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怎么写作文
1. 怎么写老房子的作文
我家的老房子很是清冷,如今只有奶奶与爷爷住在里面。
因为老房子在农村,人少地多,家的附近都是极其空旷的。屋前和西边是小菜园,没有小城镇的喧哗和污浊,又得到河水辛勤的灌溉和滋养,因此这片菜园得天独厚,长势颇好。那灌溉菜园的小河,常年流水,从我记事起就从未停歇过。
家中多日都是两个人居住,摆设十分简朴。除了生活必需品,爷爷奶奶就再也不会多买些什么。可是,香却是家中必备的。
爷爷奶奶都很信佛,家里虽无佛像,台上却有四五个香台,每个香台里堆满了香灰。拿起香灰闻闻,弥弥之中有着不易察觉的香气。香粉很是细腻,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香灰,在我们家被奶奶赋予了不凡的用途。
洒在老案下,以此来除去虫子和阴气。于是老案那封闭的气息也会被香粉所替代。每每进家门,都会被这香气所弥绕,令人神清气爽,足以大赞!
家里还有一把老式躺椅,是竹编的,十分陈旧。它放在电视机前,冬天奶奶会铺上毯子,温暖十足,夏天不加饰物,尽显丝凉。躺在上面十分惬意,时而发出那“嗞嗞”的响声,就仿佛一直沉淀在时空外,时间里,令人神往,令人遐想……
我家屋前的田地也是独具一格,爷爷刨地时总会刨到几枚古时钱币,我们都很欢喜。这些铜钱满载时间、满载智慧令我无比倾慕。
我家的老房子,别具风格!无论身处哪里,都抵不过我这让人向往的家!
2. 作文“老屋”怎么写一座低矮的小木房,只在屋顶披着一层灰色的瓦,时光侵蚀了老屋的门。而我徘徊在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
先前是爷爷守着老屋。他喜欢坐在门口,一口又一口优哉游哉地抽着自卷的旱烟。而当每次呛得满脸通红时,便地招我给他捶背。那场景重复了几年。
而我印象中染红老屋门口的那一抹残阳,落了又起,起了又落。不经意中,爷爷便没了。老屋的那扇门吱呀吱呀地在风中摇曳,担摇出的只是一阵又一阵凄凉的心痛,终究,没了坐在老屋门口的人了。
后来迁了新居,奶奶却执意要呆在那所老房子里。她也不解释,只是如爷爷一样沉默地坐着,大家违拗不了她。但稍稍懂事的我想,这老屋的门,承载了太多太多。放学回家,我喜欢伏在老屋门口的小板凳上写作业,一来那儿安静,二来也可与奶奶做伴。奶奶喜欢唠叨,唠叨那些我好奇的往事。偶尔也有三三两两的老婆婆们聚在老屋的门口,谈着那些谁会先入土的事情,平平常常地,如同拉家常一样。但我偶尔也会听到奶奶一个人埋怨,埋怨那个糟老头子去得太早。那时候不知是奶奶倚着门,还是门倚着奶奶。孤零零地,我噙着泪,听着她呜咽,却哭不出声。
时间久了,老屋也成了摇摇欲坠的危房。村里的人劝爸爸把屋拆了,我没肯,当然,爸爸也执意没有答应。记得他同我一起走到老屋那挂锁的门口,听他喃喃地说:“等我老了,还住在这屋里。”我想我是懂的:爷爷奶奶都在这里去了,爸料想是在这门口看到了他们的身影;而人近中年,也想到了自己的归宿。那时候,我天真地应了一句:“爸,等我老了,也住在这屋里。”爸没吱声,摸了摸那扇小木门,转身便走了。我想他是不愿在老屋的门口哭,怕爷爷奶奶瞧见了伤心。
而如今,我站在老屋的门口,不愿去推开它,因为怕触及那些尘封的往事。但有些事物,如同老屋的门,经历了太多太多,却依旧沉默无语。我不敢撩扰这一份岁月的无声与沧桑,但我想,今天与明天之间,也许也只隔着一扇门,我们都站在岁月的门口徘徊,追忆着那些过往的事与过往的人。
我站在老屋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老屋的门,被岁月锁着。
3. 写作文《老房子》应该怎么开头街上有一幢很老很老的房子,它几乎有三百年的历史,这一点,人们在它的大梁上就可以看得出来;那上面刻着郁金香和牵藤的啤酒花花纹——在这中间刻着的是它兴建的年月。在那上面人们还可以看到整首用古老的字体刻出来的诗篇。在每个窗子上的桁条上还刻着做出讥笑样子的脸谱。第二层楼比第一层楼向外突出很多;屋檐下有一个刻着龙头的铅水笕。雨水本来应该是从龙的嘴里流出来的,但它却从它的肚皮中冒出来了,因为水笕有一个洞。
街上所有的别的房子都是很新、很整齐的;它们的墙很光,窗玻璃很宽,人们可以看得出,它们不愿意跟这座老房子有什么来往。它们无疑地在想:“那个老垃圾堆作为街上的一个笑柄还能站得住多久呢?它的吊窗凸出墙外太远,谁也不能从我们的窗子这边看到那边所发生的事情。它的楼梯宽得像宫殿里的楼梯,高得像是要通到一个教堂的塔里面去。它的铁栏杆像一个家庭墓窖的门——上面还装置着黄铜小球。这真可笑!”
