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阳极处理
1、铝合金阳极处理是指阳极氧化铝,是在铝及铝合金表面镀一层致密氧化铝,为了防止其进一步氧化。其原理是阳极效应:是指阳极和电解质之间电流的传输受到抑制而产生的阻塞现象。
2、阳极氧化铝生产工艺
(1)机械抛光;
(2)化学处理去掉某些合金表面的铜成分;
(3)清洗去油;
(4)放入稀硫酸中作为阳极进行通电,生成表面氧化层;
(5)染色;
(6)固定。
扩展资料:
主要性能:
阳极氧化可显著改善铝合金的耐蚀性能,提高铝合金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经过适当的着色处理后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能。
铝及其合金阳极氧化膜着色技术可分为3 种:化学染色、电解着色及电解整体着色。化学染色是利用氧化膜层的多孔性与化学活性吸附各种色素而使氧化膜着色,根据着色机理和工艺可分为有机染料着色、无机染料着色、色浆印色、套色染色和消色染色等。
电解着色是将阳极氧化后的铝及其合金在含有金属盐的水溶液中进行交流电解,在氧化膜多孔层的底部沉积金属、金属氧化物或金属化合物,由于电沉积物对光的散射作用而呈现各种色彩。
电解整体着色指铝及其合金在阳极氧化的同时被着色,其特点是氧化与着色一步完成,着色膜具有良好的耐光性、耐热性、耐蚀性及耐磨性。电解整体着色又分为自然发色、电解发色和电源发色法,其中电解发色占主导,自然发色次之,电源发色正在开发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阳极氧化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阳极效应
铝合金不建议做阳极处理和电镀处理。铝合金压铸件表面容易产生气纹,冷隔,砂孔等缺陷。一般阳极的建议改为铝挤型的材料,电镀改为锌铝合金或锌合金。
铝合金在现有的工艺做阳极氧化仍然是个难题。电镀的话有些厂家可以做,一般先镀一层锌,然后镀铜底,再电镀。成本过高,良率偏低。
以铝为基的合金总称。主要合金元素有铜、硅、镁、锌、锰,次要合金元素有镍、铁、钛、铬、锂等。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
铝金属表面会氧化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而采用电解的方法使其表面形成氧化物薄膜。金属氧化物薄膜改变了表面状态和性能,如表面着色,提高耐腐蚀性、增强耐磨性及硬度,保护金属表面等。
某些外观件的铝合金为了保持美观阳极氧化通过有机溶剂做为介质,扩大应用范围,延长使用寿命,而阳极氧化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且最成功的,表面处理技术成为铝合金使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另外一个方面,采用尖端放电,在产品表面生成保护膜,类似於陶瓷层。铝合金为了克服铝合金表面硬度、耐磨损性等方面的缺陷。
扩展资料:铝阳极氧化的原理实质上就是水电解的原理。当电流通过时,将发生以下的反应:
在阴极上,按下列反应放出H2:。
在阳极上:,析出的氧不仅是分子态的氧,还包括原子氧,以及离子氧,通常在反应中以分子氧表示。
阳极氧化的种类阳极氧化早就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冠以不同名称的方法繁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按电流型式分有:直流电阳极氧化、交流电阳极氧化、以及可缩短达到要求厚度的生产时间,膜层既厚又均匀致密,且抗蚀性显着提高的脉冲电流阳极氧化。
按电解液分有:硫酸、草酸、铬酸、混合酸和以有机磺酸溶液的自然着色阳极氧化。
按膜层性质分有:普通膜、硬质膜(厚膜)、瓷质膜、光亮修饰层、半导体作用的阻挡层等阳极氧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阳极氧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铝阳极氧化
合金中的元素si,Mn、Cr、Mg也会影响氧化膜的发色性,如锰和铬会是氧化膜带黄色,硅会使氧化膜带灰色,从而导致氧化膜的层的颜色不同。
5xxx系铝合金又称“铝美合金”,是一种用途较广的铝合金系,耐蚀性也好,可焊性也好。此系列铝合金可以阳极氧化,如果镁含量偏高时,其光亮度不够。典型的铝合金牌号:5052。6xxx系铝合金又称“铝镁硅合金”,在工程应用尤为重要,主要用于挤压型材,此系列合金可以做阳极氧化,典型的牌号:6063,6463(主要适用于光亮阳极氧化)。强度高的6061和6082合金的阳极氧化膜不能超过10μm,否则会使阳极氧化膜呈现浅灰色或黄灰色,其耐腐蚀性也明显低于6063和6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