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为什么会干
干的快和涂料的添加剂有关,就是所谓的VOC(指涂料中的有机挥发物),VOC含量越高,挥发越快,干得越快。其次就是和水量有关,水量越少,涂料就干得越快。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是相辅相成的。因为水量和VOC少越少,那么涂料就越粘,就越难施工。所以说,在VOC一定的情况下,加水量越少,就干得越快。在水量一定的情况下,VOC含量越高,就干得越快。当然VOC是有害身体的,施工时,还是含量少一些为好。
涂料可分8大类,各种类别的涂料其干燥速度及采用的成膜方式,有所不同,通常有:氧化聚合型、溶剂挥发型、固化剂固化型以及烘烤聚合型等四种。各种类别涂料又可分底漆、腻子、面漆等。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厂扩大生产规模,常规干燥已不能满足机械化、连续化及流水线操作的需要。大批量生产时,希望涂层干燥愈快愈好,这样可以提高工效,缩短施工周期,减小生产场地面积等。涂料已由常温干燥发展到加热干燥、辐射干燥。按涂料的干燥方法及其特点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1)自然干燥:涂料在自然环境中受空气温度、湿度的影响下,达到干燥的方法,叫自然干燥,这种方法干燥缓慢,时间长。采用自然干燥的漆类有:油性漆、硝基漆、聚氨醋漆、丙烯酸漆以及水色、腻子、虫胶漆等底层材料。自然干燥不消耗能源,不需设备投资。
(2)加热干燥:利用蒸气或电热器将空气加热到一定温度,涂层在热作用下,较快的干燥。热空气干燥比自然干燥快,干燥时间大大缩短,提高工效,便于实行机械化、连续化生产。
(3)辐射干燥:所谓辐射是指红外线、远红外线、紫外线及电子束等辐射能,利用辐射能量直接照射涂层,加速固化的方法,称辐射干燥。
(4)烘干室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根据涂料的品种和干燥方法对烘干室进行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①如选用的涂料是常温自干型的,可以用无热源设备或其他设施。如果为了加快涂层的干燥速度,或避免恶劣气候对涂层干燥及性能的影响,可采用低温烘干室(此类涂料低温烘干温度常设定在50一80℃ )。
②根据多层涂装的要求,使用的底层、中间层、面层涂料的品种不同,烘干温度、时间的要求不同,烘干室选择应具备不同的涂层要求的相应条件。涂层必须干透才能达到发挥最佳性能,烘干室必须满足涂料实干的温度和时间的要求
③依据涂装产品的大小、年产量、形状、体积、厚度等条件,选择烘干室的设计结构、烘干方式。
④热源及烘干室的结构不同,适用不同形状、大小的被徐工件和不同干燥温度、时间要求的涂料。并具有不同的干燥效率。
⑤尽量选择升温速度快、烘室内温度均匀无局部过高或过低温度容易调节和控制的烘干室。烘室内应清洁,保温性好。
⑥烘室的对流(即循环风装置)应功能良好并便于调整。空气进人应尽量采用过滤器,不允许有害物质气体进人。
⑦烘干室在满足上述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应经济实用、耐久。造价和运行费用低。
1.空气氧化固化
空气氧化固化,就是利用空气中的氧来使涂料干燥成膜,空气中的氧与涂料发生交联反应形成干燥涂膜.高黏度的干性油会发生这种交联反应,但这种反应速度十分缓慢,有时可长达几个星期才能达到完全固化.这类涂料有油基漆、酯胶漆等.
2.溶剂挥发固化
溶剂挥发固化,就是溶剂通过涂层表面挥发,留下涂料的固体物并被附着在被涂物表面上,形成干燥的固体涂膜.溶剂挥发固化的涂料品种有:硝基漆、过氯乙烯漆、氯化橡胶漆、丙烯酸漆等.溶剂挥发固化的涂膜是能用适当的溶剂重溶的,溶剂挥发固化涂料的这一特点,有利于涂层的修补和翻新工艺的操作.木制品、金属制品和非金属制品的塑料和橡胶制品大量采用这类涂料涂装.
