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的组成成分有哪些
涂料一般由成膜物质、颜料、助剂、溶剂四部分组成。
1、成膜物质:
在涂料上成膜物质一般包括:油脂、天然树脂、酚醛树脂、沥青、醇酸树脂、氨基树脂、纤维素、过氯乙烯树脂、烯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脂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元素有机化合物、橡胶、其它(无机高分子,二甲苯树脂等)。成膜物质一般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在成膜过程中组成结构不发生变化,既成膜物质与涂膜的组成结构相同,这类成膜物质称为非转化型成膜物质,它们具有热塑性,受热软化,冷却后又变硬等特点。另一类是指在成膜过程中组成结构发生变化,既成膜物质形成与原来组成结构完全不相同的涂膜,称为转化型成膜物质,这类成膜物质在热,氧或其它物质作用下能够聚合成与原来组成不同的不溶不熔的网状高聚物。
2、颜料:
主要作用是呈现色彩,并有保护和装饰性能,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着色颜料和体颜料,它不能单独成膜。
3、助剂:
对涂料或涂膜的某一特定方面的性能起改进作用,所以不同涂料的品种使用不同的助剂,即使是同一型号的涂料由于使用方法,目的或性能要求不同,也需要使用不同的助剂,一种涂料也可以使用多种助剂,以发挥其不同的作用。总之,助剂的使用是根据涂料和涂膜的不同要求而决定的。
一般现在涂料可使用的助剂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A:对涂料生产过程发生作用的助剂,如消泡剂、油温剂、分散剂、乳化剂等。
B:对涂料储存过程发生作用的助剂,如防结皮剂、防沉淀剂等。
C:对涂料施工成膜过程发生作用的助剂,如增塑剂、平先剂、防霉剂、防燃剂。
4、溶剂:
溶剂的主要作用是将涂料的成膜物质溶解或分散为液态,以使易于施工成薄膜,而当施工后又能从薄膜中挥发至大气中,从而使薄膜形成固态的涂膜。所以一般将溶剂组份习惯上称为挥发份。但是,现在在其个别的涂料中溶剂能参与漆膜的形成,把这种溶剂通称为反应性溶剂或活性稀释剂。
涂料的一般组成一般涂料的组成中包含成膜物质、颜填料、溶剂、助剂共四类成分。成膜物质是组成涂料的基础,它对涂料的性质起着决定作用。转化型涂料成膜物主要有干性油和半干性油,双组分的氨基树脂、聚氨酯树脂、醇酸树脂、热固型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等等。
颜填料:颜料可以使涂料呈现出丰富的颜色,使涂料具有一定的遮盖力,并且具有增强涂膜机械性能和耐久性的作用.颜料的品种很多,在配制涂料时应注意根据所要求的不同性能和用途仔细选用,特点是基本不具有遮盖力,在涂料中主要起填充作用.填料可以降低涂料成本,增加涂膜的厚度,增强涂膜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常用填料品种有滑石粉、碳酸钙、硫酸钡、二氧化硅等。
溶剂:除了少数无溶剂涂料和粉末涂料外,溶剂是涂料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般常用有机溶剂主要有脂肪烃、芳香烃、醇、酯、酮、卤代烃、萜烯等等。溶剂在涂料中所占比重大多在50%以上。现代涂料行业正在努力减少溶剂的使用量。开发出了高固体份涂料、水性涂料、乳胶涂料、无溶剂涂料等环保型涂料。
一:树脂
1. 热塑性丙烯酸树脂:是由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及其酯类通过聚合反应生产的高分子化合物。是有丙烯酸类单体上的不饱和双键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的以C-C主链的高聚物。常见的用于合成热塑性丙烯酸类的单体其名称和化学结构如下:
⑴丙烯酸类单体:
丙烯酸甲酯(MA):CH2=CHCOOCH3
丙烯酸乙酯(EA):CH2=CHCOOC2H
丙烯酸正丁酯(BA) CH2=CHCOOC4H9
丙烯酸2-乙基已酯(2EHA)(又名丙烯酸异辛酯:C11H20O2
⑵甲基丙烯酸类单体: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CH2=C(CH3)COOCH3
甲基丙烯酸乙酯: CH2=C(CH3)COOCH2CH3
甲基丙烯酸丁酯: CH2=C(CH3)COO(CH2)3CH3
⑶其他类型的单体:
苯乙烯:C6H5C2H3
α-甲基苯乙烯: C6H5C(CH3)=CH2
顺丁烯二酸酐:C4H2O3
二:颜料
1. 钛白粉(TIO2):涂料中用到的二氧化钛通常是经过表面处理的工业产品,并非纯的二氧化钛。常见包覆物如下:
⑴AI2O3 SiO2ZnO TIO2
⑵AI2O3 TIO2
⑶AI2O3 TIO2 SiO2
2. 炭黑: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
3. 酞青蓝(蓝色颜料):主要成分是铜钛青,结构式为:C32H16N8Cu, 化学结构复杂
4.黄色颜料(联苯胺黄系黄色偶氮颜料):分子式:C32H26Cl2N6O4,化学结构复杂
5. 紫色颜料:永固紫:分子式一般为: ,结构式大至表示如下:
4. 红色颜料:甲苯胺红:分子式一般为C17H13N3O3,结构大至如下:
5. 红色颜料:喹吖啶酮 分子式: C20H12N2O2,结构大至如下:
6. 铝粉:又称银粉,其微粒呈微小鳞片状,,厚度0.1~2.0微米, 直径为1~200微米。主要成分为AI,同时还含有油酸等包裹物。
7.珠光粉:家电涂料中用额珠光粉主要为云母钛,以云母为基片,用二氧化钛进行包膜形成。
云母粉的化学成分主要是:K2O.3AI2O3.6SiO2.2H2O, 二氧化钛的成分主要是:TIO2.