4. 老房子作文母亲打来电话,说是乡里有人来,要求村里设置防火线。
规划后,我们家的老房子在拆迁之列,马上就要动工了,问我们当儿女的可否有时间回来看一看。周末,与爱人一起骑着摩托车踏上了幽静的乡村公路,远在省城读书的弟弟妹妹也一起回家了,在浙江打工的姐姐,也特地赶了回来,都只为看一眼我们的老房子。
多少次,梦里都是老房子的模样。孩提里捉迷藏的呼叫声、追赶声再次拂过耳畔,接着,渐渐清晰的缕缕回忆便弥漫了整个房子…。
小时候,家境贫穷。
有一次我刚从梦中醒过来,朦胧之中窗前闪过一道亮光,顷刻间,轰隆轰隆响彻整个上空。我固执地认为是雷声敲穿了屋顶,要不,怎么外面哗啦哗啦,家里叮咚叮咚地响呢。
不一会儿,缸儿、碗儿、盆儿就都盛满了雨水。床上的被褥开始湿了,父亲母亲连忙扯起了平时下雨天上山干活披在身上的塑料布,安排我和姐姐帮他们固定,指挥弟弟妹妹去搬凳子找钉子,转眼功夫,天花板上的“保护层”就挡住了雨水的进攻。
虽然很累,我们却都很高兴。没有瓦,有杉木皮盖就挺好,木皮破了漏了,有胶布挡起,这不是也不错嘛?天花板是修好了。
四面的墙壁在年长日久的烟火重熏下黑得发亮,在年年岁岁的的风吹雨打中裂了一道道缝隙儿。母亲说要是有些旧报纸来糊一下会暖和许多,年幼的我无法从别处弄来报纸,但能以优异的成绩从学校换得一张张奖状。
我的奖状最多,弟弟妹妹的也多,大姐却一张也没有,而她会用勤劳和汗水来补偿,她上山砍来一堆堆柴草,从房子外面靠墙壁一放,严严实实地挡住了凛冽的寒风。房子旧了,破了,可有了我们全家的经营与照顾,它给我的感觉是那么的温暖。
老房子的确老了,又小,黑了点儿。上初中时,我的成绩还可以,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我。
当时我最喜爱也最关心我的是教英语的凌娜老师(现在贵州黎平二中任教),与我最要好的是杨艳(现在贵州工业大学任教)同学,那时,在我的学习生活生命里,她俩占据了我的整个心灵。我经常向母亲提起她们俩,每次母亲都说:“把她们叫到家里来吧,我蒸了糯米饭,开了腌鱼(这是我们家里待客的高标准伙食)等你们。”
而我,却因为老房子过分简陋和寒碜迟迟没有勇气向我尊贵的客人发出邀请……就这样,十几年过去了,这个愿望成了永远的遗憾。老房子虽小,却无法束缚我们前进的脚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再因为自己房子的寒酸而感到自卑,而是对它寄托着一份依恋和思念之情。记得我上师范的时候弟弟妹妹相继地读了书,同去乡中学的村里还有十几个孩子,每到周日回学校时,大家都在我们这个老房子里集中,等人到齐了才一起出发。
弟弟妹妹上高中时村里还有五六个孩子一起,每次还是从我们这老房子启程。节日抑或平常的时候,母亲的馍饼,糍粑瓜瓜豆豆大家都曾经分享过。
弟弟妹妹十分争气,都考上了大学,两次庆功宴都是在这老房子摆的席,尽管桌上只有粗茶淡饭。弄文学的妹妹最机灵,套用刘禹锡的思路,把我们这老房子称作“漏室”。
往事一幕幕地从脑海里浮起,看母亲把一张张奖状小心翼翼地从墙上揭下来,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尘封的岁月里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牵挂,这老房子已无法承载了。祖国在一日千里飞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东风已吹遍大江南北,吹到咱们山寨了,就让这老房子定格在记忆的岁月中吧……。
