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乐岛玩,票价、交通、景点等?大神们帮帮忙
秦皇岛 山海关欢乐海洋公园(乐岛)门票 门市价 ¥103 同程价 ¥93 门票说明: 门票包含海底总动员、海洋剧场、未来水乐园、海洋嘉年华、爱琴海音乐广场 二次收费项目有:潜水、钓海豹、海豚海狮合影留恋、戏水泳圈、戏水寄存、碰碰车、小蹦极、摊位游戏、快艇大船、水上球、海上乐园、沙滩卡丁车、海洋餐厅、烧烤广场、美味冷饮、帐篷、风情木屋、海边雅野、代步车等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山海关龙源大道南侧(老龙头西2公里) 乐岛海洋公园全攻略 二日游黄金线路推荐,不看后悔!(吃住行都有滴~) 送给喜欢乐岛旅游的广大好朋友! 我家就住在乐岛5公里外的一个市区里 希望更多朋友了解乐岛 前几天特意去了躺乐岛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乐岛 下面请朋友们看详细介绍吧! 一:到站地点介绍: 乘车路线: 乐岛坐落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龙海大道148号 距离老龙头2公里,离山海关机场只有8公里,交通很便利 准备来乐岛的朋友们可以查询时时车票或机票 直接到秦皇岛 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直接问我 秦皇岛可以乘坐25路、35路即可直达乐岛。全程票价:2元,路程大约45分钟左右 自驾车旅行 可以提前联系乐岛客服 他们会给你们更准备的路线图的 去乐岛论坛咨询 打车心得:正常打表从秦皇岛火车站到乐岛应该是35元左右。但是,因为秦皇岛的司机师傅都代卖景点的门票,所以直接从出租司机那买的乐岛的门票可以优惠的,所以司机肯定愿意以便宜格送你们到乐岛。 (建议网络定票 可以便宜 现在乐岛实行门票当日有效 不建议在黑导手里买票) 二 乐岛景区介绍: 公园主要是以 水 海洋动物 娱乐休闲 为主的海洋公园。应该说处处有景,处处是精品,欢声笑语和惊险刺激随处可指。 三 开园间表 公园开放时间:旺季(7.1-9.1)7:30--21:30,淡季:8:00--18:00 (具体时间以乐岛最新公布信息为准) 四 乐岛游玩指南以及推荐指数: 如果准备玩2天 可以提前预定乐岛沙滩别墅 因为暑期的房间是不好预定的 所以要以前准备 沙滩别墅可以放行李 也可以洗澡 还有空调 设备齐全 基本上就是按照 标准间布置的! 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据全。一切准备妥当 乐岛之游 即将开始!!! 进了乐园,别急着拍照,先提前准备一张乐园地图和演出时间表,好好看一下各个节目的时间表和有哪些游艺。乐岛海洋公园以海底总动员、爱琴海音乐广场、未来水乐园、美食卡布里、夏威夷海滩、海洋嘉年华、搏海湾、海洋剧场为主题的游乐海洋公园。 1:海底总动员 动物湾:在那里有海狗、海狮、海豹等海洋动物。你还可以买鱼来喂海豹,等等。要想知道具体多好玩,还是要自己来过才知道。 极地馆:在那里有北极熊、企鹅、白鲸、江豚。这里的小白鲸 和人特别的亲,他们不怕人,反而会和人打招呼,非常的可爱 特殊强调:白鲸的精彩表演(时间自己掌握好噢) 鲨鱼馆:鲨鱼的世界 尽情享受海底霸王的世界 (鲨鱼的确是不少噢) 热带海洋(海洋馆):在里面可以饱满眼福美丽的海底隧道 神秘的海底世界尽现眼底,如在海洋不同层次观赏2000多条不同的鱼类,在这里,你还可以观赏到长约七尺的鱼哦,让人大开眼界。 