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甲缩醛清洗油漆发白什么原因?
甲缩醛对某些油漆中的树脂能微溶一部分造成溶胀就会发白,与空气中的潮湿发白无关。你用甲缩醛或者甲醇擦洗透明亚克力或者ps后也会发白同样不能再恢复。溶剂对聚合物有三种表征:完全溶解 = 透明,微溶或者部分溶胀 = 发白(光线衍射造成),不溶解 = 不变。
通过激光衍射法。钙粉,俗称石灰石、石粉,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呈弱碱性,难溶于水,溶于酸,物度大小往往决定产星的终性能,这使得度分布成为众多产品十分重要的参数,比如对于水泥、咖啡,粉未涂料或者药品等产品。对粒度大小进行测量的需求可通过激光衍射法得到满足——它是一种实验室和实时监控中常规使用的技术,既可用于试生产,也可用于商业规模生产。在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拥有可靠而又强大的粒度测量技术,可以为产品和工艺的改善提供大量的机会。
2。胶片感光是化学变化,对于远近光线下的不同成像具有相同的效果。而数码感光器件是物理光电变化,需要一定的光压强度,因此对远处的成像光线不如近处光线敏感;
3.胶片感光是全方位的,正前方来的光线和侧方来的光线同样起作用,而数码感光器件有错位、拖后的“管状效应”,对于中央来的光线敏感,对于侧面来的光线不敏感;
4.数码感光器件前面有低通滤波器,在成像光路中容易引起多次反射;对某些菱形排列的图案会产生摩尔纹;在强反差的分界线上容易引起短波长“光线溢出”,形成二次感光,从而产生“紫边”现象。胶片则没有这些特点;
5. 胶片是有弯曲度的,120片基薄,弯曲度更大。为了解决此问题,设计者们采取了两种不同的解决途径:一派以康泰时为代表,力图保持胶片的平整度,典型实例是RTS III采用的胶片舱真空吸附技术,还有大画幅机中有一种“4X5粘性片盒”,也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设计的;另一派以徕卡为代表,是在精密测算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胶片弯曲程度的镜头成像像场,典型实例是M6。而日本相机厂家的立场则是采取介于两者之间的“中庸之道”。
到了数码相机的时代,CCD感光器件是绝对平整的。这样以康泰时为代表的方案没有新问题产生;而徕卡一派就有了问题:原来的胶片机镜头直接用于数码相机,画面边缘部分的像场可能出现模糊。
因此可以作出结论,数码相机成像从原理上决定了具有以下特点:
a.数码相机成像不如反转底片细腻、层次丰富;
b.数码相机拍摄远景分辨率不够,层次较少,越是拍近景优势越明显;
c.数码相机比胶片更容易产生四角失光,也就是暗角。所以制造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在超广角镜头应用方面有先天的困难;就算是APS-C画幅相机,广角镜头的四角成像也比胶片暗淡;
d.由于CCD上方有消除摩尔纹的低通滤波器,会造成一定的画质下降,同时产生较多的光线衍射和折射。所以数码相机对镜头的镜片镀膜有更高的要求,镜筒内部必须使用特殊涂料严格避免多次反射;对低通滤波器的前后位置和表面处理也都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有胶片折算系数的数码相机使用胶片机的镜头,总不如使用专为其设计的镜头来的效果好。
e. 胶片机镜头用于APS-C画幅相机,由于使用像场缩小,镜头像场中的边缘部分被切除在画面以外,因此从提高全画面分辨率均匀度的角度上说又是有好处的。所以对APS-C画幅数码相机来说,最佳搭配是按照数码相机特点设计的全画幅镜头。
