失。”
木头建筑的灵魂——榫卯
彭哲俊建的木屋用到了榫卯结构,这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古人建房子时不用钉子、胶水,而是通过榫卯来连接不同的建筑构件。如下图,凸出的部件叫榫,凹进的部件叫卯。
一榫一卯之间,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粹。后来,这种工艺传到了日本,由日本的工匠一代代继承下来。在日本,这种工艺被称为“河合继手”。
榫卯在现代建筑中的可能性
如今,榫卯结构仍然运用在一些木质家具的制造中,但在现代住房的建造过程中,这种传统的建筑结构已被钢筋混凝土所取代。不过,日本著名建筑师坂茂就别出心裁地把榫卯用到了现代大楼的建造中,他在瑞士苏黎世打造了一座榫卯结构的大厦,惊艳了全世界。
在tamedia大厦中,榫卯结构与现代化建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中,我们也看到了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生活中重新焕发活力的可能性。
回到文章开头老爷子建的小木屋,它在城市的钢筋水泥房里多少显得有些孤独。但是,正因为有了这些坚守传统工艺的“彭哲俊们”,古老的智慧和文化才得以在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中一直传承下去,屹立不倒。
(来源:环球网,建E室内设计网,大浪爱莎博客,筑龙网;网易家居综合整理)
现在家家户户的经济条件变好了,很多自建房的造型款式也是越来越好看了,我们经历了原始的茅草房、瓦房、平房、小楼房、小洋楼、别墅等等。房屋形状各异、样式多变,而使用的建筑结构任然是以砖混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木结构房屋在乡下基本上是比较少见的,明明木结构房屋所拥有那么多的优点,为何就是不主流呢?
传统惯有的思维中,人们都会认为红、水泥、钢筋是最牢靠、最坚固、最安全的建筑形态,而木材是易燃物品,木材引火率是那些钢混、砖混结构建筑物还要大等等的一系列认知问题,且困住木结构房屋在我国的建筑史上的发展脚步。
在一个就是木屋价格要比钢混土结构要贵,但是木屋只要是使用合理,维护妥当,它可是最经久耐用的房屋结构,抗老化、保温、节能等等的效果也是优于其它结构,木结构房屋不污染环境,这可是其它建筑结构类型不能比较的。
木屋别墅享有“会呼吸的房屋”的美誉,它承载的,不仅是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怀,更是现代科技无法抹去的乡愁。纵观世界木屋的现状,主要分:美式轻型木别墅,欧式原木木别墅,梁柱结构木别墅。木屋别墅就不同的建筑风格及使用原材料的不同分为:美式轻型木别墅,欧式原木木别墅,梁柱结构木别墅。美式轻型木别墅:木框架结构是北美最为流行的一种结构体系,在北美,木框架结构已经 有100多年的历史。在美国及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区,我们今天仍可以发现 100多年前建成的民用及商用建筑。据统计,1997年美国新建单体别墅约113万 8千栋,其中 92%采用木结构。另外,在所建的 33万9千栋多层住宅中,绝大多数也采用木结构。近几年来,中国建筑领域大力倡导绿色环保与节能的新概念,木框架结构凭借其自身的优势而得到了良好的发展。2004年初,中国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木结构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为中国的木结构提供了设计上的依据。2012年1月2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12)进一步加强了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保证木结构工程的质量。欧式原木木别墅:因欧州地区大部分处于北半球高寒地带所以采用的木别墅结构原材料不以加工切割木材为主在外墙上更多的采用整根木材,来达到抗风抗寒的作用,欧式原木别墅在外观上显得更粗犷,抗风等级更强,抗寒性在外墙上得到体现,以部整体部局与其它别墅无差异。梁柱结构木别墅:梁柱结构又被业内人事称为重型木别墅,是因为它主要是以大型木屋为主,面积更大,在结构上不完全采用木桁来进行对接而使用钢结构对房屋主要部件进行连接达到更好的承重效果,一般这样的木屋面积比较大,可以达到三层木屋的建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