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涂料,婴幼儿环保水漆好吗?
当夜幕渐渐降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打开了电灯。你瞧,这盏电灯,小梨子般的灯泡,却能把一间宽敞的房子照得通明彻亮,在灯光下看书写字多带劲啊!
不用问,电影你是看过的。想想看,铃一响,灯一熄,银幕上映出了千变万化的镜头,把你带入了各种不同的境地。你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引起喜怒哀乐的感情共鸣。可你知道,电灯、电影的发明者是谁呢?对了,他就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读完了《爱迪生》这本书。爱迪生从小就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立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科学事业。这本书用讲故事的形式,详细地介绍了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爱迪生如何在科学的道路上,刻苦钻研、顽强攻关;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他在“造福于人类”的思想鼓舞下,从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在千万次失败前面不灰心,不气馁、不后退、不屈服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电灯、电影、留声机等100多项的发明,成为受世界人们尊敬和爱戴的发明家。
读了《爱迪生》以后,我的心情久不能平静。我想:在向科学攀登的道路上,在向“四化”进军的征途中,我们五(3)班的40位同学能不能成为未来中国的爱迪生?一个又一个问号在我脑海里盘旋着。
以前,我想成为一个音乐家,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对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劲头不足,学习不够刻苦。读了《爱迪生》这本书后,我渐渐认识到以前的想法真是太天真了。我要向爱迪生学习。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九十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汗水是把愿望变成现实的基础和条件,干任何工作,不流汗水,就不会有智慧和灵感,自然也不会有“天才”。
爱迪生关于“天才”和“汗水”的名言将铭记在我的心中,激励我顽强刻苦地对待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四化”做出贡献。
发明家的故事
发明家的故事一:发明大王爱迪生
爱迪生(1847~1931),是美国科学家,著名的世界发明大王.他一生共有2000多项发明,对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
爱迪生小时并不聪明,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喜欢追根问底.有一次,父亲见他一动不动地趴在草堆里,非常奇怪地问:”你这是干什么?”小爱迪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在孵小鸡呀!”原来,他看到母鸡会孵小鸡,想自己也试试.父亲又好气又好笑,告诉他,人是孵不出小鸡的.回家的路上,他还一个劲地盯着父亲问:”为什么母鸡能孵小鸡,我就不能呢?”从此,大家都说爱迪生是个”呆子”.有一次,为了想知道火的奥秘,他竟在邻居谷仓里燃起一堆火,引起了一场火灾.事后,他挨了父亲一顿毒打.
爱迪生7岁时上学,当时学校课程设置十分呆板,还搞体罚.幼小的爱迪生对此十分不满意.老师讲得枯燥无味,引不起他的兴趣.他功课学得不好,可脑子里却装着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同学们都说他笨,老师也说他是个低能儿.在学校学习不到3个月,他就被迫退学.这是他一生所受到的唯一的正规教育.
爱迪生的母亲亲自教孩子读书写字,不厌其烦地解答他所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一次,母亲给他买了本《自然读本》,他立即被书上介绍的小实验迷住了.他在家里搞起了小实验室,把零花钱都用在购买实验用品上,一有空就做实验.
爱迪生11岁时,到火车上当了报童.在得到列车长允许以后,他在行李车的一个角落里,布置了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室.一次,火车的震动把一瓶黄磷震翻在地,着起了火.火舌向行李堆舔去.爱迪生急忙脱下衣服扑打,拼命地喊:”救火啊!”大家闻声赶来,把火及时扑灭了.列车长勃然大怒,狠狠地打了爱迪生一记耳光,并把他的实验用品统统扔出车外,爱迪生的右耳被打聋了.
后来,爱迪生当了一名夜班报务员.一天清晨三四点钟,他下班扛起白天从旧书店买来的几十本书回住处.巡逻的警察远远看见他,疑心是小偷,就大声喊他站住.可惜他耳朵聋,听不见,仍然急急忙忙地赶路,警察以为他要逃跑,忙举枪射击.当呼啸的子弹擦着耳边飞过,爱迪生才站住了.警察追上来,一问才知道是个聋子,扛的全是旧书,不觉抽了一口凉气,说:”算你有运气,要是我的枪法准,那你白送了一条命!”
由于爱迪生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受到了全世界的尊重.1922年,他被评选为美国当代12大伟人中的第一名.
发明家的故事二:贝尔发明电话
贝尔,就是发明电话的人。他1847年生于英国,年轻时跟父亲从事聋哑人的教学工作,曾想制造一种让聋哑人用眼睛看到声音的机器。
1873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的贝尔,开始研究在同一线路上传送许多电报的装置——多任务电报,并萌发了利用电流把人的说话声传向远方的念头,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人能如同面对面的交谈。于是,贝尔开始了电话的研究。
那是1875年6月2日,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试验多任务电报机,一个偶然发生的事故启发了贝尔。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有一个弹簧粘到磁铁上了,华生拉开弹簧时,弹簧发生了振动。与此同时,贝尔惊奇地发现自己房间里电报机上的弹簧颤动起来,还发出了声音,是电流把振动从一个房间传到另一个房间。贝尔的思路顿时大开,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对着一块铁片说话,声音将引起铁片振动;若在铁片后面放上一块电磁铁的话,铁片的振动势必在电磁铁线圈中产生时大时小的电流。这个波动电流沿电线传向远处,远处的类似装置上不就会发生同样的振动,发出同样的声音吗?这样声音就沿电线传到远方去了。这不就是梦寐以求的电话吗!
贝尔和华生按新的设想制成了电话机。在一次实验中,一滴硫酸溅到贝尔的腿上,疼得他直叫喊:“华生先生,我需要你,请到我这里来!”这句话由电话机经电线传到华生的耳朵里,电话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贝尔成为电话发明的专利人。
贝尔一生获得过18种专利,与他人合作获得12种专利。他设想将电话线埋入地下,或悬架在空中,用它连接到住宅、乡村、工厂……这样,任何地方都能直接通电话。今天,贝尔的设想早已成为现实。
发明家的故事三:弗莱明与青霉素
现在医学上,青霉素已被使用得很普遍了,它可以杀灭病菌、消除炎症感染。也许,你并不知道,青霉素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被发现的呢!
1928年9月,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正致力于葡萄球菌的研究,那是一种会让人致病的细菌。为了考察这种病菌的生活习性和致病机理,需要对它们进行培养观察。当时的设备比较简陋,工作是在一间闷热、潮湿的旧房子中进行的,实验过程中又需要多次开启培养皿,皿中的培养物很容易受污染。有一次,弗莱明打开培养皿观察细菌,偶然发现在培养皿口上长出了蓝绿色的霉菌,而就在霉菌旁边,葡萄球菌被溶化了,出现了清澈的水滴。
蓝绿色的霉菌为什么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并将细菌消灭呢?弗莱明紧紧抓住这次“偶然”的发现不放,全力以赴地对这种蓝绿色霉菌进行研究,终于找到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并进一步发现它对其它一些病菌同样有杀灭作用。
1945年,发现青霉素的弗莱明与研制出青霉素化学制剂的英国病理学家弗罗里、德国化学家钱恩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发明家的故事四:彭奈迪脱斯与“安全玻璃”
彭奈迪脱斯是法国著名的化学家,一次偶然的机会触发了他的灵感,使他研究制成了“安全玻璃”。
那是1907年的事,一天,彭奈迪脱斯正在实验室里整理仪器,不小心将一只玻璃瓶子打翻在地。这下可完了!实验室的地面是用石块铺的,玻璃瓶子摔下去还不破裂成碎片吗?然而,出乎意外的是,瓶子并没有裂成碎片,只是出现了一些裂痕,他随手又拿出一只洗净的瓶子,轻轻地向地上摔去。这次,玻璃瓶子却被摔得粉碎。两只瓶子的情况为何如此不同呢?彭奈迪脱斯一时难以找到答案。
时隔数天,报上注销了一起车祸,横飞的玻璃碎片击伤了乘客,使彭奈迪脱斯深感痛心。他不由得联想起那只破而不碎的瓶子,决心搞个水落石出。他重新找到那只瓶子,仔细观察,原来那是一只盛过某种药水的瓶子,药水蒸发后在瓶的内表面结下了一层坚韧透明的薄膜,看来,正是这层薄膜对瓶子起着保护作用。
“偶然”的发现促使他进一步研究玻璃涂膜,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找到了一种附着力强、透明度好的合适涂料。后来,他又用涂料将两层玻璃粘合在一起,发现其防止破碎的性能更好。这样,“安全玻璃”终于诞生了。
发明家的故事五:圆珠笔的发明者
匈牙利记者比罗某次写稿的时候,一不小心把稿纸划破了。他想,要是把笔尖换成圆珠就好了。
于是,比罗去请教化学家奥基。奥基说:“笔尖换成圆珠没问题,可是圆珠的周围能漏出墨水才可以写字呀!”
