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的特点
木材的特点具有重量轻、强重比高、弹性好、耐冲击、纹理色调丰富美观,加工容易等优点。
1、天 然 性:木材是一种天然材料,在人类常用的钢、木、水泥、塑料四大主材中,只有它直接取自天然,因而木材具有生产成本低、耗能小、无毒害、无污染等特点。
2、木材可以调温解湿,有很好的环境学特性。
3、强重比高:木材的强重比比一般的金属大,即木材质轻而强度大。
4、保 温 性:木材的导热系数很小,同其它材料相比,铝的导热性是它的2000倍,塑料的导热性是它的30倍。因此,木材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5、电绝缘性:木材的点传导性差,是较好的电绝缘材料。
6、木材易于加工。木制品间多见榫结合、钉结合和胶结,各种金属连接件;还可以蒸煮后进行弯曲、压缩加工。
7、木材的缺点是易燃、易朽、不耐虫蛀、干缩湿涨等。
8、装 饰 性:木材本身具有天然美丽的花纹,作为家具和装饰材料,具有很好的装饰性。由于木材上述的一些独有特性。
9、建筑应用中,木材耐火性强于钢铁(与很多人的常识相反):很多木质古建筑经历大火后,只是外部烧焦,但是仍然屹立不倒,而内部结构的强度仍然很高;相反的是,很多钢筋混凝土建筑过火后,因为钢筋被烧软,造成建筑物倒塌,建筑严重损毁。
10、除了一些高密度的特殊木材,多数木材的比重低于水,可以浮在水面上,可以制作船舶。
11、木材作为资源的优点:可更新、可选育、投资少、无污染。
木材作为资源的缺点:占地面积大、投资周期长、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受自然影响大。
1、天然性:
木材是种天然材料,在人类常用的钢、木、水泥、塑料四大主材中只有它直接取自自然,这使得木材具有生产成本低、耗能小、无毒害、无污染等特点。
2、质感好:
木材具有易为人接受的良好触觉特性,远远优于金属和玻璃等材料。
3、强重比高:
木材的某些强度与重量的比值比一般金属的比值都高,是一种质轻而强度高的材料。
4、保温性:
木材的导热系数很小,同其它材料相比,铝的导热性是它的2000倍,塑料的导热性是它的30倍。因此,木材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5、电绝缘性:
木材的点传导性差,是较好的电绝缘材料。
6、可加工性:
木材软硬程度适中,容易加工。
7、装饰性:
木材本身具有天然美丽的花纹,作为家具和装饰材料,具有很好的装饰性。由于木材上述的一些独有特性。
木材由于其特性,作为建筑材料有其独特的优势:
1、绿色环保,可再生,可降解。
2、施工简易、工期短。
3、冬暖夏凉。
4、抗震性能优良。
扩展资料:
一、力学性质
木材有很好的力学性质,但木材是有机各向异性材料,顺纹方向与横纹方向的力学性质有很大差别。木材的顺纹抗拉和抗压强度均较高,但横纹抗拉和抗压强度较低。
木材强度还因树种而异,并受木材缺陷、荷载作用时间、含水率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以木材缺陷及荷载作用时间两者的影响最大。
因木节尺寸和位置不同、受力性质(拉或压)不同,有节木材的强度比无节木材可降低30~60%。在荷载长期作用下木材的长期强度几乎只有瞬时强度的一半。
二、加工处理
除直接使用原木外,木材都加工成板方材或其他制品使用。为减小木材使用中发生变形和开裂,通常板方材须经自然干燥或人工干燥。自然干燥是将木材堆垛进行气干。
人工干燥主要用干燥窑法,亦可用简易的烘、烤方法。干燥窑是一种装有循环空气设备的干燥室,能调节和控制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经干燥窑干燥的木材质量好,含水率可达10%以下。
使用中易于腐朽的木材应事先进行防腐处理。用胶合的方法能将板材胶合成为大构件,用于木结构、木桩等。木材还可加工成胶合板、碎木板、纤维板等。
在古建筑中木材广泛应用于寺庙、宫殿、寺塔以及民房建筑中。中国现存的古建筑中,最著名的有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建于公元857年;山西应县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高达67.31米。在现代土木建筑中,木材主要用于建筑木结构、木桥、模板、电杆、枕木、门窗、家具、建筑装修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木材
