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颜料\染料有什么区别
涂料:涂料与颜料是一样的,颜料是正规化学名。分散于溶剂中(可以是水或有机溶剂)呈悬浮状态的着色剂称为涂料,分有机/无机两种,颜色沉稳,透明度较差,但耐光/氧化还原性能优异。国画或油画的颜料大多数属于涂料。
染料:溶解于有机或无机溶剂中成为分子状态的着色剂,颜色鲜艳饱满,对介质(如纸/布等等)渗透良好,但光牢度/耐水性较差。掌握/利用染料的良好渗透/扩散/晕化性能,可以灵活发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特殊效果。
染料,具有水溶性基团的有色物质。溶于水成真溶液(分散染料除外)。
颜料,没有水溶性基团,属于油溶性有色物质,不溶于水,在水中呈集团颗粒状分散。
涂料,其实是颜料加粘合剂的混合物。
染料水,就是染料溶解于水后生成的染料溶液。
染料和颜料、涂料毫无关系;
涂料和染料、染料水毫无关系;
染料水就是染料溶解于水的真溶液,当然不是颜料是染料。
湿加工就是水相加工,就是染料溶解于水后的浸染、轧染和卷染等等,既然是水相加工,当然就是染料水。
性质多了去了,谁知道从何回答?你们老师太变态,没有任何生产实践经验、纸上谈兵、竟然问出这种毫无意义的问题来!!
颜料和染料主要区别:
1、颜料就是能使物体染上颜色的物质。染料是能使纤维和其他材料着色的物质,且区别在于颜料使物体着色后容易在一定环境里掉色,而染料不易脱落、变色。
2、颜料是不溶解于媒介中,染料是溶解于媒介中(如:水、溶剂、油、塑料或高份子等)。
3、颜料存在媒体里是粒子状,染料是份子状。很多物体表面是容易受破坏,例如风雪、阳光、雨水、热、磨擦、氧化、化学品等等有侵蚀作用。
颜料通常具备下列性能:
1、颜色。彩色颜料是一种对可见光能选择性吸收和散射的颜料,可以在自然光条件下呈现黄、红、蓝、绿等颜色。
2、着色力。着色颜料吸收入射光的能力。可用相当于标准颜料样品着色力的相对百分率表示。
3、遮盖力。在成膜物质中覆盖底材表面颜色的能力。常用遮盖1平方米面积的色漆中所含颜料的克数表示。
4、耐光性。颜料在一定光照下保持其原有颜色的性能。一般采用八级制表示,八级最好。
5、耐候性。颜料在一定的天然或人工气候条件下,保持其原有性能的能力。一般采用五级制表示,五级最好。
6、挥发物。主要指水分,一般规定不超过1%。
7、吸油量。指100克颜料形成均匀团块时所需的精制亚麻仁油的克数,以吸油量小者为好,吸油量与颜料颗粒的比表面积和结构有关。
颜料和染料都是有色的有机化合物,从有机颜料与染料的化学结构来看,两者极为相似,甚至有的有机化合物既可以作为染料使用又可以作为有机颜料使用,但有机颜料与染料确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间的区别主要是应用性能不同。
染料的传统用途是对纺织品进行染色,而颜料的传统用途却是对非纺织品(如:油墨、油漆、涂料、塑料、橡胶等)进行着色。这是因为染料对纺织品有亲和力(或称直接性),可以被纤维分子吸附、固着;而颜料对所有的着色对象均无亲和力,主要靠树脂、粘合剂等其他成膜物质与着色对象结合在一起。
染料在使用过程中一般先溶于使用介质,即使是分散染料或还原染料,在染色时也经历了一个从晶体状态先溶于水成为分子状态后再上染到纤维上的过程。因此,染料自身的颜色并不代表它在织物上的颜色。
颜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溶于使用介质,所以始终以原来的晶体状态存在。因此,颜料自身的颜色就代表了它在底物中的颜色。正因为如此,颜料的晶体状态对颜料而言十分重要,而染料的晶体状态就不那么重要,或者说染料自身的晶体状态与它的染色行为关系不密切。
颜料与染料虽是不同的概念,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它们又可以通用。例如某些蒽醌类还原染料,它们都是不溶性的染料,但经过颜料化后也可用作颜料。这类染料,称为颜料性染料,或染料性颜料。
扩展资料
按染料性质及应用方法,可将染料进行下列分类。
按状态分:水性色浆 油性色浆 水性色精 油性色精
按用途分:陶瓷颜料 涂料颜料 纺织颜料 塑料颜料
按来源分:天然染料分植物染料 动物染料 合成染料(又称人造染料)按用法分
按染料性质及应用方法分 :直接染料 不溶性偶氮染料 活性染料 还原染料 可溶性还原染料 硫化染料 硫化还原染料 酞菁染料 氧化染料 缩聚染料 分散染料 酸性染料 酸性媒介及酸性含媒染料 碱性及阳离子染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染料