3.热反应或化学反应固化
此类涂料在加热或在催化剂(包括同化剂)的作用下产生化学交联反应,涂料中的各种成
膜物组分相互融合,交联形成立体网状结构的涂膜.这类涂料固化后就不会再被溶剂溶解或受热软化,其物理和化学性能较溶剂挥发型涂料为好.这类涂料如氨基醇酸涂料、氨基丙烯酸涂料、环氧树脂涂料、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等.
4.辐射固化
辐射固化涂料是指紫外光固化和电子速固化两种类型.常用的辐射固化涂料是紫外光固
化涂料,紫外光固化用的光波是300~400nm之间的近紫外光.含有光引发剂的湿涂膜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游离基,再由游离基引发不饱和单体或树脂发生聚合反应,在极短时间内(几秒钟至几分钟)即可固化成千燥的涂膜.这类涂料如丙烯酸光固化涂料、聚酯光固化涂料、丙烯酸/环氧光固化涂料等.此类涂料可用在木制品、塑料制品、橡胶制品、金属制品等上.
5.熔融固化
熔融固化的涂料一般是指固体粉末类型的涂料产品.这类产品采用的涂装方式为两种:第一种是先把被涂物加热到指定的温度,然后把固体粉末涂料喷涂或浸涂到被涂物上,再按要求固化成干膜.第二种是在常温下,用静电喷涂法,把固体粉末涂料喷涂到被涂物上,然后按规定温度烘烤固化成膜.环氧粉末涂料、聚酯粉末涂料和道路熔融画线涂料等属这类涂料.AIN化涂料可用于金属制品和马路画线上.
6.红外催化热反应固化
红外催化热反应固化,就是利用涂料自身吸收红外能量转变为热能使涂膜固化的一种
方法.涂料采用红外线固化的最大优点是可防止漆膜表面橘皮和针孔现象的发生,提高涂膜的光泽度.它的固化顺序是从内到外,内层固化时,外层还是液态的,内层涂膜中的溶剂首先蒸发出来,而外层固化完全时,涂膜中已没有溶剂存在,避免了橘皮和针孔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涂膜的光泽.
1、自然干燥自然干燥具有办法简单、应用普遍的优点,但同时具有干燥速度慢的缺陷。在自然条件下,温度和湿度及风速是不时变化的,干燥速度及成膜质量不稳定。假如在高温高湿或湿度比拟大的状况下,涂层容易发白,干燥速度较慢。在低温下,干燥速度很慢特别是在5℃下,水性涂料难以成膜。
2、热空气干燥热空气干燥是采用对流原理,以温度为40~60℃的热空气为载热体,将热能传送给工件外表的涂层,涂层吸收能量后固化成膜的加热干燥办法。常用电或蒸汽作为热源,先使空气加热,热量经过对流方式由热空气传送给涂层外表,使涂层得到快速干燥。采用热空气干燥工艺,能够明显加快涂层干燥速度,并具有顺应性强的特性,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干燥方式。
3、微波干燥微波是指波长为1mm-1m,频率为300MHz-300GHz,具有穿透性的电磁波,常用的微波频率为915-2450MHz。微波加热应用的是介质损耗的原理,而水的介电常数比干物质大得多,电磁场释放能量的绝大局部被涂料中的水分吸收。微波场以每秒几亿次的高速周期性地改动外加电场的方向,使水分子疾速摆动,产生显著的热效应,从而使涂料内部和外表的温度同时疾速升高。微波加热的优点在于干燥速度特别快,不同的物质关于微波具有选择性吸收关于被干燥物件没有外形请求关于涂膜的加热很平均,不存在温度梯度,能够干燥厚膜。
4、紫外线干燥关于水性UV木器涂料,能够采用紫外线固化的干燥方式。所谓紫外线固化是指水性UV木器涂料在波长为300-400nm的紫外线映照下停止固化的干燥方式。在水性UV涂料中含有少量的光敏剂,在紫外线的映照下,光敏剂吸收特定波长的紫外线,合成产生活性基团,引发成膜物质的聚合反响,构成网状构造而使涂层固化。紫外线固化具有涂层固化速度快、涂膜质量好等特性。
5、红外线干燥红外线固化能够用来干燥水性木器涂料的涂层。所谓红外线固化实践上是指被涂饰的家具板件及其涂层在红外线的映照下,吸收辐射能量并被转化成热能,从而完成涂层的固化。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射线,介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波长为0.72-1000um。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1、自然干燥
