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释涂布法多大算一个菌落
严格的按照标准规程操作来说,确实是需要一个一个数的,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是因为在这个范围内,各个菌落之间的营养竞争不是特别剧烈而不会对菌落的形成造成比较大的干扰,同时也能在数菌落过程中能让人眼有效分辨出各个菌落。如果菌落比较多,就像你说的200个,那么可以用水笔在培养皿背面数一个点一个,这样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将所有菌落进行计数了
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
总菌落数检测一般应用于饮用水水质之监控。其主要功能是作为饮用水水质处理效能之评估,以及输配管线是否遭受污染之监控。温泉水法规也将之列为水质微生物标准之检测项目之一。
水质微生物总菌落数的检测包括有混合稀释法(Pour plate method)、涂抹法(Spread plate method)及滤膜法(Membrane filter method)三种。
三种总菌落数的检测方法其使用的培养基、操作方式各有差异,因此数据并不宜互相比较,操作人员可以依法规需求、样品特性、仪器及操作方便性等选择其一进行检测;惟在检测之前须视样品浓度进行适度的稀释,目的是将样品中微生物在单位体积内的数目,降低至可以计数的范围。
在执行上常采用连续稀释法(Serial dilution)。稀释的倍数通常是以10倍体积连续稀释。而在稀释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稀释样品必须完全混合均匀。混合通常使用振荡法混和样品,可以用手或振荡器混合,混合时不可有任何待测样品的泼洒。
检测方法
1、混合稀释法
混合稀释法是将定量的待测样品放入培养皿中,再加入未凝之琼脂培养基,混合后,待琼脂培养基凝固,于定温下培养。
2、涂抹法
涂抹法是将稀释好的样品定量放在固体琼脂培养基的表面上,利用角度约为120度的三角玻璃弯曲玻棒在培养基表面涂抹,旋转培养皿,至水样均匀分布于培养基表面。
3、滤膜法
滤膜法是利用水样过滤的方式,使水样中微生物在过滤的过程中,滞留在滤膜上方,然后将滤膜放置在m-HPC琼脂培养基上培养,由生长之菌落数得知经过滤的样品中微生物的数目。故此法常用于液体样品菌数的测定,使用时须准备过滤的装置和滤膜等相关设备。
一般在以滤膜法进行计数时,样品中的菌落数最好在20-80菌落数(CFU)内,所以样品须先做适当的稀释。
1.血细胞计数法
稀释菌液样品滴血细胞计数板上显微镜下计算4~5格细菌数并求出每小格所含细菌平均数再此依据估算总菌数
①此法缺点能区分死菌和活菌
②对压小方格界线上细菌应当取平均值计数
③此法用于测定培养液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2.稀释涂布平板法
原理:每活细菌适宜培养基和良好生长条件下通过生长形成菌落培养基表面生长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活菌
①方法常用来统计样品活菌数目
②统计菌落数往往比活菌实际数目低原因当两活多细胞连起时平板上观察只菌落因此统计结般用菌落数而用活菌数来表示
③土壤、水、牛奶、食品和其材料所含细菌、酵母、芽孢与孢子等数量均用此法测定适于测定样品丝状体微生物例放线菌或丝状真菌或丝状蓝细菌等营养体等
④此法若培养成菌落通过定量菌液均匀地涂布玻片上定面积上经固定染色显微镜下计数样又称涂片计数法染色用台盼蓝台盼蓝能使死细胞染成蓝色分别计数死细胞和活细胞
3.滤膜法
滤膜法当样品菌数低时定体积湖水、海水或饮用水灯样品通过膜过滤器滤膜干燥、染色并经处理使膜透明再显微镜下计算膜上(或定面积上)细菌数
此法也通过培养观察形成菌落数来推算样品菌数例测定饮用水大肠杆菌数目:已知体积水过滤滤膜放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培养该培养基上大肠杆菌菌落呈现黑色根据培养基上黑色菌落数目计算出水样大肠杆菌数目
此法也统计样品活菌数目
4.比浊法
原理定范围内菌悬液细胞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即与光密度成正比菌越多光密度越大因此借助与分光光度计定波长下测定菌悬液光密度光密度表示菌量实验测量时定要控制菌浓度与光密度成正比线性范围内否则准确
5.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课本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P22除了上述活菌计数法外显微镜直接计数也测定微生物数量常用方法里说显微镜直接计数我认应该稀释涂布基础上培养成菌落而通过染色方法显微镜下直接计数再滤膜法也样有两种情况
另外微生物计数法发展迅速多种多样快速、简易、自动化仪器和装置等方法用来统计微生物数目。
来源: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tcNC2D11qC4JtEwQUImdbsCMqb3ufWZIguy2G41fBInjWJ6ISwvZnRhG3ob1ye7Y0rp7LEZF7Dq5chhYTeO1xK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英文缩写