5. 【我的未来之梦场甜美的梦又开始了……未来的房子,未来的房子,我终于拥有一幢未来的房子啦!房子里又红、黄、蓝、绿、4个按钮,自然就有很多功能啦.按一下红色钮,房子就会移动了.春天,它会带你去看潮湿的热带雨林,让你亲近一下大自然;夏天,它会带你去宁静的海边,让你聆听大海的声音;秋天,它会带你去遥远的森林,让你愉快地放松心情;冬天,它会带你去神秘的北欧,让你体验一下雪白的北国风情……黄色按钮又有什么用呢?哈哈,当然是改变墙的颜色了哦.初春,墙面会变成生机勃勃的绿色,让人一进门就感叹:“一年之计在于春!”;仲夏,墙面会变成凉爽的蓝色,这样,人就不会再觉得热了;深秋,墙面会变成黄色,好让人知道现在是树叶落下来的时候;隆冬,墙面会变成 *** 的红色,看看这个颜色,全身都暖和起来了.外出旅游,按蓝色的按钮,房子就会自动缩小,然后折叠,不用担心里面的东西被压坏.把折叠好的房子放到背包里,就算是到了人生地不熟的的地方,也可以找个空的地方,把房子放大.这样,不管到什么地方,都能回到温馨的家了.按绿色的按钮,你想吃什么,就会自动放在桌子上了.你想要什么东西,也会给你准备好.我被我的一生惊奇声而惊醒.虽然这只是一场梦,但我坚信,只要我们赶快乘上科学的快车,就能实现梦想了。
6. 《走过老房子》的作文800字怎么写我家边上有一幢老房子,很老很老。至少它看上去很旧了,那是我爷爷奶奶居住的地方。黑的瓦,木头的房子,后来用水泥、油漆装修了一下。至今水泥、油漆有些剥落,依稀可见原来的木头。而黑的瓦也早已有些泛灰,蒙了一层厚厚的灰,也多了一些不知何时被谁扔上去的垃圾。
在如今钢筋水泥造就的城市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一幢小小的瓦房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事实上,它存在着,犹如饱经风霜的老人般顽强地屹立着,它不仅陪伴着两位老人走过了艰辛的人生路,还是我们的乐园。
爷爷闲来无事,在房前开辟了小花圃,为这老房子增添了四季的生机与活力。春天,春暖花开,引来蜜蜂、蝴蝶和可爱的孩子,欢声笑语回荡在老房子前;夏天,不知名的藤蔓郁郁葱葱地覆盖了老房子的前檐,给炎热的夏天带来丝丝清凉,每到晚上,大人小孩都爱来这儿聊聊天,诉说着自己心中的故事;秋天,丹桂飘香,各种花的香味扑鼻而来,加上这老房子,让人恍惚间仿佛远离了城市,来到了一个农家小院;即使是最寒冷的冬天,那些坚强的绿色,依然点缀着我们的生活。
记得小时候,我跟伙伴们玩捉迷藏。我总爱躲进老房子,躲到灶台后面,大家每次都找不到我。然后趁她们不注意,我再偷偷跑出来,想从后面吓她们一跳,虽然每次都吓不到她们,可我还是乐此不疲。她们问我藏到哪儿去了,我总是笑而不答,心里悄悄地与老房子许下了约定,绝不把秘密说出去。那时,每到逢年过节,我都会跑去跟爷爷奶奶报到。现在想想,老房子里曾记录了我多少美好的童年往事!
而如今,我天天从老房子前经过,可它却好像被我遗忘了。我已太久没有走进那幢老房子,太久没有向爷爷奶奶问好了!
