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胶合板 > 正文

宁波雅利木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冷静的水蜜桃
认真的小鸭子
2022-12-22 01:35:32

宁波雅利木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最佳答案
瘦瘦的爆米花
虚拟的大地
2025-08-27 09:33:24

简介:宁波雅利木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02月23日,主要经营范围为一般经营项目:木制品、胶合板的制造、加工等。

法定代表人:柴永善

成立时间:1983-08-02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3021200020357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下应街道柴家村

最新回答
合适的哈密瓜
粗心的羽毛
2025-08-27 09:33:24

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发展胶合板生产,做到材尽其用,我国新制订的国家标准(报批草案)根据胶合扳使用情况,将胶合板分为涂饰用胶合板(用于表面需要涂饰透明涂料的家具、缝纫机台板和各种电器外壳等制品)、装修用胶合板(用作建筑、家具,车辆和船舶的装修材料),一般用胶合板(适用于包装,垫衬及其它方面用途)和薄木装饰胶合板(用作建筑,家具,车辆,船舶等的高级装饰材料),胶合板种类根据胶合强度又分为:

(1)I类(NQF)——耐气候、耐沸水胶合板。这类

胶合板具有耐久、耐煮沸或蒸汽处理等性能,能在室外使用.

(2)Ⅱ类(Ns)——耐水胶合板。

它能经受冷水或短期热水浸渍,但不耐煮沸。

(3)Ⅲ类(Nc)——不耐潮胶合板。

装饰单板

1)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是用天然木质装饰单板贴在胶合板上制成的人造板。装饰单板是用优质木材经刨切或旋切加工方法制成的薄木片。

2)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的特点:

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是室内装修最常使用的材料之一。由于该产品表层的装饰单板是用优质木材经刨切或旋切加工方法制成的,所以比胶合板具有更好的装饰性能。该产品天然质朴、自然而高贵,可以营造出与人有最佳亲和高雅的居室环境。

3)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的种类:

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按装饰面可分为单面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和双面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按耐水性能可分为I类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II类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和III类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按装饰单板的纹理可分为径向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和弦向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常见的是单面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装饰单板常用的材种有桦木、水曲柳、柞木、水青岗、榆木、槭木、核桃木等。

4)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的分等:

我国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标准规定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等级。在此提醒厂家和消费者其他分等形式均不符合我国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标准,例如有的厂家标识等级为“AAA”,这是企业行为。

5)国家标准对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的性能要求: 我国现行的是推荐标准GB/T 15104-94《装饰单板贴面人造板》,绝大部分企业的生产执行此标准。该标准对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在外观质量、加工精度、物理力学性能三个方面规定了指标。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有:含水率、表面胶合强度、浸渍剥离。GB 18580-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还规定了该产品的甲醛释放限量指标。

①国家标准规定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的含水率指标为6%~14%。

②表面胶合强度反映的是装饰单板层与胶合板基材间的胶合强度。国家标准规定该项指标应≥50MPa,且达标试件数≥80%。若该项指标不合格,说明装饰单板与基材胶合板的胶合质量较差,在使用中可能造成装饰单板层开胶鼓起。

③浸渍剥离反映的是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各胶合层的胶合性能。该项指标不合格说明板材的胶合质量较差,在使用中可能造成开胶。

④甲醛释放限量。该项指标是我国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这是相关产品的“准生证”,从2002年1月1日起达不到这项标准的产品不准生产;这也是相关产品的“市场准入证”,从2002年7月1日起达不到这项标准的产品不准进入市场流通领域。甲醛限量超标将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标准规定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甲醛释放量应达到:E1级≤1.5mg/L,E2级≤5.0mg/L。

选择

在胶合板生产中,派生出不少的花色品种,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是在原来胶合板的板面上贴上一薄层装饰单板薄木,称为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市场上简称装饰板或饰面板。

值得注意的是常见的饰面板分为天然木质单板饰面板和人造薄木饰面板。天然木质单板是用珍贵的天然木材,经刨切或旋切加工方法制成的单板薄木。人造薄木是使用价格比较低廉的原木旋切制成单板,经一定工艺胶压制成木方,再经刨切制成具优美花纹的装饰薄木。

通常天然木质单板饰面板所贴饰面单板往往是花纹好,身价高的树种,比如柏木、橡木、花梨木、水曲柳等。但是在商品名称中应当予以说明,比如称为“柏木贴面胶合板”,或者“水曲柳切片胶合板”,或者“樱桃木饰板”。几种称法中“贴面”、“切片”、“饰板”都反映了“饰板”的基本特征。但是不能以柏木三合板、水曲柳三合板等简称,因为这些简称范指胶合板的面板、底板都由柏木或水曲柳制成。另一个问题是,饰面板生产的家具日益增多,这些家具虽然有“柏木”等木纹的表象,但是总体上家具的木材是其他木材制造,而如今商店将这些家具冠以“

选用要点

1)根据工程性质、使用部位、环境条件等因素选用不同种类、等级、材质、装饰和幅面的胶合板。

2)装修应选用珍贵木材刨切薄木贴面的胶合板。

3)建筑内部装修用胶合板,应符合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4)可能受潮的隐蔽部分和防水要求较高的场合应考虑选用Ⅰ类或Ⅱ类的胶合板,室外使用的胶合板应选用Ⅰ类胶合板。

5)面板装饰需用透明清漆(亦称清油),保留木材表面天然色泽和纹理,应着重面板材质、花纹和颜色的选择;若不需考虑面板的花纹和颜色,也应根据环境和造价合理选用胶合板等级、类别。

建材板

1、通常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如胶合板、金属板、混凝土板,塑料板),作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的构件。