乳液,作为油包水(W/O)或水包油(O/W)分散体,作为应用形式广泛用于涂料材料,例如水性油漆和整理剂,用作粘合剂和密封剂,例如含水环氧或聚氨酯体系,作为化妆品制剂,作为清洁剂和消毒剂,用于食品工业,用于固体或液体基材的表面改性或用作乳液聚合中的反应介质。
通常,借助于乳化剂完成分散相的分散和稳定。使用阳离子、阴离子、两性和非离子乳化剂。乳化剂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是表面活性物质。即它们优选在界面,例如液-液、液-固或液-气界面累积,因此降低界面/表面能。然而在乳液的应用时,乳化剂也可覆盖要处理的基材的表面,因此极大地改变表面的润湿性能。例如,这可不利地影响涂料材料或粘合剂接合或密封的粘合性能。另外,可能不利地影响再涂覆性。此外,基于有机分子的乳化剂当用于药物或化妆品制剂或用于食品时是潜在的危险物质。
在1907年,Pickering首次描述了乳液的制备,该乳液仅通过加入各种固体,如碱性硫酸铜、碱性硫酸铁或其它金属盐稳定。此类型的乳液也称为“Pickering乳液”。基础研究显示Pickering乳液的特性在于固体粒子布置在两个液相之间的界面和在那里形成分散相聚结的屏蔽。
然而通常,例如在EP 987008中描述的这样的固体稳定的乳液具有高粘度和/或分离、即分散相的膏化或沉降的极大倾向。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特别地提供含有小粒径分散相的低粘度和沉降稳定的乳液。
由本发明达到该目的。
本发明涉及油包水(W/O)或水包油(O/W)类型的乳液,该乳液包含-油相(相A),该油相包含一种基本不溶于水的组分或任选地多种基本不溶于水的组分,
-水相(相B),它可任选地包含进一步的水溶性组分,如盐或有机化合物,如醇、羧酸或其它化合物,-热解二氧化硅,它布置在油-水界面和以一定的方式部分甲硅烷基化使得二氧化硅表面上未甲硅烷基化的表面硅烷醇基团的含量为起始二氧化硅的从不大于95%到不小于5%,等于1.7-0.1个SiOH基团每nm2二氧化硅表面,表面能分散级分γ-sD是30-80mJ/m2和BET比表面积数值为30-500m2/g,-和任选地进一步的物质,如颜料或防腐剂,乳液的分散相的平均粒度,即平均液滴直径为0.5μm-500μm,其通过激光衍射测量,乳液具有低粘度,低粘度意味着乳液的相对粘度ηr为1-106,相对粘度定义为在25℃和剪切速率D=10s-1下测量的乳液的测量粘度η除以纯均相的粘度的η0的商ηrel=η/η0,乳液的相对粘度ηrel遵守公式ηrel=(1-Ф/0.74)-([η]·0.74),Ф是分散相的相体积和对于根据本发明的乳液,[η]是2.5-100的形状因子。
令人惊奇和本领域技术人员决不能预见的是可通过使用烧结聚集的热解二氧化硅作为粒状乳化剂获得含有小粒径分散相的低粘度和沉降稳定的乳液。这是令人惊奇的,在于烧结聚集的热解二氧化硅通常用作增加液体介质粘度的流变添加剂。
在此,烧结聚集体是根据DIN53206的次级结构,这在液体介质,例如含溶剂或无溶剂粘合剂或涂料材料中分散填料时通常发生的剪切条件下是永久的,即不能分成它们的原始粒子。例如,这可以从硬化的二氧化硅-基料分散体的TEM图像展示,该分散体仅含有聚集体结构但没有分离的原始粒子。
由烧结聚集体组成的粒状体系另外的特征在于在粒度测定中通过准弹性光散射获得的水力学当量直径比可根据公式a=6/ABET·d计算获得的原始粒子的直径大至少2倍,其中ABET是通过氮吸附根据DIN66131测量的BET比表面和d是原始粒子的密度。
烧结聚集的体系此外的特征在于质量(mass)的分形尺寸(fractaldimension)df优选小于2.7,其中质量(mass)与半径R的df次幂成比例。质量(mass)的分形尺寸例如,可以通过小角度X射线或中子散射测定。
根据本发明的乳液优选基本没有在室温和环境大气压力下不是粒状的常规液体和固体、纯有机表面活性物质,如非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乳化剂。