想起这些,我的心愕然……
7. 描写老房子的作文『同题作文』老房子
妈妈含着泪对我说:“家都没了,要房子有什么用。”看着她难过的样子,我的心里隐隐作痛。于是,我打出了售楼大字,下面注明了电话号码,和妈妈一起贴在了老房子的窗户上。
那是我呆了二十多年的家,妈妈说,我二十一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家就搬到了那。我那时还不太会上楼梯,妈妈拉着我的手,一步步的迈上了楼。我们家住四楼,把东山,东面有窗户。我小的时候,我家旁边还没有几栋楼,我趴在东边的窗台上,可以看见旁边小学的学生上学、放学。我特别羡慕那些小学生,心想,快些长大吧,以后我也像他们一样,背着书包去上学。
八十年代的大庆,这么小就住上楼房的不多。因为单位分房得按工龄和年龄分,大庆七十年代末刚盖楼房,本来怎么轮也轮不到我家。听妈妈说,刚开始,这户房子分给了别人家,但那家人嫌是两代户,就不要了。我爸年轻时就爱打架,在单位谁也不敢惹他,他跟领导一说,领导就给他了。
由于爸爸的火暴脾气,妈妈经常受气,我最怕他的巴掌,挨打已经成了我的家常便饭。记得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他把我所有的书都撕了,扔出了窗外。然后拿起了拖鞋,鞋底打在身上的感觉, *** 辣的疼,我哭的昏天黑地。妈妈不敢帮我,我绝望的看着妈妈,眼睛模糊了。
爸爸常年跑工地,认识的人杂,后来有了外遇。有时候我两三个月也见不着他一面,好不容易回来一次,还是回来跟妈妈吵架的。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年,终于在他又一次对我们大打出手以后,妈妈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
又过了几年,我结婚了,有了小孩。妈妈搬过来帮我带孩子,老房子租了出去。今年,别人给妈妈介绍了对象,我们双方在一起吃了饭,周叔跟妈妈在一起,很般配,看着妈妈脸上的笑容,我好开心。上个月,妈妈把老房子卖了出去,她搬到了周叔那边。
老房子已经成为我过去的回忆,有欢笑、有痛苦,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希望已婚人士,好好爱护自己的小家,就算是为了孩子,不要再让那小小的心灵受伤了。
8. 老房子作文[老房子作文]
今天,爷爷带着爸爸、妈妈和我,一起来到爷爷以前盖的老房子,老房子作文。 老房子离大马路真是远啊!我们走了好久(大概有三里吧)才到。 屋门打开后,我看见地上有许多晒干了的,硬硬的,长满了小刺的板栗壳,这是从门前的板栗树上摘下来的。看完了地上的板栗壳,爷爷又带着我们参观老房子的内部陈设,里面的东西都好破旧啊!我发现所有房间的上面都有许多蜘蛛网,可能是很久没人清扫的关系吧,小学六年级作文《老房子作文》。爷爷告诉我:这栋房一共一十三间,因为没钱,所以分成三次盖,第一次盖五间,第二次盖四间,第三次也是盖四间。 参观完内部陈设,我们又参观屋子后面的山坡。一到那儿,第一个进入我眼帘的那就是青青的小草,小草下面的泥土在散发着令人陶醉的芳香。草坪旁边就是鱼塘,鱼塘里面还有许多草鱼在自由自在地游着呢! 离开时,我想:老房子,城市里的房子虽然比你漂亮,但他们缺少你这种朴素的感觉。老房子,再见! 老房子作文350字
9. 描写老房子的作文『同题作文』老房子 妈妈含着泪对我说:“家都没了,要房子有什么用。”
看着她难过的样子,我的心里隐隐作痛。于是,我打出了售楼大字,下面注明了电话号码,和妈妈一起贴在了老房子的窗户上。
那是我呆了二十多年的家,妈妈说,我二十一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家就搬到了那。我那时还不太会上楼梯,妈妈拉着我的手,一步步的迈上了楼。
我们家住四楼,把东山,东面有窗户。我小的时候,我家旁边还没有几栋楼,我趴在东边的窗台上,可以看见旁边小学的学生上学、放学。
我特别羡慕那些小学生,心想,快些长大吧,以后我也像他们一样,背着书包去上学。 八十年代的大庆,这么小就住上楼房的不多。
因为单位分房得按工龄和年龄分,大庆七十年代末刚盖楼房,本来怎么轮也轮不到我家。听妈妈说,刚开始,这户房子分给了别人家,但那家人嫌是两代户,就不要了。
我爸年轻时就爱打架,在单位谁也不敢惹他,他跟领导一说,领导就给他了。 由于爸爸的火暴脾气,妈妈经常受气,我最怕他的巴掌,挨打已经成了我的家常便饭。
记得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他把我所有的书都撕了,扔出了窗外。然后拿起了拖鞋,鞋底打在身上的感觉, *** 辣的疼,我哭的昏天黑地。
妈妈不敢帮我,我绝望的看着妈妈,眼睛模糊了。 爸爸常年跑工地,认识的人杂,后来有了外遇。
有时候我两三个月也见不着他一面,好不容易回来一次,还是回来跟妈妈吵架的。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年,终于在他又一次对我们大打出手以后,妈妈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
又过了几年,我结婚了,有了小孩。妈妈搬过来帮我带孩子,老房子租了出去。
今年,别人给妈妈介绍了对象,我们双方在一起吃了饭,周叔跟妈妈在一起,很般配,看着妈妈脸上的笑容,我好开心。上个月,妈妈把老房子卖了出去,她搬到了周叔那边。
老房子已经成为我过去的回忆,有欢笑、有痛苦,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希望已婚人士,好好爱护自己的小家,就算是为了孩子,不要再让那小小的心灵受伤了。
