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红雪松?
红雪松原产于北美;中国江西(庐山)、江苏(南京)等地有栽培。
红雪松喜光,有一定的耐阴性,耐寒性中等,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潮湿气候和微酸性土壤。
北美乔柏是柏科崖柏属植物,大乔木,在原产地高达70米,胸径2米;树皮棕红褐色,不规则条状浅裂;大枝平展,枝稍下垂。生鳞叶的小枝排成平面,先端急尖,延伸成一长尖头,中央之叶的尖头下方有很小的圆形隆起的透明腺点,有时腺点不明显。球果矩圆形,长约1.2厘米;种鳞5-6对,通常仅3对发育生有种子,鳞背近顶端有突起的尖头;种子扁,两侧有翅,两端有凹缺。
红雪松
红雪松(加拿大西部红柏)又称:香柏木, 是北美西北部太平洋沿岸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内陆雨林中的常见树种 。 这种树是寿命最长、具有耐腐蚀和防虫害的北美软木种类之一 。因此它可以生长成巨大的尺寸。直径通常在0.85米至2.7米左右,树高在48米至65米左右,太平洋西北部原住民使用红雪松)有较长的历史,他们用它的木材、树枝、树皮和树根建造房屋、交通工具,制作服装、家用产品、捕鱼及狩猎工具,还用于仪式和宗教目的。
红雪松森林
根据木材的现存量测算,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有大约7.5亿立方米的红雪松。其中一半以上是在海岸区域,而在该区域红雪松是第二大常见针叶树。它们大多数是原生的森林,生长时间超过250年。生长在海岸区域的将近5000万立方米的红雪松位于公园及其它保护区域内。还有相当数量的红雪松被圈入海岸“工作”林中,其中许多已经得到或正在等待颁发证书。“次生”的西部红柏正逐渐成熟,加上原生的红柏,可收获高价值的木材。红雪松的采伐量每年在大约600万立方米范围内浮动,因为它在加拿大省政府每年允许砍伐量以内,所以预计这个数量是可持续采伐的。
红雪松无节板材
红雪松木材重量轻,纹理均匀,具有笔直的纹理并且不包含树脂。所有这些特性使这种木材易于加工处理,对于渴求高抗腐性、尺寸稳定性和良好的绝缘值的应用场合,红雪松是优先选择的树种。这种木材有很多种应用途径,例如护墙板、平台板、围栏、花园装饰品、常规的和层压的房木、电线杆以及特殊产品,如室内镶板、乐器以及屋面木瓦和屋面木瓦等。虽然只有锯木厂的木屑被用于制浆,但在生产纯的或混合的硫酸盐浆制造特殊纸制品时,其优异的纤维结构仍是人们所追求的。
红雪松木墙砖
一、美国南方松木的特点
南方松是美国,常见的木材,产于美国,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也是美国软木材料的出口木材之一美国南方松不是木材的名称。事实上,南方松是美国,南部四种类似松树的总称,分别是湿地松、长叶松、矮叶松和火炬松。南方松的木材密度适中,木材颜色为白色和黄色。木纹清晰可见,条纹较粗,心材明显偏离,边材较均匀。木材防腐性能适中,难以进行防腐处理。南方松木密度和硬度适宜,韧性好,耐磨性好,加工相对容易,持钉性能好。
二、美国南方松木的价值
美国本土南方松防腐木应用强度高:在众多对强度有特殊要求的设施中,南方松是针叶树种中的最佳选择,有“世界顶级结构材”的称号。高防腐性:南方松渗透性强。经过加压防腐处理后,化学防腐剂均匀而深入地保留在木材中,使其在防止腐烂、白蚁和海洋生物的危害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防腐能力50年以上。高耐磨性:南方松因其优异的耐腐蚀性,常被用于室外平台、步道、桥梁等设施的建造。即使经常使用,南方松也几乎没有磨损。优质:南方松占美国针叶树总产量的1/4,因美国,国家森林经营良好,生长质量优良,能满足用户的高质量要求。木理纹路美:南方松中的木理纹路独特而美丽,可以完美地体现自然之美。
美国松不仅具有美丽的自然纹理外观,而且是所有软木树种中材质最强的,不易被碰撞损坏,极其耐磨,握钉能力也很好。由于其无与伦比的结构性能,南方松在各种条件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结构建筑中。