遵循在“Dispersionen und Emulsionen[分散体和乳液]”,G.Lagaly,O.Schulz,R.Zindel,Steinkopff,Darmstadt 1997,ISBN 3-7985-1087-3,14页中对于分子、聚合物、胶体和粒子的定义,在此,非粒状乳化剂不表示粒子和胶体但表示分子和聚合物。通常,这些有机乳化剂的尺寸小于1nm,摩尔质量为<10000g/mol,可由元素分析测定的碳含量为>50重量%,莫氏硬度小于1。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乳液的乳化
1、用点脱脂棉猜下,擦不掉再沾点酒精。光栅是用来定位字车的,与喷墨机器打印出来有重影和光栅脏了有很大关系,用酒精清洗,用酒精和棉花擦,不行就换一根,激光的也可擦,最好是用百分之97的酒精,容易干,可用吹风机吹。
2、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光栅表面是很精细的条纹结构,不可随意擦拭的,碰一下可能都会影响光栅结构,除非这个光栅表面有保护玻璃,保护玻璃可以随意擦拭,你有抹布擦都可以,但是光栅绝对不行。光栅作用多了,分束,光谱分析,光路改变,干涉,衍射,空间滤波,光谱合成,脉冲压缩,色散延迟。
扩展资料:注意事项
1、切勿触摸衍射光栅面。划痕在多数情况下不会影响光学特性, 但指纹会造成表面劣化。
2、请勿用溶剂等擦拭侧面, 或徒手抓住衍射光栅面的边缘部。衍射光栅面边缘附近附着液体、油脂成分等物质时, 液体, 油脂成分等物质有可能沿衍射光栅的刻线渗入并扩大到衍射光栅面。
3、请勿用水, 溶剂等进行清洗。避免将光栅曝露在可能对树脂、涂料造成侵蚀的药品或其蒸汽等环境中。这样可能造成表面劣化。
4、请在灰尘杂物较少的环境中使用。当有灰尘或杂物附着时, 不要用嘴吹。请用干燥清洁的空气轻轻吹掉。
5、请不要在结露的环境下使用。结露会造成光学特性的显著劣化。
6、需要长期保管时, 请放入干燥器或装有干燥剂的容器等进行保管。
量规(gauge),不能指示量值,只能根据与被测件的配合间隙、透光程度或者能否通过被测件等来判断被测长度是否合格的长度测量工具。量规控制的是尺寸或规格的上下限,一般包含全部的公差带
量规结构简单,通常为具有准确尺寸和形状的实体,如圆锥体、圆柱体、块体平板、尺和螺纹件等。常用的量规有量块、角度量块、多面棱体、正弦规、直尺、平尺、平板、塞尺 、平晶和极限量规等 。用量规检验工件通常有通止法(利用量规的通端和止端控制工件尺寸使之不超出公差带)、着色法(在量规工作表面上涂上一薄层颜料,用量规表面与被测表面研合,被测表面的着色面积大小和分布不均匀程度表示其误差)、光隙法(使被测表面与量规的测量面接触,后面放光源或采用自然光,根据透光的颜色可判断间隙大小,从而表示被测尺寸 、形状或位置误差的大小)和指示表法(利用量规的准确几何形状与被测几何形状比较,以百分表或测微仪等指示被测几何形状误差)。其中利用通止法检验的量规称为极限量规(如卡规、光滑塞规、螺纹塞规、螺纹环规等)。 量规是一种精密测量器具,使用量规过程中要与工件多次接触,如何保持量规的精度,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这与操作者的关系很大,因此必须合理正确地使用量规.
1、使用前,要认真地进行检查.先要核对图纸,看这个量规是不是与要求的检验尺寸和公差相符,以免发生差错,造成大批废品.同时要检查量规有没有检定合格的标记或其他证明.还要检查量规的工作表面上是否有锈斑,划痕和毛刺等缺陷,因为这些缺陷容易引起被检验工件表面质量下降,特别是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较高的有色金属工件更为突出.还要检查量规测头与手柄联结是否牢固可靠.最后还要检查工件的被检验部位(特别是内孔),是否有毛刺,凸起,划伤等缺陷.