2.常用于建筑、燃料、装饰等工作。
3.可称为“木材”的都会有一定的能力。例如:做手串的木材稀有名贵,纹理漂亮。做家具的坚固、耐腐。做弓的木材有一定的韧性等等
仅供参考
1.天然性:木材是种天然材料,在人类常用的钢、木、水泥、塑料四大主材中只有它直接取自自然,这使得木材具有生产成本低、耗能小、无毒害、无污染等特点。
2.质感好:木材具有易为人接受的良好触觉特性,远远优于金属和玻璃等材料。
3.强重比高:木材的某些强度与重量的比值比一般金属的比值都高,是一种质轻而强度高的材料。
4.保温性:木材的导热系数很小,同其它材料相比,铝的导热性是它的2000倍,塑料的导热性是它的30倍。因此,木材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5.电绝缘性:木材的点传导性差,是较好的电绝缘材料。
6.可加工性:木材软硬程度适中,容易加工。
7.装饰性:木材本身具有天然美丽的花纹,作为家具和装饰材料,具有很好的装饰性。
木材的优点
1.木材较轻较软,使用简单的工具就可以加工支撑各种形状的产品。木材加工过程消耗的能源少,属节能材料。
2.木材轻而强度高,木材的强度与密度的壁纸一般比金属高。
3.木材超荷这段时不发脆。因此使木制的家具,增加了一些安全性。
4.木材(干木材)对热、电的传导性弱,对温度变化的反应小,绝缘性强,热胀冷缩的现象不显著。因此,木材适宜用在隔热保温和电绝缘性要求高的地方。木材制成的家具能给人以冬暖夏凉的舒适感。
5.木材在高温条件下虽然会燃烧,但大件木结构比金属结构变形小而慢,在逐渐燃烧或碳化时还仍然能保持一定强度,而金属结构会因为高温发生蠕变快速变形倒塌。
6.木材不会生锈,不易被腐蚀。
7.木材容易连接或胶合,这对家具制作、室内装修带来很多方便。
8.木材颜色、花纹美观,同时经过涂饰渲染会更加悦目,适于制作家具,仪器盒、工艺品等。
9.比较容易进行化学处理,可改变或改进木材的性能,如木材塑化、木材防腐、防虫、防火处理等。
10.木材缺陷比较容易发现,利于在加工过程中挑选和剔除。
11.木材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如能合理经营,木材是能做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木材的缺点:
1.木材是一种吸湿性材料,因而在自然条件下会发生湿涨、干缩,印象木制品的尺寸稳定,即容易变形。
2.木材是各向异性的非均质材料,表现在各种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方面。不均匀胀缩性使木材变形加剧,加之强度各向的差异而易导致木材开裂。
3、木材易燃。
4、木材有不可避免的一些天然缺陷,如木节、斜纹理、应力木等。
5、木材强度有限,而且生长周期较长。
1.木头易于加工。木制品间多见榫结合、钉结合和胶结,各种金属连接件还可以蒸煮后进行弯曲、压缩加工。
2.木头的强重比比一般的金属大,即木材质轻而强度大。
3.气干头是良好的热、电绝缘材料。做器具的把柄。
4.木头具有天然的美丽花纹、光泽和颜色,能起到特殊的装饰效果。
5.木头有对紫外线吸收和对红外线的反射作用。
6.木头有良好的声学效果。
7.木头是弹塑性材料,在损坏是有一定的玉照,给人以安全感,可以用作枕木。
8.木头可以调温解湿,有很好的环境学特性。
特性:
密度
密度是某一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以g/cm表 示。木材系多孔性物质,其外形体积由细胞壁物质及孔隙(细胞腔、胞间隙、纹孔等)构成,因而密度有木材密度和木材细胞物质密度之分。前者为木材单位体积(包括孔隙)的质量;后者为细胞壁物质(不包括孔隙)单位体积的质量。
木材密度:是木材性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它估计木材的实际重量,推断木材的工艺性质和木材的干缩、膨胀、硬度、强度等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木材密度,以基本密度和气干密度两种为最常用。
1、基本密度
基本密度因绝干材重量和生材(或浸渍材)体积较为稳定,测定的结果准确,故适合作木材性质比较之用。在木材干燥、防腐工业中,亦具有实用性。
2、气干密度