自然干燥具有方法简单、应用广泛的优点,但同时具有干燥速度慢的缺点.在自然条件下,温度和湿度及风速是不断变化的,干燥速度及成膜质量不稳定.如果在高温高湿或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涂层容易发白,干燥速度较慢.在低温下,干燥速度很慢;特别是在5℃下,水性涂料难以成膜.这些都是制约水性涂料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2、热空气干燥
热空气干燥是采用对流原理,以温度为40~60℃的热空气为载热体,将热能传递给工件表面的涂层,涂层吸收能量后固化成膜的加热干燥方法.常用电或蒸汽作为热源,先使空气加热,热量通过对流形式由热空气传递给涂层表面,使涂层得到快速干燥。
采用热空气干燥工艺,可以明显加快涂层干燥速度,并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干燥形式。
3、微波干燥
微波是指波长为1mm-1m,频率为300MHz-300GHz,具有穿透性的电磁波,常用的微波频率为915-2450MHz.微波加热利用的是介质损耗的原理,而水的介电常数比干物质大得多,电磁场释放能量的绝大部分被涂料中的水分吸收。
微波场以每秒几亿次的高速周期性地改变外加电场的方向,使水分子迅速摆动,产生显著的热效应,从而使涂料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同时迅速升高.微波加热的优点在于干燥速度特别快,不同的物质对于微波具有选择性吸收;对于被干燥物件没有形状要求;对于涂膜的加热很均匀,不存在温度梯度,可以干燥厚膜。
4、紫外线干燥
对于水性UV木器涂料,可以采用紫外线固化的干燥方式.所谓紫外线固化是指水性UV木器涂料在波长为300-400nm的紫外线照射下进行固化的干燥方式。
在水性UV涂料中含有少量的光敏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光敏剂吸收特定波长的紫外线,分解产生活性基团,引发成膜物质的聚合反应,形成网状结构而使涂层固化.紫外线固化具有涂层固化速度快、涂膜质量好等特点.但是.此种方法只能用来干燥水性UV涂料,并且只能干燥成平板状的家具涂饰板件。
5、红外线干燥
红外线固化可以用来干燥水性木器涂料的涂层.所谓红外线固化实际上是指被涂饰的家具板件及其涂层在红外线的照射下,吸收辐射能量并被转化成热能,从而实现涂层的固化。
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射线,介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波长为0.72-1000um.按波长范围分,可以分为“近”、“中”、“远”红外线,常用远红外线干燥涂层。
红外线固化具有固化速度快、升温迅速、固化质量好等优点,但是用红外加热干燥涂层时,涂层存在着明显的温度梯度,它的干燥是由表面向内部延伸的,这就使得它不适合用于干燥较厚的涂膜;红外线干燥只能加热红外线能够照射到的区域,不能用来干燥立体的物件。
保持通风透气,可借用电风扇、吹风机的风力、空调的热空气将油漆吹干。
要使油漆干得更快,首先就要保证室内通风条件比较好,其次是保证空气的湿度,再来就是漆膜的厚度。
所有能打开的门窗都打开,这可使房内的空气得到迅速的交换,因为气体的流动可带走一部分漆膜表面的湿度。若房间里的湿气太重,那么可以打开空调使用23º左右的热空气驱散湿气,这个方法试用于大面积的油漆干燥,而小面积的油漆干燥可以使用稍大的立式电风扇对其吹干,比如一个门面积大小的。
原理都是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使空气的湿度通过热力而干燥,从而带走更多的湿气,只要室内的空气湿度改变了,油漆就容易干燥。
此外,一开始就把油漆刷得薄一点,这样就干得快。如果要刷很厚的漆,建议一层地一层地刷,即等第一次刷的漆干得差不多了,再刷第二次。
光固化涂料应用中常常要考虑深层固化的问题,这是由于光穿过吸收物质时其强度会发生衰减。光的吸收其实质是光的能量的转移到吸光物质,使吸光物质分子由低能量状态转化到高能量状态。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UV油漆固化时UVLED固化机照射距离不同将发生强度衰减从而产生巨大的吸收能量差,导致漆膜固化不均。
如果您还有UV油漆固化相关问题和UV胶固化问题可以找昀通科技咨询交流。