比罗想,如果让圆珠转动的时候控制墨水的流量不就行了吗?他开始反复地试验。
1943年,比罗终于发明了依靠圆珠的转动送出墨水的新笔--圆珠笔。
圆珠笔用起来非常方便,价格又很便宜,所以很快就在全世界流行起来。
15世纪的一位威尼斯商人经常要出门做生意,又担心妻子会外出风流.一个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后跟沾了许多泥,因而步履艰难.商人由此受到启发,因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认为妻子穿上高跟鞋将无法在跳板上行走,这样就可以把她困在家里.
岂料,他的妻子穿上这双鞋子,感到十分新奇,就由佣人陪伴,上船下船,到处游玩.高跟鞋使她更加婀娜多姿,讲求时髦的女士争相效仿,高跟鞋便很快地盛行起来了.
雨 衣
1747年,法国工程师弗朗索瓦·弗雷诺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雨衣.
他利用从橡胶木上获得的胶乳,把布鞋和外套放在这种胶乳溶液中进行浸涂处理后,就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在苏格兰橡胶厂的麦金托什因生活窘迫,无力购买雨具,每逢雨天,只能冒雨上下班.一天,他不小心将橡胶汁沾满衣裤,怎么也擦不掉,只好穿着这射脏衣服回家.室外阴雨绵绵,麦金托什回到家却惊喜地发现,穿在里面的衣服一点没有湿,他索性将橡胶汁涂满全身衣服.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件胶布雨衣.
剃须刀
1828年谢菲尔德制成一边有保护的刀片,这是安全刀片的前身.
1895年,美国一位推销员吉列偶遇发明家佩因特·佩因特希望赚大钱,想发明一种从从都需要而且一次性使用的东西.
一天,吉列刮胡子,发现剃刀的刀片正适合这种构想.他设计出种安全剃刀夹持柄,但找不到能制成薄刀片的厂家.到1901年,他遇见机械师卡森,才解决了技术问题,使锄形刀架与双刃可换刀片合成一体,并申请了专利.
早在1900年,电动剃须刀已在美国获得专利,但第一种适于商业制造的电动剃须刀是由美国退役陆军上校希克设计,并于1928年获得专利的.
镜 子
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制出了精美的“透光镜”.14世纪初,威尼斯人用锡箔和水银涂在玻璃背面制镜,照起来很清楚.15世纪纽伦堡制成凸透镜,是制玻璃时在内部涂上一层汞剂而成.
现代镜子是用1835年德国化学家利比格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把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使硝酸银析出银,附在玻璃上.
拉 链
拉链是1891年由美国芝加哥机械师贾德森最先发明的.
贾德森为了解除每天系鞋带的麻烦,就发明一种可以代替鞋带的拉链.这种拉链是由一排钩子和一排扣眼构成,用一个铁制的滑片由下往上拉,便可使钩子与扣眼一个依次扣紧.贾德森把样品送到1893年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上展出,得到好评,并因此取得了专利.
如今,拉链的品种不断增多,其应用不只限于日用品,而且已进入科研、医疗、军事等领域,被某些人誉为20世纪科技界的10大文明之一.
冰 箱
第一台人工制冷压缩杨是由哈里森在1851年发明的,哈里森是澳大利亚《基朗广告报》的老板,在一次用乙醚清洗铅字时,他发现乙醚涂在金属上有强烈的冷却作用.
乙醚是一种沸点低的液体,它很容易发生蒸发吸热现象.哈里森经过研究研制出了使用乙醚和压力泵的冷冻机,并把它应用在澳大利亚维多利的一家酿酒厂,供酿酒时制冷降温用.
第一台用电动机带动压缩机工作的冰箱是由瑞典工程师布莱顿和孟德斯于1923年发明的.后来一家美国公司买去了他们的专利,于1925年生产出第一批家用冰箱.
“发明大王”爱迪生
电报、电话、电灯,这些东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看来是多么的普通和司空见惯,谁也不会因此而惊奇.可是你知道这些东西对于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和欣喜若狂吗?人类因此而记住了它们的发明者——爱迪生.
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一生,仅是在专利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328种.一个只读过三个月书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发明创造呢?我想,如果你听说过“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就一定会明白,他的成功源于强烈的好奇心.
1847年,爱迪生降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市的一个商人家庭里.很小的时候,爱迪生就显露出了极强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儿问个不停,非要问出个子丑寅卯来.
一天,他指着正在孵蛋的母鸡问妈妈:“母鸡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干嘛呀?”妈妈说:“哦,那是在孵小鸡呢!”下午,爱迪生突然不见了,家里人急得四处寻找,终于在鸡窝里找到了他.原来,他正蹲在鸡窝里,屁股下放了好多鸡蛋孵小鸡呢!父母看了以后,哭笑不得,只好把他拉出来,又是给他洗脸,又是给他洗衣服.还有一次,他看见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就想:既然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呢?于是,他找来一种药粉给小伙伴吃,为了让小伙伴飞上天空去.结果,小伙伴差点儿丧命,爱迪生也被父亲狠揍了一顿.
好不容易,爱迪生长到了8岁,父母把他送进了一所乡村小学读书,以为从此以后他能安安份份上学了.谁知,他仍然爱追根问底,经常把教师问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一回上算术课,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2+2=4”,爱迪生马上站起来问:“老师,2加2为什么等于4呢?”这个问题把老师问住了,他认为爱迪生是个捣蛋鬼,专门和老师闹别扭,于是,在上了三个月的课以后,爱迪生就被老师赶回家了.
爱迪生的母亲是位伟大的母亲.她没有因为独生子被撵回来而责怪他,相反,他决定自己把孩子教育好.当她发现爱迪生好奇心重、对物理、化学特别感兴趣时,就给他买了有关物理、化学实验的书.爱迪生照着书本,独自做起实验来.可以说,这就是爱迪生搞科学发明的启蒙教育.
长大了的爱迪生,学会了无线电收发报技术.他在斯特拉得福铁路分局找到了一个夜班报务员工作.按规定,夜班报务员不管有事无事,到晚上九点后,每小时必须向车务主任发送一次讯号.爱迪生为了晚间休息好,白天能钻研发明创造,就设计了一个电报机自动按时拍发讯号.这就是电报机的雏形.
没过多久,他又对电报机进行了改进,经过多次试验,一架新式的发报机试制成功了.爱迪生望着自己发明的机器,欣慰地笑了.
应该说,爱迪生的每一项发明都是和他的好奇心紧紧相联的.在他发明了电报之后,又开始搞电话实验.他发现传话器里的膜板能够随着说话声音引起相应震动,就仔细观察,并且在笔记本上做了详细记录.由此,一个“会说话的机器”做成了.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纷纷前来观看,并称他为“最伟大的发明家”.所以,好奇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决条件.