2、厚的毛坯木板。

3、锻造、轧制或铸造而成的金属板。

4、板材有:大芯板密度板饰面板 三厘板 五厘板 九厘板 十二厘板 防水板 石膏板 水泥板 免漆板 烤漆板(参考:宁波爱佳绿可木业板材有限公司)

由原木纵向锯成的板材和方材的统称。宽度为厚度三倍以上的称“板材”;宽度不足厚度三倍的矩形木材称“方材”。是家具制造、土建工程等常用的材料。

特点

使用特点

板材产品外形扁平,宽厚比大,单位体积的表面积也很大,这种外形特点带来其使用上的特点:(1)表面积大,故包容覆盖能力强,在化工、容器、建筑、金属制品、金属结构等方面都得到广泛应用;(2)可任意剪裁、弯曲、冲压、焊接、制成各种制品构件,使用灵活方便,在汽车、航空、造船及拖拉机制造等部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3)可弯曲、焊接成各类复杂断面的型钢、钢管、大型工字钢、槽钢等结构件,故称为“万能钢材”。

生产特点

(1)板材是用平辊轧出,故改变产品规格较简单容易,调整操作方便,易于实现全面计算机控制和进行自动化生产;

(2)板材的形状简单,可成卷生产,且在国民经济中用量最大,故必须而且能够实现高速度的连轧生产;

(3)由于宽厚比和表面积都很大,故生产中轧制压力很大,可达数百万至数千万牛顿,因此轧机设备复杂庞大,而且对产品宽、厚尺寸精度和板形以及表面质量的控制也变得十分困难和复杂。

勤劳的服饰
健康的猫咪
2025-08-27 09:33:24
威腾和珠江的区别大了

浙江德华胶合板厂是这样介绍威腾的:

公司生产管理、质量监控由珠江钢琴集团专业人员负责,力求秉承珠江钢琴。

“力求秉承”这句话并没有表示威腾就是珠江钢琴,只是有关系而已,他们有本质的区别。

“生产管理、质量监控由珠江钢琴集团专业人员负责”只是专业人员负责,并不完全是珠江人生产。

钢琴不在于用了几块好木头,最核心的是人性工艺,威腾与广州珠江玩混淆概念,利润大到和杂牌钢琴的暴利。

生动的洋葱
机智的短靴
2025-08-27 09:33:24
夹板?是那种胶合板吗,还是其他的特殊类别的夹板。一般情况下,只要不超宽、超长的非特异类金属物件,还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当然托运的话,需要自己对托运物件进行合理的打包,要符合机场的包装要求后,方可托运。应该来说,不算太麻烦!

下机后,要等半个小时应该属于效率低下的机场所以,应该一般是十五、二十分钟可以取到托运行李了,效率高可能还可以更快。当然你带上自己的物品在办理登机牌时工作人员会给你建议,是随身携带呢,还是托运。

祝好运~~

天真的芹菜
含糊的彩虹
2025-08-27 09:33:24
1月29日,中国国际海运网与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在北京联合举办了“2006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说明会”,港口的综合竞争力成为港口排行的新标准。

在过去的一年里几乎全面盈利的中国港口,迎来了新年里的首次大盘点。上海港凭借自身的经济实力,以及内衔长三角、南连珠三角、北接环渤海、西贯长江黄金水道,东扼釜山、仁川的区位优势,成为中国及世界头号国际大港,排名第一;深圳港的地理位置,投资结构为其带来了显著效益,名列第二,并被评为最具效益的港口;青岛港、广州港、天津港分列第三至五位,珠海港、海口港分列第二十四、五位,被评为环境友好型港口。

据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斌博士介绍,本次排名的依据是,将竞争力定义为港口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为相关企业和行业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的能力和机会,从而达到港口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和萨缪尔逊的经济学原理,划分5个层次,设立13个指标,利用统计学软件排序,从中国60个港口中,遴选出中国大陆最具竞争力的25大港口。其5个层次分别为:投资趋势、吞吐量、港口作业能力、港口财务状况和港口自然条件。而其中所包含的指标分别为:外商直接投资额、港口投资额、集装箱吞吐量、货物吞吐量、航线、装卸率、桥吊、泊位、靠泊艘次、总资产、总利润、吃水和区位优势。名列前十的港口具体情况如下:

最具国际化竞争力的港口:上海港

上海港名列第一。上海港在十三项指标中,优势明显。九项指标名列第一,两项指标名列第二,“利润额”指标名列第三,其劣势在于“区位优势”不足。2000亿美元的国际贸易额、10亿美元的外商港口投资,400家500强公司的涌入、440亿元港口的整体上市、100多条国际航线打造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航运中心。外资、外贸、外商和国际航线都是上海港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上海港具有的国际竞争力是中国大陆其他港口所不具有的。因此,上海港是国际型港口,本榜单中唯一的国际性港口。

最具效益竞争力的港口:深圳港

深圳港名列第二。在十三项指标中,竞争力最不占优势的是深圳港的货物吞吐量,这一劣势被深圳港强大的集装箱吞吐量所弥补。集装箱业务发展迅速,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营方式是深圳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深圳港依靠低廉的物流成本,快速有效的通关效率,港区间的有效竞争充分吸引了珠江三角洲产业区的货源,增加了港口的有效利润额。在单箱成本、单吊成本、单箱收费、效率和利润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深圳港是最具有效益的效益型港口。

最具创新竞争力的港口:青岛港

青岛港名列第三。超过上半年领先的深圳港,成为“利润额”单指标排行第一。青岛港在本次排行中表现不俗——两项指标排名第一,一项指标排名第二,五项指标排名第三,两项指标排名第四。创新使青岛港在相对弱势的环境中顽强竞争,尽显北方大港实力本色。技术上的创新使青岛港在装卸水平、电子化、信息化、EDI通关水平领先于同行业;管理上的创新使青岛港创造了90名管理人员管理一个中国第三大港的神话,是青岛港管理低成本、高效率的根本。因此,青岛港是创新型港口。