里面是潜水爱好者的天堂 里面的确可以称之为“迷幻海底世界” 特殊强调:里面有“鱼美人”的水下精彩表演 (时间自己掌握好噢) 推荐指数:3星+ 2:爱琴海音乐广场:泼水节的专用场地(泼水节表演,先是一些少数民族的舞蹈表演,然后是傣族姑娘的求水舞。最后的高潮当然就是泼水了,这时全场的喷泉都喷起来。那人气 哇 绝对火暴 有机会一定要自己去看看啊) 爱琴海音乐广场前面是贝壳舞台 在那里有不少精彩演出 夜晚是异国风情 众多的艺术形式,杂技魔术、芭蕾、体育舞蹈、空中飞人 的确震撼出击噢 推荐指数:4星 3:未来水乐园:这里嘛~要好好介绍介绍了 这里是极品噢 必须特殊强调 7~8月正值夏季,当然选择有海的地方,乐岛除了海岸线长达800多米的沙滩外 最具特色的海上娱乐场地就数未来水乐园了 游客可以参与管状透明滑道、家庭乘筏滑道、陀螺滑道、浪摆滑道、互动戏水屋、攀岩、跳水等惊险刺激的水上项目,针对儿童的游玩特点,还专门设有儿童戏水区。 推荐指数:5星+ 4:美食卡布里:那里是吃的天下 具有各样的风味小吃 海鲜广场、烧烤广场、海鲜餐厅、冰点屋、西点屋、水果吧内 爱美食的MM们千万不要只想着享受美食而错过很多游艺项目哦。乐园一到18:00点游艺项目就会结束,但是园区不会关。 推荐指数:3星+ 5夏威夷海滩:海岸线长达800多米 大海 美景 哎~ 泳装的漂亮MM当然不用说拉 觉得让那些~~嘿嘿 不说拉``自己体会吧 在那旁边还有沙滩卡丁车 爱车的男同胞们 一定不会错过彪车带来的潇洒感觉的 推荐指数:4星+ 6:海洋嘉年华:海盗船 欢乐飞椅 滑行龙 勇敢者转盘 空中飞舞 雪地飞车 冲浪 豪华转马 摩天飞碟 自控飞椅 (我以前在乐岛打工的时候是开海盗船的 绝对刺激不过多强调) 不得不特殊强调:勇敢者转盘 这个游乐项目那可叫人气火暴的要命呀 这个可是很多游客梦寐以求的惊险刺激游乐设备噢~不早早排队等候那可是会后悔滴~嘿嘿~自上午开放到晚上关闭期间 排队的游客不少于100人的噢(在那工作一个月呢 能不了解嘛~~) 有些项目的确很刺激的,但是有些项目也是很适合小朋友玩的 旋转木马 自控飞椅 欢乐飞椅 推荐指数:5星+ 7:搏海湾:那里也是潜水的基地 可以捕捞小虾下蟹 这里就不过多介绍拉 推荐指数:2星+ 8:海洋剧场: 里面最起码可以容纳2500位游客同时观赏海豚海狮表演(很荣幸 在里面工作过 看了无数场表演拉 主持人的台词我都会背了 嘿嘿) 可伸缩索膜顶、开放式的海洋剧场,在这里,一群海洋动物组成强劲的海洋剧场明星阵容。它们美妙的表演必定令您赞叹不已!表演正式开始,这些海豚海狮的确太聪明了,不但会顶球钻圈,甚至还会“唱歌”真是太精彩了 游客朋友 特别是小朋友的笑声 此起彼伏。笨拙的海豹令人忍俊不禁;身怀绝技的海豚、鲸鱼们的精彩表演令人乐而忘返。你甚至可以近距离地欣赏海狮海豹驯养的全过程。海洋动物们逼真、自然的表演,仿佛梦幻中的童话世界真的存在。 特殊强调:在7~8月期间 乐岛的游客每天不少于2W人 今年因为秦皇岛是奥运协办城市 估计游客肯定倍增 应该是一天3场表演 具体看乐岛安排了 最起码提前1小时入场 不是我夸张 因为导游带团去的都会准点或提前进入海洋剧场 所以我在这里给朋友们特殊强调下`` 推荐指数:6星+ 收费游乐项目:潜水380元/人,租船出海300元左右,摩托艇20元/分,救生圈20元/次,收费项目不是很多,大多都是免费的。(去年的标准 今年的还不知道 先给大家报下价 具体花费心里也算有点数 可以咨询乐岛客服 去论坛官网 五:住宿: 乐岛有里2个可以住的地方一个是沙滩别墅(480左右 2人间 ) 不过价格不便宜 设备以及空调 设备齐全 豪华行的享受 还有就是在海边租帐篷(280左右 2人标准 ) 够浪漫的 还可以看日出呢 这样一来便宜许多 当然 在乐岛外面也有很多小的住宿的地方 都是小旅馆 我到觉得既然来玩一次 一天绝对不够 因为朋友们几乎都是初次来乐岛 肯定有不少活动以及精彩表演有遗漏 所以最好住上一晚 ` 价格是随时调整的 我只给朋友们做个参考 具体看乐岛标价! 