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马运动主要分为几个几个动作,都用到哪些肌肉?
跳马动作可根据人体腾越过马时的姿态分为水平型和翻转型两大类。一个完整的跳马动作是由助跑、起跳、第1腾空、推手、第2腾空和落地等紧密
男子跳马
男子跳马
相联又相互影响的 6个部分组成。跳马运动能增强肌腱、韧带和关节的力量,对发展下肢和肩带肌肉的爆发力有特殊作用,在体育教学和部队训练中这个项目常被采用
胶合板含有甲醛。
家庭装修中胶合板是常用的材料。胶合板是把木头刨花和尿素甲醛树脂加压在一起。12厘米的胶合板通常是用3—4层天然木片“胶”合而成,每一层双面辊胶后热压成形,整张板大约要用3公斤的胶水。如果制板厂用的胶水中有甲醛或氰化物等有毒物质,那么它产出的板材就有毒,你再用这些板材去做家具,这些家具就有毒。
所有胶合板做的产品都会散发出少量的甲醛。新产品排出的甲醛最多,使用越久,味道越少,但都是要很多年才会完全挥发。
同时,在购买家具时,尽量选择木制的而不是胶合板制作的。胶合板本身很容易辨认,因为每一边都可以看到压在一起的刨花,但制成家具后就变得难以发现,因为它常常藏在木头表皮后面,必须用心查看,一般在接缝及钻孔的地方都能看出蛛丝马迹。那些号称真正实木制的家具,里面往往藏有胶合板。
胶合板有甲醛。
胶合板常用于制作需要弯曲变形的家具,胶合板由于用胶量相对较大,甲醛含量比较难控制。有关资料表明:室内空气污染比室外高5~10倍,污染物多达500多种。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多种疾病的诱因,而甲醛则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方面。
扩展资料甲醛对健康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刺激作用: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黏膜的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
2、致敏作用: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3、致突变作用:高浓度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引起鼻咽肿瘤。
4、突出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胸闷、眼痛、嗓子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记忆力减退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孕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长期吸入可导致男子精子畸形、死亡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醛 (化学物质)
体操项目中,最古的器械之一是鞍马和跳马。大约在一千五百年以前就问世了。公元四百年左右,罗马帝国末期,奴隶制社会已经开始解体,封建社会的因素正在增长,战争频繁。出于军事上的需要,就已经有人用木马进行军事训练了。
到了中世纪,骑士之风大盛,每个骑士都以掌握体操、辩论、修辞、算学、几何学、音乐和天文学等“七种独立技能”为荣,而体操当中又以骑马为最重要。要骑马,就要有熟练的上、下马技术,因此“跳马”练习很受重视,但当时跳的不是木马而是真正的活马。有专职的教师,还出现了专门的跳马著作。在没跳活马以前,首先用木马进行练习,这种木马的外型和真马完全一样,有头有尾,还配带全部马鞍。当人们熟练掌握基本技术之后,就穿上盔甲,手持刀枪,从左、从右腾越木马,做各种战斗动作。
十八世纪末期,德国体操兴起,他们将 木马砍头去尾,作为练习器械,称为“摆荡马”。1804年,有人把这种马的马鞍换成了铁环,这就是现代鞍马的雏型。以后,用木质环代替铁环,就成了今天的鞍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鞍马上只有“摆动”练习,后来在障碍体操的影响下,开始了勇敢的跳跃练习,这就是支撑跳跃一跳马。于是鞍马变成了两用器材,两个木环也改成可以装卸的了。为了适应男、女不同的生理特点,支撑跳跃又分为纵马和横马。
跳马就是这样从跳真正的马发展起来了。为了把跳马动作做好,把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更好地变为起跳力量,开始出现了助跳板,1952年以前,助跳板是一个高为10厘米的斜坡。随着跳马技术的发展,对跳板的弹性也就要求更高了。1954年国际比赛要求的跳板,是在原来10厘米高斜坡跳板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60厘米的平直部分。两端点的延长,增加了跳板的弹力。约在1956年前后,开始出现了中间有S型板的,由胶合板压合而成的弹性跳板,高度仍为10厘米,沿用到至今。随着跳马技术的飞速发展,运动员需要更大的起跳力量,1975年,国际比赛中开始将上述这种跳板的高度增加4厘米,并在上面加了一层一厘米厚的防滑毡也就是全高15厘米了。
现在男子跳马的长度是160厘米,高度是135厘米,马面上正中处有一条一厘米宽的白线,将马划分为两个区:远端区(远离助跑方向);和近端区(靠近助跑方向)。助跑距离从近端马尾垂直线起算,全长20米。女子跳马197 5年以前规定为110厘米高,随着跳马技术的发展和第二腾空中空翻动作的出现,1975年增至120厘米高。助跑距离不限。
跳马运动能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作风,发展全身的协调性和爆发力,增强腿部力量,锻炼人们超越障碍的本领,也是我军经常使用的军事体育项目,在青少年中也容易开展。跳马开始训练时可用跳山羊、跳箱代替,现行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支撑跳跃是锻炼内容之一。
正确为:马鲛。配方:马鲛鱼500克、盐3克、淀粉20克、食用油2汤匙。
马鲛鱼,体形狭长,头及体背部蓝黑色。一般体长为25~50厘米、体重300~1000克。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产于东海、黄海和渤海。
体形狭长,头及体背部蓝黑色。上侧面有数列蓝黑色圆斑点,腹部龙白色,背鳍与臀鳍之后有角刺。在夏秋季常结群作远程洄游。
马鲛鱼刺少肉多,体多脂肪,与“雪菜”同烧鲜美异常,可作“熏鱼”,也可用盐腌制,是下饭佳肴。
马鲛鱼肉质细嫩洁白,糯软鲜爽,营养丰富,尾巴的味道特别好,物美价廉。素有“鲳鱼嘴,马鲛尾”之说。马鲛鱼原产地新西兰。在每年入秋后,在我国频繁活动于东海、黄海和渤海,常在湛蓝的涛波里,形成青灰灰的一大片,一拨拨激起水花,景象蔚为壮观。
马鲛鱼属近海温水性洄游鱼类,鱼期:4-6月由于以鱼虾等水生动物为食,故马鲛鱼生得浑身肥满,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海产优质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