2、使用前,要用清洁的细棉纱或软布,把量规的工作表面擦干净,允许在工作表面上涂一层薄油,以减少磨损.
3、使用前,要辨别哪是通端,哪是止端,不要搞错.
4、使用时,量规的正确操作方法可归纳为“轻”,“正”,“冷”,“全”四个字.
轻,就是使用量规时要轻拿轻放,稳妥可靠不能随意丢掷不要与工件碰撞,工件放稳后再来检验检验时要轻卡轻塞,不可硬卡硬塞.
正,就是用量规检验时,位置必须放正,不能歪斜,否则检验结果也不会可靠.
冷,就是当被检工件与量规温度一致时才能进行检验,而不能把刚加工完还发热的工件进行检验精密工件应与量规进行等温.
全,就是用量规检验工件要全面,才能得到正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塞规通端要在孔的整个长度上检验,而且还要在2或3个轴向平面内检验塞规止端要尽可能在孔的两端进行检验.卡规的通端和止端,都应沿轴和围绕轴不少于4个位置上进行检验.
5、若塞规卡在工件孔内时,不能用普通铁锤敲打,扳手扭转或用力摔砸,否则会使塞规工作表面受到损伤.这时要用木,铜,铝锤或钳工拆卸工具(如拔子或推压器),还要在塞规的端面上垫一块木片或铜片加以保护,然后用力拔或推出来.必要时,可以把工件的外表面稍微加热后,在把塞规拔出来.
6、当机床上装夹的工件还在运转时,不能用量规去检验.
7、不要用量规去检验表面粗糙和不清洁的工件.
8、量规的通端要通过每一个合格的工件,其测量面经常磨损,因此,量规需要定期检定.
对工作量规,当塞规通端接近或超过其最小极限,卡规(环规)的通端接近或超过其最大极限尺寸时,工件量规要改为验收量规来使用.当验收量规接近或超过磨损限时,应立即报废,停止使用.
9、使用光滑极限量规检验工件,如判定有争议时,应该使用下述尺寸的量规检验
通端应等于或接近工件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最小极限尺寸,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止端应等于或接近工件的最小实体尺寸(即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用量规检验工件通常有通止法、着色法、光隙法和指示表法。
1、通止法:利用量规的通端和止端来控制工件尺寸,使之不超出公差带。如孔径测量时,若光滑塞规的通端通过而止端不通过,则孔径是合格的。利用通止法检验的量规也称极限量规(图1), 常见的极限量规还有螺纹塞规、螺纹环规和卡规等。
2、着色法:在量规工作表面上薄薄涂上一层适当的颜料(如普鲁士蓝或红丹粉),然后用量规表面与被测表面研合。被测表面的着色面积大小和分布不均匀程度表示其误差。例如用圆锥量规检验机床主轴锥孔和用平尺检验机床导轨直线度等。
3、光隙法:使被测表面与量规的测量面接触,后面放光源或采用自然光。当间隙小至一定程度时,由于光学衍射现象使透光成为有色光,间隙至0.5微米时还能看到透光。根据透光的颜色可判断间隙大小。间隙大小和不均匀程度即表示被测尺寸、形状或位置误差的大小,例如,用直尺检验直线度,用角尺和平板检验垂直度(图2)等。
4、指示表法:利用量规的准确几何形状与被测几何形状比较,以百分表或测微仪等指示被测几何形状误差。例如用平板和百分表等测量尺形工件的直线度;用正弦规、平板和测微仪测量角度等。 1、不要把两个量规的工作表面配合在一起保存(如塞规和环规套在一起),否则两个工作表面会相互胶合,加外力分 开时会受到不必要的损伤。
2、量规使用完毕,要用清洁的棉纱或软布擦干净,放在专用木盒内,然后收存到工具柜里;片形量规也可以挂在工具柜里。如果天气潮湿或隔一段时间才能使用时,擦干净后在涂上一层无酸凡士林或防锈油。保管量规的地方必须干燥。
3、量规要定期检查,一般检查周期为6-12个月。
4、不论是经常使用的量规还是不经常使用的量规,都要定期进行外部检查,看有没有损伤、锈蚀或变形。假如,发现量规开始生锈,应及时放进汽油内浸泡一段时间,再取出仔细擦干净,并涂上防锈油。
5、使用期间,要把量规放在适当的地方,如工具柜的台面上或机床不动部分的木垫板上,不要放在机床刀架上或机床导轨上,以免造成损坏。 螺纹量规通规
模拟被测螺纹的最大实体牙型,检验被测螺纹的作用中径是否超过其最大实体牙型的中径,并同时检验底径实际尺寸是否超过其最大实体尺寸.
