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钢的始锻温度比铝合金的始锻温度要高
是的。
低碳钢的始锻温度为1200-1250度之间,铝合金的始锻温度一般为430℃。
始锻温度,是锻造行业,对锻件开始锻造时的初始温度,即锻造时允许加热的最高温度。
处理温度如图:
下是铝材的型号说明:
一系:1000系列铝合金代表 1050、1060 、1100系列。在所有系列中1000系列属于含铝量最多的一个系列。纯度可以达到99.00%以上。由于不含有其他技术元素,所以生产过程比较单一,价格相对比较便宜,是目前常规工业中最常用的一个系列。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大部分为1050以及1060系列。1000系列铝板根据最后两位阿拉伯数字来确定这个系列的最低含铝量,比如1050系列最后两位阿拉伯数字为50,根据国际牌号命名原则,含铝量必须达到99.5%以上方为合格产品。我国的铝合金技术标准(gB/T3880-2006)中也明确规定1050含铝量达到99.5%.同样的道理1060系列铝板的含铝量必须达到99.6%以上。
二系:2000系列铝合金代表2024、2A16(LY16)、 2A02(LY6)。2000系列铝板的特点是硬度较高,其中以铜原属含量最高,大概在3-5%左右。2000系列铝棒属于航空铝材,目前在常规工业中不常应用。
三系:3000系列铝合金代表3003 、 3A21为主。我国3000系列铝板生产工艺较为优秀。3000系列铝棒是由锰元素为主要成分。含量在1.0-1.5之间,是一款防锈功能较好的系列。
四系:4000系列铝棒代表为4A01 4000系列的铝板属于含硅量较高的系列。通常硅含量在4.5-6.0%之间。属建筑用材料,机械零件,锻造用材,焊接材料低熔点,耐蚀性好,产品描述: 具有耐热、耐磨的特性
五系:5000系列铝合金代表5052、5005、5083、5A05系列。5000系列铝棒属于较常用的合金铝板系列,主要元素为镁,含镁量在3-5%之间。又可以称为铝镁合金。主要特点为密度低,抗拉强度高,延伸率高,疲劳强度好,但不可做热处理强化。在相同面积下铝镁合金的重量低于其他系列.在常规工业中应用也较为广泛。在我国5000系列铝板属于较为成熟的铝板系列之一。
六系:6000系列铝合金代表6061 主要含有镁和硅两种元素,故集中了4000系列和5000系列的优点6061是一种冷处理铝锻造产品,适用于对抗腐蚀性、氧化性要求高的应用。可使用性好,容易涂层,加工性好。
七系:7000系列铝合金代表7075 主要含有锌元素。也属于航空系列,是铝镁锌铜合金,是可热处理合金,属于超硬铝合金,有良好的耐磨性.也有良好的焊接性,但耐腐蚀性较差。目前基本依靠进口,我国的生产工艺还有待提高。
八系:8000系列铝合金较为常用的为8011 属于其他系列,大部分应用为铝箔,生产铝棒方面不太常用。
九系:9000系列铝合金是备用合金。
资料拓展:
铝合金通常使用铜、锌、锰、硅、镁等合金元素,20世纪初由德国人Alfred Wilm发明,对飞机发展帮助极大,一次大战后德国铝合金成分被列为国家机密。跟普通的碳钢相比有更轻及耐腐蚀的性能,但抗腐蚀性不如纯铝。在干净、干燥的环境下铝合金的表面会形成保护的氧化层。
造成电偶腐蚀(Galvanic corrosion)加速的情况有:铝合金与不銹钢接触的情况、其他金属的腐蚀电位比铝合金低或是在潮湿的环境下。如果铝和不銹钢要一同使用必须在有water-containing systems或是户外安装两金属间电子或电解隔离。
铝合金的成分需要向美国铝业协会(Aluminium Association,AA)注册。许多组织公布更具体制造铝合金的标准,包括美国汽车工程协会(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SAE)特别是航空标准,还有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 铝合金
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焊接结构件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铝合金的焊接性研究也随之深入。铝合金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铝合金焊接技术的发展,同时焊接技术的发展又拓展了铝合金的应用领域,因此铝合金的焊接技术正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纯铝的密度小(ρ=2.7g/cm3),大约是铁的 1/3,熔点低(660℃),铝是面心立方结构,故具有很高的塑性(δ:32~40%,ψ:70~90%),易于加工,可制成各种型材、板材。抗腐蚀性能好;但是纯铝的强度很低,退火状态 σb 值约为8kgf/mm2,故不宜作结构材料。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人们逐渐以加入合金元素及运用热处理等方法来强化铝,这就得到了一系列的铝合金。
添加一定元素形成的合金在保持纯铝质轻等优点的同时还能具有较高的强度,σb 值分别可达 24~60kgf/mm2。这样使得其“比强度”(强度与比重的比值 σb/ρ)胜过很多合金钢,成为理想的结构材料,广泛用于机械制造、运输机械、动力机械及航空工业等方面,飞机的机身、蒙皮、压气机等常以铝合金制造,以减轻自重。采用铝合金代替钢板材料的焊接,结构重量可减轻50%以上。
参考资料
铝合金的百度百科
5052铝合金属于Al-Mg系合金,使用范围广泛,特别是建筑业离不开此合金,是最有前途的合金。耐蚀性好,焊接性优良,冷加工性较好,并具有中等强度。5052铝合金的主要合金元素为镁,具有良好的成形加工性能、抗蚀性、焊接性,中等强度,用于制造飞机油箱、油管、以及交通车辆、船舶的钣金件,仪表、街灯支架与铆钉、五金制品、电-器外壳等。
