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木屋 > 正文

每日一拍|寻找正在消失的老木屋(第13天)

乐观的金毛
糊涂的大船
2022-12-31 20:11:39

每日一拍|寻找正在消失的老木屋(第13天)

最佳答案
拼搏的期待
潇洒的凉面
2025-09-11 18:10:52

离别之际,想起去拍拍村里败落的木屋,挎起相机就出发。

这是上次上山采野菊花时发现的房子,很喜欢它的构造,所以第一时间就想到来拍它。

越看越喜欢,如果我会画画,一定会把它画出来,可惜我不会!

房子下的小房间是马厩,当地老房子的地基都故意用石头垒起来,底下弄出来一个小矮间来当马厩。新建的房子就在旁边多建一小栋来当马厩,刚来那会我还笑说:“这些马太舒服了,还跟人一样住楼房!”

根据今天走访观察发现,所有的房子门前都有石阶,以为房子都是比地面高的。

好喜欢这石阶,在现在看来可能会觉得行走很不方便,车子也到不了门前。但是在以前,我想这石阶是不少孩子童年的快乐所在,一步石阶得爬多久才能上去?

夕阳西下,放学或者农忙回家,坐在这石阶上歇歇脚、聊聊天,顺便看看红霞满天,多惬意的田园生活。

不过,那时候可能温饱都成问题,谁又会有这种心情去享受生活呢?

这所房子是有人住的,我听到了里面炖菜的声音,门前挂着的玉米也是一种说明。

记得小时候,在老家某户人家看到那个露天的阳台,喜欢得不得了,好像住到她家去!

长大以后,再去她家,发现都拆掉重建了,心里拨凉拨凉的,多可惜啊!在那个小阳台上可以种花养草,早上还可以出来做一下伸展运动,晚上还可以摆一张小桌子出来,一家人在月光下话话家常。

还有一个小门楼,上面连着南瓜藤蔓,院子里还养着鸡。

第一次猜测,房子里住着的应该是老人,看到这个废弃的马厩,基本就断定了,里面住着的就是老人家,因为已经干不动农活,所以没必要养马。

这所房子已经变成危楼,还被烧过,摇摇欲坠的感觉,但是这位大娘还往里面放杂物。我好奇,问这房子是什么时候建的,她听不懂我的话,说半天都没用,后来一位过路大叔说,已经快一百年了!

一盏太阳能路灯,与旁边的残旧老房子形成了鲜明对比。

根据上面“中国烟草”四个大字,我判断这个应该是烤烟草的窑,只是上面的头盔,何解呢?随手放的吗?看着有点害怕的感觉。

特别喜欢这栋房子,要是在城里,这就是一栋别墅了!在这小山村里,它只是不起眼甚至受冷落的老房子,外表看着挺新的,甚至看着像还未完工的,但是也没了人居住的痕迹。

这所房子有点特别,门前经过了粉刷,还很新,但是看着也像是没人住的,也许一家都迁移到了城里吧!

这条回家的小路,都是满布菱角的石头,确实有点难走,而且也不好通车,但是第一眼它就惊到我了,因为它是纯天然的石头铺成的,蜿蜒而上,直达门前。

我应该走近看看门前的对联写的是什么,但是我从未走近任何一家的门前。说不上害怕,应该是一种敬畏吧,它们曾经为一代代人遮风挡雨,终于在某天完成了使命,退出历史舞台。在我眼里,它是神圣的,也是值得敬畏的。

连衣架都没有,就这样搭在上面,这种晾衣服方式还是很小很小的时候见过的。

又是这样一个露天阳台,在一片萧条中显得那么整齐美观,却也被废弃了!可惜可惜~

这种露天小阳台,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骑楼呢?“骑楼”这词从小听到大,不过还真不知道它的具体所指是什么样的。

这个老太太,不停地叫我吃了饭再走,本地人都好客气,动不动就叫进屋坐、吃了饭再走,也不知道是不是像我们日常随便说说的客套话。

我问老太太要不要照相,她问我要多少钱,我说不用钱的,后面怎么说就完成听不懂。她说的话,我都只知道大意,但是既然问我要多少钱,那应该就是想拍的。已经把这张打印出来,过好塑了,明天拿给她。

来这里这么久,还是第一次有人问我姓氏的,老太太告诉我他们家有姓刘还有姓什么的,一点都听不懂。同姓三分亲,虽然我们不同姓,但好喜欢这老太太的“寻亲”行为!哈哈~

这是我追着过去偷拍的,背着背篓走在田间地头,不一样的味道,不一样的风景!只是抓拍得不好,因为被人截住叫照相了。

有位大叔让我拍村里的全景,说要带去给亲家看,顿时有点压力山大!哈哈~明天带三脚架去试一试,但愿不会让人失望!