苗族大多数居住在山区,“所在多深险”,条件较差,但也有不少居住在山间平旷之地。苗族多是聚族而居。据《宋史.蛮夷传》载:“诸蛮族不一,大抵依山谷,并树木为居。”村寨周围大都茂林修竹,风光绮丽。苗族住宅的房屋式样很多,各地苗族因经济、地理等情况不听,对所修建的房屋不仅有差异,而且其居住习俗也因地区或姓氏的不用而有差异。对苗族居住习俗的了解,对于深入理解苗族文化的特质有着积极的价值。
黔东南、川东、桂北的苗族住房有平房和楼房两种,多数为瓦房,也有少数草房。平房一般为三开间,少数为五开间,中间一间为堂屋,设有神龛祀奉祖先,两端为开间,各分为前后两间,后为卧室,前为厨房、休息用餐之所。平房之上有矮楼,作贮藏粮食等用。楼房多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关养牲畜及堆放杂物,在坡度较大的山腰,多半建“吊脚楼”。湘西、黔东北苗族的住宅多为平房,形式和使用情况同黔东南的平房大体相似,条件好的人家还另建“偏厦”,作厨房或牲口圈。云南文山有些苗族住宅,四壁多用竹条编织,抿上泥土,屋顶盖草,有些地方因常起大风,都建平房,盖草后再糊一层泥土,以防吹翻。昭通一带苗族还搭“杈杈房”。海南岛苗族住宅为长而窄的草房,多为三门,大门开在正中,屋檐较长。
于此考察的主要是湘西地区,其中包括贵州的东北部和重庆的东南部以及鄂西南这四省边界相毗连的苗族地区(即东部方言区)的居住习俗情况。
解放前,湘西苗族地区的房屋有瓦屋、茅屋、杉木屋、“人”字棚等四种。据石启贵的《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记载,茅屋多为三柱竖立,即房屋上面用长木两根,木条端凿开公母之马口,以穿上木栓而相互套住,成剪刀形,架于柱上。剪刀架上安行条,行条上横系以竹条或藤,使成蛛网状以铺草于其间,盖屋之草多选用黄茅草,亦用稻草。茅屋四周夹竹壁,糊稀泥、稻草、石灰,或夹木壁、草壁,以避风雨。
“人”字棚最为简陋,勿须工匠为之。只要办齐草料、木材,即可架势竖起。结构样式上锐下阔,形成“人”故得名,又叫茅棚子。“人”字棚矮小低窄,除一门而入内,其余封闭无窗口之孔。
杉皮屋多在盛产树的地方才有,其屋以杉皮盖之得名。杉皮宽而长,薄而轻组成内外两层,雨雪不易透入,经久不致破坏。
“茅草房”、“人字棚”以及“杉皮屋”在解放前较多,现在多已改住瓦房。然而现代的瓦房与古老的住房不仅在外表上,而且在房屋内部的结构上都一致,只是内部的宽窄和外部的高矮有所不同。古式房屋矮而窄小,屋脊最高约5米左右,一般为4米,现代的房屋一般高为7米左右,最高达8米。苗族住房的最大特点是为木质结构,经济条件好的也有砖瓦结构,但仍多在木质结构之外砌成,并设法使之连为一体。如是三间房屋,则木柱四排。起屋多是一层楼,中柱居中,次为二柱,再次称无柱。木柱竖成,上挂防接楼枕,安横条,钉椽皮,盖瓦即可。周围筑土墙,或垒石壁,或装木版,或编竹等。
苗族村寨根据地形情况可分为三中类型,即依山型、傍水型和平地型。依山型的村寨,是依山麓的形状修建房屋的,苗语称为“皋”;傍水型的村寨是沿水流曲折为村落,苗语叫“佳”;平地型的村寨是将村落散布于平的一端或中部,苗语叫“垌”或“排”。此外,随着交通的发达,城镇的兴起等,苗族村寨的择地与坐向测定也有所改变,但基本上仍保持坐北朝南的坐向。
苗族住屋的外形,不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其外表形式只有两种,一种叫全平式,一种叫内窝式,或叫倒凹式。
全平式是指房屋的外表是一字形,也即是房屋大门的设计,与房屋南面从东到西的房屋板壁形成“一”字,中间没有凹或凸的现象,这种房屋的檐较宽大。这种全平式的住房,其大门为六合门,即中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傍门与中间相连,三个门的高度与宽度一致。中门苗语称为“明株”,即大门之意,大门左右侧的旁门分别叫“竹诺”、“竹最”。另在中门两旁还各开一个窗户,窗户距中门的距离是相等的。其窗框可以全是空的,也可以安装有规则的格形花样,以饰其美观。
全屋定制中的烟熏木皮,是比较高大上的材料。烟熏木皮是木皮的一种,也叫碳化木皮,是表面碳化、深度处理的木皮,表面有一薄层碳化层。这种木皮是比较不错的木皮,它表面有凹凸木纹,能够产生立体效果,适用于家具等产品的贴面装饰。
烟熏木皮和其他的木皮不一样,解决了疤痕、变色、和其他缺陷。因此,在使用面积较大的情况下,设计效果较好,纯净而破碎,并且没有木纹。木皮装饰行业始于上个世纪50世纪年代,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具有相当的规模。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随着中国家具的制造和装饰装修的发展,行业的跨越式增长明显,行业发展突飞猛进,涌现出一大批行业专家。
烟熏木皮是工业发展的产物。不仅具有天然珍贵木皮的效果,表面有凹凸木纹,还有立体效果,充分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纹理清晰,复古时尚。烟熏木皮表面纹理凹凸,纹理极佳。广泛应用于室外阳台外墙、花园阳台家具、室外地板,它坚固耐用,烟熏木皮稳定性强,能有效防蛀防潮,不易因日晒或潮湿环境而改变,使用寿命大大延长,用烟熏木皮做的木制品使用寿命长。
因为烟熏木皮经过高温处理,所以木皮会干燥易碎。在贴的时候,应选择合适的粘合剂和基材。烟熏木皮与染色木皮相比,重要的是烟熏木皮没有多种颜色,以深色为主,主要用于营造高端复古的视觉感受。整个房子定制家具风格多样,一些个性化的搭配也受到人们的青睐。烟熏碳化木皮,纹理清晰,质朴典雅。大型别墅和商店的外墙装修、室外亭台、走廊和花架都可以用烟熏碳化木皮。