本人真诚心得送给我的朋友们: 本建议绝对是在乐岛游玩最值得听取的信息噢 1、公园的表演很多,都很精彩而且互动性很强,最好去之前打印一份节目单带上,做到心中有数,漏掉哪个都挺可惜。小朋友和女孩子最好穿得漂亮些,争取在海豚海狮表演时坐在前排,就有可能被选上上台与小动物做“亲密接触”,终身难忘哦!男同胞嘛,则可以参与最具特色的“泼水节”中去与佤族姑娘小伙们一起狂欢泼水,那水是神圣的,在佤族的习俗里 泼的越多代表你收获的祝福越多拉`` 2、公园戏水乐园很好玩,建议带SPF高的防晒霜去,不然会晒得很黑。戏水乐园下午6点结束。 3、海边晚上气温会低一些,阴雨天更冷,建议去前关心一下天气预报,最好带一套长衣长裤,带孩子的家长尤其要注意。 4、驱蚊防蚊用品千万别忘记带,在户外活动时非常有用。沙滩别墅内有驱蚊器,所以在车沙滩别墅内不用太担心。 5、海豚表演一天最少3场 如果你上午看了 海豚表演,您可以在下午海豚表演的时间来玩嘉年华。因为这个时候很多人都在看海豚表演呢,玩嘉年华的人就少,基本上不用排队就可以进去了~ 希望我的朋友们能在旅游的时候都顺顺利利的`` 建议游览方式:进入公园之后可以先玩玩娱乐设备 然后按时间参加各个地方的表演 乐岛主要以水为主 相信大部分游客是为了玩水而来 未来水乐园 是你们的首选 然后就是精彩的海豚表演 估计第一天玩的绝对不够尽兴 第二天可以参观海底总动员 早晨起来可以就去 因为大部分游客还没进园 这样方便您拍照 相信乐岛的表演多的连我都不记的有多少了 所以看演出的时间一定要安排妥当 因为乐岛大部分表演要7月初才公布 所以现在我还不能给大家安排好演出行程 我会在我知道的第一时间给大家公布出来的 资料来源网络。
佤族是云南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耿马、双江、镇康、永德、澜沧、盂连等具。有35.1 万多人,其中西盟、沧源两个侃族自治县就有18万多人。
佤族的先民是古代“濮”人的一支。汉晋时期,“濮”人就生活在澜沧江和红河以西的广大地区。侃族的称谓很多,自称有“佤”、“布饶”、“阿佤”等。1962年,根据本民族大多数人的意愿,统一改称为“佤族”。
佤族生活的地区主要在澜沧江以西、怒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地带。这里崇山峻岭连绵起伏,很少平坝,故称为阿佤山区。阿瓦山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历史上侗族曾长期处于原始氏族社会,原始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生产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佤族人民获得了新生,党和政府向佤族地区派出了民族工作队,按照“慎重稳迸”、“团结、生产、进步”的方针,疏通民族关系,争取民族上层,发展生产。1954年以后,沧源、西盟两个佤族自治县以及耿马、双江、孟连三个与其他民族共同建立的民族自治县陆续成立。阿佤人民结束了迁徙无常的时代,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佤族的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化生活等都有许多特点。在社会组织方面有严格的家族制度,即由某个祖先繁衍下来的若干家庭组成一个家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姓氏和严格的族规,家庭成员有互助、恤孤等义务。