最具进取竞争力的港口:广州港

广州港名列第四。进取的广州港在2006年下半年奋起直追,由上半年的第五名上升到年度排行榜的第四名,综合竞争力提高。十三项指标中,广州港“货物吞吐量”排名第二,仅次于世界第一的上海港。此外,港口“航线数”、“靠泊艘次”、“港口桥吊数”、“集装箱吞吐量”、“港口总资产”等单项指标均排在前五位,单项指标和整体实力都有所提高。广州港不断进取,不失时机地推动港口的发展。汽车、煤、油等货物的运输,捍卫了广州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的大港地位,对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广州港是进取型港口。

最具民营化竞争力的港口:宁波—舟山港

宁波港名列第五。与上半年排名相比,宁波——舟山港排名下降,跌至第五位。十三项指标中宁波港两项指标排名第二,两项指标排名第三,四项指标排名第四名名,一项指标排名第五,四项指标排名第六。该港利用自身优势,冲破各种阻力,借助民营资本市场,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一部分。宁波港积极调整战略目标,与舟山港强强联手,建设“宁波——舟山”一体化工程。民营经济所具有的信息灵、转向快、效率高的特点在宁波港体现的淋漓尽致。因此,宁波港是民营型港口。

最具政府支持竞争力的港口:天津港

天津港名列第六。2006年度排行与上半年排行相同。港口“总投资额”排名靠前,名列第二。“货物吞吐量”、“外商投资额”名列第四,其他指标中,天津港共有七项指标排进前五。天津港经济地理位置重要,是国家战略型港口。滨海新区的不断发展,为天津港提供强大的货源支持;东疆保税区自由港的试行又为天津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充沛的人力资源,尤其是来自中南海的人力资源,使其竞争力保持昂扬的态势。因此,天津港是最具政府支持型的港口。

台海型港口:厦门港

厦门港名列第七。在十三项指标中,厦门港“泊位数”、“靠泊艘次”两项指标排名前五,其它各项指标比较平均,均处于十名之内。走台海型发展路线的厦门港,任务鲜明,目标明确,对台贸易特色显著,是大陆和台湾岛开展三通的必经之地。特定时期,经济让位于政治,政治又促进经济增长。厦门港的发展是台湾海峡两岸经济的晴雨表。因此,厦门港是台海型港口。

保守型港口:大连港

大连港名列第八。综合十三项指标中,大连港“总资产”指标第二位,大连市港口的规划和建设处于探索阶段。观念落后、行为保守,缺乏市场意识是大连市港口的显著特点。高投资、高财务费用、高管理费用与低投资回报率、低现金流、低利润说明了大连港的投资与经营绩效的状态。虽在香港资本市场成功上市,但体量过小,庞大的存蓄资产未能上市。缺乏资本市场意识,资本运营技巧稚嫩,效果差。大连市在过去10里曾提出不同的发展战略,从“不求最大、但求最佳”到“大大连“又到现在的“港航立市”。政策的不稳定性是大连港发展的硬伤。保守和迷茫是大连港落伍的重要原因。因此,大连港是保守型港口。

爆发式增长的港口:连云港港

连云港港名列第九。在十三项指标中,连云港港“港口吃水”排在前五,“港口总投资额”排在前十。其他各项指标均排在十名以后。集装箱吞吐量保持40%以上增长,这得益于连云港港的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地位。连云港在氧化铝、铝锭出口,胶合板、煤炭、焦炭进口和粮食等产品的装卸拥有绝对优势。2006年引起吞吐量井喷式地增长。因此,连云港港是爆发式增长型港口。

最具潜力的港口:营口港

营口港名列第十。各项指标都很平均,是营口港的一大特点。在建的20万吨原油码头、鲅鱼圈港区的整体规划建设的完成,为营口港的发展提供了保证。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的建设,带动了营口港以及周边地区临港工业的发展。区位优势造就的低物流运输成本,使营口港在与大连港的博弈中抢占了地利先机。2006年营口港货物吞吐量0.94亿吨,集装箱超过百万标箱。不断创造辉煌是营口港作为潜力型港口发展的动力。因此,营口港是最具潜力型的港口。