雪松是黎巴嫩的国树.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大枝一般平展,为不规则轮生,小枝略下垂。树皮灰褐色,裂成鳞片,老时剥落。叶在长枝上为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簇生。叶针状,质硬,先端尖细,叶色淡绿至蓝绿。雌雄异株,稀同珠,花单生枝顶。球果椭圆至椭圆状卵形,成熟后种鳞与种子同时散落,种子具翅。花期为10——11月份,雄球花比雌球花花期早10天左右。球果翌年10月份成熟。
【生态习性】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广泛分布于不丹、尼泊尔、印度及阿富汗等国家,垂直分布高度为海拔1300——3300米。喜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的暖温带至中亚热带气候,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生长最好。抗寒性较强,大苗可耐-25℃的短期低温,但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往往生长不良。较喜光,幼年稍耐庇荫。大树要求充足的上方光照,否则生长不良或枯萎。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土、微碱性土均能适应,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最适宜其生长,亦可适应黏重的黄土和瘠薄干旱地。耐干旱,不耐水湿。浅根性,抗风力差。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弱,空气中的高浓度二氧化硫往往会造成植株死亡,尤其是4——5月间发新叶时更易造成伤害。
雪松多数都是雌雄异味,加之花期不遇,自然授粉效果较差,为获得饱满的种子,需进行人工授粉。
【繁殖与栽培】一般用播种和扦插繁殖。播种可于3月中下旬进行,播种量为75千克/公顷。也可提早播种,以增加幼苗抗病能力。选择排水、通气良好的砂质壤土作为苗床。播种前,用冷水浸种1——2天,晾干后即可播种,3——5天后开始萌动,可持续1个月左右,发芽率达90%。幼苗期需注意遮荫,并防治猝倒病和地老虎的危害。一年生苗可达30——40厘米高,翌年春季即可移植。扦插繁殖在春、夏两季均可进行。春季宜在3月20日前,夏季以7月下旬为佳。春季,剪取幼龄母树的一年生粗壮枝条,用生根粉或多或500毫克/升萘乙酸处理,能促进生根。然后将其插于透气良好的砂壤土中,充分浇水,搭双层荫棚遮荫。夏季宜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为插穗。在管理上除加强遮荫外,还要加盖塑料薄膜以保持湿度。插后30——50天,可形成愈伤组织,这时可以用0.2%尿素和0.1%的磷酸的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施肥。
繁殖苗留床1——2年后,即可移植。移植可于2——3月份进行。植株需带土球,并立支杆。株行距从50厘米至200厘米,逐步加大。生长期追肥2——3次,一般不必整形和修枝,只需疏除病枯枝和树冠紧密处的阴生弱枝即可。可喷洒苯来特或代森锌防治灰霉病,喷洒氧化乐果、敌百虫等防治蚧类及蛾蝶类害虫。
雪松学名 Cedrus deodara
别名喜马拉雅雪松、喜马拉雅杉
原常绿大乔木,高达50米以上。主干端直,大枝不规则轮生,平展、小枝徽下垂,下部枝条近地问,形成塔形树冠,树皮灰褐色,幼时光滑,老年后则裂为鳞片状剥落。叶针形,蓝绿色,长2.5-5厘米.先端关,在长使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旅生雌雄异株,罕同株,球花单生枝顶。雌球花初紫红色,后转淡绿色;雄球花近黄色。花期10-11月,但雄球花较雌球花约早7-15天开放.球出椭圆状卵形,形大直立,翌年10月成熟。要求温和凉润气候和上层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喜阳光充足,也悄耐阴、在酸性土、微碱