村寨是一个经济、政治和军事单位,几个或十几个材寨组成一个部落。成年男子平时生产,战时皆兵。所谓的“战时”是指保卫边境、保卫村寨的自卫防御战斗。这些组织形式,虽然具有氏族社会的痕迹,但也充分显示了佤族群众团结互助、勤劳尚武的民族精神。佤族普遍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班洪(沧源县境内)地区的佤族则信仰小乘佛教。基督教传人后,不少人也信仰基督教。由于对鬼神的信仰崇拜较普遍,每年群众性的祭鬼活动较多。最突出的有“拉木鼓”和“砍牛尾巴”。佤族群众认为,木鼓是通天的神器,把“木鼓”拉回村寨,要剽牛祭把,祈求上苍保佑,使谷子丰收,不受外寨人袭击,百姓生活美好。“木鼓”是从树上截下的一段两米左右的树干,经加工制作而成的鼓。“拉木鼓”活动很隆重,每年12月(佤历的“格瑞月”),由村寨的小头人带领人们到山上选定好大树,然后砍倒截下一段,拉回村寨。在拉回的路上,男女老幼又是唱又是跳,尽情欢乐,甚是热闹。拉回村寨“木鼓房”后,接着举行各种活动。木鼓用鼓槌敲打,能发出“咚咚’之声。在木鼓声中,人们载歌载舞,整个活动达到了高潮。木鼓是佤族的重要象征物,佤族的每个寨干部有木鼓,也都有木鼓房。
佤族人民喜爱歌舞,他们的舞蹈真可谓丰富多彩。常见的有“圆圈舞”、“舂米舞”、“打歌”、“拜年歌”和“摆脚歌”。圆圈舞是群众性集体舞蹈,动作很简单,不分男女老幼,围成一个圈,彼此手拉手,顺着一个方向转动,边歌边舞。舂米舞往往在盖新房期间进行,一般是青年男女参与。当夜幕降临之后,在新房门前燃起火堆,人们聚在门前,围着火堆,由4个人手拿木棒冲击木锥,做出舂米的动作,其他人和着木棒的节拍跳起欢乐的舞蹈。佤族舞蹈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敲木鼓和甩发。佤族女青年在跳舞时常常甩动披肩的长发,随着长发的甩动,那戴在颈上的银项圈也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构成了和谐的画面。
佤族的服饰体现了本民族的传统特点。男子用黑布或红布包头,上身穿无领短衣,裤子短而宽大,身佩长刀,青年男于颈带竹藤圈。妇女穿无领短衣,下穿围裙,小腿上缠裹腿布并套若干藤圈。头戴银(或篾)箍,耳戴大银环,并有红黑线穗。颈戴银项圈和料珠数串,腰围几道藤圈,腕戴银镯。
佤族是一个具有勇武精神的民族。佤族人民曾经和其他民族一起,进行了长期的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34年发生的震惊中外的沧源班洪佤族反抗英帝国主义侵占银铅矿的“ 班洪事件”。在这次事件中,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起组成抗英武装,狠狠打击侵略者,他们“宁可战死,决不投降”的斗争精神,令英国侵略者闻风丧胆。他们的英勇斗争保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保卫了边疆的和平安宁。
习俗
佤族人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当先,认为无酒不成礼。佤族待客敬酒习俗多样。其一是敬酒主人首先自饮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种戒意,然后依次递给客人饮。敬给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而且要尽力喝干,以表示心地坦诚,否则被认为对主人不敬;另一形式是主客均蹲在地上,主人用右手把酒递给客人,客人用右手接过后先倒在地上一点或右手把酒弹在地上一点,意为敬祖。然后主人和客人一起喝干。佤族民间有不知心,不善良者不敬酒的习惯。每逢儿子出门,客人离去,主人还要打“送亲礼”。即给亲人或客人敬酒,届时主人用葫芦(盛酒器)盛满酒,先喝一口,然后送到客人或远离的亲人嘴边,客人需要喝到葫芦见底,以表示亲情、友谊永远不忘。