检验方法:普通螺纹是多参数要素,有两类检测方法:综合检验和单项检验.综合检验就是用量规对影响螺纹互换性的几何参数偏差的综合结果进行检验.其中包括:使用普通螺纹量规和止规分别对被测螺纹的作用中径(含底径)和单一中径进行检验使用光滑极限量规对被测螺纹的实际顶径进行检验.如果被测螺纹能够与螺纹通规旋合通过,且与螺纹止规不完全旋合通过(螺纹止规只允许与被测螺纹两段旋合,旋合量不得超过两个螺距),就表明被测螺纹的作用中径没有超过其最大实体牙型的中径,且单一中径没有超出其最小实体牙型的中径,那么就可以保证旋合性和连接强度,则被测螺纹中径合格.否则不合格.
螺纹中径说白了,就是螺纹的公称直径,即一般所说的螺纹“M**”里的*代表的数值,它是一个介于大径(外螺纹为牙顶的直径,内螺纹为牙底直径)和小径(同大径含义相反)之间的一个直径.最大实体牙型,顾名思义,就是螺纹的牙型, 制造出来能达到的最大实体,即实际加工制造出来的比理论设计时,在误差范围能且在体积上能达到的最大值的状态.轴类零件(外螺纹)的最大实体尺寸体现在直径上,就是轴的直径大于设计尺寸孔累零件(内螺纹)的最大实体尺寸体现在直径上,就是孔的直径小于设计尺寸.
锥度塞规
主要用于检验产品的大径,锥度和接触率,属于专用综合检具.锥度塞规可分为尺寸塞规和涂色塞规两种.
锥度塞规涂色检验方法 检验内锥孔,首先要有锥度塞规,也就是一个标准的外圆锥度量规,将红丹或蓝油均匀涂抹2-4条线在塞规上,然后将塞规插入内锥孔对研转动60-120度,抽出锥度塞规看表面涂料的擦拭痕迹,来判断内圆锥的好坏,接触面积越多,锥度越好,反之则不好,一般用标准量规检验锥度接触要在75%以上,而且靠近大端,涂色法只能用于精加工表面的检验.