大意的猎豹
眼睛大的小刺猬
2025-08-27 09:33:24
排名 企业名称 主营业务 地区

1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 计算机整机制造、移动通讯终端 北京市

2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钢铁、钢管、制药 江苏省

3 苏宁电器集团 家用电器连锁销售 江苏省

4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钢铁产业、餐饮百货、医药产业 上海市

5 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钢铁产品生产与销售 江苏省

6 东方集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银行、保险、证券、建材连锁商业 黑龙江

7 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肉制品销售、百货连锁、房地产 江苏省

8 华芳集团有限公司 棉纱、棉布、呢绒 江苏省

9 上海华冶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钢材加工、零售、配送服务 上海市

10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钢材、钢坯 江苏省

11 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进出口贸易、纺织服装、房地产 浙江省

12 南京斯威特集团有限公司 家电、IT、纺织机械、电力 江苏省

13 四川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 饲料业、乳业化工、投资、房地产开发 四川省

14 江苏三房巷集团有限公司 聚酯切片、涤纶短纤维、印染布 江苏省

15 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钢坯、带钢、烧结矿 天津市

16 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 呢绒、毛纱、服装 江苏省

17 正泰集团 低压电器、输配电设备、仪器仪表 浙江省

18 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电气电子、医药化工、影视娱乐 浙江省

19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 食品、饮料、童装 浙江省

20 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 鸡、猪分割产品、肉制品 山东省

21 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 电气制造、商贸物流、交通运输等 浙江省

22 永乐(中国)电器销售有限公司 家电零售 上海市

23 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高低压电器、成套电控设备、输变电设备 浙江省

24 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汽车服务业、房地产业、液化天然气 新疆

25 红豆集团有限公司 纺织服装、橡胶轮胎、机械机车 江苏省

26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特种钢铁 江苏省

27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钢材 江苏省

28 天正集团有限公司 高低压电器、仪器仪表、零售批发、房地产 浙江省

29 海亮集团有限公司 有色金属压延加工、贸易、房地产 浙江省

30 华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医药制造、公共计重仪表系统、增塑剂制造 浙江省

31 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铜加工、内外贸、磁性材料生产 浙江省

32 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 铝电一体化项目、饲料 上海市

33 九州通集团有限公司 药品批发、分销医疗器械、计划生育用品 湖北省

34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房屋建筑、交通路桥建设、房地产开发 浙江省

35 江阴澄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精细磷化工、石油化工、商贸 江苏省

36 奥克斯集团 空调、电能表、手机 浙江省

37 上海人民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输配电成套设备、电线电缆金融等 上海市

38 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 涤纶长丝、PTA、化纤布 浙江省

39 三胞集团有限公司 IT连锁、消费类电子、房产 江苏省

40 江苏文峰集团有限公司 商贸业、酒店业、房地产 江苏省

41 萍乡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高线、高棒、棒材 江西省

42 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涤纶长丝、聚酯切片 浙江省

43 力联集团有限公司 工业制造业、金融保险、中介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等 江苏省

44 家世界连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 商业零售 天津市

45 长城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电器、房地产 浙江省

46 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 钢材、粗钢、生钢 山东省

47 华盛江泉集团有限公司 钢铁、铝材、热电 山东省

48 大连实德集团有限公司 生产PVC塑料异型材、汽车零部件、板材、金融保险 辽宁省

49 红星家具集团有限公司 建材、家具销售、租赁收入其它 江苏省

50 通威集团有限公司 饲料、化工产品、建筑工程 四川省

51 申达集团有限公司 塑料薄膜、贸易经营、日用塑料制品 江苏省

52 四川宏达集团 工业、贸易业、房地产 四川省

53 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房屋建筑、施工建筑、装修装饰、机电设备安装 江苏省

54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通讯设备 浙江省

55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钢坯、H型钢、热轧带肋钢筋 山东省

56 唐山宝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钢材 河北省

57 山西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螺纹钢、高速线材 山西省

58 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投资管理、服装及面料、高薪技术研发 上海市

59 浙江中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房产、热电 浙江省

60 江苏淮钢集团有限公司 钢材 江苏省

61 新华联集团 酒业制造与销售、化工产品制造与销售、房地产开发 湖南省

62 维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贸易、纺织品、房地产 浙江省

63 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摩托车、汽车、通机、发动机 重庆市

64 荣盛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涤纶丝、切片 浙江省

65 江苏新长江实业集团公司 螺纹钢、无缝钢、拆船铁板 江苏省

66 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电线电缆、新材料、医药 江苏省

67 纵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聚酯、差别化纤维、时装面料 浙江省

68 江苏高力集团有限公司 房地产开发、汽配、家居连锁市场 江苏省

69 浙江远东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化学纤维 浙江省

70 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摩托车发动机、摩托车、微型汽车发动机 重庆市

7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汽车 浙江省

72 新世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机电产品、水产品 浙江省

73 均瑶集团有限公司 商业、零售航空代理、包机、乳业 上海市

74 河北文丰钢铁有限公司 中厚板、中宽带、轻轨 河北省

75 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安装、钢结构 浙江省

76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 羽绒服装、其它服装 江苏省

77 浙江展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业、房地产业、机械制造、建材工业 浙江省

78 山东福田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大中小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三轮车辆 山东省

79 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城市燃气、机械加工(能源装备)、生物化工 河北省

80 西安海星科技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电子信息产品、商业、饮料 陕西省

81 百兴集团 商贸、物业物流、工业制造、房地产 江苏省

82 南通化工轻工股份有限公司 化工原料及产品 江苏省

83 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造纸 山东省

84 江阴市西城钢铁有限公司 螺纹、钢薄板、中板 江苏省

85 科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电子加工、化工业 山东省

86 无锡兴达泡塑新材料有限公司 聚苯乙烯 江苏省

87 五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业、房地产、商贸 浙江省

88 大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木业加工、烟用包装、ADSL 江苏省

89 江苏梦兰集团公司 家用纺织品、冷轧钢板、IT产品 江苏省

90 浙江卡森实业有限公司 软体家具、家具革(沙发革)、汽车座垫革 浙江省

91 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房屋建筑施工、房地产 江苏省

92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 纺丝、织造、度假村 江苏省

93 华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房地产、工矿产品(特钢) 浙江省

94 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承包、建材生产、房地产开发 浙江省

95 浙江大东南集团有限公司 塑料薄膜、塑料包装制品 浙江省

96 浙江中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农业药用 浙江省

97 大连华农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豆加工 辽宁省

98 江苏综艺集团 服装、胶合板、集成电路 江苏省

99 上海舜业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钢铁、物流 上海市

100 山西通达(集团)有限公司 摩托车、配件供应、摩托车生产、汽车贸易等 山西省

101 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农用运输车、汽车、农用车配件、电动车 山东省

102 江苏双良集团有限公司 溴化锂制冷机、塑料薄膜、锅炉 江苏省

103 江苏隆力奇集团有限公司 日化用品、保健品、皮革制品 江苏省

104 浙江康桥汽车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汽车销售、汽车维修 浙江省

105 西子电梯集团有限公司 电扶梯、, 锅炉, 、立体车库、电梯配件等 浙江省

106 大华(集团)有限公司 房地产开发经营、建筑施工、商贸等综合业 上海市

107 深圳市神州通投资有限公司 商品批发、物流 广东省

108 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钢材 河南省

109 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 钢坯 河北省

110 山东西王集团有限公司 玉米淀粉、结晶葡萄糖、赖氨酸、房地产和钢铁等 山东省

111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供销集团有限公司 商贸业、农业贸易、房地产业 广东省