表面干燥——也称表干、指干、指触干燥。表面形成微薄漆膜。
实际干燥——涂层已完全转变成固体漆膜,具有一定硬度。
完全干燥——也称彻底干燥,是指漆膜已干透,已达到最终硬度,具备了漆膜的全部性能。
烘干——是采用烘烤的方法对物体进行的干燥。
对于细木装饰制品,工厂在制作组装时,其涂料宜在生产制作阶段施涂,最后一遍涂料,宜在安装后施涂,现场制作组装时,组装前应施涂一遍底子油(干燥油),安装后再施涂涂料。
油漆施涂应按产品说明书的温度要求进行。施涂工具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浸泡在相应的溶剂中,不得混色浸泡。
扩展资料:
油漆的起源尚无定论。公元前6000 年,中国已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颜料混合焙烧对油漆加以改进。公元前1500 年,在法国和西班牙的山洞里,油漆已用于绘画和装饰。公元前1500 年,埃及人用染料如靛蓝和茜草制造蓝色和红色颜料,但这种油漆还很不完善。18 世纪,由于对亚麻仁油和氧化锌的开发利用,使油漆工业迅速发展。
20 世纪,油漆工艺有了重大发展,出现了粘着力更大、光泽度更高、阻燃、抗腐蚀与热稳定性高的各种颜色的油漆 油漆早期大多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故被叫做“油漆”,如健康环保原生态的熟桐油。
水性涂料以水为主要溶剂。由于水的沸点高、不易挥发,涂膜固体份随时间推移上升很慢。喷涂清漆前,色漆层的固体分必须达到80%以上。因此,水性涂料的烘干分两步进行:首先低温预烘干中涂+色漆层,然后于清漆喷涂后在进行高温烘干。
预烘干工艺条件。预烘干工艺条件见表1。
表1水性涂料的预烘干工艺条件
阶段、时间/s、室体湿度/%、室体温度/℃、室体风速/m.s-1
闪干(静置区) 60-120、65±5、23±2、0.2-0.3;
低温段(辐射/热风)60-120、<15、40-60、10(热风出口);
中温段(热风区) 120-180、<10、60-80、10(热风出口);
强冷段(冷却区) 60-120、N/A(室温)、车身温度降<40℃、---------;
二、水性涂料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水性涂料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见表2。
表2水性涂料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项目 容易出现的问题 措施
(一)车体温度:
容易出现的问题
a.水性涂料固体份低,涂膜的外观和色相较溶剂型涂料更容易受车体温度影响;
b.在低温下工件内腔部位易发生涂膜流挂
措施
a.车体温度和喷涂室温度系统的水平为最佳,冬季要注意车间的保温;
b.中涂烘烤后、喷涂面漆前,车体要充分冷却
(二)膜厚:
容易出现的问题
a.在同样的膜厚情况下,水性涂料较溶剂性涂料容易发生流挂和气泡;
b.水性涂料烘干后,涂层的色相较溶剂涂料的变动大;
措施
a.要注意控制工件内腔部位的喷涂膜厚;
b.手工喷涂工件内腔时,注意保证喷枪与工件的垂直角度、出漆量不要过大等问题,以防止出现流挂、气泡和色差等问题
(三)污染:
容易出现的问题:涂膜很容易因受污染而发生缩孔
措施:定期更换喷涂室和预烘干段的过滤棉,并清理风道
依靠涂料中溶剂的蒸发或热熔的方式而得到干硬涂膜的干燥过程称为物理机理固化。这是一般可塑性涂料的成膜形式。为了得到平整光滑的漆膜,必须选择好溶剂。如果溶剂挥发太快,浓度很快升高,表面的涂料会因粘度过高失去流动性,结果漆膜不平整;另外溶剂不同会影响漆膜中聚合物分子的形态,导致漆膜的微观形态出现很大差异。
化学成膜机理
化学成膜是指先将可溶的(或可熔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涂覆在基材表面以后,在加温或其他条件下,分子间发生反应而使相对分子质量进一步增加或发生交联而成坚韧的薄膜的过程,这种成膜方式是热固性涂料的成膜方式。如:干性油和醇酸树脂通过和氧气的作用成膜,氨基树酯与含羟基的醇酸树酯、聚酯和丙烯酸树脂通过醚交换反应成膜,环氧树酯与多元胺交联成膜等都是利用化学反应方式成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