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涂料细度
细度的标准取决于你要分散的是什么粉料。就颜料来说,细度肯定是越低越好,因为有利于颜色的表现,例如我们磨色浆时大部分细度都是控制在10μ甚至是5μ以下。但是对一些主要起填充或遮盖的粉料如滑石粉、硫酸钡等,细度就没必要做得那么低,一般控制在30μ左右就可以了。细度和黏度理论上是没关系的,但是为了使细度达到标准,分散或研磨的时间过长导致溶剂挥发严重,会使黏度有明显的提升,这应该考虑进去。
涂料的细度指的是:漆或色浆内颜料、体质颜料等颗粒的大小或分散的均匀程度,以微米来表示。涂料细度的问题:好坏将影响漆膜的光泽问题、透水性等漆膜物理机械性能。品种的不同对细度要求不同细度是指色漆或色浆内颜料、体质颜料等颗粒的大小或分散的均匀程度。
细度的测定主要采用量程在0-50μm的刮板细度计,检验方法和标准等效采用国标GB1724-89涂料细度测定法。刮板细度计的构造是一磨光的平板,由工具合金钢制成。板上有一沟槽(也有2沟槽的),沟槽边有刻度线,一般分为0-50μm/0-100μm/0-150μm等几种规格,并且配备有一把硬度低于刮板的刮刀。
测量涂料细度时,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不同涂料选用不同量程的细度计;
2、在侧板上端滴入涂料样品1-2g左右;
3、双手平衡握住刮刀,使刮刀与刮板表面垂直接触,以适宜的速度刮下来,确保试样充满沟槽而刮板上不留余料。
4、在光线下迅速读取读数,读数时保持视线和沟槽表面呈15-30°角,以出现三个以上颗粒均匀显露处的读数为准。
5、为确保涂料细度指标的测试准确性,建议多次测量取均值。
细度主要用于测定色漆和漆浆内的颜料、体制颜料等颗粒的大小和分散成都,用微米(μm)表示,本方法采用刮板细度计来对涂料的细度进行测定。
2、采用仪器和材料
(1)小调漆刀或玻璃搅棒
(2)刮棒细度计 量程分别为0-25μm、0-50μm、0-100μm、0-150μm。规格有单槽和双槽。
3、测定方法
(1)根据涂料品种不同选择不同量程的刮板细度计。一般细度在30μm及30μm以下的,建议采用量程在0-50μm的刮板细度计;细度在31-70μm的采用100μm的刮板细度计,细度在70μm以上的,采用0-150μm刮板细度计,依此类推;
(2)刮棒细度计在使用前需要用溶剂清洗干净,擦洗时注意用细软揩布。
(3)用小调漆刀将试样充分搅拌均匀,接着在刮板细度计的沟槽最深部滴入2-3滴试样,建议能充满沟槽且略有多余为宜。
(4)双手持刮刀,横置在刮板细度计底板上端,确保刮刀和底板表面垂直接触,在3秒内从上到下均速刮过,确保试样充满沟槽而平板上不留有余漆。
(5)刮刀拉过后,5秒内使视角和沟槽平面成15-30°角,对光观察沟槽中颗粒均匀显露出,记下度数(精确到最小分度值)。如有个别颗粒显露于其他分度线时,则读书与相邻分度线范围内不得超过3个颗粒。
4、结果表示
以颗粒均匀显露处刮板细度计凹槽深度(μm)表示涂料细度,细度度数与相邻分度线范围内颗粒不得超过3个,平行测定3次,结果取两次接近读书的算术平均数。
注:两次读书的误差不应大于仪器的最小分度值。
细度的换算
细度除了用微米(μm)表示外,还有采用米尔(mil)、(1mil=25.4μm)、海格曼(Hegmann)登记(0-8级)和FSPT规格(0-10级)来表示。
5、参照标准
国家标准GB/T 1724《涂料细度的测定》
如果是现实中通俗的讲,那么涂料自身的粘度是决定着产品本身品质的好坏的,就像涂料中漆和硅藻泥本身的差距一样,粘度越好的,使用的年限也就也长
细度代表着产品本身的工艺精细度,也能影响人视觉上的美观和装修之后的成品,细度应该指的是涂料自身被生产时所研磨的精细程度,研磨的越细,花费的时间也就也多,价格也会上一个档次,同时装修后的成品也就更好,这就像普通泥地中的一撮泥和一坨超市里的橡皮泥之间的手感对比一样
现在有的涂料专门做的弹涂,砂壁,真石漆一类的效果。那就是工艺类的漆。不存在质量问题。
如果你买的是平涂的涂料。
这个细度肯定一般是以能过喷枪就可以。
如果太粗,那肯定就是杂牌了。
市面上品牌涂料,即使最便宜的漆。都能过喷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