112 杭州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通讯设备 浙江省

113 兴乐集团有限公司 电线电缆、电工铜杆、高低压成套设备 浙江省

114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 湖南省

115 青岛泰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各种手推车、轮胎 山东省

116 盾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制冷配件、民爆化工、中央空调 浙江省

117 浙江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软件产品销售、系统集成、软件服务 浙江省

118 江苏华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涤纶短纤、液压机械、合成革 江苏省

119 江苏省无锡朝阳(集团)有限公司 水果、蔬菜、家禽 江苏省

120 永鼎集团有限公司 房地产、汽车配件、光缆电缆、医疗卫生、高速公路 江苏省

121 上海胜华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铜材加工、化工塑料及其他业务 上海市

122 浙江赐富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涤纶丝、聚酯薄膜、医药 浙江省

123 江苏丰立集团有限公司 炼钢原料、成品钢材 江苏省

124 无锡市雪浪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管坯、线钢、钢筋轧制 江苏省

125 骏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锦纶6浸胶帘子布、钢丝帘线、涤纶工业丝 江苏省

126 中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房产开发、针纺服饰 浙江省

127 浙江龙盛控股有限公司 分散染料、活性染料、酸性染料 浙江省

128 大连金玛商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五金交电、化工商品、建材等 辽宁省

129 升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化学原料制造业、氧化铁系列装饰材料 浙江省

130 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药品生产销售、食品生产销售 广东省

131 无锡大明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材料销售和商业用房出租、仓储理货 江苏省

132 北京京澳港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钢材流通 北京市

133 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产品、电力电缆、热、电、铜、材、钢构产品等 浙江省

134 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不锈钢材料 浙江省

135 浙江海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房屋建筑工程特级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等 浙江省

136 江苏森达集团有限公司 皮鞋热电、IT、化工、服装 江苏省

137 浙江国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 浙江省

138 河北前进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带钢销售 河北省

139 大连金广建设集团 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 辽宁省

140 亚邦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蒽醌型分散染料及中间体、不饱和聚酯树脂等 江苏省

141 盛虹集团有限公司 化纤布染色加工、生产销售化纤原料、纺织品、房地产开发 江苏省

142 江苏常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房地产和制造业 江苏省

143 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 铝型材 辽宁省

144 内蒙古小尾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 餐饮及餐饮连锁、调味品加工 内蒙古

145 江苏华尔润集团 浮法玻璃 江苏省

146 湖北联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钢材、废钢 湖北省

147 天地集团 房地产工业 江苏省

148 湖北华明集团 金属产品压延及制造、钢铁贸易、洗精煤、焦碳及贸易 湖北省

149 南京福中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T、数码产品销售、福中电脑制造销售 江苏省