国外标准美国环保局要求汽车制造厂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申报,并必须经过环保部门审查以确保对环境和人体危害程度达到最低点后才能使用,另外,美国加州65提案中对VOC的限制为室内空气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低于0.5mg/m3。
中日韩的标准比较
国内标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2011)
当室内环境VOC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引起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是甚至引发抽搐、昏迷、伤害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后果
其中常见的VOC种类有:
苯(Benzene)
甲苯(Toluene)
二甲苯(Xylene)
对-二氯苯(para-dichlorobenzene)
乙苯(Ethylbenzene)&nbsp
苯乙烯(Styrene)
甲醛(Formaldehyde)乙醛(Acetaldehyde)
正丁醇(n-Butanol)
苯乙酮(Acetophenone)
甲乙酮(methylethyl ketone)
甲醇(Methanol)
乙醇(Ethanol)
醋酸正丁酯(n-Butyl acetate)
硝基苯(Nitrobenzne)
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
二氯甲烷(Dichloromethane)等
苯、甲苯、卤代烯烃(三氯乙烯、二氯乙烯) 等已被怀疑或确定为致癌物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主要为化学品、化学溶剂、汽车尾气和燃烧废气。
如果多比少大于2倍,则梯度浓度差异是10倍的情况下,其菌落是有很多重叠或者链接在一起的,这样就无法计算清楚是否为单菌落了,所以只有选择较小的菌落数。来保证以上要求。
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所以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
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
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
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
菌落形成单位叫做CFU。CFU的含义是形成菌落的菌落个数,不等于细菌个数。(比如两个相同的细菌靠得很近或贴在一起,那么经过培养这两个细菌将会形成一个菌落,此时就是2个细菌,1CFU)。
菌落总数往往采用的是平板计数法,经过培养后我们数出平板上所生长出的菌落个数,从而计算出每毫升或每克待检样品中可以培养出多少个菌落,于是以CFU/ml或CFU/g报告之。
菌落总数的测定,一般将被检样品制成几个不同的10倍递增稀释液,然后从每个稀释液中分别取出1mL置于灭菌平皿中与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在一定温度下,
培养一定时间后(一般为48小时),记录每个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数量,依据稀释倍数,计算出每克(或每ml)原始样品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
基本操作一般包括: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国内外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基本一致,从检样处理、稀释、倾注平皿到计数报告无何明显不同,
只是在某些具体要求方面稍有差别,如有的国家在样品稀释和倾注培养进,对吸管内液体的流速,稀释液的振荡幅度、时间和次数以及放置时间等均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
2、菌落形成单位叫做CFU。是形成菌落的菌落个数。不等于细菌个数。
3、菌落主要作为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对食品被污染程序和细菌在食品繁殖的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依据。
4、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说明其产品的卫生状况达不到基本的卫生要求。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消费者食用微生物超标严重的食品。很容易患痢疾等肠道疾病。可能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危害人体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