不仅著名的科学家需要好奇心,我们普通人要学习知识、有所成就也需要好奇心.1991年7月,《光明日报》科技部曾对全国青少年科技小发明比赛中获奖的11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您的主要心理特征”一栏里,92%的同学写的是“好奇心强”.湖南零陵地区道县一中的少年何骥,在一天到鸡棚捡蛋的时候,禁不住好奇地想道:鸡蛋到底为什么一头大一头小呢?是大头先出母体还是小头先出母体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他每天一放学就立刻赶回家,蹲在鸡棚旁静静地观察,有时甚至连晚饭都忘了吃.两个多月以后,何骥终于发现:鸡蛋是大头先出母体.为此,他写了论文,得到许多生物学家的称赞.他的发现,居然是鸟类文献中还没有记载过的新发现.
成才需要好奇心,但是有了好奇心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成才.要想有成就,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好奇心就好比一粒种子,没有种子就长不出参天大树,没有好奇心的人也不可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种子播种在黑土里以后,经过人们的浇灌、培育,会逐渐地破土而出,由小苗长成栋梁.有了好奇心,再加上汗水和心血,也一定能够使你成为有用之才.当代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好奇心很重要,要搞科学离不开好奇.道理很简单,只有好奇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正因为好奇心如此重要,所以,许多人都把好奇心称为成功者的第一美德.对于一个有志成才、渴望成功的少年来说,好奇心是最宝贵的.
无论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还是小中学生何骥的故事,都向我们证明了一个真理:好奇心——发明家之心.
编辑于 2018-02-17
查看全部2个回答
40岁辣妈晒”五行减肥法“,一夜走火,网友:减到92太容易
森迪
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有哪些?
1、爱迪生 在很久以前没有发明灯泡的时候,很多人晚上的照明一般是使用蜡烛灯、煤油灯等,那时候的爱迪生内心十分的苦恼,他决心要发明一种能够耐用的光线明亮的灯泡。爱迪生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几年之后爱迪生失败的经历被许多的人嘲笑,认为他是做白日梦,尤其是认为爱迪生做了很多失败的实验。面对别人的质疑和不信任,爱迪生却并没有放弃灯丝实验计划,反而以此为动力继续展开自己的科学实验。 于是又试验了一种碳化棉签作为灯丝材料,把灯泡中抽成真空,这种材料还是坚持很久,可是在四十五小时不久就烧断了,但是爱迪生已经兴奋不已了,他已经尝试了超过六千多次的实验了,而这一次无疑是找到突破点。 爱迪生又开始进行了灯丝实验,功不负有心人,他发现了钨丝可以作为电灯材料,为此他欣喜若狂,这种材料是灯泡的绝佳材料,发出的光线十分的明亮,又不易烧断适合长期使用。如此灯泡便慢慢的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我们夜晚中必备的照明工具。 2、瓦特 瓦特在原有蒸汽机的基础上发明的新式蒸汽机结构在之后的50年之内几乎没有什么改变。瓦特蒸汽机发明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并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它使得工厂的选址不必再依赖于煤矿而可以建立在更经济更有效的地方,也不必依赖于水能从而能常年地运转,这进一步促进了规模化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率的同时也使得商业投资更有效率。 蒸汽机为一系列精密加工的革新提供了可能,更高的工艺保证各种机器包括蒸汽机本身的性能提高。经过不断的努力,引入更高气压的蒸汽,蒸汽火车蒸汽轮船便很快相继问世。 3、牛顿 牛顿1672年创制了反射望远镜。他用质点间的万有引力证明,密度呈球对称的球体对外的引力都可以用同质量的质点放在中心的位置来代替。他还用万有引力原理说明潮汐的各种现象,指出潮汐的大小不但同月球的位相有关,而且同太阳的方位有关。牛顿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岁差就是由于太阳对赤道突出部分的摄动造成的。 4、居里夫人 1902年年底,居里夫人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从此镭的存在得到了证实。镭是一种极难得到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它的形体是有光泽的、像细盐一样的白色结晶,镭具有略带蓝色的荧光,而就是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在光谱分析中,它与任何已知的元素的谱线都不相同。镭虽然不是人类第一个发现的放射性元素,但却是放射性最强的元素。利用它的强大放射性,能进一步查明放射线的许多新性质。以使许多元素得到进一步的实际应用。 镭射线对于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作用大不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细胞,一经镭的照射很快都被破坏了。这个发现使镭成为治疗癌症的有力手段。癌瘤是由繁殖异常迅速的细胞组成的,镭射线对于它的破坏远比周围健康组织的破坏作用大的多。 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很快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在法兰西共和国,镭疗术被称为居里疗法。镭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对于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在实际中的应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莱特兄弟 莱特兄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哥哥是威尔伯·莱特,弟弟是奥维尔·莱特。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首次试飞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动力、机身比空气重、持续滞空不落地的飞机,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 飞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有人将它与电视和电脑并列为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大发明。莱特兄弟首创了让飞机能受控飞行的飞行控制系统,从而为飞机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此项技术至今仍被应用在所有的飞机上。莱特兄弟的伟大发明改变了人类的交通、经济、生产和日常生活,同时也改变了军事史。
23 浏览5502019-05-05
有哪些科学家的发明故事?
爱迪生发明电灯。 瓦特发明蒸汽机。 贝尔发明电话。 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 布什内尔发明潜水艇。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爱迪生是铁路工人的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学,在火车上卖报度日。但他是一个勤奋的人,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机械。他对电器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 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的失败经验后,制定了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善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 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试验下来,唯独白金丝性能量好,但白金价格贵得惊人,务必找到更适宜的材料来代替。1879年,几经实验,爱迪生最后决定用炭丝来做灯丝。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