忆江南关于杭州的诗句 1.忆江南之杭州古诗的意思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订担斥杆俪访筹诗船涧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也许,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么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寻桂子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钱塘江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至海门入海。钱塘潮每昼夜从海门涌入,异常壮观。钱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势最大,潮头可高达数丈,正因为如此,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趣意盎然。上句写跑去寺里寻找那美丽的传说,下句写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钱塘潮,一动一静,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作者内心蕴涵的种种心理活动,也许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难忘。
第三首,写的是苏州。吴酒一杯春竹叶,也许有人会说,竹叶青并非是吴酒啊,这是怎么回事呢?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时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类。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也许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吧。十多年后,他在洛阳,回忆起当年饮酒观舞,不禁叹道:“早晚复相逢?”。早晚,是当时的口语,意思就是何时。
三首词,从今时,忆起往日,最后又回到今天,从洛阳到苏杭,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
参考资料:chelseage@天涯社区
2.关于杭州的诗句大全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题临安邸》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西湖》欧阳修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3.忆江南之杭州古诗的意思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常壮观。
钱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势最大,潮头可高达数丈,正因为如此,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钱塘潮每昼夜从海门涌入,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至海门入海,忆起往日,最后又回到今天,从洛阳到苏杭。 也许,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早晚,是当时的口语,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古籍载,郡亭枕上看潮头,一动一静,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作者内心蕴涵的种种心理活动,也许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难忘。”既然寺僧可以拾得?”,这是怎么回事呢,趣意盎然。
上句写跑去寺里寻找那美丽的传说,下句写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钱塘潮。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
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杭州灵隐寺多桂。
寺僧曰:‘此月中种也,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么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寻桂子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
钱塘江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
第三首,写的是苏州。吴酒一杯春竹叶,也许有人会说,最忆是杭州,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神驰江南,抚今追昔。