特点:
常用量具,特别适用于测量轴承及沟槽加工精度
表示粒度特性的几个关键指标:
① D50: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大于它的颗粒占50%,小于它的颗粒也占50%,D50也叫中位径或中值粒径。D50常用来表示粉体的平均粒度。
② D97: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数达到97%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小于它的的颗粒占97%。D97常用来表示粉体粗端的粒度指标。
其它如D16、D90等参数的定义与物理意义与D97相似。
③ 比表面积:单位重量的颗粒的表面积之和。比表面积的单位为m2/kg或cm2/g。比表面积与粒度有一定的关系,粒度越细,比表面积越大,但这种关系并不一定是正比关系等参数的定义与物理意义与D97相似。
测量原理和仪器列举如下,不全之处欢迎补充
(1)筛分法:筛分法是一种最传统的粒度测试方法,也是我厂最常用的方法。它是使颗粒通过不同尺寸的筛孔来测试粒度的。筛分法分干筛和湿筛两种形式,可以用单个筛子来控制单一粒径颗粒的通过率,也可以用多个筛子叠加起来同时测量多个粒径颗粒的通过率,并计算出百分数。筛分法有手工筛、振动筛、负压筛、全自动筛等多种方式。颗粒能否通过筛几与颗粒的取向和筛分时间等素因素有关,不同的行业有各自的筛分方法标准。
(2)显微镜法:测量与实际颗粒投进面积相同的球形颗粒的直径即等效投影面积直径。包括显微镜、CCD摄像头(或数码像机)、图形采集卡、计算机等部分组成。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显微镜放大后的颗粒图像通过CCD摄像头和图形采集卡传输到计算机中,由计算机对这些图像进行边缘识别等处理,计算出每个颗粒的投影面积,根据等效投影面积原理得出每个颗粒的粒径,再统计出所设定的粒径区间的颗粒的数量,就可以得到粒度分布了。
由于这种方法单次所测到的颗粒个数较少,对同一个样品可以通过更换视场的方法进行多次测量来提高测试结果的真实性。除了进行粒度测试之外,它还常用来观察和测试颗粒的形貌
(3)刮板:把样品刮到一个平板的表面上,观察粗糙度,以此来评价样品的粒度是否合格。此法是涂料行业采用的一种方法。是一个定性的粒度测试方法,我以前玩过一次,别人给我看,我看不出有什么区别。
(3)沉降法:依据颗粒的沉降速度作等效对比,所测的粒径为等效沉速径,即用与被测颗粒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径来代表实际颗粒的大小。有简单的沉降瓶法和按此原理设计的粒度仪。例如一种纳米颗粒粒度分析仪采用的是差示沉淀法进行颗粒粒度的测量和分析。样品被注入到高速旋转的液体中,然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样品被快速沉淀并通过检测头被检测并拾取。因为大小不同的颗粒到达检测头的时间不同,因此通过记录颗粒到达检测头的时间,就可以知道颗粒的大小,
(4)电阻法:电阻法又叫库尔特法,是由美国一个叫库尔特的人发明的一种粒度测试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颗粒在通过一个小微孔的瞬间,占据了小微孔中的部分空间而排开了小微孔中的导电液体,使小微孔两端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原理测试粒度分布的。小孔两端的电阻的大小与颗粒的体积成正比。当不同大小的粒径颗粒连续通过小微孔时,小微孔的两端将连续产生不同大小的电阻信号,通过计算机对这些电阻信号进行处理就可以得到粒度分布了。
(5)激光衍射:利用颗粒对激光的散射特性作等效对比,所测出的等效粒径为等效散射粒径,即用与实际被测颗粒具有相同散射效果的球形颗粒的直径来代表这个实际颗粒的大小。当被测颗粒为球形时,其等效粒径就是它的实际直径。一般认为激光法所测的直径为等效体积径。该方法测定速度快,不过从原理上讲颗粒越小,衍射角越大,因此它可能更适合小颗粒,我们实验室有一台英国马尔文的mastersizer2000激光粒径仪。
(6)透气法:透气法也叫弗氏法。先将样品装到一个金属管里并压实,将这个金属管安装到一个气路里形成一个闭环气路。当气路中的气体流动时,气体将从颗粒的缝隙中穿过。如果样品较粗,颗粒之间的缝隙就大,气体流边所受的阻碍就小;样品较细,颗粒之间的缝隙就小,气体流动所受的阻碍就大。透气法就是根据这样一个原理来测试粒度的。这种方法只能得到一个平均粒度值,不能测量粒度分布。这种方法主要用在磁性材料行业。
(7)超声波法:通过不同粒径颗粒对超声波产生不同的影响的原理来测量粒度分布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直接测试固液比达到70%的高浓度浆料。这种方法是一种新的技术,目前国内外都有人进行研究,据说国外已经有了仪器,国内目前还没有。
(8)相关法:用光子相关原理测量粒度的一种方法,主要用来测量纳米材料的粒度分布。国外已有现成的仪器,国内目前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