禁忌:不能骑马进寨,须在寨门口下马;忌别人摸头和耳朵;忌送人辣椒和鸡蛋;忌任意进入木鼓房;忌讳送给少女装饰品;忌讳客人在家里坐妇女坐的鼓墩或数钞票;若门前放一木杆,说明家里有病人,忌外人进入。
食俗
佤族以大米为主食。西盟地区的佤族都喜把菜、盐、米一锅煮成较稠的烂饭。其他也区的佤族则多吃干饭。农忙时日食三餐,平时吃二餐。鸡肉粥如茶花稀饭是家常食品的上品。旱稻多用木难现吃现舂,男女老幼皆食辣椒,民间有“无辣子吃不饱”之说。
佤族的肉食主要来源于家庭饲养,有猪、牛、鸡。此外也有捕食鼠和昆虫的习惯。
一些地区的佤族还有捕食昆虫的习惯,更食用竹蛹、寄生于草木植物的红毛虫、扫把虫和寄生于冬瓜树的冬瓜虫等十余种。一般时都把可食的昆虫与米一起煮成粥,加菜、盐、拌辣椒,香辣可口。
佤族养蜂比较普遍,但养蜂方法十分特别,先用一段掏空的圆木,两头封口,留出数个小孔,供野蜂进出,放在森林或屋椽下,使其繁殖酿蜜,每年割2、3次,与其中蜂蛹一起食用。
佤族普遍喜饮酒,喝苦茶。所饮用的酒都是自家酿制的“泡水酒”。常饮泡水酒不但于身体无害,反而有益健康。近几十年低族才开始饮用烧白酒。
佤族更爱喝苦茶。有的苦茶熬得很农,几乎成了茶膏。苦茶虽然味苦,但喝后有清凉之感。对于处在气候炎热地区的佤族,具有神奇的解渴作用。
嚼槟榔是佤族男女老少普遍的嗜好,平时劳动休息或闲谈,口中都嚼一块槟榔。所嚼槟榔都是用麻栎叶和石灰煮成的代用品,据称嚼槟有健齿作用。
典型食品有:茶花稀饭,火烧蛇肉,青豌豆炒蚂蚁蛋,油煎柴虫等。
节庆
佤族过去普遍信奉万物有灵原始教,有部分地区的佤族信奉佛教,差不多所有节日都伴有祭祀活动。传统的祭祀活动除杀鸡杀猪外,还要进行特有的剽牛。如:播种节(佤历气艾月,公历三月)全寨人聚居在一起进行剽牛,剽牛仪式由捐牛的主人主持。届时由主人持铁剽刺进牛的心脏使其致死,而后把牛肉均分到客户祭祖。牛骨归主人,牛头骨被视为富有的标志。祭祖仪式后,全家吃午餐,开始播种旱谷。
“崩南尼”是舌烛旧迎新的年节,要选在佤历一年最后一月的祭亥日,当夜四更,全寨的头人、青壮年男子,都要集聚到寨王家,并凑钱买猪、鸡各一只宰杀,各家用小篾桌端去一盆糯米饭、一块粑粑等给寨王拜年,祭神灵和祖先。后互赠粑粑,互相祝贺。天亮时祭神树,并开始打猎、捞鱼虾,以求新的一年里交下好运。
其他节日如接新水节、取新火、拉木鼓等活动,都要杀鸡、杀猪祭祀。其中拉木又的祭祀规模较大,整个过程要十余天,需全家一起置酒庆贺,拉木鼓前后不得吃姜,还能用芭蕉叶盛饭,还能使用碗筷等。
沧源崖画
在沧源县境内勐省、曼帕、曼坎等地海拔2000余米的山崖上,至今仍保留着10余处古代崖画,距今至少有二三千年的历。这些崖画图案皆呈红色,绘画的染料多采用当地所产的赤矿粉,用牛血调和制成。崖画内容以舞蹈和狩猎场面居多,也有生产劳动,原始宗教祭祀的情景。在一块长30米的山崖上,舞蹈、狩猎人物及牛、猴、鸟等动物图像多达数百种,体态形象逼真。还有一幅类似庆祝胜利凯旋的场景,一群胜利归来的人们手执兵器,驱赶着猪羊,分成若干队伍走回村寨。村寨用一椭圆线条围成,内有多座干栏式房屋。崖画中,还有叠立罗汉、头顶长杆、弄丸、舞流星等“杂技”表演的画面。崖画表现手法古朴独特,画人体多勾勒成三角形,面部不细绘五官,仅通过四肢部位表现出人体的动作、体态与感情。描绘动物也省略细部,粗线条地勾勒出角、尾、耳等。