十多年后,他在洛阳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应该说。
白居易身在洛阳。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那么看起来。
山寺月中寻桂子,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
何日更重游,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若下春”之类?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
’至今中秋望夜,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时代,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诗情画意,引人入胜,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不禁叹道:“早晚复相逢,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
也许白居易这样写,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莺”着手,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从今时,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吧,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意思就是何时。
三首词,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竹叶青并非是吴酒啊,回忆起当年饮酒观舞?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
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
4.关于杭州的诗句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5.关于杭州的古诗句
1、直把杭州当汴州
宋
林升
《题临安邸》
2、最忆是杭州
唐
白居易
《忆江南·江南忆》
3、杭州一望空
现代
毛泽东
《五律·看山》
4、罗刹石在杭州)
唐
白居易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
5、未能抛得杭州去
唐
白居易
《春题湖上》
6、曾向杭州看上元
宋
刘辰翁
《减字木兰花·无灯可看》
7、今夕是杭州
宋
刘辰翁
《水调歌头·此夕酹江月》
8、杭州万里到幽州
宋
汪元量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十八》
9、临末了一个好躲难的杭州又失了守
清
贾凫西
《木皮散人鼓词》
10、杭州万里到幽州
宋
汪元量
《湖州歌九十八首》
6.求有关杭州的诗句
白居易 【杂曲歌辞·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 【戏醉客】 莫言鲁国书生懦,莫把杭州刺史欺。醉客请君开眼望,绿杨风下有红旗。
白居易 【潮】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白居易 【和同州杨侍郎夸柘枝见寄】 细吟冯翊使君诗,忆作馀杭太守时。君有一般输我事,柘枝看校十年迟。
白居易 【忆江南词三首(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 【赠卢绩】 馀杭县里卢明府,虚白亭中白舍人。今日相逢头似雪,一杯相劝送残春。
姚合 【牧杭州谢李太尉德裕】 皇恩特许拜杭坛,欲谢旌旄去就难。偷拟白头瞻画戟,四神俱散发毛寒。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八景风回五凤车,昆仑山上看桃花。若教使者沽春酒,须觅馀杭阿母家。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石洞沙溪二十年,向明杭日夜朝天。白矾烟尽水银冷,不觉小龙床下眠。
李中 【送虞道士】 烟霞聚散通三岛,星斗分明在一壶。笑说馀杭沽酒去,蔡家重要会麻姑。
白居易 【桐树馆重题】 阶前下马时,梁上题诗处。惨澹病使君,萧疏老松树。
自嗟还自哂,又向杭州去。 杜甫 【第五弟丰独在江左,近三四载寂无消息,觅使寄此二首】 闻汝依山寺,杭州定越州。
风尘淹别日,江汉失清秋。影盖啼猿树,魂飘结蜃楼。
明年下春水,东尽白云求。 白居易 【正月十五日夜月】 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
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
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 白居易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我年三首】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几许。