156 浏览6662019-10-19
古今中外有哪些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瓦特与壶盖 瓦特是二百多年前英国的科学家。 他小的时候,有一天看祖母做饭。火炉上,一壶水开了。开水在壶里翻滚,壶盖不住地上下跳动,发出啪啪的声音。 瓦特很奇怪,就问祖母:“奶奶,壶盖为什么会跳动呢?” 祖母说:“水开了,壶盖就跳动了。” 瓦特又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会跳动呢?” 祖母回答不上来。 从此,瓦特就常常坐在炉子旁边仔细地观察。他看见水开了,壶里的水汽直往上冒,冲起了壶盖。他想:壶盖是被水汽推动的,一壶开水产生的水汽,能够推动一个壶盖,更多的开水会产生更多的水汽,不是可以推动更重的东西吗? 瓦特长大以后,还是不断研究这个问题。他吸取了前人的经验,经过很多试验,终于发明了蒸汽机。 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天真好奇孵小鸡 有一次,到了吃饭的时候,仍不见爱迪生回来,父母很焦急并四下寻找,直到傍晚才在场院边的草棚里发现了他。父亲见他一动不动地趴在放了好些鸡蛋的草堆里,问爱迪生在干什么,小爱迪生回答说在孵小鸡呀,原来,他看到母鸡会孵小鸡,觉得很奇怪,总想自己也试一试。当时,父亲又气又笑地将他拉起来,告诉他人是孵不出小鸡来的。在回家的路上,他还迷惑不解地问:“为什么母鸡能孵小鸡,我就不能呢?” 爱迪生初尝试验 在爱迪生小的时候,他经常到邻居缪尔·温切斯特的家的碾坊玩。一天,他在温切斯特家的碾坊看见温切斯特正在用一个气球做一种飞行装置试验,这个试验使爱迪生入了迷,他想,要是人的肚子里充满了气,一定会升上天。几天后,爱迪生把几种化学原料配在一起,拿给父亲的帮工迈克尔·奥茨吃,爱迪生告诉迈克尔·奥茨吃了这种东西人就会飞起来,结果奥茨吃了爱迪生配制的“飞行剂”后几乎昏厥过去。爱迪生因此受到了父亲的鞭打和小朋友父母们的警惕,劝告自己的孩子不要与爱迪生玩并远离他。 爱迪生与无影灯 一个大雪天的夜晚,爱迪生的妈妈突然生病了,爸爸急忙找来医生。医生说:“你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开刀做手术”。那时候只有油灯没有电灯,油灯的光线很暗,一不小心就会开错刀。爱迪生突然想起一个好办法,他把家里所有的油灯全都端了出来,再把一面镜子放在油灯的后面,让医生顺利的做完了手术。医生说:“孩子你是用你的智慧和聪明救了你的妈妈。”爱迪生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要制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没有发明灯泡的时候,很多人晚上的照明一般是使用蜡烛灯、煤油灯等,那时候的爱迪生内心十分的苦恼,他决心要发明一种能够耐用的光线明亮的灯泡。爱迪生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几年之后爱迪生失败的经历被许多的人嘲笑,认为他是做白日梦,尤其是认为爱迪生做了很多失败的实验。面对别人的质疑和不信任,爱迪生却并没有放弃灯丝实验计划,反而以此为动力继续展开自己的科学实验,于是又试验了一种碳化棉签作为灯丝材料,把灯泡中抽成真空,这种材料还是坚持很久,可是在四十五小时不久就烧断了,但是爱迪生已经兴奋不已了,他已经尝试了超过六千多次的实验了,而这一次无疑是找到突破点。 爱迪生又开始进行了灯丝实验,功不负有心人,他发现了钨丝可以作为电灯材料,为此他欣喜若狂,这种材料是灯泡的绝佳材料,发出的光线十分的明亮,又不易烧断适合长期使用。如此灯泡便慢慢的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我们夜晚中必备的照明工具。 彭奈迪脱斯与“安全玻璃” 彭奈迪脱斯是法国著名的化学家,一次偶然的机会触发了他的灵感,使他研究制成了“安全玻璃”。那是1907年的事,一天,彭奈迪脱斯正在实验室里整理仪器,不小心将一只玻璃瓶子打翻在地。这下可完了!然而,出乎意外的是,瓶子并没有裂成碎片,只是出现了一些裂痕,他随手又拿出一只洗净的瓶子,轻轻地向地上摔去。这次,玻璃瓶子却被摔得粉碎。两只瓶子的情况为何如此不同呢?彭奈迪脱斯一时难以找到答案。 时隔数天,报上注销了一起车祸,横飞的玻璃碎片击伤了乘客,使彭奈迪脱斯深感痛心。他不由得联想起那只破而不碎的瓶子,决心搞个水落石出。他重新找到那只瓶子,仔细观察,原来那是一只盛过某种药水的瓶子,药水蒸发后在瓶的内表面结下了一层坚韧透明的薄膜,看来,正是这层薄膜对瓶子起着保护作用。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找到了一种附着力强、透明度好的合适涂料。后来,他又用涂料将两层玻璃粘合在一起,发现其防止破碎的性能更好。这样,“安全玻璃”终于诞生了。 圆珠笔的发明者 匈牙利记者比罗某次写稿的时候,一不小心把稿纸划破了。他想,要是把笔尖换成圆珠就好了。于是,比罗去请教化学家奥基。奥基说:“笔尖换成圆珠没问题,可是圆珠的周围能漏出墨水才可以写字呀!”比罗想,如果让圆珠转动的时候控制墨水的流量不就行了吗?他开始反复地试验。终于发明了依靠圆珠的转动送出墨水的新笔--圆珠笔。圆珠笔用起来非常方便,价格又很便宜,所以很快就在全世界流行起来。 弗莱明与青霉素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正致力于葡萄球菌的研究,那是一种会让人致病的细菌。为了考察这种病菌的生活习性和致病机理,需要对它们进行培养观察。当时的设备比较简陋,工作是在一间闷热、潮湿的旧房子中进行的,实验过程中又需要多次开启培养皿,皿中的培养物很容易受污染。有一次,弗莱明打开培养皿观察细菌,偶然发现在培养皿口上长出了蓝绿色的霉菌,而就在霉菌旁边,葡萄球菌被溶化了,出现了清澈的水滴。蓝绿色的霉菌为什么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并将细菌消灭呢?弗莱明紧紧抓住这次“偶然”的发现不放,全力以赴地对这种蓝绿色霉菌进行研究,终于找到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并进一步发现它对其它一些病菌同样有杀灭作用。1945年,发现青霉素的弗莱明与研制出青霉素化学制剂的英国病理学家弗罗里、德国化学家钱恩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煮石头——煤气 梅尔道克从小就特别喜欢琢磨事儿,他还常常挖空心思做一些别人没做过的事情,尤其是那些能让大人们吃惊的小把戏。有一天,小梅尔道克在山坡上挖到一些页岩。当地人都知道,这种石头可以用火点着,然而,小梅尔道克却突发奇想:“如果把它煮一煮,会怎么样呢?”他决定试验一下。于是,他把那块石头带回家,放进一把空的烧水壶里,然后给水壶加热。“把它加热后,它还能被点着吗?”小梅尔道克一边观察一边琢磨着。过了一会儿,壶嘴里开始向外冒出气体。小梅尔道克打开壶盖,然后划了一根火柴,他想看看页岩还能不能点着。没想到的是,燃烧的火柴刚一伸到水壶上面,火焰就猛地往上蹿了起来!把煤加热后,它能够变成气体——小梅尔道克称它为煤气。 时光荏苒,梅尔道克长大了,他走上了化学研究的道路。1792年的一天,梅尔道克在研究煤矿物质时,忽然想起了童年时代玩页岩的游戏。他想:“能使火焰突然蹿高,说明那页岩释放的气体被烧着了。这种气体也许有些利用价值呢!”经过反复试验,梅尔道克证明了自己的想法。把煤转化成煤气,再作为能源加以利用,是人类用煤方式的重大进步,它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玩镜片——望远镜 1607年.在荷兰的密特尔堡小镇上,住着一位眼镜制造工匠利比赫斯,他靠着开眼镜铺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利比赫斯有三个孩子,他们经常拿家中的镜片当玩具。有一天,三个孩子拿着几只镜片正玩耍着,其中一个孩子两只手各拿着只眼镜片站在窗台上,两只手一前一后,使两只镜片重叠起来,然后闭上一只眼睛,好奇地通过两只镜片望着远方。猛然间,他发现远处的景物被拉到了眼前,看得十分清楚。他兴奋地把这一发现告诉了爸爸。利比赫斯听了之后, 学着孩子的样子去做,果然看清了远处教堂的尖塔。这引起了利比赫斯极大的兴趣。他反复地查看这两只镜片,其中一只是老花镜片,另一只是近视镜片。他发现如果老花镜片摆在前,近视镜片放在后,只要适当调整两只镜片之间的距离,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根据这一原理,利比赫斯经过一番研究,制成了一架简单的望远镜。这架望远镜只有一个30多厘米长的镜筒,里边装着一只老花镜和一只近视镜片,但它却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虽说这台望远镜还很简陋,但它宣告人类拥有了“千里眼”。 敲木头——听诊器 这是1816年的事情了。在法国巴黎的市郊,有一群孩子正围着一堆木头在玩耍。其中一个孩子用大铁钉在木头的一端不停地敲打,其他孩子在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木头听。这时,一位刚给心脏病患者看病回来的医生恰好路过这里,好奇地看着这群孩子,忍不住也凑上前去倾听。立刻,一阵阵真切清脆的敲击声传入耳朵,耳朵离开木头,声音就变得微弱、遥远了。医生马上联系到刚才的出诊,由于那个女病人过于肥胖,传统的叩诊已无法准确听得她的脉搏,又不便直接用耳朵贴在她的胸部听诊,刚才医生感到十分为难。圆木的敲击声启发了医生,他做了一个木管子给病人听诊,后来用改进成喇叭形的象牙管,上面安了两根柔软的管子,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343 浏览90692017-11-09