性土均能适应,于粘重黄土及瘠薄干旱地上也能生长;但在积水洼地或地下水位过高处,则生长不良,甚至会死亡,系浅根性树种。易被风刮倒。幼叶对二氧化硫极为敏感,抗烟害能力很弱。幼龄苗生长缓慢。通常雄株在20龄以后开花.而雌株要迟上30龄以后才开花结籽。因花期不一,自然授粉效果较差。通常需预先采集与贮藏花粉,俟雌琼花成熟时进行人工授粉,才能获得较多的优质种子。一般用播种或扦插繁殖。播种叫可于3月下旬进行,播种量每亩5公斤左右.约15天萌芽出土。幼苗需搭棚遮荫。扦插一般都在春秋两季进行。插穗基部如以500PPm的萘乙酸浸润5分钟,则能促进生根。插后应架设1-2层荫棚,并覆盖塑料薄膜,严格遮荫。插后约30~50大叶形成愈伤组织。这时,可以以0.2%的尿素液和0.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施肥。繁殖苗留床1-2年后可移植。移植叶于2-3月进行,植株需带个球,并立支竿。初次移植的株行距约为50厘米,第二次移植的株行距应扩大到1-2米。生长期应施以2-3次追肥。一般不必整形修枝,只需疏除病枯枝和树冠紧密处的阴生弱枝即可。幼苗期易受病虫危害,尤以猝倒病和地老虎危害最烈、其它害虫有蛴螬、大袋蛾、松毒蛾、松梢螟、红蜡蚧、白蚁等,要及时防治。同属种共有4种;雪松产我国;短叶雪松C. brevifolia、北非雪松C.atlantica和黎巴嫩雪松C.libani产于国外。后两种在我国南京、杭州、庐山等地已引种栽培多年。雪松是世界著名的庭园观赏树种之一。它具有较强的防尘、减噪与杀菌能力,也适宜作工矿企业绿化树种。
雌雄异株,开花时节不同,是从日本引进的常绿针叶乔木。因其树体高大,树形优美而成为世界著名观赏树。 雪松耐寒冷且耐干旱,对土壤适应性强,只要在排水良好,无空气污染的条件下都能良好地生长,易移栽,成活率高。
名称: 雪松 类别: 裸子植物 乔木
科名: 松科
拉丁名: Cedrus deodara
生态习性
雪松对气候的适应范围较广,从亚热带到寒带南部都能生长,在年降雨量为600-1000毫米的地区,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生长较好。雪松耐寒能力较强,年1995南京绝对最低温度达-15.9摄氏度,未出现冻害现象,但对湿热气候适应较差,往往生长不良。雪松为阳性树种,在幼龄阶段能耐一定的蔽荫,大树则要求较充足的光照,否则生长不良或杜萎。雪松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也能适应瘠薄多石砾土地,但怕水,低洼积水或地下水位过高和不透水的地方,生长不良甚至死亡。雪松抗风力较弱,抗烟害能力较差,对二氧化硫有害气体比较敏感,在嫩叶展开期如空气湿度高,嫩叶易受二氧化硫危害,遇害时嫩叶迅速枯萎,甚至全株死亡。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树冠圆锥形。树皮灰褐色,鳞片状裂;大枝不规则轮生,平展;一年生长枝淡黄褐色,有毛,短枝灰色。叶针状,灰绿色,宽与厚相等,各面有数条气孔线,雌雄异株,少数同株,雄球花椭圆状卵形,长2--3cm;雌球花卵圆形,长约0.8cm。球果椭圆状卵形,顶端圆钝,成熟时红褐色;种鳞阔扇状倒三角形,背面密被锈色短绒毛;种子三角形,种翅宽大。花期10--11月;球果次年9--10月成熟。
繁殖培育
主要有播种法、扦插法、压条法、嫁接法等方法。采用的主要是扦插法和播种法。以播种法繁殖的雪松实生苗,具有枝条匀称、萌发力强、树形好、对不良环境的抗性强等优点,是扦插繁殖的取穗母树。
园林用途
雪松树体高大,树形优美,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印度民间视为圣树。最适宜孤植于草坪中央、建筑前庭之中心、广场中心或主要建筑物的两旁及园门的入口等处。其主干下部的大枝自近地面处平展,长年不苦,能形成繁茂雄伟的树冠,此外,列植于园路的两旁,形成甬道,亦极为壮观。
产地分布
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西部自阿富汗至印度海拔1300--3300米间;中国自1920年起引种,现在长江流域各大城市中多有栽培。青岛、西安、昆明、北京、郑州、上海、南京等地之学松均能生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