150 飞跃集团有限公司 工业缝纫机、多功能家用缝纫机 浙江省

151 浙江海外海集团有限公司 汽车商贸、市场、房地产、宾馆服务业 浙江省

152 亿达集团有限公司 软件业、房地产组合机床、建筑装修、物业管理等 辽宁省

153 宁波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业、制造业、房地产业 浙江省

154 光宇集团有限公司 浮法平板玻璃、深加工玻璃、硅酸盐水泥、纯碱 浙江省

155 苏州市相城区江南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涤纶短纤维、涤纶毛条 江苏省

156 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制冷自控元器件、汽车零部件 浙江省

157 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 医药 天津市

158 耀华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高低压电器、机械设备、电力变压器 浙江省

159 精功集团有限公司 钢结构建筑施工、机械制造、汽车配件 浙江省

160 浙江翔盛集团有限公司 涤纶长丝、低弹丝、涤纶布 浙江省

161 浙江红剑集团有限公司 生产和销售聚酯切片、涤纶长丝 浙江省

162 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零售连锁经营、提供商业咨询服务 湖南省

163 荣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房地产、建筑、旅游投资 浙江省

164 江苏金浦集团有限公司 聚醚、聚丙烯炼、油助剂 江苏省

165 嘉晨集团有限公司 镁质耐火材料生产销售、燃料化工产品生产销售等 辽宁省

166 山西潞安常平集团有限公司 钢铁、焦炭、精矿粉 山西省

167 浙江新凤鸣化纤有限公司 化纤生产销售 浙江省

168 富通集团有限公司 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特种电缆、有色金属等 浙江省

169 杭州锦江集团有限公司 轻纺、造纸、电及蒸汽汽车贸易 浙江省

170 浙江永通染织集团有限公司 各类T/C涤棉布、服装染料加工、染料化工 浙江省

171 无锡倪家巷集团有限公司 精纺呢绒、涤化短纤、印染布 江苏省

172 新华昌集团有限公司 集装箱、焊丝 江苏省

173 江苏南通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房屋工程建筑、安装、装饰 江苏省

174 科瑞集团有限公司 高压开关设备制造、销售、浓缩苹果汁、梨汁等 江西省

175 修正药业集团 斯达舒、益气养血、消糜栓 吉林省

176 浙江环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土木工程、建筑业 浙江省

177 浙江萧山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 浙江省

178 山东丛林集团有限公司 铝型材球、墨铸、铁管水泥 山东省

179 华峰集团有限公司 聚氨酯鞋底原液、聚氨酯革用树脂、氨纶 浙江省

180 哈尔滨翔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水业、筑路、房地产开发 黑龙江

181 德华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贴面板、胶合板、单板 浙江省

182 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装修装饰、钢结构施工 江苏省

183 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 分散染料 阳离子、硫化 浙江省

184 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 饲料、水产加工品、种苗 广东省

185 汇仁集团有限公司 中、西成药生产销售 江西省

186 杭州道远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POY涤丝 浙江省

187 浙江航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印染 浙江省

188 浙江华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房地产、化工 浙江省

189 湖北福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制品、房地产、生物药业 湖北省

190 湖南曾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电解铝、铝板材、五金工具 湖南省

191 天津大田集团有限公司 空运国际快递、国内快递 天津市

192 龙达集团有限公司 化纤产品、房产其他 浙江省

193 欧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进出口、包装印刷、调味品、房地产、典当等 山东省

194 天津天狮集团有限公司 保健品 天津市

195 江苏上上电缆集团 电线电缆、铜杆、铝杆 江苏省

196 青岛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 电力变压器、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制造 山东省

197 亨通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电缆光缆、电力电缆 江苏省

198 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坯布、涤丝、复合丝 浙江省

199 上海致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实业、信息产业、电力自动化控制 上海市

200 南京新华海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微型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商务软件 江苏省

丰富的发带
娇气的发箍
2025-08-27 09:33:24
我是做制衣厂环保的,你的问题范围太大,不知你要哪方面的环保资料。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目 次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 总要求

4.2 环境方针

4.3 策划

4.3.1 环境因素

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4.4 实施与运行

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

4.4.3 信息交流

4.4.4 文件

4.4.5 文件控制

4.4.6 运行控制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4.5 检查

4.5.1 监测和测量

4.5.2 合规性评价

4.5.3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4.5.4记录控制

4.5.5内部审核

4.6 管理评审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使用指南

附录B (资料性附录)GB/T 24001与GB/T 19001之间的联系

文献目录

图1 本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 (EMS) 模式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14001: 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本标准对GB/T 24001-1996作了修订。本标准代替GB/T 24001-1996。

本标准的二级标题由1996版的“规范及使用指南”改为“要求及使用指南”。

本标准对术语名称作了下列修改:

――“规划(策划)”改为“策划”;

――“环境表现(行为)”改为“环境绩效”

在ISO 14001中,在正文中用Shall提出要求;在附录A中用should进行提示或提供指导。对此,本标准中分别译为“应”和“应当”。

本标准是GB/T 24000系列中的一项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起草。

引 言

现在,各种类型的组织都越来越重视通过依照环境方针和目标来控制其活动、产品和服务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并证实良好的环境绩效。这是由于有关的立法更趋严格,促进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其他措施都在相继制定,相关方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在普遍增长。

许多组织已经推行了环境“评审”或“审核”,以评价自身的环境绩效。但仅靠这种“评审”和“审核”本身,可能还不足以为一个组织提供保证,使之确信自己的环境绩效不仅现在满足,并将持续满足法律和方针要求。要使评审或审核行之有效,须在一个纳入组织整体的结构化的管理体系内予以实施。

环境管理标准旨在为组织规定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素,这些要素可与其他管理要求相结合,帮助组织实现其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如同其他标准一样,这些标准不是用来制造非关税贸易壁垒,也不增加或改变组织的法律责任。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重要环境因素信息来制定和实施方针与目标。本标准拟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其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组织中各个层次与职能的承诺,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这样一个体系可供组织制定其环境方针,建立实现所承诺的方针的目标和过程,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进环境绩效,并证实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本标准的总目的是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协调它们与社会和经济需求的关系。应当指出的是,其中许多要求是可以同时或重复涉及的。

本标准第二版的修订重点是更加明确地表述第一版的内容;同时对GB/T 19001的内容予以必要的考虑,以加强两标准的兼容性,从而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附录A和正文第4章的相关条目采用了对应的序号。如A.3.3对应4.3.3,其内容都是关于目标、指标和方案的论述,A.5.5和4.5.5的内容都是关于内部审核等。另外,还在附录B中给出了GB/T 24001-2004和GB/T 19001-2000之间相近技术内容的对应关系。

本标准规定了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它能够用于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它和用来为组织建立、实施或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一般性帮助的非认证性指南有重要区别。环境管理涉及多方面内容,其中有些还具有战略与竞争意义。一个组织可以通过对本标准成功实施的证实,使相关方确信它已建立了适当的环境管理体系。

其他一些标准,特别是ISO/TC 207制定的关于环境管理的各种技术文件,提供了环境管理支持技术的指南。对其他标准的参阅仅用于获取信息。

本标准仅包含那些可以进行客观审核的要求。须要得到对环境管理体系中诸多问题更加全面指导的组织,可参阅GB/T 24004-2004。

本标准除了要求在方针中承诺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以及进行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外,未提出对环境绩效的绝对要求,因而两个从事类似活动但具有不同环境绩效的组织,可能都是符合本标准要求的。

注:本标准基于被称为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的运行模式。关于PDCA的含意简要说明如下:

―― 策划:建立所需的目标和过程,以实现组织的环境方针所期望的结果;

―― 实施:对过程予以实施;

―― 检查:根据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以及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过程进行监测和测量,并报告其结果;

―― 改进: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表现。

许多组织通过由过程组成的体系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对运行进行管理,这种方式称为“过程方法”。GB/T 19001-2000提倡使用过程方法。由于PDCA可以应用于所有的过程,因此这两种方式可以看作是兼容的。