沧源崖画分布在佤族聚居区,被当地佤族视为神圣之地。崖画上的人物图像,被佤族人们奉为“仙人”。千百年来,每逢旱季或年节,佤族和当地居住的其他民族都要到岩画地点举行庄严的祭祀活动,点燃香烛,摆上象征吉祥的祭品,祈求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拉木鼓
在佤族的各种器物中,最神圣、尊贵之物莫过于木鼓。
过去,佤族笃信原始宗教,每年都要照例举行多次大型的“祭鬼”仪式。于是木鼓就成了一种独特的祭祀工具。拉木鼓是一项整个村寨人都要参与的盛大活动。传统的木鼓以红椿、红色树为原材料,长约200厘米,直径约70厘米,鼓身挖一条长约150厘米,宽约15厘米的直槽:中是掏空,槽两侧各刻一鼓舌,鼓舌周围留有空隙,起共鸣作用。每个佤族村寨都至少有一对以上的木鼓,较小者称“公鼓”,较大者称“母鼓”,供奉于专门的木鼓房中,置于两根横木之上,以防潮湿。较大的村寨,有数个木鼓房和数十个木鼓。大约一两年就需要更换新木鼓。制作新木鼓时,首先需要从森林中拉回一段大树干,称之“拉木鼓”。
拉木鼓是佤族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般在阳历1月间进行。届时,魔巴(巫师)鸣枪并敲击召集村寨群众。举行祭祀和剽牛活动。制作木鼓,大约要6至10天时间。
古往今来,佤族人民把木鼓当作灵物崇拜,认为敲木鼓可以通神灵,驱邪魔,降吉祥。当时,遇有战争等紧急事态。用木鼓示警集众;猎手捕获虎豹等野兽,也要击鼓表示敬意。逢年过节或宗教祭祀之时,木鼓更是振奋人心的乐器。当人们用大木棒敲打鼓身时,可以发出四种不同音响,(多为一人敲打,也可数人合击)铿锵有力,节奏交错,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鼓语”。20世纪70年代以后,木鼓经过改制,成为佤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乐器,登上了新时代的文艺舞台。
大耳筒·宽手镯·细藤圈
佤族妇女装饰别具特色,喜戴大耳筒,宽手镯、细藤圈,标志着佤族人粗犷、豪放的坚强性格。
相对来说,男子服饰除包黑色包头上没有什么特别。但喜欢纹身,其中多数在胸脯刺牛头,手腕刺鸟,腿上刺山林图案。外出,常挎花布袋,佩戴长刀或火枪,给人以雄壮威武之感。
而妇女们的装束特点分明与众不同。最突出的是头戴宽约3公分左右的银箍,留长发;身着靛青色无领大襟右衽及横条花筒裙。腰系红布宽腰带和数十根细藤圈。耳挂垂肩圆形大耳环,颈戴银质大项圈,细项链。上了年纪的人,喜欢戴长约五公分伞状大耳筒,筒顶还刻有各种花纹。有的妇女在耳筒内插上香花香草,有的放上人民币,出门赶集,随用随取,很是便利。
在佤族聚居区西盟,无论家庭贫富妇女们都有一副宽手镯,长年套在手腕上。相传,从前阿佤山的原始森林里常有野熊出没,野熊有个特性,抓住人死不放手。一天,一个美貌的佤族姑娘上山采集,碰上了野熊,躲避不及,聪明的姑娘赶忙从竹篮里拿出饮水的竹筒,套在手上,大胆沉着地迎上去,让野熊握住。野熊自以为猎物到手,竟飘飘然起来,姑娘乘机悄悄从竹筒抽出来,化险为夷。从此,姑娘们外出将竹筒套在手腕上,以防不测,久之,竹筒就演变成宽手镯了。手镯宽约五公分,多用白银制成。上面刻有精致的各种图案花纹,美观闪亮,是佤族妇女喜爱的装饰品。
佤族人以前部落之间战争频繁的时候,每年都要用风干的仇家的人头来祭祀,所以致使部落战争连续不断。新中国成立后,帮他们改掉了好多陋习。50年代以后,他们就改为牛头祭祀了。所以现在跟牛有关的好多图腾和吉祥物就成了佤族人喜爱的饰品。
也许是部落生活方式太久的原故吧,佤族人对驯服火的人特别崇敬,同样对火的驯服及运用也就成了展现一个人勇敢程度和技艺水平的标准。
当然,上刀山更是成年男子不可缺少的才艺展示项目。
这样的碎玻璃堆,你敢赤脚踩吗?