甲乙三道科,苏杭两州主。才能本浅薄,心力虚劳苦。
可能随众人,终老于尘土。 白居易 【和春深二十首】 何处春深好,春深妓女家。
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兰麝熏行被,金铜钉坐车。
杭州苏小小,人道最夭斜。 罗隐 【题玄同先生草堂三首】 常时忆讨论,历历事犹存。
酒向馀杭尽,云从大涤昏。往来无道侣,归去有台恩。
自此玄言绝,长应闭洞门。 白居易 【腊后岁前遇景咏意】 海梅半白柳微黄,冻水初融日欲长。
度腊都无苦霜霰,迎春先有好风光。郡中起晚听衙鼓,城上行慵倚女墙。
公事渐闲身且健,使君殊未厌馀杭。 白居易 【馀杭形胜】 馀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
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 白居易 【元微之除浙东观察使,喜得杭越邻州,先赠长句】 稽山镜水欢游地,犀带金章荣贵身。
官职比君虽校小,封疆与我且为邻。郡楼对玩千峰月,江界平分两岸春。
杭越风光诗酒主,相看更合与何人。 白居易 【答微之夸越州州宅】 贺上人回得报书,大夸州宅似仙居。
厌看冯翊风沙久,喜见兰亭烟景初。日出旌旗生气色,月明楼阁在空虚。
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馀杭尽不如。 白居易 【答微之见寄(时在郡楼对雪)】 可怜风景浙东西,先数馀杭次会稽。
禹庙未胜天竺寺,钱湖不羡若耶溪。摆尘野鹤春毛暖,拍水沙鸥湿翅低。
更对雪楼君爱否,红栏碧甃点银泥。 白居易 【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白居易 【得湖州崔十八使君书喜与杭越邻郡因成长句代贺兼寄微之 三郡何因此结缘,贞元科第忝同年。
故情欢喜开书后,旧事思量在眼前。越国封疆吞碧海,杭城楼合入青烟。
吴兴卑小君应屈,为是蓬莱最后仙。 白居易 【题石山人】 腾腾兀兀在人间,贵贱贤愚尽往还。
膻腻筵中唯饮酒,歌钟会处独思山。存神不许三尸住,混俗无妨两鬓斑。
除却馀杭白太守,何人更解爱君闲。 白居易 【赴苏州至常州,答贾舍人】 杭城隔岁转苏台,还拥前时五马回。
厌见簿书先眼合,喜逢杯酒暂眉开。未酬恩宠年空去,欲立功名命不来。
一别承明三领郡,甘从人道是粗才。 白居易 【答客问杭州】 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唐泻绿油。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
所嗟水路无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 白居易 【故衫】 暗淡绯衫称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门。
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残色过梅看向尽,故香因洗嗅犹存。
曾经烂熳三年著,欲弃空箱似少恩。 白居易 【岁暮寄微之三首】 微之别久能无叹,知退书稀岂免愁。
甲子百年过半后,光阴一岁欲终头。池冰晓合胶船底,楼雪晴销露瓦沟。
自觉欢情随日减,苏州心不及杭州。 白居易 【奉送三兄】 少年曾管二千兵,昼听笙歌夜斫营。
自反丘园头尽白,每逢旗鼓眼犹明。杭州暮醉连床卧,吴郡春游并马行。
自愧阿连官职慢,只教兄作使君兄。 白居易 【咏怀】 苏杭自昔称名郡,牧守当今当好官。
两地江山蹋得遍,五年风月咏将残。几时酒盏曾抛却,何处花枝不把看。
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
7.求关于杭州和描写江南的所有诗句(加分)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一时想到的就这些了
1、骨架安装
(1)铝板幕墙在完成立面分格放线工作后,在支撑处结构梁边采用后置锚固,即首先在打入M10*110 的后切式锚栓,装上镀锌钢底码。然后焊上企码,通过 M10*110 的不锈钢六角头螺栓将方管与钢码连接起来,完成校正后,再将开锯好的横柱安装在主柱上,横料安装单边采用固定烧焊连接,另一边采用活动支撑,以保证足够的变形。最 后所有经过焊接的钢构件均要清除焊渣后,涂防锈富锌漆。
(2)骨架装好后再按图将隐蔽项目装上,所有螺孔及抽钉孔均在现场钻孔,装好的螺丝必须在螺丝头上挤上耐候胶。
2、铝板定制
(1)骨架安装完毕后,由设计工艺员按放线实际尺寸绘制铝板加工图,确定其型号、规格、数量、表面处理要求,然后由采购员联系加工事宜。
(2)生产厂家按照铝板加工成型图,进行剪、冲、折、钻、种钉、焊角、灌胶、装加强肋成型。然后进行打磨、前处理、烘干、喷底漆、面漆、罩漆后,掬油、冷却,加工完毕的铝板待检验合格后,进行包装,然后运至工地安装。
3、铝板挂装铝板进程经验收合格后,在钢龙骨上弹上安装控制线。然后,将加 工好的铝板按型号搬至指定的位置上调校好后,用自钻自攻螺丝与骨架连接,待与上下左右调校平整后,进入下一个工序。
4、打胶打胶前,应用二甲苯清洁胶路材料表面,并在未挥发前用干净的白布 擦干,然后填入适当尺寸的发泡胶条(胶条要填实,不再出现变形),在沿胶路完成边粘贴美纹纸后,灌注密封胶。胶缝要保持饱满,并且不可重复使用,然后用专用小挂刀将胶路挂平,最后小心撕掉美纹纸,注意不得污染铝板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