气干密度,是气干材重量与气干材体积之比,通常以含水率在8%~20%时的木材密度为气干密度。木材气干密度为中国进行木材性质比较和生产使用的基本依据。
木材密度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影响因子为:木材含水率的大小、细胞壁的厚薄、年轮的宽窄、纤维比率的高低、抽提物含量的多少、树干部位和树龄立地条件和营林措施等。
含水率
指木材中水重占烘干木材重的百分数。木材中的水分可分两部分,一部分存在于木材细胞胞壁内,称为吸附水;另一部分存在于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之间,称为自由水(游离水)。当吸附水达到饱和而尚无自由水时,称为纤维饱和点。木材的纤维饱和点因树种而有差异,约在23~33%之间。当含水率大于纤维饱和点时,水分对木材性质的影响很小。当含水率自纤维饱和点降低时,木材的物理和力学性质随之而变化。木材在大气中能吸收或蒸发水分,与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温度相适应而达到恒定的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木材平衡含水率随地区、季节及气候等因素而变化,约在10~18%之间。
胀缩性
木材吸收水分后体积膨胀,丧失水分则收缩。木材自纤维饱和点到炉干的干缩率,顺纹方向约为0.1%,径向约为3~6%,弦向约为 6~12%。径向和弦向干缩率的不同是木材产生裂缝和翘曲的主要原因。
力学性质
木材有很好的力学性质,但木材是有机各向异性材料,顺纹方向与横纹方向的力学性质有很大差别。木材的顺纹抗拉和抗压强度均较高,但横纹抗拉和抗压强度较低。木材强度还因树种而异,并受木材缺陷、荷载作用时间、含水率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以木材缺陷及荷载作用时间两者的影响最大。因木节尺寸和位置不同、受力性质(拉或压)不同,有节木材的强度比无节木材可降低30~60%。在荷载长期作用下木材的长期强度几乎只有瞬时强度的一半。
1、绿色环保,可再生,可降解;
2、施工简易、工期短;
3、冬暖夏凉;
4、抗震性能优良。
木材为林业主产物,对于人类生活起着很大的支持作用。根据木材不同的性质特征,人们将它们用于不同途径,例如燃料及建筑用的材料。木材是天然的有机复合材料,由有纤维素纤维(抗拉性很强)和木质素的基质(抗压性强)组成。一般木材定义为茎部二次生长的木质部。
地球上约有一兆英吨的木材,每年约增加一千万吨。木材的蕴藏量大,且是碳中性的可再生材料,是颇受关注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1991年约生产了三百五十万立方米的木材,主要用途是家具及建筑结构。
用作燃料的木材称为柴,在乡村地区,木柴是常用的燃料。硬木比软木更适合作燃料,因为硬木的燃烧时间较长,且产生较少烟。在欧洲、北美的冬季,郊区居民都会在家中的壁炉用木生火以取暖。
木材在干馏之后会形成木炭,其主要成分是碳。在化石燃料仍不普及的国家,木炭也常做为主要燃料。
自从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起,木材就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十九世纪前的船几乎都是木制的,在今天仍有许多船是木制的。像榆树在潮湿的情形下仍不容易损坏,特别适合用在船舶上(在现代化的水管发明前,榆树也会用来作成水管。)
在欧洲中古时期,所有木制建筑都是用栎属,包括梁、墙壁、门及地板,现代用的木材比较多样化,木门多半会用的杨树、松树及花旗松。
硬木、软木及木材强度
一般常将木材分类为软木(softwood)和硬木(hardwood)。由松柏类植物(像松树)制造的木材称为软木,由双子叶植物(像橡树)制造的木材称为硬木。
不过软木和硬木的分类常造成误解,因为软木不一定比较软,硬木不一定比较硬。例如轻木属于硬木,但比任何贩售的软木都要软,而有些软木(浆果紫杉)也比许多硬木要硬。
树木的种类和所制造木材的性质有强烈的相关性。木材的密度随树种而不同,而木材的强度和其密度有关。例如桃花心木是中等密度的硬木,是制作家具的上等材料,轻木的密度小,常用来制作建筑物模型或模型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