8. 填料(体制颜料)
⑴沉淀硫酸钡:BaSO4 ⑵重质/轻质碳酸钙 :CaCO3 ⑶ 滑石粉:3MgO.4SiO2.H2O
⑷气相二氧化硅:SiO2
三:助剂:
在助剂体系中容易产生颗粒的类型有:微分化蜡、 消光粉等,没有分散均匀。
1. 微分化蜡:主要是聚乙烯蜡粉用得比较广泛:结构式为[-CH2-CH2-]n,分子量在1500~3000范围内。
2. 消光粉:表面处理的气相二氧化硅,主要成分为:SiO2。
涂料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成膜物质、颜料、溶剂、助剂。
成膜物质——是涂料的基础,它对涂料和涂膜的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它具有粘结涂料中其它组分形成涂膜的功能。可以作为成膜物质的使用的物质品种很多,当代的涂料工业主要使用树脂。树脂是一种无定型状态存在的有机物,通常指高分子聚合物。过去,涂料使用天然树脂为成膜物质,现代则广泛应用合成树脂,例如: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氯化橡胶树脂、环氧树脂等。
颜料——是有颜色的涂料(色漆)的一个主要的组分。颜料使涂膜呈现色彩,使涂膜具有遮盖被涂物体的能力,以发挥其装饰和保护作用。有些颜料还能提供诸如:提高漆膜机械性能、提高漆膜耐久性、提供防腐蚀、导电、阻燃等性能。颜料按来源可以分为天然颜料和合成颜料;按化学成份,分为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按在涂料中的作用可分为,着色颜料、体质颜料和特种颜料。涂料中使用最多的是无机颜料,合成颜料使用也很广泛,现在有机颜料的发展很快。
溶剂——能将涂料中的成膜物质溶解或分散为均匀的液态,以便于施工成膜,当施工后又能从漆膜中挥发至大气的物质,原则上溶剂不构成涂膜,也不应存留在涂膜中。很多化学品包括水、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都可以作为涂料的溶剂组分。现代的某些涂料中开发应用了一些既能溶解或分散成膜物质为液态,又能在施工成膜过程中与成膜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物质而存留在漆膜中的化合物,被称为反应活性剂或活性稀释剂。溶剂有的是在涂料制造时加入,有的是在涂料施工时加入。
助剂——也称为涂料的辅助材料组分,但它不能独立形成涂膜,它在涂料成膜后可以作为涂膜的一个组分而在涂膜中存在。助剂的作用是对涂料或涂膜的某一特定方面的性能起改进作用。不同品种的涂料需要使用不同作用的助剂;即使同一类型的涂料,由于其使用的目的,方法或性能要求的不同,而需要使用不同的助剂;一种涂料中可使用多种不同的助剂,以发挥其不同作用。(例如:消泡剂、润湿剂、防流挂、防沉降、催干剂、增塑剂、防霉剂……等)
早上好,涂料是油墨的一种分支,它只是比油墨多了部份用于黏着成膜的树脂和少量助剂。涂料的主要成份是树脂,比如常见的丙烯酸(改性丙烯酸酯固体)、PU(聚氨基甲酸酯)和环氧(氨基树脂、聚环氧),其次是颜料就是涂料的显色部份,红橙黄绿青蓝紫,成份是普通的无机颜料矿物颗粒与中学美术油画的水彩颜料相同,助剂分为水溶性和溶剂型,水溶性是纯净水,溶剂型是甲苯、异丙醇或者丁酮等有机溶剂,占涂料总重的50%-80%,溶剂中含有极少量助剂如醇酯十二、季戊四醇、PM、辛酸亚锡、KH550和uv531等增强漆膜各项性能的辅料,一般以上成份通过高速搅拌,成为涂料成品。水溶性涂料是白色乳液居多,溶剂型涂料一般都是有一定气味且双组份的(醇酸和硝基漆为单组份自干),溶剂型涂料全面性能远远强于水溶性,以上是简单介绍,请参考。
一般来说,涂料由三种成分组成,即成膜物质、颜料和溶剂。有时需要添加一些功能添加剂来提高其特殊功能。详见文章:涂料基本组成介绍。