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通常是以树脂、或油、或乳液为主,添加或不添加颜料、填料,添加相应助剂,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
在涂料界最直接的体现是遮盖力,染料几乎没有遮盖力,与体系相容性处理不好,更易析出迁移。
下午好,染料用量比涂料(颜料,pigment)多。染料属于水溶性或者溶剂型小分子,它们可以任意渗透进需要印染的纤维中上色,所以可以大量用于纺织工业中。颜料是不溶性的细微矿物和有机化合物颗粒,只能附着在纤维表面,也就是说只能用于表面印刷——明显区别于印染的这个“染”字了,所以多用于包装印刷、服装表面丝印烫字或者广告海报等等。染料种类非常多,光是常见的就有碱性、直接、酸性、分散和溶剂这五大类目,颜料很少的,对应某一个颜色时就几乎就只有那一种矿物颗粒可选。
一、无机颜料
无机颜料按色泽分为黑色颜料、白色颜料、红色颜料、黄色颜料、蓝色颜料、棕色颜料、紫色颜料、珠光颜料等
1.黑色颜料——最主要的品种是炭黑,根据制备的工艺不同,炭黑的品种不同,其他品种还用氧化铁黑和石墨,炭黑的质量还与色相有关
2.蓝色颜料——主要品种是群青、铁蓝、钴蓝。群青的色泽鲜艳明亮,是用的最多的蓝色颜料,能起到增白的效果
3.棕色颜料——主要是氧化铁棕,一般由铁黄、铁红、铁黑拼色而来
4.红色颜料——主要是氧化铁红。氧化铁的色泽非常丰富,因为其价格较低,性能优良,是比较常用的无机颜料
5.黄色颜料——主要有铅铬黄、镉黄和铁黄,其中铅铬黄用途最广,产量也最大,同时不利于环保,有被控制使用的趋势
6.珠光颜料——具有美丽的金属光泽,无毒耐高温,天然珠光粉、碱式碳酸铅、氧化钛等均可以作为珠光颜料,通常所说和使用最多的珠光颜料是指云母钛珠光颜料
7.白色颜料——主要有钛白、锌钡白、氧化锌等品种,其中钛白是最广泛的,金红石型和锐钛型两种型号,金红石型耐候较好
二、有机颜料
有机颜料按结构分为偶氮颜料、酞青颜料、杂环与稠环酮类颜料、氧蒽类色淀颜料、三芳甲烷类及其色淀颜料、硝基及亚硝基颜料、甲亚胺及其金属络合颜料、荧光颜料。
1.偶氮颜料:是有机颜料中品种最多、最主要的大类,产量在有机颜料中最大,约占60%,按照化学结构分,可分为单偶氮颜料和双偶氮颜料,又可细分为不溶性偶氮颜料、偶氮染料色淀和缩合型偶氮颜料三类。
2.酞青颜料:主要是酞青类蓝、绿色高档有机颜料,产量和用量均很大,其中有机颜料中蓝、绿色谱的重要来源,色光鲜艳,牢度优良。
3.杂环和稠环酮类颜料可分为喹吖啶酮类颜料、二恶嗪类颜料、蒽酮类颜料等
等量的红色颜料加绿色颜料混合、黄色颜料加等量的紫色颜料混合、蓝色的颜料加等量的橙色颜料混合均可变成灰色。上述颜色的混合叫做补色混合。补色混合的结果是互相削弱抵消对方的颜色,直至最终消失颜色。上述解释的等量混合是指颜料份量的等量混合。然而,这种理论上的解释与实际结果根本不是一回事。
我认为:色彩是千变万化的,颜料厂生产出来的颜料的颜色从来没有绝对不变的颜色。会有色度、色相的区别。这就影响了颜色的标准。不标准的互补色颜色的等量混合则不能产生真正的灰色。因此,学术界建立的“等量的互补色颜料混合能产生灰色”是立不住足的。
由于各种颜料色份量有轻重之分,如柠檬黄与深紫色份量悬殊之大,如果以这样的互补色等量混合就不能产生标准的灰色。
据此,我对学术界建立的理论作以下修正:
相同色量(非实际颜料份量)的互补色混合,能产生标准的灰色(即完全看不到有色彩)。
涂料染色工艺是将不溶于水的颜料借助于粘合剂的作用使其固着在织物上的一种特殊染色工艺。
染色用的染料都是水溶性的,将染料溶解在水中,织物浸入染液中吸附染料并发生固着反应而达到染色的目的。而涂料染色用的是跟墙面涂料一样的颜料颗粒,这种颜料不能溶解在水中,也没有能和纤维大分子发生反应的官能团。
涂料染色时,将织物浸轧含有颜料、粘合剂、交联剂、防泳移剂、柔软剂等组分的涂料液,然后经过预烘、焙烘即可获得有色成品。工艺流程:涂料工作液配置-织物浸轧-预烘-焙烘-成品。
扩展资料:优缺点
涂料染色对纤维类别不受限制,可以缩短、简化混纺布料的加工工艺,甚至可以将树脂整理和涂料染色合并进行,而且整个过程不再需要水洗,可以达到节能、节水、环保的目的。
但是涂料染色不如染料染色的织物手感好,而且由于涂料颗粒是依靠粘合剂粘合在织物表面的,所以耐摩擦牢度不大好,只适合颜色不太深的品种加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涂料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