还有那些科学发明故事
爱因斯坦的故事 (故事1)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母亲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故事是这样的: “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清扫南边工厂的 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象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 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 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 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迷彩图案、迷彩色斑和服装本身是迷彩服设计的三大要素,设计人员都围绕这三大要素大作文章,其目标就是如何使迷彩服穿着者与所处背景之间的光谱反射曲线尽可能达到一致,使其在近红外夜视仪、激光夜视仪、电子形象增强器、黑白皎片、彩色咬片等器材和侦视技术面前混为一体,不易被敌方发现,以达到隐蔽自己、迷惑敌人的目的。迷彩图案主要是根据穿着者所处的背景和穿着现场的植被、土壤分布状态等来设计,主要有林地型、荒漠型、雪地型、城镇型、山地型和海洋型等数种。色彩则有多种搭配,4色、5色、6色都有。面料一般为棉与涤纶或棉与锦纶混纺布料,这种布料不仅吸湿、舒适,而且结实、耐磨。也有的迷彩服采用纯棉织物或经过特殊工艺处理过的纯化纤织物制成。
美军于1981年开始全面装备迷彩服,为棉和锦纶混纺织物,通用图案为林地型,还有荒漠型和雪地型等,具有很好的防微光夜视和近红外侦视的性能。俄罗斯的迷彩服分春、夏、秋季联合型和冬季型两大类,采用纯棉布料。英军作战服的材料分别为纯棉缎纹和涤/棉混纺织物。德军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装备迷彩服,这种迷彩服在远、近距离上都能获得较好的伪装效果,且具有图案程序简化、成本低、工艺简单等优点。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迷彩服,现有林地型、荒漠型、城镇型、海洋型、山地型等品种。使用较多的是林地型,为涤/棉混纺织物,一般还经过阻燃处理,采用四色迷彩。在研制过程中,突破了应用概率统计理论和现代颜色理论两个技术关键。建立了一整套迷彩伪装理论。在国内首次没计采用了“伪装面图案没计与效果评估计算机智能系统”。借助于该系统可完成背景分析调查,建立背景数据库,确定单色样卡,对各种光谱反射、色度坐标、亮度因数等提出复制技术指标,从而可确定迷彩服的颜色配比、斑点人小、形状及面积配比等设计参数,对伪装性能给出了定量和定性的评价方法,提出了近红外亮度层次配置的设想,适合于我国的植被条件。二是运用现代量子理论,提出“伪装染料红外荧光发色理论”,为伪装染料的合成提供了科学依据。染料选择,突破了模拟叶绿素的高反射拼绿染料和模拟阴影的低反射黑色染料的技术难题。解决了迷彩服专用系列染料和涂料,研制出军工蓝(CVB)、军工黑(COK)两种染料。它所模拟的颜色与相应背景的颜色间存在的光谱差异,在异谱同色检查的允许范围内,符合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相互兼容的要求。
冬季所使用的防寒服,是迷彩服的一个品种。该服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结构上采用宽松式,既穿脱方便,又充分发挥材料的保暖性能;二是在配套上实行多层次结构,既利于发挥各单件服装的保暖潜力,又利于调节保暖量;三是保暖材料大多采用轻质化,既减轻了重量,又方便洗涤,提高了卫生性能;四是面料的颜色大多是迷彩色,具有较好的伪装效果,且经防燃、防水处理。如美军的冬季作训服由派克短大衣、冬季作训服、锦纶绸小棉袄、绒衣裤、棉毛裤组成。1987年开始试装高尔泰克斯(Gortex),这是一种通用型冷候服系列。它由4个层次组成:(1)贴身层。该层为丙纶针织内衣,状似绒衣,套头式,半翻领。采用丙纶纤维是由于它的吸湿率较低,人体汗液可直接透过,不致汗湿皮肤而受冷受冻;(2)保暖层。该层由涤纶长毛绒制成,上衣为开襟式,下衣为工整裤式,裤腿内,外侧均装有拉链,可以在不脱去罩衣的情况下穿脱,以便在野外根据气候情况和活动最大小随时增减衣服,调节保温量;(3)保暖调节层。该层的质地为加强筋锦纶绸夹絮涤纶长丝,重量轻,保暖性好;(4)罩衣层。该层的用料为高尔泰克斯织物;并印有迷彩图案。高尔泰克斯织物是一种高技术层合织物,最外层为锦纶府绸,最里层为锦纶针织布,中间层为聚四氟乙烯薄膜,用粘结剂将三层粘合成一体。这种织物的优点是可防雨,外面的雨水进不了内衣,人体散发的汗液却能透过聚四氟乙烯薄膜的微孔挥发出去。该套冬季作训服的特点是重量轻,保暖性好,卫生性能佳,代表了当今冬训服的最好水平。
1825年,帕里士博士发明了一个游戏:一块硬纸板,一面画着鸟笼,另一面画一只鸟。纸板的两侧各打两个孔,系上线绳。绕足了圈后,拉紧线绳,使纸板快速的转动,这时,人们能看到,小鸟进到笼子里去了。这个游戏后人称作帕里士西洋镜。大家不要小瞧这个小游戏,它是现代电影的始祖。
受它的启迪,爱迪生在1891年制作了第一台动画镜。以每秒48个镜头的速度演放了1440张不同而又连贯且依次变化的照片,在这半分钟内人们看到的是完全活动的影象,现代电影由此产生了。
电影放映机是把电影胶片上的各个画幅连贯而又等速地反映在银幕上的机器。电影放映机一般由输片、动力传动、光学、还音和电路五大系统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其中光学系统又可分为照明光学、放映光学和还音光学三大部分。照明部分主要包括放映灯泡、反光镜、聚光镜等。常用放映灯泡有弧光灯、氙灯、铟灯等。放映光学部分主要是放映镜头。它是使银幕获得明亮、清晰和放大影像的主要光学部件。一般是由数片性能不同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嵌放在内壁涂有防漫反射光黑色涂料的金属圆筒内组成的。放映镜头分普通电影放映镜头和宽银幕放映镜头两大类。还声光学部分由激励灯和激励镜头组成。激励灯是发出光流去激励光电元件使之产生音频电流的光源,是激励镜头的光源。激励镜头由两片柱形平凸透镜排列在镜筒中组成。其主要作用是把激励灯射来的光聚集成一条细长的光刃,投射在移动的影片声带上,影片声带使透过它的光通量发生变化,再由光电元件使变化的光通量转化为变化的电流,将电流放大后通过扬声器还原为声音。电影放映机规格繁多,常用的有 70mm 固定式放映机、 35mm 放映机、 16mm 放映机、 8mm 放映机等。
蒙特爱迪生公司(Montedison S.P.A)
地址:Foro Buonaparte 31,1-20121Milano,Italy
蒙特爱迪生公司是意大利私人垄断资本组织,意大利最大的工业公司之一,化学工业最大的垄断集团。公司总部设在米兰。1991 年,该公司的销售额为139.71 亿美元,资产308.47 亿美元,雇用职工7.28 万人;按销售额大小排列,为意大利第四人工业公司,仅次于国家碳化氢公司、工业复兴公司和菲亚特公司。
蒙特爱迪生公司是欧洲第五、世界第八大化学工业集团。
1991 年,按销售额排列,在世界大公司中居第89 位。蒙特爱迪生公司是欧洲第三大腈纶生产者,欧洲最大的聚丙烯纤维生产者,抗肿瘤药物在世界上占领先地位,另外在抗菌素、血管扩张和抗风湿药物方面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一)