工艺性能
⑴成形性能
①该合金热态工艺塑性良好。锻造和模锻温度为420~475°C,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变形率>80%的热变形。
②其冷冲压性能与合金状态有关,退火(O)状态的冷冲压性能良好,H32、H34状态时次之,而H36/H38状态时不好。
⑵焊接性能
①该合金的气焊、电弧焊、电阻焊、点焊、缝焊性能良好,二氩弧焊时出现结晶裂缝倾向。硬钎焊性能尚好,而软钎焊性能较差。
②焊缝的强度和塑性高,焊缝强度达基体金属强度的90%~95%。但焊缝的气密性不高,推荐用5A03合金作焊料,可提高其气密性,并可消除裂缝倾向。
⑶机械加工性能
该合金退火状态的切削加工性能不好,而冷作硬化状态时有所改善。
化学成分
铝 Al :余量
硅 Si: ≤0.25
铜 Cu :≤0.10
镁 Mg:2.2~2.8
锌 Zn:≤0.10
锰 Mn:≤0.10
铬 Cr:0.15~0.35
铁 Fe: ≤0.40
注:单个:≤0.05合计:≤0.15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σb (MPa)173~244
条件屈服强度 σ0.2 (MPa)≥70
密度 2.68克/立方厘米
试样尺寸:所有壁厚
注:管材室温纵向力学性能
表面
1、表面不允许有裂纹、腐蚀斑点和硝盐痕迹。
2、表面上允许有深度不超过缺陷所在部位壁厚公称尺寸8%的起皮、气泡、表面粗超和局部机械损伤,但缺陷最大深度不能超过0.5mm,缺陷总面积不超过板材总面积的5%。
3、允许供货方沿型材纵向打光至表面光滑。
4、其他要求:有需求方和供货方自己拟定
5、铝板表面呈现光亮,无划痕,机压出来的板子很少有颗颗粒粒的
⑴成形性能①该合金热态工艺塑性良好。锻造和模锻温度为420~475°C,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变形率>80%的热变形。②其冷冲压性能与合金状态有关,退火(O)状态的冷冲压性能良好,H32、H34状态时次之,而H36/H38状态时不好。⑵焊接性能①该合金的气焊、电弧焊、电阻焊、点焊、缝焊性能良好,二氩弧焊时出现结晶裂缝倾向。硬钎焊性能尚好,而软钎焊性能较差。②焊缝的强度和塑性高,焊缝强度达基体金属强度的90%~95%。但焊缝的气密性不高,推荐用5A03合金作焊料,可提高其气密性,并可消除裂缝倾向。⑶机械加工性能该合金退火状态的切削加工性能不好,而冷作硬化状态时有所改善。
锻造温度℃ 315~405 420~460 420~450 405~450 427~470
铝合金型号 3003 4032 5083 6061
锻造温度℃ 410~455 315~405 415~460 405~460 432~482
铝合金型号 7010 70397049 7075 7079
锻造温度℃ 370~440 382~438 360~440 382~482 405~455
挤压温度:
F是自由加工状态,适用于在成型过程中,对于加工硬化和热处理条件特殊要求的产品,该状态产品的力学性能不作规定(不常见)
6063铝合金的熔化温度是655度以上,6063铝型材挤压温度是棒温490-510℃,挤压筒420-450℃,一般来说,每个挤型材的温度设计都不一样的,但大概都是在这个范围:模温470-490℃,根据自身的状况来设定。
特点:
热处理强化,冲击韧性高,对缺口不敏感。
2.有极好的热塑性,可以高速挤压成结构复杂、薄壁、中空的各种型材,或锻造成结构复杂的锻件。淬火温度范围宽,淬火敏感性低,挤压和锻造脱模后,只要温度高于淬火温度,即可用喷水或穿水的方法淬火。薄壁件(δ<3mm)还可以实行风淬。
3.焊接性能和耐蚀性优良,无应力腐蚀开裂倾向,在热处理可强化型铝合金中,Al-Mg-Si系合金是唯一没有发现应力腐蚀开裂现象的合金。
4.加工后表面十分光洁,且容易阳极氧化和着色。其缺点是淬火后,若在室温停放一段时间,在时效上会对强度带来不利影响(停放效应)。
交流电流确实是螺旋形运动,电流主要集中在导体的表面,使导体的有效截面减小。另外,交流电还有“邻近效应”,同一相四根铜排叠在一起,电流会相互排斥,造成两边的铜排电流大,中间的两根电流小。同理在钢芯铝绞线也存在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
锻造温度范围应尽量选宽一些,以减少锻造火次,提高生产率。加热的始锻温度一般取固相线以下100~200℃,以保证金属不发生过热与过烧。终锻温度一般高于金属的再结晶温度50~100℃,以保证锻后再结晶完全,锻件内部得到细晶粒组织。碳素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的锻造温度范围,一般以铁碳平衡相图为基础,且其终锻温度选在高于Ar3点,以避免锻造时相变引起裂纹。高合金钢因合金元素的影响,始锻温度下降,终锻温度提高,锻造温度范围变窄。部分金属材料的锻造温度范围见表2-4。此外,锻件终锻温度还与变形程度有关,变形程度较小时,终锻温度可稍低于规定温度。
部分金属材料的锻造温度范围
材料类型
锻造温度/℃
保温时间
/min﹒mm-1
始 锻
终 锻
10、15、20、25、30、35、40、45、50
1200
800
0.25~0.7
15CrA、16Cr2MnTiA、38CrA、20MnA、20CrMnTiA
1200
800
0.3~0.8
12CrNi3A、12CrNi4A、38CrMoAlA、25CrMnNiTiA、
30CrMnSiA、50CrVA、18Cr2Ni4WA、20CrNi3A
1180
850
0.3~0.8
40CrMnA
1150
800
0.3~0.8
铜合金
800~900
650~700
铝合金
450~500
35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