佤族人以黑为美,他们都是黝黑的皮肤,衣服也以黑色为主,黑色的头发也都是留得长长的,尤其佤族姑娘那一头黑黑的长发,更是在她们舞蹈中不可或缺的道具。
佤族人个个能歌善舞,要是不会这个,连谈恋爱都成问题呢! 这几个在对歌的年轻人,不用伴奏,高亢嘹亮的声音穿透竹林,穿透细雨,穿过山峰,回荡在整个山谷。他们不用指挥,自成和声,人再多也不会乱! 真是太神奇了!
一片小小的树叶,到了他们嘴里,便成了能吹奏优美旋律的乐器!
他们的糯米糍粑! 这可是重要的日子里才吃的! 他们平时以牛肉为主食!
给我们送糯米糍粑的佤族姑娘!
健壮勇敢的佤族小伙!
能歌善舞的佤族姑娘!
佤族的婚姻大都是通过自由恋爱缔结的。结婚的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多男大女小。但青年男女从十五六岁便可开始参加谈情说爱的社交娱乐活动。这种恋爱活动俗称“串姑娘”。“串姑娘”是以群体方式进行的,在正式确定恋爱关系之前,单独活动的较少。在此活动中,男子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婚礼一般在秋季后举行,过了春节不宜再举行婚礼。
佤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35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澜沧、孟连、双江、耿马、永德、镇康等县的山区与半山区。即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与汉、傣、布朗、德昂、傈僳、拉祜等民族交错杂居。
汉代以后,云南便有了"濮人"居住。唐代,"濮人"、"望人"分布在东自景东、巍山,西至腾冲、梁河,南自镇康,北至永平的镇西地区。"濮人"可能是对居住在这一带的讲佤崩语的各族先民的总称。"望人"可能主要是佤族先民。历史文献中"望蛮"、"望苴子"、"外喻"等名称,与现在佤族的自称"佤"基本相同或十分相近。佤族自称“佤”、“巴饶克”、“布饶克”、“阿佤”、“阿卧”、“阿佤莱”、“勒佤”等。他称有“拉”、“本人”、“阿佤”、“佧佤”等。史称“哈喇”、“哈瓦”、“卡瓦”等,意为“住在山上的人”。根据本民族的意愿,1962年定名为“佤族”。
佤族婚俗历史:
佤族现在实行一夫一妻制,历史上也有多妻的现象,在一夫多妻家庭里,大老婆在家庭中没有特殊地位,小老婆也不受歧视。过去,佤族也有转房的习俗。丈夫去世妻子可以转房给弟弟,如弟弟已婚,经嫂嫂和弟媳同意,亦可转为弟的小老婆。如女方不愿意转房,也可另嫁,但必须由新夫家付聘礼给亡夫之弟或同姓家族。夫妻不和,也可以离婚,但若为男方主动提出,则不退聘礼若女方提出,则要退回聘礼。
在云南沧源一带的佤族,还有一种独特的男女恋爱方式:男女青年背靠背躺在地上谈情说爱。小伙子向姑娘赠送东西表示求爱之后,就可以到姑娘家去幽会。不论什么时候,是否有人在旁,小伙子一进姑娘家,就侧躺在院子中间,这等于告诉姑娘家人,求婚的小伙子来了。遇到这种情况,姑娘的家人会无动于衷,继续做自己的事。而姑娘无论是否同意,都要从竹楼中走出来,躺在小伙子身边,两人在众目睽睽下背靠背地窃窃私语、情意绵绵。如果姑娘同意小伙子的求婚,她会慢慢转过身来,和小伙子面对面地谈话对歌,一直到海誓山盟,才从地上站起来。小伙子在姑娘和家中成员的欢送下,高高兴兴地离去。如果姑娘无意,那么她虽然也躺在地上,但对小伙子的情话会闭口不答,小伙子讲得口干舌燥,眼见无望,也会知趣地爬起来,另外再找对象。
佤族婚俗简介:
佤族恋爱、婚姻比较自由,青年男女一般十五六岁就开始谈情说爱,形式是“串姑娘”。吃了晚饭,姑娘们就三五相邀于一家,等候小伙子们到来。小伙们也三两成群到姑娘家串马。串姑娘时,男女青年结下情谊,再经过多次交往,加深了解之后,如果小伙子爱上了某个姑 娘,便托人或亲自给姑娘送去求婚礼物。如果姑娘收下礼物,就算答应了男方求婚。然后小伙子请媒人作伴,带上两包茶叶,两桶酒到女家向女方父母正式提亲。妇方父母同意后,小伙子还得带上同样的礼物再到女家去“和翁”,即把婚事进一步定下来。“和翁”的当晚,小伙子提一挂肉到姑娘家,请全寨人都来吃一点。至此,婚约才算最后订妥。
佤族订婚婚俗:
在云南芒堆的佤族青年订婚要经过飞玉(串姑娘)、地亚(抢姑娘杀鸡看卦)、都帕(送定亲礼)三个阶段。
飞玉(串姑娘)
在飞玉(串姑娘)中,主要有唱情歌和“散海”(梳头)两种形式,其中尤以“散海”(梳头)最为有趣。“散海”是由女青年中年纪较大的自愿作为代表,轮流给小伙子们梳头。凡是参加“飞玉”的小伙子都要接受姑娘的梳头。在梳头中,姑娘小伙窃窃私语,相互试探对方对自己有无爱意。如果双方比较投缘,那么姑娘的动作就显得柔和多情,故意拖长梳头的时间,即使其他人有意见,他们也是不会在乎的。
地亚(抢姑娘杀鸡看卦)
“地亚”是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时机已经成熟,考虑婚嫁了,但必须让伟大的“梅神”知道和同意这件事,所举行的抢姑娘杀鸡看卦活动。“地亚”这天晚上,小伙子和他的媒人约上几位同伴,假装到姑娘家“串”。到夜深人静时,人们都已熟睡了,媒人示意姑娘走出房门,姑娘一跟出来,未婚夫就将她的包头抢了跑。姑娘追上去要未婚夫还她包头,小伙子说:“你的包头已经是我的了。”然后又向前走,如果姑娘不走,其他人就推着她走。这时是姑娘选择自己终身大事的关键时刻,如果不同意或临时变卦,她就必须大声喊叫父母亲友将小伙子们赶走。如果同意,她就会假意要包头,一路跟着未婚夫到男方家。到了男方之后,人们杀鸡祭神,求神让婚姻顺利成功,接着大家高高兴兴吃鸡粥。到了第三天,未婚夫就可以带上媒人和礼物去女方家中说亲了。
都帕(送定亲礼)
定亲之后,还要经过三次“都帕”,每次都有严格要求和标准。第一次要送“百来惹”(氏族酒),要6瓶,给女方父亲氏族的男掌家人吃第二次要送“百来孟”(邻居酒),也是6瓶,给村寨中人吃第三次要送“百来拔西歪”(开门酒),只要一瓶,给姑娘的母亲吃。
佤族婚礼仪式:
佤族的婚礼仪式简单而质朴。佤族小伙子的求婚热烈大胆,小伙子看上意中人后,便要寻找机会夺姑娘的项圈或手镯装饰品。被抢姑娘即使心中非常爱那个小伙子,也要大叫大嚷,佯作反抗。这种风俗人们称之为“独特然木”。小伙子把姑娘的装饰品夺去后,如果姑娘在三两天内不来索取,就等于接受了求爱,双方即可禀告父母占卜完婚。
青年男女结婚一般都选择在农闲季节:一是在农历四月,即佤族举行砍牛尾巴祭祀活动到盖木鼓房前这个月内二是九月至十二月之间,从修完房屋晒台到祭祀水鬼这段时间内。佤族姑娘出嫁,父母要为她准备嫁妆。嫁妆主械有衣服、被盖、纺织工具和生产工具。姑娘出嫁时所戴的银器饰品一律不陪嫁,而是采取借戴的形式,借戴一两年后归还娘家,要不就由新郎家出钱购买。
佤族的结婚仪式比较简单,婚期共三天。第一天,男女双方各自请本寨的乡亲们来吃一餐酒饭。第二天,男方给女方家送去聘礼,聘礼中含有部分现金、部分结婚用品和送给女方家的礼物。第三天,父母牵着姑娘的手欢欢喜喜同迎亲队伍一起送到男方家。新娘来到男方家后,由魔巴杀鸡看卦,并对新婚夫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