蒙特爱迪生公司于1966 年由当时意大利最大的两家化学公司蒙特卡蒂尼公司(Montecatihi S.P.A.)和爱迪生公司(Societa Edison)合并而组成。
蒙特卡蒂尼公司创建于1888 年,是在若干家小企业合并的基础上组成。最初只有200 万里拉的资本,从事铜矿和硫磺的开采活动。从1922 年起进入化学领域,生产化学产品。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公司成为意大利的硫酸、氨、化肥和染料等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到50 年代中期,他生产的化肥、合成纤维和染料占意大利总产量的一半,并将经营业务扩大到电力、银行和产品销售服务。1962 年,蒙特卡蒂尼公司的一家专门从事电能生产和分配的于公司萨德公司被国有化。从1964 年到与爱迪生公司合并,蒙特卡蒂尼公司垄断了意大利尼龙生产的l00%、硫磺90%、染料90%、塑料85%、化肥和合成橡胶80%、药品和炸药65%,成为当时意大利最大的化学和采矿企业。爱迪生公司于1888 年创建于米兰,原来主要经营电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爱迪生公司己成为意大利的工业最发达的西北部地区主要电力供应者,还向米兰供应煤气;同时从事钢铁、电子设备、家用器具、机床方面的业务。
1950 年,公司的经营活动扩大到化学和合成纤维。
1962 年,爱迪生公司的电力活动被国有化,但他仍然是意大利的第二大化学公司,仅次于蒙特卡蒂尼公司。
随着西欧共同市场的建立,意大利的这两家公司在化学领域的产销活动都获得了发展,但是他们面对着强大的竞争者一联邦德国的拜耳公司、赫希斯特公司和巴登苯胺与苏打公司以及英国的帝国化学工业公司的竞争,于是两家公司于1966 年正式合并。合并后的新集团成为意大利实力最强大的化学工业公司,在规模和生产能力方面已足以对付竞争者的挑战。从1968 年起,国家资本通过工业复兴公司和国家碳化氢公司不断渗与该公司,获得19.6%的股权。在90 年代初,该公司采取“非国有化”措施,将国家资本出售给别的私人集团,同时进一步加强集团的国际化活动。ഊ
(二)
蒙特爱迪生公司控制的工商业公司有175 家,其中106 家在国内。他的斯但达百货公司在全国128 个城市中设有228 家分店。集团拥有的重要公司有:蒙特纤维公司、意大利卡洛·埃尔巴医药公司、斯尼亚粘胶公司、塔克尼蒙特公司、西西里爱迪生公司、意大利法尔姆公司、蒙特维基安公司、阿克纳公司、科克塔里阿公司、埃尔巴蒙特公司等。集团还拥有187 家工厂,其中154 家在国内。国内工厂各地都有,十分分散。
70 年代以来,蒙特爱迪生公司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销售额增长不快。
1969 年,集团销售额为23.16 亿美元,1991 年为139.7 亿美元,增长幅度相对其他公司来说比较慢。其中,销售额绝大部分是国内实现的。化肥和化学制品构成了销售额的绝大部分。
(三)
蒙特爱迪生公司设有7 个部,他们是:基础化学产品部、塑料部、农业化学部、工业化学部、染料及有关产品部、工程部及公共事业部。蒙特爱迪生公司主要从事农业化学、基础化学产品、塑料以及合成纤维的生产,主要产品有:无级化学品、有机化学品、塑料原材料、乙烯、氯、硫酸、合成氨、弹性体、染料、涂料、颜料、工业添加剂、溶剂、医药品、化肥、兽药、饲料添加剂、聚丙烯纤维、晴纶等。
同时,该集团还兼管工程和建筑业务,特别是在1973 年建立了塔克尼蒙特公司,专门从事工程设计和承建项目,如设计安装工业设备、承建贮存设施、货站、电站和公共设施,还进行咨询、工艺设计、工程设计、人员培训、试车等业务活动。
另外,蒙特爱迪生公司还从事电子设备、家用器具、机床等生产,在商业、保险和银行部门也有参股,并控制意大利的《信使报》,在新闻界有一定的势力和影响。
70 年代中期以来,该集团认真从事改革产品结构,减少重化产品的生产,加速轻化产品的生产,加强制药领域的活动,研制和增加新产品,如加强对治癌药物和农药的研制,并扩大其生产。
(四)
蒙特爱迪生公司是一家跨国公司,在国外拥有一定的势力和影响。他在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等地设有69 家公司,30 多家工厂。国外活动主要在德国、西班牙、荷兰、爱尔兰、马尔他、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印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国外的重要公司有爱迪生国际公司、荷兰氮素公司、比利时合成胺产品公司、瑞士化学和矿产品贸易投资公司,德国维尔斯股份公司等。
该集团的化学产品,除了把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作为重要市场外,还销往其他国家,如把无机化学产品、化肥等出售给埃及、南斯拉夫、西班牙、中国等。从1950 年以来,该公司为世界一些国家承建了300 多项工业设备工ഊ程;最近10 多年来,他为前经互会国家提供和安装了多套石油化工和化工厂设备。
一个夏日的早晨,天气 晴朗,画眉在树上唱着悦耳的歌。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校园里,有一个人正在散步。他迈着缓缓的步伐,在绿茵茵的草坪上踱来踱去。他时而望着广阔的天空,时而瞧瞧乎坦的操场,时而皱起双眉……突然,他脸上流露出笑容,心情豁然开朗,他想出来了,想出了解决蒸汽机的有效办法。他高兴地跑起来,脚步腾空。霎时间,他的身影便出现在陪伴他多年的操作台上。他就是蒸汽机的发明家瓦特。曾有人说:"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因为他有超人的天才和智慧。"其实不然。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还是讲讲关于瓦特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发明创造的故事吧。
水蒸汽的启示
随着智育的发展,瓦特对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好奇和钻研之心。这为他以后发明蒸汽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瓦特的故乡--格林诺克的小镇于上,家家户户都是生火烧水做饭。对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有谁留过心呢?瓦特就留了心。有淮?他在厨房里看祖母做饭。灶上坐着一壶开水。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啪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瓦特观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这是什么缘故,就问祖母说?什么玩艺使壶盖跳动呢"
祖母回答说:"水开了,就这样。"
瓦特没有满足,又追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跳动?是什么东西推动它吗?"
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没有功夫答对他,便不耐烦地说:"不知道。小孩子刨根问底地问这些有什么意思呢。"
瓦特在他祖母那里不但没有找到答案,反而受到了冤枉的批评,心里很不舒服,可他并不灰心。
连续几天,每当做饭时,他就蹲在火炉旁边细心地观察着。起初,壶盖很安稳,隔了一会儿,水要开了,发出哗哗的响声。摹地,壶里的水蒸汽冒出来,推动壶盖跳动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壶盖也不停地跳动着,好象里边藏着个魔术师,在变戏法似的。瓦特高兴了,几乎叫出声来,他把壶盖揭开盖上,盖上又揭开,反复验证。他还把杯子、调羹遮在水蒸汽喷出的地方。瓦特终于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这水蒸汽的力量还真不小呢。
就在瓦特兴高采烈,欢喜若狂的时候,祖母又开腔了:"你这孩子,不知好歹,水壶有什么好玩的,快给我走开!"她漫不经心地说。
他的祖母过于急躁和主观了,这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的话,险些挫伤了瓦特的自尊心和探求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年迈的老人啊,根本不理解瓦特的心,不知?水蒸汽"对瓦特有多么大的启示!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的物理现象,不正是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认识源泉吗?