图1 本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 (EMS) 模式

系统地采用和实施一系列环境管理技术,有助于为所有相关方带来更好的结果。然而,采用本标准本身,并不能保证取得这样的结果。环境管理体系能够促使组织为实现环境目标,在适宜和经济条件许可时,考虑采用最佳可行技术,同时充分考虑到采用这些技术的成本效益。

本标准不包含针对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如质量、职业健康安全、财务或风险等管理体系要求。但可以将本标准所规定的要素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要素进行协调,或加以整合。组织可通过对现有管理体系做出修改,以建立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环境管理体系。这里还要指出,对各种管理体系要素的应用,可能因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相关方而异。

环境管理体系的详细和复杂程度、体系文件的多少、所投入的资源等,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如体系覆盖的范围、组织的规模、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等。中小型企业尤其如此。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和它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关于重要环境因素的信息,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与目标。它适用于那些组织确定为能够控制,或有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但标准本身并未提出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

a) 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b) 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

c) 通过下列方式展示对本标准的符合:

1) 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

2) 寻求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对其符合性予以确认;

3) 寻求外部对它的自我声明予以确认;

4) 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都能纳入任何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诸如组织的环境方针、它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以及它的运行场所及条件等因素。本标准还在附录A中对如何使用本标准提供了资料性的指南。

2 引用标准

无引用标准。保留本章是为使本版中的章节号和上一版(GB/T 24001-1996)保持一致。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审核员 auditor

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

[GB/T 19000-2000,3.9.9]

3.2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 (3.8) 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 (3.16) 的环境方针 (3.11),实现对环境绩效(3.10) 的总体改进。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3.3

纠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 (3.15) 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4

文件 document

信息及其承载媒介。

注1:媒介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

注2:根据GB/T 19000-2000中3.7.2条改写。

3.5

环境 environment

组织 (3.16) 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3.6

环境因素 environmental aspect

一个组织 (3.16) 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 (3.5) 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3.7

环境影响 environmental impact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 (3.16) 的环境因素(3.6)给环境 (3.5) 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8

环境管理体系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EMS)

组织 (3.16) 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环境方针 (3.11),并管理其环境因素 (3.6)。

注1:管理体系是用来建立方针和目标,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

注2: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3.19)、过程和资源。

3.9

环境目标 environmental objective

与组织 (3.16) 所要实现的环境方针 (3.11)相一致的总体环境目的。

3.10

环境绩效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组织 (3.16) 对其环境因素 (3.6) 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注:在环境管理体系条件下,可对照组织 (3.16)的环境方针 (3.11)、环境目标 (3.9) 、环境指标 (3.12) 及其他环境表现要求对结果进行测量。

3.11

环境方针 environmental policy

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 (3.16)的环境绩效(3.10) 所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

注:环境方针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环境目标 (3.9) 和环境指标 (3.12)提供了一个框架。

3.12

环境指标 environmental target

直接由环境目标 (3.9)产生,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须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 (3.16) 或其局部。

3.13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

关注组织(3.16)的环境绩效(3.10) 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3.14

内部审核 internal audit

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定组织 (3.16) 对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满足程度的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

注: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对于小型组织,独立性可通过与所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来体现。

3.15

不符合 non-conformity

未满足要求。

[GB/T 19000-2000,3.6.2]

注:此术语在GB/T 19000-2000中为“不合格(不符合)”。

3.16

组织 organization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

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

3.17

预防措施preventive action

消除潜在不符合 (3.15) 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18

污染预防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 (3.7)而采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

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削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再生和处理。

3.19

程序 procedure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注1: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

注2:根据GB/T 19000-2000中3.4.5条改写。

3.20

记录 record

阐明已取得的结果或提供已从事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注:根据GB/T 19000-2000中3.7.6条改写。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 总要求

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以文件描述、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并确定它将如何实现这些要求。

组织应界定并以文件描述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

4.2 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确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在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内:

a) 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

b) 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 包括对遵守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d) 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e) 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

f) 传达到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

g) 可为公众所获取。

4.3 策划

4.3.1 环境因素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a) 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

b) 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a) 识别适用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要求的渠道

b) 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它的环境因素。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环境要求加以考虑。

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组织应对其内部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环境目标和指标。

如可行,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目标和指标应与环境方针相一致,并包括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及其他要求的承诺。

组织在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以及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此外,还应考虑可选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

组织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方案,其中应包括:

a) 规定组织内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b)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4.4 实施与运行

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管理者应确保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组织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

为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对作用、职责和权限做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任命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无论他(们)是否还负有其他方面的责任,应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 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表现(绩效情况)以供评审,并提出改进建议。

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

组织应确保所有为它、或代表它从事组织所确定的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能力。该能力基于必要的教育、培训,或经历。组织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组织应确定和它的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培训需求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使为它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都意识到:

a) 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 他们工作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和实际的或潜在的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能带来的环境效益;

c) 他们在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 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4.4.3 信息交流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a) 组织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的信息交流;

b) 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形成文件和答复。

组织应决定是否与外界交流它的重要环境因素,并将其决定形成文件。如决定进行外部交流,就应规定交流的方式并予以实施。

4.4.4 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 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b)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的描述;

c) 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

d) 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

e) 组织为确保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记录。

4.4.5 文件控制

应对本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应按照4.5.4的要求进行控制。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便:

a) 在文件发布前进行审批,以确保其适宜性;

b)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修订,并重新审批;

c) 确保对文件的修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做出标识;

d) 确保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发放到需要它们的岗位;(参考ISO 9000)

e) 确保文件字迹清楚,标识明确;

f) 确保对策划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外部文件做出标识,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

g) 防止对过期文件的误用。如出于某种目的将其保留,要做出适当的标识。

4.4.6 运行控制

组织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识别和策划与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以确保它们通过下列方式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a) 对于缺乏成文程序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情况,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成文的程序予以控制;

b) 在程序中规定运行准则;

c) 对于组织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并将适用的程序和要求通报供方及合同方。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确定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规定响应措施。

