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7075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热传导系数,比热是多少?
铝合金7075的泊松比为0.25;比热容为502J/℃;热传导系数为10W/(m.K);不同温度下的弹性模量。铝合金7075在不同温度下的弹性模量(×10^5 MPa)。
弹性模量200GPa,泊松比0.3,剪切模量79GPa,热胀系数11x10^-6/摄氏度,密度7.85x10^3kg/m^3,导热系数56W/(m.K),比热480 J/(kg.K)。
扩展资料:
纯铝的密度小(ρ=2.7g/cm3),大约是铁的 1/3,熔点低(660℃),铝是面心立方结构,故具有很高的塑性(δ:32~40%,ψ:70~90%),易于加工,可制成各种型材、板材,抗腐蚀性能好。但是纯铝的强度很低,退火状态 σb 值约为8kgf/mm2,故不宜作结构材料。
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人们逐渐以加入合金元素及运用热处理等方法来强化铝,这就得到了一系列的铝合金。 添加一定元素形成的合金在保持纯铝质轻等优点的同时还能具有较高的强度,σb 值分别可达 24~60kgf/mm2。
这样使得其“比强度”(强度与比重的比值 σb/ρ)胜过很多合金钢,成为理想的结构材料,广泛用于机械制造、运输机械、动力机械及航空工业等方面,飞机的机身、蒙皮、压气机等常以铝合金制造,以减轻自重。采用铝合金代替钢板材料的焊接,结构重量可减轻50%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弹性模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铝合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泊松比
6061的极限抗拉强度为124 MPa 受拉屈服强度 55.2 MPa 延伸率25.0 % 弹性系数68.9 GPa 弯曲极限强度228 MPa Bearing Yield Strength 103 MPa 泊松比0.330 疲劳强度 62.1 MPa
6061铝合金密度为0.0000028
弹性模量是70Gpa,泊松比是0.33。
其他力学性能参数:抗拉强度:230mpa,屈服强度:170mpa,断后延伸率:1%,硬度80HBS,抗剪强度:205mpa,旋转弯曲疲劳强度:145mpa。
弹性模量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
弹性模量E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单位弹性变形所需要的应力。它是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指标,相当于普通弹簧中的刚度。
材料沿载荷方向产生伸长(或缩短)变形的同时,在垂直于载荷的方向会产生缩短(或伸长)变形。以v表示泊松比,则v=-εl/ε。在材料弹性变形阶段内,v是一个常数。理论上,各向同性材料的三个弹性常数E、G、v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因为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G=E/[2(1+v)]。
对于传统材料,在弹性工作范围内,v一般为常数,但超越弹性范围以后,v随应力的增大而增大,直到v=0.5为止。
扩展资料:
材料的抗弹性变形的一个量,材料刚度的一个指标。
钢材的弹性模量E=2.06e11Pa=206GPa (e11表示10的11次方)
它只与材料的化学成分有关,与温度有关。与其组织变化无关,与热处理状态无关。
但是与材料缠绕形状有一定关系,比如将一根弹模已知的钢丝绕成一根弹簧,则弹模会改变,或者多根钢丝捻制成绞线,把他当成一个整体来检测弹性模量,其整体弹模与材料本身的弹模是不一样的。
各种钢的弹性模量差别很小,金属合金化对其弹性模量影响也很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弹性模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泊松比
100℃-71GPa;
150℃-68GPa
175℃-66GPa
205℃-63GPa
230℃-61GPa
260℃-59GPa
315℃-53GPa
370℃45GPa
425℃-0GPa.
泊松比为0.33
)、切变模量(G
)、泊松比(v)三者关系公式为:
G=E/[2(1+v)]
泊松比:材料沿载荷方向产生伸长(或缩短)变形的同时,在垂直于载荷的方向会产生缩短(或伸长)变形。垂直方向上的应变εl与载荷方向上的应变ε之比的负值称为材料的泊松比。以v表示泊松比,则v=-εl/ε。在材料弹性变形阶段内,v是一个常数。
切变模量:指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内,剪切应力与对应剪切应变的比值。
弹性模量: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弹性模量的单位是达因每平方厘米。“弹性模量”是描述物质弹性的一个物理量,是一个总称,包括“杨氏模量”、“剪切模量”、“体积模zd量”等。
A6063材料属性:
弹性模量 6.9e+010 牛顿/m^2
泊松比 0.33 不适用
抗剪模量 2.58e+010 牛顿/m^2
密度 2700 kg/m^3
张力强度 90000000 牛顿/m^2
X 压缩强度 牛顿/m^2
屈服强度 50000000 牛顿/m^2
热膨胀系数 2.34e-005 /K
热导率 218 W/(m·K)
比热 900 J/(kg·K)
材料阻尼比率 不适用