一七六九年,瓦特把蒸汽机改成为发动力较大的单动式发动机。后来又经过多次研究,于一七八二年,完成了新的蒸汽机的试制工作。机器上有了联动装置,把单式改为旋转运动,完善的蒸汽机发明成功了。
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加之英国当时煤铁工业发达,所以英国就成为世界上最早利用蒸汽推动铁制"海轮"的国家。十九世纪,开始海上运输改革,一些国家进入了所谓的"汽船时代"。从此,船只就行驶在茫茫无际的海洋上了。随之而来,煤矿、工厂、火车也全应用了蒸汽机。体力劳动解放了,经济发展了。这不能不说是蒸汽机发明的成果。当然也是蒸汽机的发明家瓦特的功劳。因此,瓦特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瓦特的一生充满着艰苦和斗争,他走过的道路是多么坎坷不平啊。他在艰苦和坎坷中为人类造了福,为人类前进,开辟了新的里程。瓦特十分重视学习和实践。学习,丰富了他的智慧;实践,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诺贝尔是闻名世界的大科学家、发明家,也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发明的炸药、雷管开创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新纪元,以他身后庞大的基金所设的诺贝尔奖金,更使他饮誉世界。
艾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于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一个贫困潦倒的工程师兼商人家里。他的父亲英莫纽?诺贝尔(人称老诺贝乐)是一位富有才华的发明家和商人,曾创建瑞典第一家橡胶公司。
----------------------------------------------------------------------
就在诺贝尔出生的前一年,一场大火把家业烧了个精光,老诺贝尔的生意由此开始衰落,并在诺贝尔1岁时破产。被生活所迫,老诺贝尔后来不得不只身离家到俄国从商谋生。
诺贝尔自幼勤奋好学,好奇心很强。到俄国后,为了学好俄文,他常常挑选一些俄文名著译成瑞典文,再翻译成俄文。后来他又用这种方法学会了英文、法文和德文。有一次,他父亲的一位叫西蒙的教授请诺贝尔父子观看硝化甘油爆炸力的试验。锤子落在铁砧上,受锤地的硝化甘油立即发生爆炸。小诺贝尔被这奇妙的现象迷住了。当他得 知这种爆炸力极强的东西可以用来开矿凿山,但危险性极大无法使用时,就萌发了发明炸药的念头。
到16岁时,迫于生计,他不得不中断学习,孤身远渡重洋到了美国,在一家工厂当学徒。此后,他还曾到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的几家工厂当过学徒。学徒期间,他每天在劳动10多个小时之后,仍坚持学习,困了就把脑袋伸到水龙头下冲一冲。就这样,他凭自学学到了不少的技术和科学知识,不但在科学、文学和哲学方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且在机械方面做出了好几项革新,表现出了很强的独创能力。
1854年,诺贝尔回到彼得堡,和父亲一起,一边从商,一边从事炸药的研制工作。一次,由于公司遇到了财政困难,父亲派他去伦敦、巴黎,向当地银行磋商贷款。结果是空手而归,家业再遭破产。不得已,全家于1859年返回瑞典。
当时为了适应开矿山、发展工业和加强军事力量的需要,许多化学家都在致力于炸药的研制。炸药的应用前景很广阔,市场很大。诺贝尔父子看准了形势,为了实现自己的发明愿望,也为了重振家业,他们从事起如何利用硝化甘油巨大爆炸力潜能的研究。但手头上缺乏资金,无法进行规模大的试验。诺贝尔再次奉父命前往巴黎寻求贷款。这一次,他很顺利,带回了10万法郎。用这笔钱,他们办起了自己的工厂。
经过反复试验,诺贝尔认识到,要使硝化甘油发生爆炸,只须把它加热到170摄氏度至180摄氏度。为此,必须寻找出一种安全的引爆装置。
1862年初夏,诺贝尔进行了一次探索性试验。这次试验获得了成功。但是,引爆所用的火药多而硝化甘油少,威力小成本高,没有实用价值。 为了找到一种量少但能引爆硝化甘油的可靠物质,诺贝尔又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带有极大危险性的实验,但均告挫折。经过多次的失败,诺贝尔发现了失败的原因,并最终成功地发明了用少量的一般火药,引爆硝化甘油的引爆物。这项"诺贝尔引爆法"的发明,使诺贝尔于1864年生平第一次获得了由瑞典政府签发的专利证。
这种炸药的威力极大,在爆破工程中可以节省大量人力财力。因此,它刚一问世,就得到普遍运用。
诺贝尔的公司由此重新振兴起来。 正当诺贝尔四处推广由他发明的炸药的时候,却发生了一系列的意外爆炸事故,使人们对诺贝尔的新发明产生了怀疑和恐惧。瑞典政府下令禁止运输炸药,不准诺贝尔在陆地上试验,法国、英国、葡萄牙等国也下令禁止制造、贮存和使用新炸药,这使他的炸药和公司陷入困境之中。 面对四面楚歌的形势,诺贝尔决心走出困境。经过认真的多方思考和大量的秘密试验,诺贝尔首先解决了硝化甘油的就地制造问题,以避免长途运输中发生的爆炸危险。接着又集中精力研究硝化甘油的安全运输方法。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找出稳定硝化甘油化学性质的方法,并且又利用硅藻土吸收硝化甘油的方法,制 成了两种安全的硅藻土猛炸药。为了解除人们的顾虑,挽回已经造成的不良影响,他亲自到各地表演,用事实证明猛炸药的爆破威力和安全性能。终于这种新型炸药又一次被利用到了开矿和筑路上。后来,就是这类炸药炸穿了阿尔卑斯山,提前好几年打通了长达14.5公里的隧道,节约开凿费用500多万元。诺贝尔也由此名扬天下,瑞典政府收回了当初的禁令,由驱逐变为欢迎,英国、法国、德国为他签发了发明专利证。诺贝尔的公司终于又柳暗花明。
------------------------------------------------------------------------------
爱迪生小时并不聪明,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喜欢追根问底.有一次,父亲见他一动不动地趴在草堆里,非常奇怪地问:”你这是干什么?”小爱迪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在孵小鸡呀!”原来,他看到母鸡会孵小鸡,想自己也试试.父亲又好气又好笑,告诉他,人是孵不出小鸡的.回家的路上,他还一个劲地盯着父亲问:”为什么母鸡能孵小鸡,我就不能呢?”从此,大家都说爱迪生是个”呆子”.有一次,为了想知道火的奥秘,他竟在邻居谷仓里燃起一堆火,引起了一场火灾.事后,他挨了父亲一顿毒打.
爱迪生7岁时上学,当时学校课程设置十分呆板,还搞体罚.幼小的爱迪生对此十分不满意.老师讲得枯燥无味,引不起他的兴趣.他功课学得不好,可脑子里却装着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同学们都说他笨,老师也说他是个低能儿.在学校学习不到3个月,他就被迫退学.这是他一生所受到的唯一的正规教育.
爱迪生的母亲亲自教孩子读书写字,不厌其烦地解答他所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一次,母亲给他买了本《自然读本》,他立即被书上介绍的小实验迷住了.他在家里搞起了小实验室,把零花钱都用在购买实验用品上,一有空就做实验.
爱迪生11岁时,到火车上当了报童.在得到列车长允许以后,他在行李车的一个角落里,布置了一个简单的小实验室.一次,火车的震动把一瓶黄磷震翻在地,着起了火.火舌向行李堆舔去.爱迪生急忙脱下衣服扑打,拼命地喊:”救火啊!”大家闻声赶来,把火及时扑灭了.列车长勃然大怒,狠狠地打了爱迪生一记耳光,并把他的实验用品统统扔出车外,爱迪生的右耳被打聋了.
后来,爱迪生当了一名夜班报务员.一天清晨三四点钟,他下班扛起白天从旧书店买来的几十本书回住处.巡逻的警察远远看见他,疑心是小偷,就大声喊他站住.可惜他耳朵聋,听不见,仍然急急忙忙地赶路,警察以为他要逃跑,忙举枪射击.当呼啸的子弹擦着耳边飞过,爱迪生才站住了.警察追上来,一问才知道是个聋子,扛的全是旧书,不觉抽了一口凉气,说:”算你有运气,要是我的枪法准,那你白送了一条命!”
由于爱迪生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受到了全世界的尊重.1922年,他被评选为美国当代12大伟人中的第一名.