上山坡挖红薯(红苕)的三婆孙,奶奶看到我在田埂走,手里还拿着小土锹,问我挖什么,然后我们就隔空聊起来了!本地人这种自来熟,让人感觉好亲切,很平易近人,遗憾的是快离开了,才深刻体会到这点,才知道去地里走走,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感恩遇见摄影,感恩镜头看世界带给我的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这房子与开篇老房子同一主人,刚搬了新家,女主人叫我给她跟新房合影。她是一个曾受过伤的残疾人,手部没有五指,还有点畸形,脸部也毁容了。但她是一个很看得开的人,她问出相片要多少钱的时候,我还没说完不要钱她就抢着说她是“残废的”,对自己的异样毫不避忌。

她身残志坚,经常上山才采菌子去卖,还种菜卖给我们,所以我对她也算熟悉。不过,我真没想到,她会叫我给她照相,村里很多上了50岁的人都觉得自己老了,不好看,所以不照相。

其实,在我看来,好看不好看不在于年龄,也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呈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和笑容都是特别迷人的。还有就是专注与认真,我最喜欢抓拍别人正专注的样子,那时候真的跟样貌无关。

这是待客的客厅,这边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这种套着花布的桌子,里面是烤火的,条件差点的是小火盆,条件好点的是烤炉。坐在这样的桌子边上,暖烘烘的,街上小吃街里体验过。

这是楼梯间那边的小空间,也是烤火的休息间,一家人或者亲朋好友围在一堆火炭边上谈天论地,应该是别样的生活趣味吧!

旁边的楼梯下去,是地下室,有杂物间,还有猪圈。人和动物住得那么近,感觉有点不卫生,但是很奇怪,不走下去,根本不知道下面养着猪。

这是我第一次主动深入村里人家去了解村里人的生活,也是我第一次深入村庄,看到了村落最基层的存在。

刚来的时候,我觉得村里人挺富裕的,住的都是楼房。后来发现,楼房只是外面光鲜,走进里面,其实跟土房差不了多少。

这里属于少数民族居住区,听说村里人建房子都有补贴,所以外面才建得那么好。所以不能以房子外观论断村民的富裕与否。

但是,今天跑这一趟,我发现也只是表面楼房,内里都是残旧不堪的老房子,而且有些还有人住。所以,看事情真的不能只看表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深入了解,也永远不会知道事实是怎样的。

很遗憾,快离开了,才试着去了解这一切,才真正地去跟村民来往但也很欣慰,离开前有这样一个机会去了解!

往期首页推荐文章:

每日一拍(第5天)

公益摄影:尴尬与快乐同在

最新回答
漂亮的便当
执着的板凳
2025-09-11 18:10:52

73岁的老木匠,在城里的家中打造了一座30多平米的小木屋,耗时半年,花了不到1万块。

这位老木匠名为彭哲俊,来自贵州贵阳。他有许多“特异功能”,比如建房不用钉子,大脑可以“制作”施工图纸,一眼就能看出好木料,不用电动工具就能盖房……

“想让孙子们看看,我们以前在农村住的房子是什么样的,让他们也了解一下这种榫卯建筑的文化。”这个初衷,让年近古稀的彭哲俊花了半年打造了这座小木屋。

脑中“制作”施工图纸

不同于现代化建筑的修建,要反复测算,还要画图纸。“都在这里。”老爷子得意地指指自己布满银发的头,“我们木匠盖房子,从来都是用脑子。”

动工前,他先把图纸“画”在脑子里:外观什么样,内部结构如何,细节什么样,他都要反复想很多遍,不断修改。

然后根据“图纸”在心中估算木料的用量和种类。“造屋的木材很有讲究,杉树做大梁最好,不会生虫,不会烂掉;梓木的结构紧密,可以用来做窗户。”一切在脑子里演算得差不多了,他才开始动工。

一眼就能看出好木料

这座小木屋的木料是老爷子到废料市场淘的,花了不到1万块钱,就买了大概5立方米的杉树材料。其中,他还淘到了一块价值三四十万的金丝楠木,仅花了700块就拿下,并把它打造成了家中的一方长桌。

全屋不用一颗钉

彭哲俊打造的木屋采用的是传统的榫卯结构,只通过各种嵌套结构就把零件牢牢固定在一起,无需用到一颗钉子。这样的结构牢固耐用,不存在五金件锈蚀腐坏的问题。在排除火灾等意外情况下,这种木房子可以留存六七十年。

盖木屋也是个体力活,何况老爷子现在已经73岁高龄了。但他却坚持使用传统工具,他觉得这样用着更顺手,而且作业噪音小,不会打扰到邻居。

小木屋架梁那天,老爷子的亲朋好友都来帮忙。小朋友们也觉得有意思,跟着跑前跑后。

但大多数时间他都是一个人完成工作:做门,雕窗,打 家具 。完工的小木屋是彭哲俊在老家祖屋的缩小版。

木匠生涯的尽头

这座小木屋很有可能是彭哲俊木匠生涯中最后一栋高架木工作品了,他说自己已经老了,做不动了,只能做些精细木匠活。

除了快做不动的自己,彭哲俊发现,老家的木匠也在逐渐减少,因为人们都更愿意住水泥房子了。木匠这个行业,渐渐被居住在钢筋水泥高楼的人们遗忘。

虽然感觉可惜,但老爷子觉得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们都愿意过快捷省事的现代化生活。”他说,“建这个小木屋,我只是希望,我们手艺人的手艺以后不要消失。”