涂层将在基底表面形成薄膜。这种薄膜不仅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而且一些特殊的功能,如装饰性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比如:发光、变色、保温、特殊触感等。
一般来说,涂层开始是流动的液体,在涂层完成后形成固化的薄膜。成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02溶剂蒸发和热熔成膜法
一般来说,聚合物只有在高分子量时才表现出良好的物理性能,但它们具有高分子量和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为了使它们包衣,需要使用足够的溶剂来降低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使T-TG值足够大,使溶液流动并包衣。
当溶液在室温下接近0.1pa·s时,可用于喷涂。涂布后溶剂挥发,形成固体膜,这是一般塑料涂料的成膜形式。为了使漆膜光滑,必须选择好的溶剂。
如果溶剂挥发过快,浓度上升较快,表面的涂层可能因粘度过高而失去流动性,导致漆膜不均匀;此外,蒸发过快,由于溶剂蒸发时散失热量过多,表面温度可能降至零度,会使水在膜内凝结,导致漆膜失去透明性,泛白或降低漆膜强度;不同的溶剂会影响漆膜中聚合物分子的形态。
如上所述,不良溶剂中的聚合物分子卷曲成团,而良溶剂中的聚合物分子被拉伸松弛。不同的溶剂,最终漆膜的微观结构也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分子较少缠结,而后者分子紧密缠结,前者倾向于具有高得多的强度。
这种成膜方法可以用易拉罐内壁的氯乙烯漆来说明。将聚氯乙烯溶解在丁酮和甲苯的混合溶剂中,所得聚氯乙烯溶液的粘度在25℃时达到约0.1pa·s。之后涂层溶剂逐渐挥发,Tg不断升高。三天后Tg可以达到室温左右,即T-TG=0,说明自由体积已经达到最低水平,不能为分子运动提供足够的空穴,溶剂也不能轻易从膜中逸出。但此时约有3-4%的溶剂结合在膜中2min,这些溶剂必须在180℃(即T-TG值升高)加热2分钟以上才能被去除。
为了使聚合物成膜,除了加入溶剂降低体系的Tg外,还可以通过提高温度来提高T-TG(即增加自由体积),使聚合物能够流动,即通过加热使聚合物熔融。通过冷却基材表面的流动聚合物可以获得固体漆膜,这是热塑性涂膜形成的另一种形式,即热熔成膜。例如,涂在牛奶纸瓶上的聚乙烯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形成的。
粉末涂料也是热熔成膜的:塑料聚合物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酸酯等。可以粉碎成粉末,然后用静电或热的方法附着在基底表面,加热到熔化温度以上。熔融聚合物被粘性流体整平后,冷却得到固体漆膜。粉末涂料主要是热固性粉末涂料,在加热熔融成膜的过程中伴随着交联反应。粉末涂料的内容将在后面讨论。
03化学成膜法
将具有分子量的聚合物涂覆在基底表面后,在加热或其他条件下,分子反应进一步增加分子量或交联形成坚韧的薄膜。这种成膜方式是热固性涂料常见的成膜方式,包括光敏涂料、粉末涂料、电泳涂料等。
如干性油和醇酸树脂通过与氧反应成膜,氨基树脂和含羟基的醇酸树脂,聚酯和丙烯酸树脂通过醚交换反应成膜,环氧树脂和多胺成膜,多异氰酸酯与含羟基的低聚物反应成膜,光敏涂料通过自由基聚合或阳离子聚合成膜等。这些内容以后会一一讨论。需要指出的是,在化学反应之前或同时,通常涉及一个溶剂挥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