组织应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做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伴随的有害环境影响。

组织应定期评审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对其进行修订。

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检验上述程序。

4.5 检查

4.5.1 监测和测量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程序中应规定将监测环境表现、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信息形成文件。

组织应确保所使用的监测和测量设备经过校准和检验,并予以妥善维护。应保存相关的记录。

4.5.2 合规性评价

4.5.2.1

为了履行对合规性的承诺,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定期评价对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

组织应保存对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4.5.2.2

组织应评价对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为此,组织可以把它和4.5.2.1 中所要求的评价一起进行,也可以另外制定程序,分别进行评价。

组织应保存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4.5.3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处理实际或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中应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 识别和纠正不符合,并采取措施减少所造成的环境影响;

b) 对不符合进行调查,确定其产生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免重复发生;

c) 评价采取措施以预防不符合的需求;实施所制定的适当措施,以避免不符合的发生;

d) 记录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结果;

e) 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所采取的措施应与问题和环境影响的严重性相适配。

组织应确保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必要的更改。

4.5.4 记录控制

组织应根据需要,建立并保持必要的记录,用来证实符合其环境管理体系和本标准的要求,以及所取得的结果。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记录的标识、存放、保护、检索、留存和处置。

环境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具有可追溯性。

4.5.5 内部审核

组织应确保按照计划的间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目的是:

a) 判定环境管理体系

1) 是否符合计划的环境管理安排和本标准的要求;

2) 是否得到了恰当的实施和保持。

b) 向管理者报告审核结果。

组织应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方案,此时,应考虑到所涉及的运行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

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程序,用来规定

――策划和实施审核及报告审核结果、保存相关记录的职责和要求;

――审核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

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均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6 管理评审

最高管理者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它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对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指标进行改进的机会和修改需求的评价。应保存管理评审记录。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

a) 内部审核和合规性评价的结果;

b) 和外部相关方的交流,包括抱怨;

c) 组织的环境绩效;

d) 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

e)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

f) 以前管理评审的后续措施;

g) 客观环境的变化,包括与组织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发展变化;

h) 改进建议。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为实现持续改进的承诺而做出的,和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以及其他环境管理体系要素的修改有关的决策和行动。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使用指南

A 1 总要求

本附录增补的内容完全是资料性的,目的是防止对本标准第4章要求的错误解释。这些信息阐述第4章的要求,并和这些要求相一致,而无意增加、减少或修改这些要求。

实施本标准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是为了改进环境绩效。所以,本标准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组织将定期评审和评价其环境管理体系,以确定改进的机会并付诸实施。这一持续改进过程的速度、程度和时间表,组织依据其经济状况和其他客观条件来确定。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是为了实现环境绩效的进一步改进。

本标准要求组织:

a) 制定适宜的环境方针;

b) 识别其过去、当前或计划中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以确定其中的重大环境影响; c) 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

d) 确定优先事项并建立适宜的环境目标和指标;

e) 建立组织机构,制定方案,以实施环境方针,实现目标和指标;

f) 开展策划、控制、监测、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审核和评审活动,以确保对环境方针的遵守和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

g) 有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作出修正的能力。

一个尚未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首先应当通过评审的方式来确定自己当前的环境状况,以便对它的所有环境因素予以考虑,作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

评审应当包括以下四方面关键内容:

――识别环境因素。包括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异常条件下(如启动和关闭情况)、发生紧急情况和事故时的环境因素;

――确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环境要求;

――审查所有现行环境管理惯例和程序(包括与采购和合同活动有关的管理惯例和程序);

――评价此前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

评审时,可根据活动的性质,采用调查表、面谈、直接检查和测量,以及参考过去的审核或其他评审结果等方式。

组织有权自行灵活决定本标准的实施边界,即是在整个组织,还是仅在特定的运行单位实施本标准,由组织自行决定。组织应当规定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件,以明确界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边界。当组织是一个更大组织在给定场所的一部分,对范围的确定尤为必要。边界一经确定,组织在此范围内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均须包括在环境管理体系内。在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时,应当注意它的可信度取决于边界的选取。若组织的某一部分被排除在环境管理体系之外,组织应当能对此作出解释。如本标准仅在特定的运行单位实施,可以采纳组织内其他部门业已建立的方针和程序,用来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只要它们适用于这些行将采用本标准的部门。

A 2 环境方针

环境方针确定了实施与改进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方向,具有保持和改进环境绩效的作用。因此,环境方针应当反映最高管理者对遵守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环境要求、进行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承诺。环境方针是组织建立目标和指标的基础。环境方针的内容应当清晰明确,使内、外相关方能够理解。应当对方针进行定期评审与修订,以反映不断变化的条件和信息。方针的应用范围应当是可以明确界定的,并反映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特有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

应当就环境方针和所有为组织工作,或代表它工作的人员进行沟通,包括和为它工作的合同方进行沟通。对合同方,不必拘泥于传达方针条文,而可采取其他形式,如规则、指令、程序等,或仅传达方针中和它有关的部分。如果该组织是一个更大组织的一部分,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当在后者环境方针的框架内规定自己的环境方针,将其形成文件,并得到上级组织的认可。

注:最高管理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集体,他(们)从最高层次上对组织进行领导和控制。

A 3 策划

A 3.1 环境因素

4.3.1提供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