木头建筑的灵魂——榫卯

彭哲俊建的木屋用到了榫卯结构,这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古人建房子时不用钉子、胶水,而是通过榫卯来连接不同的建筑构件。如下图,凸出的部件叫榫,凹进的部件叫卯。

一榫一卯之间,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粹。后来,这种工艺传到了日本,由日本的工匠一代代继承下来。在日本,这种工艺被称为“河合继手”。

榫卯在现代建筑中的可能性

如今,榫卯结构仍然运用在一些木质家具的制造中,但在现代住房的建造过程中,这种传统的建筑结构已被钢筋混凝土所取代。不过,日本著名建筑师坂茂就别出心裁地把榫卯用到了现代大楼的建造中,他在瑞士苏黎世打造了一座榫卯结构的大厦,惊艳了全世界。

在tamedia大厦中,榫卯结构与现代化建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中,我们也看到了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生活中重新焕发活力的可能性。

回到文章开头老爷子建的小木屋,它在城市的钢筋水泥房里多少显得有些孤独。但是,正因为有了这些坚守传统工艺的“彭哲俊们”,古老的智慧和文化才得以在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中一直传承下去,屹立不倒。

(来源:环球网,建E室内设计网,大浪爱莎博客,筑龙网;网易家居综合整理)

专一的流沙
尊敬的墨镜
2025-09-11 18:10:52

轻型木屋1000元至1800元/平方米,重型木屋1800至3500元平方米

河南王凤木屋免费提供,木屋设计施工方案

河南王凤木屋造价

河南王凤木屋民宿

河南王凤木屋酒店

潇洒的世界
自由的鸡
2025-09-11 18:10:52

作用是可以住。

自制木屋的意义:

1、农村自制木屋,木头的质量是不必担心的,而且木结构的房子同样具有防震、防火,因为防潮的是一下子就会想到的问题,所以通过不断的研究,很多木屋防潮功能都非常不错。

2、自制的木屋,通常木材都是选择最好的来建造。因此使用年限可达四五百年,虽然说木材终究会腐朽,但是木屋完全满足人们居住一辈子的需求,虽然木房的寿命有时候会因为外界因素,容易受到破坏。

3、在农村自制木屋,最好能拥有一个庭院,这样就会显得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院子,建筑完毕后会给人一种土豪别墅的感觉。

优点

木结构小木屋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保温能力强。与通常用的砖混或水泥墙体的隔热效果相比之下,木结构的墙体就像保温瓶胆,而普通砖混或水泥墙体就像玻璃杯。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喜欢住木结构小木屋原因之一?

木材是一种多孔性材料,导热系数小,导热能力低。木结构住宅利用夹层保温和空气屏障的原理,使住宅的保温能力甚佳。

木材和石膏板都是热的不良导体,二者结合的框架结构形成相对封闭的室内空间。因此,无论是冬季取暖,还是夏季制冷,木结构住宅的能源消耗仅为砖混住宅的1/5,大大节省了能源费用。

同时木材自身具备吸收和释放湿气的作用,能够缓和室内湿度的变化,透气性与保温性极佳的板材结构给人一种清爽、舒适的宜人感觉。

秀丽的小馒头
酷酷的皮带
2025-09-11 18:10:52

十万块建房是很困难的,但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在设计以及大小方面都会受到限制。可以盖木屋别墅。

农村十万以下的房子推荐:

尺寸:面宽3.3米 进深6.7米

建筑面积:22㎡

土建造价:4.2万

这套别墅整体是一个小木屋,风格非常的清新淡雅,充满了自然的美感。而且木板搭建的房子,不仅施工简单方便,还可以进行拆卸。

房子虽然不大,但是应有的功能都很全,主卧还设计了独立的卫生间,方便家人的生活。如果你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允许建造木屋,那么这套一定是很好的选择。

扩展资料:

农村建房包含费用:

1、报建审批费用

现在想在农村建房一定要走流程,经过报建审批的房子才是合法的。在审批的过程中,就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具体包括登记费、审批费、测绘费、工本费,不同地区的具体费用也不相同。

2、购买宅基地的费用

如果自己本来就有宅基地,那么这部分的费用可以省去;如果自己没有宅基地,需要购买,那么这也会产生费用。

3、房子设计费用

一般在建房之前,都需要设计好房子的样式以及结构,通常要请专业的设计师,或者是购买设计图纸,设计的越详细费用越高。

4、购买材料费用

在建房时需要购买所需的材料,根据房子面积、层数的不同,所需的费用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框架结构的材料费用在每平米1400元左右,砖混结构的材料费用在每平米800元左右。

5、人工费用

在农村建房需要找专业的施工队,施工队施工的费用是按天数计算的,现在最低的也要每人每天150元,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