利用纳米技术的应用有很多,比如建筑领域、纳米陶瓷、纳米家电及EPS。
1、建筑物的窗户清洁,可以采用智能材料和纳米二氧化钛粒子混合的方式,干净环保,在米兰有7000平方米道路应用了这些节能材料从而减少了减少60%的二氧化氮水平。
2、纳米陶瓷,纳米陶瓷被应用于水泥中增加强度,有一些纳米物质加在了新的施工材料中,从而提高机械强度,耐久性和绝缘性,同时相对于传统的材料降低了重量。
3、纳米家电,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纳米冰柜,是在人手易接触及细菌易侵入的部位,使用了经纳米化处理的材料,这种材料可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从而提高冰柜的抗菌能力。
纳米洗衣机,就是洗衣机的外桶采用了纳米材料,这样使洗衣机不仅能防高温,耐磨擦,而且有很强的防垢能力。
4、EPS:应用纳米技术将汽油分子分割成纳米为单位的质子保证充分燃烧,这样应用的后果是,气体燃烧完全有助于动力提升,节约能源。
德国以纳米硅基陶瓷制成的特种不污染耐磨透明涂料,涂在玻璃、塑料等物体上,具有防污、防尘、耐刮、耐磨、防火等功能。
扩展资料:
纳米技术,也称毫微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1纳米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的一种技术。1981年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诞生了一门以1到100纳米长度为研究分子世界,它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或分子来构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因此,纳米技术其实就是一种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技术。
利用纳米材料可以制作出特定性质的材料或自然界不存在的材料,制作出生物材料和仿生材料。不过现在有很多都在炒作概念,很多都局限于实验室的理论阶段,比较现实的是机械方面的润滑剂,化工方面的催化剂,还有医学方面的定点超效药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纳米技术
电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我们都知道电灯的核心是灯泡,失去了灯泡的电灯只是一个毫无用处的空壳。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电灯恐怕也要面临“失业”的危机了。取而代之的,将是会发光的桌子、墙壁、甚至有可能只是一把小叉子。试着想像一下,当你晚上回到家时,即使不开灯,家里也是亮堂堂的。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的一位研究生,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了一种混合“涂料”,把它涂在能发光的灯泡或其他能发光的物体上后,原本应该发出蓝色光源的灯泡,却发出了像普通日光灯管那样的白光。
这一新发现很可能革命性地将照明物的概念延伸到灯泡之外。因为只要涂上这种“涂料”,无论是哪一种物体,都能够充分代替灯泡,发挥照明的作用。这就意味着,从爱迪生发明电灯以来的灯泡照明时代,将可能马上走到尽头了。未来,“电灯”一词恐怕只能在历史书籍里才能找到了。
正在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 51403130.项目级别:国家级.执行时间: 2015-2017.主持人.
2.辽宁省科技厅.项目号: 20141081.项目级别:省级.执行时间: 2014-2017.主持人.
3.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项目来源:辽宁省教育厅,项目级别:省级. 执行时间:2015-2018. 主持人.
4.等离子注入材料阻燃改性技术. 项目来源: 国家外专局. 项目号: 20072100240. 项目级别: 国家级. 执行时间: 2008-2009. 排名: 2.
5.宽温域T-ZnO晶须/SIPN杂化阻尼复合材料. 项目来源: 辽宁省教育厅. 项目号: 2007T145. 项目级别: 省级. 执行时间: 2008-2010.排名: 2.
6.等离子注入材料阻燃改性技术. 项目来源: 辽宁省外专局重点. 项目号: 辽外专2008[70]. 项目级别: 省级. 执行时间: 2008-2009.排名: 2.
7.沈阳市先进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 项目来源: 沈阳市科技局. 项目号: F11-239-1-00. 项目级别: 市级. 执行时间: 2011-2013. 排名: 2.
8.宽温域T-ZnO晶须/SIPN杂化阻尼复合材料. 项目来源: 沈阳市科技局. 项目号: 091444. 项目级别: 市级. 执行时间: 2009-2010.排名: 2.
9.PVPIPN电场响应智能凝胶材料的制备及行为研究. 项目来源: 辽宁省教育厅. 项目号: 2006005. 项目级别: 横向. 排名: 2.
10.烟气脱硫非金属补偿器所用高分子材料的研制. 项目来源: 沈阳市红星密封材料厂. 项目号: 0-3-3. 项目级别: 横向. 排名: 2.
11.增塑剂在氟橡胶中应用评价. 项目来源: 多恳升特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项目号:0-3-21. 项目级别: 横向. 排名: 2.
12.新型止水带研发. 项目来源: 辽宁润中供水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级别: 横向. 排名: 2.
13.辽宁省高校资源共享课建设《高分化学(上)》, 2012年第二批, 排名: 5.
14.双氧化(2EO)双酚A甲基丙烯酸脂的研制, 项目来源: 沈阳普瑞兴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项目号: 2013210101002625. 项目级别: 横向. 执行时间: 2013-2016. 进款额: 10万元. 排名: 2.
15.聚氨酯制品模塑脱模剂的研制, 项目来源: 沈阳爱迪生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号: 2014210101001474. 项目级别: 横向. 执行时间: 2014-2017. 进款额:15万元. 排名: 2.
科研奖励
1. 高性能纳米涂料, 辽宁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0.12, 证书编号:2010F-2-06-02
2. 高性能纳米油性涂料及其规模工业化应用,中国石化协会科技发明二等奖, 2011.10, 证书编号:2011FMR0036-2-2
3. 四脚状氧化锌晶须改性高耐磨性聚氨酯材料, 辽宁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2006.12,证书编号:2006F-3-08-02
教学奖励
1. 基于Internet的《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网络教育平台, 辽宁省第九届教育软件大赛三等奖, 2009年, 第一完成人.
2. 2010-2014年连续多年获得学院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代表性论文
[1]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etrapod-shaped ZnO whisker filled polyurethane cross-linked epoxy/polyurethane damping composites. J Reinf Plast Comp, 2012, 31(22): 1564-1575. 【SCI】
[2] Properties and morphology of damping composite consisting of polyester-type polyurethane/epoxy resin, Adv Mat Res, 2011, 295: 747-750. 【EI】
[3]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 (ester-ether) urethane/Tetra-Pod like ZnO Whisker Damping Composites, 8th Hellenic Society Symposium on Polym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eece , Hellenic, 2010,
[4] Damping Properties and Morphology of Hybrid Composite Consisting of Polyurethane / Epoxy Resin and ZnO Whisker, Asian Polyolefin Workshop, Korea, Soul, 2009.
[5] Damping Properties and Morphology of Hybrid Composite Consisting of Polyurethane/Epoxy Resin and ZnO Whisker, New chemical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and 7th China-Russia-Korea Symposium, China, Shenyang, 2012.
[6] Characterization of α-tocopherol as interacting agent in polyvinyl alcohol–starch blends, Carbohyd Polym, 2013, 98(2) 【SCI】
[7] Comparison of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ability of polylactic acid and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via computational approach, J Polym Eng, 2013, 33(2) 【SCI】
[8] Preparation of basic magnesium chloride whisker and reinforcement in chloroprene rubber(CR23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emTech Research, 2014, 6(2): 1286-1290.【SCI】
[9] 新型高强度智能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07(3): 853-856.
[10] PVP/(AA-co-AMPS)互穿网络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电场响应性研究. 辽宁化工. 2007(2): 1-4.
[11] 锆钛酸铅掺杂聚醚型聚氨酯-环氧树脂/聚酯型聚氨酯阻尼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第八届中国橡胶基础研究研讨会, 中国沈阳, 2012.
[12] 聚醚软段对聚氨酯/环氧阻尼性能的影响, 2011年全国高分子科技论文报告会, 中国大连, 2011.
[13] 橡胶止水带受力状态下的有限元分析. 世界橡胶工业 , 2010, (11): 34-36.
[14] 三元乙丙橡胶的热老化行为及其BP神经网络预测. 化工新型材料, 2010, (10): 17-20.【核心/CA】
[15] 无机填料对聚氨酯阻尼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辽宁化工. 2012, (05): 475-477. 【CA】
[16] 胶粉/聚烯烃热塑性硫化胶的研究进展. 辽宁化工. 2012, (06): 613-615. 【CA】
[17] 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J]. 辽宁化工. 2012, (05): 486-487. 【CA】
[18] 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改性研究进展. 塑料工业, 2008, (B06): 75-77.
[19] 手性偶氮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致异构化反应. 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 中国成都, 2012.
[20] 环氧树脂-聚氨酯模具复合材料, 2011年全国高分子科技论文报告会, 中国大连, 2011.
[21] 四脚状氧化锌晶须/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阻尼性能, 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 中国南昌, 2010.
[22] CPE/PP 热塑性弹性体的动态硫化,2010 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 中国南昌, 2010.
[23] 低温常压空气等离子处理织物阻燃技术,2010 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 中国南昌, 2010.
专利项目
1、一种混合型聚醚-聚酯聚氨酯/环氧阻尼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CN201110000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